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材料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材料

试论新型教与学关系的建构

——大河北中心小学丛日彬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教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上,由于人们对教与学的关系认识不同,以此为基础所建立起的教学理论体系也有很大的差异。可以这样说,对教与学的关系有多少种理解,就会有多少不同的教学理论体系。因此,如何科学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就成为整个教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本文试图从对象性活动理论和意义活动理论两个角度对如何建构新型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对象性活动中教与学的关系:实践活动的观点

对象性活动中教与学的关系,是指从哲学认识论的实践活动观点(或者说对象性活动理论)出发,把教与学之间看作是一种互为对象或互为主客体的“我--它”关系,把教学过程视为是一种认识和被认识、改造和被改造的对象性活动。

(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对象性活动理论认为,现代教学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为目标,试图通过活动来引发学生主体与环境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塑造和建构教学活动主体,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对象性教学活动中,学习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是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不能简单地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它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主动地加以建构才能获得。因此,学习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通过自主活动,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

认知结构,这个建构过程是不可能由其他人来代替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1)自主性。自主性说明的是个体在对象性活动中的地位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学生在对象性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控,主动地去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积极把书本上的科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实践。

(2)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个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和改造客体,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进行认识和实践。学生在对象性教学活动中的能动性,表现在他能够主动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去同化外部的教育影响,对它们进行吸收、改造、加工或排斥,使新、旧知识进行新的组合,有选择地把它们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3)创造性。如果说能动性的实质是对现实的选择,那么创造性的实质则是对现实的超越。但是,学生在对象性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与人们平时所说的创造性有所不同,它不仅与对象性活动的结果相联系,更重要的是指向学生主体的品质、特征和属性,“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认为这些成就是人格放射出来的副现象,因此对人格来说,成就是第二位的。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自我实现创造性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

(二)教与学之间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

哲学认识论的实践活动观点认为,个体的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主体,也不是起因于客体,而是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活动。客体在作用于主体的同

时,主体也作用于客体,主、客体之间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因此,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个体通过对象性活动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例如皮亚杰就认为,对于个体的学习而言,一切知识起源于认识主体的实践活动,学生的自主活动是他们认识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个体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一种活动的内化作用--即主体对客体的行动,“应当在行动中找到一切认识的来源”。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通过对象性活动自主进行知识意义的建构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一个“协助者”,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制造学习者在认知上的冲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的差异,进而建构起自己新的认知结构。在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上,对象性活动理论认为,个体的自主活动是学生认识形成和发展的源泉,这就决定了教师不能径直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其主要任务是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有利于知识意义建构的外部学习环境,以支持、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来促进知识意义的生成。在这里,“学习环境”的创设至关重要,为此,教师应着重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①研究学生的知识结构、主观经验、信念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之间的关系,保证教学内容是适合学生的,并能纳入到他们的知识结构中。这是因为个体的认知活动并不完全是内在的信息加工过程,而是个体的思维与环境中的具体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研究如何设计培养学生认知策略和自我监控能力的方案,以达到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知识建构的目的;

③研究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和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带来的相互启发作用。

在对象性教学活动中,教与学之间高水平的合作和沟通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

征:

①沟通是围绕学习者对某个主题的见解、想法而展开的,应体现出他们头脑中高级的思维活动,如辨别、推论、概括和质疑等,而不只是表述各种事实、经验、定义、程序等;

②随着交流的进行,能自然地达成“共识”,而不是靠教师事先的安排、控制来形成“共识”;

③对话始终能以参加者的想法为基础,最终能促进学习者对某一主题的共同理解。

建立在对象性关系基础之上的教学活动,一方面反对学习者在教学中被动地接受知识,强调学习是一个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学生是自己知识意义的建构者,突出了个体在认识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主体地位的确立找到了内在的科学依据,“教育者或教师企图不通过儿童自己的活动去掌握知识、培养品德,却将知识、品德、要求加到儿童身上,任何这样的企图只会破坏他的个性品质的基础”。

二、意义活动中教与学的关系:理解和交往的观点

意义活动中教与学的关系,是指从意义活动理论出发,把教与学看作是两个主体之间的一种精神性交往关系,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平等“对话”和相互理解的意义活动,是两个人纯粹作为“人”的相遇,是一种人格对等的“主--主”关系或“我--你”关系。

(一)人是意义活动的主体。

与对象性活动理论截然相反,意义活动理论认为,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是一种对象性关系,而是一种意义关系。人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人生活在其中,与之交往,与之发生关系,世界的意义也因此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