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麻黄汤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77.40 KB
- 文档页数:1
退热的古今名医经典案例*导读:古人治病,常有效如桴鼓一剂知,二剂已覆杯而卧效如桴鼓一剂知,二剂已覆杯而卧一服愈,不必尽剂的记载,难道这些都只是传说?中医是慢郎中?经方一剂能退热?退热仅有发汗一法?本文列举古今中外名医经方验案,向读者揭示经方一剂退热的神奇。
中医治疗发热有独特的优势,早在《黄帝内经》就总结了上古以来的热病诊治经验,在热病的发生、证候、转归和防治等方面,皆有翔实记载。
《内经》首创了六经分证体系,提出了表里传变、经脉传变和直中脏腑的热病传变理论,以及以针刺为主的汗、泄治疗方法。
《伤寒杂病论》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统一的热病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尤其在热病的六经分证、传变规律、药物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发展和丰富了中医学热病理论,为后世温病学派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所载之方被称为经方,法度严谨、药味精简、层次分明、疗效卓著,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更是因此被誉为方书之袓。
经方退热疗效神速,古今中外历代名医都有验案为证,但可惜的是,现在使用中药退热的临床中医越来越少,老百姓也不知道感冒发热完全可以吃中药一剂退热,其实西医也不了解中医在治疗此病上的特色,而大多数中医也退居慢性病的调理之中,不敢接诊急危重症。
本文特此摘录古今名医使用经方一剂退热的经典案例,以飨读者。
许叔微医案身疼痛发热体重宋代医家许叔微对《伤寒论》研究颇深,对后世藏象学说发展也颇有影响。
毗陵一时官得病,身疼痛发热体重,其脉虚弱。
人多作风湿,或作热病,则又疑其脉虚弱,不敢汗也。
已数日矣。
予诊视之曰,中暍证也。
仲景云:太阳中暍者,身热体疼,而脉微弱。
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予以瓜蒂散治之,一呷而愈。
(《伤寒九十论》)万密斋医案小儿惊风后热不退万密斋又名万全,明代著名医家,在诊治妇儿科疾病方面享有盛誉。
一儿惊风后热不退,群医有议用小柴胡者,有欲用竹叶汤者,有欲用凉惊丸者。
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肺炎2例罗志俊【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7(033)007【总页数】1页(P850)【作者】罗志俊【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县固江卫生院,江西吉安3431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7射干麻黄汤由射干、麻黄、款冬花、细辛、紫菀、半夏、五味子、生姜、大枣组成,出自《金匮要略》。
功效宣肺祛痰、下气止咳。
笔者用其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明显,举例如下。
例1:罗某,女,10个月,2015年10月23日就诊。
咳嗽,喉中痰鸣,咳时气喘,清涕不止,纳食较少。
7天前因咳嗽伴发热在他院以小儿肺炎收入住院。
用氨溴索,头孢克肟钠、地塞米松等,治疗7天病愈出院。
昨晚洗澡受凉,病情又复发。
现咳嗽清涕,咳剧时呕吐痰涎。
精神疲乏。
查体温肛表38.8℃,听诊双肺部有大量湿啰音。
扁桃体Ⅰ度肿大。
扪之皮肤湿,舌淡苔薄白,脉浮数,唇红。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7×109/L。
系风寒外袭,痰热内扰。
方用射干麻黄汤加减。
药用射干3g,麻黄根2g,款冬花5g,北细辛0.5g,紫菀5g,半夏5g,桂枝3g,辛夷3g,黄芩3g,苏子5g,生姜1片,大枣1个。
3剂。
2015年10月27日二诊,咳嗽明显减轻,清涕无,精神明显好转。
听诊双肺湿啰音明显减少,唯纳食欠佳。
上方去辛夷,加莱菔子5g。
连服3剂。
随访,咳平,纳可。
按:患儿辨证系风寒外袭,痰热内扰无疑。
射干麻黄汤方中射干清热化痰,麻黄根宣肺敛汗、平喘,紫菀、款冬花、半夏止咳化痰,细辛、桂枝散寒,辛夷散寒通鼻窍,黄芩清肺热,苏子降气化痰,生姜大枣调理脾胃。
病刚起,恐五味子敛邪故去之。
唇红系有内热,故加黄芩清肺热。
因化痰之力不够,后又加苏子和莱菔子。
身湿有汗故去麻黄而用麻黄根。
例2:李某,女,10岁,2002年11月3日就诊。
出生时因羊水栓塞留下小儿肺炎病根,时好时发,至今未愈。
昨日跑步后汗出减衣受凉,今早发烧,查腋温38.4℃,咳嗽,清涕不止。
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3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
