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线控制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56.50 KB
- 文档页数:3
现场总线实验报告专业班级:测控1202 姓名:李聪学号:12054224一、实验目的:1、熟悉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组成2、了解常用的现场总线控制软件3、熟悉STEP7、SIMATIC组态软件的使用4、了解PROFIBUS-DP总线接口卡CP5611的工作原理二、实验设备:1、PROFIBUS-DP现场总线控制系统2、万用表3、4-20MA温度变送器三、实验内容:现场总线是一种串行的数字数据通讯链路,它沟通了生产过程领域的基本控制设备之间以及更高层次自动控制领域的自动化控制设备之间的联系。
Profibus是世界上最快的总线,世界范围的标准。
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
PROFIBUS提供了3种数据传输类型:用于DP和FMS的RS-485传输、用于PA的IEC1158-2传输、用光纤传输。
分为工厂级,车间级还有现场级。
实验室的Profibus总线系统实验室通过电脑显示4-20 ma常规信号三、实验步骤:1.打开station cobfiguration editor。
设置OPC server和CP56112.打开STMATIC Manager,通过insert>station>simatic pc station插入一个pc站,站名要更改为configuration editor中所命名的。
3.选择address为1,并新建subnet4.在Set pc interface中选择pc internal(local)5.双击cobfiguration,打开硬件组态窗口,组态与所安装的simatic net软件版本相一致的硬件,插槽机构与在cobfiguration editor的pc站一致6.设置address为47.设置数据类型为w8.设置为二进制显示9.将输出连接到电流表,进行测试输出显示10.出现黄色箭头标示,将正确的组态信息下载到pc station中。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解了现场总线的应用和各部分的组成,熟悉了几款上位机软件的使用,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组基本上都成功地完成了预定的实验内容。
总线数据传送控制实验总结
总线数据传送控制实验是一项主要着眼于电子器件与元器件之间的数据传送机制的实验。
该实验旨在通过针对同步总线和异步总线的控制信号与传输信息的实验,提高学生对于总线数据传输控制方面的认知。
而就本次实验所得出来的结论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如下几点:
1.总线传输控制方式
本实验主要考察了同步总线和异步总线的传输控制方式,通过实验对比我们可以得到,同步传输方式和异步传输方式都有其独特的控制信号和先后顺序。
此外,同步传输方式的机制能够更好地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2.总线传输时序
除了掌握总线传输的控制方式,本实验还通过数据传输的时序响应来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
在具体的实验中,通过所设定的时序响应实现了对于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同步控制,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理论的结合来更好地掌握总线传输的时序知识。
3.总结
总的来说,总线数据传输控制是电子信息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知识,具体实验操作和理论知识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总线传输控制的内容。
此外,如果能够结合实际场景进行分析、研究,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线控制实验报告总线控制实验报告一、引言总线控制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负责连接各个部件,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总线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正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总线控制的工作原理和实践操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总线控制的概念和作用;2. 学习总线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3. 掌握总线控制的实验操作方法;4. 验证总线控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三、实验原理总线控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数据传输方式,它通过一组控制信号来实现各个部件之间的通信。
总线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总线的定义和分类:总线是计算机系统中连接各个部件的一种通信线路,根据传输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并行总线和串行总线;2. 总线的工作方式:总线的工作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分别是单总线、多总线和分布式总线;3. 总线控制的基本原理:总线控制通过控制信号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其中包括地址信号、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等;4. 总线控制的实际应用:总线控制在计算机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内存读写、外设读写、中断处理等。
