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实验题目图文稿
- 格式:docx
- 大小:292.35 KB
- 文档页数:7
三年级下册二单元看图写话的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题目:看图写话——奇怪的绿色游乐园这次我们班真是太幸运了!老师带我们去了一个很特别的游乐园,那里到处都是绿色的。
第一眼看去,园子里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绿球。
仔细一看,原来都是由各种植物搭配而成的。
有像松树一样毛茸茸的,还有像芭蕉叶那样光滑平整的。
它们被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了各种形状的绿球。
走进园子,一条曲曲折折的小路把各种景观串了起来。
路旁有很多奇特的植物雕塑,一只翘着长长鼻子的大象,一只张着大嘴的鳄鱼,还有一对正在跳舞的小矮人。
它们都是由各种树枝、树叶和其他植物编织而成的,看上去生动有趣。
沿着小路往里走,有一大片草坪,草坪中间有一座小山包。
山包的表面是用各种各样的青苔拼凑出来的,五颜六色,非常漂亮。
走上山包,就像踩在绿色的地毯上,松软舒服。
在山包的另一侧,是一个缓缓流淌的小溪。
溪水碧绿清澈,溪边长满了绿油油的水草。
溪水旁边还有一座小桥,也是全绿色的,由上百根细细的藤条编制而成的。
从这座小桥上可以俯瞰整个园子,景色别有一番风味。
最有意思的是,这整个园子里竟然连花也没有一朵!园子里所有的景观,全都是利用了树叶、藤蔓、树枝、青苔等植物制成的,真是太独特了。
我和同学们在绿色的游乐园里玩得可开心了。
有人在溪边踩着青青的草地跑来跑去,有人在藤编的小桥上蹦蹦跳跳,也有人在草坪上打着滚儿。
大家你追我赶,尽情地欢笑着。
渐渐天色暗了下来,园子里静悄悄的,只剩下溪水还在潺潺地流淌。
天上挂着一轮明月,园子里的一切都笼罩在月色中,显得那么清新而迷人。
回到家后,我仍然梦想着那个奇妙的绿色游乐园。
那个完全由植物制作而成的小天地,给了我太多的惊喜和乐趣。
我们人类常常很自私,只顾砍伐树木,浪费资源。
这个绿色游乐园让我感受到,只要发挥创意,植物也可以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和惊喜。
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城市也能像那个游乐园一样,到处都是绿色!篇2二单元看图写话这次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很有趣的作业,就是看图写话。
作文题目:有趣的科学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这个科学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在实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激发学生想象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做实验,学科学、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大胆表达,展开想象,写好作文。
教学准备:一个玻璃杯,两个鸡蛋、一根筷子、一包食盐。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会游泳吗?说说自己在水里的感受。
1、像一条小鱼似的,能够灵活自如的畅游。
2、像一块石头(秤砣)似的,很快就沉到了水底。
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个新朋友,它也想游泳,你们猜猜它是谁?二、激趣第一个实验1、出示一个鸡蛋我们作文课最重要的就是观察,请马上观察(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用耳朵听,用手摸)把你观察到的情况说一说,把观察的方法隐藏在作文中,不要说出来要是能用上好词加2分,用上比喻句和拟人句加5分2、老师说他要来学游泳,要和你们来比赛,你有什么感想?现在老师要把它放到水里去学游泳了,你们想提醒老师注意些什么?你们猜,鸡蛋会游泳吗?结果怎么样?如果你是鸡蛋会怎么想?3、现在注意观察老师的动作,(将老师的动作分解)老师:轻轻地捏着——小心地放进——鸡蛋:听话的躺在——“咕咚”跳进了水池(澡盆)里结果?沉在水底,趴在水下,如果你是鸡蛋,你会说:“”?第一个实验结束:说说你的感受好词:七嘴八舌迫不及待小心翼翼纹丝不动沾沾自喜激动万分半信半疑疑惑不解第二个实验:1、鸡蛋肯定是没有掌握游泳的技巧,让我到一边去教教它,一会儿它就能学会游泳的,神秘地将鸡蛋和水杯拿走。
2、让学生猜,这回怎么样?观察第二次实验的结果,并且让学生也来试试,讲述实验的结果,用上好词、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提醒学生如果写作文,请选择一次实验写详细,最重要的是加入自己的想象和感受)第二个实验结束:说说你的感受三、揭晓实验的答案1、注意认真观察: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
你发现了什么?(会游泳的鸡蛋的玻璃杯里,水中是有盐的!)2、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明白鸡蛋为什么不会下沉的道理清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小。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实验1 “吹蜡烛”实验实验材料:蜡烛、火柴、瓶子、木块、书本、文具盒、小漏斗。
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固定在桌子上。
2、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点燃的蜡烛。