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及对症处理治疗,治疗组以射干麻黄汤为基础方,7天为1疗程。
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肺炎优于常规综合疗法。
关键词射干麻黄汤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临床资料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选择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3岁16例,4~5岁8例,6岁以上6例。
病程5天~1个月。
就诊时均无心力衰竭和严重呼吸困难。
对照组:常规采用抗感染及对症处理:每日采用青霉素或先锋霉素静滴。
治疗组滴注。
连用7天为1个疗程。
治疗组:不用任何抗生素,仅以射干麻黄汤为基本方。
射干5g,炙麻黄5g,生姜3g,细辛3g,紫菀5g,冬花5g,半夏3g,五味子3g(此为4~5岁小儿剂量,余按年龄及体重酌予加减)。
水煎服,每天1剂,分3次口服,7天为1个疗程,用药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偏风热加二花、连翘;风寒加桂枝、杏仁;热胜加石膏、黄芩;痰胜加贝母、桔梗;咳重加枇杷叶、百部;鼻塞流涕加辛夷、苍耳子。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儿科病证疗效标准》制定。
①痊愈:症状消失,肺部啰音消失,X线复查肺部病灶吸收。
②好转:症状减轻,肺部啰音减少,X线复查病灶未完全吸收。
③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
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治愈24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
两组治疗效果:经X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32,P <0.05)。
见表1。
例:患者,男,4 岁,于5天前因外感致咳嗽,气喘,痰鸣,鼻塞流涕,曾在某院诊断“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
头孢曲松钠、炎琥宁、氨茶碱等药物治疗4天,症状未改善。
症见咳嗽、气喘、喉中痰鸣,咳剧则痰出白色黏稠痰,伴鼻塞流清涕,无发热。
射干麻黄汤临床新用功效温肺化饮,降气平喘。
方药组成射干13枚,麻黄4两,生姜4两,细辛、紫菀、款冬花各3两,五味子0.5升,大枣7枚,半夏8枚(洗)。
服法与禁忌上9味,以水1斗2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3升,分温3服。
经方方论方中射干消痰开结,利咽解毒;麻黄宣肺利水,平喘效优;生姜细辛温散水气;半夏辛散祛痰,化饮和胃;冬花、紫菀,温肺止咳;五味子酸敛肺气,以防麻、辛、姜过散而耗肺气;大枣补中,调和诸药。
此方是治疗寒饮咳喘的常用方剂。
经方新用●痰饮咳喘,倚息难卧,喉有鸣声,呼吸急促,痰多稀白易呕,背寒身冷,胃纳欠佳,面浮睑肿,大便溏,小便少,舌胖淡,苔白滑,脉沉取弦迟,轻取浮滑。
辨证:痰饮渍肺,气逆喘咳。
治法:温肺化饮,肃肺定喘;方投射干麻黄汤加桑皮30g,葶苈子10g,茯苓30g,桂枝12g,石韦5g,4剂愈。
●支气管炎,因感冒而发,频咳气粗,痰声漉漉,喉有鸣声,咳甚呕吐,吐痰。
肺部叩诊浊音,听诊肺有痰鸣音,呼吸音粗。
胸透:肺纹理增重。
舌淡苔白,脉浮虚且滑。
证属:咳逆上气,痰阻气道。
治法:温肺涤痰,蠲饮平喘。
方投射干麻黄汤加苏子7g,白芥子6g,葶苈子6g,4剂愈。
医案举例患者,女,6岁。
自幼纳谷不旺,欲呕,时吐清水痰涎。
日前,外感风寒病毒,咳嗽吐白痰,随着病情的迁延,咳嗽愈加严重,由咳嗽转为顿咳,咳剧则缩成一团,憋得脸红,结膜充血。
病史月余,毫无缓解之势,致使幼儿精神不振,睑肿,面白虚浮,夜卧惊恐。
听诊:支气管有痰鸣音。
胸透:肺纹理增粗,血检正常。
望诊舌淡红,苔白滑,左脉弦滑偏亢。
辨证:饮邪渍肺,肝逆痉咳。
治法:蠲饮解痉,抑肝安肺。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味。
组成:射干7g,麻黄3g,半夏6g,杏仁6g,桑皮10g,冬花6g,紫菀7g,葶苈子6g,胆南星7g,天虫10g,全虫15g,地龙10g。
l剂/日,水煎150 ml,分4次温服,昼夜尽剂。
复诊:药服5剂,痉咳松缓,仍间断发作,喉中痰鸣基本消失,面白虚浮也有改善,夜能入睡,目睛充血逐渐吸收。
麻黄汤应用实录案(一):患儿,11个月,家住城关镇东街。
鼻塞2个月,于1989年12月30日加重,无咳喘`寒热等症,这时天气寒冷,考虑为外寒袭肺,肺气郁闭所致,劝其家长试服中药。
其父面有难色,说:“草药哪么苦,小孩子怎能喝下去?”。
我说:“这剂药只有四味,且有甘草,味道不苦,小孩子服药不同于大人,一次大半碗,煎成放炉火旁,使其温凉适中,每次一`二勺,频频喂服,不会有多大的困难”。
