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当前最缺的是什么?
- 格式:doc
- 大小:16.89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的教育缺什么朱永新中国的教育缺资金,缺人才,缺公平,缺观念。
但是,我以为当前中国的教育尤其缺以下四点:一、中国教育缺服务意识我们每一个人,在所受到的高等教育或中等师范教育中,可能都没有听过教育服务这个概念。
教育服务是最近提出的,最近一两年才开始引起大家的重视。
为什么?原因很多。
首先,中国加入WTO时,我们是把教育服务和贸易服务一起谈的,在西方人眼里,教育是一种服务,服务开放,教育也一起开放。
其次,多元化教育形式的出现。
过去清一色的公办学校,资源配置、校长任命、师资配备都是政府统包统揽。
民办学校的产生,对公办学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因为民办学校的出路就是两条,要么走向“死亡”,要么走向辉煌。
民办学校在取得优秀办学成绩的同时,必须非常注重服务。
我们很多民办学校甚至提出:“学生和家长就是我们的上帝。
”我们且不论这样的口号科学不科学,严密不严密,但不可否认,它已经构成了对当代教育的巨大挑战。
目前,我们的教育从上到下,太缺乏服务的意识。
我们的老师在教书的时候,你想过你是在服务吗,你想过你教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满意,每一个孩子都能发展吗?据我看,我们的很多课堂,不是老师在为学生服务,而是学生在为老师服务。
特别是我们的很多公开课,就是典型的全体学生为老师服务的过程。
不仅如此,学生成绩优秀,也是服务老师,是为了证明你老师的能力。
当然,也难怪我们缺乏服务意识,因为服务意识来自市场的挑战,来自资源配置的挑战。
在优质资源的紧缺时代,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服务意识的。
服务意识只能在供求平衡甚至供大于求时才会产生。
现在的营业员谁敢没有服务意识?没有服务意识,商店就得关门。
商场硝烟四起,谁敢没有服务意识!但你想,十年以前、二十年以前,商场的营业员有服务意识吗?根本没有。
现在不一样了,没人要求他低下那“高贵的头”,他已经低下了“高贵的头”,而且伸出了热情的手。
毫无疑问,作为教育工作者,谁主动用这样的意识来规范自己,要求自己,谁就能把握教育市场的先机。
孩子成长中的五大缺失今天的孩子缺什么,很多爸爸妈妈说孩子缺钱,缺钙,缺时间。
从这个回答就足以说明,家长自己就缺少对孩子心灵成长的关注。
今天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五大缺失。
一、缺失童年快乐很多家长都说现在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掉到蜜罐里了,太幸福了,你去问问孩子,孩子会怎么说。
今天我们很多的孩子感到不快乐。
中国孩子和非洲的孩子照相,非洲孩子虽然很黑,但是他们照相的时候满脸灿烂的微笑;中国孩子照相,得有一个人喊茄子、喊田七,没人喊就没人笑。
从小孩子的脸就是绷着的,孩子的微笑哪里去了?有人说:今天当孩子真累,今天当家长真烦,今天当老师真难。
曾问过一个孩子,你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六个大人关心你,多幸福呀。
他说:每天六个大人十二只眼睛瞪着我,我多累!一个初中学生的妈妈说,我的儿子每天回到家,就把自己关进房子,挂出一个牌子:“请勿打扰,谢谢合作。
”曾问小学生,心中的小康社会什么样?一个孩子说:“我希望自己有一个大房子,大房子门很小,只有我一个人能钻进去,爸爸妈妈都进不去,他们一天到晚跟着我,真烦”,“我想发明一种药,让我妈吃进去,只说好的,不说坏的”。
“我买个床不搁家里,搁在树上,省得她一天到晚唠叨我。
”孩子心中的好日子不是有多少钱,不是有多少好吃的,不是有多少高档玩具,而是有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空间。
我们家庭就一个孩子,爸爸妈妈盯得多么紧,学校盯得那么紧,当孩子就觉得没意思,多少想自杀的孩子都说活着没意思,没有空间的人,真的很累,很多人盯着你,你能不累吗?家长瞪大圆圆的两只眼,一眼紧盯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眼紧盯孩子身上的缺点,孩子的行为永远无法达到家长的期望,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
一个孩子,没有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没有了玩耍,没有玩伴的嬉戏打闹,没有对大自然的好奇与接触。
花香虫鱼,树木庄稼;猪马牛羊,动物世界;日月星辰,四季更替;河流山川,高原盆地;名胜古迹,自然奇观;百态万象,世间奇闻;历史传承,科技发展;各行业、各部门、各组织、各系统;社会网络,错综复杂。
中国孩子缺什么阅读练习及答案《中国孩子缺什么》阅读材料在第28届心理学大会上,美国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发表的《中美儿童发展》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她的研究结果显示,3岁美国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6%。
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爱笑,意味着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更快乐。
一些中国专家认为,造成中国孩子微笑少的原因,与父母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以及对孩子高期望有关。
