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训班 提优训练】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试题(pdf)(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pdf
- 大小:2.72 MB
- 文档页数:6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测试题一、选择1.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做是为了()A. 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B. 可以增大物体的视觉,使我们可以看到更广阔的宇宙世界C. 可以增大物镜的焦距,能看清更远处的物体D. 可以更美观2. 下列实验需要用到显微镜的是()A.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 B.装配直流电动机模型C.蔗糖溶解于水 D.氢气还原氧化铜3.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
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
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4. 下列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B. 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星球C. 我们看到远处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汽车对我们的视角在逐渐减小D. 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5. 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B.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D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二、填空6. 望远镜、显微镜都至少有两个透镜组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 的乘积。
7. .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________ 制成的,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反光镜可以选用________ (选填:“平面镜”、“凹面镜”)8.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标本通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像,像成在目镜________位置,通过目镜观察目镜再把这个像________一次。
若物镜和目镜对标本的放大倍数分别为1n 、2n ,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_。
5.5《显微镜和望远镜》练习(解析版)一、选择题1、显微镜和望远镜都装有一组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A.投影仪的镜头 B.一个放大镜C.照相机镜头 D.以上说法都不对2、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时要用右眼注视目镜B.观察装片时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C.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视野不宜太亮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只与物镜有关,而与目镜无关3、2021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4、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最贴切的是()A.物体经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成放大倒立的像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亦可作物镜使用因为它们都只是普通的并无规格的凸透镜C.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工作D.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大了很多倍5、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 )A.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7、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等元件构成,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镜的焦距很短B.通过目镜看到放大的实像C.物镜的焦距很短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之和8、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D.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9、.从显微镜的结构图中的光路图可以看出:A.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B.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C.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D.对目镜和物镜焦距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要求.10、哈勃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达4.3 m(其光学主镜口径为2.4 m),制造如此大的物镜是因为:A.物镜越大我们看到的像越大;B.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就应该比折射式望远镜大;C.物镜越大,就能把越多的光会聚起来,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11、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12、下列光学知识的应用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这个应用是:A.天文爱好者用望远镜观察天体;B.演员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动作;C.医生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患者视力;D.摄影师用照相机拍摄照片.13、有一种望远镜也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题组1显微镜的结构和成像特点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体经成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像再经放大,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
