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变电站蓄电池故障造成全站失压的事故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姚文达
- 格式:pdf
- 大小:268.23 KB
- 文档页数:2
110kV变电站全站失压原因分析2005-03-28上午,某供电公司检修工区组织有关班组对某110 kV变电站2号主变及2号主变的3侧(110,35,10 kV)断路器、110 kV西母141断路器和10 kV II母设备进行春检,并对110 kV 进线(141和142进线断路器)备自投装置进行爱护自投功能调试,相关一次接线如图1。
1 事故经过09:25,在变电站主控室里工作的继电爱护班副班长刘某检查110 kV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压板在退位,投入把手在“停用”位置,于是刘某将110 kV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投入把手打在了“投入”位置,同时在端子排上短接了142断路器的CT电流回路(由于142断路器处在运行状态),拉开了备自投屏上的电压小开关,备自投装置液晶显示以上操作状况正常。
为了确保备自投装置出口继电器正确动作,刘某按事先工作计划接入模拟断路器装置以代替正在运行的142断路器。
同时,刘某支配班里的其他两人协作将模拟断路器装置的沟通电源接好,由刘某将备自投装置的142断路器跳合闸线甩开,预备接模拟断路器的跳合闸线,以实现备自投爱护装置的自投功能。
约09:35,刘某检查142断路器在合闸位置,其测控屏上的控制电源小开关也在合位,故确定备自投装置接至142断路器的跳合闸线(套头编号为33与3)有电,必需打开后才能模拟试验。
当刘某在端子排上依次打开142断路器的这两根跳合闸线时,突然听到了变电站主控制室里的警报声。
这时142断路器已经跳闸,该110 kV变电站因春检留下的唯一电源失去,造成了全站失压的严重后果。
2 全站失压原因分析事故后调查表明,该变电站142断路器及线路、1号主变和35 kV 线路、10 kV线路及其它设备没有任何故障,并且当每天气晴朗,不具备142断路器跳闸的任何条件。
进一步调查分析,初步确定事故原因是:刘某在端子排上依次打开这两根跳合闸线3与33时,没有用绝缘胶布包好这两根线。
在刘某打开跳闸线33(带直流负电)时,线头遇到端子排上的直流正电源,导致142断路器掉闸,造成该110 kV 变电站全站失压。
110KV变电站全站失压的事故处理110KV变电站全站失压的事故处理全站失压的事故处理7.1.对全站失压的原因判断:7.1.1.对全站失压的判断不能仅仅依据站用电源的消失与否来断定,而应该进行综合判断分析;7.1.2.先检查站用电源的消失的原因,是否为2#B跳闸引起,或是站用变本身高压保险熔断引起;7.1.3.再检查110KV各出线的开关位置和负荷情况,判断清楚是否为110KV各出线的开关由于母差保护动作跳闸引起全站失压;7.1.4.造成我站全站失压的另一原因是我局110KV系统崩溃时,此时我站110KV、35KV、10KV各出线的开关不会跳闸,而其负荷也将消失。
7.2.对全站失电时的处理细则:7.2.1.认真进行检查,核实停电时站内有无异常声、光来判断是否由于站内故障造成的全站失压。
如是站内引起的失压,则请示调度或按现场规定处理。
若不是站内故障,则应报告调度,听候处理。
7.2.2.西昌电网全网崩溃垮网造成我站全站失压时,我站110KV、35KV、10KV 各出线的开关不会跳闸,而其负荷消失。
7.2.3.由于全站失压后站用电消失,我站开关操作、保护电源全依靠直流蓄电池供电,因此,我站在保证恢复全站供电安全的情况下,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操作,以保证直流蓄电池电源在关键操作时能顶得上、靠得住。
7.2.4.当判明全站失压后,应首先断开各电源开关(包括110KV 松大151、松安152、35KV松两353、10KV西河958),110KV母线上只留下一主电源泸松153,以防多电源同时来电造成非同期并列引起事故。
7.2.5.所有线路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保持在投入位置。
但应取下110KV1、3M,35KV3M,10KV3MPT二次保险,以防止恢复送电时产生的冲击。
7.2.6.上诉操作应根据地调命令进行。
7.3.在断开各电源开关以后,应尽量采取措施保障通信的畅通,同时密切监视直流系统电压和电池容量。
7.4.当全站失压时间过长引起蓄电池容量消耗过快或迫切需要照明时,可以经调度同意后,将10KV系统与2#主变隔离以后,用10KV 西河958线暂时带站用变运行。
变电站全站失压事故处理变电站作为电能的重要转换和分配设备,一旦发生全站失压事故,将对整个电网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于变电站全站失压事故的处理,必须具有高效性和科学性。
