物理课程标准试题4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2024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考试模拟练习卷附答案一、填空题1.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初中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3.物理课程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
4.物理课程的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5.学生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应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
6.物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7.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8.物理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实验室设备、多媒体资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等。
9.物理教学评价应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10.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1.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13.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14.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15.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6.欧姆定律指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7.物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18.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要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19.物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20.物理课程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选择题1.物理课程的性质是()。
A.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B.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C.基础性、科学性、综合性D.基础性、实践性、科学性2.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
A.面向全体学生B.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C.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D.以上都是3.下列属于物理课程资源的是()。
A.物理教材B.物理实验室C.科技馆D.以上都是4.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有()。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B.观察、实验、分析、归纳C.理论推导、实验验证、数据分析D.以上都不是5.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考试题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个是物体的基本属性?A. 质量。
B. 速度。
C. 体积。
D. 颜色。
2. 以下哪个是物体的力学性质?A. 密度。
B. 弹性模量。
C. 温度。
D. 电阻。
3. 物体的密度与下列哪个物理量有关?A. 体积。
B. 质量。
C. 面积。
D. 长度。
4. 以下哪个是物体的运动学性质?A. 力。
B. 加速度。
C. 功。
D. 热量。
5. 以下哪个是物体的机械能?A. 动能。
B. 热能。
C. 电能。
D. 光能。
二、填空题。
1. 物体的力学性质包括__________、弹性模量等。
2. 物体的密度与其__________、体积有关。
3. 物体的运动学性质包括速度、__________、加速度等。
4. 物体的机械能包括动能和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 请简要说明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kg,体积为2m³,求其密度。
3.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0kg,密度为2kg/m³,求其体积。
4.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高度为5m,求其重力势能。
5.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3kg,速度为10m/s,求其动能。
四、综合题。
1.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0kg,受到一个5N的力,求其加速度。
2. 一个物体从10m的高度自由落下,求其落地时的速度。
3.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一个10N的水平力,求其加速度。
4.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刹车后停下来,求汽车的减速度。
5. 一个物体受到一个20N的力,向右运动,另一个物体受到一个10N的力,向左运动,求两个物体的加速度。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考试题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对待,认真复习,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学校姓名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的自然科学。
2、物理课程资源概括来说包括:文本课程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组成的。
3、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让学生通过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4、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评价,提倡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促进教师和,实现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5、认知性目标行为水平要求有了解、、理解三个层次;技能性目标行为水平要求有一个层次;体验性目标的行为水平要求有、认同、三个层次。
6、现用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新课标中规定学生必做的实验项目有:、、。
7、属于认知目标的理解水平的物理内容有、、等。
(写出三个即可)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内容”()2、“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是新课程标准增加的内容()3、在评价内容上不能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知识的考查,应注意评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4、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共有两方面:知识的要求、物理实验技能方面的要求()5、学生在进行猜想和假设时,需要有两个行为,一是假定,二是解释()三、简答题(共45分)1、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对此理念新课标是怎样解读的?可以结合自己的认识谈。
(10分)2、“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的要素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并说明这些基本要求属于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还是体验性目标。
(15分)3、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建议有哪些?(10分)4、新课标对某三级主题表述: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初中物理新课标(2022版)学习测试卷学校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第1~5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第6~12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 (多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修订原则,包括A. 坚持目标导向B. 坚持问题导向C. 坚持创新导向D. 坚持知识导向2. (多选)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A. 正确价值观B. 必备品格C. 关键能力D. 学习能力3. (多选)物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A. 物理观念B. 科学思维C. 科学探究D. 科学态度与责任4. (多选)科学思维主要包括的要素有A. 模型建构B. 科学推理C. 科学论证D. 质疑创新5. (多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教学的建议,包括A. 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设计教学目标B. 围绕三维课程目标设计教学目标C.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D. 确保物理课程实践活动教学质量6."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提炼与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该部分描述所涉及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A. 物理观念B. 科学思维C. 科学探究D. 科学态度与责任7.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某部分内容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认识物质世界,了解身边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了解物质的属性、结构与物质世界的尺度,初步形成物质观念"。
