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地震勘探软件平台
- 格式:ppt
- 大小:25.49 MB
- 文档页数:71
数字化地震记录分析软件PITSA简介及使用说明佚名【期刊名称】《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年(卷),期】1997(018)004【摘要】“九五”期间我们将建立一批数字化地震台站,紧接着就是数字化记录的常规处理和数字化资料的开发利用问题。
这两方面的工作都离不开数字化记录的常规处理软件。
由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以及美国地震学会(SSA)联合推荐的由F.ScherbaumandJ.Johnson完成的一套优秀的数字化分析处理软件PITSA(ProgrammableInteractiveToolboxforSeismologicalAnalysis)是一套比较适合我国广大地震工作者使用的软件。
PITSA的特点是:①在普通微机(PC机)上安装使用,要求的微机和外部环境都很低,容易安装,占据的硬盘空间小(约2M)字节;②功能很强,如部分放大,震相拾取、求震级、定震中、分量旋转等常规分析工作它都能很好完成,进一步的分析处理工作如数值微分、积分、基线校正、谱分析、滤波、相关、Hilbert变换,旋转分量、偏振滤波、交义谱、相关谱、画质点运动图、各种模拟地震图的仿真等,它都能方便地实现;③它是菜单操作式软件,易学易用;④我们已有现成的软件,并已被一些地震工作者开发利用。
鉴于以上优点,故我们特出版此专辑?【总页数】90页(P1-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8.6【相关文献】1.姑咱地震台前兆观测数字化建设项目简介 [J], 李学川2.MSDP软件在单台数字地震记录分析中的应用 [J], 陈翔;邓存华;沈道康;李雷;钱文品3.厦门市数字化地震遥测台网简介 [J], 叶振民4.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日常工作管理软件 [J], 王建国;栗连弟;崔晓峰;吴强;聂永安5.周期—频度谱方法在大庆台网数字化地震记录分析中的应用 [J], 孟宪森;朱玉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推荐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数据收集、管理、分析和展示于一体的技术工具。
在现代社会中,GIS 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测绘、城市规划、环境管理等。
然而,由于市场上存在众多GIS软件,选择一款适合自己需要的GIS软件变得不容易。
本文将介绍几款在测绘技术中常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并对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进行评价。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款被广泛应用于测绘工作的GIS软件——ArcGIS。
ArcGIS 是美国Esri公司开发的一套综合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它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和丰富的数据分析工具。
ArcGIS 能够处理各种地理数据类型,包括三维数据、影像数据和地理数据库等。
这使得它成为测绘工作中处理复杂地理数据的首选软件之一。
此外,ArcGIS 还提供了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丰富的插件生态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扩展软件功能。
另一款备受推荐的GIS软件是QGIS。
QGIS 是一款开源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具有免费、跨平台和拓展性强的特点。
QGIS 支持大部分GIS功能,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地图插件,可以满足用户在测绘领域的各种需求。
与ArcGIS相比,QGIS 的优势在于其开放的特性,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和编程插件,使软件更符合个人需求。
此外,QGIS 还有丰富的用户社区,用户可以在社区中交流和分享经验。
除了ArcGIS和QGIS,还有一款备受好评的GIS软件是MapInfo Professional。
MapInfo Professional 是一款由美国Pitney Bowes公司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它以其直观的界面和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功能而闻名。
MapInfo Professional 具有丰富的地图操作工具和高级的统计和分析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其用户友好的界面快速创建和编辑地图,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对于那些注重数据展示和地图设计的用户来说,MapInfo Professional 是一个非常棒的选择。
基于PB级地震数据的GeoEast云平台架构研究GeoEast云平台是一个以地震数据为核心的大数据云计算平台。
该平台基于PB级地震数据,采用先进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支持地震研究、地震监测、地震预警等应用。
整个平台的架构可以分为三层:数据层、计算层和应用层。
以下将详细介绍每一层的构成和功能。
数据层是整个平台最底层,主要包括地震观测数据和地震背景数据。
地震观测数据包括地震波形数据、地震目录数据和地震监测数据等;地震背景数据包括地形数据、地质构造数据、地球物理数据等。
这些数据来源复杂,规模庞大,需要进行存储、管理和备份。
数据层主要的任务是将这些数据整合起来,实现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可视化,为后续的应用提供支持。
计算层是平台的核心层,主要负责将庞大的地震数据转化为可用的信息,为应用层提供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基础。
计算层包括以下组件:1. 数据处理:对地震数据进行清洗、过滤、时序对齐等处理,提取出有效信息。
2. 数据挖掘: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从庞大的地震数据中提取出地震的特征,发现地震的规律和趋势,为地震预警和灾害预防提供支持。
