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建国前后,确定的目标是工业化,50 年代末确定的是“四化“,从十三大开 始确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
2.二十世纪后半期,亚洲现代化有哪些 主要特点?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有 何表现?
答:20世纪后半期亚洲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现 代化进程加快;一些国家实现国家独立,成为 现代化推动的巨大动力;出现多种模式;发展 不平衡。
思考七:工业资产阶级是怎样产生的? 其历史使命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使命:扫除工业革命前的旧体制。 事例: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国1848年
革命;美国内战;俄农奴制改革;德意 统一等。 结论:19世纪的历史是在工业革命的影响 下开始的,新兴的资产阶级唱了主角。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评价
内容:制度;市场;殖民。 形成:15-18世纪;18-19世纪70年代;
社会主义是为了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中的失 误而构建的全新的社会经济制度,目的是在落后 国家快速推行现代化。
思考三:
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首先认识 到原有的文明不能抵御欧洲国家的 入侵,要想生存就必须变革。用中 国和土耳其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如中国洋务运动;土耳其资产阶级改革等
思考四:建立民族国家为现代化的 第一目标,亚洲是如何实现这一目 标的?概括民族国家建立后亚洲主 要国家的共同政策。
B。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
C。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C
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2。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各国相继不同程度出现了经济危机, 原因是
A。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机器生产规模扩大 C。生产逐渐具有社会化特征 D。各国竞争激烈
C
作业3 (1).建国以来,中国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