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油脂的研究现状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大豆油脂的生产工艺及其功能性的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健康问题在新世纪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心脏病等富贵病也在不断逼近人们的生活。
食用油的选择与富贵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科学地选择食用油,可以促进营养均衡吸收,提高身体功能,改善人们的营养状况,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对于动物油来说,植物油在预防富贵病有更大的优势。
大豆油脂是植物油中的佼佼者,它含有丰富的必需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达到80%以上,还含有磷脂、生育酚以及植物甾醇等,可以起到降低体内胆固醇含量,降低血脂等作用。
另据预测,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为17. 8kg,比2007年增加1. 1 kg;消费需求总量2 410万,t比2007年增加210万t。
2020年人均消费量为20kg,消费需求总量将达到2 900万t。
大豆油是最主要的食用植物油,大豆油的国内消费量逐年递增,进口大豆量也不断增加,据预计,中国2010年进口的大豆数量将达到甚至超过5000万吨,而2009年为4500万吨左右。
1 大豆油脂的分级2004年5月1日起实施《大豆油》(GB1535-2003)新标准。
成品豆油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质量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二级油。
原来的植物油脂国家标准标准繁多,名称混乱;标准之间要求不统一,造成企业加工不规范,容易引起不正当的竞争;技术指标与国际标准不接轨。
新标准对食用油的部分质量指标进行了调整,使其与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标准基本一致,利于统一规范和监管。
2 大豆油脂的生产工艺2.1 加工工艺大豆油脂的制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压榨法、溶剂浸出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浸出法又可分为预榨浸出工艺和一次浸出工艺。
预榨浸出工艺是大豆经预处理后,先用压榨机预先榨取一部分油脂,所得的预榨饼再用溶剂浸出制油。
一次浸出工艺是将预处理后的大豆轧坯后直接用浸出法制油。
功能性油脂的研究现状摘要: 功能性油脂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尤其在生产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性油脂方面已成为研究热点。
功能性油脂是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油脂, 主要是指一些多不饱和脂肪酸类、磷脂、结构脂质等, 本文主要介绍了多不饱和脂肪酸功能与应用。
关键词:功能性油脂;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结构脂质。
功能性油脂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油脂,是对人体有一定保健和药用功能以及有益健康的一类油脂,是指那些属于人类膳食油脂,为人类营养、健康所需要,并对人体一些相应缺乏症和内源性疾病,特别是现今社会文明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等有积极防治作用的一大类脂溶性物质。
通常所说的功能性油脂分为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和新型功能性油脂-结构脂质。
近年来,随着新的功能性油脂资源不断被开发,其生理功能和作用逐渐被揭示,如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胆固醇等功效。
目前, 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已成为食品行业的焦点。
功能性油脂的开发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1)亚油酸亚油酸是人体不能合成,或是合成的量远不能满足需要的脂肪酸,叫做必需脂肪酸。
亚油酸是公认的一种必需脂肪酸。
由于亚油酸能降低血液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倍受重视。
研究发现,胆固醇必须与亚油酸结合后,才能在体内进行正常的运转和代谢。
如果缺乏亚油酸,胆固醇就会与一些饱和脂肪酸结合,发生代谢障碍,在血管壁上沉积下来,逐步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亚油酸是人和动物营养中必需的脂肪酸。
亚油酸的钠盐或钾盐是肥皂的成分之一,并可用作乳化剂等表面活性剂。
[3]在医药上可用于治疗血脂过高和动脉硬化等症。
其铝盐可用于制造油漆、涂料等。
(2)α-亚麻酸α-亚麻酸是属于ω-3类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 是人体必需脂肪酸, 在人体自身不能合成, 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亚麻籽油最富含α-亚麻酸(高达57%),其次是菜籽油、大豆油、小麦胚芽油(7% ~ 13%)。
食品中的功能性脂质研究功能性脂质是指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脂质,在食品中的研究备受关注。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以及生活状态的变化,功能性脂质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功能性脂质。
功能性脂质是指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且对人体有益的脂质成分。
一些功能性脂质在摄入后,可以调节胆固醇和血脂、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等,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次,功能性脂质在食品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例如,富含ω-3脂肪酸的鱼油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脂质。
