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简答题

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

⑴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为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需求曲线是从左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即tga﹤0,表明需求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⑵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量和价格成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为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正,即tga﹥0,表明供给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⑶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和市场机制的基本原理。

⑷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这体现政府对供求规律的利用。支持价格应该高于市场均衡价格。限制价格应该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2.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

(1)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是: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

画图说明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等产量曲线和效用理论中的无差异曲线相似,因此,等产量曲线与无差异曲线有相似的三个特征:⑴等产量曲线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因为要保持产量不变,增加一种要素投入量,就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投入量,两种要素是互相替代的。⑵一个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叫做等产量曲线群。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越大。⑶一个平面图中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都不能相交,否则与等产量曲线的定义相矛盾。

3.等成本曲线的特征

(1)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的所形成的曲线

(2)在等成本线以外点,如图中的A点,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是最大的,但成本达不到;在等成本线以内的点,如图中的B点,成本虽然能够达到,但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不是最大;只有等成本线上的各点,是在成本既定的条件下,两种要素的组合是最大的。

4.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均衡条件

a.市场上有无数个购买者和生产者,

b.市场上的

产品是无差异的, c.厂商和要素可以自由进退和自

由流动, d.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

5.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左上方弯曲的

所谓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劳动者在各种可能的工资率

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

阶段,劳动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上升,既劳动的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当工资率上升到一

定阶段以后,工作较少的时间就可以维持较好的生

活水平,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下降,既劳

动的供给曲线开始向左上方倾斜,所以,随着工资

率的提高,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将呈现向后

弯曲的形状。

6.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是如何体现收入分配平等

程度的

答:洛伦兹曲线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

于1905 年提出的,旨在用以比较和分析—个国

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收入与

财富的平等情况,洛伦兹把社会人口按收入由低到

高分为10 个等级,每个等级有10%的人口,

再将这10%的人口的收入除以国民收入,得出每

一等级人口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所占的比重,然后,

以累计的人口百分比为横轴,以累计的国民收入百

分比为纵轴,画出一个正方形图。最后,根据一国

每一等绿人口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具体

数字,描绘出一条实际收入分配曲线,这就是洛伦

兹曲线。洛伦兹曲线反映了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

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基

尼系数是由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

计算出的一个反映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指标。把洛

伦兹曲线图中洛伦兹曲线与完全平等曲线之间的面

积用 A 表示,将洛伦兹曲线与完全不平等曲线之

间面积用 B 来表示,那么基尼系数就可以表示为:

G=A/(A 十B)。基尼系数通常是大于0 而小

于 1 的,基尼系数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等;

反之,越不平等。

7.外部性及解决的对策

答:外部性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

他家庭或广商的外部影响,日日外部性或称外部效

应或溢出效应。包括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解决的对策:税收和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家庭

或广商实行征税,其征税额应该等于该家庭或厂商

给其他家庭或厂商造成的损失额,从而使该家庭或

厂商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对于造成外部经济

的家庭或厂商,政府应给予补贴,其补贴额应该等

于该家庭或厂商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的收益额,

从而使该家庭或厂商的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

等。

企业合并。无论是外部经济还是外部不经济的厂

商,政府如果把这两个厂商合并或两个厂商自愿合

并,则外部性就“消失”了或被“内部化”了。合

并后的厂商为了自己的利益,使生产确定在MR=NIC

水平上,容易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明确产权。在许多情况下,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

失当,多是由产权不明确造成的。如果产权完全确

定并能得到充分保障,就可杜绝一部分外部性发生。

因为在产权明确的条件下,通过市场交易就可以解

决一部分外部性问题。

基本思路是外部影响内在化,主要政策手段包括:

税收和补贴、企业合并和明确产权等,前两个政策

强调政府的作用,后一个政策则强调依靠市场本身

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8.科斯定理及其评述

科斯定理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成本为零,那

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就是说,在

解决外部影响问题上不一定要政府干预,只要产权

明确,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因此,科斯定

理宣称,只要交易费用为零,不论产权归谁,自由

的市场机制总会找到最有效率的办法,从而达到帕

累托最优状态。

9.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转移支付乘数的区别

解: (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人变化量

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

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人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

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转移支付

乘数是指国民收人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

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人变

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

比例。

(2) 在这两种支出增加额相等的情况下,转移支

付乘数效应小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效应。原因在于

政府购买支出是全部用于消费,而政府转移支付一

部分用于消费,而另一部分有可能用于储蓄。

10.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是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

少。

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

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

减少。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持有财

富的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较为富有,从而增

加消费。价格总水平与经济中的消费支出成反方向

变动关系。

此外,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投资

减少,即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投资支出减少。相反,

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

利息率下降,引起厂商的投资增加,即价格总水平

下降使得经济中的投资支出增加。因此,价格总水

平与投资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以上两个方面的影响,当价格总水平提高时,消费

支出和投资支出同时减少,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下

降;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消费和投资支出

同时增加,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提高。也就是说,

总支出水平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下降,即总需

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11.总供给曲线的种类及其特点

ab 线,平行于横轴,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

供给不断增加,这是因为没有充分就业,资源没有

得到充分利用。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供

给。

be 线,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表明总供给

和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化。这是在充分就业前或资

源接近充分利用情况下,产量增加使生产要素价格

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这种情况

是短期的,同时又是经常出现的。所以,这段总供

给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或“正常的总供

给曲线”。

cd 线,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纵轴。表明价格

水平变化,总供给量不变。这是因为已充分就业或

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是一

种长期趋势。所以,这段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

供给曲线”。

12.通货膨胀的种类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物价上涨率角度,通货膨胀可分为温和的通货

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胀;

⑵从市场机制作用角度,通货膨胀可分为放开的通

货膨胀和抑制的通货膨胀;

