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的临床诊断及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695.46 KB
- 文档页数:2
猪气喘病的诊断与防治猪气喘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病,其临床表现包括急性呼吸困难、喉部炎症、咳嗽和发热等。
该病主要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病原体通过吸入感染猪,造成免疫系统紊乱,最终导致呼吸系统感染。
本文将介绍猪气喘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诊断猪气喘病的诊断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临床表现猪气喘病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打喷嚏和流涕。
当猪感染的病情恶化时,会出现急性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气喘和喉部炎症等症状。
2.病原体分离猪气喘病的病原体主要包括病毒和细菌,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猪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猪流行性感冒病毒等。
将病原体从受感染的猪中分离出来可以确诊猪气喘病。
3.组织学检查猪气喘病对猪呼吸系统的影响非常严重,对呼吸道和肺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可以进一步确认病情。
组织检查可包括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组织细胞学检查。
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用来确认肺炎的存在以及引起症状的原因。
组织细胞学检查则包括对氟氯西林荧光素染色体检查和细胞培养等检查。
4.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检查主要是通过检测患病猪的免疫系统反应来确诊猪气喘病。
这些检查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免疫荧光等。
防治预防猪气喘病的最好方法是维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和良好的卫生状态。
以下是防止猪气喘病的具体措施:1.清除猪舍内的积尘和杂物。
2.保持充足的通风。
3.测定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确保这些值在适宜的范围内。
4.及时更换猪的饮水和饲料,确保这些物品的卫生质量。
5.及时治疗猪感染的疾病,避免病情恶化。
6.加强猪的营养,增强猪的免疫力。
7.精心选择、配种、生产。
8.猪舍消毒:每批离场后,消毒猪栏、饮水槽和消毒水槽等装备。
总结猪气喘病是一种常见和严重的猪病,临床表现包括急性呼吸困难、喉部炎症、咳嗽和发热等。
该病的防治方法包括维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和卫生条件、加强猪的营养、及时治疗猪感染的疾病以及猪栏、饮水槽等装备的消毒。
猪农应该加强疾病防控意识,尽量避免猪病的发生。
猪气喘病的临床症状猪气喘病的诊断与防治-养猪技术猪喘气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是支原体科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接触性、慢性、消耗性呼吸道传染病。
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病理变化部位主要位于胸腔内。
猪气喘病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的传染病,此病虽然致死率低,但是感染率较高,并且还易继发多种疾病,从而使死亡率增加.患病猪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严重的会死亡。
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猪气喘病的临床症状猪气喘病的诊断与防治。
1、流行情况自然感染发病的情况仅在猪群中可见,所有日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只都会感染气喘病。
近几年,仔猪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尤其是仔猪断奶时大约在25~45日龄,会因为实施分群、饲料更换和饲养环境出现变化等产生应激刺激,从而使得仔猪的抗病力降低,感染气喘病的概率很大,而且比其他时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要相对高些。
据相关报道可知,感染喘气病的猪群周围3.2千米范围内的其他猪群都会被传染。
猪气喘病的病原广泛分布在某些猪场中,成年猪一般都是呈隐性感染,而育肥猪很少有隐性感染的情况出现。
喘气病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是在冬季和春季寒冷时间段感染的猪只较多。