3、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4、反过来用漏斗的宽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实验现象:1、隔着瓶子能吹灭蜡烛,隔着木块、文具盒书本吹不灭蜡烛。
2、用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吹气时,火苗不容易吹灭。
反之蜡烛将很容易吹灭。
实验2 用吸管吸水实验实验材料:杯子、水、两根吸管。
实验方法:口含两根吸管,一根插到装有水的瓶子里,另一根露在瓶子的外面,看能否吸到水。
实验现象:无法吸到水。
实验3 用感官辨别液体观察材料:矿泉水、酱油、白醋、盐水、白糖水、白酒筷子。
观察步骤:1、用眼睛观察,辨别出酱油。
2、用鼻子闻,可辨别出白酒、白醋。
3、用舌头尝,可辨别出白糖水、矿泉水、盐水。
观察结论:辨别物体特征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观察顺序。
实验4 水温计的使用方法实验材料:水温计、烧杯、水操作步骤: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
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实验5 热水温度变化的实验实验材料:铁架台、烧杯、水温计、计时器。
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摄氏度的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记录下来。
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观察15—20分钟。
实验现象:热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
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实验6、量筒的使用方法1、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是一种粗略的计量法,所以在使用中必须选用合适的规格,不要用大量筒计量小体积的液体,也不要用小量筒多次量取大体积的液体,否则都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做一个小实验作文三年级摩擦起电步骤和文章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做一个小实验——摩擦起电】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很有趣的小实验——摩擦起电!你们知道吗?身边的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摩擦带起静电呢!比如梳头的时候,头发会炸毛;从塑料袋里拿出气球,气球就会被静电吸附在袋子上;穿脱毛衣也会发出劈啪的声音和火花。
这些现象都是静电的表现。
那么,静电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物体表面有一层极薄的电子云。
如果平时电子云分布均匀,物体就不带电。
但当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些电子就会被带走,使得两者都带上了电荷,这就产生了静电。
有的物体摩擦后带正电,有的则带负电。
正负电荷不同,会相互吸引;而同性电荷则相互排斥。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以下物品:一根塑料拉链头几根人造丝发或羊毛线一面小镜子一张薄纸片(比如卫生纸)第一步,先用塑料拉链头在头发上使劲摩擦几十下,让拉链头带上负电荷。
第二步,把一根发丝或毛线靠近带电的拉链头。
你会发现它们相互吸引,连在一起了!原因是什么呢?由于毛发质地较轻,在接近带负电的拉链头时,会被诱导出与之相反的正电荷,所以相互吸引。
第三步,我们再用带电的拉链头去靠近镜面。
只见镜面上浮现出一层静电花,好像镜子蒙上了一层雾气。
这是由于镜面上的正负电荷被分开重新分布造成的。
第四步,最神奇的一步来了!我们把薄纸片轻轻地放在桌面上,用带电的拉链头在纸片上方来回移动。
你会看到,纸片开始颤动、扭曲,最后直接跟着拉链头"飞"了起来,真是太神奇了!这是为什么呢?拉链头带负电,而使得纸片里面的电荷重新分布,纸片外侧带上了与拉链头相反的正电荷。
由于同性相斥,纸片里面的负电被排斥到里侧;而外侧的正电与拉链头的负电互相吸引,所以纸片就会被"吸"起来跟随拉链头的移动。
做完这个小实验,大家是不是对静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呢?看,原来身边随处可见的一些有趣现象,其实都藏着迷人的科学奥秘呢!下次你再看到静电现象的时候,就要好好思考它们背后的道理了。
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看图写实验练习(苏教版)引言本文档旨在为三年级学生提供科学下册期末复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看图写实验练。
通过观察实验图片,学生将学会描述实验步骤、观察现象和总结实验结论的能力。
本练符合苏教版教材要求,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科学知识,提高科学实验的能力。
实验一:环境空气的重要性实验图片: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环境空气的重要性。
实验步骤:1. 将两个植物放在不同环境中,一个放在室内,一个放在户外。
2. 每天定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叶片颜色、叶片形状和茎的高度。
3. 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现象:1. 室内植物生长较慢,叶片颜色较浅,茎的高度较矮。