四、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实验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环境;2. 实验设置: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好总线控制的参数和配置;3.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总线控制的实验操作;4. 实验结果: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5. 实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验证总线控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总线控制可以有效地实现各个部件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2. 总线控制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是相符的,验证了总线控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3. 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好,说明总线控制的性能良好。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总线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掌握了总线控制的实验操作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总线控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can总线实验报告
《CAN总线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CAN总线的实验研究,掌握CAN总线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和应用领域,提高学生对CAN总线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
1. CAN总线基本原理的学习和理解
2. CAN总线的工作方式和通信协议的研究
3. CAN总线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4. CAN总线通信协议的实验验证
三、实验步骤
1. 通过文献资料和教材学习CAN总线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使用CAN总线开发板进行实验,验证CAN总线的通信协议
3. 分析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CAN总线的应用实例
4. 结合实际案例,对CAN总线通信协议进行实验验证
四、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CAN总线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掌握了CAN总线通信协议的实验验证方法,并对CAN总线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表明,CAN总线作为一种高可靠性、高性能的通信协议,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CAN总线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和应用领域有了更深入
的了解,提高了对CAN总线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CAN总线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CAN总线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今后的学习和实践,能够更好地应用CAN总线技术,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EDA实验报告书姓名 XXX 学号XXXXXXX 实验时间课题名称三态总线控制电路设计实验目的1.掌握进程的一般描述方法;2.进一步掌握文本输入的EDA设计方法3.熟练QuatusⅡ软件的使用方法设计要求设计一个三态总线控制门电路。
具体设计要求如下:1)当EN=0时,三态门的输出端处于高阻状态;2)根据EN值的不同,使得输出端分别选择输出七个输入端的信号。
七个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均为四位二进制信号。
试用两种方法实现。
(其中必须包含信号量的定义)设计思路使用IF语句和CASE语句分别设计两种程序,利用STD_LOGIC数据类型的‘Z’对一个变量赋值,即会引入三态门,并在控制下可使其呈高阻态,这等效于使三态门禁止输出设计原理图及源程序设计1(IF语句)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ee ISport(input6,input5,input4,input3,input2,input1,input0:IN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enable :IN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output :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END ee;ARCHITECTURE multiple_drivers OF ee ISSIGNAL SIN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BEGINPROCESS(enable,input6,input5,input4,input3,input2,input1,input0) BEGINIF enable="000" then SINT<= "ZZZZ";ELSIF enable="001" then SINT<=input6;ELSIF enable="010" then SINT<=input5;ELSIF enable="011" then SINT<=input4;ELSIF enable="100" then SINT<=input3;ELSIF enable="101" then SINT<=input2;ELSIF enable="110" then SINT<=input1;ELSIF enable="111" then SINT<=input0;ELSE SINT <= "ZZZZ";END IF;output<=SINT;END PROCESS;END multiple_drivers;设计2(CASE语句)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aa ISPort (input6,input5,input4,input3,input2,input1,input0:IN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enable :IN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output :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END aa;ARCHITECTURE bhv OF aa ISSIGNAL SIN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BEGINPROCESS(enable,input6,input5,input4,input3,input2,input1,input0)BEGINCASE enable ISWHEN "000" => SINT<=(others =>'Z');WHEN "001" => SINT<=input6;WHEN "010" => SINT<=input5;WHEN "011" => SINT<=input4;WHEN "100" => SINT<=input3;WHEN "101" => SINT<=input2;WHEN "110" => SINT<=input1;WHEN "111" => SINT<=input0;WHEN OTHERS =>SINT<=(others =>'Z');END CASE;output<=SINT;END PROCESS;END bhv;仿真波形图实验结果问题讨论1.试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效率。
