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噪声品质的主观评价试验与客观量化描述_王登峰
- 格式:pdf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5
汽车中高频噪声统计能量分析方法的研究综述
陈书明;王登峰;陈鑫;宋学伟
【期刊名称】《计算机仿真》
【年(卷),期】2009(026)004
【摘要】世界上各大汽车公司已经将车内噪声预测作为产品开发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综述了汽车中高频噪声统计能量分析(SEA)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SEA建模及模型的优化分析;同时论述了使用SEA方法对车内噪声进行预测的研究工作,重点对汽车声学包装的设计开发作了详细讨论;论述了SEA方法的扩展,着重讨论了SEA与有限元分析(FEA)方法的结合,最后提出了高频噪声预测的一种新方法--能量有限元分析(EFEA)方法.
【总页数】5页(P287-291)
【作者】陈书明;王登峰;陈鑫;宋学伟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5;吉林大学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5;吉林大学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5;吉林大学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
春,13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7.4+93
【相关文献】
1.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方法的助燃风机噪声分析及治理 [J], 李冰洁
2.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方法的轿车车内噪声仿真研究 [J], 高吉强;靳晓雄;逯广大;吴颖江;单莘
3.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方法的海洋平台噪声预报 [J], 邱波;贺相军;刁素仿
4.汽车车外噪声预测的统计能量分析方法 [J], 陈书明;王登峰;刘波;周舟;赵雪梅
5.齿轮箱振动噪声预测的统计能量分析方法研究 [J], 赵蓓蕾;吴立言;周建星;常乐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车内噪声源识别技术的研究
刘冰;张梅
【期刊名称】《机械管理开发》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随着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也逐渐对汽车的舒适性以及噪声的控制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阐述了噪声源识别技术的重要性,介绍了汽车车内噪声的产生原理,归纳总结了传统识别法、信号分析和阵列技术在噪声源识别应用中的优缺点。
【总页数】3页(P13-15)
【作者】刘冰;张梅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山西太原 030051;中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山西太原 030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533.1
【相关文献】
1.小波变换在轿车车内噪声源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J], 陈书明;王登峰;陈鑫
2.乘用车怠速车内噪声源识别及控制措施研究 [J], 陈达亮;李洪亮;高辉;车云龙
3.某SUV车型车内噪声源识别试验研究 [J], 李孟宇;陈克;于海伟
4.基于虚拟仪器的车内噪声源识别系统研究 [J], 贺焕利;贾磊刚;郭祥泰
5.基于偏相干分析汽车内室噪声源识别研究 [J], 陈长征; 徐梓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车内噪声品质偏好性主客观评价及相关性分析姜吉光;王登峰;苏丽俐;谭刚平【摘要】Parotic noise at back row seat of five types of cars in typical running conditions was collected as evaluation subject. The preference subjective evaluation test of interior noise sound quality preference was carried out by adaptive grouping paired comparison method. The main psychological acoustics parameters of all the samples are calculated, and through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linear multiple regression, a mathematical model which uses loudness and sharpness to describe interior noise quality preference is established. Inversion construction is made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each group with associated samples, the total sample evaluation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raditional paired comparison evaluation result, and 50% of evaluation time is saved.%以5种轿车典型运行工况下后排乘员耳旁噪声样本为评价对象,利用自适应分组成对比较法对车内噪声品质进行了偏好性主观评价试验.计算了各样本的主要心理声学参数,通过相关分析和线性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以响度和尖锐度描述车内噪声品质偏好性结果的数学模型.通过各组间的关联样本将各组评价结果进行反演构建,得到的总体样本评价结果与传统成对比较法评价结果一致性好,且节省了50%的评价时间.【期刊名称】《汽车技术》【年(卷),期】2012(000)008【总页数】5页(P6-10)【关键词】车内噪声;偏好性;自适应成对比较;主客观评价;相关性【作者】姜吉光;王登峰;苏丽俐;谭刚平【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1.41 前言国外研究人员发现车内噪声品质的好坏来源于评价者对车内声音总体听觉特性的评判,这一评判过程是参考汽车自身的相关特征后完成的[1,2];而偏好性反映驾乘人员对声音的总体听觉感受,用来描述驾乘人员对声音的偏好程度。