它含有丰富的EPA和DHA,可以降低血脂、改善心血管功能、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等。
因此,许多食品制造商开始将鱼油添加到食品中,如营养酸奶、谷物早餐等,以增强其功能性。
另外,藻类油也是一种受人们欢迎的功能性脂质。
藻类油富含DHA和EPA,是植物性来源的ω-3脂肪酸,具有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
由于其天然、无鱼腥味的特点,藻类油在素食者和对鱼类过敏的人中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藻类油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并广泛应用于乳制品、营养食品、饼干等食品中。
除了鱼油和藻类油,坚果和种子也是富含功能性脂质的食品。
例如,杏仁富含一种被称为“健康脂质”的单不饱和脂肪酸。
这种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脏病,并且对皮肤和头发的健康有益。
一些研究还发现,杏仁富含的维生素E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抵抗炎症和减少氧化应激。
另一个例子是亚麻籽,它富含α-亚麻酸,是一种ω-3脂肪酸。
α-亚麻酸的摄入可以减少心脏病的风险,并具有抗炎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亚麻籽广泛应用于面包、谷物、麦片等食品中,使其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在功能性脂质的研究中,科学家们不仅关注其功效,还关注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对于食品制造商而言,功能性脂质的稳定性很重要。
因为如果脂质不稳定,会影响到食品的质量和保质期。
因此,科学家们致力于寻找更稳定的功能性脂质来源,以确保食品的品质和稳定性。
此外,可持续性也是功能性脂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油脂科技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油脂科技作为一项重要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油脂科技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油脂科技是通过应用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等手段,以改善油脂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为目的的一项技术。
现如今,不仅食品行业广泛应用油脂科技,化妆品、医药、生物能源等领域也都离不开这项技术的支持。
在油脂科技的应用中,纳米技术是一个热门的方向。
纳米技术通过对油脂分子进行精确控制和处理,可以改善油脂的稳定性、乳化性能和抗氧化能力。
例如,纳米乳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领域,通过控制油脂颗粒的大小和分布,使产品更具稳定性和口感。
此外,纳米包裹技术还可以提高油脂的载体性能,增强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在食品行业中,油脂科技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低脂食品市场逐渐兴起。
油脂科技通过改性和配方优化,可以有效降低食品中的脂肪含量,提供更多的健康选择。
此外,油脂科技还可以改善食品的质感和口感,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未来,油脂科技仍将呈现出一系列的发展趋势。
首先,无人化生产将成为油脂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油脂生产将变得更加高效、精确和可控。
这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需求。
其次,绿色油脂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绿色油脂通过采用环保原材料、改进生产工艺和降低能耗等手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
这不仅符合全球环保倡议,还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此外,个性化定制将成为油脂科技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增长,对定制化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油脂科技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定制化生产符合其口感、口味和功能需求的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价值。
最后,跨学科合作将成为油脂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功能性油脂——共轭亚油酸研究进展
邵群;张慧;边际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2002(023)002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油脂,共轭亚油酸由于具有抑癌、减肥、抗动脉硬化等多种有益作用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关注.本文分别从其分子组成、生理功能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
【总页数】3页(P164-166)
【作者】邵群;张慧;边际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济南,250014;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济南,250014;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青岛,266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功能性配料——共轭亚油酸的研究进展 [J], 张合亮;赵祥忠;宋俊梅
2.功能性油脂共轭亚油酸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J], 刘平;段玉峰;肖红;张欣
3.乳品企业奶源管理系统软件微生物生产功能性油脂——共轭亚油酸的研究进展[J], 罗玉芬;徐尔尼;巫小丹
4.新型功能性油脂-共轭亚油酸 [J], 陈文伟;刘晶晶