⑶从人们预料的角度,通货膨胀分为预期的通货膨胀和非预期的通货膨胀,后者是指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人们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⑷从形成原因角度,通货膨胀可分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导致收入和财富的不同阶层之间的再分配,这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效应,其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通货膨胀的类型。由通货膨胀所造成的不同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会对产量和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通货膨胀的产量和就业效应。其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通货膨胀的类型。

13.菲利普斯曲线的经济含义及为什么要阻止其恶化

表示通货膨胀率(或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A曲线斜率为负,失业率越低,通货膨胀率越高,反之…;b.曲线形状不是一条直线,即不断降低失业率要以不断提高通货膨胀率为代价;c曲线与横轴相交的失业率为正值,也就是说,工资增长率或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稳定状态,也要有一定的失业率。

14.财政政策的工具及其应用

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政府投资;财政收入的财政工具:税收和公债。15.财政制度自动稳定器及其作用

(1) 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2 )在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人们的收人增加,税收自动而及时地增加,失业保险、贫困救济、农产品支持价格等转移支付会减少,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而在经济衰退时期,税收自动而及时减少,各项转移支付的增加,又助于缓和经济的衰退。因此,自动稳定器能够减轻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降低波峰高度,提高谷底高度。(3) 但是,由于自动稳定器仅仅是对经济波动动作稳定性反应,在波动产生之前并不能发生作用。同时,它也不能充分调节社会需求,从而不能消除经济危机。因此,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以及物价稳定等目标,还必须依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

16.货币政策的工具及其应用

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

A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劵,降低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增

B.在经济过热时期,总需求>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劵,提高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简述资源禀赋理论

答:又称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也称H-O模型。他认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是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如果两国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相同,生产效率相同,即在所有产品生产上具有相同的比较成本,就不会进行贸易。

要发生贸易,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两国间资源察赋不同,即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有差别;二是资源密集程度不同,即生产不同产品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17.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论

述题)

短期均衡条件: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价格和生产规

模都是确定的,厂商不能根据需求来调整全部生产

要素,因此,从整个行业来看,就有可能出现供给

小于需求或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

依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在既定的价格

下,厂商在价格与边际成本的交点处选择提供商品

数量。因此,短期均衡可分几种情况:(1)供给小

于需求,即价格水平高(P>AC),此时存在超额利

润;(2)供给等于需求,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P=AC),

此时存在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零,此点叫收支相

抵点;(3)供给大于需求,即价格水平低(P<AC

=,此时存在亏损,超额利润为负;在存在亏损的

情况下,企业是否生产?此时要看平均变动成本的

情况,如果价格大于或等于平均变动成本,即价格

线与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相切,此点E叫停止营

业点,此时厂商生产与否对他来说亏损额都是一样

的,即生产所得只够弥补全部可变成本。但对厂商

来说,还是生产比不生产要好,因为,一旦形势好

转,厂商可以立即投入生产。(5)在存在亏损的情

况下,但价格小于平均变动成本(P<AVC),即价格

线在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下方,此时厂商只能收

回部分可变成本,生产比不生产亏损要大,所以必

须停止生产。

长期均衡: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是

可变的,厂商就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规模过改变行

业中厂商的数量来消除亏损,或瓜分超额利润,最

终使超额利润为零,实现新的均衡,即长期均衡。

分为:⑴如果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水平高,即存在

超额利润时,各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或行业中有新

厂商加入,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增加,市场价格下

降,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下移,使超额利润减少,

直到超额利润消失为止。⑵如果供给大于需求,价

格水平低,即存在亏损时,则厂商可能减少生产规

模或行业中有一些厂商退出,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

减少,市场价格上升,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上移,

直至亏损为止。⑶供给等于需求,实现长期均衡。

在长期内由于厂商可以自由的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

并可以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所以供给小于需求和

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都会自动消失,最终使价格水

平达到使各个厂商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

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各个厂商的产量也不

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

18.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作用(论述题)

(1 )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

投资支出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

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一般地,假设投资变动△I,国民收入将随之变动△

Y,如果经济中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为b,那么,

投资增加引起的最终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为: △Y=

△L/1一b

上式被称为投资乘数定理,而“K=1/1-b被称为

投资乘数。投资乘数也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2) 投资乘数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方面,当投

资增加时,它所引起的收人增加要大于所引起的投

资增加;另一方面,当投资减少时,它所引起的收入

减少也要大于所引起的投资减少。

因此,经济学家常常将乘数称作一把“双刃剑”。乘

数的作用体现为: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投资可以使国

民经济迅速走向繁荣和高涨,在经济繁荣时减少投

资也可以使国民经济避免发展过热。

(3)投资乘数要发挥作用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一是

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二是经济

中不存在“瓶颈部门”,或瓶颈约束程度较小。

◎试述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应用,并结合实际谈谈我

国是如何运用货币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论述题)

1.货币政策的工具(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及应用,

再贴现率的含义及应用,存款准备金率的含义及应

用)

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

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中央银行调

节货币供给量的目的主要通过调整法定准备率、变

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手段来实现。

(1)调整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改变商业

银行的法定准备率来控制货币供给。当经济萧条时,

中央银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调低法定准备率。反

之,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的上限以

下提高法定准备率,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减少。

(2)变更再贴现率。再贴现:通常市场经济国家把

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再贴现,中央银行给

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叫做再贴现率。当经济萧条时,

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以吸引商业银行将手中持

有的债券向中央银行贴现,从而增加商业准备金,

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消费和投资;当经

济过热时,中央银行为了控制货币数量和商业银行

的放款规模,提高再贴现率,从而减少商业银行的

贷款数量。

(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

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

货币政策手段。当经济不景气时,为了刺激总需求,

中央银行便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商业持有的政府债券。

当经济过热,中央银行便在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

商业银行购买债券后,可以贷出的货币减少,从而

中央银行达到了控制货币、控制投资,进而影响经

济运行的目的。

上述三大手段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

手段,它们不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

一般说来,由于调整法定准备率对整个经济的影响

程度很大,因而在实践中较少使用。变更贴现率可

以间接地控制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因而在实践中较

为常用。公开市场业务不仅便于操作,而且很容易

进行数量控制,而且很容易进行数量控制,因而在

实践中最为常用。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全面)