车内噪声品质主客观评价探究式教学实验
曹晓琳;王登峰;姜吉光;陈书名
【期刊名称】《物理实验》
【年(卷),期】2009(029)008
【摘要】基于探究式教学思想,针对"汽车噪声分析与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程,面向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设计了汽车车内噪声品质主客观评价探究式教学实验,且开发了车内噪声心理声学评价指标分析计算的辅助教学软件,可在实际汽车内先通过丹麦
B&K公司3560型噪声采集系统进行实验测试,然后在实验室内回放进行车内声品质的主客观分析评价. 实验过程中学生在了解车内噪声心理声学主、客观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主动参与车内噪声测量和主、客观评价两部分实践环节,促进对理论课相关知识的理解.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曹晓琳;王登峰;姜吉光;陈书名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5;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5;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533.2
【相关文献】
1.车内噪声品质的主观评价与客观分析 [J], 左言言;周帅利;封磊
2.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车内噪声声品质评价 [J], 刘想德
3.轿车车内噪声品质偏好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J], 赵彤航;卢炳武;姜文君;孙强;梁杰
4.车内噪声品质偏好性主客观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J], 姜吉光;王登峰;苏丽俐;谭刚平
5.基于LS-SVM算法的加速车内噪声品质评价模型 [J], 肖淙文;王岩松;石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车内噪声主动控制的选择性消声方法研究姜吉光;王登峰【摘要】基于噪声主动控制技术中的频率选择性最小均方算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自适应噪声有源控制系统,对被试车辆发动机工作在800 r/min、2 200 r/min、3 000 r/min时进行了低频段噪声选择性抵消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噪声有源控制系统对稳态工况下发动机发火频率及四阶谐波频率有良好的抵消效果;并在副驾驶员左耳旁位置分别取得了8.2 dB(Lin)、6.6 dB(Lin)和9.7 dB(Lin)的降噪量.【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4(014)012【总页数】5页(P288-291,297)【关键词】车辆工程;车内噪声;主动控制;频率选择性消声【作者】姜吉光;王登峰【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长春130022;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7.493汽车的车内噪声早已经成为评价汽车的产品质量和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消费者对车内噪声的感受会直接影响其购车取向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1]。
研究表明,车内噪声还会使司乘人员在乘车的时候感到头痛、耳鸣、身体疲劳[2],严重的还会对人体听力、消化、神经以及内分泌系统造成损伤[3,4]。
在以往的车内噪声研究中,多以减振、吸声和隔声的被动降噪方法来减少车内噪声,这种方法虽然可以降低车内的声级强度,但却难以按噪声频段进行选择性控制,低频降噪效果差,只能进行中高频宽频带降噪。
而主动降噪方法可根据所控制车内噪声的特性,相应地设计和改变控制系统参数,使噪声控制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实现对车内噪声分频段有选择性抵消甚至增强。
另外其低频噪声控制效果好,有效弥补了噪声被动控制低频降噪效果差的不足[5]。
本文基于车内噪声选择性主动控制(selective active noise control,SANC)技术,应用自行设计开发的自适应噪声有源控制系统对稳态工况下的车内噪声实施了主动控制,验证了选择性主动控制方法对于降低车内噪声的作用。
车内噪声品质偏好性主客观评价及相关性分析车内噪声是影响乘坐舒适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车内噪声品质的偏好进行评价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本文旨在分析车内噪声品质偏好性的主客观评价,并且探讨相关性分析。
首先,对于车内噪声品质的主观评价,主要包括人们对车内噪声的听觉感受、情感体验和个人喜好等方面的评价。
在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听觉感受和情感体验。
听觉感受包括音量、音调和音质等因素。
对于音量,大多数人都希望车内噪声不要太大,而且有一定屏障效果。
音调是指车内噪声的高低,通常人们觉得高频声音相对于低频声音更加刺耳。
音质则指车内噪声的音乐性和平衡性,人们一般希望车内噪声有一定的音乐性,而不是单一的杂音。