专家分析指出,大包大揽直接造成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缺乏,不知道如何与别人相处,也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晰的认识。
大包大揽还会使孩子的自制力低下,习惯了这种生活的孩子在独立面对问题时,常会表现出不知所措或是浅尝辄止。
美国河郡学院心理学与教育学教授卡萝尔亨青格的研究表明,与美国儿童相比,中国儿童发生内向孤僻、焦虑和社交问题的比例分别高出92%、31.3%和l3.8%。
高期望和高标准的要求,往往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容易使家长在面对孩子时产生不良情绪。
卡姆拉斯指出,中国父母在易发怒程度上要比美国父母高出26%.在严厉程度上则要高出52.2%。
父母的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同样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消极的影响。
长久的不快乐会导致抑郁症。
调查显示,中国目前约有20%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
对此,专家的解释依然与家长的高期望以及激烈的社会竞争有关。
临床诊断表明,儿童异常的心理问题通常表现为焦虑不安、抑郁、恐惧等;异常行为问题则包括自闭、攻击心理强、胆小、表达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等。
父母消极情绪的强烈程度与孩子出现行为异常问题直接成正比关系。
澳大利亚专家莫尼卡屈斯克利博士,曾设计了一个关于儿童自制力的实验:孩子们面前有两盘巧克力,一盘多一盘少,只要能多忍耐l5分钟,就可以吃到多的那盘,反之则只能得少的那盘。
这项延续了7年之久的跨文化实验的结果是,在参加该实验的上百名3至4岁的中国儿童中,超过80%的儿童只忍耐了几分钟就按铃呼唤实验人员要求得到巧克力,而66%的澳大利亚孩子都得到了多的那盘。
中国孩子最缺啥
本文是关于初中作文的中国孩子最缺啥,感谢您的阅读!
中国改革开放了三十六年,在这三十六年里,我们的生活由艰难到小康。
在这小康社会里,我们生活好了,小孩子想要什么父母就会给他买什么。
在这样丰衣足食、吃喝玩乐都不缺的生活里,那小孩子缺少什么呢?
今天我在外面看待一个母亲带着一个很胖的小孩逛衣服店,但是他们逛了好多间店似乎多没有买到一件适合自己的那衣服。
这时为什么呢?是他太胖了吗?
是的!是他太胖了,那些衣服他都穿不下。
为什么她会这么胖呢?那我们就得看看他的日常生活了。
在如今21世纪的小康社会里,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小孩,小孩便成父母的宝贝了,更是父母的命根子了。
在家里总是一点活也不让他干,怕他受苦受累。
上学时就是有专车接送的,不让走路。
回到家也不用干家务,还怕他营养跟不上身体的发育速度,就总是把大鱼大肉往孩子的嘴了灌溉,各种营养品因有尽有。
重要的是吃了这些营养品也不让小孩出去锻炼身体,这样下来久了就会在身体上长出一坨一坨的肥肉啦。
为什么现在肥的人越来越多,而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那还不是一个人要是肥了又不锻炼导致很容易生病吗?所以说我们只有每天锻炼,才能把身上的肥肉甩掉,才能身体强壮的健康成长。
要是说如今的中国小孩子在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年代里最缺什么?那我只能说那是缺锻炼了!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育儿知识】调查报告称:我国儿童普遍缺乏微量元素日前,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等单位共同发起的“心系好儿童”活动组委会发布的最新《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儿童中营养失衡、营养不良、微量营养素缺乏状况相当普遍。
中国十大城市2岁以内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达24.2%,0岁至6岁儿童缺锌比例为39%,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儿童钙摄入量不足也比较严重,只达到其膳食钙推荐摄入量的1/3左右,而达到标准摄入量的不足5%。
据了解,此次抽样调查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43479人。
调查结果表明,儿童钙、铁、锌、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不仅存在于贫困和偏远的农村,还存在于大中城市及近郊的乡镇地区。
同时,从我国城乡儿童的膳食结构来看,城市儿童脂肪摄入占总能量的比例却大于35%(正常为25%-30%),农村儿童脂肪摄入量也在不断地快速增加中。
营养学家表示,微量元素缺乏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并造成民族智能损伤:维生素A和锌缺乏会危及免疫系统,每年导致大约100万幼童死亡,而严重缺铁性贫血是导致每年6万名妇女分娩死亡的罪魁祸首,同时叶酸缺乏每年可导致25万新生儿严重残障。
1.维生素A缺乏表现:专家表示,维生素A缺乏可造成视觉功能的损伤,即使轻度维生素A缺乏也可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降低儿童的抗感染力,导致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
维生素A缺乏还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及影响骨骼及软组织增长;引起干眼病、夜盲症。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肉类、乳类、鱼类、蛋类和蔬菜中的胡萝卜、番茄、红薯、菠菜、卷心菜、南瓜、紫菜富含维生素A。