2.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A.小于一倍焦距B.等于二倍焦距C.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D.大于二倍焦距3.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被观察物体已经处在视野中央了,但像太小,不清楚,这时他应该()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D.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题组2望远镜的结构和成像特点5.简易天文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A.幻灯机B.投影仪C.放大镜D.照相机6.是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7.如所示,小强同学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B.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C.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D.将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题组3视角8.人眼看同一物体,会感觉“远小近大”,这和物体在人眼处所成的“视角”有关。
【答案】倒立缩小;一倍焦距以内;放大的虚;远视倍焦距以外,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以便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所以可用远视镜片来代替.5.下列关于望远镜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B.望远镜在军事上有重要的应用C.望远镜在天文学上有很重要的应用D.望远镜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答案】D【解析】我们用望远镜来观察远处的物体,是让物体的像离眼睛近些的方法来增大视角,像并不一定比物大,如观察天体;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在军事上和天文学上都有很重要的应用,显微镜才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
选项D错误。
6.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显微镜中,靠近物体的凸透镜是物镜,靠近眼睛的凹透镜是目镜B.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C.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B【解析】显微镜中靠近眼睛和靠近物体的都是凸透镜,所以A是错误的;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体第一次经过物镜成的是放大的实像,第二次经过目镜成放大虚像,所以实际上看到的是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所以B是对的;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物体通过物镜成实像,再通过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所以观察者看到的是虚像,所以C是错误的.7.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共同特点是( )A.帮助看清微小物体B.帮助看清远处物体C.均由两个凸透镜组成D.均由两个平面镜组成【答案】C【解析】根据显微镜及望远镜的结构及用途可知,它们均由两个凸透镜组成,但一个是用来看清微小物体的,一个是用来看清远处物体的。
8.关于望远镜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早将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开普勒B.望远镜的物镜焦距较短,相当于照相机C.显微镜的物镜焦距较短,相当于投影仪D.望远镜一定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答案】B【解析】A、最早将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伽利略;故A错误;B、望远镜的物镜焦距较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正确;C、显微镜的物镜焦距较长,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故C错误;D、望远镜分为两种类型:由凹透镜作目镜的称伽利略望远镜;由凸透镜作目镜的称开普勒望远镜,故D错误。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世界会给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㊂77四㊁眼睛和眼镜1.识别眼睛的构造,会说明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识别近视眼的成因并说明近视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3.识别远视眼的成因并说明远视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夯实基础,才能有所突破1.张大胜同学是近视眼,自习课上他戴上眼镜看书.如果摘下眼镜,要想还能够看清书上的字迹,关于他的做法以及书上的字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书靠近眼睛,像是倒立的B.将书靠近眼睛,像是正立的C.将书远离眼睛,像是倒立的D.将书远离眼睛,像是正立的2.正常的眼睛戴上度数较大的凸透镜后,会().A.没有影响B.成像在视网膜前方C.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D.看得更清楚3.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使人们能不断地采用更科学的方法弥补人类自身缺陷,治疗各种常见疾病.现在流行一种手术治疗近视眼的方法,下列方法中哪种是医院可能采用的?().A.利用手术把晶状体加厚,从而改变它的折光能力B.利用手术把一个很薄的近视眼镜片放入眼中,就像隐形眼镜那样C.利用手术改变睫状体的收缩放松能力,从而改变晶状体的弯曲度D.利用手术把晶状体磨薄,改变它的折光能力4.把图中的凸透镜看做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是视网膜.给凸透镜戴 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 视网膜 上成一清晰的像.若 取下 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A.保持在原来位置B.靠近透镜C.远离透镜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5.下列关于近视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般是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的B.来自远处物体的光将会聚于视网膜的后方C.需要戴会聚透镜进行矫正D.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6.下列区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睫状体对晶状体调节能力过强,远视眼睫状体对晶状体调节能力减弱B.近视眼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前方,远视眼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后方C.