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547.31 KB
- 文档页数:5
2022年3月1日起实施的环保法规标准2022年3月1日起实施的环保法规、标准2022-03-07|编辑:biaozhunwang|【大中小】部门规章为加强环境监察执法证件管理,规范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环境监察执法证件的申领、使用和管理。
环境监察执法证件管理办法(部令第23号)环境监察执法证件是环境监察执法人员依法开展环境监察执法活动资格和身份的证明。
环境保护部负责全国环境监察执法证件的管理工作。
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环境监察执法证件的管理工作。
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省级环境监察机构负责具体实施环境监察执法证件管理工作。
为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督检查人员证件管理,规范核与辐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核与辐射安全监督检查人员证件管理办法(部令第24号)本办法适用于核与辐射安全监督检查人员证件的申领、使用和管理。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负责全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督检查人员证件的管理工作。
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辐射安全监督员证》的管理工作。
为加强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和处置活动的监督管理,规范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和处置许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和处置许可证的申请和审批管理。
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和处置许可管理办法(部令第25号)贮存许可证和处置许可证,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
持有贮存许可证或者处置许可证的单位应当依法承担其所贮存或者处置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安全责任。
从事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或者处置活动的人员,应当通过有关放射性废物管理、辐射防护或者环境监测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河南制革废水排放标准
制革废水的排放标准因地区和具体标准而异,但一般来说,制革废水应达到以下标准:
1. pH值:6-9。
2. COD(化学需氧量):不超过150mg/L。
3. BOD(生化需氧量):不超过60mg/L。
4. 悬浮物:不超过100mg/L。
5. 氨氮:不超过15mg/L。
6. 总磷:不超过1mg/L。
7. 石油类:不超过10mg/L。
8.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超过10mg/L。
9. 粪大肠菌群数:不超过每升1000个。
这些标准是根据国家环保法规和当地政府的规定制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河南地区的制革废水排放标准可能与上述标准类似,但具体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行业而异。
建议咨询当地环保部门或相关机构,了解河南地区制革废水排放的具体标准。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制革企业氨氮和总磷指标间接排放执行标准的复函
正文:
---------------------------------------------------------------------------------------------------------------------------------------------------- 关于制革企业氨氮和总磷指标间接排放执行标准的复函
浙环函〔2015〕89号
海宁市环境保护局:
你局《关于制革企业氨氮间接排放限值执行标准的请示》(海环发〔2015〕17号)收悉。
经研究,函复如下:
2013年3月,我省发布的《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规定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企业氨氮、总磷指标间接排放限值应分别执行35mg/L和8mg/L。
同时在前言中明确“本标准为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补充,国家和地方颁布的综合或行业水污染物间接排放标准严于本标准的,执行国家和地方综合或行业水污染物间接排放标准”。
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6-2013)规定该行业企业氨氮、总磷指标间接排放限值应分别执行70mg/L和4mg/L。
按照从严原则,我省制革及毛皮加工
行业企业氨氮、总磷指标间接排放限值应分别执行35mg/L和4mg/L。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
2015年3月27日
——结束——。
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对BOD的排放标准有不同的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行业的BOD排放标准:
1. 城镇污水处理厂: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
水排放的BOD5限值分为五个等级,一级A标准为10mg/L,一级B标准为20mg/L,二级标准为
30mg/L,三级标准为60mg/L。
2. 石油炼制工业:根据《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297-1996),石油炼制企业的BOD限
值为20mg/L。
3. 制革和毛皮加工企业:根据《制革、毛皮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制革和毛皮加
工企业的BOD直接排放限值为40mg/L、间接排放限值为80mg/L。
对于新建企业,BOD直接排放限值为30mg/L、间接排放限值为80mg/L。
4. 纺织染整企业:根据《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纺织染整企业的BOD
直接排放限值为25mg/L、间接排放限值为50mg/L。
对于新建企业,BOD直接排放限值为20mg/L、间接排放限值为50mg/L。
此外,地表水检测将水质分为五大类,其BOD限值分别为Ⅰ类≤3mg/L、Ⅱ类≤3mg/L、Ⅲ类≤4mg/L、Ⅳ类≤6mg/L、Ⅴ类≤10mg/L。
重点行业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排入GB3838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海水二类功能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
排入GB 3838中Ⅳ、Ⅴ类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前两项规定。
GB3838中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
该文件于1999年对标准中石化工业COD标准值进行修改,详情如下:《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石化工业COD标准值修改单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设(包括改、扩)的石化企业,COD 一级标准值由100mg/l调整为120mg/l,有单独外排口的特殊石化装置的COD标准值按照一级:160mg/l,二级:250 mg/l执行,特殊石化装置指:丙烯腈-腈纶、己内酰胺、环氧氯丙烷、环氧丙烷、间甲酚、BHT、PTA、奈系列和催化剂生产装置。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排入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将基本控制项目的常规污染物标准值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
一级标准分为 A 标准和 B 标准。
一类重金属污染物和选择控制项目不分级。
一级标准的A 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
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 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 GB3838 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3097 海水二类功能水域和湖、库等封闭或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 标准。
扼住皮革加工业污染的咽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皮具制造国家,但皮革行业排污量较大、污水成分复杂,目前几乎所有用于皮革加工的化学品都会产生一定的污染。
由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6-2013)(简称《标准》),对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排放限值、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将于2014年3月1日起实施。
有专家认为,该标准可谓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史上最严厉标准,对于我国加强重金属等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出台背景是怎样的,相对旧标准有哪些变化,将对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产生怎样影响?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公众环境研究中心高级项目经理李杰。
皮革行业污染严重现行标准限值宽松“如今,皮革行业新标准的出台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谈及《标准》出台背景,李杰开门见山地说。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皮具制造国家,皮具产品的出口额也一度多年连续位居轻工行业的首位。
但皮革行业存在排污量较大、污水成分复杂等特点,环保部相关负责人指出,2009年皮革行业排放废水约1.38亿吨、化学需氧量(COD)约3万吨、氨氮7300吨、总铬(三价铬)6.72吨。
2012年环境统计年报显示,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的总铬排放量约为74吨,位居所有行业第二,占比为39.2%。
在李杰看来,行业集中也会导致重金属集中排放和污染。
我国的皮革行业产区日趋集中,主要分布在河北、浙江、广东、山东、福建、辽宁、河南等地。
其中,河南、广东和浙江的工业废水中总铬排放量位居全国前3位,3个省份工业废水总铬排放量为80.4吨,占全国废水总铬排放量的42.6%,皮革行业对此有一定的贡献。
此外,现行标准不利于皮革行业的污染控制管理。
目前皮革行业废水排放参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实施。
李杰认为,该标准为综合排放标准,未全面考虑皮革行业特点,排放标准限值宽松、准入门槛低、针对性不强,不利于皮革行业的污染控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