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写结构法则
- 格式:doc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书法章法大全
中国书法章法大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它是中国书法
艺术中的基本法则,涵盖了书写技巧、章法结构、字体特征等多方面
的内容。
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一下中国书法章法的基本特点和常见类型。
一、横平竖直
横平竖直是中国书法中最基本的章法规范之一,其要求每个字都需要
在书写时保持水平或竖直方向,以确保书写的清晰、稳定和规范。
横
平竖直要求书写时保持笔画的一致性和节奏性,以使整篇文章的章法
结构更加合理。
二、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中国书法章法中的另一个核心要素,它要求每个字在句子
或篇章中都要有明确的起承转合结构。
起承转合可以使文章具有讲述
和叙事的连贯性,从而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三、左高右低
左高右低是中国书法章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范,它表示在汉字的书
写中,左侧的笔画需要更高,右侧的笔画需要更低。
这种书写方法在
整篇文章中能给人一种清新自然、富有变化和力度感的印象。
四、上短下长
上短下长是中国书法章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结构方式,它要求在书写中,字符的上部分应该比下部分短一些,从而使整篇文章更加平衡合理。
这种章法结构方法通常被用于平实朴素的书法作品中。
总之,中国书法章法大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书法初学者还是高级书法爱好者,都需要非常注重这些章法特点的学习和体会。
通过了解和应用这些规范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处。
上下结构汉字书写三部曲:“判大小、找中线、定比例”文/启德字/1637字,阅读3分钟大家好!练字绝不是机械的临摹,没有自己的总结思考,你练字的进度将非常缓慢,这一点对初学者非常重要。
近段时间我对这几年练字的一些经验进行了梳理总结,由于水平有限,可能还有不少漏洞,希望书友在阅读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多提宝贵意见,让我们共同进步。
今天主要给大家分享上下结构的汉字书写的一些小技巧。
在常用汉字中上下结构的字大概占到了30%左右,把这种结构类型的汉字写好,至少要弄清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判大小,就是如何确定字头、字底的大小问题。
第二、找中线,就是上下部件对正关系怎么找的问题。
第三、定比例,就是确定上下部件比例关系的问题。
今天就针对这三个问题谈一下个人看法。
判大小一个字在下笔之前就要提前做好预判,头脑中对这个字要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对于上下结构的字来说,最起码你要知道这个字上下部件的大小、宽窄关系,有什么特殊要求,只有头脑清楚,才能够支配你的手尽量按这个要求书去写出来。
1.字头大小看下面。
字头的大小主要看下面部件的大小,下面的部件字形大、笔画多,上面的字头就要小一些,一般称这种情况为“上收下展”。
如果下面的部件比较小、笔画少,上面的字头就要写得大一些,我们称这种情况为“上展下收”,这是写好上下结构字的一个总法则。
请看下图例字:字头相同,下面部件大,字头就小,下面部件小,上面字头就写大2.特殊的字头处理。
有撇捺的字头,撇和捺要尽量伸展,把下面的部件全罩住,下面的部件要要写得紧凑,常见的字头主要有:春字头、八字头、人字头、父子头、折文头、大字头、癶字头,祭字头等。
上面为字头为撇捺的字,下面部件要写小、要紧凑3.字底的大小看上面。
字底的大小主要看上面,上面的部件比较大、笔画多,则下面字头要写小,如果上面的部件比较小、笔画少,则下面的字底要写大。
字底的大小变化主要看上面的部件4.特殊的字底处理。
(1)当字底为儿字底、几字底、见字底时,不管上面部件大小,竖弯钩都要尽量伸展,要上紧下松。
梯形写字法一、规范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1、大小适宜2、字体端正3、字形舒展4、布白均匀5、左收右放6、上紧下松梯形格中间的十字,在上方一点黄金分割点二、练字三法:描、摹、临对刚开始练字来说,临最有效。
临:对临、背临、意临字的起笔、收笔、长短粗细、斜度、弯度。
要临的和字体相似,直至一致。
结构原理:三、平衡法则:白平衡(等距排布、大小调白、斜正调白)、黑平衡。
均匀1、等距排布如“三”“川”“勿”2、大小调白笔画多的空白小,笔画少的空白大。
“鸡”封闭型的字,视觉原因看着大,要写小。
如“口”。
开放型的要写大。
如“人”。
“和”3、斜正调白短竖和横折钩,有时候正着写,有时候斜着写。
是为了调整内部的空白。
如“口”斜着写。
“日”正着写。
“刀”斜着写。
“司”内部笔画多,正着写。
1-3都是使空白达到平衡。
字的内外的白都要达到平衡。
如“不”“里”“人”黑平衡,主要是看重心。
4、长竖站正“中”5、上下对正上下的中心要对正。
如“台”6、左右均衡4-5是指左右对称的字。
如是不对称的,中间的竖要偏向笔画少的部分。
如“书”“年”“句”(外部偏右,内部的口就要往左写)左收右放(视觉上:远小近大)、上紧下松(有仰视的感觉)。
有立体感。
先照顾黑平衡,再照顾白平衡四、习字步骤1、临帖逼真,达到准确背临2、结字独体字的变异训练结字歌合体字的拼组画图训练:竖线、斜线(线要直,间隔距离相等。
重点是眼睛,不是手。
眼睛要注意观察距离,眼观全局)横线:左下右上,倾斜。
