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工艺文件OK
- 格式:doc
- 大小:162.00 KB
- 文档页数:9
(1)工序卡数控加工工序卡与普通加工工序卡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不同的是该卡中应反映使用的辅具、刃具切削参数、切削液等,它是操作人员配合数控程序进行数控加工的主要指导性工艺文件,工序卡应按已确定的工步顺序填写。
曲型数控加工工序卡见表2-3。
表2-3数控加工工序卡若在数控机床上只加工零件的一个工步时,也可不填写工序卡。
在工序加工内容不十分复杂时,可把零件草图反映在工序卡上,并注明编程原点和对刀点等。
(2)数控刀具调整单数控刀具调整单主要包括数控刀具卡片(简称刀具卡)和数控刀具明细表(简称刀具表)两部分。
数控加工时,对刀具的要求十分严格,一般要在机外对刀仪上,事先调整好刀具直径和长度。
刀具卡主要反映刀具编号、刀具结构、尾柄规格、组合件名称代号、刀片型号和材料等。
它是组装刀具和调整刀具的依据。
刀具卡的格式见表2-4。
表2-4数控刀具卡片零件图号JS0102-4数控刀具卡片使用设备刀具名称镗刀TC-30 刀具编号T13003 换刀方式自动程序编号序号编号刀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刀具组成1 7013960 拉钉 12 390.140-5063050 刀柄 13 391.35-4063110M 镗刀杆 14 448S-405628-11 镗刀体 15 2148C-33-1103 精镗单元φ50~φ72mm 16 TRMR110304-21SIP 刀片 1备注编制审核批准共页第页表2-5数控刀具明细表零件图号零件名称材料数控刀具明细表程序编号车间使用设备JS0102-4刀号刀位号刀具名称刀具图号刀具刀补地址换刀方式加工部位直径/mm长度/mm设定补偿设定直径长度自动/手动T13001 镗刀φ63 137 自动T13002 镗刀φ64.8 137 自动T13003 镗刀φ65.01 176 自动T13004 镗刀φ65×45°200 自动T13005 环沟铣φ50 φ50 200 自动表2-6数控加工刀具卡(车削加工)注:刀具型号组成见国家标准GB5343·1-93《可转位车刀型号表示规则》和GB5343·2-93《可转位车刀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刀片型号和尺寸见有关刀具手册,GC435为山特维克(Sand Vik)公司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牌号。
第一章绪论简答题答案,没有工艺题的1 什么是数控机床答:简单地说,就是采用了数控技术(指用数字信号形成的控制程序对一台或多台机床机械设备进行控制的一门技术)的机床;即将机床的各种动作、工件的形状、尺寸以及机床的其他功能用一些数字代码表示,把这些数字代码通过信息载体输入给数控系统,数控系统经过译码、运算以及处理,发出相应的动作指令,自动地控制机床的道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从而加工出所需要的工件。
2 数控机床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1)程序介质:用于记载机床加工零件的全部信息。
(2)数控装置:控制机床运动的中枢系统,它的基本任务是接受程序介质带来的信息,按照规定的控制算法进行插补运算,把它们转换为伺服系统能够接受的指令信号,然后将结果由输出装置送到各坐标的伺服系统。
(3)伺服系统:是数控系统的执行元件,它的基本功能是接受数控装置发来的指令脉冲信号,控制机床执行元件的进给速度、方向和位移量,以完成零件的自动加工。
(4)机床主体(主机):包括机床的主运动、进给运动部件。
执行部件和基础部件。
3 数控机床按运动轨迹的特点可分为几类?它们特点是什么?答:(1)点位控制数控机床:要求保证点与点之间的准确定位(它只能控制行程的终点坐标,对于两点之间的运动轨迹不作严格要求;对于此类控制的钻孔加工机床,在刀具运动过程中,不进行切削加工)。
(2)直线控制数控机床:不仅要求控制行程的终点坐标,还要保证在两点之间机床的刀具走的是一条直线,而且在走直线的过程中往往要进行切削。
(3)轮廓控制数控机床:不仅要求控制行程的终点坐标值,还要保证两点之间的轨迹要按一定的曲线进行;即这种系统必须能够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坐标方向的同时运动进行严格的连续控制。
4 什么是开环、闭环、半闭环伺服系统数控机床?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答:(1)开环:这类机床没有来自位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
