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患者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13
烧伤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
烧伤患者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患者群体,短时间内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护伤口,促进早日康复。
那么,烧伤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立即停止烧灼源:在处理烧伤患者的时候,第一时间需要做的就是停止烧伤源。
如果是在家中发生的意外,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注意火势扩散的情况。
2、保持烧伤部位清洁,干燥:在烧伤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以免引起感染并减轻患者的痛苦。
此外,在清洗和消毒伤口的时候,需要使用生理盐水或者医用祛痰水进行处理,不能过于粗暴。
3、伤口覆盖:对于烧伤伤口需要进行覆盖处理,覆盖的方式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者医用敷料进行包扎,不能直接接触空气和阳光。
4、保持环境干净整洁:对于烧伤患者的住所和周围环境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充分消毒并保持整洁,以免影响患者的恢复和康复速度。
此外,还要保证空气流通和温度适宜,避免热源过多导致二次烧伤。
5、掌握合适的饮食:在烧伤处理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掌握合适的饮食,包括高蛋白饮食、充足的水分摄入等。
此外,要避免辛辣刺激和烟酒等有害食物的摄入。
6、注重观察病情变化:在对烧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包括体温、血压、呼吸、心率等方面。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并向医生反馈。
7、积极治疗、促进康复:在对烧伤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需要积极借助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手段促进其康复。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总之,在烧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需要全面的关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并且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技能和经验,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关心和温暖。
烧伤的护理措施
烧伤的护理措施
一、急救措施
1、重要的是立即就地处理,及时进行冷敷治疗:将烧伤部位用温水冷敷2~3小时,或用凉毛巾轻轻擦拭。
2、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者血压急剧下降,应立即实施急救措施。
3、不要直接用棉花湿敷烧伤部位,也不能直接抹药物,因为这样可能加重病情,使伤口感染。
4、最好不要用洗涤剂或清洁剂清洗烧伤部位,这类洗涤剂可能会使烧伤更加严重。
5、如果烧伤是由热水烫伤导致的,应立即以冷水冲洗烫伤部位,以减轻烧伤症状。
6、尽量不要移动烧伤患者,若有必要,应尽快就医,最好在120分钟内就诊,以便及时处理和缓解症状。
二、护理措施
1、根据伤情大小,直接包扎烧伤部位,必要时用湿毛巾把伤口包住,以防止细菌感染。
2、将烧伤部位用温水洗净,晾干,然后涂抹抗菌药膏,以防止伤口感染。
3、如果烧伤部位出现污垢、汗液或脓液,应用温水清洗,洗净污垢,以免出现感染。
4、针对烧伤较大的患者,加强营养,可适当增加一些高蛋白、
高热量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豆制品等。
5、要按时服用抗生素,以防止烧伤感染,应遵医嘱及时服用,以免耽误治疗效果。
6、每天要更换伤口敷料,以防止伤口感染,更换完敷料后,应涂抹抗菌药膏或抗生素软膏。
烧伤患者护理要点
烧伤患者护理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持呼吸道通畅:烧伤患者可能会有呼吸道水肿或痰液积聚,护士需要定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 防止感染:烧伤患者的皮肤损伤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护士需要戴上无菌手套处理伤口,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护士还需留意烧伤患者是否出现感染征象,如发热、红肿等。