家长表示愿意试服,于是开麻黄汤一剂:麻黄10.0 肉桂6.0 杏仁6.0 甘草5.0 加水500毫升,煎取150毫升,如上喂服。
一天半的时间,服完一剂,患儿鼻息豁然畅通,家长异常兴奋,要求多服几剂,以巩固疗效。
我说:“经方中病即止,不须多服”,一周后相遇,言鼻塞未复发。
此是我首次用麻黄汤,虽事隔多年,记忆犹新。
案(二):患儿,4岁,家住李怀乡陈家庄,99年4月15日就诊,此时本地正流行小儿支气管肺炎,多在医院输液一周才能缓解。
此患儿咳嗽`发热两天,曾在本村口服`肌注消炎退热药不愈而转我室,体温38.5气喘无汗,不渴,脉紧而数。
单用麻黄汤:麻黄15.0 肉桂10.0 杏仁10.0 甘草10.0 加水8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温三服,每日一剂。
共服二剂,诸症悉愈。
案(三):患者,男,32岁本村人,1999年冬在邢台打工时,患感冒,回家在我室就诊,体温38.0,头痛,鼻塞,无汗,全身酸痛,给麻黄汤:麻黄30.0 肉桂20.0 杏仁20.0 甘草15.0 加水1200毫升,煎取500毫升,分三次温服,一剂,汗出,热退,诸症消失。
未再用药,嘱其避风`多休息。
案(四):患儿,2周,本村人。
去年曾患肺炎,经肌注`静点青霉素十天。
今(93年3月7日)又发热,体温38.5,微喘无汗,听诊左肺可闻及湿罗音兼哮鸣音,给麻黄汤:麻黄10.0 肉桂6.0 杏仁6.0 甘草5.0 加水500毫升,煎取150毫升,一日服完,不拘次数。
3月8日复诊,进门时见将头腑于其父肩上昏昏似睡,体温39.0,面垢无光,咳喘加重,改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10.0 附子6.0 川乌6.0 细辛5.0 加水500毫升,煎取150毫升,一日服完. 3月9日三诊,精神焕发,咳喘大减,体温正常,肺部罗音及乎消失,继服上方一剂,全愈.案(五):我的三弟,现年33岁。
一、感冒【处方】荆防败毒散【组成】荆芥10g(1袋)防风6g(1袋)桔梗6g(1袋)川芎6g(1袋)羌活6g(1袋)独活10g(1袋)柴胡6g(1袋)前胡10g(1袋)炒枳壳6g(1袋)茯苓10g(1袋)甘草3g(1袋)【适应症】治疗风寒湿邪表证的常用方剂,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音重浊,胸膈痞满。
【应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气管炎,慢性气管炎,钩端螺旋体病等。
【处方】九味羌活汤【组成】羌活6g(1袋)防风10g(1袋)细辛3g(1袋)苍术6g(1袋)川芎6g(1袋)白芷6g(1袋)黄芩10g(1袋)生地黄10g(1袋)甘草3g(1袋)【适应症】用于感受风寒而兼有里热者。
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楚疼痛,口苦而渴。
【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等。
【处方】银翘散【组成】金银花10g(1袋)连翘10g(1袋)桔梗6g(1袋)薄荷6g(1袋)牛蒡子10g(1袋)淡竹叶10g(1袋)荆芥10g(1袋)淡豆豉10g(1袋)甘草3g(1袋)【适应症】治疗风热感冒的常用方剂。
见发热,微恶风寒,口渴等症状。
【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急性扁桃体炎,麻疹初起发热等。
【处方】柴葛解肌汤【组成】柴胡6g(1袋)炒黄芩10g(1袋)葛根10g(1袋)生白芍10g(1袋)生甘草3g(1袋)白芷6g(1袋)羌活6g(1袋)桔梗6g(1袋)生石膏30g(1袋)生姜3g(1袋)大枣10g(1袋)【适应症】临床症状见恶寒发热,身热转盛,头痛,四肢酸楚,目痛鼻干,心烦不眠,眼眶痛等。
【应用】本方常用于流行性感冒,三叉神经痛,风火牙痛等见上述证候者。
二、咳嗽【处方】三拗止嗽散【组成】炙麻黄6g(1袋)杏仁10g(1袋)桔梗6g(1袋)炙紫菀6g(1袋)炙百部10g(1袋)炙甘草3g(1袋)白前10g(1袋)陈皮6g(1袋)【适应症】用于感冒后余邪未清的咳嗽。
射干麻黄汤功效与作用射干麻黄汤是一种具有显著功效和作用的中药汤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
它的主要成分是炮制后的麻黄和射干。
麻黄属于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辛温发表、宣肺平喘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哮喘等疾病。
射干则是一种芽胞杆菌制剂,具有抗菌、消炎、保护肝脏等多种作用。
射干麻黄汤是将这两种药物合理配伍后煎煮而成,能够发挥出更为显著的药效和作用。
射干麻黄汤的主要功效之一是治疗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一旦感冒就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痛、咳嗽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感。