数控系统将零件程序处理后,输出数字指令后给伺服系统,驱动机床运动;其结构简单、较为经济、维护方便,但是速度及精度低,适于精度要求不高的中小型机床,多用于对旧机床的数控化改造。
数控加工工艺任务一一、填充题1.生产中使用的量具很多,主要分为量具、量具、量具、量具和螺纹量具几种。
2.游标卡尺测量精度为mm,外径千分尺测量精度为mm,万能游标角度尺测量精度为mm。
3.综合性螺纹量具常用的有和。
一般外螺纹用检测,内螺纹用检测。
4.内径量表上显示的数值是尺寸与尺寸之。
5.长度尺寸、直径尺寸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选用测量,精度要求较高可选用测量。
深度尺寸可选用测量,角度尺寸可选用测量。
6.量具读数时,视线应与量具尺面。
7.三点内径千分尺测量前需用进行校正。
8.如题8图所示千分尺的读数为mm。
题8图二、判断题1.游标卡尺只能用于测量外圆尺寸、直径尺寸和长度尺寸。
2.外径千分尺有0~25mm、25~50mm、50~75mm等多种规格。
3.万能游标角度尺适用于机械加工中的外角度测量,不能用于内角度测量。
4.游标卡尺一般用于精度不高场合,故可直接用于测量。
5.深度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和游标卡尺完全一样。
6.千分尺测量工件时,测微螺杆轴线与工件中心线应垂直或平行。
7.内测千分尺测量内孔时,应反复找正,选择最小值为测量值。
8.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是一种绝对的测量方法。
9.量具是精密的测量工具,要轻拿轻放,不得碰撞或跌落地下。
10. 用塞规检测螺纹时,若止端能通过,而通端与工件螺纹旋合量少于两个螺距时,则螺纹加工合格。
三、选择题1.内测千分尺测量前需用校正。
A.环规B.直尺C.塞尺D.量块2.万能角度尺测量前应先校准。
A.主尺B.零位C.基尺D.角尺3.为确保测量准确,对同一尺寸尽可能取不同部位测量多次,取其为测量值。
A.最大B.最小C.中间D.平均值4.内径量表常用的分度值为mm。
A.0.05 B.0.01 C.0.02D.0.15.下列不能用于测量内孔的量具是。
A.游标卡尺B.内径量表C.外径千分尺D.内径千分尺6.游标卡尺读数时需要判断游标上的刻线与上的刻线对准。
A.主尺B.副尺C.卡脚D.套筒7.三点内径千分尺测量方法与相同。
一、填空题(每空1分)1.目前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元件为_大规模集成电路___。
2.数字控制是用_数字化信息_______对机床的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3.数控机床上有一个点,该点到机床坐标零点在进给坐标轴方向上的距离可以在机床出厂时设定。
该点称为机床参考点_。
4.数控机床中的标准坐标系采用右手定则的笛卡尔坐标系,并规定远离刀具与工件之间距离的方向为坐标正方向。
5.按照机床的运动方式分类, 可分成点位控制系统、点位直线控制系统、_轮廓控制_____系统。
6.数控编程描述的是刀具_刀位点____的运动轨迹,加工时也是按其来对刀。
7.在轮廓控制中,为了保证一定的精度和编程方便,通常需要有刀具的___位置补偿_______和___刀尖圆弧半径_____补偿功能。
8.___走刀路线______是指数控加工过程中刀具相对与被加工工件运动的轨迹和方向。
换刀点是数控程序中指定用于换刀的位置点,其位置应避免与__工件_______、________夹具_____和________机床______干涉。
9。
数控加工工艺文件主要包括___数据编程任务书________、____数据加工工件安装和原点设定卡片_______、__数据加工工序卡片_____、__数据加工走刀路线图__ ___等9.孔加工的固定循环指令中,在返回动作时,用G98指定刀具返回___初始______平面;用G99指定刀具返回______参考_______平面。
10.为了提高加工效率,进刀时,切削开始点的确定以尽量接近工件、不碰撞工件为原则。
11.在轮廓控制中,为了保证一定的精度和编程方便,通常需要有刀具___长度偏置______和___半径______补偿功能.12.数控铣床进行刀具长度补偿时,刀具需沿_______Z轴_______方向多移动一个补偿距离,则采用G43;反之,采用G44。
13.在数控编程时,使用M30 指令后,就表示程序结束并返回到零件程序头.14.加工中心自动换刀装置的刀库主要有____鼓(盘)式________、_____链式______两种形式。
