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共26页
- 格式:ppt
- 大小:2.61 MB
- 文档页数:26
高水平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法规标准探讨■ 刘立坡 李筱珍 吴 潜 靳立强 刘富贵(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摘 要:基于我国高水平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处于概念设计、选址和场址评价、安全评价、地下实验室建设阶段,需要相关的法规标准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水平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法规标准的现状,对高水平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法规标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重点提出了我国高水平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法规标准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法规,标准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1.18.010Discussion on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for Deep Geological Disposal of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LIU Li-po LI Xiao-zhen WU Qian JIN Li-qiang LIU Fu-gui(Institute for Standardization of Nuclear Industry)Abstract: The deep geological disposal of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conceptual design, site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safety evaluation and underground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which needs the guidance and support of relevant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status quo of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for the deep geological disposal of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 in China, analyzed existing problems, the and proposed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for the deep geological disposal of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 in China.Keywords: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 disposal, regulations, standards学术研讨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等国际组织针对高水平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的安全要求和监管提出并发布了一系列安全标准和技术文件。
区与废物贮存区向位于地下贮存库远端的排气竖并排泄。
(2)常规凿眼爆破掘进用无轨柴油机动力设备,这是机械性能和灵活性都很理想的设备。
(3)贮存区的规模由岩石最佳运输距离及通风系统的要求确定。
(4)据计算,在地下贮存库使用期限内,距贮存室200m外的岩石保持正常的环境温度。
因此,竖井位置应在贮存区外200m 以上。
(5)所有主巷道在掘进时都要为贮存库区涉及的环境岩石进行现场调查工作提供通行条件。
此外,后退式开挖系统可把实验贮存区的位置设在贮存库的排气端。
图1.废物处置中心配置示意图2.2.2层状盐岩处置基岩区处置废物的一些困难可采用层盐矿层贮存法来解决。
以天然盐层作放射性废物存放库的优点是:盐矿易开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塑性形变将密封整个的废物罐。
由于盐的可塑性,因而盐层基本上是不透水的,稳定的厚盐层的存在,本身就证明没有来自地下水的侵蚀。
盐的分布很广、储量丰富,美国大约有1.3×106km2,储量达6×1013t以上;与其它岩型比较,其工程成本较低、导热性良好;世界各地的岩盐层多位于低地震活动区;盐的耐压强度与混凝土相似,即大约为20MPa。
理论和实验结果均表明,盐岩作为γ射线的吸收剂大致与混凝土相同;厚约1.5m 的固体盐层或2.25m的碎盐层(假定含1/3空隙)将有足够的放射性屏蔽作用。
因此,把废物罐放置在底板下孔穴中并用盐回填,可使得工作人员进入盐矿库房不受辐射伤致裂变(γ,f)反应进行嬗变。
3.2.3 用加速器驱动次临界装置(ADS)嬗变ADS是中能强流质子加速器与次临界反应堆耦合的装置。
所以,ADS是利用反应堆和加速器合作来完成嬗变。
ADS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图2)。
(1)驱动器。
可用作驱动器的加速器有两类:①直线型中能强流质子加速器,体积庞大(要几百米长),投资高;②回旋型中能强流质子加速器,体积小,投资较低,但质子能量和束流强度受限制多。
(2)散裂中子源。
散裂中子源是中子产生器,可选用铅、钨、铋、钽、铀等重金属作为靶材料。
高放废物的处理处置方法摘要:介绍了高放废物处理处置方法,比较了其各自的优缺点,指出深地质处置是处置高放废物的合适方法。
关键词:高放废物处理处置方法1 引言核废物是危险废物的一种,对于危险废物的管理,一般有如下三个基本原则:(1)分散与稀释原则:对核废物不适用;(2)转变成低危险性物质的原则:目前对于核废物尚未找到合适的方法,长期来说,嬗变是一种可能,它将减少高放废物的数量,但是嬗变后的废物也需要进行处置;(3)隔离原则:是核废物处置的基本原则。
高放废物的处理处置是核废物管理中的一个难题,尽管提出过多种方法,也有许多人比较这些方法的特点,但笔者未见到较为系统的比较,本文结合目前的最新认识,对高放废物处理处置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细致的比较。
2 高放废物处理处置方法比较表1给出的是一般意义上高放废物的处理处置方法的比较,其中除以前讨论较多的海洋倾倒、海底处置、大陆冰盖处置、发射至太空、地质处置、后处理/嬗变等外,还对监控储存与最终移去两种方法进行了探讨。
提出对核废物采用监控储存方法的原因是仍有许多人认为目前的技术水平尚不足以处理高放废物,因此他们建议对高放废物进行长期监控暂存,待技术成熟之后再进行处理,故在本文中较为详细地介绍其特点。
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这种做法是将处理的风险转嫁给下一代,因而是一种不可取的方法。
不过,将产生的高放废物在地面暂存30~50 a,以使短寿命核素衰变完,这是目前认同的做法,也是为了减小进一步处置的风险,此与长期监控暂存不一致。
至于最终移去的方法,实际上是人们最希望做到的,但其技术上存在较多问题,而且将来可能也做不到,因此此只是人们一相情愿的方法。
3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方法尽管国际上倾向于高放废物的地质处置方法,但是是直接进行地质处置还是后处理后进行地质处置,甚至经过后处理并经过嬗变之后再进行地质处置,各个国家的认识不尽相同,如瑞典、美国、加拿大、芬兰、西班牙等拟采用直接处置的方法,法国、英国、俄罗斯、日本等拟采用后处理后再处置的方法,法国、英国、俄罗斯已建有后处理厂,日本计划在2005年建成后处理厂,目前日本、瑞士、比利时、荷兰和德国的部分核燃料送到法国或英国的后处理厂进行处理。
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围岩的选择
陈璋如
【期刊名称】《世界核地质科学》
【年(卷),期】1992(000)0S1
【摘要】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所涉及的问题很复杂,研究的内容很广泛,所研究的对象经历的时间又很长,从现代自然界的人类活动和地质作用到预言未来一万年以至十万年后的地质事件。
从根本上看,就是将高放射性废物置于深地质建造(至少距地表500m深)中,与生物圈隔绝万年之久。
一旦废物同化体中的放射性核素
【总页数】7页(P45-51)
【作者】陈璋如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L2
【相关文献】