画线,下面的线逐步不再倾斜右斜线粽叶线使每个角度相等(从外到内和从内到外)五、运笔:起笔、行笔、收笔例:右点用在字的右方,或者上方左点,用在字的左边,或者宝盖头长横:两个右点,中间用线连起来垂露竖:一般用在字的左方,比如竖心横折:用一个右点,把一个短横和一个短竖连接起来竖折:左点,把一条短竖、一条短横连接起来短横:三,上面是两个短横,下面一个长横。
长横起笔有回笔。
同一个字中用同样的笔画,要有所变化悬针竖:使用在字的中间,或偏右。
汉字三的写法田字格
汉字「三」的写法有多种,其中一种常见的写法是田字格。
下
面我会从多个角度全面完整地介绍汉字「三」的田字格写法。
田字格是一种用于练习汉字书写的格子形式,其中每个格子代
表一个笔画。
对于汉字「三」来说,它由三个笔画组成。
下面是「三」的田字格写法:
田字格第一行第一格,先画一横线,从左到右,这是「三」的
第一个横笔画。
田字格第一行第二格,从第一格的右上角开始,向下画一竖线,这是「三」的第一个竖笔画。
田字格第二行第一格,从第一格的左下角开始,向上画一竖线,这是「三」的第二个竖笔画。
这样,通过田字格的三个格子,我们就完成了汉字「三」的书写。
需要注意的是,田字格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实际书写时可以根
据个人习惯和书写风格进行调整。
除了田字格,「三」还有其他的书写方式。
例如,在隶书中,「三」的写法更加草率,有时只有两个笔画,第一个横笔画被省略。
在楷书中,「三」的写法则更加规范,每个笔画都清晰可见。
此外,「三」在不同的字体中也会有一些变化。
例如,在宋体中,「三」的上半部分笔画可能会稍微向右倾斜,而在黑体中,「三」的笔画则更加直立。
总结起来,汉字「三」的田字格写法是一种常见的书写方式,
通过三个格子分别代表三个笔画,帮助学习者练习书写。
但需要注
意的是,田字格只是辅助工具,实际书写时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和字
体特点进行调整。
此外,不同字体和书体中的「三」可能会有一些
细微的变化。
汉字笔画书写的一般笔顺法则是:
一、先横后竖:如(十、王、干)
二、先撇后捺:如(人、八、入)
三、从上到下:如(三、竟、音)
四、从左到右:如(理、利、礼、明、湖)
五、先外后里:如(问、同、司)
六、先外后里在封口:如(国、圆、园、圈)
七、先中心后双方:如(小、水)
汉字笔画书写的笔顺增补法则是:
一、点在上部或者左上,先写点:衣立为
二、点在右上或者在字里,后写点:发瓦我
三、上右和上左包抄布局的字,先外后里:厅座屋
四、左下包抄布局的字,先里后外:远建廷
五、左下右包抄布局的字,先里后外:凶画
六、左上右包抄布局的字,先里后外:同用风
七、上左下包抄布局的字,先上后里在左下医巨匠区
汉字笔顺口诀:
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为的笔顺
上下摆布俱全,按照条理分组;
反正交织先横,撇捺交织先撇;
中心凸起先中①,右上有点后补②;
上包下时先外③,下包上时先内④;
三框首横末折⑤,大囗最后封四⑥;
不合遵循《规范》⑦,做到流利美不雅
注解:
①中心凸起的字,如“山”、“小”、“办”、“水”、“承”等
②上有点的字,如“犬”、“尤”、“戈”、“龙”、“成”等
③上包下的字,如“冈”、“同”、“网”、“周”、等
④下包上的字,如“凶”、“画”、“函”、“幽”等
⑤“三框”也叫“匠字框”,如“区”、“匹”、“巨”、“医”等
⑥“大囗”即大口框,如“四”、“回”、“园”、“国”等。
硬笔书法书写法则(一)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
横有长、短之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
如图: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
笔画稍向右上仰。
如图:(二)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如图:(二)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如图: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见下图: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见下图:(三)撇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
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
如图: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尖。
如图: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
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
如图:(四)捺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
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
汉字结体30法汉字都有其特定的形态。
笔画的长短疏密、偏旁的大小高低,都有一定的安排处置,这就叫做间架结构。
所谓结构是指汉字笔画的组合规律;所谓间架,是指字的各部分的比例大小。
虽然我国汉字一字有一字之形,形态万千;而同一字也因书体不同,书家风格不同,又使得汉字结构变化莫测。
但不管怎么变化,总离不开一个法度(即结构的基本法则),总有规律可寻。
故唐代欧阳询、明代李淳进和清代黄自源分别总结了《结字三十六法》、《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和《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1、横平竖直:我们平时所讲的“横平”,指的是横画平稳,并非水平之意。
横我向右上斜5--10度,在书法上叫“取斜势”。
“竖直”指的是竖画挺劲,也并非垂直之意。
