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烧伤病人的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2.67 MB
- 文档页数:64
烧伤病人的护理
烧伤泛指由热力,电流,化学物质,激光,放射线等所造成的组织损伤。
(一)常规护理
1、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2、按补液公式补液:体重×面积×1.5+2000ml.
3、补液原则一般为先晶后胶,先快后慢,晶、胶溶液胶体输入。
4、观察指标:尿量一般婴儿维持在10ml/h,儿童20ml/h,成人30ml/h,病人神志、脉搏、血压、呼吸、中心静脉压等,应维持基本正常。
(二)创面护理
1、包扎疗法的护理:抬高被包扎的肢体,观察包扎肢体末端血液循环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2、暴露疗法的护理:病房设空气消毒装置,温湿度适宜;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创面受压,定时翻身。
(三)感染的护理
1、严格消毒隔离:保持空气流通,定期病房空气消毒,床单被单均经过消毒处理,物表地面均进行消毒液擦拭。
2、严密观察病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及时更换敷料。
3、做好口腔及会阴部护理,防止创面污染。
4、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或肠内外营养补充。
5、心理护理。
6、康复护理:烧伤早期注意维持肢体功能位,鼓励患者逐渐进行肢体及关节活动的锻炼,面部防止紫外线的照射。
【健康指导】
1、普及防火灭火和自救知识。
2、共同制定早期康复计划,鼓励功能锻炼。
3、避免对瘢痕组织的机械性刺激。
2019年8月31日
骨二科供稿。
烧伤外科护理常规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烧伤外科护理的常规方法和步骤,以帮助医务人员有效地进行烧伤患者的护理工作。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正确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遵循以下护理常规,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感染风险并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护理常规1. 伤口清洁和消毒:- 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轻柔清洁烧伤伤口,并确保完全清除污垢和异物。
- 使用适当的抗菌溶液如碘酒或氯己定进行消毒。
- 注意使用无菌手套和无菌器械,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 伤口覆盖和敷料:- 选择适合的敷料材料,如无菌纱布或透气性敷料,以保持伤口湿润并防止细菌感染。
- 定期更换敷料,根据伤口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3. 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及时给予有效的镇痛药物。
- 注意监测患者的镇痛效果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4. 液体平衡:- 注意监测患者的体液摄入和排出,保持良好的液体平衡。
- 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液体输注速率和种类。
5. 营养支持:- 提供充足的高蛋白质饮食,以促进创伤愈合和恢复。
- 根据患者的消化能力和口服摄入情况,可能需要使用肠内或静脉营养支持。
6. 感染预防:- 严格遵守洗手和无菌操作规范,减少感染的机会。
- 定期监测伤口情况,注意感染迹象,如红肿、渗液等。
- 需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7.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咨询服务。
- 鼓励患者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分享感受和困惑。
8. 康复和床位护理:- 在伤口愈合后,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活动和运动,促进康复。
- 注意定期翻身和卧位改变,以预防压力性溃疡。
结论烧伤外科护理的常规方法和步骤包括伤口清洁和消毒、伤口覆盖和敷料、疼痛管理、液体平衡、营养支持、感染预防、心理支持和康复等。
通过遵循这些常规,我们可以为烧伤患者提供有效和全面的护理,促进他们尽早康复。
烧伤的护理措施
烧伤的护理措施
一、急救措施
1、重要的是立即就地处理,及时进行冷敷治疗:将烧伤部位用温水冷敷2~3小时,或用凉毛巾轻轻擦拭。
2、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者血压急剧下降,应立即实施急救措施。
3、不要直接用棉花湿敷烧伤部位,也不能直接抹药物,因为这样可能加重病情,使伤口感染。
4、最好不要用洗涤剂或清洁剂清洗烧伤部位,这类洗涤剂可能会使烧伤更加严重。
5、如果烧伤是由热水烫伤导致的,应立即以冷水冲洗烫伤部位,以减轻烧伤症状。
6、尽量不要移动烧伤患者,若有必要,应尽快就医,最好在120分钟内就诊,以便及时处理和缓解症状。
二、护理措施
1、根据伤情大小,直接包扎烧伤部位,必要时用湿毛巾把伤口包住,以防止细菌感染。
2、将烧伤部位用温水洗净,晾干,然后涂抹抗菌药膏,以防止伤口感染。
3、如果烧伤部位出现污垢、汗液或脓液,应用温水清洗,洗净污垢,以免出现感染。
4、针对烧伤较大的患者,加强营养,可适当增加一些高蛋白、
高热量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豆制品等。
5、要按时服用抗生素,以防止烧伤感染,应遵医嘱及时服用,以免耽误治疗效果。