5.功能性脂质--共轭亚油酸的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J], 孙慧;王帅;荣瑞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功能性油脂的研究现状功能性油脂是指通过对油脂进行改性或添加特定成分,使其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或功能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和工业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和功能性产品的追求,功能性油脂的研究与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
以下是功能性油脂研究的现状:1.抗氧化功能油脂研究:油脂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反应,降低其品质和营养价值。
因此,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含有抗氧化剂的功能性油脂,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并保持其对人体的益处。
2.抗炎功能油脂研究:研究表明,一些油脂中的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帮助减轻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炎症疾病。
因此,通过对油脂中特定成分的提取和研究,有望开发出具有抗炎功能的油脂产品。
3.抗菌功能油脂研究:油脂中含有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可以用于开发抗菌剂、防腐剂和抗菌产品。
一些研究表明,一些植物油脂中的成分具有抗菌作用,如茶树油和草木樨油。
因此,这些抗菌功能油脂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4.抗癌功能油脂研究:油脂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癌活性,并且与抑制肿瘤生长有关。
因此,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性油脂,用于预防和治疗癌症。
5.心血管保护功能油脂研究:研究表明,一些植物油脂中的成分,如大豆异黄酮和ω-3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因此,功能性油脂的研究聚焦于寻找含有这些成分的油脂,并进一步研究其对心血管保护的作用机制。
除了以上的研究方向,还有许多其他功能性油脂的研究正在进行,包括抗衰老、降低胆固醇、调节血糖、改善皮肤健康等功能。
同时,为了应对消费者对天然和无添加的需求,研究人员还研究了一些新的功能性油脂的开发方法,如对油脂进行微胶囊封装,以改善其稳定性和成分的控制释放。
总体来说,功能性油脂的研究现状表明,人们对油脂的功能性和健康价值越来越关注,并且在功能性油脂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功能性油脂的研究将进一步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市场发展。
功能性食品的研究现状及市场前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功能性食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了热门的研究领域。
功能性食品是指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和功效成分,能够养生、强身或者预防疾病的食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功能性食品的研究现状和市场前景。
一、研究现状1. 功效成分的研究功能性食品的功效成分是指那些能够对人体产生积极影响的营养成分和其他添加物,例如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和抗氧化剂等。
针对这些成分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功能性食品研究的重要领域。
目前,一些植物提取物、多肽、蛋白质、多糖等功效成分已经被开发出来,为未来的功能性食品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2. 机理的研究功能性食品是否真的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关键。
为此,研究人员们必须深入研究人体对功效成分的吸收、代谢、转化等机理。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功效成分对健康的影响情况,从而针对性地开发更为适合人体的功能性食品。
3. 安全性的研究除了功效成分和机理的研究外,安全性也是功能性食品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各种实验方法,研究人员可以评估食品在人体中的安全性,确保在功能性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没有出现安全性问题。
二、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功能性食品生产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未来,功能性食品将会如何走向成为一个较大的市场?1. 人口结构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肥胖率的增加,人们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十年,功能性食品市场将得到巨大的发展机会。
2. 技术升级市场竞争激烈,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技术的升级也会使得功能性食品的生产更加丰富和精细。
随着更优质的食品生产技术的出现,消费者的需求也会更加多样化。
3. 社会口味的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味道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功能性食品也不会例外。
以往只以功能性为目的的食品,如今除了健康,也须兼顾口感和适应性等。
综上所述,未来的功能性食品市场需不断研究新的功效成分并且改善口感、品质提高,真正通过科学、严谨的研究达到健康保健的要求,为人们的健康提供看得见、摸得到的贡献。
功能性油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展望功能性油脂是指在油脂中添加了具有特定功能的成分,具有调味、增香、增鲜、改善质感等多种功能的油脂产品。
在食品工业中,功能性油脂的应用广泛,并且不断有新的应用领域不断涌现。