一、试题类型:A型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类型说明: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 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2.对经济学家来讲,非理性意味着( ) A.人们无意识的伤害自己 B.人们故意采取与自己的最大利益相悖的行为 C.人们采取恶毒的行为 D.人们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加以考虑,从而做出反常的选择 3.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 ) A.购买者收入变化 B.商品价格下降 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 D.消费者偏好变化 4.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品,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5.需求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关系密切。需求曲线越是______,则购买者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反映越敏感。 ( ) A.陡峭B.向右延伸 C.平缓D.靠近纵轴 6.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dy/dx=-1/2,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X时,他愿意放弃多少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 ) A.0.5 B.2 C.1 D.1.5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 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8.已知产量为99单位时,总成本等于995元,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 于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______。( ) A.10元B.5 元 C.15元D.7.5元 9.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 A.AVC>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 B.AC>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

计量经济学试题

06A卷 一、判断说明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实际中,一元回归没什么用,因为因变量 的行为不可能仅由一个解释变量来解释。(×) 4.在线性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是原因,被解 释变量是结果。(×) 7. 给定显著性水平 及自由度,若计算得到 的t 值超过t的临界值,我们将拒绝零假设。 (√) 8.为了避免陷入虚拟变量陷阱,如果一个定性 变量有 m类,则要引入m个虚拟变量。(×)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计量经济学:融合数学、统计学及经济理论,结合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理论和实务。 2.最小二乘法:使全部观测值的残差平方和为最小的方法就是最小二乘法。 3.虚拟变量:在经济生活研究中,有一些暂时起作用的因素。如战争、天灾、人祸等,这些因素在经济中不经常发生,但又带有相同特性,经济学家把这些不经常发生的、又起暂时影响作用的称为虚拟变量。 4.滞后变量:用来作为解释变量的内生变量的前期值称为滞后内生变量,简称为滞后变量。 5.自回归模型:包含有被解释变量滞后值的模型,称为自回归模型。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应用最小二乘法应满足的古典假定有哪些?(1)随机项的均值为零; (2)随机项无序列相关和等方差性; (3)解释变量是非随机的,如果是随机的则与随机项不相关; (4)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2.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解决经济问题的步骤一般是什么? (1)建立模型; (2)估计参数; (3)验证理论; (4)使用模型。 3.你能分别举出三个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混合数据、虚拟变量数据的实际例子吗? (1)时间序列数据如: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各年商品的零售总额、各年的年均人口增长 数、年出口额、年进口额等等; (2)截面数据如:西南财大2002年各位教师年收入、2002年各省总产值、2002年5月成都市 各区罪案发生率等等; (3)混合数据如:1990年~2000年各省的人均收入、消费支出、教育投入等等; (4)虚拟变量数据如:婚否,身高是否大于170厘米,受教育年数是否达到10年等等。 4.随机扰动项μ的一些特性有哪些? (1)众多因素对被解释变量Y的影响代表的综合体; (2)对Y的影响方向应该是各异的,有正有负;(3)由于是次要因素的代表,对Y的总平均影响可能为零; (4)对Y的影响是非趋势性的,是随机扰动的。 四、分析、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 根据下面Eviews回归结果回答问题。Dependent Variable: DEBT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5/31/06 Time: 08:35 Sample: 1980 1995 Included observations: 16 Variable Coefficie nt Std. Erro r t-Statist ic Prob . C() INCOME() COST() R-squared Mean dependent var Adjusted R-squared () .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 Sum squared resid Schwarz criterion Log likelihood F-statistic()Durbin-Wats on stat Prob(F-statisti c) INCOME——个人收入,单位亿美元; COST——抵押贷款费用,单位%。 1. 完成Eviews回归结果中空白处内容。 2. 说明总体回归模型和样本回归模型的区别。