这部分内容是A. 运动和相互作用B. 物质C. 能量D. 课程标准8. 下列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中二级主题的是A. 机械能B. 电和磁C. 电磁能D. 能量守恒9. “学业要求”反映学生完成某级主题的学习后,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应达到的学业成就。
某级主题指的是下列的A. 三级主题B. 二级主题C. 一级主题D. 所有主题10.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规定学生必做的实验是A.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B.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C. 探究晶体熔化的特点D.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1. 以下教学内容中属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中规定必须通过实验来完成的是A. 机械效率B. 功的概念C. 物体的惯性D. 压强的概念12. 下列描述中属于情境化教学的是A. 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经验中概括,提炼事物的共同属性,抽象事物的本质特征,实现从经验常识向物理概念转变B.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不断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C. 让学生结合所学,研究一些小课题,制作一些小模型、小用具等,增强动手能力D. 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物理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3.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2023年义务教育物理(2022版)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及部分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关于物理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B.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宏观物体C. 物理学与我们的生活无关D.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只有实验答案:A2.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速度B. 力C. 位移D. 动量答案:C3. 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哪个单位属于基本单位?()A. 千克B. 米C. 秒D. 瓦特答案:ABC4.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B. 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C. 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答案:ABCD5.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 物体受到平衡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物体受到非平衡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 物体受到非平衡力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答案:AD6.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B. 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成正比D.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成正比答案:A7. 在电磁学中,下列哪个物理量表示电流强度?()A. 电压B. 电阻C. 电荷量D. 电流答案:D8. 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磁感应现象是法拉第发现的B. 电磁感应现象是楞次发现的C. 电磁感应现象表明,磁场可以产生电流D. 电磁感应现象表明,电流可以产生磁场答案:AC9. 关于光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恒定的B. 光的传播速度在介质中是恒定的C. 光的传播速度与光的频率有关D. 光的传播速度与光源的强度有关答案:A10. 关于原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B.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C. 电子在原子核外做圆周运动D. 电子在原子核外做椭圆运动答案:A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
物理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初中教师课程标准知识能力检测物理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物理课程以提高学生为宗旨,从课程内容、时代性等方面提出了课程基本理念,从学科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由基础部分、拓展部分两部分组成。
3、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培养科学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4、根据物理实验的形式进行分类,物理实验可分为演示实验、边学边实验、课外实验等类型。
5、课程资源概括来说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
6、科学内容标准中一级主题的“物质”有四个二级主题,分别是: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
7、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自然科学。
8、“STS”是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C)评价是一种体现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性评价。
2、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可分为三个维度,即了解、认识和掌握。
3、即时评价是一种质性评价,具有低起点、勤评价、小目标、快反馈的特点。
4、在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时,主要从课前准备和教学过程中的组织教学这两个方面进行考查的是教学方法。
5、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使学生“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的课程目标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判断(每题2分,共10分)1.√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研究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2.×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
3.√教科书编写要为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服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4.√课程总目标是判断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研究是否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的标准。
5.√“物质的属性”的内容标准之一是:(1)知道质量的含义。
物理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从课程基础性、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提出了课程基本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由科学探究、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
3、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
4、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5、评价的方法有作业评价、测验,作品评价、成长记录。
6、根据物理实验的形式进行分类,物理实验可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边学边实验、课外实验等类型。
7、实验报告的项目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实验结果。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评价体系。
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根据这一要求,可将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分为他评、自评两类。
9、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可参照“义务教育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针对教学基本功、学生活动、师生互动、媒体应用、教学效果、目标达成、教学特色等方面进行。
10、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包含的步骤有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确定评价工具;收集资料,实施评价;给出评价结论。
11、即时评价的方式包括言语式评价和非言语式评价,言语式评价包括赏识性评语和激励性评语进行评价。
12、课程资源概括来说包括: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13、科学内容标准中一级主题的“物质”有四个二级主题,分别是: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
14、物理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22年版】一、填空题。
1.2022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注重“、”,体现物理课程、等特点。
2.2022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注重,突出,强调,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提高问题、问题的实践本领和科学思维能力,发展。
3.2022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坚持导向,注重以促进学生发展,构建、、和的物理课程评价体系。
4.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和。
