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7年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班级活动考试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23.04 KB
- 文档页数:7
2017年上半年陕西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反思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心智技能形成中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和内部语言阶段可以合称为()A:原型定向B:原型模仿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2、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理论是()A:群因素论B:多重智力论C:三维结构理论D:智力三元论3、幼儿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4、中国隋唐以后的官职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六部”中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的是()A:礼部B:户部C:工部D:吏部5、荀况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
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下列观点没有体现荀况的教师职业素养基本要求的是。
A:品德为师B:经验为师C:专业为师D:身正为师6、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____A:明清时期B:两汉时期C:隋唐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__A.1951年B.1958年C.1985年D.1986年8、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__.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B.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9、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主要类型是()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探究课程10、演唱会必须如期举行,除非明天下雨或者是演唱会门票卖得很少。
只有演唱会取消,才会退还已经买票的观众全部的购票现金。
结果有购买了门票的观众顺利退票,并得到了全部的购票现金。
如果以上论述是正确的,那么下列哪个也一定是正确的?A:要么演唱会的门票卖得很少,要么演唱会当天下雨B:要么演唱会当天没有下雨,要么演唱会门票卖得很少C:如果演唱会当天没有下雨,那么演唱会的门票一定卖得很少D:如果演唱会当天下雨了,那么演唱会的门票一定卖得并不少11、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
陕西省2017年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文化。
A、观念和制度B、精神和观念C、组织和制度D、物质2.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办法》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4.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叫()A教学内容B教学原则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过程5.课程改革从实质上讲,就是课程的()问题。
A、综合化B、系统化C、理论化D、现代化6.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裴斯泰洛齐7.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是()A班主任工作B思想政治课与各科教学C体育竞赛D社会实践8.课程目标与几个相关概念正确的层次顺序是()。
A、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B、培养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C、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D、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9.帕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制B个别教学C设计教学D道尔顿制1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德育的()规律A多因素结构性B反复性C长期性D内部矛盾转化11.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义务教育C、终身教育D、建立学习型社会12.在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诗仙”“诗圣”“诗鬼”的唐代诗人是()。
2017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学记》中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B.教育与科技的关系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答案:C【解析】《学记》:传说是战国时期乐正克所作,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2、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的原因是()。
A.个人天赋B.社会分工C.国家性质D.教育水平答案:B【解析】马克思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因此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克服由于旧的社会分工造成的智力和体力的分离,避免“某种智力上和身体上的畸形化”。
所以,“全面发展”则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完整结合。
3、在教育活动中,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是()。
A.学生B.家长C.教师D.文学艺术活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生关系。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教师。
4、在小学课外活动中,学生摄影小组举办的摄影作品大赛属于()。
A.游戏活动B.学科活动C.科技活动D.文学艺术活动答案:D【解析】摄影属于艺术类的活动,学校的课外文体活动,包括文学、艺术、娱乐、体育训练与体育竞赛等内容。
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应具有()。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B.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D.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答案:B【解析】陶行知这句话强调了无私奉献的教师职业道德。
6、将观察法分为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的依据是()。
陕西省2017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案的基本内容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2008年4月)个体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2、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为__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D.规则学习3、”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等谚语在我国广为流传,这是下面哪种理论的观点对人们的教育方式的影响结果?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辐合论D:平行论E:重视个别差异4、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__A.六艺B.三科C.四学D.七艺5、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其标志为____A: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B: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C: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D: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6、以下不属于幼师职业行为规范的是。