新感染的疫区流行呈暴发性,患猪临床症状很严重,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而且大多数呈急性患病经过。
老疫区患猪发病多是慢性经过,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表现,具有较低的致死率。
喘气病是猪群三大免疫抑制病当中的一个,如果和蓝耳病、胸膜肺炎等病毒发生混合感染,会明显增高病死率。
比如和蓝耳病病毒混和感染的时候,患猪会有肺部病变而且很典型,蓝耳病病毒单独感染时,不会观察到患猪有明显的肺部病变,而且特别容易继发并发症,比如大肠杆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和巴氏杆菌病等,造成感染猪只的死亡率升高。
2、临床及病理表现喘气病属于猪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生产中患猪的典型症状是呼吸艰难、咳嗽、气喘但是体温仍维持正常。
猪支原体病原对肺脏具有亲嗜性,主要侵害猪只的肺脏,导致病变部位丧失呼吸功能。
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猪气喘病是一种由猪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猪的常见呼吸道疾病。
该病在猪群中具有较高的流行性和传染性,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以帮助养猪户更好地了解猪气喘病及其防治方法。
一、流行病学猪气喘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尤其在现代养猪业中更加常见。
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水和带有病毒的器械传播。
病毒感染后,猪常出现咳嗽、喘息、打喷嚏等临床症状,影响生长发育,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生产效益。
二、临床症状1. 急性期症状: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3-5天,随后出现临床症状。
猪开始出现咳嗽、喘息、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进食减少、精神萎靡、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2. 慢性期症状:病程较长的猪常出现呼吸道慢性炎症,气喘加重,体重下降,生长速度缓慢,严重影响生产性能。
以上临床症状的出现,不仅使猪的生长受到影响,还加重了饲养管理的困难,给养猪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三、防控措施为了有效控制猪气喘病的传播和流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1.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加强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是防止猪气喘病传播的关键。
建立完善的进出场管理制度,规范人员和物品出入养猪场的程序,加强饲料、饮水的消毒处理,杜绝病毒通过饲料、水传播。
2. 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定期对养猪场内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清洁,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毒的存活和传播。
特别是季节交替、气温变化大时,应加强环境消毒力度。
3. 提高猪的免疫力:猪气喘病的防治关键在于提高猪的免疫力。
定期为猪进行强化免疫,提高其抗病能力。
饲养过程中应适当添加一些病毒免疫增强剂,帮助猪群建立免疫屏障。
4. 严格隔离患病猪:患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病毒在猪群中的传播。
同时隔离患病猪的场所要做好消毒处理,避免病毒重新传播。
5. 定期进行病原监测:定期对猪群进行病原学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病毒感染,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扩大。
猪气喘病的诊断与防治猪气喘病,又称为猪咳,是由猪气道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猪场和养猪场。
这种病症一旦爆发,不仅会造成猪只生长缓慢,还会引起重大经济损失。
及时诊断和有效防治猪气喘病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猪气喘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一、猪气喘病的临床症状猪气喘病的临床症状多样,常见症状包括:1. 咳嗽:猪气喘病最明显的症状是咳嗽,有时还伴有喉咙痛。
2. 呼吸困难:患有气喘的猪只会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的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呼吸急促,甚至死亡。
3. 体温升高:患有气喘的猪只常常会出现低热,体温在39-40°C之间。
4. 食欲减退:患有气喘的猪只常常会出现食欲减退的症状,导致生长迟缓。