本文将依次介绍变电站全站失压事故的原因、处理流程和预防措施,以期能够给电网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一、变电站全站失压事故的原因变电站全站失压事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1.变压器故障:变压器是电能从输电线路进入变电站最重要的设备之一,一旦变压器发生故障,如短路或过负荷,就会导致变电站失压。
2.开关设备故障:开关设备是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开关、隔离开关、接地刀等,一旦这些设备出现故障,也会导致全站失压。
3.输电线路故障:输电线路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下,易受大风、雷击等自然灾害或破坏性行为的影响,一旦出现故障,也会导致全站失压。
4.人为因素:变电站管理人员的操作失误、维修人员的维修质量不达标,等等,也会成为故障的原因之一。
二、变电站全站失压事故的处理流程变电站全站失压事故的处理目的是尽快恢复变电站的供电能力,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变电站全站失压事故的处理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排查故障原因在进行处理之前,必须首先找到故障原因,并对问题进行定位。
根据变电站的构造和设备,可首先排查变压器、开关和隔离开关等设备是否出现故障。
并对输电线路进行巡视和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线路短路、接触不良或线路破容等故障情况。
2. 应急措施在找出故障原因后,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以尽快恢复供电。
常用的应急措施包括:切断变压器母线、封闭开关柜、合上补充电源电路等。
3. 排除故障找出故障原因和采取应急措施之后,接下来就是排除故障。
具体方法包括:对修复线路故障、更换故障设备及对其进行检查维修等。
4. 恢复供电排除故障之后,需测试和检验整个设备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电力系统正常恢复供电。
此时,必须先前出现的异常情况都要得到彻底处理,并确保设备安全地投入运行。
变电站蓄电池运行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措施变电站蓄电池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备用电源设备之一,其主要用于保证电力系统在突发故障或停电时的正常运行,因此对于蓄电池的运行故障原因分析及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变电站蓄电池运行常见故障原因及相应措施。
1.蓄电池自放电过快导致电量不足蓄电池长期不使用或使用环境温度过高会导致蓄电池自放电过快,从而导致电量不足的问题。
此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检查蓄电池的开路电压,一般应保持在12.6V-12.8V之间,如低于该值,则需要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对于长时间不使用的蓄电池,可以以一定周期进行充电保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2.蓄电池内阻增加导致电流输出能力降低蓄电池长时间使用或长时间高负载放电会导致其内阻增加,从而使得蓄电池的电流输出能力降低,出现动力不足的故障。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对蓄电池进行电阻测量,当蓄电池内阻超过规定值时,需要对蓄电池进行更换。
-对于长时间高负载放电的情况,可以适当增加蓄电池容量,以提高其电流输出能力。
3.蓄电池充电过程中电解液流失或腐蚀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由于反应产生的气体或电解液的挥发,可能会导致蓄电池内电解液流失或腐蚀。
这会导致蓄电池寿命缩短或电解液浓度变化,进而影响到蓄电池的正常运行。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检查蓄电池的电解液浓度,如发现浓度异常,需要及时进行添加或更换电解液。
-对于充电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的蓄电池,应定期检查气体排放装置的通畅性,保证气体的正常排放,避免蓄电池内部产生过压。
4.蓄电池过负荷或短路由于误操作或电路故障,蓄电池可能会出现过负荷或短路情况,进而导致蓄电池短时间内大量放电,降低蓄电池的电量或寿命。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于主电路出现过负荷情况,需要对电路进行检修,避免过负荷情况的发生。