A:严慈相济B:做幼儿良师益友C:为幼儿起绰号D:保护幼儿安全7、我国陆地边界全长____A:3.2万公里B:2.28万公里C:1.8万公里D:4.2万公里8、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____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9、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10、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11、不同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A: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B: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标准C: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D: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12、开好班会的基础是()A:精心准备B:确定主题C:具体实施D:效果深化13、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中认知领域的目标是__A.模仿B.知觉C.评价D.形成价值体系14、尽可能多地画出包含△结构的东西,并写出或说出它们的名字属于发散思维训练中的()A:结构扩散B:方法扩散C:形态扩散D:用途扩散15、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一重要思想的著作是()A:《论语》B:《理想国》C:《大教学论》D:《学记》16、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他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
陕西省2017年上半年上半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以培养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的学习是()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机械学习D:转化学习2、假如一个教师非常关心如“学生喜欢我吗?”这样的问题,并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那么他处于教师成长的。
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发展阶段3、我国学校的校长负责制不包括哪个方面的内涵?A:校长职位B:校长职权C:校长职责D:校长职级4、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心理学家是__。
A.阿尔波特B.布鲁纳C.勒温D.艾宾浩斯5、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特点的是()A:班主任有体罚学生的权利B:明确了班主任的工作量C:提高了班主任的经济待遇D:保证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权利6、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归之为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两大类。
下列不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A:安全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审美需要7、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
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____A:直接导入B:练习导入C:事例导人D:悬念导入8、在师生关系模式上,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家是____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杜威9、生物教师利用幻灯或视频资料,可以观察到动植物的缓慢生长过程,这种直观的手段是()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D:虚拟直观10、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是__。
A.刹帝利B.吠舍C.婆罗门D.首陀罗11、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的是一种良好的____A:计划决策职能B:组织实施职能C:指挥运筹职能D:监督控制职能12、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就是____A:教育B:教学C:管理D:科研13、学生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落大意,这属于()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理解控制策略14、中国最出名的纸是产自什么地方____A:端州B:徽州C:苏州D:宣州15、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培养学生__A.健康的审美观B.鉴赏美的能力C.感受美的能力D.创造美的能力16、个人能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属于()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17、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都认为是形成和巩固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道题2分,共40分。
)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学记》中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B.教育与科技的关系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2.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的原因是()。
A.个人天赋B.社会分工C.国家性质D.教育水平3.在教育活动中,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是()。
A.学生B.家长C.教师D.文学艺术活动4.在小学课外活动中,学生摄影小组举办的摄影作品大赛属于()。
A.游戏活动B.学科活动C.科技活动D.文学艺术活动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应具有()。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B.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D.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6.将观察法分为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的依据是()。
A.观察条件是否认为控制B.观察活动是否有规律C.观察者是否直接介入活动D.观察内容是否有设计并有结构7.假如小学生被狗咬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处理方式是()。
A.立即包扎伤口B.在伤口的近心端用绳子扎紧C.用肥皂水、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等冲洗伤口D.不作处理,直接送往医院8.成成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能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说明其思维具有()。
A.广阔性B.流畅性C.变通性D.独创性9.学生的学习是基于自己的经验,主动接受新的信息,并对其意义进行重构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
A.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D.联传主义学习理论10.小强不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就禁止他看动画片,一旦按时完成就取消这一禁令,随后小强按时完成作业的次数增加了,这属于()。
A.正强化B.负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11.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和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
陕西省2017年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感觉模拟试题陕西省2017年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感觉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
初等小学校的修业年限为()A:3年B:4年C:5年D:6年2、认为儿童的道德性是从他律渐向自律按阶段发展的心理学家是__。
A.章志光B.科尔伯格C.皮亚杰D.斯陶布3、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颁布的时间是。
A:2006年B:2007年C:2008年D:2009年4、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A:整体性原则B:迁移性原则C:生理适宜原则D:合理性原则5、同样考80分,有的同学会高兴,有的同学会伤心。
这表现出了学生()的不同。
A:品德B:兴趣C:爱好D:志向水平E:态度6、部分教师平时与学生缺乏交流沟通,不愿花力气研究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这反映了这些教师道德现状存在的问题是。
A:价值观念单薄B:育人意识退化C:角色意识淡化D:敬业精神弱化7、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学派为__。
A.人本主义学派B.格式塔学派C.行为主义学派D.精神分析学派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是__A.人的生理特征B.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C.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D.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9、学生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出四个基本特征:一是连续性与阶段性,二是定向性与顺序性,三是不平衡性,四是。