计量经济学简答题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简答题及答案 1、比较普通最小二乘法、加权最小二乘法和广义最小二乘法的异同。 答: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思想是使样本回归函数尽可能好的拟合样本数据,反映在 图上就是是样本点偏离样本回归线的距离总体上最小,即残差平方和最小 ∑=n i i e 12min 。 只有在满足了线性回归模型的古典假设时候,采用OLS 才能保证参数估计结果的可靠性。 在不满足基本假设时,如出现异方差,就不能采用OLS 。加权最小二乘法是对原 模型加权,对较小残差平方和2i e 赋予较大的权重,对较大2i e 赋予较小的权重,消除异方差,然后在采用OLS 估计其参数。 在出现序列相关时,可以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这是最具有普遍意义的最小二乘 法。 最小二乘法是加权最小二乘法的特例,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加权最小二乘法是广义 最小二乘法的特列。 6、虚拟变量有哪几种基本的引入方式? 它们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 在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的主要方式有加法方式与乘法方式,前者主要适用于 定性因素对截距项产生影响的情况,后者主要适用于定性因素对斜率项产生影响的情况。除此外,还可以加法与乘法组合的方式引入虚拟变量,这时可测度定性因素对截距项与斜率项同时产生影响的情况。 7、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结构式方程的结构参数为什么不能直接应用OLS 估计? 答:主要的原因有三:第一,结构方程解释变量中的内生解释变量是随机解释变 量,不能直接用OLS 来估计;第二,在估计联立方程系统中某一个随机方程参数时,需要考虑没有包含在该方程中的变量的数据信息,而单方程的OLS 估计做不到这一点;第三,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系统中每个随机方程之间往往存在某种相关性,表现于不同方程随机干扰项之间,如果采用单方程方法估计某一个方程,是不可能考虑这种相关性的,造成信息的损失。 2、计量经济模型有哪些应用。 答:①结构分析,即是利用模型对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研究,分析当其 他条件不变时,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发生一定的变动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②经济预测,即是利用建立起来的计量经济模型对被解释变量的未来值做出预测估计或推算。③政策评价,对不同的政策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价对比,从中做出选择的过程。④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计量经济模型可用来检验经济理论的正确性,并揭示经济活动所遵循的经济规律。 6、简述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的主要步骤。 答:一般分为5个步骤:①根据经济理论建立计量经济模型;②样本数据的收集; ③估计参数;④模型的检验;⑤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 7、对计量经济模型的检验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答:①经济意义检验;②统计准则检验;③计量经济学准则检验;④模型预测检 验。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1.通货膨胀的原因 1)作为货币现象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货币增长和产量增长 2)需求拉动又称超额需求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 3)成本推动又称成本或供给通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上涨 4)结构性在没有需求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5)通胀持续不断持续的趋势(价格水平持续上升即工资,价格) 2.实行适应性货币政策的原因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水平稳定 3.为了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4.为了保持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 3.简述结构性通货膨胀 一结构性通胀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结构性通胀没有有效抑制就会演变成成本推动型通胀,造成全面通胀。结构性通胀理论把通胀起因归结为经济结构本身特点。从生产率提高的速度看,社会经济结构特点是,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速度快,一些提高速度慢;从经济发展过程看,社会经济机构特点是,一些部门发展迅速,另一些则渐趋衰落;从同世界市场关系看,一些部门(开放部门)同世界市场联系十分密切,另一些(非开放部门)同世界市场没有紧密联系。 二 1.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这种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叫做结构性通货膨胀。 2.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如钢铁,猪肉,楼市,食用油等。 3. 是指由于一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在整体经济中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但却有相同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当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较高的部门货币工资的增长会带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较低部门的货币工资的增长,因此,在成本加成的定价规则下,这一现象必然使整个经济产生一种由工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这一理论实际上仍是对前两种理论的修改与综合

计量经济学重点简答论述题

计量经济学重点(简答题) 一、什么就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又称经济计量学,它就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与 实际统计资料为依据,运用数学、统计学与计算机技术,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随机因果关系、。 二、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的步骤就是什么? 1)理论模型的设计 A.理论或假说的陈述; B.理论的数学模型的设定; C.理论的计量经济模型的设定。 i.把模型中不重要的变量放进随机误差项中; ii.拟定待估参数的理论期望值。 2)获取数据 数据来源:网络、统计年鉴、报纸、杂志 数据类别: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混合数据、虚变量数据。 数据要求: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一致性 i.完整性:模型中包含的所有变量都必须得到相同容量的样本观察值。 ii.准确性:统计数据或调查数据本身就是准确的。 iii.可比性:数据口径问题。 iv.一致性:指母体与样本的一致性。 3)模型的参数估计:普通最小二乘法。 4)模型的检验:经济学检验;统计学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模型的预测检验。 5)模型的应用: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经济理论的检验与发展。 三、简述统计数据的类别? 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混合数据、虚变量数据。 1)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先后排列收集的数据。

采纳时间序列数据的注意事项: A.所选择的样本区间的经济行为一致性问题。 B.样本数据在不同样本点之间的可比性问题。 C.样本数据过于集中的问题。不能反映经济变量间的结构关系,应增大观察区间。 D.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序列相关问题。 2)截面数据:又称横向数据,就是一批发生在同一时间截面上的调查数据。研究某时 点上的变化情况。 采纳截面数据的注意事项: A.样本与母体的一致性问题。 B.随机误差项的异方差问题。 3)混合数据:也称面板数据,既有时间序列数据,又有截面数据。 4)虚变量数据:又称二进制数据,只能取0与1两个值,表示的就是某个对象的质量特 征。 四、模型的检验包括哪几个方面?具体含义就是什么? 1)经济学检验:参数的符合与大致取值。 2)统计学检验:拟合优度检验;模型的显著性检验;参数的显著性检验。 3)计量经济学检验:序列相关性;异方差检验;多重共线性检验。 4)模型的预测检验:a,扩大样本容量或变换样本重新估价模型;b,利用模型对样本期以 外的某一期进行预测。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全国 2018 年 7 月自学考试西方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13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 () A. 以分散决策为主 B.以集中决策为主 C.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相结合 D. 以私有产权为基础 2.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是() A. 递增的 B.不变的 C.等于零 D. 递减的 3.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位于() A. 等产量曲线的上方 B.等产量曲线的下方 C.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 D. 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交点 4.对于完全竞争厂商而言,在MR=MC 的短期均衡产量上,企业() A.必然能得到最大利润 B.不可能亏损 C.必然得到最小的亏损 D.若获得利润,则利润最大;若亏损,则亏损最小 5.厂商产品价格的上升将会导致() A. 要素的供给下降 B.生产中的要素投入量减少 C.要素的边际产量提高 D. 要素价格提高 6.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A. 获得了最大利润 B.支出了最小成本 C.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 D. 产生了最大亏损 7.下列产品中最接近私人品的是() A. 私人住宅 B.国家公园 C.国防 D. 消防设施 8.应计入我国 2018 年 GDP 的是 () A.2018 年生产而在2018 年销售出去的汽车 B.2018 年中国人投资于美国的厂商所生产汽车 C.2018 年美国人投资于中国的厂商所生产汽车 1