-在蓄电池正负极之间安装保险丝等过电流保护装置,当电流过大时及时切断电路,以保护蓄电池的安全运行。
一起因蓄电池组故障导致变电站失压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发布时间:2022-04-24T01:53:35.329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8期作者:满超阳[导读] 直流系统是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动力来源。
充电机和蓄电池是直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蓄电池组故障时,直流母线失压将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和测控装置等二次设备失去直流电源而发生越级跳闸,严重影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广东佛山 528000摘要:分析一起因蓄电池组故障导致某110kV变电站直流电源保护失效引起保护拒动,靠对侧站动作切除故障,导致全站失压的事故。
对直流系统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提高蓄电池组运维管理的措施,提高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组1.引言直流系统是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动力来源。
充电机和蓄电池是直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蓄电池组故障时,直流母线失压将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和测控装置等二次设备失去直流电源而发生越级跳闸,严重影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事故概况下图为某110kV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共两回110kV线路出线,分别运行在110kV 1M母线和110kV 2M。
事故发生前,该站#1主变在检修状态,101开关、501开关小车在分位;#2主变在运行状态,102开关、502开关小车在合位;1112刀闸在合位,110kV 1M母线与110kV 2M 母线并列运行;旁路190开关热备用状态,110kV A线两侧126开关均在运行状态,110kV B线事故站128开关在冷备用状态,对侧110kV B站的128开关在运行状态。
2019年12月19日,10kV 732线三相短路故障,110kV事故站10kV母线电压下降,站用交流系统电压跌落,两组直流系统充电机闭锁输出,直流系统Ⅱ段母线因#2蓄电池组故障而导致失压。
因#2主变、10kV732线因保护装置及控制电源均取于Ⅱ段直流母线导致保护失效,其上级220kV A站的110kV线126开关跳闸, 110kV B站110kV线路备自投动作于故障后跳闸,造成 110kV事故站全站失压。
一起变电站蓄电池故障造成全站失压的事故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姚文达一起变电站蓄电池故障造成全站失压的事故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姚文达摘要:在变电站中,直流系统是核心,为断路器分、合闸及二次回路中的继电保护、仪表和事故照明等提供能源。
而在直流系统中提供能源的主要是蓄电池,它相当于变电站整个二次系统的心脏,为二次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动力。
因此,蓄电池的稳定性和在放电过程中,能提供给负载的实际容量对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组变电站直流系统是变电站内独立的电源,它为继电保护、控制信号、自动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断路器的操作、通信以及事故照明提供可靠的操作电源。
而在变电站直流系统中提供能源的主要是蓄电池,蓄电池相当于变电站整个二次系统的心脏,为二次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动力。
正常时直流系统中的蓄电池组处于浮充电备用状态,当交流失电时,蓄电池迅速向事故性负荷提供能量。
如,各类事故照明、交流不停电电源等,同时也必须可靠提供事故停电时的控制、信号、保护、通信等重要电源,蓄电池组的运行状态,决定了变电站直流系统的稳定性。
本文通过一起典型的因单体蓄电池故障造成的全站失压事故的分析,指明了蓄电池组的日常检查、维护的重要性。