A:不同步性B:规律性C:共同性D:差异性10、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____A:享用性功能B:教育性功能C:发展性功能D:生存性功能11、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科书D:课本12、把一系列有关信息组成特定序列,通过学习并下意识地吸收,达到激发内在潜力,促成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陕西省2017年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个体与因材施教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A.班级授课制B.分组教学C.复式教学D.小班教学2、先行组织者教学基础的提出者是__。
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3、”美育”一词最早是______在《美学书简》中提出的。
__A.培根B.康德C.席勒D.卢梭4、衡量与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基本依据是()A:教学目标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育目的5、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____A:裴斯泰洛齐B:卢梭C:康德D:洛克6、在小学阶段,学生规则学习的主要形式是()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创造学习D:认知学习7、3、4岁的幼儿看见玩具小汽车或者小凳子,就开着“车”当司机,嘴里还“嘀嘀……嘟嘟……”“下车了”说个不停。
这体现了无意想象的特点。
A: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B:主题不稳定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D:内容零散8、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__秒钟。
B.5~120C.60~70D.70~809、先于学习新材料的引导性材料,它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的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者教学策略叫____A:先行组织者B:认知结构C:比较性组织者D:固定点10、对于不敢真实表达自己意见和情感的学生,有效的行为改变方法是__。
A.系统脱敏法B.全身松弛训练C.肯定性训练D.改变认知法11、让学生以自己的水乎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称之为____A:感知觉B:比较C:判断D:变式12、用简单易行的规则引导儿童行为,使其与集体活动要求保持一致,确保儿童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保证活动秩序的管理方法称为()A:规则引导法B:情感沟通法C:互动指导法D:目标指引法13、下列不属于右脑优势的是__。
A.计算B.想象C.音乐D.情感14、针对传统教育的“一刀切”,素质教育应该立足于()A:全面发展B:个性发展C:全体学生发展D:创新意识的培养15、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____A:杜威B:华虚朋C:柏克赫斯特D:克伯屈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颁布于______年。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总分100, 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学记》中这句话反映了______。
A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B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C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D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答案:C[解析] 《学记》提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这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 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A 个人天赋B 社会分工C 国家性质D 教育水平答案:B[解析]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指出,人的发展同社会生活条件相联系;人的片面发展是由旧的社会分工所造成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3. 在教育活动中,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是______。
A 学生B 家长C 教师D 校长答案:C[解析] 建立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要注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因此,主导因素为教师。
4. 在小学课外活动中,学生摄影小组举办的摄影作品大赛属于______。
A 游戏活动B 学科活动C 科技活动D 文学艺术活动答案:D[解析] 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
学科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力补充,是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数学小组、外语小组、绘画小组、声乐小组等。
科技活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主要包括航模舰模小组、园艺小组、无线电小组、计算机小组等。
文学艺术活动内容主要围绕书法、歌咏、舞蹈、音乐、摄影和雕刻等展开。
因此,摄影小组举办的摄影大赛属于文学艺术类活动。
5.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应具有______。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在教育史上,重视实科教育,主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调教育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斯宾塞D.杜威2.在儿童身心发展存在缟素发展期,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
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那一阶段?()A.顺序性B.阶段性C.个别差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3.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臧息相辅”等重要的思想的文献是( )A.《论语》B.《学记》C.《孟子》D.《大学》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能,生活更加从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知识本位论D.能力本位论5.世界各国的学制存在着差异,但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却又较高的一致性。
这说明学制的建立主要依据()。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发展水平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D.名族和文化传统6.学生在小学教学课程中通过测量或拼图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在中学教学课程中通过证明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A.直线式B.螺旋式C.纵向式D.横线式7.某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设海洋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生本课程8.李老师在语文课上,按照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的程序进行教学。
这体现了哪一类型的课的结构()A.单一课B.综合课 C .练习课 D.复习课9.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了“产婆术”。
它体现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演示法10.有同学在班上丢了30元压岁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王老师通过讲“负荆请罪”的故事,教育拿了钱的同学像廉颇将军一样知错能改,不久犯错误的同学把钱偷偷的归还了失主。
陕西省2017年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班级
活动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__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染
2、()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主要是针对当时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的。