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烧伤患者可能会出现体液丧失和电解质紊乱,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体液入出量和电解质水平,并适时补充。
4. 控制疼痛:烧伤患者常常会有剧烈的疼痛感,护士需要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方法控制患者的疼痛,使其舒适。
5. 营养支持:烧伤患者需要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并配合医生调整饮食方案。
6. 精神护理:烧伤患者常常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护士需要倾听患者的心声,提供心理支持,并帮助患者调整情绪。
7. 翻身和体位:烧伤患者在床边翻身和体位改变时,需要特别小心,以免进一步损伤患者的皮肤。
8. 康复和康复护理:对于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护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护士需要与康复医师和物理治疗师等多学科合作,帮助患者康复并恢复功能。
烧伤患者护理常规烧伤一般是指由热力(包括热液、蒸汽、高温气体、火焰、灼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是指皮肤、黏膜的损害,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组织。
【护理评估】1.根据病情或医嘱每2-4 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并记录。
2.做青霉素、普鲁卡因、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
3.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按医嘱迅速补液及用药。
4.协助医师进行清创、换药、并做好健康皮肤护理。
5.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少量多餐。
6.保持室温,夏季26~28℃,暴露疗法时可提高至32℃,有条件者可用空调。
【护理问题】1.体液不足:与烧伤创面渗出过多、血容量减少有关。
2.有窒息的危险:与头面部、呼吸道或胸部等部位烧伤有关。
3.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烧伤导致组织破坏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完整性受损有关。
5.焦虑:与烧伤后毁容、肢残及躯体活动障碍有关。
【护理措施】1.维持有效循环血量①烧伤较轻者,可口服淡盐水或烧伤饮料。
②重度烧伤者: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路,遵循“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的原则。
2.维持有效呼吸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鼓励病人深呼吸、用力咳嗽、咳痰,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②给氧:氧浓度40%左右,氧流量4-5L/分。
3.加强创面护理,促进愈合①包扎疗法护理:保持关节功能位,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注意观察肢体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如脉搏、颜色、温度。
②暴露疗法护理: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保持创面干燥,定时翻身或使用翻身床。
4.防治感染遵医嘱及早应用抗菌药物,正确处理创面,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防止交叉感染。
营养支持,增强抗感染能力。
5.心理护理耐心解释病情,鼓励病人参与社交活动,减轻心理压力,放松精神和促进康复。
【健康指导】1.宣传防火、灭火和自救措施。
2.烧伤部位在1年内避免太阳暴晒,指导康复训练。
3.合理膳食,加强营养,促进伤口愈合。
烧伤患者的护理要点如下是有关烧伤患者的护理要点:根据患者烧伤后机体出现的病理和临床特点,一般将烧伤临床过程分为3期:急性体液渗出期、感染期、修复期。
一.急性体液渗出期小面积烧伤体液的渗出以烧伤的局部组织水肿突出,对全身有效血容量的影响不大;而大面积烧伤,不仅表现出局部组织的渗出、水肿,同时伴有全身组织、内脏的渗出和水肿,如果烧伤后处理不当,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
烧伤愈严重,休克发生率愈高,发生的时间愈早。
烧伤后及时补液、正确的创面处理和妥善护理,是成功地防治烧伤休克的关键。
【常见护理问题】1、体液不足2、疼痛3、口渴4、皮肤完整性受损5、潜在并发症:感染、肺水肿、脑水肿【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早期烧伤病人一般出现惊吓、恐惧、担忧、焦虑等心理反应。