西方经济学考试知识点归纳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试知识点归纳 一、名词解释 1.隐成本: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2. 供给量: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某一价格下对商品或劳务的意愿销售量 3.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所获得的收益除去生产所付出的代价所剩余的差额 4. 无差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特定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点代表了受消费者同样偏好的所有可能的消费组合 5. 交叉价格弹性:着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他商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互补品的需价差价格弹性为负,替代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 6. 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要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7. 等成本曲线: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下,生产者刚好够买得起的生产要素可能的组合的轨迹 8. 约束线(预算线):在既定价格下,由花费所有收入的消费组合构成的曲线 9. 需求收入弹性: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时候,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10.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他代表了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11. 显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12. 需求量: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某一价格下对商品或劳务的意愿购买量 13.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其他因素不变时,需求量变化对该商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14. 消费者剩余(衡量消费者利益的指标):消费者为了获得一定数量的商品而愿意付出的代价与实际花费的代价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衡量的是消费者从中得到的净收益的多少) 15. 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的条件下,生产某一特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组合的轨迹 二、简答题 1 导致供给变化的因素: « 投入品价格 « 对价格变化的预期 « 技术 « 生产者数量 2 无差异曲线有哪三个基本特征: « 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 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是不会相交的 « 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越往右上方,偏好越大

计量经济学简答题及答案43378

简答: 1、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有何不同? 时间序列数据是一批按照时间先后排列的统计数据。截面数据是一批发生在同一时间截面上的调查数据。这两类数据都是反映经济规律的经济现象的数量信息,不同点:时间序列数据是含义、口径相同的同一指标按时间先后排列的统计数据列;而横截面数据是一批发生在同一时间截面上不同统计单元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列。 2、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赖以成功的三要素。P16(课本) 成功的要素有三:理论、方法和数据。理论:即经济理论,所研究的经济现象的行为理论,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基础;方法:主要包括模型方法和计算方法,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工具与手段,是计量经济学不同于其他经济学分支科学的主要特征;数据:反映研究对象的活动水平、相互间以及外部环境的数据,更广义讲是信息,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原料。三者缺一不可。 3、什么是相关关系、因果关系;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相关关系是指两个以上的变量的样本观测值序列之间表现出来的随机数学关系,用相关系数来衡量。 因果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在行为机制上的依赖性,作为结果的变量是由作为原因的变量所决定的,原因变量的变化引起结果变量的变化。因果关系有单向因果关系和互为因果关系之分。 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之间一定具有数学上的相关关系。而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并不一定具有因果关系。 4、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与关系。P23-P24(课本)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两者都是研究非确定性变量间的统计依赖关系,并能测度线性依赖程度的大小。其次,两者间又有明显的区别。相关分析仅仅是从统计数据上测度变量间的相关程度,而无需考察两者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因此,变量的地位在相关分析中饰对称的,而且都是随机变量;回归分析则更关注具有统计相关关系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分析,变量的地位是不对称的,有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分,而且解释变量也往往被假设为非随机变量。再次,相关分析只关注变量间的具体依赖关系,因此可以进一步通过解释变量的变化来估计或预测被解释变量的变化,达到深入分析变量间依存关系,掌握其运动规律的目的。 5、数理经济模型和计量经济模型的区别。 答:数理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计量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6、从哪几方面看,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P6(课本)

(全新整理)4月全国自考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西方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3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是() A.集中决策 C.计划决策B.分散决策 D.多个决策单位一起选择最优方案 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则() A.供给量越大 C.供给越大B.供给量越小 D.供给越小 3.限制价格的条件下,往往会出现() A.黑市交易 C.政府收购过剩品B.超额供给 D.平均交易量增加 4.在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动,则预算线将()A.不会变动 C.向右上方旋转

5.在短期内,生产者() A.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 C.不可调节可变要素的投入 6.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A.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线 B.呈现倒U型 C.由每一个产量对应的所有生产规模中最低的平均成本构成 D.先增加后递减 7.符合古诺模型的寡头市场的经济效率() A.比垄断市场低 B.比竞争市场高 C.比垄断竞争市场高 1 B.平行移动 D.向左下方旋转 B.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 D.可调节不变要素的投入 D.介于垄断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之间 8.导致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 A.产品价格降低 B.产品价格提高 C.劳动价格降低 D.劳动价格提高

9.下列属于大凡平均分析的是() A.研究一个国家的就业水平 B.研究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 C.研究消费者对茶叶的偏好 D.分析经济中所有经济单位和所有市场的相互联系及其相互影响 10.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 A.平均的市场工资率和平均的劳动就业量 B.平均的市场利率 C.平均的市场地租率 D.平均的市场汇率 11.生产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的条件是() A.两个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B.两个生产者的边际收益相等 C.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生产出的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 D.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生产出的任意两种商品的价格相等 12.“搭便车”现象,源于公共物品的() A.非竞争性 B.非排他性 C.排他性 D.竞争性 13.用收入方法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表示为() A.GDP=C+I+T B.GDP=C+I+S C.GDP=C+S+T D.GDP=C+I+G

西方经济学试题与答案.doc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整个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其原因是() A.需求增加 B .需求减少 C. 价格提高 D .价格下降 2.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A.减少 B. 不变 C .增加 D .难以确定 3 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 A.小汽车 B. 服装 C .食盐 D .化妆品 4.商品的边际效用随者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 A. 递增 B .递减 C .先减后增 D .增后减 5.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 A.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B.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交之点 C.高原点最近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D.离原点最近的消费可能线上的任何一点 6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 A.递减 B .不变 C. 递增 D .先增后减 7.等产量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表明的是() A. 产量增加 B. 产量减少 C. 产量不变 D .价格提高 8.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 U 型,是因为() A.外在经济 B.在经济C.规模经济D.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9.下列项目中属于可变成本的是() A.折旧B.正常利润C.管理人员的工资D.生产工人的工资 1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一定是() A.相切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B.相切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相交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D .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 10分。) 1. 资源配置要解决的问题是() A. 生产什么 B .如何生产 C. 为谁生产 D .充分就业 E. 通货膨胀 2.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 A.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 B .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C. 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D .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 E. 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3. 引起在经济的原因有() A.使用更先进的技术 B .厂商之间的合作 C.综合利用 D .行业扶植 E. 管理水平提高 4.通货膨胀理论包括() A.需求技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B. .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C. 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D .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E. 滞胀理论 5. 经济周期繁荣阶段的特征是() A.生产迅速增加 B .投资增加 C 信用扩 D.价格水平上升 E. 失业严重 三. 名词解释 ( 每小题5分 , 共20分 ) 1 . 供给的变动 2 . 规模收益递增 3.结构性失业 4.需求管理 四.简答题 (每小题5分 ,共 20分 ) 1 . 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有什么影响? 2 . 说明牙膏社种产品的市场结构及其形成条件. 3 . 简述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支出法.