情感体验则是指车内噪声对于情感的影响,人们希望车内噪声能够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
其次,对于车内噪声的客观评价,主要包括声学特征、噪声分布和噪声源等方面的评价。
声学特征是指车内噪声的声压级、声学响应和频率分布等参数。
噪声分布是指车内噪声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包括噪声强度的分布和方向性的分布。
噪声源则是指产生车内噪声的物理机制,可以是机械噪声、空气流动噪声、胎噪声等。
最后,对于车内噪声品质偏好性的相关性分析,主要包括人们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之间的关系以及车型、运行状态等参数对车内噪声品质的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车内噪声的声压级、音质和情感体验是人们偏好的重要因素。
此外,车型和车速也会对车内噪声品质产生影响,具体而言,轿车与越野车、高速行驶与慢速行驶之间的车内噪声差异较大。
总结来说,车内噪声品质是与乘坐舒适度紧密相关的一个问题,因此人们对于车内噪声的主客观评价越来越关注。
通过主客观评价的相关性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们的偏好和要求,提高车内噪声品质,为驾驶舒适度提供更好的保障。
此外,车内噪声的品质与驾驶员的工作效率也有关系。
由于车内噪声过大可能会影响驾驶员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从而增加车祸的风险。
因此,对于商用车辆而言,提高车内噪声品质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文章编号:1006-1355(2006)03-0067-03汽车变速箱噪声源识别及噪声控制梁 杰1,王登峰1,姜永顺2,李冬妮2(1.吉林大学测试科学实验中心,长春市130025;2.一汽集团公司技术中心,长春市130011)摘 要:应用振动、噪声谱分析和相干函数分析技术,从理论上说明变速箱噪声源识别的依据。
对一台重型卡车的16档变速箱进行了振动噪声测试分析,找出该台变速箱产生强烈冲击噪声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一轴弯曲,经过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最终整机噪声降低3dB(A)。
关键词:声学;变速箱;噪声源;噪声控制中图分类号:U 46;T B535 文献标识码:AThe Noise Source Identification and Noise Control of Automobile GearboxL IANG Jie,WAN G Deng -f eng ,JIAN G Yong -sun ,LI Dong -ni (1.Jilin University Test Center,Chang chun 130025,China;2.FAW R&D Center,Changchun 130011,China)Abstract:T he theory of coherence function and spectrum of vibration and noise signals is applied in gearbox noise analysis in the paper.The basis of noise source identification of gearbox is theoretica-lly introduced.V ibration and noise analysis for a heav y duty truck w ith a 16-speed gearbox.After find -ing the cause of strong strike noise of the gearbox is the bend of 1st shaft,noise suppression measure -ment is adopted,Sound pressure level of the machine is reduced by 3dB(A).Key words:acoustics;gearbox;noise source;noise control 收稿日期:2005-07-15作者简介:梁杰(1965-),男,山东省肥城县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车辆振动与噪声的研究工作。
第36卷 增刊2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Supp l e m en t 22006年9月Journa l o f Jili n U niversit y (Eng i nee ri ng and T echno l ogy Ed iti on)S ept .2006文章编号:1671-5497(2006)Supp.l 2-0041-05收稿日期:2006 04 14.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20040332 1).作者简介:王登峰(196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汽车NVH 性能分析,汽车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E m a i:l caewd@f jl u .edu .cn车内噪声品质的主观评价试验与客观量化描述王登峰1,刘宗巍1,梁 杰2,王世刚1,姜吉光1(1.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长春130022;2.吉林大学测试科学试验中心,长春130022)摘 要:以4种类型轿车在不同档位和车速下匀速行驶时副驾驶员耳旁噪声采集样本为评价对象,对车内噪声品质用等级评分和成对比较两种方法进行了主观评价试验,分析计算了各噪声样本的主要心理声学客观参数,并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以客观参数描述主观评价结果的数学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稳态工况下轿车车内噪声品质主要受响度和尖锐度两个心理声学参数影响。