1.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场址筛选总体技术思路探讨 [J], 苏锐;程琦福;王驹;赵宏刚;郭永海;陈伟明;金远新
2.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黏土岩处置库围岩研究现状 [J], 王长轩;刘晓东;刘平辉
3.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围岩 [J], 王驹;徐国庆;金远新
4.多级温度及荷载条件下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花岗岩围岩蠕变特性研究 [J], 王春萍;陈亮;刘建锋;刘健
5.高放废物黏土岩地质处置库预选区围岩物理特性及力学性质 [J], 饶耕玮;刘晓东;刘平辉;戴朝成;梁海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英文)
王驹;苏锐;陈伟明;郭永海;金远新;温志坚;刘月妙
【期刊名称】《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年(卷),期】2006(25)4
【摘要】介绍了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计划的背景、初步技术战略和长远规划。
中国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始于1985年,计划于21世纪中叶建成国家高放废物处置库。
位于我国西北甘肃省的北山地区被选为最有远景的处置库预选区。
1999~2004期间,在该区开展了初步的场址特性评价研究,包括地表地质、水文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4口钻孔(北山1#,2#,3#及4#孔)的施工及钻孔现场试验,并获得了大量成果。
在缓冲回填材料、放射性核素迁移以及天然类比等方面也取得了进展。
【总页数】10页(P649-658)
【关键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北山场址;长远规划;场址评价
【作者】王驹;苏锐;陈伟明;郭永海;金远新;温志坚;刘月妙
【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L942.21
【相关文献】
1.中国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研究 [J], 王驹;徐国庆
2.中国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的缓冲材料选择及其基本性能 [J], 温志坚
3.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屏障系统的多场耦合数值分析 [J], 赵艺伟;吴志军;王旭宏;侯伟;杨球玉;吕涛;胡大伟;周辉;魏天宇
4.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进展 [J], 李露露;周志超;邵景力;崔亚莉;赵敬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23卷 第5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3(5):831~8382004年3月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March ,20042002年5月8日收到初稿,2002年7月2日收到修改稿。
作者 罗嗣海 简介:男,38岁,1985年毕业于东华理工学院水文地质专业,2000年于浙江大学获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任教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Email :drsoil@ 。
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及其研究概况罗嗣海1,2钱七虎1周文斌2 李金轩2 易萍华2(1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人防工程系 南京 210007) ( 2东华理工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 抚州 344000)摘要 简要介绍了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的概念及其关键技术问题、高放废物工程屏障及其研究概况、高放废物处置库的选址因素及选址过程、处置库的主要岩石力学问题与候选主岩、地下实验室核素迁移示踪研究概况,最后,简要介绍了美、法、俄、韩、中等国在高放废物处置方面的研究计划与进展。
关键词 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工程屏障,岩石力学,地下实验室分类号 X 7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6915(2004)05-0831-08DEEP GEOLOGICAL DISPOSAL OF HIGH-LEVEL NUCLEAR WASTE AND ITS RESEARCH OUTLINESLuo Sihai1,2,Qian Qihu 1,Zhou Wenbin 2,Li Jinxuan 2,Yi Pinghua 2(1Department of Civil Defence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Institute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 Nanjing 210007 China )(2 Divis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Fuzhou 344000 China )Abstract Some aspects related to deep geological disposal of high-level nuclear waste and their research are outlined ,including basic concept and key technical issues of deep geological disposal ,engineering barrier ,site location factors and selection processes. The rock mechanics issues and choice for host rock masses ,and nuclide tracer testing are reviewed. The research plan and progress in USA ,France ,Russia ,Korea and China are introduced briefly.Key words high-level nuclear waste ,deep geological disposal ,engineering barrier ,rock mechanics ,underground experiment laboratory1 引 言核工业带来了各种形式的核废物。
高放废物处置库深部地质特征研究
吴赞华;董湘龙;李忠权;时燕华;邓晓颖
【期刊名称】《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为查明高放废物处置库深部地质特征,采用大地电磁法、可控源音频大
地电磁法以及高精度磁法进行综合地球物理勘探与资料解译,得到6条测线的综
合地球物理成果解译图。
根据成果解译图的异常特征,推断出研究区花岗岩体受南北两侧两条近东西向断裂F1、F2控制,破碎带分布较宽,断层充填高热蚀变物质,岩体内部无明显断层发育。
【总页数】6页(P296-300,368)
【作者】吴赞华;董湘龙;李忠权;时燕华;邓晓颖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南昌330046;
核工业二三○研究所,长沙410011;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南昌330046;核工业西藏地质调查院,成都61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42+.5
【相关文献】
1.高放废物处置库新疆阿奇山预选地段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J], 郭永海;何建国;周志超;董建楠;季瑞利;张明;李杰彪
2.高放废物处置库北山预选区区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J], 王海龙;郭永海
3.高放废物处置库甘肃北山预选区水文地质特征研究 [J], 郭永海;杨天笑;刘淑芬
4.高放废物处置库芨芨槽预选场址深部地下水同位素研究 [J], 郭永海;王海龙;董建楠;苏锐;刘淑芬;周志超
5.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的岩体深部结构面特征研究——以甘肃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工程为例 [J], 王锡勇;李冬伟;成功;罗鹏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