射干麻黄汤具有辛温发表、宣肺平喘的作用,可以通过发散风寒、温经散寒的作用缓解感冒症状。
此外,射干麻黄汤还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加抵抗力,帮助身体尽快恢复健康。
除了治疗感冒,射干麻黄汤还有治疗咳嗽和哮喘的功效。
咳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冒、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
射干麻黄汤具有宣肺平喘的作用,在治疗咳嗽和哮喘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它能够通过扩张支气管、促进痰液排出,缓解咳嗽和喘息,让患者呼吸更加顺畅。
此外,射干麻黄汤还可以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射干麻黄汤通过其辛温发表的作用,可以舒展鼻腔黏膜,缓解鼻塞和流涕症状。
它还具有抗过敏的作用,能够抑制过敏反应,减轻过敏症状。
射干麻黄汤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例如治疗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等。
射干麻黄汤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可以通过收敛肠道、减少肠蠕动的方式缓解小儿腹泻症状。
此外,射干麻黄汤还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射干作为芽胞杆菌制剂,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起到抗菌的作用。
这对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非常有益。
总的来说,射干麻黄汤具有显著的功效和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
它能够治疗感冒、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射干麻黄汤临床应用体会作者:李建真赵震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20年第01期【摘要】射干麻黄汤是张仲景《金匮要略》的经典名方,经临床验证,符合射干麻黄汤辨证要点的肺系疾病,用其方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射干麻黄汤;咳嗽上气病;临床验案【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2-0058-03射干麻黄汤是张仲景《金匮要略》治疗咳嗽上气病的经典名方,主治“咳而上气,喉中如水鸡声”。
是治疗寒喘的有效方剂。
本方对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感染后咳嗽等多种属于寒饮郁肺的疾病有显著临床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射干麻黄汤的源流射干麻黄汤出自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篇中,即咳而上气,喉中如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该方是张仲景为寒饮郁肺而设立的治疗咳嗽上气病的方剂。
《金匮要略》中射干麻黄汤原方组成:射干十三枚,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紫菀、款冬花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半夏(大者,洗)八枚。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方中射干消痰散结;麻黄宣肺平喘通利水气;半夏、生姜、细辛温散寒饮;款冬花、紫菀温肺止咳;五味子收敛肺气,并且有制约麻黄、细辛、生姜、半夏之过于辛发宣散;大枣能安中扶正,调和诸药,方中散中有收,开中有合,符合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达到止咳化痰,平喘散寒的功效,是治疗寒哮的有效方剂。
应当注意的是方中生姜和大枣的用量,生姜用量较大,大枣用量相对小,生姜的作用主要是驱散水气。
方中射干性味为苦寒,宣发利咽,但总的来看,方子是热性的[1]。
2 射干麻黄汤的辨证特点射干麻黄汤是治疗寒饮郁肺的咳而上气,凡咳嗽、气喘性疾病均可辨证使用,不单单局限于寒哮。
辨证特点一是素体有寒,表现为怕冷,手足不温,食冷后胃部不适,疼痛或合并有其他脏腑寒性疾病或形寒饮冷而伤肺;二是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三是舌苔白滑,脉浮弦或弦紧。