5.物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6.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物质的、和的一门基础学科。
7.物理学通过、、等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8.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以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与小学科学和高中物理课程相衔接,与、等课程相关联,具有、等特点。
9.物理观念主要包括、和、等要素。
10.科学思维主要包括、、、等要素。
11.科学探究主要包括、、、等要素。
12.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要素。
13.物理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的养成和发展,引导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4.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内容由“”、“”、“”、“”“”五个一级主题构成。
15.“跨学科实践”主题侧重体现物理学与、、等方面的联系。
16.“物质”部分内容包括:;;三个二级主题。
17.“运动和相互作用”部分内容包括:;;;四个二级主题。
18.“能量”部分内容包括:、;;;;;展六个二级主题。
19.“实验探究”部分内容包括:;两个二级主题。
20.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描述,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同时对学生、教师、教材编写等具有指导作用。
21.是物理教学的根本目标,教师应在领会、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设计教学目标22.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这四个方面是、、的整体,是物理课程和的集中体现。
23.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时,要把握内容的,并考虑学生的。
物理课程标准考试题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25分)1.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物理学不仅含有人类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2. 课程资源包括: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
3.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4. 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到,学习评价要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为改进教学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5. 科学内容标准中一级主题的“物质”有四个二级主题,分别是: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
6. 三维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7. “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要素,初中课标对此能力的基本要求是:(1)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的问题。
(2)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表述这些问题。
(3)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8.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9. 课程内容由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其中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部分。
10. “STS”是科学、技术、社会。
二、请判断下列各题,正确打√ 错误打×。
(每题2分,共20分)1.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 )2.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
(× )3.内容标准中的样例是对标准进一步的解释和扩展,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
(× )4.一个好的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
在设计练习和习题时,应多选择有实际科技背景或以真实物理现象为依据的问题。
(√ )5. 教科书编写要为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服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测试卷四(附答)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它的课程定位( B)A.多样性B.实践性C.问题性D.主体性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A)A.核心素养B.知识储备C.道德品质D. 探究能力3.物理观念主要包括(D )A.物质观念B.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C.能量观念D.以上都对4.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为准,注重(A )A.基础性B.实践性C.基础知识D.探究性5.下列不属于跨学科一级主题下的二级主题的是(A )A.物理学与人文历史B.物理学与日常生活C.物理学与工程实践D.物理学与社会发展6.下列不属于学业质量内涵的是(D )A.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课程阶段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B.学业质量反映核心素养的要求C.学业质量是学业水平考试的依据D.学业质量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7.课堂评价应该主要以下列哪种评价为主( B)A结果性评价 B过程性评价C阶段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8.物理教学应发挥不同教学方式独特的育人功能,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式。
以下的教学方式可行的有(C )①倡导情境化教学②突出问题化教学③注重“做中学”“用中学”④把握跨学科实践教学⑤合理运用信息技术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9.下列不属于课堂评价的关键要素的是( D)A.评价目标的确立B.评价内容的选择C.评价指标的制订D.评价结果的公布10.作业评价具有诊断功能,可以指导学生改进学习。
作业评价应注重评价学生( A)①学习态度②学习过程③学习成果④学习形式A ①③ B②③ C ②④ D ③④11.下列不属于2022年版物理课程标准列出的测量类学生必做实验是(D )A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B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C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 D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2.下列不属于2022年版物理课程标准列出的探究类学生必做实验(D )A.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B.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C.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D.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1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教学评价的评价原则( D)A.以评促学B.以评促教C.多元多样D.评价单一14.下面不属于实验探究的学业要求的是( C )A.能通过物理实验建构物理概念B.在实验中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C.为我国古代科技发明感到自豪,能体会物理学对人类生活、工程实践和社会发展的影响D.能初步体会物理研究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的创造性工作。
物理课程标准试题4
一、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关心学科技发展注意学科渗透。
4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5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关注的重点?
深化课程改革理念,渗透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注重落实三维课程目标,力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融入课程中,关注课程标准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三、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
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部分。
四、我们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教学?
1、从促进学生的发展出发制定教学目标
2、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3注意科学学习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
5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实际。
五、为什么强调科学探究学习?
因为在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即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再将学习的重心
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
从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接受知识转化。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六、怎样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1,、正确认识科学探究式教学2、合理设计科学探究式教学3、有效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