本文将从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功能性油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香调味。
功能性油脂可以添加天然的香味物质,如葱姜蒜味、牛肉味等,使食品更加香气扑鼻,增加食欲。
此外,还可以添加各种调味剂,如酱油、醋等,为食品增添特定的风味。
2.增鲜保鲜。
功能性油脂可以添加鲜味增强剂,如谷氨酸钠等,使食品更加鲜美。
同时,它还具有保鲜的作用,由于功能性油脂中添加了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等物质,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3.改善质感。
功能性油脂可以改善食品的质感,如增加食品的口感和脆度。
例如,在制作蛋糕时,可以使用功能性油脂来增加蛋糕的湿润度和口感。
4.营养强化。
功能性油脂可以添加多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为食品提供更加全面的营养。
尽管功能性油脂在食品工业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应用,但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发展中,功能性油脂还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味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功能性油脂在增香调味方面的应用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推广。
特殊口味和风味的功能性油脂将更多地出现在市场上,丰富我们的餐桌。
其次,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加,对于功能性油脂在改善食品质感和营养强化方面的应用需求也将增加。
例如,在有机食品和健康食品领域,功能性油脂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健康、美味的食品。
最后,功能性油脂的研发和创新也将在未来得到更多的关注。
研发新型的功能性油脂产品,开发出更多功能、更健康、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将成为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方向。
总之,功能性油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从增香调味到增鲜保鲜,从改善质感到营养强化,功能性油脂在食品工业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功能性油脂的研究现状功能性油脂的概念【1】功能性油脂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油脂,是对人体有一定保健功能、药用功能以及有益健康的一类油脂,是指那些属于人类膳食油脂,为人类营养、健康所需要,并对人体一些相应缺乏症和内源性疾病,特别是现今社会文明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等有积极防治作用的一大类脂溶性物质。
主要包括有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碳六烯酸(DHA);磷脂:卵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丝氨酸磷脂等;及现在新兴起的结构油脂。
1、多不饱和脂肪酸【1,2】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是功能性油脂研究和开发的主体,它们一般是指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碳链长度在18或18以上的脂肪酸,根据其结构又分为n-6和n-3两大系列。
前者主要有亚油酸(18:2) ,γ-亚麻酸(18:3),花生四烯酸(20:4)等;后者主要有α-亚麻酸(18:3),二十碳五烯酸(EPA,20:5),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2:6)等。
1.1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免疫功能的影响n-6 PUFA在免疫同时具有抑制和刺激作用。
亚油酸在体内能被代谢为花生四烯酸,可以进一步氧化为二十烷类,如PGE2、白三烯、血栓烷等,对免疫调节有重要作用。
n-3PUFA 对免疫有抑制效果,富含n-3 PUFA的食品具有抗炎作用与免疫抑制作用。
鱼油富含n-3 PUFA,包括EPA、DHA等。
研究显示,鱼油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其效果取决于剂量、时间和疾病类型。
鱼油能降低对内毒素以及细胞因子的反应,对一些细菌性疾病、慢性炎症、自身免疫疾病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健康人补充鱼油能降低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化学趋向性,降低细胞因子的分泌。
此外,鱼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感染性肠炎以及一些哮喘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1.2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研究表明:膳食中n -3 PUFA摄人量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成负相关。
在日常膳食中合理补充鱼油,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可产生较明显的作用。
n-3 PUFA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可能是通过抗血栓形成而实现的。
EPA通过促进某些二十类烷酸的合成,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和血液粘稠度。
动物模型试验表明,鱼油可防止血小板沉着于血管壁,阻断因脂质浸润所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和管壁增厚等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进程。
1.3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他作用n-3系列脂肪酸中的EPA和DHA主要来自源于深海鱼油,α-亚麻酸来自于植物油脂,它们不仅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和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和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还能抑制癌症的产生和转移。