关键词:车辆工程;车内噪声;声品质;主客观评价中图分类号:U467.4 文献标识码:ASubjecti ve evaluati on test and objective quantificationaldescri ption of vehicle i nteri or noise qualityW ang D eng feng 1,Liu Zong w e i 1,L iang Jie 2,W ang Shi gang 1,Jiang Ji guang1(1.Co llege of Au to m oti ve E ngineer i ng,J ilin U ni ver 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 ;2.Cen ter of T est Science ,J 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 )Abst ract :The i n terior no ise sa m ples i n t h e assistant driver ear s 'positi o n fro m four types of cars at d ifferen t gears and velocities w ere selected as the eval u ation ob jects .The sub jecti v e evaluati o n test of sound qua lity w ascarried out w ith the m agn itude esti m ati o n and the pa ired co m parison .Several pri m ary ob jecti v e psycho acousti c al para m eters o f these sa mp les w ere calcu lated .By w ay o f linear corre lati o n and the m u lti di m ensi o na l regression ana l y sis ,an equati o n bet w een the subjecti v e evaluati o n level and the objective psycho acoustica l para m eters w as ga i n ed .The research resu lts i n d icate that the veh icle i n terior sound quality preference under t h e steady operati o n conditions is affected by t w o psycho acoustical para m eters :loudness and shar pness .K ey w ords :veh icle eng i n eeri n g ;veh icle interior noise ;sound quality ;subjective and objecti v e evaluati o n 以往的汽车噪声研究大多以A 计权声压级作为评价指标,使之满足日益严格的标准和法规要求。
汽车车内噪声品质评价方法研究娄洁【摘要】声品质概念的提出,对噪声控制提出了不仅要降低噪声级,还要能够调节声音特性的要求,因此对声品质进行准确的评价非常重要.声品质以人的主观感受作为最终的评判标准,但目前所有的仪器都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听觉数值,必须借助于心理声学客观参量进行描述.主观评价和心理客观参量相结合,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得到较准确的声品质评价结果,为噪声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期刊名称】《池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4)003【总页数】3页(P48-50)【关键词】声品质;主观评价;客观参量;相关性【作者】娄洁【作者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安徽,芜湖,24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7汽车噪声分为车外噪声和车内噪声,车内噪声影响乘坐舒适性,车内声音的品质成为人们评价和选购汽车的重要因素之一[1]。
1994年德国人Blauert和Bodden提出了的:“A Descriptor of the Adequacy of a Sound”,即声品质的概念:声品质是在特定的技术目标或任务下对声音适宜性的描述,能够反映人们对声音事件的主观感受。
他们特别指出,“声”并不是指单纯声波这样一个物理过程,而是指人耳的听觉感知过程;“品质”则是由人耳对声音事件感知过程最终做出的主观判断[2]。
观点中明确了声品质评价的主观性,已成为广大研究者的基本共识。
声品质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提出了现代噪声研究的一个新理念,即噪声控制不仅要降低噪声级,还要能够调节声音特性,最终实现有选择的噪声控制,在消除总体噪声中令人烦躁成分的同时,适当保留令人愉悦的成分,从而使产品声音符合消费者主观的要求。
按目前国际上对声品质评价分类的惯例,可将其分为:声品质客观评价研究,声品质主观评价研究。
声品质主观评价研究是采用通过问卷调查或主观评价实验等形式,对主观评价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获得适当的评价术语以描述声品质的主观感知特征。
汽车车内噪声声音品质的测试与评价
舒歌群;王养军;卫海桥;王刚志
【期刊名称】《内燃机学报》
【年(卷),期】2007(025)001
【摘要】研究车内噪声客观物理特征与人的主观感受之间的影响关系.通过对3种车型在不同行驶速度下的噪声进行实时录制,并在测试室采用成对比较的方法进行主观评价,同时提取其心理学评价指标,对车辆噪声的烦恼度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和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心理学评价指标与主观烦恼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心理声学评价指标的线性组合得到的总评估值与主观评估值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能很好地解释主观评估值,采用心理声学评价指标的线性组合对车辆声音品质进行主观评价是可行的.