近视眼用发散透镜矫正,远视眼用会聚透镜矫正D.近视眼晶状体太薄,远视眼晶状体太厚;近视眼眼球前后径太短,远视眼眼球前后径太长7.小琦所戴的眼镜度数分别是:左眼-100,右眼+300,则他的().A.左眼是近视眼,右眼为远视眼B.左眼为远视眼,右眼为近视眼C.两眼均为近视D.两眼均为远视8.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填 近视 或 远视 )眼,可以用镜来矫正.小军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如图所示,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区看书,通过区看同学,再不需要频繁戴上摘下眼镜.9.如图所示,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又称为晶状体混浊,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手术几乎是治疗白内障使患者脱盲的唯一有效方法.过去,白内障要等完全成熟了才可以手术,方法是把晶体内的混浊物连同囊袋一起取出,术后要配戴(填 凸透镜 或凹透镜 )矫正视力.现在,我们选用一种显微手术方式,在显微镜下把晶体内的混浊物取出,保留囊袋,植入人工晶体.但人工晶体具有不可调节的焦距,对于常从事近距工作者,术后在选择人工晶体时主要满足患者的近距离视力,若想看远处更清楚,则需配戴低度数的(填 凸透镜 或 凹透镜 ).10.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的实像(填 正立 或 倒立 ).常见的视力缺陷有和.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右上图所示.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填 前 或 后 )移.11.阅读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1f.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78广博的才智,丰富的想象力,活跃的心灵,这就是天才㊂狄德罗0.5m ,它的焦度就是:Φ=10.5m =2m -1.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角度是4m-1,它的焦距是0.25m .注意: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1)如图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及需要用来矫正的透镜分别是( ).A .近视 凸透镜B .近视 凹透镜C .远视 凸透镜D .远视 凹透镜(2)若他所戴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m ,则该镜片的焦度为 m -1,度数为 度.课内与课外的桥梁是这样架设的㊂12.如图所示,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着色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甲是眼模型,应加一个合适的 透镜;图乙是 眼模型,应加一个合适的 透镜.甲乙13.眼晴通过 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可以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晴的远点在 ,近点在距离眼睛大约 c m 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为 c m ,叫做明视距离.14.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15.给你一副老花镜,在不能用手触摸镜片的前提下,你如何辨别两镜片的度数是否相同.方法: .16.阅读理解题:眼睛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如图所示. 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的.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10c m .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 m .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阅读上文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像,眼睛与照相机不同之处是.(2)正常眼睛观察物体的最佳距离为 .(3)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 处最为合适.对未知的探索,你准行!17.小明和小红在课堂上测量了老花眼镜的焦距.他们联想到:能否测量近视眼镜的焦距呢?于是,他们在课后对此问题展开了探究:(1)他们想到近视眼镜属于凹透镜,回忆了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请你帮他们完成上面的光路图.(2)如果要利用太阳光测量近视眼镜的焦距,他们还需要选择什么器材?答: .(3)请你帮他们写出实验的操作步骤(也可以画出示意图说明).根据你的设计,近视眼镜焦距的表达式是:.(5)若要使焦距测量得更准确些,在操作中要注意:.18.小明的爸爸有一副眼镜,小明观察发现:爸爸在看书时常常会戴上眼镜,看电视或看远处的物体时又会摘下眼镜.(1)请你猜想小明爸爸配戴的眼镜是什么透镜制成的?并说明你猜想的理由.(2)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㊂ 列夫㊃托尔斯泰79解剖真题,体验情境㊂19.(2011㊃辽宁铁岭)2011年6月6日端午节,小玲在爷爷家看到伯父的眼镜很漂亮,于是她拿着伯父的眼镜靠近 早餐饼干 的包装盒,看到了如图的情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镜片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用来矫正远视眼B.该镜片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C.伯父是近视眼,不戴眼镜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后D.伯父是远视眼,不戴眼镜看近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前20.(2011㊃黑龙江牡丹江)下面是小婷为教材插图配的解说词,描述正确的是().21.(2011㊃浙江台州)如果物体离眼睛近,来自它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是发散的;如果物体远离眼睛,来自这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发散程度便会降低.因此,我们把来自遥远物体上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视作平行,如图甲所示.甲乙(1)我们作上述推断的前提是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是沿传播的.(2)当物体远离眼睛时,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会减小.图乙表示物体在眼球中的不同成像情况,其中表示视觉正常的人观看远处物体的是.四㊁眼睛和眼镜1.A2.B提示:一个正常的人眼,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如果戴上度数较大的凸透镜,眼睛对光的偏折能力增强,这样来自物体的光在到达视网膜前就会聚了,所以到达视网膜时成了一个模糊的光斑.3.D提示:利用手术只能把晶状体磨薄,减弱它的折光能力,从而使成像落在视网膜上.因此D选项中的说法是医院可能采用的, A㊁C是错误的.