6、每天要更换伤口敷料,以防止伤口感染,更换完敷料后,应涂抹抗菌药膏或抗生素软膏。
烧伤患者护理要点
烧伤患者护理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持呼吸道通畅:烧伤患者可能会有呼吸道水肿或痰液积聚,护士需要定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 防止感染:烧伤患者的皮肤损伤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护士需要戴上无菌手套处理伤口,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护士还需留意烧伤患者是否出现感染征象,如发热、红肿等。
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烧伤患者可能会出现体液丧失和电解质紊乱,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体液入出量和电解质水平,并适时补充。
4. 控制疼痛:烧伤患者常常会有剧烈的疼痛感,护士需要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方法控制患者的疼痛,使其舒适。
5. 营养支持:烧伤患者需要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并配合医生调整饮食方案。
6. 精神护理:烧伤患者常常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护士需要倾听患者的心声,提供心理支持,并帮助患者调整情绪。
7. 翻身和体位:烧伤患者在床边翻身和体位改变时,需要特别小心,以免进一步损伤患者的皮肤。
8. 康复和康复护理:对于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护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护士需要与康复医师和物理治疗师等多学科合作,帮助患者康复并恢复功能。
烧伤护理常规正文第一篇:烧伤护理常规烧伤护理常规一、烧伤病人入院护理常规1、初步了解伤员烧伤原因、时间、程度、部位,如果收治大批伤员、应向有关医院领导汇报,以便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救。
2、按医嘱进行静脉输液、抗休克,呼吸困难者随时作气管切开、留置尿管、清创等急救处理。
3、根据病情准备病室及病床,调节好室温,维持28-32℃相对湿度在24%左右。
(1)大面积烧伤病人,安排单人隔离病房,中、小面积烧伤病人可两人住一隔离病房,进行创面或床边隔离;(2)大面积烧伤者,于休克期后病情稳定卧翻身床,小儿大面积烧伤,会阴部烧伤及环形烧伤者可选用小儿人字床;(3)大面积烧伤者,床上铺胶单,再铺上消毒床单;中、小面积烧伤者,在烧伤部位铺胶单及消毒中单。
4、病人的初步处理(1)中、小面积烧伤病人,除按一般住院病人护理外,创面的处理可用碘伏、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用消毒棉球吸干水份,采取包扎或暴露疗法按相应的护理常规护理。
(2)大面积烧伤者,作以下处理:① 休克者进行及时抗休克处理,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协助进行各种化验检查;②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进行输液或输血;③ 呼吸道烧伤者,予以气氛吸入,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④ 停留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总结24小时出入液量;⑤ 病情稳定后协助医生进行创面处理。
5、病人进行初步处理后,即可安置病人入病房,招待各种治疗、护理操作要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6、认真书写护理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
二、烧伤病人的基础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了解病人思想情况,解除顾虑,争取病人的配合。
2、入院后即查体温体温,脉搏,呼吸,每日3-4次,直至平稳后改每日一次。
3、入院后即测体重,以后每周1次,重伤者除外。
4、头面部烧伤者,注意保护角膜,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或四环素软膏滴眼和涂眼角膜。
5、加强口腔护理,每日1-2次。
6、能进食者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或静脉高营养。
7、保持倒向皮肤清洁,每日用0.1%新洁尔灭等清洁皮肤。
---------------------------------------------------------------最新资料推荐------------------------------------------------------烧伤病人的护理常规烧烧伤病人的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 1 及时了解病人受伤的时间、原因、烧伤面积、深度、部位、年龄等,以安排不同的病床。
2 根据病情或医嘱每 2-4 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 次,并记录。
3 做青霉素、普鲁卡因、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
4 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按医嘱迅速补液及用药。
5 协助医师进行清创、换药、并做好健康皮肤的护理。
6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少量多餐。