2. 户外植物生长较快,叶片颜色较深,茎的高度较高。
实验结论:环境空气对植物生长有重要影响,户外的新鲜空气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
实验二:水资源的利用实验图片:实验目的:观察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实验步骤:1. 将三个植物放置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一个放在充足的水源下,一个放在有限的水源下,一个完全不给水。
2. 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叶片颜色、叶片形状和茎的高度。
3. 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现象:1. 充足水源下的植物生长良好,叶片颜色鲜绿,茎的高度较高。
2. 有限水源下的植物生长较慢,叶片颜色偏黄,茎的高度较矮。
3. 完全不给水的植物生长停滞,叶片干枯,茎的高度未增长。
实验结论:合理利用水资源对植物生长非常重要,充足的水源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有限的水源会减缓植物的生长,完全不给水则会导致植物死亡。
总结通过对以上两个实验的观察和总结,我们发现环境空气和水资源对植物生长有重要影响。
了解这些现象,我们能更好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生态平衡的维护。
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份练,加深对科学实验的理解,提高观察和总结的能力,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祝好运!。
---------------------------------------------------------------最新资料推荐------------------------------------------------------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序号课题实验类型实验内容实验材料 1 蜗牛分组实验蜗牛的颜色、身体构造及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蜗牛、放大镜、蔬菜、面包或馒头、洋葱、大蒜等。
2 观察我们的身体演示实验观察人体的外形特点人体挂图或人体骨胳模型、钟表、听诊器、尺子等3 我们在生长分组实验测量并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每分钟心跳次数等。
软尺、秒表、肺活量计、体重计等。
4 一杯水的观察演示实验水是什么形状的各种装水的容器5 各种各样的液体演示实验沙和水的水平面以及沙和水的流动的比较沙、水、各种常见的液体、烧杯或玻璃杯等6 比较水的多少分组实验运用各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学会用量筒来测量液体。
每组 3 个形状、大小不同而且装水也不同的瓶子,各种容器、弹簧秤、塑料袋、漏斗、量筒等。
7 不同用途的纸分组实验认识不同的纸在吸水性能、承受拉伸的性能和承受弯曲的性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各种纸、玻璃片、瓶盖、红墨水;大头针(或回形针)等。
8 寻找淀粉踪迹分组实验运用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这一性质,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1 / 10淀粉、腆酒、滴管、米饭、馍馍、蔬菜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序号课题实验类型实验内容实验材料 1 小苏打和醋的混合分组实验小苏打和醋混合后有哪些现象。
小苏打和醋、火柴(每组若干)、小匙(每组两支)、玻璃杯(每组 3 只) 2 研究土壤分组实验土壤是混合物吗?土壤、放大镜、透明塑料瓶、筛子、烧杯、空易拉罐、白纸、水等。
3 了解空气分组实验通过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并能流动。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材料及现象1-2、种植我们的植物实验内容:观察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的变化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卫生纸、凤仙花种子、土壤、水实验步骤: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观察种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芽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1-3、我们先看到了根实验内容: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材料:1支试管、带根的新鲜植物1棵、植物油、水、记号笔实验步骤: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使根完全浸泡在水中。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3、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茎越长越高实验内容:研究茎的作用实验材料:1段新鲜的芹菜、装有红色水的烧杯、小刀实验步骤:1、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芹菜的变化。