护士在通过与病人及家属的交流、观察中,了解其心理反应及心理需求,给与同情、安慰、开导的同时,鼓励病人将痛苦说出来,针对不同的原因给与相应的支持。
消除病人不必要的担忧,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重度烧伤可能导致容貌或功能障碍者,注意把握语言的分寸,激发病人对生命、对家庭的责任感,给病人希望,鼓励其自强、自信,渡过难关。
2、体位大面积烧伤病人应取平卧位,适当抬高头部,减轻头部水肿,注意四肢关节置于功能位置,创面包扎者,注意观察末梢循环情况,抬高包扎部位,促进静脉回流。
同时注意保温,一般伤后72小时不宜上翻身床,尤其是有头面部烧伤的大面积烧伤,以免俯卧后,加重喉头水肿而窒息。
3、一般护理(1)消毒隔离大面积烧伤病人安排单人房间,严格空气消毒,每日常规使用动态空气杀菌机消毒2~3次,每次1小时,并准备保护性隔离的用物,如隔离衣、洗手液,限制人员出入(2)五官护理双眼用0.9%氯化钠注射液棉球拭擦结膜囊内积液,眼药水滴双眼,防止感染及角膜损伤;用0.9%氯化钠注射液棉球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
(3)管道护理保证各种管道通畅,避免受压、脱出,并准确记录各种引流液的量和性质;注意无菌操作。
一、病例概述患者,男性,45岁,因不慎触电导致全身多处烧伤,烧伤面积约为40%。
患者入院时神志清醒,但疼痛难忍,伴有休克症状。
经过紧急处理后,患者病情趋于稳定,进入烧伤治疗期。
二、护理措施1. 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定时检查患者烧伤创面,了解创面愈合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观察患者疼痛程度,评估疼痛评分,给予相应镇痛措施。
2. 补液治疗(1)根据患者烧伤面积和体重,制定个体化补液方案,保证患者有效循环血量。
(2)密切监测患者尿量,确保尿量在每小时30ml以上。
(3)观察患者皮肤弹性、末梢循环,评估补液效果。
3. 创面护理(1)保持创面清洁,预防感染。
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避免污染。
(2)根据创面情况,给予适当的换药,如:清创、抗感染、促进愈合等。
(3)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给予局部或全身性抗感染治疗。
4. 心理护理(1)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
(2)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针对患者疼痛、焦虑等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
5. 康复护理(1)根据患者烧伤程度和康复需求,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
(2)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3)协助患者进行心理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三、护理效果经过精心护理,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烧伤创面愈合,生命体征稳定。
患者疼痛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心理状态良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四、总结本次烧伤个案护理过程中,我们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加强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烧伤的护理要注意哪些事项1.烧伤护理的烧伤外科护理2.烧伤康复病人的皮肤护理怎么做3.住院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有哪些?4.孩子烧伤后怎么护理烧伤护理的烧伤外科护理1.预防感染入室应戴口罩、帽子,接触患者前应洗净双手,医务人员以穿短袖衫、套裤为宜,接触大面积烧伤患者时,须特别注意无菌操作。
2.病室要求病室内保持清洁、舒适,布局合理,便于抢救,减少交叉感染,室温28-32oC,湿度60%--70%。
重症烧伤,暴露疗法除外。
每日中午紫外线消毒1次,时间为lh。
3.心理护理针对烧伤患者不同时期病情特点及心理状态、思想活动,积极做好心理护理。
4.病情观察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并注意热型变化,心率、心律变化和呼吸频率。
深度,发现异常时及时通知医师,配合抢救。
5.晨、晚间护理严重烧伤患者做好晨间和餐后,口腔护理,头面部无烧伤的患者协助其漱口、刷牙,健康皮肤清洁每日1次,衣服宽松、柔软。
6.褥疮护理重视褥疮的预防,按时翻身,骨突处避免受压,保持床单位干燥、平整,潮湿应及时更换。
7.营养护理鼓励及协助患者进食,根据各阶段病情需要合理调节饮食。
8.做好静脉穿刺、输液护理注意保护静脉,并按要求做好静脉切开、套管针穿刺护理。
9.护理记录正确及时记录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出入水量、神志、情绪、食欲、大小便及创面情况。