第二章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一、填空题:1、数控加工编程任务书数控加工工序卡数控加工刀具明细表2、辅具刃具及切削参数切削液3、刀具明细表4、连接点5、节点6、确定控制其尺寸精度7、合理选择机床、刀具及切削用量8、一次装夹中9、同一把刀具10、加工路线11、缩短加工路线12、最后一次走刀中13、切向14、主轴转速背吃刀量进给速度15、小于16、常规模块化17、车削镗铣钻削18、尖形圆弧形成形19、直线形切削刃20、刀刃圆心21、光滑连接(凹形)的成型面22、样板刀刃23、小半径圆弧螺纹24、成形25、可转位标准化26、7∶2427、刀柄模块中间连接模块刀头模块28、粗基准精基准粗基准精基准29、不加工表面重复使用30、设计基准装配基准重合31、通用专用组合随行二、判断题:1.×2.√3.√4.×5. ×6.√7.√8.√9.×10.√11.×12.√13.×14.×15.×16.√17. ×18.×19.×20.√三、选择题:1.D2.D3.B4.A5.C6.A7.A8.B9.A10.D11.A12.C13.C14.A15.A16.C四、名词解释:1、数控加工程序单数控加工程序单是编程员根据加工工艺,经过数值计算,按照机床特点的指令代码编制的,它是记录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工艺参数、位移数据的清单。
2、加工路线在数控加工中,刀具刀位点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轨迹称为加工路线。
3、基点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要素之间的连接点称为基点。
4、节点用直线段或圆弧段去逼近非圆曲线,逼近线段与被加工曲线的交点称为节点。
5、粗基准以毛坯表面作为基准面的基准称为粗基准。
6、精基准以已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基准面的基准称为精基准。
五、简答题1、常用的数控加工工艺文件包括哪些?答、不同的数控机床,工艺文件的内容有所不同,主要包括编程任务书、数控加工工序卡、数控加工刀具明细表、数控加工程序单等。
数控技术习题及答案篇一:机床数控技术复习与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数据采样插补的特点是插补运算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进行粗插补,第二步进行精插补。
刀具补偿包括刀具长度补偿和刀具半径补偿。
伺服系统被看作一个独立部分,与数控系统和机床本体并列为数控机床的三大组成部分。
一般而言,数据采样的插补周期T必须A插补运算时间。
A:大于;B:小于;C:等于数据采样插补又称为数字增量插补,适用于数控机床 C驱动的闭环进给伺服系统。
A:步进电机; B:直流伺服电机;C:交流或直流伺服电机机床数控系统中的PLC经常被用作 A控制。
A:逻辑顺序;B:智能;C:进给伺服;目前数控机床高速主轴电机使用最多的是 C。
A:步进电机; B直流伺服电机:C交流伺服电机:D:直线电机数控机床在加工零件时,刀具相对于工件运动的 A 称为对刀点。
A:起点;B:基点;C:原点伺服系统是一种反馈控制系统。
不仅能控制执行件的 C,而且能控制几个执行件按一定运动规律合成的轨迹。
A: 速度;B:速度、位置; C:速度、方向、位置旋转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的A 式角位移检测传感器。
A:模拟式;B;数字式;C:脉冲式在 D系统中,进给速度的计算方法是采用数据采样方法进行插补加工,进给速度的计算是根据编程速度F值,将被加工零件轮廓曲线分割为采样周期的轮廓步长。
A:闭环;B:半闭环;C:开环;D:闭环和半闭环数控机床的工作流程包括哪些内容?答:工作流程包括:①数据加工程序的编制;②输入;③译码;④刀具补偿;⑤插补;⑥位置控制和机床加工。
后置处理程序的作用是什么?答:后置处理的目的是生成数据加工程序。
由于各种机床使用的控制系统不同,所用的数据加工程序的指令代码及格式也有所不同。
为解决这个问题,自动编程软件通常设置一个后置处理程序,在后置处理前,编程人员应根据具体数控机床指令代码及程序的格式,事先编辑好这个文件,这样才能输出符合数控加工格式要求的数控加工DDA直线插补的物理意义是使动点沿速度矢量的方向前进,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DDA 圆弧插补。
《数控加工工艺》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分考核说明一、有关说明1. 考核对象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专科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
2. 启用时间2015年秋季学期。
