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三江六岸城市规划-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53
文本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规划根据、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发展战略及建设方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用地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生活居住区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公共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文物古迹及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环境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综合防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规划控制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章规划实行方略与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章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赣州中心城区水东片区旳发展需要,为顺利进行水东片区生态旳保护与都市开发建设,特制定本规划文本(下称文本)。
第二条本次规划文本合用于水东片区23.4平方公里范围内旳各地块及各类用地建设旳规划管理工作。
规划区内开发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工程设计均应符合文本旳规定。
第三条文本波及旳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既有旳有关原则、规范指定旳,未波及旳指标应符合国家、江西省和赣州市旳有关法规、标精确定。
2012年10月19日打造一个水清地绿景美的三江六岸沿江的绿化工作将在2012年12月施工,半年左右可以完工,婺江的水质已经达到四类水水平。
婺江的水质氮氨含量曾到过27毫克/升,现已经降到了1.3毫克/升,吴振荣陆旭升今年9月,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三江六岸景观优化提升工程”启动了,根据工作计划,2013年年底前将基本建成。
该工程与金华城市品位的提升以及市民人居环境的改善息息相关,备受市民关注。
市区三江六岸景观优化提升范围以三江六岸核心区段为主,整体规划部分扩展至中心城区,包括:金华江西至河盘桥,向东延伸至义乌江的康济桥、武义江的洪坞桥、岸线总长度约19公里,其中已建成或在建区段13.5公里,绿地总面积约211公顷。
本报前期征集市民意见时,收到了很多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昨天,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做客《市民问政》直播间,接受市民问政,并就“三江六岸景观优化提升工程”与网民进行了在线交流。
现场互动:规划绿化总面积211公顷三江六岸将成城市精品新金华论坛网友“swert123”问:“三江六岸景观优化提升工程”优化提升具体是哪些内容?这一工程又能给我们老百姓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祝伦根:我们的老祖宗选三江交汇之处建立金华这座城市是非常科学的。
三江六岸是我们城市的重要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历任市领导都非常重视三江六岸建设。
如今三江六岸的建设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三江六岸景观优化提升工程”是我们正在为建设浙中西部中心城市、精品城市而努力提升的一项工程。
它的建成,好处不言而喻:一是全面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城市形象;二是广大市民有很好的休闲去处,人居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三是三江口是金华重要的自然风貌,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对它进行改造提升,将有助于这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人文旅游发展。
相信这一工程必将成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姜玉芳: 三江六岸西自金华江的河盘桥,向东延升至义乌江的康济桥,武义江的洪坞桥,包括五百滩,燕尾洲,古子城等重点区块,岸线总长大约19公里,绿化总面积211公顷。
附:《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公布稿)一、规划期限、范围与法律效力(一)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2-2015年,中期为2016-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二)规划范围1、赣州都市区赣州都市区范围包括:章贡区、南康区、赣县、上犹县、兴国县、于都县、信丰县、崇义县、大余县和赣州开发区,总面积2."01万平方公里。
赣州都市核心区范围包括:章贡区、南康区、赣县、上犹县和赣州开发区;同时考虑到赣州城市的供水安全保障,将崇义县的陡水湖水库周边的过埠镇、杰坝乡纳入,总面积7100平方公里。
2、赣州中心城市赣州中心城市范围包括:章贡区、赣州开发区全域,南康区的蓉江街道、东山街道、唐江镇、凤岗镇、龙岭镇、镜坝镇、太窝乡、三江乡、龙华乡、朱坊乡、横寨乡、赤土畲族乡;赣县梅林镇、茅店镇、江口镇、五云镇、储潭镇、大田乡;上犹县东山镇、黄埠镇。
区域总面积为2236平方公里。
(三)法定效力本规划是赣州都市区进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
在都市区内各项规划建设管理活动均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执行本规划。
二、发展目标与总体布局(一)发展目标1、都市区发展目标到2015年,初步形成赣州中心城市同城化发展格局,特大城市发展框架基本建立;都市区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都市区整体的社会经济、生态环保等指标位居全省都市区、城镇群发展前列。
到20年,建立起辐射带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都市空间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稀土与钨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到2030年,将赣州都市区建设成为我国东南部地区的新兴开放高地和重要增长极、赣江源头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2、赣州都市区人口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1到2015年,都市区城镇人口为300-310万,城镇建设总用地为340-350平方公里左右。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发展目标与战略 (4)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2)第四章城市规划区规划 (38)第五章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规划 (43)第六章中心城区住区建设规划 (54)第七章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7)第八章中心城区产业发展布局规划 (64)第九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73)第十章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82)第十一章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84)第十二章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94)第十三章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规划 (101)第十四章中心城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04)第十五章中心城区绿地布局与景观系统规划 (111)第十六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115)第十七章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规划 (119)第十八章中心城区建设时序规划 (121)第十九章规划实施保障 (123)第二十章附则 (126)附表 (127)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06版总规)自2010年批准实施以来,赣州市城市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是《若干意见》出台,赣州市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面临新的宏观发展环境;二是行政区划调整,近年来南康、赣县相继撤市(县)设区,中心城区面积扩大,亟需加快将南康区、赣县区纳入中心城区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三是重大设施和平台的建设,黄金机场扩建、昌赣深高铁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赣州综保区、赣州高新区、赣州港(铁路口岸)等重大产业平台的建设,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同时,新时期国家提出一系列新的城乡规划发展理念和要求,为推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统筹安排城乡空间布局,指导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省政府批准,赣州市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特编制《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12号);《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19号);《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44号);《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4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