5. 分泌物增多:患有气喘的猪只常常会出现鼻涕增多、眼泪增多的症状。
以上症状并不一定都会出现在患有气喘的猪只身上,且有些症状还可能会受到气候和环境的影响而变化。
要确诊猪只是否患有气喘病,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和鉴别。
二、猪气喘病的诊断方法1. 临床观察:对疑似患有猪气喘病的猪只进行仔细的临床观察,包括观察其是否有咳嗽、呼吸困难、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等症状,以及观察鼻涕、眼泪等分泌物是否增多。
2. 病理检测:对疑似患有猪气喘病的猪只进行病理检测,包括口腔、鼻腔、气管、支气管、肺脏等部位的病理组织切片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病原体感染。
3. 实验室检测: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诊猪只是否患有猪气喘病,包括血清学检测、病原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
以上诊断方法需要由专业兽医进行,确诊猪只是否患有猪气喘病,然后才能进行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1.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场环境的清洁卫生是预防猪气喘病的关键。
定期清理粪便、更换饮水和饲料,保持空气流通和通风,是有效预防猪气喘病的重要措施。
2. 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对预防猪气喘病同样重要。
要确保猪只的合理饲料供给和充足饮水,避免过度饲养和饮水不洁。
猪气喘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技术
1、现场诊断要点:
病猪咳嗽、喘气,腹式呼吸。
(1)两肺的心叶、尖叶和膈叶对称性发生肉变至胰变。
自然感染的情况下,易继发巴氏杆菌、肺炎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2)鉴别诊断:应将本病与猪流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丝虫、蛔虫感染(多见于36月仔猪)等进行鉴别。
2、防制:
(1)猪肺炎支原体对青霉素及磺胺类药物不敏感,而对氧氟沙星、蒽诺沙星等敏感。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蒽诺沙星、二氟沙星、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酒石酸泰乐菌素或北里霉素或泰妙菌素、利高霉素。
母猪产前产后、仔猪断奶前后,在饲料中拌入100PPM枝原净,同时以75ppm蒽诺沙星的水溶液供产仔母猪和仔猪饮用;仔猪断奶后继续饮用10天;同时需结合猪体与猪舍环境消毒,逐步自病猪群中培育出健康猪群。
或以800PPM呼诺玢、土霉素、金霉素拌料,脉冲式给药。
(2)免疫:715日龄哺乳仔猪首免1次;到34月龄确定留种用猪进行二免,供育肥不做二免。
种猪每年春秋各免疫1次。
2023年第05期D O I :10.3969/J .I SSN.1671-6027.2023.05.068猪气喘病是危害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疾病之一,仔猪、妊娠母猪为易感猪群,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具有一定的致死率,并且生猪在感染病菌后,病菌长期定植在猪鼻腔,随着鼻腔分泌物排出,污染生猪饲养环境,而所有的生猪在同一个生长环境中活动,进而增加了健康生猪感染的风险。
因此,在该病诊断与防治工作中,首先要从流行病学入手,确定该病病原的特点、病原来源、传播途径,要明确临床症状表现与实验室诊断方法,提高诊断的质量与效率,并通过对防控要点的分析,完善构建该病的防控体系,以阻断该病的传播链条。
1流行病学猪气喘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为猪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猪肺脏病变,传染性较强,但致死率不高。
该病原在自然环境中可存活36h ,在病变组织中可以存活数天,对土霉素、林肯霉素、泰乐菌素等抗生素较为敏感。
仔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易感,育肥猪整体健康水平较高,机体抵抗能力强,感染概率较小。
但是该病原潜伏期长,感染康复后的病猪复发概率高,并通过接触感染健康生猪。
病原在猪体内存活时间长达1年,带菌猪的鼻腔分泌物持续向生活环境中排菌,所以该病的传染性较强。
该病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是简单的原核生物,无细胞壁,显微镜检查呈多形态,有球状、环状、杆状等。
病原从感染病猪的鼻腔分泌物排出,一般为接触传播,传染的速度较慢。
如果猪场中有生猪感染,即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但病原长期存在,易引起猪群的持续感染。
哺乳母猪感染病原后,接触传染给仔猪,仔猪之间也可相互传染。