计量经济学简答题整理版

1. 请问自回归模型的估计存在什么困难?如何来解决这些苦难? 答: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1) 出现了随机解释变量Y ,而可能与随机扰动项相关; (2) 随机扰动项可能存在自相关,库伊克模型和自适应预期模型的随机扰动项都会导致自相关,只有局部调整模型的随机扰动项无自相关。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使用工具变量法;对于第二个问题的检验可以用德宾h 检验法,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模型尽可能的设定正确。 2. 为什么要进行广义差分变换?写出其过程。 答:进行广义差分变换是为了处理自相关,写出其过程如下: 以一元模型为例:Y t = b 0 + b 1 X t +u t 假设误差项服从AR(1)过程:u t =ρu t-1 +v t -1 ≤ρ≤1 其中,v 满足OLS 假定,并且是已知的。 为了弄清楚如何使变换后模型的误差项不具有自相关性,我们将回归方程中的变量滞后一期,写为: Y t-1 = b 0 + b 1 X t-1 +u t-1 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ρ,得到:ρY t-1 = ρb 0 + ρb 1 X t-1 +ρu t-1 现在将两方程相减,得到:(Y t -ρY t-1 ) = b 0 ( 1 -ρ) + b 1 (X t -ρX t-1 ) + v t 由于方程中的误差项v t 满足标准OLS 假定,方程就是一种变换形式,使得变换后的模型无序列相关。如果我们将方程写成:Y t * = b 0* + b 1 X t * +v t ,其中,Y t * = (Y t -ρY t-1 ) ,X t * = (X t -ρX t-1 ) ,b 0* = b 0 ( 1 -ρ)。 3. 什么是递归模型? 答:递归模型是指在该模型中,第一个方程的内生变量Y 1仅由前定变量表示,而无其它内生变量;第二个方程内生变量Y 2表示成前定变量和一个内生变量Y 1的函数;第三个方程内生变量Y 3表示成前定变量和两个内生变量Y 1与Y 2的函数;按此规律下去,最后一个方程内生变量Y m 可表示成前定变量和m -1个Y 1,Y 2、,Y 3,…、Y m-1的函数。 4. 为什么要进行同方差变换?写出其过程,并证实之。 答:进行同方差变换是为了处理异方差,写出其过程如下: 我们考虑一元总体回归函数Y i = b 0 + b 1 X i + u i 假设误差σi 2 是已知的,也就是说,每个观察值的误差是已知的。对模型作如下“变换”: Y i /σi = b 0 /σi + b 1 X i /σi + u i /σi 这里将回归等式的两边都除以“已知”的σi 。σi 是方差σi 2 的平方根。 令 v i = u i /σi 我们将v i 称作是“变换”后的误差项。v i 满足同方差吗?如果是,则变换后的回归方程就不存在异方差问题了。假设古典线性回归模型中的其他假设均能满足,则方程中各参数的OLS 估计量将是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我们就可以按常规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了。 证明误差项v i 同方差性并不困难。根据方程有:E (v i 2 ) = E (u i 2 /σi 2 ) = E (u i 2 ) /σi 2 =σi 2 /σi 2 = 1 显然它是一个常量。简言之,变换后的误差项v i 是同方差的。因此,变换后的模型不存在异方差问题,我们可以用常规的OLS 方法加以估计。 5. 简述逐步回归法的基本步骤。 答:先用被解释变量对每一个解释变量做简单回归,然后以对被解释变量贡献最大的解释变量所对应的回归方程为基础,再逐个引入其余的解释变量。这个过程会出现3种情形:①若新变量的引入改进了R 2 和F 检验,且其它回归系数的t 检验在统计上仍是显著的,则可考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讲解学习

《西方经济学》简答 题

精品资料 简答题 1、说明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的含义及经济影响 支持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某一行业的生产,对该行业产品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的经济影响在支持价格的条件下,市场将出现超额供给现象。 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物品的价格而对它们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其目的是为了稳定经济生活,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有利于安定民心。限制价格的经济影响在限制价格条件下,部分市场需求会得不到满足,往往会出现某种形式的黑市交易。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无差异曲线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线。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自左上向右下方倾斜并凸向原点的曲线。同一无差异曲线图上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曲线斜率为负值,它表明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获得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就必须放弃减少,另一种商品,两种商品在消费者偏好不变的条件下,不能同时减少。在同一平面图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同样的满足程度,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满足程度,离原点越远,满足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3、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条件:1)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处在等成本线上,这意味着厂商必须充分利用资金,而不让其剩余下来2)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发生在等产量和等成本线相切之点上,即要求等产量曲线的切线斜率与等成本线的斜率相等。 意义:1)为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厂商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价格之比。 2)厂商可以通过对要素的不断调整,使得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无论是用来购买哪一种生产要素所或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从而实现在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4、边际产量曲线、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这道题你直接去百度下就知道了,很多,你自己总结下吧 5、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MR=MC. 因为厂商在生产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边际收益MR,另一方面要考虑边际成本MC,只要边际收益MR大于边际成本MC,厂商就会增加生产,如果边际成本MC大于边际收益MR,厂商就会缩减生产,直到边际收益MR和边际成本MC相等为止。此时厂商利润最大化。结合75页的最后那计算方法说明下更好。 6、机会成本和会计成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会计成本是会计记录在公司账册上的客观的和有形的支出,而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有限的资源当将它用到某一活动时,丧失掉的将其用到其他活动的最高收益。 7、比较完全竞争和垄断的经济效率 垄断厂商的收益全都以生产者剩余的形式存在,而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则都以消费者剩余的形式存在,垄断会导致垄断的无谓损失。而完全竞争会导致高效率,直到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有境界。 但是,大企业垄断市场的局面有利于发挥经济规模的优势,可以使产品价格下降而不是提高,另外,垄断是资本主义经济技术创新的源泉,技术进步的需要时垄断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技术进步了,经济效率也自然提高了。 8、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调整过程 计算题 1、已知某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为Q=21L+9L2-L3,求 (1)总产量TP L的最大值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计量经济学简答