1.某110Kv变电站失压案例分析2012年10月6日10时53分08秒796毫秒,某变电站110Kv 卫马线39号杆由于事故车辆碰撞,造成线路两侧零序保护Ⅱ段保护动作,接地距离保护Ⅱ段动作,两侧断路器跳闸,全站失压。
直流系统由蓄电池供电,10时53分11秒725毫秒,蓄电池组107号蓄电池故障,导致蓄电池系统开路,造成全站直流系统失压,110Kv进线备自投保护装置失电未动作,某110Kv变电站全站失压。
1.1保护动作情况分析2012年10月6日10时53分08秒796毫秒,某110kV变电站卫马线112线路保护动作,零序Ⅱ段出口(定值=6.8A0.3S),自产零序电流大小为9.550A,(反映到一次2292A)二次零序电流满足零序Ⅱ段动作条件;10时53分08秒801毫秒,112线路保护动作,接地距离Ⅱ段出口(定值=1.46欧0.3S),测控阻抗为1.038欧,阻抗大小满足接地距离Ⅱ段动作条件,断路器跳闸。
变电站直流系统失压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发布时间:2021-04-06T07:30:17.706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1期作者:宋明亮黄科星[导读] 蓄电池组脱离母线的情况大多发生在施工或者定检过后蓄电池组没有正确接入母线。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海南昌江 572733摘要:直流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电源,在外部交流电中断的情况下,由蓄电池组继续提供直流电源,以保障系统设备正常运行。
直流系统的用电负荷极为重要,因此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很高。
当系统发生故障且站用电中断时,如果直流系统失压,则无法可靠地为工作设备提供直流电源,将会产生不可估计的损失。
因此,分析变电站直流系统失压的原因,并且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相应的设计改进以及制定运行维护方案,对提高站用直流系统可靠性及电网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直流系统失压;蓄电池开路;解决措施1变电站直流系统失压原因分析1.1蓄电池组开路蓄电池开路是直流系统开路的最根本原因。
蓄电池本身作为备用电源,一旦开路,后备电源不复存在,双电源形式变成单电源。
蓄电池组开路主要分为蓄电池组脱离母线和单个蓄电池开路两种形式。
蓄电池组脱离母线的情况大多发生在施工或者定检过后蓄电池组没有正确接入母线。
如:2016年某330kV变电站变压器爆炸事故就是由于蓄电池更换后没有接入母线并且失去交流电源导致事故扩大;某220kV变电站在做蓄电池核容定检时,退出原蓄电池后接入备用电池,由于备用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接线脱落,而在此期间又发生站用电开关脱扣(直流电保持),从而导致交流直流双失压。
单个蓄电池开路可分为完全开路、未完全开路。
完全开路的蓄电池,内部负极汇流排因被腐蚀断裂或者活性物质失效已经没有放电能力,在放电时呈现出极大的内阻特性;未完全开路的蓄电池,大多在浮充状态时电压稍偏高,有些甚至可以支撑短时间的放电。
直流系统失压多数发生在未完全开路的蓄电池上,正常运行时仅依靠测量蓄电池浮充电压很难发现问题,当外部发生故障交流失压后,未完全开路的蓄电池会转变成完全开路的蓄电池,整段直流跟着失压。
某变电站全站失压故障分析摘要:在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中,保护装置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往往一个很小的故障,隐藏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变电站的故障,我们要结合现场调试经验,对故障进行了分析研究,日积月累逐步提高自己业务技术水平和判断能力,为电网的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变电站故障0 前言2017年03月25日22时00分43秒,某变电站110kV设备区突然出现一道火光,并伴有一声巨响,该变电站全站失压。
到110kV设备区检查,发现分段3开关B相CT瓷瓶根部有放电痕迹。
1 故障前运行方式220千伏A站12线的1开关通过110千伏 B站2开关、分段3开关,带B站全站运行,B站45线4通过C站5带C站全站运行。
事故造成B站、C站全站失压。
2 保护动作分析:2.1 B站无任何保护动作现象,开关无一跳闸,但12线2开关、分段3开关、45线4开关均有保护启动报告。
(1)12线2开关保护启动报告:故障发生时刻,Ub降为0,Ib增大,Ia、Ic有微弱的同相电流,故障电流650ms后消失、母线电压消失,1780ms后母线电压、故障电流再次出现,保持时间70ms,证明12线对侧1开关,650ms跳闸,1780ms重合复掉。