4、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芹菜变红了,将芹菜横切开,发现它的横切面也是红的。
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1、温度和温度计实验内容:比较水的冷热实验材料:1杯热水、1杯冷水、2杯温水实验步骤:1、桌上放4只杯子,1号杯内装凉水,2号、3号杯内装温水,4号杯内装热水。
2、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3、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三年级下册语文作文一项科学小实验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三年级下册语文作文一项科学小实验篇1作文题目:一项科学小实验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项很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大家都知道,小朋友最喜欢玩游戏了。
前几天,我在家里无聊的时候,拿起一个塑料瓶和一些小东西,就开始做起了游戏。
谁知,这个无心插柳的小游戏,竟然帮助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我先把塑料瓶切掉了瓶底,然后在瓶口处盖上一张白纸,再用橡皮筋把白纸固定住。
接着,我在瓶身上挖了几个小洞,然后把瓶倒扣在地上。
我往瓶里倒了几粒沙子,沙子就"扑通扑通"落在纸上,留下了几个小坑。
我又试着从洞里塞进几根小棍子,小棍子就"哗啦啦"散落在纸上,形状活灵活现。
这时,妈妈进来看到我在做这个奇怪的"游戏",很是好奇,就过来看个究竟。
我向妈妈解释说,塑料瓶里的东西掉在纸上时,会留下相应的痕迹。
妈妈眼睛一亮,说这个小实验可以用来学习光的现象。
原来,塑料瓶内的小洞就像是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小孔,当阳光透过这些小孔照射到白纸上时,会在纸上形成一些小光斑。
而当我们往瓶里倒东西时,沙子和小棍子遮住了部分小孔,剩下的小孔就会在白纸上投射出相应的形状。
这就是经典的"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妈妈夸我是个"小小科学家",实验做得非常好。
她说,科学其实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处处都能发现有趣的现象。
我听了很受用,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小科学家,去探索更多神奇的自然现象。
从那之后,我养成了观察生活中小事物的习惯。
有一次,我在院子里看到蚂蚁来回穿梭,就在地上撒了一些糖渣,看它们是如何运送食物的。
又一次,我捡到一只毛毛虫,就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它一天之内在叶子上爬行的轨迹。
妈妈说,我这种好奇心和细心观察的品质,是做科学实验的基本素养。
接下来的暑假,我们全家一起去了一个科学探索体验馆。
三年级下册作文科学小实验的范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三年级下册作文科学小实验的范文篇1今天是8月24日,我在爸爸的帮助下做了一个小实验,就是让空瓶口牢牢吸住鸡蛋,很有趣。
我准备了材料:一个剥过皮的'熟鸡蛋、一个空瓶子、五个小纸条、一个打火机,全部停当后,我就开始了。
首先,我用打火机把纸条点燃放进空瓶子(由于瓶口太小,放点燃的纸条时,差点让火烫着手);其次,看纸条充分点燃后,等到缕缕烟雾快散玩时,就把鸡蛋的一端放在瓶口;此时,奇迹出现了,鸡蛋被牢牢吸附在瓶口;即使瓶口朝下,鸡蛋也不会掉下来。
我想如果瓶口再大点,鸡蛋肯定会被吸进去。
我问爸爸原因。
爸爸就让我坐下来,耐心的讲解给我听。
原来,纸条在瓶子中点燃后,瓶子中没有了空气,鸡蛋随即被放在瓶口,这样瓶子外的气压大于瓶子内的气压,这样鸡蛋就会被牢牢吸附在瓶口。
科学实验真的是太神奇了!我爱科学小实验。
三年级下册作文科学小实验的范文篇2三年级下册作文科学小实验范文我最喜欢上科学课了!因为在科学课上,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各种有趣的知识,还会亲自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小实验。
上个月,我们班就做了一个很好玩的实验——制作自己的小风车。
实验开始前,老师先让我们看了一个关于风力发电的短视频。
原来,风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它不会污染环境,而且可以永久利用下去。
但我当时还是有点疑惑:风到底有多大的力量呢?后来老师告诉我们,我们就亲自做个小实验,自己感受一下风力的威力吧!首先,老师发给我们一些简单的材料:卡纸、竹签、小绳子和胶水。
我拿到材料之后,就按照老师说的步骤开始制作了。
先用剪刀把卡纸对折剪出一个小风车的形状,然后在中间用竹签固定住,并系上绳子方便转动。
最后在四个小翼上均匀地抹上胶水,撒上细沙粒增加阻力。
等全都制作好之后,老师带领我们到了操场上。
我把小风车高高举起,随风旋转,竟然转得比我想象中还要快!有几个同学的风车甚至转到都看不清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场面变得很是热闹。
一篇范文题目有趣的实验三年级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午后,我和小伙伴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聚在小明家的院子里。
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就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我们洒下一片清凉。
“今天咱们玩点啥呢?”急性子的小刚挠着脑袋问道。