3. 数据可视化:采用先进的可视化手段,将地震数据以图表、地图等形式展示出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数据,发现地震隐患。
应用层是平台的最上层,主要为用户提供各种地震相关的应用服务。
应用层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将计算层处理得到的信息提供给用户使用,包括地震预警、地震灾害评估、地震目录查询、地震研究等。
应用层的优化可以提高用户体验,促进平台应用的广泛推广。
在实现这个架构的过程中,GeoEast云平台还需要实现以下功能:1. 安全性: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2. 可扩展性:平台需要能够支持不断增长的数据量和用户量。
3. 高可用性:保证平台24小时正常运行,对紧急情况进行快速响应。
总之,基于PB级地震数据的GeoEast云平台架构研究,旨在实现地震数据的集成、处理和应用,为地震预警、地震灾害预防、地震科学研究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基于Google Earth的潘家窑工区煤田三维地震勘探的技术应用史晓亮【摘要】在三维地震勘探项目中,野外采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工区的地物状况对野外数据采集和数据采集质量影响很大.在物探项目的踏勘、设计、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详细的地图来指导.GoogleEarth是一款虚拟的三维数字地球软件,在很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其优点就是能够获取分辨率很高的地面矢量图,能够很好地指导物探项目的生产工作.鉴于Google Earth软件的强大功能以及物探项目工作的特点,描述了基于Google Earth软件技术如何来指导工区地形的踏勘;如何下载高清晰的图片、借助第三方软件来实现地震勘探检波点、炮点批量展布来辅助施工设计;如何指导野外施工等等.通过实例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资源.【期刊名称】《工程地球物理学报》【年(卷),期】2014(011)004【总页数】5页(P457-461)【关键词】谷歌地球;卫星图片;施工设计;野外施工【作者】史晓亮【作者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河北涿州0727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1 引言谷歌地球(Google Earth)是一个3D互动球体,可以查看卫星图像、地图、地形、3D建筑等,是一套基于卫星拍摄及全球定位数据的软件,它可以规划、测量和直观显示某个物体[1]。
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数字地球平台之一,它具有很多先进的技术和海量卫星影像信息数据库,在物探领域的开发与应用也越来越广泛[2]。
当前煤田物探正向着高分辨地震勘查技术方向发展,数据量日益增大,利用谷歌地球的高精度卫星图片来指导地震勘探项目招标、设计和野外施工,能达到设计和指导生产的目的,对野外地震勘探的施工效率和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虽然Google Earth目前应用到勘探方面的实例很多,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但在煤田勘探上还不够具体。
本文通过谷歌地球软件的相关功能,结合煤田地震施工的经验,介绍如何在煤田三维地震勘探中充分利用Google Earth软件来指导煤田地震勘探的每个环节,并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地震安全评估的软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地震安全评估软件:
1. ETABS:熟知的建筑结构分析和设计软件,可用于地震安
全评估和结构设计。
2. SAP2000:广泛用于结构分析和设计的软件,可用于地震安
全评估和结构抗震设计。
3. SeismoSoft:专门用于地震工程的软件套件,包括SeismoStruct、SeismoBuild、SeismoArtif等模块,用于地震分析、结构设计和地震动人工生成等。
4. OpenSees:开放式地震工程模拟平台,可用于地震分析和结构响应模拟,可灵活定制分析算法。
5. SeismoSignal:用于地震记录分析和处理的软件,可以用于
生成和处理地震动输入。
6. SeismoMatch:用于生成匹配目标地震动的人工时程的软件。
7. FEMA P-58:美国联邦紧急管理局(FEMA)开发的软件,
用于评估建筑物的震害、损失和维修成本。
请注意,这些软件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需求和专业知识来进行,建议咨询地震工程专业人士或地震工程师以获取最合适的软件和方法。
地震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中的应用近年来,地震监测数据的积累和处理成为了地震研究领域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活动规律、预测地震趋势以及提高地震预警能力,地震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应运而生。
这一平台不仅提供了海量的地震监测数据,而且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地震的发生和影响。
地震监测数据共享平台的建立,使得各地震监测站的数据得以集中汇总,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资源库。
这个平台包含了从各地震监测站收集到的地震波形数据、震源参数数据、地震目录数据等,这些数据的集中存储和分享为地震研究人员提供了便捷的资源。
同时,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可以提取出地震活动的特征和规律,为地震研究和预测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首先,地震监测数据共享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应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和定位地震事件。
通过对地震波形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提取出地震事件的特征,进而准确地判定是否发生了地震。
同时,通过对多个地震监测站的数据进行比对和处理,可以得到地震震源的位置和深度信息,提高了地震监测的精度。