根据字形可斜、可正、可曲、可直。
2、上紧下松:字形上部笔画较紧凑,下部较疏朗。
3、上开下合:口字,或带扁形口的字,如山字底、草字头等,都应上稍宽而放,下稍窄而收。
4、上收下放:字下部有撇、捺及长横等伸展笔画时,上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下部应左右伸展以托上,称作“地载”。
5、上放下收:字上部有伸展笔画时,下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上部左右舒展,以盖下,称作“天覆”。
6、伸左让右:为让右,字左旁的横画被竖画分割为两段者,左长右短。
7、左细右粗:字中多条竖画排列时,左竖较细,右竖较粗。
8、左短右长:凡有长口框的部分,左竖短而佃,右竖长而粗。
9、左断右连:口框或两纵向笔画之间的小横,一般连左竖,而不连右竖。
如果有中竖穿过小横时,通常小横在左右两竖间悬空。
10、左小上提:左右结构中,当左小右大时,左小者宜在右大者中间稍偏上。
11、右小下落:左右结构中,当右小左大时,右小者宜居左大者中间稍偏下。
12、左窄右宽:左耳狭窄且稍短以让右;右耳稍宽且悬针竖长以配左。
13、左垂右悬:字中有多条竖画时,左边竖不能写成悬针。
14、左顾右盼:注意左右各结构单位及小笔画的形态,使之生动,联系密切。
15、左右对称:以中竖为准,左右笔画长短、高低、宽窄协调,以求均衡。
汉字书写法则三要素嘿,大伙儿,今儿咱们聊聊那汉字书写的三大法宝,保管你听了心里头热乎乎的,手里头也想拿起笔来比划比划。
头一桩,那就是“笔力”。
你瞧那书法家挥毫泼墨,那叫一个遒劲有力,就像咱们村里头耕地的老黄牛,每一笔都透着股子踏实和稳重。
写汉字啊,笔力得足,不然字儿就跟风中的柳絮似的,轻飘飘的没个着落。
咱们练的时候,不妨想象一下手里握的不是笔,而是根能挑起千斤重担的扁担,每写一笔都是在跟纸面较劲,这样出来的字儿,自然就有了那么一股子“劲儿”。
再来说说“结构”。
这就像是搭积木,得一块一块地摆得整整齐齐,不能歪七扭八的。
汉字嘛,讲究的是个平衡和谐,就像咱们过日子,得和和美美的才行。
你看那“田”字,四四方方,多规整;那“人”字,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多有人情味儿。
咱们写字的时候,心里头得有个谱儿,这个字儿该怎么布局,哪儿该松,哪儿该紧,都得拿捏得当,这样写出来的字儿,看着就让人舒心。
最后,还得说说“意境”。
这意境啊,就像是给字儿穿上了件漂亮的衣裳,让它不仅仅是个字儿,还是个能说话、能传情的小精灵。
你写“山”字,心里头就得有座巍峨挺拔的大山;写“水”字,眼前就得浮现出潺潺流动的溪水。
这样一来,你的字儿就有了生命力,就像是你心里头的想法和情感,都通过这笔尖儿流淌到了纸上。
别人一看这字儿,嘿,就能感受到你的喜怒哀乐,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字如其人”嘛!所以啊,朋友们,要想写好汉字,这三样宝贝可一个都不能少。
笔力得足,结构得稳,意境还得深远。
咱们不妨多练练手,多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字儿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说不定哪天,你也能写出那种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暖的好字儿来呢!。
黄自元间架结构92法(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议、读(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
如:葡、萄、蜀、葛(8)勾衄笔不应直长。
如:句、匀、勿(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1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
如:乐、集(13)横长竖短。
如:十、上、下、士(14)横短竖长。
如:才、斗、丰、井(15)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如:丕、正、亚(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如:目、自、因、固(17)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
如:川、升、邦(18)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
如:伊、侈、修(19)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
如:亦、赤、然(20)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
如:三、冉(21)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
如:颜、顾(22)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
如:御、谢、树(23)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
需、留(24)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
如:章、意、素、累(25)左偏旁小的字,要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26)右偏旁小的字,要下边取齐。
如和、知、细(27)外为四叠的字(四个口),整个字形要正方。
如:嚣、器(28)内为四叠的字,布置要均匀、紧密。
如:爽、齿(29)斜勒笔画不要写平,写平了则没有气势。
如:七、也(30)平勒画若写斜了则不端正。
如:云、去、且、旦(31)纵捺之字,要积聚起笔,收拢尾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