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80度,证明12线线路反方向故障。
根据以上三个启动报告,可以分析出,故障点位于B站3开关B相CT与45线4开关B相CT之间,3开关B相CT故障。
2 A站保护动作情况:12线1开关保护动作报告:故障发生时刻,Ub降低,Ib增大,Ia、Ic有微弱的同相电流,1开关保护接地距离Ⅱ段、零序过流Ⅱ段动作,故障电流650ms后消失,1780ms后,重合闸出口,故障电流再次出现,距离重合加速动作切除故障,1开关保护接地距离Ⅱ段0.6S,重合闸1S,1开关保护动作正确。
2.3 C站保护动作情况:调取C站故障录波器记录,发现故障发生时刻,Ub降为0,主变间隙电流出现,保持时间350ms,主变间隙电流定值0.5S,主变保护未动作。
一起变电站蓄电池故障造成全站失压的事故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姚文达
发表时间:2019-07-08T10:04:15.150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作者:姚文达
[导读] 摘要:在变电站中,直流系统是核心,为断路器分、合闸及二次回路中的继电保护、仪表和事故照明等提供能源。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在变电站中,直流系统是核心,为断路器分、合闸及二次回路中的继电保护、仪表和事故照明等提供能源。
而在直流系统中提供能源的主要是蓄电池,它相当于变电站整个二次系统的心脏,为二次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动力。
因此,蓄电池的稳定性和在放电过程中,能提供给负载的实际容量对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组
变电站直流系统是变电站内独立的电源,它为继电保护、控制信号、自动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断路器的操作、通信以及事故照明提供可靠的操作电源。
而在变电站直流系统中提供能源的主要是蓄电池,蓄电池相当于变电站整个二次系统的心脏,为二次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动力。
正常时直流系统中的蓄电池组处于浮充电备用状态,当交流失电时,蓄电池迅速向事故性负荷提供能量。
如,各类事故照明、交流不停电电源等,同时也必须可靠提供事故停电时的控制、信号、保护、通信等重要电源,蓄电池组的运行状态,决定了变电站直流系统的稳定性。
本文通过一起典型的因单体蓄电池故障造成的全站失压事故的分析,指明了蓄电池组的日常检查、维护的重要性。
1.某110Kv变电站失压案例分析
2012年10月6日10时53分08秒796毫秒,某变电站110Kv卫马线39号杆由于事故车辆碰撞,造成线路两侧零序保护Ⅱ段保护动作,接地距离保护Ⅱ段动作,两侧断路器跳闸,全站失压。
直流系统由蓄电池供电,10时53分11秒725毫秒,蓄电池组107号蓄电池故障,导致蓄电池系统开路,造成全站直流系统失压,110Kv进线备自投保护装置失电未动作,某110Kv变电站全站失压。
1.1保护动作情况分析
2012年10月6日10时53分08秒796毫秒,某110kV变电站卫马线112线路保护动作,零序Ⅱ段出口(定值=6.8A0.3S),自产零序电流大小为9.550A,(反映到一次2292A)二次零序电流满足零序Ⅱ段动作条件;10时53分08秒801毫秒,112线路保护动作,接地距离Ⅱ段出口(定值=1.46欧0.3S),测控阻抗为1.038欧,阻抗大小满足接地距离Ⅱ段动作条件,断路器跳闸。
正常运行时,主变高压侧中性点均未直流接地,而经放电间隙接地,在卫马线111线路发生A相接地故障时,1号、2好主变中性点产生过电压,击穿主变中性点放电间隙,构成零序网络通道,造成该110kV变电站卫马线112线路保护零序Ⅱ段出口、接地距离Ⅱ段出口。
1.2110kV进线备自投未动作原因
现场检查110kV进线备自投保护未动作,保护定值中110kV备自投动作跳主供线路卫马线112动作延时4.5秒,合备用电源进线桥马线111动作延时0.3秒。
10时53分08秒796毫秒,卫马线112保护跳开112断路器,造成全站失压,直流系统因所用电源消失,全站直流蓄电池组供电。
10时53分11秒725毫秒,蓄电池组107号蓄电池故障,导致蓄电池系统开路,造成全站直流系统失压(监控后台报文有直流电池巡检整组电压异常动作信号)。
而110kV进线备自投还未满足4.5S的动作延时,全站直流系统已失压,110kV进线备自投保护装置已失电,造成110kV进线备自投保护未动作。
1.3直流系统失压原因
该组蓄电池为2001年出厂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组,至事故发生时年限已超过10年。