这对于及时预警,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地震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率。
通过对历史地震数据进行机器学习训练,构建地震预测模型,可以根据地震的前兆信号和相关因素,预测未来地震的发生时间和可能的影响范围。
这种基于数据的预测方法能够辅助人工专家判断,不仅提高了预测的准确度,也拓宽了预测的信息来源。
此外,地震监测数据共享平台还为地震灾害应对提供了支持。
通过对历史地震数据的分析,可以掌握地震发生的频率和分布规律,进而优化地震防灾减灾措施,提高地震灾害应对的效率和能力。
同时,对地震监测数据进行机器学习分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可以建立精细化的地震风险评估模型,指导社区、城市和地区的规划和建设,减少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Google Earth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可行性探讨罗文刚;苗中科【期刊名称】《工程地球物理学报》【年(卷),期】2011(008)003【摘要】地震勘探属于野外施工,工区的地形地貌对野外施工和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在地震勘探的踏勘、设计、施工过程中需要借阅大量的地形图来指导野外生产.Google Earth(谷歌地球)是一款全球卫星地图集成软件,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其最大特点就是能够提供大量清晰度很高的卫星图片,对于地震勘探来说,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通过对Google Earth软件功能的探索,结合地震勘探各个环节,介绍了利用Google Earth如何来进行踏勘;如何下载卫星图片、编制程序实现物理点批量展布来辅助施工设计;如何指导野外生产施工等等.通过实例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资源.【总页数】5页(P269-273)【作者】罗文刚;苗中科【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河南新乡453700;中国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河南新乡453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相关文献】1.基于Google Earth平台的地理信息技术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J], 史来亮;张璐;杨忠友;郝永星2.基于Google Earth的潘家窑工区煤田三维地震勘探的技术应用 [J], 史晓亮3.Google Earth在Berri三维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J], 关玉东;史小奇;耿少波;崔绪全4.Google Earth高程数据精度分析及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J], 史来亮;赵斌;李建国;张璐5.Google Earth在地震勘探测量中的应用 [J], 王国芹;应建金;杨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常见的地震资料解释软件有:Landmark、GeoFrame、Geoeast、news、seisware、SMT、discovery、地质放大镜等2比较各种软件的优劣:3地震资料解释大致可以分为3各阶段,构造解释、地层岩性解释、开发地震解释。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是利用地震资料的反射波旅行时、速度信息来反映地下地层的构造形态,埋藏深度,接触关系等;岩性解释主要包括地震地层学解释和地层岩性解释。
开发地震解释主要包括油藏精细描述、储层参数预测、油藏动态监测。
地震勘探资料处理和解释软件资料处理软件:微机版:vista7.0 比较完整的地震资料处理软件,适合现场处理。
广泛应用在工程地震勘探。
GreenMountain 绿山Mesa 10.02 Expert 三维地震设计软件,野外施工设计、高精度折射静校正。
克浪KeLang 4.0 地震采集工程软件、采集论证Discovery 2006 Discovery--微机一体化油藏描述软件,是美国Landmark公司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的产品,无论地质情况简单还是复杂,Discovery都将为您提供一整套非常有效的工具,把地质研究、地震解释、测井分析、开发生产动态管理集成到一个完整的解释系统中,形成微机一体化油藏描述平台,可以完成各类项目研究工作Discovery是基于Windows的、方便研究人员桌面使用的一体化解释软件。
主要有:地震解释系统——用于评价、分析、管理已有的和潜在油气藏的构造和地层。
测井解释系统——多井测井曲线分析系统,用于评价、分析、管理和操作测井数据,确定油藏模型。
地质解释系统——包括绘图(GeoAtlas和LandNet)、网格制作和曲线制作(IsoMap)、矢量和光栅测井曲线的解释性剖面(X剖面)。
Landmark Discovery可解决地震构造解释、岩性油藏圈闭解释、测井分析解释、地质分析解释,同时也可解决综合油藏描述、圈闭研究、储量计算及综合评价。
勘测师行业中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与工具推荐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勘测师行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通过GIS软件和工具,勘测师可以收集、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从而更加高效地进行地理勘测和空间分析。
本文将推荐几款在勘测师行业中广泛应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工具。
1. ArcGISArcGIS是由Esri公司开发的一套综合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它包括了多个模块和工具,可以满足勘测师在不同领域的需求。
ArcGIS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可以进行空间叠加、数据关联等操作。
同时,它也提供了丰富的地图制作和展示功能,可以生成高质量的地图产品。
ArcGIS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导入和导出,方便与其他软件和工具的数据交换。
2. QGISQGIS是一款免费的开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也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开源GIS软件之一。