将一个很薄的近视眼镜片放入眼中,这是不可能的,B错.4.B5.A 提示:近视眼是晶状体和角膜折光能力过强,因此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不能看清物体,因此需要用发散透镜先对光进行发散,从直观上看近视眼晶状体太厚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6.C提示: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造成晶状体变凸,或睫状体疲劳过度,易形成近视眼.老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易形成老花眼,近视眼应戴凹透镜来矫正,老花眼应戴凸透镜来矫正.7.A 提示:近视眼镜的度数是负值,远视眼镜的度数是正值.8.远视凸透B A9.凸透镜凹透镜10.凸透倒立近视眼远视眼凸前11.(1)B(2)5 -50012.近视凹远视凸提示:从题目中的模型可以看出:甲图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也就是近视眼的症状,因此应该按近视眼矫正办法;乙图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也就是远视眼的症状,因此应该按远视眼矫正办法. 13.睫状体无限远2025提示:本题让大家了解远点㊁近点和明视距离.14.如图所示.15.方法一:分别将两境片做放大镜使用,保持物距不变,观察放大倍数是否相同.方法二:找一较远光源(如太阳),分别将两镜片在光屏上成实像,观察像距是否相同. (合理即可)16.(1)倒立㊁缩小㊁实略(2)25厘米(3)12.5厘米17.(1)作图略(2)刻度尺㊁白纸(3)步骤①将近视眼镜正对着太阳光,白纸与眼镜平行;②用刻度尺量出白纸上亮球的直径为D;③量出白纸到眼镜的距离为L;④量出玻璃镜片的直径为d;如图所示.(4)d L D-d(5)太阳光正对着近视眼镜18.(1)配戴的可能是凸透镜.理由:小明的爸爸看书时要戴上眼镜,说明它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是由于他眼睛的折光能力太弱,来自近一点的物体所成的像在视网膜后,由于凸透镜具有会聚作用,所以他要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2)将小明爸爸配戴的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并正对着太阳光,在眼镜下面放一张白纸,移动眼镜,如果在白纸上能看到很亮的光点,则说明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19.A 20.C21.(1)直线(2)A。
5.5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1 显微镜例1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标本通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像,像成在目镜________位置,通过目镜观察目镜再把这个像________一次。
若物镜和目镜对标本的放大倍数分别为1n 、2n ,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_。
普通放大镜放大倍数太小,为得到更大的放大倍数,将两个凸透镜组合可制成显微镜,焦距短的作物镜,焦距长的作目镜。
被观察标本放在物镜的2倍焦距之内1倍焦距之外,通 过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为了使此实像再次放大,让它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通过目镜观察,将看到一个放大许多倍的倒立的虚像。
最后的放大倍数是两次放大倍数之积。
答案:倒立、放大的实 焦点以内 放大 1n 2n【解法点拨】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熟练掌握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是解题的基础。
知识点2 望远镜2. 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________镜。
其中________镜的焦距较大。
被观察物体一般在物镜的________,先成一个________像,然后这个像再经目镜________(填“放 大”或“缩小”)为________(填“实”或“虚”)像。
解析:望远镋的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
由于物镜要成2倍焦距以外的物体的像而且尽量成较大的像,所以物镜的焦距较长,目镜的焦距相对较短。
被观察物体一般在物镜的2 倍焦距以外,通过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把物镜所成的缩小的实像放大成虚像。
答案:凸透 物 2倍焦距以外 缩小的实 放大 虚【解法点拨】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熟练掌握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是解题的基础。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基础练习)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人离平面镜较近时,在镜中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适当远离平面镜后就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B.如果甲同学从平面镜中能看见乙同学的脚,根据光路可逆,乙同学从平面镜中也一定能看见甲同学的脚C.注水后的游泳池看起来池底变浅D.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标本,该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形成倒立放大的虚像【答案】C【解析】解:A、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为人身高的一半,如果平面镜的长度小于人的身高一半,适当远离不能看到全身像,故A错误;B、如果甲同学从平面镜中能看见乙同学的脚,根据光路可逆,甲同学眼睛反射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到乙同学的脚上,但乙同学从平面镜中不一定能看见甲同学的脚,故B错误;C、游泳池池底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会觉得池底变浅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正确;D、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标本,该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 错误。
故选:C。