A:启蒙性
B:独立自主性
C:发展适宜性
D:综合性
3、是保证幼儿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前提。
A:幼儿适应环境和抗疾病的能力
B:良好的生活习惯
C: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D: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
4、无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是学习能力弱的学生,都能达到某项学习任务的规定水平,只不过所花的时间有所差别而已。
这种教学理念就是布卢姆所提出的()
A:情境学习
B:合作学习
C:掌握学习
D:发现学习
5、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措施
D:教育内容
6、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的是__。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华生
7、__是教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A.教学实验
B.教学调查
C.教学观察
D.教学问卷
8、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称为____
A:培养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9、下列能力属于智力范畴的是()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
10、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
A.班级授课制
B.分组教学
C.复式教学
D.小班教学
1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____特点。
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12、荀况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
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下列观点没有体现荀况的教师职业素养基本要求的是。
A:品德为师
B:经验为师
C:专业为师
D:身正为师
13、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14、利用选定的检索工具由近及远地逐年查找,直到查到所需文献为止的检索方法是()
A:倒查法
B:顺查法
C:追溯法
D:抽查法
15、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最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是____
A: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的一体化
B:教师、学生、教室
C:历史、现实、未来的三结合
D:教科书、实验室、网络的三结合
E:其它
16、英语学习中,当学完单词“eye”(眼睛)后,再学习“eyeball”(眼球)时,即可以产生____
A:正迁移
B:负迁移
C:一般迁移
D:特殊迁移
E:水平迁移
17、人的身心发展的两个特殊性是指__。
A.顺序性和发展性
B.社会实践性和阶段性
C.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
D.不平衡性和均衡性
18、社会测量法由心理学家__所首创。
A.加德纳
B.莫雷诺
C.斯金纳
D.比纳
19、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____
A:专制型
B:放纵型
C:民主型
D:集体型
20、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主要表现在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目的的制定上。
A:公平性
B:民主性
C:阶级性
D:社会性
21、讲完“体积的大小”后,张老师要求学生回家量一量日常用品的体积,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习作业法
B.实践探究法
C.实物演示法
D.实验教学法
22、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A: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
B: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C:教学就是智育
D: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进行
23、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和郭守敬在下列哪些领域中作出了卓越贡献? A:天文和历法
B:数学和水利
C:天文和数学
D:历法和数学
24、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是()
A:道德意志
B:道德认识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
1、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__。
A.学习动机
B.学习兴趣
C.学习目的
D.学习内容
2、教师的教育机智充分表现了教师劳动的。
A:示范性
B:连续性
C:广泛性
D:创造性
3、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反映的心理现象是__。
A.感觉
B.知觉
C.注意
D.思维
E.意识
4、即对所学内容的价值在含义上予以抽象化,形成个人对同类内容的一致看法。
A:性格化
B:价值概念化
C:概念化心向
D:组成价值系统
5、埃里克森提出“自主对羞怯或疑虑”是()儿童面对的心理危机。
A:0~18个月
B:18个月~2、3 岁
C:2、3岁~6岁
D:6岁~11岁
6、西方教育心理学开始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的年代是__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初
D.19世纪末
7、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被称为()
A:效标关联效度
B:预测效度
C:构想效度
D:内容效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德科和教师的内容有()
A.法制意识
B.政治思想
C.业务水平
D.工作态度
E.工作成绩
9、中国最早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编写教育学的学者是()
A:徐特立
B:李大钊
C:陶行知
D:杨贤江
10、品德和道德的联系表现在()
A: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B: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C:品德和道德的最终根源相同
D:道德与品德的直接根源相同
E:品德和道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11、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__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12、教学应适应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是()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维果斯基
D:埃里克森
13、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__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问题检验
D.问题解决
14、、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研究方法。
A:教师的学科知识
B: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C:教师的能力素养
D:掌握教育学知识
15、行为目标在课程领域中的确立始于()
A:布卢姆
B:博比特
C:斯坦豪斯
D:泰勒
E:梅杰
16、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另一种是__的领导方式。
A.“学生中心”
B.“教师中心”
C.“德育中心”
D.“集体中心”
17、重视启发教学,提出“助产术”的人是。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昆体良
18、着眼于当今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__
A.高等教育
B.素质教育
C.职业教育
D.特殊教育
19、社会生活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__。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上层建筑
20、以下不涉及问题解决过程的学说有____
A:定势
B:讲解
C:启发
D:迁移
2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出目()
A:《论语》
B:《中庸》
C:《大学》
D:《孟子》
22、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__.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
23、教师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__。
A.有直接影响
B.有间接影响
C.没有影响
D.有一定影响
24、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识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