QGIS具有类似于ArcGIS的功能,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导入和导出。
它提供了丰富的地图绘制和编辑功能,还可以进行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
QGIS的界面友好,易于上手,适用于不同水平的用户。
另外,QGIS还有大量的插件和扩展可供用户选择,可以进一步扩展其功能和应用领域。
3. Google EarthGoogle Earth是一款基于Web的地理信息浏览工具,提供了全球范围内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和地理数据。
勘测师可以使用Google Earth来观察和浏览地表特征、地形和地貌等。
Google Earth的3D展示功能可以帮助勘测师更直观地了解地理环境,对于规划和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Google Earth还支持数据导入和导出,方便与其他GIS软件配合使用。
4. Global MapperGlobal Mapper是一款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主要用于地图制作、数据处理和分析。
它支持多种地理数据格式的导入和导出,可以进行空间分析、地形分析、遥感图像分析等。
基于PB级地震数据的GeoEast云平台架构研究GeoEast云平台是一个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地震数据处理、存储和分析平台,可以处理PB级别的地震数据,并提供丰富的数据可视化和分析工具。
GeoEast云平台由四个层次组成,包括硬件层、操作系统层、云计算层和应用层。
硬件层是GeoEast云平台的基础设施层,包括计算节点、存储节点、网络设备和电源设备等。
这些设备是建立高性能、高可用性云计算环境的关键因素。
为了满足PB级地震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需求,计算节点和存储节点采用了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并采用了分布式存储和计算技术,提高了处理和分析的效率和可靠性。
操作系统层是建立在硬件层之上的,为云计算层提供基础支持。
操作系统层使用了多种操作系统,包括Linux、Windows Server和Unix等,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除此之外,操作系统层还提供了虚拟化技术,如Docker和Kubernetes,可以将应用程序和数据进行虚拟化,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可靠性。
云计算层是GeoEast云平台的核心层,实现了地震数据处理、存储和分析的功能。
云计算层采用了分布式计算和存储技术,将大规模数据分散在多个节点上,通过高速网络连接互相通信。
在处理PB级地震数据时,云计算层可以使用分布式计算技术,将计算任务分散在多个节点上,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应用层是建立在云计算层之上的,提供了各种地震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应用程序,并且可视化展示和分析结果。
应用层包括了地震模拟、地震预警、地震监测、地震数据挖掘和地震影像处理等应用。
这些应用可以通过Web界面访问,实现了方便快捷的地震数据处理和分析。
GIS 与大数据结合的地震救援信息管理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它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准确地获取和管理救援信息对于提高救援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至关重要。
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大数据技术的结合为地震救援信息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救援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和精准。
一、GIS 在地震救援中的应用GIS 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
在地震救援中,GIS 可以发挥以下重要作用:1、地震风险评估与预测通过整合地质、地形、土壤、建筑物分布等地理数据,GIS 可以建立地震风险评估模型,预测地震可能发生的区域和强度,为制定防震减灾规划提供依据。
2、灾情快速评估地震发生后,利用遥感影像、卫星定位等技术获取灾区的地理信息,结合建筑物、人口分布等数据,GIS 能够快速评估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和人员伤亡情况,为救援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3、救援资源调配GIS 可以将救援队伍、物资储备点、医疗设施等救援资源的位置信息与灾区的需求进行匹配,规划最佳的救援路线和资源调配方案,提高救援效率。
4、灾民安置规划根据灾区的地形、土地利用等情况,GIS 能够协助规划灾民安置点,确保安置点的选址安全、交通便利,并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二、大数据在地震救援中的作用大数据是指规模巨大、类型多样、处理速度快、价值密度低的数据集合。
在地震救援中,大数据具有以下重要价值:1、多源数据整合地震救援涉及到众多的数据源,如地震局的监测数据、社交媒体的信息、物联网设备的感知数据等。
大数据技术能够将这些分散、异构的数据整合起来,形成全面、准确的救援信息。
2、实时数据分析通过对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大数据可以及时发现灾情的变化趋势,如余震的发生、次生灾害的威胁等,为救援工作的调整提供依据。
3、预测需求趋势基于历史地震救援数据和当前的灾情信息,大数据能够预测灾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救援物资、医疗服务、心理辅导等方面的需求趋势,提前做好资源准备和调配。
基于PB级地震数据的GeoEast云平台架构研究一、研究背景地震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项重大自然灾害,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地震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地震预警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同时也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多的研究素材。