2.锌缺乏表现:食欲降低是婴幼儿缺锌的早期表现之一。
缺锌的孩子味觉减退,对酸、甜、苦、咸分辨不清;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体重不增;抵抗力差,反复感冒或腹泻;易患复发性口腔溃疡;缺锌还会损害孩子的味蕾功能,出现厌食。
富含锌的食物:生蚝、山核桃、扇贝、口蘑、香菇、羊肉、葵花子、猪肝、牛肝等。
中国的孩子主要内容中国的孩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一个拥有庞大儿童群体的国家。
中国的孩子们是中国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期望,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孩子的主要特点和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首先,中国的孩子通常被认为勤奋好学。
从小,他们就接受严格的教育,学习各种学科,如语言、数学、科学等。
他们常常在家庭和学校中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要求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这种教育制度和家庭的期望使得中国的孩子们在学习上非常刻苦努力,他们常常会加班加点地为了取得好成绩而努力学习。
然而,这种教育制度也带来了某些问题。
首先,中国的孩子们常常缺乏充足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长时间的学习压力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发展其他的兴趣爱好和才能。
此外,虽然中国重视教育,但有些地区的教育资源不均衡,一些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机会,这也导致了不公平性的存在。
其次,中国的孩子们面临着健康问题。
由于长时间坐姿学习和缺乏运动,很多孩子在身体上出现了问题,比如近视、肥胖等。
此外,饮食习惯也是一个问题。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得很多孩子更倾向于选择快餐和高糖食品,导致了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这些问题对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
另外,中国的孩子们也面临着社交问题。
由于大部分孩子的时间都花在学业上,他们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和社交活动。
一些孩子在与他人交流和合作方面有困难,缺乏社交技能。
这对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和人际关系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学校和家庭应该提供更多的休息和娱乐时间,让孩子们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其次,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良好的教育机会。
此外,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鼓励他们多进行户外运动和均衡饮食。
最后,通过开展一些社交活动和培训,提升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总之,中国的孩子是中国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对于国家的未来至关重要。
中国孩子目前最缺的七大教育一、现在的孩子缺少远大的理想教育。
现在一谈到理想教育,就好像是说教似的,给人一种虚无的感觉。
但我感觉,理想教育还是必须的,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只凭兴趣那种热情是有限的。
只有孩子树立起了远大的理想,当他决定为某件事情而奋斗一生的时候,这种动力才是强大的,永恒的。
如果一个人只凭兴趣,那种动力对于他来说,绝不是永恒的,因为人的兴趣是可以不断的转移的,所以产生的动力只能是在某一阶段的,而不是永久的。
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才能让这种动力永恒。
所以远大的理想教育还是必须的。
二、现在的孩子缺少的自律教育。
在很多家庭中,往往都会认为孩子太小了,不要太多的要求他,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得孩子缺少了自律的意识,孩子们往往不知道该不该是自己做的事,这不怪孩子,因为家长从没有要求孩子去做什么,很多应该是他们自己做的事,都由家长代劳了。
所以现在的孩子都缺少自律。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前几年的时候,中日儿童的夏令营活动,中国孩子垃圾扔的满地都是,而日本孩子都把生活用品收拾干净。
这是教育的结果,也是目前我国教育的悲哀。
三、现在的孩子缺少尊重教育。
要让孩子知道敬畏、知道尊重。
现在的孩子在家就是小皇帝、小公主。
几乎什么都是他们说了算,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敬畏、不知道什么叫尊重。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日常生活就很多的,整个家庭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孩子这个中心的。
所以现在的孩子有的甚至连生命都不敬畏,都不尊重,那怎么能让他们去敬畏这个世界、敬畏人生、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呢?四、现在的孩子缺少的感恩教育。