10.康复护理尽早指导与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因搬痕增生引起的功能障碍。
烧伤康复病人的皮肤护理怎么做烧伤主要由沸水、火焰、热金属、沸液、蒸汽等所引起,主要分为三度。
工度烧伤主要表现为局部潮红、微肿、灼痛、无水泡。
Ⅱ度烧伤损害真皮,除伤区红肿剧痛外,还出现水泡。
Ⅲ度烧伤皮肤全层损伤,深达皮下,甚至伤及骨骼、肌肉等。
烧伤常见于面颈、手等外露部位,小面积烧伤对全身影响不大,大面积的严重烧伤可引起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救治措施:烧伤发生时,应尽快脱离致伤现场,使烧伤少一些,轻一些,然后马上用自来水冲洗伤处,冲洗时间要长一些,一直冲到局部没有疼痛时为止。
烧伤患者护理常识烧伤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伤害,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正确的护理对于烧伤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烧伤患者护理的常识,帮助读者增加对这一领域的了解。
1. 紧急处理烧伤发生后,及时的紧急处理至关重要。
首先,立即将受伤的患者从烧伤源中移开,避免二次伤害。
随后,对于一二度烧伤,将受伤部位浸泡于凉水中,降低受伤区域的温度。
但对于三度烧伤,切勿使用冷水浸泡,以免引起过度冷却。
2. 清洁与消毒在进行任何处理之前,先确保自己的双手清洁干净,戴上手套。
受伤区域应该首先进行清洁,以去除烧伤部位上的灰尘和污垢。
采用温和的清洁剂,如生理盐水来清洗烧伤区域,并用纱布轻轻擦拭,避免使用刺激较强的杀菌药物。
3. 创面处理处理造成的创面应始终保持干燥和清洁。
对于一度烧伤,可以使用非粘性的敷料覆盖创面,以保护创面免受繁琐的处理。
对于二度和三度烧伤,应考虑使用特殊的敷料,例如透明薄膜敷料或凝胶敷料。
切勿使用粘着力较强的绷带或纱布,以免对创面造成二次伤害。
4. 疼痛管理烧伤患者常常伴随剧烈的疼痛。
及时有效的疼痛管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应先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
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非处方药物如扑热息痛和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处方药物如吗啡和芬太尼。
5. 烧伤后的营养烧伤后的患者需要额外的营养支持,以帮助他们的身体重建和康复。
蛋白质是烧伤患者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因此患者的膳食应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
此外,维生素C和锌等营养物质也对于创伤愈合和免疫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6. 心理支持烧伤患者不仅仅需要身体上的护理,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样需要关注和支持。
面对疼痛和伤痕留下的不良记忆,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
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能够帮助他们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过程。
7. 伤疤管理烧伤留下的伤疤是每位烧伤患者都会面对的问题。
及早的伤疤管理可以减少瘢痕的形成,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烧伤创面的护理要点
1. 注意创面清洁呀!就像我们每天都要洗脸保持干净一样,烧伤的创面也需要精心护理。
如果创面脏兮兮的,那怎么能好得快呢?比如不小心沾上了脏东西,那可不行,一定要及时清理干净。
2. 千万不能随意触碰创面哦!这可是很重要的。
想象一下,你受伤了,别人总来碰你伤口你好受吗?就像刚烫伤的地方,自己都不敢乱动,更别提别人来乱摸了。
3. 要经常观察创面的变化呀!就像关注天气变化一样得时刻留意着。
比如说颜色突然变得很奇怪,或者渗出液变多了,那可得提高警惕,赶紧想办法处理。
4. 保持创面湿润也很关键呢!别让它干巴巴的,就像花儿需要水分才能绽放。
像有的时候伤口会起皮,那就是太干燥了呀,得想法子湿润湿润。
5. 包扎的时候要小心再小心呀!可不能马马虎虎的。
就像给宝贝东西包起来一样得细致,要是包得不好,那不是白费劲嘛!比如绷带缠得太紧或太松都是不行的。
6. 饮食也得注意啊!不能乱吃。
这就好比汽车需要好油才能跑得快,咱们也得给身体提供好的营养。
像那些辛辣刺激的食物,这时候就别吃啦!
7. 休息很重要哦!你想想,人累了要休息,创面也需要“休息”呀!如果总是跑来跑去不休息,那创面怎么能好好恢复呢?比如该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别熬夜。
8. 用药要听医生的话呀!可别自己瞎捣鼓。
这就跟听老师讲课一样,得按照要求来。
像医生说涂哪种药,就乖乖涂哪种,可不能乱用药。
9. 别着急,耐心等待创面愈合!就像等待一朵花慢慢开放,得给它时间。
千万不能因为着急就乱了方寸呀!