【总页数】7页(P77-83)
【作者】舒歌群;王养军;卫海桥;王刚志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411.6
【相关文献】
1.汽车声音品质评价参数探讨 [J], 宋乃华;左言言;张焱;沈哲
2.一种紧凑型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的声音品质识别 [J], 王奇;刘立君;杨克己;李峰;何其皓
3.汽车侧窗玻璃冲顶声音品质研究 [J], 刘士远;刘艳华;刘健平;秦令剑
4.汽车侧窗玻璃冲顶声音品质研究 [J], 刘士远;刘艳华;秦令剑;刘健平;李锦
5.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枪电力电缆材料性能测试与评价 [J], 李婷婷;韦一力;吴芳芳;黄明皓;楼方迪;叶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36卷 增刊2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Supp l e m en t 22006年9月Journa l o f Jili n U niversit y (Eng i nee ri ng and T echno l ogy Ed iti on)S ept .2006文章编号:1671-5497(2006)Supp.l 2-0041-05收稿日期:2006 04 14.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20040332 1).作者简介:王登峰(196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汽车NVH 性能分析,汽车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E m a i:l caewd@f jl u .edu .cn车内噪声品质的主观评价试验与客观量化描述王登峰1,刘宗巍1,梁 杰2,王世刚1,姜吉光1(1.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长春130022;2.吉林大学测试科学试验中心,长春130022)摘 要:以4种类型轿车在不同档位和车速下匀速行驶时副驾驶员耳旁噪声采集样本为评价对象,对车内噪声品质用等级评分和成对比较两种方法进行了主观评价试验,分析计算了各噪声样本的主要心理声学客观参数,并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以客观参数描述主观评价结果的数学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稳态工况下轿车车内噪声品质主要受响度和尖锐度两个心理声学参数影响。
关键词:车辆工程;车内噪声;声品质;主客观评价中图分类号:U467.4 文献标识码:ASubjecti ve evaluati on test and objective quantificationaldescri ption of vehicle i nteri or noise qualityW ang D eng feng 1,Liu Zong w e i 1,L iang Jie 2,W ang Shi gang 1,Jiang Ji guang1(1.Co llege of Au to m oti ve E ngineer i ng,J ilin U ni ver 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 ;2.Cen ter of T est Science ,J 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 )Abst ract :The i n terior no ise sa m ples i n t h e assistant driver ear s 'positi o n fro m four types of cars at d ifferen t gears and velocities w ere selected as the eval u ation ob jects .The sub jecti v e evaluati o n test of sound qua lity w ascarried out w ith the m agn itude esti m ati o n and the pa ired co m parison .Several pri m ary ob jecti v e psycho acousti c al para m eters o f these sa mp les w ere calcu lated .By w ay o f linear corre lati o n and the m u lti di m ensi o na l regression ana l y sis ,an equati o n bet w een the subjecti v e evaluati o n level and the objective psycho acoustica l para m eters w as ga i n ed .The research resu lts i n d icate that the veh icle i n terior sound quality preference under t h e steady operati o n conditions is affected by t w o psycho acoustical para m eters :loudness and shar pness .K ey w ords :veh icle eng i n eeri n g ;veh icle interior noise ;sound quality ;subjective and objecti v e evaluati o n 以往的汽车噪声研究大多以A 计权声压级作为评价指标,使之满足日益严格的标准和法规要求。
但A 声级标准没有深入地考虑车内噪声的声学品质特性,不能全面反映汽车噪声对人的骚扰性。
而声品质[1]反映了作为评价主体的人对特定环境下噪声的主观感觉,可以较为准确地用测量和计算获得的心理声学客观参数来量化描述[2],这些参数综合考虑了人体心理反应机制和噪声感知特性,能够反映不同噪声信号造成的主观感受差异。
以心理声学客观参数为基础,建立可以客观衡量的声品质评价模型,对于现代汽车噪声的评价、分析与控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第36卷作者对4种类型国产轿车在不同档位、不同速度下匀速行驶时副驾驶员耳旁位置处的噪声样本进行了试验采集和主观评价,计算了各噪声样本相应的心理声学客观参数,并通过统计学分析,建立了稳态工况下车内噪声的主观评价结果与心理声学客观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