我眼睛一亮,说:“咱们来做个有趣的实验吧,就像科学家那样!”小伙伴们一听,都兴奋地跳了起来,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仿佛即将开启一场奇妙的冒险之旅。
我清了清嗓子,像个小老师一样开始讲解:“我们要做的实验是自制彩虹。
你们知道彩虹吧,它就像天空中一座七彩的桥,可漂亮啦。
平时我们只有在雨后才能看到,今天我们自己动手把它变出来。
”小伙伴们纷纷点头,围得更近了。
我让小明去屋里拿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又让小丽去接了一杯水。
我把杯子放在阳光下的小桌子上,然后对着小伙伴们神秘兮兮地说:“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啦!”我小心地把手指伸进水里,然后在玻璃杯的边缘轻轻一抹,让水沿着杯壁缓缓流下。
小伙伴们都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杯子。
突然,在杯子的一侧,出现了一道淡淡的彩虹色光带,就像一条害羞的小精灵,悄悄地露出了身影。
“哇!太神奇了!”小刚忍不住大声叫了起来,他的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
小丽也拍着手说:“这简直就像魔法一样!”我心里得意极了,笑着说:“这可不是魔法哦,这是因为阳光透过水滴发生了折射,就像光线在一个神奇的迷宫里穿梭,然后就把白色的阳光分成了七种颜色,就有了我们看到的彩虹。
”这时,一向爱思考的小美问道:“那是不是只要有水和阳光就能看到彩虹呢?”我摇摇头说:“也不是那么简单啦。
就像做蛋糕,光有面粉和水可不行,还得有合适的比例和其他材料。
这个实验里,杯子的形状、水的多少、阳光的角度,都很重要呢。
”小伙伴们听了,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接着,调皮的小强说:“我们能不能让彩虹变得更漂亮呢?”我想了想,说:“我们可以试试换个大一点的杯子,或者在水里加点糖,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哦。
就像给彩虹穿上一件更华丽的衣服。
三年级科学实验题目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科学综合实验题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植物
1.观察方法:()、()、()、()、()
2.实验名称:拓印树皮实验器材:一张白纸、()、大树。
实验过程: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实验结论:树皮有的光滑有的()
3.实验名称:观察一棵大树实验器材:一支蜡笔、一个放大镜、一把尺子
实验过程:()大树的整体形态;()大树的气味;()大树的树皮;()大树的树干。
实验结论:树都生长在()里。
都有()、()和树根。
但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有(),树皮有的光滑有的(),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不一样。
4.实验名称:观察小草实验器材:狗尾草
实验过程:(1)观察狗尾草的结构和外形特点(2)观察狗尾草的果实串。
实验的结果:植株()(填“矮小”或“高大”),茎细软,狗尾草毛茸茸的果实像(),叶细长。
桃树属于()植物,它有()茎,狗尾巴草属于
()植物,它有()茎
水葫芦属于()植物,因为它生活在(),向日葵属于()植物,因为它生活在()。
5、实验名称:观察水葫芦实验器材:水葫芦、小刀、一个水槽,记录纸
实验过程:1观察水葫芦的生活环境,根系,叶、叶柄;2剖开水葫芦的叶柄,看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
实验结论:水葫芦生活在水中,根系不发达,水葫芦能浮在水面是因为()
6.实验名称:叶的观察实验器材:各种树的落叶、同一种树的不同落叶
实验过程:仔细观察叶的结构;观察同一种植物的叶,观察不同种植物的叶,比较形状、大小。
实验结论:(1)叶是由()和()组成的,叶片上有()。
(2)相同植物的叶,()相同,()不同。
(3)不同植物的叶,形状()。
第二单元:动物
1.寻访小动物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什么?①
();②()
2. 实验名称:观察蜗牛
1)观察蜗牛的外形:用()观察蜗牛,标出蜗牛的壳、腹足、触角、眼睛2)有壳,头部有两对触角,一对(),一对(),口很()。
(填“大”或“小”)
3)用笔等物体轻轻触碰它的身体,会(),观察蜗牛用( )波浪式运动,爬过的地方会留下()。
4)观察蜗牛吃食物:(1)爱吃(),不爱吃();(2)喜欢在()吃食(填“白天或夜晚”)
5)蜗牛的呼吸和排泄:(1)用()呼吸,用()排泄
6)其他观察:(1)生活环境:()(2)不会游泳,叫醒它的方法:()
2. 实验名称:观察蚯蚓
1)蚯蚓有体节,中间有一体节很粗大,是(),离环带较近一端是(),另一端是()。
2)蚯蚓用()爬行,用笔等物体触碰会(),放入水中会(),长时间会死亡。
3 .实验名称:观察蚂蚁
1)蚂蚁的身体可分为()、()、()三部分头上有()对触角(交流信息);胸部有()对足(爬行);
2)其他发现:(1)蚂蚁的生活方式:()(2)根据(),蚂蚁会排着整齐的队伍
4.实验名称:观察金鱼
1)填图:标出金鱼的头、躯干、尾、鱼鳃、鱼鳞、鱼鳍。
2)生活环境:(),外形结构:身体表面有
(),用()游泳,用()呼吸
3)用吸管吸一些红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悄悄地深入水中,在金鱼的嘴前面挤出红水,我们看到红色的水从金鱼()中流入,从()流出,这个现象说明了
()
4)吃食方式:吞食,喂食一次不能喂()
5.写出动物的名称
第三单元:材料
1.实验名称:材料的软硬1)对木条、铁钉和卡纸的硬度进行了研究。
记录如下表:
问题一:小明和小红用什么方法判断这三种材料的硬度?