该病原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对生长条件要求较高,实验室采用固体培养基的效果较差,通常使用含有猪血清的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引起该病的肺炎支原体多为外部输入,比如猪场引进仔猪、后备母猪等携带病原,外来车辆、人员携带病原,养殖使用的工具、饲料、饮水以及生产设备与设施等被病原污染,健康生猪接触到这些带菌物品,即可能引起该病在猪场内部的流行。
猪气喘病诊治猪气喘病,通过及时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取得较满意治疗效果。
l.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病猪咳嗽,同时鼻孔流出少量清鼻液,稍严重的则流出灰白色粘性或脓性鼻汁,呼吸加快,体温、精神、饮食均表现正常。
发病中期:病猪呈现明显气喘和腹式呼吸,呼吸次数增加到60-80次/分,咳嗽少而低沉,食欲减退不明显,体温略有升高。
发病后期:病猪气喘加重,张口呼吸,呼吸音似拉风箱样,听诊肺部有干性或湿性?音,可视粘膜发绀,食欲减退乃至废绝,体型消瘦,精神不振,喜卧怕冷,最后窒息死亡。
2.剖检变化其肺脏、肺门淋巴结或纵隔淋巴结等部位病变明显,均呈现显著膨大,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
肺脏病变以心叶最为显著,尖叶和中间叶次之,而膈叶病变则集中在前下缘:所有病变部位界线明显,两侧肺叶对称,颜色呈灰红色,外观似胰脏,切面湿润,并从细支气管挤出灰白色、混浊粘稠的液体。
肺门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肿大,颜色为灰白色。
边缘轻度充血。
3.诊断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为猪气喘病。
4.防治4.1预防:(1)全场用2%来苏儿溶液以100ml/m3进行彻底喷雾消毒,每日1次,连续15天;(2)对未发病的猪进行免疫接种;肌注猪气喘病弱毒疫苗,同时辅以药物预防。
4.2治疗:初期病猪(病轻者):杏仁30g,天花粉15g,五味子15g,百含子30g,甘草6g,共研为末,每日12g,分2次拌料喂服(未发病者减半)。
中期病猪:(1)用猪喘气平按每千克体重4万u肌注,每日1次,连用5天;(2)金银花30g,连翘30g苍术20g,防风20g,荆芥子20g,白芥子lOg,甘草5g,五味子10g,研细分为6份,每日l份拌料喂服。
后期病猪(严重者);(1)用长效抗菌剂(按每千克体重0.1ml)和硫酸卡那霉素(按每千克体重4万u)同时肌注,每2天1次;(2)苏子15g,百合15g,麦冬12g,款冬花l0g,马兜铃12g,百部l0g,甘草6g,水煎灌服,每日1次,每3天1剂。
猪气喘病的诊断与防治猪气喘病是一种严重的猪病,主要影响猪的呼吸系统,给猪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对猪气喘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介绍。
诊断:1. 病理学猪气喘病的病理学表现主要是肺部病变。
患病的猪肺部渗出性病变严重,肺泡腔内充满黏液、血液和浆液性渗出物,肺泡纤维化和硬化,猪的肺体积减小。
肺部病变是猪气喘病的主要病理学表现,是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
2. 临床症状猪气喘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急促,喉咙发出响声,有咳嗽、喘息等症状,鼻孔张大、流涕,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甚至拒食。
晚期病猪呼吸困难,有气促、气喘、缺氧等症状,甚至死亡。
3. 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可以检测病原菌,是诊断猪气喘病的重要方法。
PCV2和PPV等病原体对猪气喘病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该病菌通过PCR技术可以检测出来。
同时还可以通过病原菌DNA解析出病症的来源和传染途径。
防治:1. 条件预防保持养殖场环境卫生,定期清理消毒槽、化粪池、地板、防止恶臭致病。
保持空气流通,保持猪棚通风。
养殖猪之前,猪圈必须消毒,以杀死潜在的细菌和病毒。
2. 疫苗预防在养殖场开展按计划的疫苗预防,及时接种并进行生物安全管理,加强疫苗效果,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率。
同时,加强对养殖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宣传,让他们认真学习防疫知识,提高防疫意识。
3. 药物治疗在发现猪群有感染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普遍使用的抗生素有环丙沙星、磺胺类药物如扑尔敏、万古霉素等。
使用药物治疗,一定要根据病情、病原体和药物敏感性进行选择,合理选用药物和剂量,不盲目过量使用。
4. 标本检测及时采集病死和病变猪体内器官的标本,送到验后分析实验室,确诊疾病种类,了解疾病病理变化,为提供治疗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总结:对于养殖户,预防和治疗猪气喘病尤为重要。
在预防方面,除了实施科学而周密的养殖管理,疫苗预防的安排也非常关键。
在治疗方面,合理选药、准确诊断等科学方法可以让疾病的治愈率大大提高。
在饲养猪的过程中,养殖户应提高自身的防疫意识,以减少感染风险,维护猪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