1 车内噪声品质的主观评价试验1.1 噪声样本采集为了获取准确的车内噪声样本,作者采用德国H ead Acoustics公司生产的H ead A480噪声信号采集与回放系统,该仪器以人工头声音采集装置为核心,配有高性能声音回放耳机,使采集和重放的噪声信号能够真实反映人耳的主观感受。
噪声样本采集试验中,记录了4种类型国产轿车在平整的柏油马路上,以不同档位、不同速度匀速行驶工况下副驾驶员耳旁位置处的若干组噪声信号,在常用档位和发动机转速范围内进行筛选、分段截取后,得到了16个长度均为5s的有效噪声样本作为评价对象。
1.2 评价方法常用的噪声品质主观评价方法主要有等级评分法(M agnitude esti m ation)和成对比较法(Pa ired co m parison)[3]。
在本文的研究中这两种方法均予采用,以便对比校验。
等级评分法将噪声品质划分为若干个等级,试验中评价者根据各自的主观感知程度给出对应的评价分值,对某噪声样本的全部评分取算术均值作为该噪声的声品质等级。
该方法的关键在于确定适宜的评分刻度。
国外研究表明[4],大部分评价者给出的等级评价分值都集中在国际通用的10等级刻度中5 10级的区域,作者将这一区域进一步细化为20级烦躁度刻度作为评价基准,具体试验表格如表1所示。
表1 车内噪声品质主观评价等级评分法试验测试表T ab le1 V eh icle i n ter i or no ise sub jective eval uation tab le w ith m agn itude esti m ati on m ethod您的感觉一点不烦躁有一点烦躁令人烦躁比较烦躁非常烦躁对应分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声音1声音2成对比较法是将各噪声样本按排列组合方式分组,每组两个,试验中评价者对这两个样本进行比较并给予评价,如表2所示。
若 A比B好 则给A记2分、B记0分; B比A好 与之相反;A、B差不多 各记1分,最后将各噪声样本的得分汇总,积分越高者声品质越好。
表2 车内噪声主观评价成对比较法试验测试表Tab le2 V eh icle i n ter i or noise s ub ject i ve evalua ti ontab le w ith pa i red co mpar is on me thod 组别A比B好A、B差不多B比A好组1组2在两种试验中,评价者均可根据需要随时对噪声样本进行重放,并修正其评价结果。
1.3 评价主体评价者的数量、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影响评价结果,特别是他们对汽车噪声环境熟悉程度的不同更需重视。
为此,国外往往培训出具有丰富噪声评价经验的评判组(Jury)来进行测试,但普通乘客的评价依然不容忽视。
结合国外经验和我国现状,本试验共选取了30名评价人员,其中男女分别为21人和9人,年龄在22 28岁之间的高校学生占90%以上。
这些人中有16人经常驾车或者乘坐公交及出租汽车,可视之为熟悉汽车噪声环境的经验组;其余14人则构成普通组。
1.4 评价结果在等级评分法试验中,有3名评价者的结果极不稳定,与其他评价者的评价结果相差较大,他们全部来自于普通组,经考虑予以舍弃。
在最终结果中去除这3人的评分后,其余27人的评价结果一致程度较高,其评价值的Kenda ll协和系数达到了0.783。
而在成对比较法试验中,个别人与众不同的评价可以视为试验中的意外,一般不会影响最终积分,因此30个评价者的评价结果均予保留。
表3给出了两种评价方法下主观评价试验的最终结果,两者对噪声样本的排序完全相同,42增刊2王登峰,等:车内噪声品质的主观评价试验与客观量化描述表3 两种方法下车内噪声主观评价试验结果统计Table 3 V eh ic l e i n terior noise s ub jec ti ve evaluati on resu lt statistics w ith t wo d ifferent m e thods结果排序12345678910111213141516样本序号12021507091403100113111605080406评分法等级2.793 3.5914.629 5.5465.9867.0187.5008.2359.3189.96710.86211.38312.81813.09113.27314.909比较法积分692658615591563524507468429403367346288274270205说明本次主观评价试验是有效的、合理的。
对等级评分法结果进行了分组分析和比较,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本次试验中性别影响很小,经验组和普通组的差别也不大,声音样本排序基本没有变化。
究其原因,一是普通组中去除了3个差异明显的评价主体;二是所谓经验组也并无丰富的汽车噪声评价经验,在试验中没有明显优势。
显然,今后在评价主体培训方面尚需加强。
2 心理声学客观参数及相关分析2.1 心理声学参数及其计算心理声学参数是描述不同噪声所造成的主观图1 评价结果对比F ig .1 E valuation resu lt contrast表4 各样本主要心理声学参数T ab le 4 P sycho acoustica l para m eters of every sa mp le样本序号响度/sone 尖锐度/acum 粗糙度/as per 抖动度/vacil 样本序号响度/s one 尖锐度/acu m 粗糙度/asper 抖动度/vacil 1224.0290.75780.57620.18920141.2230.96411.08110.47440230.1550.87030.48570.20781336.5061.07630.80190.53091518.3010.96590.69310.30071138.8691.10341.76310.41860717.4150.95460.47190.34141651.8931.23572.17640.20380922.3020.98630.54670.37360552.8591.07061.27360.34831429.8960.97851.28200.45630853.0691.03261.43390.17220333.2320.98090.97280.57070454.2901.07811.53480.23441039.6720.96510.82310.48960649.4001.31162.09410.2391感受差异程度的客观物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