现场总线plc实验报告引言现场总线(Fieldbus)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通信协议,它为工业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通信方式。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现场总线技术搭建了一个基于PLC 控制的实时监测系统,以模拟工业生产现场中的应用。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现场总线PLC 实验系统,了解现场总线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同时,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掌握PLC 控制系统的基本操作和调试方法。
实验设备本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 PLC 控制器- 现场总线模块- 电机驱动器- 传感器- LED 灯实验步骤1. 配置现场总线网络首先,我们需要配置现场总线网络。
将现场总线模块插入PLC 控制器的扩展槽上,并通过电缆将其与其他设备连接。
保证每个设备的地址设置正确,并确保通信电缆连接牢固。
2. 编写PLC 程序接下来,编写PLC 程序来控制实验中的设备。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可以使用Ladder diagram 或者Function block diagram 两种编程语言进行编写。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Ladder diagram 来编写PLC 程序。
3. 调试PLC 程序在编写完PLC 程序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调试。
通过连接计算机与PLC 控制器,我们可以使用相应的软件对PLC 程序进行下载和调试。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逐步调试,观察设备的状态和反馈信息,保证程序的正确性。
4. 运行实验当PLC 程序调试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运行实验。
通过触摸屏或者按钮,控制PLC 程序的运行,并观察实验现象。
例如,在本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PLC 程序,控制电机的启停或者灯的亮灭。
5. 数据记录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记录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记录各个传感器的输出值,以及其他设备的状态信息。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并改进测试系统。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基于现场总线PLC 控制的实时监测系统,通过PLC 程序的设置,实现了对传感器和设备的控制和监测。
重庆大学硕士专业试验教学试验汇报书试验课程名称: 现场总线控制试验试验指导老师: 赖俊峰学院: 自动化学院专业及类别: 控制工程(专业)学号:姓名:试验日期: 5月27日成绩:重庆大学硕士院制1.了解SLC50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组成结构以及RSLinx通信软件, RSLogix500编程/调试软件。
2.了解SLC500中1747-SDN设备扫描器模块、I/O模块、I/O机架和电源工作方法。
3.了解DeviceNet硬件设备结构以及工作方法。
4.经过将编辑好程序上传到SLC500, 控制数字量输出模块(2槽)显示灯点亮, 关闭以及闪烁以及多个显示灯循环点亮。
5.经过配置网络, 扫描传输线上设备, 达成经过手动控制台控制2槽显示灯点亮, 关闭以及闪烁目。
二、试验仪器设备本试验所用控制器为CompactLogix, 其硬件配置情况如表1所表示:表1 主站硬件配置表硬件装置简图如图1所表示:24V图1 硬件装置简图本试验中包含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部分为SLC500控制器各个模块, 包含CPU模块、 I/O模块、 DeviceNet设备网扫描器模块、电源模块等; 软件部分包含、 RSLinx通信软件、 RSLogix500编程/调试软件、 DEVICENET控制系统相关软件(CompactLogix)、 RSNetWorx for DeviceNet网络配置软件。
PC机经过串口与CPU连接实现通讯, 以进行程序调试、下载与状态读取。
扫描器 1747-SDN作为PLC和DeviceNet间接口 ,其作用是进行设备数据采样和格式转换。
扫描器与设备之间数据交换经过扫描器 1747-SDN来实现。
网络连接好以后 ,在现场总线上接入一台配置计算机 ,计算机经过一个RS-23接口模块(1770-KFD)与DeviceNet相连, 计算机内装有设备网管理软件RSNetwork和PLC编程软件。
经过RSNetwork软件组态扫描器数据表 ,来确定扫描器扫描哪些网络现场设备及部分扫描所需基础参数 ,如扫描方法与间隔等 ,从而确定哪些设备由PLC来监控。
实验四总线控制实验报告总线控制是计算机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负责协调计算机内各个组件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的交互。
本次实验主要介绍了总线控制的概念和实现,通过实验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理解了总线控制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首先,总线控制是指由总线控制器对计算机内部各个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
总线控制器起到了一个中介的作用,它负责对总线上的数据进行转发、选择和控制等操作。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使用VHDL语言来实现一个8位总线控制器。
实验中,我们的总线控制器具有以下几个功能:数据传输、地址传输、中断控制和时序控制。
数据传输是指总线控制器可以将数据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地址传输是指总线控制器可以将地址信息从CPU传输给内存或外设,实现设备的寻址和数据读写。
中断控制是指总线控制器可以接收和响应来自外设的中断信号,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和协调。