因为家庭中是以孩子为中心的,所以他们认为别人为他做什么都是应该,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现在的孩子没有几个懂得感恩的。
他们不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世界。
成年后到了社会上他们也认为别人为他付出是应该,他自己就应该得到。
这种孩子中心的做法,培养出的是自私的小皇帝和小公主。
那他们以后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感恩。
五、现在孩子缺少挫折教育。
四至六成中国儿童挑食偏食这是个令广大家长难以接受的数字——上周末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儿童不良饮食行为改善计划”在上海启动,会上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公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概有40%~60%的儿童存在挑食偏食等饮食不良问题。
挑食偏食在儿童不良饮食行为中最为常见,不仅容易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发育迟缓,还会致使孩子普遍缺乏B族维生素。
为此,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正式启动“儿童不良饮食行为改善计划”。
文/ 记者卢文洁专家指导/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委员葛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保专家金星明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调查:不良饮食行为很普遍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介绍,数据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有40%~60%左右的孩子存在挑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
200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与日本青少年研究所、韩国青少年开发院合作调查了中国、日本、韩国三国小学生的生活习惯,也单独在中国进行过城市小学生饮食习惯调查。
“我们的研究和调查发现,中国的儿童在饮食方面存在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尤其以挑食、偏食最为典型。
”后果:易致B族维生素缺乏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保专家金星明教授强调,儿童饮食不良会直接导致能量和微营养素缺乏,其中最常见的是B族维生素缺乏。
B族维生素也被称为“能量维生素”,可以促进肠胃蠕动,不足时会引起食欲不佳,从而更加剧儿童的挑偏食,严重者甚至产生厌食行为。
“事实上,大米、面粉越精越白,所含B族维生素就越少。
我们目前的膳食中最容易在烹调和加工过程中丢失的物质就是B族维生素,快餐中的维生素B族更少得可怜。
”金星明说,当小孩容易疲乏,懒于活动,相当部分原因就是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
不过,有些孩子尽管缺乏营养素,在症状上却没有体现,家长并不容易察觉。
为了给父母们进行儿童健康饮食与营养素的教育,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今年8月21日正式启动“儿童不良饮食行为改善计划”。
中国宝宝最缺乏的三大营养素,家长一定要学会科学进补!推荐乐力钙锌铁口服液现在的父母,都是对孩子百般呵护,希望宝宝不仅吃好睡好,更希望宝宝在成长每一步都不缺乏营养。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在挑选营养补充品之前,了解宝宝身体所需是第一步,如此才能正确挑选,也要做好功课,认识市面上常见营养品种类,满足宝宝所需。
研究表明,对于孩子来说,营养最关键的就是钙铁锌,也是中国宝宝最缺乏的三大营养素。
一、钙2~3岁儿童的钙推荐摄入量为600mg,中国儿童人均摄入量为245.3mg,钙摄入量高于推荐量的儿童仅占总数的5.7%,94.3%的儿童未达到推荐量。
4~6,7~10岁推荐量分别为800,1000mg,而人均摄入量分别为261.8,327.0mg,达到推荐量的儿童人数均在0.7%左右,接近99.3%的儿童未达到钙的推荐摄入量。
二、铁我国6个月-2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10%-40%,3-11儿童血铁偏低总体发生率为35.5%三、锌中国70~80%的儿童存在锌摄入不足。
2~3岁:男孩80.1% 女孩82.0%;4~6岁:男孩80.3% 女孩84.3%;7~10岁:男孩70.4% 女孩76.8%。
四、如何补充钙铁锌一般建议家长们首先在膳食中替孩子补充钙、铁、锌等营养元素。
但实际上,很多孩子经过检测后,依然面临缺钙缺锌的情况。
这里我们必须要注意一点,食物中的钙、锌剂量不等于身体吸收的钙、锌剂量,也就是说孩子吃下去的不会完全被身体吸收。
所以这时候需要额外选择营养补充剂。
五、怎么选择营养补充剂?剂型嚼的,吞的,喝的,还是冲的?现在的补剂剂型非常丰富,片、胶囊、冲剂、糖果、滴剂、糖浆、口服液,等等。
但在选择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依从性,就是孩子配不配合?会不会乖乖吃?吃不下去,就无从谈补充!糖果、冲剂、糖浆、口服液都比较好吃。
但考虑到安全和方便的原则,我们更推荐选用口服液,这样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口味要让口服液好喝,调味剂是肯定有的。