2.下列有关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A【解析】解: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显微镜由物镜与目镜组成,其作用分别类似于( )A.照相机和放大镜B.投影机和放大镜C.照相机和投影机D.投影机和照相机【答案】B【解析】解: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和成像特点可知,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以内附近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5:“显微镜和望远镜”质量检测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望远镜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A.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B.望远镜在军事上有重要的应用C.望远镜在天文学上有很重要的应用D.望远镜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2.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分别和下列哪组仪器成像原理类似()A. 投影仪、照相机B. 照相机、放大镜C. 投影仪、放大镜D. 放大镜、投影仪3.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显微镜要比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低B.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和D.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成放大的虚像4.对于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来说,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分别是()A. 放大的实像,放大的虚像B. 缩小的实像,缩小的虚像C. 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D. 放大的实像,放大的虚像5.下列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B.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星球C.我们看到远处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汽车对我们的视角在逐渐减小D.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6.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显微镜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B. 开普勒望远镜物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目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C. 伽利略望远镜物镜为凸透镜,目镜为凹透镜D. 利用望远镜和显微镜看物体,主要是增大视角7.关于人眼或借助光学仪器对细小物体的分辨,说法错误的是()A. 人眼能直接看清大小为0.1mm的物体.如一根头发B. 用显微镜能看清楚约1μm的物体.如细菌C. 用放大镜能看清楚约1nm的物体,如原子D. 电子显微镜比普通显微镜的分辨率要高1000倍8.关于望远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镜、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B. 一定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C. 从目镜看到的像是放大的虚像D. 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成的像都是实像9.上生物实验课时,小刚发现他所用的显微镜是目镜、物镜上分别标有5倍和10倍字样,则他所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A. 5倍B. 10倍C. 15倍 D. 50倍10.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显微镜中,靠近物体的凸透镜是物镜,靠近眼睛的凹透镜是目镜B.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C.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D.以上说法都不对1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可以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视野中可以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 4个B. 2个C. 16个 D. 32个12.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A. 一个放大镜B. 投影仪镜头C. 照相机镜头 D. 一个平面镜13.小明在用显微镜时,物镜和目镜的成像情况是()A. 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B. 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 物镜成放大的虚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D. 以上说法都不对14.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 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5.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一、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1.(3分)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 物镜成倒立,放大实像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 目镜成正立,放大虚像二、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分)2.(3分)(2023武汉二中)如图甲是某战土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到的画面。
关于如图乙所示的望远镜,说法正确的是()A. 它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B. 它的目镜能用来矫正近视眼C. 夜晚用望远镜观察星空,能看到放大的像D.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3.(3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宇宙的探索在不断深入。
以下所述的航天器或星体中距离地球最远的是A. 执行导航任务的北斗系列卫星B. 月球上行走的“玉兔”月球车C. 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站D. “天眼”探测到的太阳系外的脉冲星4.(3分)在太阳系中,地球属于A. 恒星B. 卫星C. 行星D. 彗星5.(3分)显微镜在生物课时我们已学过,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B. 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C. 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D. 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像,经目镜再放大一次6.(3分)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月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 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 它的目镜和显微镜的目镜作用相同7.(3分)[2023江苏扬州期中,中]小明站在储藏室的门口找东西,房间里有一面落地镜、两个高大且不透明的衣柜,布局如图。