3. 考核目标通过考核使学生掌握金属切削、零件定位与夹紧等基本知识,理解加工工艺分析及工序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为深入学习本专业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4. 考核依据本课程考核说明是依据国家开放大学《数控加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文字教材《数控加工工艺》(徐宏海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制定的。
本课程考核说明是课程考核命题的基本依据。
5. 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
课程考核每次形考任务按照百分制计分,所得分数乘以对应的权重,相加的和为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成绩。
(二)终结性考试1. 考试目的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
2. 命题原则第一,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控制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范围之内。
第二,考试命题覆盖本课程教材的1-8章,既全面,又突出重点。
第三,每份试卷所考的内容,覆盖本课程教材所学内容的70%以上章节。
第四,试题难度适中。
一般来讲,可分为:容易、适中、较难三个程度,所占比例大致为:容易占30%,适中占50%,较难占20%。
3. 考试手段网络考试。
4.考试方式闭卷。
5. 考试时限60分钟。
6. 特殊说明终结性考试允许携带计算器。
三、终结性考试题型及规范解答举例试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综合题。
下面给每种题型列举1-2道样题,以及相应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根据工件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都被限制,但少于6个,这种定位方式称为()(A)完全定位(B)欠定位(C)过定位(D)不完全定位2、数控机床加工时,零件一次安装完成尽可能多的零件表面加工(即采用基准统一原则),这样有利于保证零件各加工表面的()。
思考与练习一、填空题1.常见的端面槽形状有、、、等。
2.为防止端面槽切削发生干涉现象,端面槽刀外侧面应磨成。
3.端面窄直槽一般采用法用G01指令切削。
4.端面宽槽可以采用端面槽复合循环指令编程加工。
5.前置刀架数控车床,端面槽编程和加工时一般选刀尖为刀位点较方便。
6.G74 R(e)指令中e含义是。
7.数控加工工艺文件包括、、、等。
8.数控工序卡一般按来填写工序内容,且按每个编写独立程序。
9.数控刀具卡一般包括、、等内容。
10.数控车床上,除了手动对刀外,还有、等。
11.有配合要求的内、外表面,一般原则是先终加工表面,再终加工相配合的表面。
12.自动对刀仪有、两大类。
13.CAD/CAM含义是。
14.常见的CAD/CAM软件有、、等。
15.将程序传入数控机床有、、等方式。
16.数控车CAD/CAM加工首先应在软件中画出零件并设置毛坯轮廓,其次确定加工路线,生成,最后生成,再将程序传入数控机床中进行加工。
17.在CAD/CAM软件中画零件轮廓时,工件原点应与软件坐标原点。
二、判断题1.端面槽刀外侧刀面圆弧半径应大于被切端面槽外侧圆弧半径。
2.端面梯形槽可以用直槽刀分三次进给进行切削。
3.车端面槽转速可以选择高一些,一般可达800r/min。
4.车端面槽进给量应选择小一些,预防刀具折断。
5.精度不高的端面槽深度尺寸可用游标卡尺测量。
6.端面槽宽度尺寸可选用深度千分尺测量。
7.数控加工工艺文件可有可无。
8.数控加工工艺文件既是数控加工、产品验收的依据,又是操作者应遵守、执行的规程。
9.同一把刀具在数控加工刀具卡中的刀具号与编程中刀具号可以不一致。
10.不同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程序单格式都是一样的。
11.机外对刀仪就是事先在刀具台上测出刀具的X、Z方向的长度值并将其输入到刀具相应刀具号中。
12.套件装配间隙及装配合后相关表面的位置精度要求常采作将套件组装后以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精加工被加工表面来保证。
13.自动对刀能缩短刀具调节与设置时间,大大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