中国孩子当前最缺的是什么?(家长必读)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也许会有人说,中国的孩子缺的是爱,很多专家都这么说的,都在说缺乏正确的爱,但本人以为,现在中国的孩子最不缺的就是爱,由于我国现行的独生子女政策,每个孩子从一出生起就注定了有六个甚至更多的人在关注他自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这么多人围着一个孩子,孩子还能缺少爱吗?不仅不缺少爱,反而是爱有点泛滥了,往往隔辈人之间更亲,所以上面的四个老人可能更疼爱孩子,这种爱往往溺爱的成份更多,而往往爸妈忙于工作,就把孩子交给上辈的老人来带,这样一来,孩子就可以完全享受那非常充足的爱了,再者,现在很多的父母即使自己带着孩子,由于受当前一些教育思想的影响,往往是赞扬和鼓励为主,这就使得很多孩子缺失了某些方面的教育。
一、现在的孩子缺少远大的理想教育。
现在一谈到理想教育,就好像是说教似的,给人一种虚无的感觉。
但我感觉,理想教育还是必须的,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只凭兴趣那种热情是有限的。
只有孩子树立起了远大的理想,当他决定为某件事情而奋斗一生的时候,这种动力才是强大的,永恒的。
如果一个人只凭兴趣,那种动力对于他来说,绝不是永恒的,因为人的兴趣是可以不断的转移的,所以产生的动力只能是在某一阶段的,而不是永久的。
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才能让这种动力永恒。
所以远大的理想教育还是必须的。
二、现在的孩子缺少的自律教育。
在很多家庭中,往往都会认为孩子太小了,不要太多的要求他,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得孩子缺少了自律的意识,孩子们往往不知道该不该是自己做的事,这不怪孩子,因为家长从没有要求孩子去做什么,很多应该是他们自己做的事,都由家长代劳了。
所以现在的孩子都缺少自律。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前几年的时候,中日儿童的夏令营活动,中国孩子垃圾扔的满地都是,而日本孩子都把生活用品收拾干净。
这是教育的结果,也是目前我国教育的悲哀。
三、现在的孩子缺少尊重教育。
要让孩子知道敬畏、知道尊重。
现在的孩子在家就是小皇帝、小公主。
几乎什么都是他们说了算,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敬畏、不知道什么叫尊重。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日常生活就很多的,个家庭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孩子这个中心的。
所以现在的孩子有的甚至连生命都不敬畏,都不尊重,那怎么能让他们去敬畏这个世界、敬畏人生、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呢?
四、现在的孩子缺少的感恩教育。
因为家庭中是以孩子为中心的,所以他们认为别人为他做什么都是应该,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现在的孩子没有几个懂得感恩的。
他们不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世界。
成年后到了社会上他们也认为别人为他付出是应该,他自己就应该得到。
这种孩子中心的做法,培养出的是自私的小皇帝和小公主。
那他们以后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感恩。
五、现在孩子缺少挫折教育。
因为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使得孩子很少或几乎没有受到过挫折,这就使得这些孩子在走向社会的时候,往往经受不了挫折,特别是当学习或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不负责任的自残、甚至自杀事件。
根本的原因就是小孩就应该让他从小就不断地接受挫折教育,增强他的抗压能力,从根本上纠正当前的孩子怕苦、怕累、不怕死的现象。
六、现在的孩子缺少必要的惩戒教育。
惩戒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手段,在古今中外都有过的,也是留传最久的,被很多人所推崇的一种教育。
但近些年了,这种教育的弊端也显露的不少,虽然它存在着许多的弊端,但惩戒教育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方式。
我相信很多的运动员都经历过的,包括很多的演员,在学习过程中,某些的动作不论怎么的纠正就纠正不过来,但在动作的过程,特别是在错的地方只要给他一定的刺激,他下次就会纠正过来。
所以,现在必要的惩戒教育也是完全正常的。
很多东西
单纯靠赞扬、欣赏的得不到的。
但这观点可能与现行的教育方针不相符,所以慎用啊。
七、现在孩子缺少的责任感教育。
现在很多孩子对任何事都没有责任感,原因就在于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告诉过他应该负的责任是什么,因为家庭中的一切,责任都在家长身上,很少有家长会告诉孩子,在家庭中他应该负什么责任,他应该做什么。
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就是推卸责任,举个很小的例子吧,某位家长看孩子的时候,在墙角碰了一下,家长这时的做法很多都是去打墙,说是墙的不对,来哄孩子,这就是最典型的推卸责任。
而在现在的家庭,更多的是把责任推给别人,而不告诉孩子应该负有什么责任,像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能真正地负起社会的责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