80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㊂ 张闻天五㊁显微镜和望远镜1.识别显微镜㊁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识别显微镜㊁望远镜的成像原理,能区分二者的不同点. 夯实基础,才能有所突破 1.远处的物体在望远镜中成的像为什么在其焦点附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因为物镜的焦距太大B .因为物镜的焦距太小C .物体离物镜太远D .物体离物镜太近2.生物课上,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发现观察到的细胞不是在中央,而是偏向左上方,则怎样移动载玻片才能使它落到正中央?( ).A .向左上方移动B .向右下方移动C .向左下方移动D .向右上方移动3.显微镜中物镜的焦距是f 物=0.3c m ,目镜的焦距f 目=2.5c m ,为了看到尽可能大的清晰的像,物体离显微镜镜头的距离应( ).A .略小于0.3c mB .略大于0.3c mC .略小于2.5c mD .略大于2.5c m4.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关于它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镜成像原理与放大镜成像原理相似B .物镜成像原理与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相似C .物镜成像原理与投影仪镜头成像原理相似D .目镜成像原理与投影仪镜头成像原理相似5.在下列情况中,眼睛感到最长的物体是( ).A .站在20c m 远处的1.6m 高的人B .站在15c m 远处的1.8m 高的人C .站在30c m 远处的1.8m 高的人D .站在30c m 远处的2.5m 高的竹竿6.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的显微镜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 .目镜5ˑ,物镜10ˑB .目镜10ˑ,物镜10ˑC .目镜5ˑ,物镜40ˑD .目镜10ˑ,物镜40ˑ7.从显微镜的结构图中的光路图可以看出( ).A .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B .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C .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D .对目镜和物镜焦距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要求8.关于显微镜的两个凸透镜间的距离,下列最接近的是( ).A .f 物+f 目B .f 物+2f 目C .2f 物+f 目D .2f 物+2f 目9.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B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C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D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10.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已使被观察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他应该( ).A .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 .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C .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D .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11.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做是为了( ).A .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B .可以增大物体的视觉,使我们可以看到更广阔的宇宙世界C .可以增大物镜的焦距,能看清更远处的物体D .可以更美观12.关于视角,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眼睛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对眼的光心所张的角,即从物体两端向眼的光心所引的两条线所夹的角,这就是视角B .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决定于视角的大小C .同一物体离眼睛越近所引起的视角就越大D .视角就是眼睛看到的角13.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既可制成 ,也可以制成 .若用来观察细小的物体,必须用焦距较 的凸透镜作物镜.若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必须用焦距较 (填 大 或 小 )的凸透镜作物镜.14.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可制成一架 ,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可以制成 ,也可以制成.若用来观察细小的物体,必须用焦距 的作为物镜,用焦距 的作为目镜. 课内与课外的桥梁是这样架设的㊂15.如图所示,某人距离树4m 远,观察6m 高的树,已知视角如图,若此人前进1m ,则树对眼睛所成的视角如何变化?思考物体对眼睛的视角与哪些因素有关.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爱是阳光,恨是阴影,人生是光影的交错㊂朗费罗8116.实际应用的望远镜种类较多,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望远镜的示意图,仔细观察示意图后回答问题.(1)在望远镜中安装的三个光学元件中,遵守光的反射规律的是 ,遵守光的折射定律的是.(2)根据图示分别写出三种光学元件在望远镜所起到的作用.凹面镜: .凸透镜: .平面镜:.(3)你认为决定反射望远镜的观察效果的光学元件是 .17.市面上有许多很便宜的玩具望远镜,几个同学合买了一个回来进行探究:先将目镜放在眼睛前面观察前面的景物,然后将望远镜掉个头,将物镜放在眼镜前面观察前面的景物,你两次观察到的景物是否相同?写出区别:眼睛观察目镜: ;眼睛观察物镜:.18.视角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某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所示,分别是小琦看一排相同规格的电线杆甲㊁乙㊁丙时的视角,丁是一棵树,比电线杆乙高,并与电线杆乙到小琦眼睛的距离相等,量出各角大小如下表:角的名称ø1ø2ø3ø4度数60ʎ30ʎ20ʎ45ʎ(1)比较ø1㊁ø2㊁ø3可看出视角的大小与 有关,关系是 .(2)比较ø2㊁ø4可得出 .(3)综合上述两问可归纳出视角的大小与 和 有关.对未知的探索,你准行!19.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如图所示,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物体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609年8月21日,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展示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望远镜.其实最早发现望远镜的人不是伽利略,而是一位叫利波塞的荷兰眼镜商人,这个人在制造镜片的时候,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合在一起往外看,远处的东西就变近了.伽利略对这个发现很感兴趣,他用数学进行了计算,研究用什么样的镜片,怎样组合在一起效果最好,最后,伽利略做了两根管子,一根管子的一端放凸透镜,另一根管子的一端放凹透镜,其中一根稍细一点,正好可以套在另一根管子里面,自由滑动,这样观察的时候,就可以来回调节,选择合适的距离.