简答题:1.选择工具变量的原则是什么:(1)工具变量必须与所替代的随机解释变量高度相关;(2)工具变量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3)工具变量与其它解释变量不相关,避免出现多重共线性。 2.实际经济问题中的多重共线性 (1)经济变量的趋同性(2)滞后变量的引入(3)样本资料的限制 3.序列相关性产生的原因: (1)惯性;(2)模型设定误差;(3)蛛网现象;(4)数据加工。 4、随机解释变量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随机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则称原模型出现随机解释变量问题。第一、随机解释变量与误差项相互独立;第二、随机解释变量与误差项同期无关,而异期相关;第三、随机解释变量与误差项同期相关;第四、解决方法为工具变量法。 5.随机解释变量产生的后果 1.若相互独立,则参数估计量仍然无偏一致。2 若同期相关,异期不相关,得到的参数估计有偏,但却是一致的3 若同期相关,则估计量有偏且非一致。 6.简述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性质:(1)线性性,即它是否是另一随机变量的线性函数;(2)无偏性,即它的均值或期望值是否等于总体的真实值;(3)有效性,即它是否在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中具有最小方差。(4)渐近无偏性,即样本容量趋于无穷大时,是否它的均值序列趋于总体真值;(5)一致性,即样本容量趋于无穷大时,它是否依概率收敛于总体的真值;(6)渐近有效性,即样本容量趋于无穷大时,是否它在所有的一致估计量中具有最小的渐近方差。 7、虚拟变量的作用:(1)表现定性因素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2)提高模型的说明能力与水平(3)季节变动分析。(4)方程差异性检验。 8、虚拟变量设置的原则:如果有定性因素共有个结果需要区别,那么至多引入m-1 个虚拟变量 9、实际经济问题中的多重共线性:(1)经济变量的趋同性(2)滞后变量的引入(3)样本资料的限制 10.引入随机误差形式为了:(1)代表未知的影响因素(2)代表残缺数据(3)代表众多细小的影响因素(4)代表数据观测误差(5)代表模型设定误差(6)变量的随机存在性 11. 12.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有:(1)根据样本观测值对经济计量模型参数进行估计,求得回归方程(2)对回归方程、参数估计值进行显著性检验(3)利用回归方程进行分析、评价及预测。 13.叙述原理:最小二乘法:当从模型总体随机抽取n组样本观测值后,最合理的参数估计量应该使得模型能最好的的拟合样本数据:最大似然法:当从模型的总体随机抽取n组样本观测值后,最合理的参数估计量应该使得从模型中抽取该n组样本观测值的概率最大。在满足一系列基本假设的情况下,模型结构参数的最大或然估计量与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是相同的。

计量经济学重要简答题

计量经济学重点简答题 1.简述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学科间得关系。 答:计量经济学就是经济理论、统计学与数学得综合.经济学着重经济现象得定性研究,计量经济学着重于定量方面得研究。统计学就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与分析数据得科学,而计量经济学则利用经济统计所提供得数据来估计经济变量之间得数量关系并加以验证。数理统计学作为一门数学学科,可以应用于经济领域,也可以应用于其她领域;计量经济学则仅限于经济领域。计量经济模型建立得过程,就是综合应用理论、统计与数学方法得过程,计量经济学就是经济理论、统计学与数学三者得统一。 2、计量经济模型有哪些应用? 答:①结构分析②经济预测③政策评价④检验与发展经济理论 3、简述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模型得主要步骤。 答:模型设定估计参数模型检验模型应用 或1)经济理论或假说得陈述2) 收集数据3)建立数理经济学模型4)建立经济计量模型5)模型系数估计与假设检验6)模型得选择7)理论假说得选择8)经济学应用 4、对计量经济模型得检验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答:①经济意义检验②统计推断检验③计量经济学检验④模型预测检验 5、计量经济学应用得数据就是怎样进行分类得? 答: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面板数据虚拟变量数据 6、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被解释变量就是模型要研究得对象,被称为“因变量”,就是变动得结果。 解释变量就是说明被解释变量变动得原因,被称为“自变量”,就是变动得原因. 内生变量就是其数值由模型所决定得变量,就是模型求解得结果。 外生变量就是其数值由模型以外决定得变量。 7、计量经济学得含义 计量经济学就是以经济理论与经济数据得事实为依据,运用数学、统计学得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数量关系与规律得一门经济学科。 8、在计量经济模型中,为什么会存在随机误差项? 答:随机误差项就是计量经济模型中不可缺少得一部分. 产生随机误差项得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模型中被忽略掉得影响因素造成得误差;②模型关系认定不准确造成得误差;③变量得测量误差;④随机因素. 9.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什么在进行了总体显著性F检验之后,还要对每个回归系数进行就是否为0得t检验? 答: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总体显著性F检验就是检验模型中全部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得共同影响就是否显著。通过了此F检验,就可以说模型中得全部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得共同影响就是显著得,但却不能就此判定模型中得每一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得影响都就是显著得。因此还需要就每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得影响就是否显著进行检验,即进行t 检验. 10、古典线性回归模型具有哪些基本假定。 答:1 随机误差项与解释变量不相关。2随机误差项得期望或均值为零。3随机误差项具有同方差,即每个随机误差项得方差为一个相等得常数。4 两个随机误差项之间不相关,即随机误差项无自相关。 11、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为什么用修正得决定系数衡量估计模型对样本观测值得拟合优度? 答:因为人们发现随着模型中解释变量得增多,多重决定系数得值往往会变大,从而增加了模