总之,烧伤创面的护理马虎不得,得用心去做,这样才能让创面快快好起来呀!。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烧伤护理常规烧伤是由热力、电、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对皮肤造成的损害,可深达肌肉、骨骼、内脏,甚至可危及生命。
第一节病区消毒隔离及常用物品消毒方法医院是病原菌、微生物集中的场所,预防感染的最重要措施是病房的消毒隔离。
烧伤病房由于细菌密度大,病人全身抵抗力低下,易感性较高。
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防止烧伤病人创面感染及院内交叉感染非常重要。
认真做好病区的清洁、消毒,是减少或杀灭物体表面的细菌,切断细菌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
一、烧伤病房消毒隔离制度1.工作人员进入病房必须穿戴工作衣、帽,戴口罩,换鞋,着装整洁。
2.诊疗工作前后,接触不同病人均应洗手,无菌操作时,应戴口罩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每月对医护人员的手进行一次细菌学调查。
3.严格探视制度。
重病区(严密隔离区)探视2次/周(周二、周五下午14:30-15:30),每次一人。
探视人员进室时需要换鞋,戴口罩、帽子,以减少人员流动,降低空气中细菌量,减少污染。
4.重病区地面、台面消毒每日用0.5‰含氯制剂及清水早晚各拖地1次,轻病区每日用0.5‰含氯制剂及清水各拖地1次;物品表面每日用0.5‰含氯制剂擦拭一次。
5.各治疗室、换药室每晚22:00至24:00用紫外线消毒1小时。
6.房间消毒重病区留一备用房间作为消毒轮换间,房间的熏蒸消毒应每周1次,轻病区每月消毒2次。
空气消毒用过氧乙酸,具体方法如下:将房间密闭,用过氧乙酸溶液加热蒸发进行熏蒸。
对细菌繁殖体用药量为1g/m3,熏蒸60min;对细菌芽孢为3g/m3,熏蒸90min。
熏蒸时,室温保持在18℃以上,相对湿度70%~90%。
7.浸浴缸消毒每次用完后立即用1‰含氯制剂清洗浴缸,再用术必泰50~100ml从上到下喷洒,15分钟后备用。
二、常用物品消毒方法1.病人用物品的消毒(1)大纱布、大纱垫、翻身床套洗净,高压灭菌。
(2)翻身床每位病人使用完,清水清洗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
烧伤患者的护理措施
烧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创面护理: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感染。
根据创面的大小、深度和位置,选择适当的敷料进行覆盖。
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
对于深度烧伤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清创、植皮等治疗。
2. 疼痛管理:烧伤患者往往会经历剧烈的疼痛。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同时,可采取舒适的体位,如抬高患肢,以减轻疼痛。
3. 感染预防:烧伤创面容易发生感染,因此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密切观察创面有无红肿、渗出等感染迹象。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4. 饮食护理:提供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饮食,以促进创面愈合。
对于口腔烧伤的患者,可给予流食或软食。
5. 心理护理:烧伤患者可能因疼痛、外观改变等原因出现心理问题。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其表达情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6. 功能锻炼:对于烧伤部位影响肢体功能的患者,要尽早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7. 并发症观察:烧伤患者可能出现休克、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8.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烧伤的预防、治疗和护理知识,指导他们正确进行创面护理和康复锻炼。
总之,烧伤患者的护理需要全面、细致,要注重创面护理、疼痛管理、感染预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多个方面,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烧伤患者的护理
案例编号:102040
知识点:烧伤患者的病情评估;烧伤严重程度判断;烧伤患者现场救护;烧伤患者休克期的护理;烧伤患者的创面护理要点;烧伤患者的健康指导。
关键词:烧伤;大面积烧伤;浅度烧伤;深度烧伤;翻身床;植皮;自体皮。
患者黄某某,男性,51岁,小学文化,工厂工人,酒精烧伤5小时来院。
5小时前患者因酒精火焰烧伤全身多处,伤后即送到当地医院,给予补液3500ml 等抗休克治疗、留置导尿后转入我院。
急诊以“烧伤Ⅱ°~Ⅲ°90%”收入院。
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头面部、颈部肿胀,双眼能睁开少许,眉毛、头发烧焦、呼吸尚平稳,两肺呼吸音对称,呼吸音粗,全身除头顶、双足、双手部分正常皮肤外,其余均烧伤,躯干、双下肢后侧基底呈皮革样,其余大部分创面基底以暗红色为主。
患者留置导尿通畅,血色素尿明显,尿量少,T35.8℃,HR123次/分,R28次/分,BP不能测,SPO2测不出,四肢末梢凉。
入院后予快速补液、输血浆抗休克、泰能抗炎、洛赛克预防应激性溃疡等对症支持治疗,创面予清创换药包扎处理。
辅助检查:
胸片:两肺未见明显异常。
血常规:PT:23秒,PTT:46秒,WBC:15.8×109/L,N:89%,RBC2.46×1012/L,HB18g/L,PLT58×109/L。
+:4.06mmol/L,血气分析PH:7.357,PaO2
:90.6mmHg,BE:-9.3mmol/L,K
Cr:165umol/L,ALS:59Iu/L,GLU:8.20mmol/L。
医疗诊断:Ⅱ°~Ⅲ°烧伤,烧伤面积90%。
情境1 入院准备及处置
问题1 作为责任护士,应如何进行急诊处置和护理评估?