监控后台及直流系统监控单元报“直流电池巡检整组电压异常动作”,现场检查蓄电池两端电压为16.7V,测量107号蓄电池组两端电压为1.4V,故判断为107号蓄电池内部存在开路,导致蓄电池组回路开路,全站直流系统失压。
经判断分析,在直流系统交流进线电源消失后,蓄电池组带全站负荷及112跳闸冲击电流,突然以大电流(约5.1A)放电3S过程中,107号蓄电池老化、内阻大,在大电流作用下突然发生开路,导致直流系统失压。
2.事故案例主要原因分析
本起事故,由一起简单的双回互为备投线路跳闸事故演变为一起全站失压的重大事故,其主要原因在于当主供线路卫马线112线路于10时53分08秒796毫秒故障跳闸后,按照定制单投入要求,备用电源进线桥马线111线路应在延时4.5S后投入运行,但当故障跳闸到备用电源等待4.5S延时动作期间,10时53分11秒725毫秒,蓄电池组107号蓄电池故障,导致蓄电池系统开路,造成全站直流系统失压,此时等待4.5S延时的备用电源进线桥马线111线路备自投装置失电,备自投延时时限4.5S到时,备自投未动作,造成全站失压。
事故发生后,对110kV变电站107号蓄电池进行解体检查,打开蓄电池的安全阀,发现蓄电池在正极汇流排存在裂缝,负极汇流排正常。
打开蓄电池的密封盖体,发现蓄电池的正极汇流排已经变形,负极汇流排形体正常。
在正极汇流排靠近正极柱体的部位呈现下凹形体,该处汇流排存在断裂迹象。
在进一步的检查中,发现蓄电池正极柱体与汇流排已经处在虚接状态。
正常时蓄电池正极柱体与汇流排为同体一次成型后在电池壳体外与正极接线柱连接后胶注密封,不应存在连接或焊接部件,从现状分析可能是在蓄电池正极汇流排在组装过程中,受力下凹变形,在10年的运行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核对性充放电、均充等大电流运行,电池正极汇流排逐渐老化,原来变形的部位在多次电流的作用下逐步发生变形,由于柱体部位与壳体胶注在一起,当汇流排下凹变形加重时,造成汇流排与正极柱体不能一同向下位移,于是,在蓄电池正极柱体与汇流排处出现裂缝并逐步劣化加重。
在10月6日,电池突然由浮充状态转变到大电流放电时,正极汇流排发生断裂,造成电池开路整组蓄电池失压。
3蓄电池运行常见故障
a.蓄电池组工作时容量达不到标称容量,严重的出现个别电池放电起始就达到下限。
蓄电池组容量不足和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容量测试或内阻在线测试等方法及时发现。
b.蓄电池组无容量输出,个别电池出现开路状态。
变电站系统故障造成交流电源故障后,这时如果蓄电池组失效,变电站内保护直流消失,高频保护或电流差动保护可能误动,后果十分严重。
c.长期浮充状态下的蓄电池出现短路现象,出现短路现象的电池,往往可能会产生热失控现象。
4其加强维护的几点措施
(1)环境温度对蓄电池的放电容量、寿命、自放电、内阻等方面都有较大影响。
虽然开关电源有温度补偿功能,但其灵敏度和调整幅度毕竟有限,因此环境温度极其重要。
运行维护人员每天须检查蓄电池室环境温度并做记录,同时,蓄电池室温应控制在22~25℃之间,这不仅可延长蓄电池的寿命,还能使蓄电池具有最佳的容量。
此外,为成套充电电源的温度补偿功能而装设的温度感应探头,也应定
期检测其准确度。
(2)每天检查蓄电池的浮充电流是否在合格范围内并做记录。
当蓄电池的浮充电流突变时,应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3)每月应测一次电池单体电压及终端电压。
如发现个别电池(2V系列)浮充电压低于2.18v/单体时,应对电池组进行人工转换均衡充电,充电方法为:25℃时2.30V/单体,需24h;或25℃时2.35V/单体,需12h,均充后若仍不能恢复正常的电池应尽快联系厂家处理。
端电压是反映电池工作状况的重要参数,所以测量电池端电压不能只在浮充状态,还应在放电状态下进行。
(4)为保证电池有足够的容量,每年要进行一次容量恢复试验(即大充大放),让电池内的活化物质活化,恢复电池的容量。
(5)在蓄电池不均衡性较大、较深度地放电后,或运行三个月时,都应采用均衡的方式对电池进行补充充电。
(6)电池运行期间,每星期须检查一次蓄电池的接线螺栓有无发热现象,每月须检查一次蓄电池的外观有无异常变形,每半年须检查一次连接导线、螺栓是否松动或腐蚀污染,松动的螺栓必须及时拧紧,腐蚀污染的接头应及时清洁处理。
(7)对蓄电池的检查测试记录数据应妥善保存,每运行半年,需将运行的数据与原始数据进行比较,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赵舂华.防止蓄电池早期失效延长其使用寿命[J]电源技术,2001 (12)
[2]徐海明.直流设备检修[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3]吴平安等.直流系统漏电检测方法的比较[J]华北电力技术,2003(2)
[4]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组运行及维护分析2012
[5]《国家电网南安电力公司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