时序控制是指总线控制器可以控制总线的时序和状态,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设备的正常工作。
在实验中,我们根据总线的特性和需求,设计了一个基于VHDL语言的8位总线控制器电路。
总线控制器的输入包括数据输入、地址输入和控制信号输入,输出包括数据输出和控制信号输出。
通过编写VHDL代码,我们实现了总线控制器的功能,通过仿真软件进行验证和调试,最终得到了满足要求的总线控制器电路。
在实际应用中,总线控制在计算机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有效地管理计算机内部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的交互,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总线控制可以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和资源共享,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并行处理能力。
总线控制还可以实现设备的热插拔和扩展,方便系统的升级和维护。
总之,总线控制是计算机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负责协调计算机内部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的交互。
通过实验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深刻理解了总线控制的原理、方法和应用,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8位总线控制器电路,提高了对总线控制的认识和理解。
存储器读写和总线控制实验报告目录一、实验目的 (2)1.1 熟悉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1.2 掌握存储器的基本读写操作 (4)1.3 理解总线控制系统的作用和原理 (5)二、实验设备 (6)2.1 存储器模块 (7)2.2 总线控制单元 (8)2.3 示波器 (10)2.4 逻辑分析仪 (11)2.5 计算机调试软件 (12)三、实验原理 (13)3.1 存储器的结构及读写机制 (14)3.2 总线控制的基本概念及组成 (15)3.3 实验中的关键信号和时序 (16)四、实验步骤 (18)4.1 连接实验设备 (19)4.2 加载存储器读操作程序 (21)4.3 观察并记录存储器读操作的时序和信号波形 (22)4.4 加载存储器写操作程序 (23)4.5 观察并记录存储器写操作的时序和信号波形 (24)4.6 调试和优化总线控制单元 (26)4.7 执行完整流程并检查读写数据的一致性 (27)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27)5.1 存储器读操作的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29)5.2 存储器写操作的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30)5.3 总线控制单元的调试效果及实验结果 (31)5.4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32)六、实验结论与建议 (34)6.1 实验总结 (35)6.2 改进建议 (36)6.3 未来研究 (37)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深入理解和掌握存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读写操作以及总线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法。
本实验旨在:理解存储器的分类及其特点,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
掌握存储器的寻址方式、存储单元的访问规则以及数据读取写入的基本流程。
学习并实践总线的通信协议,包括信号线的分组、时序控制以及冲突检测与解决。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计算机系统底层工作的认识。
1.1 熟悉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在实施存储器读写和总线控制实验之前,首先需要对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实验四:总线控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总线的概念及其特性;
2.掌握总线传输控制特性;
二、实验设备
TDN-CM+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一台,排线若干。
三、实验内容
1. 总线的基本概念
总线是多个系统内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公共通路,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骨架。
借助总线连接,计算机在系统各个部件之间实现传送地址、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操作。
因此,所谓总线就是能为多个部件服务的一组公共信息线。
1.实验原理
实验所用总线传输实验框图如图7-1所示,它将几种不同的设备挂至总线上,有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寄存器。
这些设备都需要有三态输出控制,按照传输要求恰当有序的控制它们,就可实现信息传输。
实验要求
根据挂在总线上的几个基本部件,设计一个简单的流程:
⑴输入设备将一个数打入R0寄存器;
⑵输入设备将另一个数打入地址寄存器;
⑶将R0寄存器中的数写入到当前的存储器中;
⑷将当前地址存储器中的数用LED数码管显示。
1.实验步骤
⑴按照图7-2实验接线图进行接线。
⑵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初始状态应设为:关闭所有的三态门(SW-B=1,CE=1,R0-B=1),其他控制信号为:LDAR=0,LDR0=0,W/R(RAM)=1,W/R(LED)=1
第一组数据:(R0)=11H,(AR)=21H LED显示的数据为:
第二组数据:(R0)=A5H,(AR)=22H LED显示的数据为:
第三组数据:(R0)=FCH,(AR)=23H LED显示的数据为:
注意事项:
1、所有导线使用前须测通断;
2、不允许带电接线;
3、“0”——亮“1”——灭;
4、注意连接线的颜色、数据的高低位。
四、实验总结
实验过程出现了很多问题,只有在实验前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减少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实验主要是使我们理解总线的概念及其特性,并掌握总线传输控制特性,这对我们深入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更加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