答:观察互相刻划后是否会()
问题二:请你根据记录表提供的信息,将木条、铁钉和塑料尺的硬度由强到弱排一排序号。
答:
()
2.实验名称:比较韧性
1)用三种大小、形状
相同的固体材料做韧
性实验
从上面的数据中,你
能获得什么信息?
答:①不同的材料它
们的韧性
();
②伸出桌面的长度越(),它的弯曲度越()
3.实验名称:它们吸水吗
1.
观
察
一
张
白
纸
,写出它的特点。
(至少三点)答:
()
2.让我们来造一张纸
实验所需材料:餐巾纸、水、棉布、毛巾
造纸的过程(步骤):①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然后晾干;②把一小块餐巾纸撕碎,放在杯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③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
你能正确排序吗?答:()--()--()
4.实验名称:给身边的材料分类(请打出相对应的符号)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1.水是怎样的?水是一种()、()、
()、()的液体。
2.你能举出一些固体、液体、气体的例子来吗?(分别举出三个例子)
固体:();液体:
();气体:
(
)
3.填图。
(填“油”或
“水”)
()
4.比较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分别写出各三点)
相同点:都(),都(),都();不同点:()不同,()不同,()不同
5.实验名称:比较油和水谁轻谁重
相同条件:()
实验方法:将两份同样多的水和食用油倒入其中一个烧杯内,用木棒将它们充分搅拌,静止后看看现象。
实验现象:油浮在上面,水沉在下面。
实验结论:同样多的水和食用油时,油()水()。
6. 实验名称:谁流得更快一些
1)比赛公平有哪些条件要一样?1.();2. ();3. ()
2)对食用油、水、洗洁精三者的流动速度进行排序:
()
7. 实验名称:比较水的多少
1)测液体体积的仪器是(),单位:()
2)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1)将量筒放(),倒入一定量的水。
(2)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视线与量筒内水的凹面
()保持(),不能()或
()。
8. 实验名称:证明空气是存在的方法。
方法1:()方法2:
()
9.空气是一种怎样的物质?空气是一种()、()、()、()的气体。
10. 实验名称: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空气在流动,请写出实验方法方法1:()方法2:
()
11.实验名称: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1)将放有纸巾的杯子倒扣在水中,发现纸巾不会湿,这个现象说明()
(2)空气把水从管子里挤出来,这个现象说明
()
(3)向喝完的饮料瓶里吹气,这个现象说明( )
12. 实验名称:空气和水占据空间是否可以变化
对空气和水占据空间是否可以变化进行了研究,记录如右 1)相同条件:抽入水和空气的( )要相同。
推或拉活塞的( )要相同。
2)根据右表,实验结论:水占据空间的多少( ),
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 )
13.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空气压缩的例子?①
( );②( )
14. 实验名称:空气有重量吗
实验方法:1.做一个小天平;2.在两侧都挂上两个( )的气球,使小天平平衡;3.把一侧的气球( )后,再拴在小天平上,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小天平失去平衡。
实验结论:空气有( ),但比较( )。
怎样可以使“空气有重量吗”实验的效果更加明显?( )
15.( )改进造纸术;( )证明空气有重量,( )发现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
16. 请在下表填出你对液体、气体、固体比较后的认识,在物体所具有的性质栏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