最新整理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问答题 第1章导论 五、问答题 1.何谓经济学?其经济含义是什么? 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理解这一涵义应把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资源是稀缺的(与人们欲望的无限性相比较而言的),稀缺性决定有效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即家庭、厂商、政府和涉外部门都以资源有效利用为目标进行选择。 厂商选择的目的是获得利润最大化。 家庭选择的目的是获得效用最大化。 政府和涉外部门选择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参见教材P4) 2.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什么?借鉴西方经济学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目的: 第一,分析和考察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实施的经济政策,便于我们认识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加深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解,通过和发达市场经济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和规律性的认识。 第三,分析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可借鉴之处,作为我们制定经济政策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时的参考依据,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西方经济理论产生于西方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文化背景、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为此应注意: 经济条件与国情不同。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经济学,其基本原理的产生与应用受不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而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假设的条件不同。西方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为:一般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即经济人假设; 产权明晰;具有完全信息的假设这些假设在西方也不一定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的事实。而在我国这些假设更是存在的很大的不同。 (参见教材P5-6) 3.试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需求理论(包括供求理论和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又称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以国民收入核算为研究宏观经济理论的出发点,以国民收入决定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形成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和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等三个模型和失业和通货膨胀、财政理论与政策、货币理论与政策和对外经济理论与政策等四个政策。外加经济周期的增长。(参见教材P15-16)4.西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单个经济决策单位(消费者、厂商等)的经济行为,它考察的是单个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和供求是如何变动的,单个消费者的消费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单个生产者的成本、价格、产量是如何决定的,收入任何在各资源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等。概括地说,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消费者如何消费获得效用最大化;研究厂商如何生产才能获得利润最大化;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它分析的是诸如一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财政金融之间关系等问题。 第二,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运用个量分析方法研究微观经济活动;宏观经济学运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 联系: 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分析是相互补充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可以同时对某一经

计量经济学简答题

1.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理论、统计学、数学的联系是什么?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理论、统计学、数学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计量经济学对经济理论、统计学、数学的应用方面,分别如下: 1)计量经济学对经济理论的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量经济模型的选择和确定 (2)对经济模型的修改和调整 (3)对计量经济分析结果的解读和应用 2)计量经济学对统计学的应用 (1)数据的收集、处理、 (2)参数估计 (3)参数估计值、模型和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的判断3)计量经济学对数学的应用 (1)关于函数性质、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2)对函数进行对数变换、求导以及级数展开 (3)参数估计 (4)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2.模型的检验包括哪几个方面?具体含义是什么? 模型的检验主要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模型的预测检验。 ①在经济意义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是否符合经济意义,检验求得的参数估计值的符号、大小、参数之间的关系是否与根据人们的经验和经济理论所拟订的期望值相符合; ②在统计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值的可靠性,即检验模型的统计学性质,有拟合优度检验、变量显著检验、方程显著性检验等; ③在计量经济学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的计量经济学性质,包括随机扰动项的序列相关检验、异方差性检验、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等; ④模型的预测检验,主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量的稳定性以及对样本容量变化时的灵敏度,以确定所建立的模型是否可以用于样本观测值以外的范围。 1.为什么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方程中必须包含随机干扰项? 计量经济学模型考察的是具有因果关系的随机变量间的具体联系方式。由于是随机变量,意味着影响被解释变量的因素是复杂的,除了解释变量的影响外,还有其他无法在模型中独立列出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样,理论模型中就必须使用一个称为随机干扰项的变量来代表所有这些无法在模型中独立表示出来的影响因素,以保证模型在理论上的科学性。3.为什么用可决系数R2评价拟合优度,而不是用残差平方和作为评价标准? 可决系数R2=ESS/TSS=1-RSS/TSS,含义为由解释变量引起的被解释变量的变化占被解释变量总变化的比重,用来判定回归直线拟合的优劣,该值越大说明拟合的越好;而残差平方和与样本容量关系密切,当样本容量比较小时,残差平方和的值也比较小,尤其是不同样本得到的残差平方和是不能做比较的。此外,作为检验统计量的一般应是相对量而不能用绝对量,因而不能使用残差平方和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 4.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所估计的模型已经使得拟合优度差达到最小,为什么还要讨论模型的拟合优度问题? 普通最小二乘法所保证的最好拟合是同一个问题内部的比较,即使用给出的样本数据满足残差的平方和最小;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所表示的优劣可以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比较,即可以辨别不同的样本回归结果谁好谁坏。 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有哪些区别?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区别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解释变量的个数不同;二是模型的经典假设不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比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了个“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的假定;三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式的表达更为复杂。 2.为什么说最小二乘估计量是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最小二乘估计的正规方程组,能解出唯一的参数估计量的条件是什么? 在满足经典假设的条件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量具有线性性、无偏性以及最小性方差,所以被称为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BLUE) 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最小二乘估计的正规方程组,能解出唯一的参数估计量的条件是(X X )-1存在,或者说各解释变量间不完全线性相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