1.接到急诊室电话,初步了解患者性别、年龄、烧伤原因、烧伤时间、烧伤程度、大致烧伤面积等情况。
如果收治大批伤员,应立即向医院领导汇报以便集中力量进行抢救;
2.立即通知医生;
3.准备床单位,将患者安置单人房间,调节室温28℃;
4.准备吸氧、吸引装置、心电监护仪,伴有呼吸道烧伤者,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和抢救用物;
5.与送入病房的急诊室护士做好详细交接班,如患者姓名、病情、生命体征、尿量、补液量、治疗、化验结果等情况,做好详细的护理记录;
6.入院后快速评估患者神志、意识、生命体征、呼吸道情况、烧伤创面面积、烧伤
程度、尿量、尿色、四肢末梢皮温、当地补液量、尿量及其它处理情况;
7.评估静脉通路、确保静脉通道通畅、按医嘱正确快速补液抗休克治疗。
问题2 入院后接医嘱行急诊气管切开、创面清创术,如何做好急诊术前准备?
1.继续快速补液抗休克治疗;
2.通知患者禁食、禁饮;
3.遵医嘱备血;
4.酌情剃除毛发,清洁完好皮肤;
5.留置导尿,记每小时尿量;
6.做必要的化验检查准备,如血生化、血气分析、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等各项术前检查;
7.遵嘱予给予止痛剂;
8.安慰患者,给予心理支持。
情境2 休克期护理
患者经急诊术前准备后入手术室在全麻下行气管切开、创面清创换药包扎术,全麻清醒后送回病房,患者神志清楚,沟通障碍,头面部肿胀、双眼能睁开少许,视物清楚,气管切开后气切呼吸道通畅,呼吸基本平稳,气管套管居中,气管切口有少许渗血,气道内吸出血性痰和部分烟灰样痰,两肺听诊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音,T36.1℃,HR124次/分,R24次/分,血氧饱和度96%,留置导尿,尿量少,尿色深,头面部、颈部、会阴部创面暴露,四肢、躯干创面敷料包扎,四肢末梢皮温凉。
问题3 目前该患者首优的护理问题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该患者首优的护理问题是:体液不足与大面积烧伤体液渗出有关。
护理措施:
1.在通知医生的同时给予中凹卧位,保暖;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该患者有头面部烧伤并行气管切开,密切观察呼吸、气道内分泌物(量、性质、颜色)及气管切开切口有无渗血情况,做好气管切开护理;
3.开放静脉通道或双条静脉通道,并确保通畅,尽早行深静脉穿刺或静脉切开,根据烧伤补液原则及病情需要正确执行医嘱,合理安排补液,液体总量的1/2总量需在第一个8h输入,剩余1/2量在第二个、第三个8h平均输入。
要求做到做到晶、胶体交替输入;
4.止痛、包扎,注意保护创面,做好创面的护理,定时翻身及时更换棉垫,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污染,必要时护架烤灯应用;
5.实验室监测:定时复查血气分析、生化常规、血常规、凝血功能、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尿常规及尿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