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逻辑关联
- 格式:pdf
- 大小:174.83 KB
- 文档页数: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关系与实现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中国梦的倡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则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德基础。
而中国梦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和集体意志的象征。
本文将从内在关系和实现途径两个方面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关系。
一、内在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中国梦实现的基石。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在于其价值导向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目标,强调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和法治精神为核心,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并契合了中国梦的愿景。
中国梦追求的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道义的引领。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在于其共同的时代背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成果,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
中国梦是在当前历史时期提出的,追求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时代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提出与中国梦的倡导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在于其价值观念的滋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了社会公平、正义、人文关怀等一系列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道德支撑。
同时,中国梦的实现也需要整个社会形成积极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起与中国梦相适应的道德风尚和价值追求。
二、实现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关系既需要理论指导,也需要具体实践。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有赖于以下途径的共同努力:首先,加强教育。
教育是培养和传承社会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应该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够内化核心价值观,增强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支撑□杨根乔提要:中国梦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起来的共同理想和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中国梦丰富的价值内涵,二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而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必须从注重宣传教育、加强理论研究、强化制度保障、营造良好风尚等方面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价值支撑2015年4月Apr.,20152015年第4期No.4,2015观察与思考OBSERVATION AND PONDERATION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描绘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蓝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梦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内涵,二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当前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中国梦丰富的价值内涵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三个倡导”体现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内涵丰富,精神深邃。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民族振兴之梦、人民幸福之梦,也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梦。
中国梦的内容非常丰富,包罗万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方面生动地揭示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使中国梦拥有了独具一格的价值内核,使其有别于以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为基本归宿的美国梦等世界其他梦想。
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曹允节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中下旬刊》 2015年第5期曹允节(中共山东省微山县委党校)摘要《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密不可分。
本文对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简要的阐释,对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基础。
关键院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构筑了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共同理想,称之为中国梦。
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
本文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
1 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24 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准则和精神追求。
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要实现人民的幸福、民族的振兴和国家富强[1]。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中国梦的内涵进行了解释,将中国梦与其他的梦想区分开来。
因此可以说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①中国梦的国家层面可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中找到相应的阐述,那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取向。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改写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谱写了中华民族新的篇章。
中国共产党人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因此可以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诉求正是中华民族的发展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内核作者:刘杨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23期【摘要】党的十八大对我国建设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三个倡导”。
这是在当前形势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国梦的论述中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国富强,人民生活富足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理论以及实践依据。
“中国梦”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为中国的未来规划出了一张崭新的蓝图。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基础(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国以来我国重要的理论体系。
在我国建国初期,人民生活水平较为贫困,经济落后,政治、文化、教育、国防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经济的复苏,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实现共同理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扬,是建国以来经过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与发展以及我党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等优良传统所形成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实现“中国梦”起着指导作用。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习近平主席阐述了“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笔者认为,“中国梦”就是中国的梦想,就是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我国最高理想(即实现共产主义)的结合。
“中国梦”的提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着指向性作用,让中国的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自由平等公正、团结友爱、科学发展为主要特征,归纳起来概括为“恪尽职守、实事求是、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的价值观。
二、中国梦的内涵
中国梦是中国全体人民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社会实践。
它是中国把希望寄托在祖国发展兴旺之上、以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表达中国人民本色要求的思想观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
(一)无产阶级团结友爱、民主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梦的基础,只有实行团结友爱,尊重人民的自由权利,才能够充分发挥全国人民的智慧、尽情挥洒激情,实现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肩负着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使命,以充满活力的实践来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恪尽职守、实事求是、
勤俭节约、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的体现,贯彻落实这一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因为只有落实、学以致用,才能把中国梦铸就成真实的梦想。
(三)科学发展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正是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制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有效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中国梦的科学发展目标;正是通过减轻社会压力、平衡社会发展,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实现中国梦的生活理想。
四、结语
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在有机联系的,它们协同作用,促进着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刍论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作者:郭维平来源:《理论导刊》2014年第11期摘要: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维度和价值维度,两者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中国梦对核心价值观起着价值奠定和目标引领作用,其核心价值在于形成并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它承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价值取向,使国家、民族、个人三重价值高度统一。
核心价值观对中国梦起着价值支撑和思想保证作用,为中国梦凝练价值内核、坚定中国道路,构筑价值共识、凝聚中国力量,提供价值准则、激发中国精神。
它们共同构成了引领社会进步的旗帜,在互动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关键词: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维度;价值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11-0052-04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中国梦与坚定理想信念研究——基于价值导引视角”(14JD710038)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郭维平(1956-),女,上海人,嘉兴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中两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两大重要维度:目标维度和价值维度。
中国梦提出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中国梦是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价值目标的总和,是实践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中国梦的价值内核和要素凝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理论基石和思想保证。
中国梦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元素共同构成了时代精神的精华和引领社会进步的旗帜,它们相互依存、相互牵引,在互动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一、中国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奠定和目标引领不同的国家和时代有着不同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提出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描绘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蓝图,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现实意义,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并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有强大的硬实力,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同时也离不开思想、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
这其中,价值观又是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凡是在世界民族之林拥有一席之地的民族,必定在思想文化上既对内具有强大的渗透力、感召力,同时也对外界有着较强的辐射力、影响力。
历史和现实已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凝练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上的最鲜明标记,因而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保证任何远大的理想变成现实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定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必将遭遇一个又一个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付出辛勤劳动。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要动员、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持续团结奋斗,尤其离不开强大思想保证和坚实精神支撑。
核心价值观鲜明体现了一个社会主导性的价值准则,以及所追求的价值理想,能最大限度整合各利益相关者及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激励其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团结奋斗的作用,因而构成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须臾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
中国梦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凝结了各族人民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支撑,激发出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四个全面”的智慧源泉。
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实现中国梦,做好大学生的培养与教育,必须要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标签:中国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一、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1.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和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梦从宏观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引领,确定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目标。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价值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公民的价值取向进行了规范和指导,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又突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时代成果。
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符合中国国情的价值判断和价值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提供价值源泉。
3.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相互牵引、相辅相成的二重维度,这二者在联系互动中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理想指引行动,价值凝聚梦想,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石,两者缺一不可,相互借鉴,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二、以中国梦为指引,帮助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梦提倡的是以民族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相区别。
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从中国梦的大局出发,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青年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将个人成才与民族进步相结合,增强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关系图式解析作者:张伟陈付龙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04期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经典论述,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蓝图,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价值共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中国梦相互联系并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图式,对公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关系图式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4-0187-02一、概念解读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并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确提炼,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是重大的理论创新。
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梦的价值指向,是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方向;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民众期盼的社会环境;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是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
2中国梦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将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