7 保持室温,夏季 26-28℃,冬季 28-30℃,暴露疗法时可提高致32℃. 有条件者可用空调。
8 发热39℃以上的病人,给予物理降温或按医嘱药物降温。
9 烧伤面积敷料应及时更换,定时翻身,每 2 小时 1 次,防止受压,保持创面干燥。
10 做好心理护理,鼓励病人战胜疼痛,积极配合治疗。
二休克期的护理 1 住单人房间,专人护理,严格隔离制度,以防交叉感染。
2 了解病情及有无其他复合伤,以便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抢救。
3 取半卧位,卧无菌床铺,并注意保暖。
1 / 154 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对面、颈、胸部烧伤病人应备好氧气、气管切开包等。
5 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失调。
必要时静脉切开,确保液体疗法的实施。
6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对各种治疗液体疗法的实施。
(1)体温、脉搏、呼吸每 30-60 分钟测量 1 次,当收缩压低于 12Kpa(90mmhg) , 脉压差小于 3 Kpa(22. 5mmhg) ,体温过高或过低,脉搏在 120 次/分以上,均应做出适当处理。
(2)注意神志变化,成人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反应迟钝,语言无力,小儿惊慌不安、抑郁,多为休克表现,应加快输液速度。
烧伤的护理要注意哪些事项1.烧伤护理的烧伤外科护理2.烧伤康复病人的皮肤护理怎么做3.住院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有哪些?4.孩子烧伤后怎么护理烧伤护理的烧伤外科护理1.预防感染入室应戴口罩、帽子,接触患者前应洗净双手,医务人员以穿短袖衫、套裤为宜,接触大面积烧伤患者时,须特别注意无菌操作。
2.病室要求病室内保持清洁、舒适,布局合理,便于抢救,减少交叉感染,室温28-32oC,湿度60%--70%。
重症烧伤,暴露疗法除外。
每日中午紫外线消毒1次,时间为lh。
3.心理护理针对烧伤患者不同时期病情特点及心理状态、思想活动,积极做好心理护理。
4.病情观察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并注意热型变化,心率、心律变化和呼吸频率。
深度,发现异常时及时通知医师,配合抢救。
5.晨、晚间护理严重烧伤患者做好晨间和餐后,口腔护理,头面部无烧伤的患者协助其漱口、刷牙,健康皮肤清洁每日1次,衣服宽松、柔软。
6.褥疮护理重视褥疮的预防,按时翻身,骨突处避免受压,保持床单位干燥、平整,潮湿应及时更换。
7.营养护理鼓励及协助患者进食,根据各阶段病情需要合理调节饮食。
8.做好静脉穿刺、输液护理注意保护静脉,并按要求做好静脉切开、套管针穿刺护理。
9.护理记录正确及时记录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出入水量、神志、情绪、食欲、大小便及创面情况。
10.康复护理尽早指导与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因搬痕增生引起的功能障碍。
烧伤康复病人的皮肤护理怎么做烧伤主要由沸水、火焰、热金属、沸液、蒸汽等所引起,主要分为三度。
工度烧伤主要表现为局部潮红、微肿、灼痛、无水泡。
Ⅱ度烧伤损害真皮,除伤区红肿剧痛外,还出现水泡。
Ⅲ度烧伤皮肤全层损伤,深达皮下,甚至伤及骨骼、肌肉等。
烧伤常见于面颈、手等外露部位,小面积烧伤对全身影响不大,大面积的严重烧伤可引起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救治措施:烧伤发生时,应尽快脱离致伤现场,使烧伤少一些,轻一些,然后马上用自来水冲洗伤处,冲洗时间要长一些,一直冲到局部没有疼痛时为止。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烧伤护理常规烧伤是由热力、电、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对皮肤造成的损害,可深达肌肉、骨骼、内脏,甚至可危及生命。
第一节病区消毒隔离及常用物品消毒方法医院是病原菌、微生物集中的场所,预防感染的最重要措施是病房的消毒隔离。
烧伤病房由于细菌密度大,病人全身抵抗力低下,易感性较高。
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防止烧伤病人创面感染及院内交叉感染非常重要。
认真做好病区的清洁、消毒,是减少或杀灭物体表面的细菌,切断细菌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
一、烧伤病房消毒隔离制度1.工作人员进入病房必须穿戴工作衣、帽,戴口罩,换鞋,着装整洁。
2.诊疗工作前后,接触不同病人均应洗手,无菌操作时,应戴口罩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每月对医护人员的手进行一次细菌学调查。
3.严格探视制度。
重病区(严密隔离区)探视2次/周(周二、周五下午14:30-15:30),每次一人。
探视人员进室时需要换鞋,戴口罩、帽子,以减少人员流动,降低空气中细菌量,减少污染。
4.重病区地面、台面消毒每日用0.5‰含氯制剂及清水早晚各拖地1次,轻病区每日用0.5‰含氯制剂及清水各拖地1次;物品表面每日用0.5‰含氯制剂擦拭一次。
5.各治疗室、换药室每晚22:00至24:00用紫外线消毒1小时。
6.房间消毒重病区留一备用房间作为消毒轮换间,房间的熏蒸消毒应每周1次,轻病区每月消毒2次。
空气消毒用过氧乙酸,具体方法如下:将房间密闭,用过氧乙酸溶液加热蒸发进行熏蒸。
对细菌繁殖体用药量为1g/m3,熏蒸60min;对细菌芽孢为3g/m3,熏蒸90min。
熏蒸时,室温保持在18℃以上,相对湿度70%~90%。
7.浸浴缸消毒每次用完后立即用1‰含氯制剂清洗浴缸,再用术必泰50~100ml从上到下喷洒,15分钟后备用。
二、常用物品消毒方法1.病人用物品的消毒(1)大纱布、大纱垫、翻身床套洗净,高压灭菌。
(2)翻身床每位病人使用完,清水清洗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