由于地震监测数据的规模庞大,传统的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急需一种新型的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能够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地震数据的快速处理与高效利用。
二、研究内容1. 架构设计GeoEast云平台的架构设计需要满足海量地震监测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的需求。
其需要具备数据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能够实现地震数据的快速存储和高效检索,满足地震科研人员对数据的各种需求。
GeoEast云平台需要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能够实现对地震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为地震监测预警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2. 数据存储3. 数据处理GeoEast云平台需要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实现对PB级地震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
其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地震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数据的清洗、过滤、整理和分析等功能,为地震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研究素材。
4. 系统集成GeoEast云平台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整合地震监测数据、地震监测设备和地震预警模型等资源,为地震监测预警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其需要实现地震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实时处理,为地震监测预警提供更及时的数据支持。
三、技术路线基于PB级地震数据的存储技术是GeoEast云平台的重要技术支持。
其需要建立起一套结构化存储和非结构化存储相结合的数据存储体系,满足地震监测数据的高效存储和管理需求。
3. 云计算技术GeoEast云平台需要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地震数据的快速处理和高效利用。
其需要建立起一套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云计算环境,满足地震监测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需求。
四、应用前景GeoEast云平台的研究成果将在地震监测与预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DEM数据可视化及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闫培;孙美琴;余双琳
【期刊名称】《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2(021)002
【摘要】以ArcGIS 9.3软件为基础平台,借助其强大的数据管理、处理与空间分析功能,建立厦门市地理数据库,利用等高线数据生成厦门市数字高程模型(DEM).通过在DEM中叠加地震数据和活动断裂,可以得出结论:高程高的地区地震活动比高程低的地区相对要多;纹理零乱的地带一般都有活动断裂的分布或相交,而活动断裂又和地震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说明DEM在地震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总页数】4页(P66-69)
【作者】闫培;孙美琴;余双琳
【作者单位】福建省地震局厦门地震勘测研究中心,福建厦门 361021;福建省地震局厦门地震勘测研究中心,福建厦门 361021;厦门精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28.4;P315.75
【相关文献】
1.体绘制技术在煤田地震数据可视化中的应用 [J], 李育芳;刘泰峰;孙家枢;屈尚侠
2.IDL及其在煤田地震数据可视化中的应用 [J], 李育芳;朱希安;曾茂华;宁书年;孙
家枢
3.OpenGL技术在地震数据可视化中的应用 [J], 朱亚平;杨慧珠;董渊;倪逸
4.阴影体在地震数据可视化中的应用 [J], 朱永哲;郭朝令;姜保庆;
5.DEM数据可视化在地震应急中的应用 [J], 何宏玲;何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地震局数字地震观测网:数字时代的“千里眼”
佚名
【期刊名称】《软件世界》
【年(卷),期】2006(000)016
【摘要】中国地震局是管理全国地震工作、经国务院授权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赋予的行政执法职责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负有全国地震震情、对地震震情和灾情进行速报、组织协调地震应急等重大使命,其行为直接关乎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总页数】1页(P7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7
【相关文献】
1.数字时代的"千里眼"——EarthViewer [J],
2.两个数字地震学研究单位观感(之一)--记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地震预测研究所 [J], 田桂娥
3.两个数字地震学研究单位观感(之二)--记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地震预测研究所 [J], 周媛
4.利用P波质点运动估计“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地震计方位角 [J], 李娟(译);吴何珍(校)
5.中国地震局与拓普康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项目上开展合作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