【经方习读】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原文】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金匮咳嗽上气:6)射干麻黄汤方射干十三枚(一云三两) 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紫菀款冬花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半夏八枚(大者,洗,一法半两)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功效配伍】射干麻黄汤宣肺散寒,化饮降逆。
方中射干苦寒开痰结利咽喉气道以治标;麻黄辛温散寒宣肺,止咳平喘;生姜、细辛辛温散寒化饮;紫菀辛甘苦温、款冬花辛微苦温,二味药能温肺润肺,化痰止咳;半夏降气化痰散结;五味子收敛肺气,并防麻黄发散太过;大枣安中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标本俱治,共奏宣肺散结、温肺化饮、降逆平喘之功。
此方为宣中有降,散中有收,祛中有补,但侧重温阳化饮散寒气。
喻嘉言《医门法律》云:“发表、下气、润燥、开痰,四法萃于一方,用以分解其邪。
”上九味药,先水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再加入其他药同煮,去滓,温服,一日三次。
【方证论治辨析】射干麻黄汤治咳嗽上气,寒饮郁肺证。
症见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
本证为寒饮郁肺,气道受阻。
咳而上气即咳嗽气喘,上气乃肺气上逆而喘;喉中水鸡声,即喉中有较强的痰鸣声连续不断。
咳嗽,气喘,为痰饮郁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喉中水鸡声为痰饮阻塞气道,气受痰阻,呼吸之气通过狭窄之处,则痰与气相击有声。
本证可有胸膈满闷、恶寒不渴、咳痰清稀量多、舌苔白滑、脉象浮紧等症。
治用射干麻黄汤宣肺散寒,祛痰化饮,降逆平喘,标本俱治。
【用方思路】《医学心悟》云:“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言。
”本证“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即哮喘病。
射干麻黄汤的宣肺、开结、化饮、降逆的组方原则,给治疗哮喘病发作奠定了基本用药原则。
本方较小青龙汤平和,治疗寒饮郁肺,有无外感风寒皆可应用。
临床用此方治疗哮喘病,在缓解症状方面有较理想的疗效。
另外,本方可用于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小儿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等疾病。
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寒性咳嗽探析弓艳玲;韦小霞;梁艺;李伟伟
【期刊名称】《广西中医药》
【年(卷),期】2024(47)2
【摘要】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其感染后咳嗽为儿科常见疾病,临床主要有刺激性干咳、咳痰等症状,年长儿可诉咽痛、胸闷、胸痛等,患儿咳嗽时间长、频率高。
因该病具有迁延难愈的特点,常致小儿咳嗽反复。
笔者按照“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认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寒性咳嗽因外寒引动伏饮、内外合邪而致病,治疗当从外邪、寒饮、肺脾等着手,治以宣肺散寒、温肺化饮为法,临证予以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寒性咳嗽,每获良效。
【总页数】3页(P50-52)
【作者】弓艳玲;韦小霞;梁艺;李伟伟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11
【相关文献】
1.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放射性肺炎顽固性咳嗽47例
2.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3.西药联合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寒性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IgE、IL-4、TNF-α水平的影
响4.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寒凝肺络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分析5.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