就这样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他终于在1609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放大32倍的望远镜.(1)最早发现望远镜奥秘的人是利波塞,而人类历史上最早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望远镜的人却是伽利略,这里说明了什么问题?(2)伽利略制造出来的望远镜与教材上所画的天文望远镜有什么不同?解剖真题,体验情境㊂21.(2011㊃黑龙江龙东)蒙蒙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正确的是( ).A .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等原因造成很多中学生患了近视,为了矫正近视而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B .生物课上用来观察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C .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凸面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D .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明亮的窗户之间移动(离墙近些),在墙上一定能看到窗户倒立放大的像22.(2011㊃湖北宜昌)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 (填 虚 或实 )像.五㊁显微镜和望远镜1.C解析:因为物体在经过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会更靠近其焦点,且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在使用望远镜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远远大于焦距,因而所成的像更接近于焦距.2.A 提示:显微镜由于二次成像,在目镜中观察到的像相对于物体来说应是倒立的.同学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偏左上方,说明载玻片在右下方,要使观察到的像落在正中央,应使载玻片向左上方移动.3.B提示:显微镜工作原理是利用物镜来获得放大的实像,从放大的角度来分析,焦距短好.目镜是用来获得放大的虚像,从放大的角度来分析,也是焦距短好,但必须考虑有足够的光能射入透镜及其他因素,取目镜的焦距要比物镜的焦距长,所以要通过物镜,,,,获一个放大的实像,必须把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以外.考虑到尽可能地放大像,所以物距应略大于焦距4.B 提示: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物体离物镜很远,大于物镜焦距的2倍,所以物体通过物镜所成的像应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与照相机的镜头成像原理相似.所成的缩小的实像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与放大镜成像原理相似.5.B6.D 提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故D 选项最大.7.A 提示:如图所示,物镜的焦距小于载物片到镜头的距离,因物镜成的像位于目镜焦点以内,故目镜焦距大于实像到目镜的距离,所以目镜焦距较长,物镜焦距较短.故A 正确.8.C 提示:显微镜的物镜要成放大的实像,物体处于物镜的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则像距将大于二倍焦距,像在目镜中需要成放大的虚像,则实像应处在目镜的焦点之内,由此可知两个透镜间的距离近似为2f 物+f 目.9.D 提示: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物镜都是成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再通过它们各自的目镜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它们分别都经过一次倒立的像,再经过一次正立的像,两次成像的结果,使人们最终观察到的都是倒立的像.但是通过显微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放大的像,通过天文望远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缩小的像.10.B 提示:物体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也越大.所以目镜应远离物镜一些.11.A12.D 提示:物体两端向眼的光心所引的两条线所夹的角,就是视角.我们看到的物体的大小决定于视角的大小,物体离眼睛越近,视角越大;越远,视角越小.13.显微镜望远镜小大14.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显微镜短长15.视角变大,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的大小有关,还与眼睛距离物体的远近有关. 16.(1)凹面镜㊁平面镜凸透镜(2)收集来自远处的光并反射到平面镜上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成像(3)凹面镜提示:图中所画的是牛顿望远镜的原理图,这种望远镜的物镜由凹面镜组成,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凸透镜起成像的作用.由于进入望远镜的光由凹面镜来收集,所以对成像起重要作用的是凹面镜.17.物体变大变近了物体变小变远了18.(1)物体的远近在物体的大小一定时,物体离人越远,视角越小(2)视角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在离人的距离相同时,物体越大,视角越大(3)物体的大小物体离人的远近19.物体变大了;前后对调,物体就变小了,因此只有物镜焦距长㊁目镜焦距短时我们才能看到远处物体变大了;若两透镜焦距相等,则看到的物体大小几乎不变,起不到望远镜望远的作用.提示:本题通过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演示望远镜成像原理,前面的凸透镜相当于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后面的凸透镜相当于望远镜的目镜,用来把这个实像放大,所以我们看到了物体放大的像.若前后两个凸透镜位置颠倒,则看到物体缩小的像.通过实验发现,若要看到物体放大的像,要求物镜的焦距长,目镜的焦距短.20.(1)利波塞最早发现了望远镜的奥秘,但他没有好奇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而伽利略不但具有好奇心,更有探究的精神,最终制造出望远镜.说明在科学上要取得一些成就,必须有超乎平常人的好奇心和毅力等等.(2)伽利略望远镜用凸透镜作物镜,凹透镜作目镜.21.A㊁B提示:A.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符合题意;B.显微镜的目镜焦距较长,可得到正立㊁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符合题意;C.雨水进入饮料瓶后能够透光,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不是凸面镜,不符合题意;D.凸透镜离墙较近即像距较近时,物距较远,在墙壁上应该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不符合题意.22.凸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