多数学者认为,n-3系列脂肪酸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而其他脂肪酸则具有促进作用或无作用2、磷脂【1,2,3】磷脂(Phospholipid),也称磷脂类、磷脂质,是含有磷酸的脂类,属于复合脂。
磷脂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分为甘油磷脂与鞘磷脂两大类,分别由甘油和鞘氨醇构成。
磷脂为两性分子,一端为亲水的含氮或磷的尾,另一端为疏水(亲油)的长烃基链。
由于此原因,磷脂分子亲水端相互靠近,疏水端相互靠近,常与蛋白质、糖脂、胆固醇等其它分子共同构成脂双分子层,即细胞膜的结构。
2.1卵磷脂的生理功能; 1.组成细胞膜,对细胞活化、生存及功能维持有重要作用,尤其是脑神经系统、心血管、血液、肝脏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保持、肌肉、关节的活力和脂肪代谢都有重要作用。
2.卵磷脂是神经信使——乙酰胆碱中胆碱的供体,它的多少决定着住处伟递速度快慢、智力是否发达,是否充满精神、活力。
它又是脑细胞的组成成分,人脑30%是磷脂。
3.调节脂肪代谢、防治脂肪肝,预防肝硬化、肝癌。
4.良好的乳化特征,可减少和清除血管壁上胆固醇沉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氧供应,延长红血球寿命并增强造血功能。
5.药物载体:卵磷脂质体是由脂质双层分子组成的单层或复层泡囊、极适宜在体内降解,无毒性,无免疫原性。
作为载体有降低药物毒性、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和药物剂量的作用。
2.2卵磷脂的应用: 1.健脑益智:卵磷脂被小肠吸收后,能水解出胆碱来,随着血液进入大脑中,与醋酸结合转化为乙酰胆碱,也就是记忆素。
它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其含量越高,传递住处的速度越快,记忆力就越强,所以卵磷脂对智力开发和增强记忆力有独特功效,是知识界必备的“脑的食品”。
2.血管“清道夫”:卵磷脂具有乳化分解油脂的作用,可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清质,清除过氧化物,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中性脂肪含量降低,减少脂肪在血管内壁的滞留时间。
促进粥样硬化斑的消散,防止由胆固醇引起的血管内膜操作,卵磷脂对高血脂和高胆固醇有显著的功效,可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
3.防治老年性痴呆症: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病变导致脑缺氧,脑细胞死亡致使住处伟递障碍而引起的意识障碍性疾病。
补充卵磷脂可提高脑细胞中乙酰胆碱的含量,活化和再生脑细胞,从而恢复和改善大脑的功能。
所以卵磷脂是脑疾患的物美价廉的功能性食品。
4.防治肝病:人体肝脏含磷5%,如含量下降则磷脂载脂体缺乏,脂肪则易囤积于肝脏形成脂肪肝,进而可能形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卵磷脂即有亲水性又有亲油性,良好的乳化特性可使脂肪乳化,因此对防治脂肪肝功效显著。
5.防治胆结石:胆固醇和胆红素的沉积是形成结石的基础,卵磷脂的乳化作用可溶解和阻止它的沉积,从根本上治疗和预防胆结石。
6.防治便秘:磷脂的活化细胞功能可促进结肠的蠕动,并将水分送出肠壁,促进毛细管的畅通。
从而消除便秘及由其引起的焦虑和疱疹等症状。
3、常见的功能性油脂【3,4,5】3.1小麦胚芽油小麦胚芽油含质量分数达80%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质量分数在50%以上,油酸为12% ~28%,此外,其维生素E含量较高。
小麦胚芽油还含有二十三、二十五、二十六和二十八烷醇,这些高级醇特别是二十八烷醇对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减轻肌肉疲劳、增加爆发力和耐力等有一定功效。
3.2米糠油米糠油是从米糠中提取的。
米糠油含有质量分数为75%~ 80%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为40%~50%,亚油酸为29%~42%,亚麻酸为1%。
米糠油中维生素E含量也较高,还含有一定数量的谷维素。
3.3玉米胚芽油玉米中的脂肪的80%以上存在于玉米胚芽中,从玉米胚芽中提取的玉米胚芽油是一种多功能的营养保健油,它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对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及糖尿病具有特殊的功能。
3.4红花籽油红花籽油是从红花籽中提取的,亚油酸质量分数高达75%~78%。
另外还含有油酸10%~ 15%,α-亚麻酸2%~3%等。
动物试验表明,红花籽油不仅能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且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较明显的效果。
3.5月见草油月见草油是从月见草籽中提取的,含质量分数90%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73%左右为亚油酸,5%~15%为γ-亚麻酸。
含γ-亚麻酸的功能性食品,已成为婴幼儿、老年人和恢复期病人使用的营养滋补品。
3.6深海鱼油深海鱼油中主要含DHA和EPA,因两者往往同时存在,故制品也是两者的混合物。
深海鱼油主要存在于深海徊游的鱼类脂肪中。
如沙丁鱼脂肪中DHA可达20%, EPA可达8%左右。
深海鱼油的主要功能是降血脂。
3.7其他功能性油脂功能性油脂还包括亚麻籽油、葵花籽油、茶油、橄榄油、核桃油、沙棘油、枸杞籽油、葡萄籽油、猕猴桃籽油等,这些新开发的食用油脂正在逐渐进入市场。
4、功能性油脂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2】焙烤工业是食品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直接面向消费者。
据国家统计局近年公布的资料,中国目前有焙烤食品企业近2千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从业人员近40万人,工业产值500亿元以上,这其中不包括遍布于全国城乡大大小小的饼屋和面包屋。
焙烤工业的实际从业人员可能达100万人以上,产值在800亿元左右,焙烤食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密切相关。
油脂是烘焙业所用的三大基础原料之一,油脂的性能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焙烤食品的质量,国外正致力于开发功能性油脂以生产高质量的焙烤食品,但我国目前还主要采用传统的植物、动物油脂或是人造奶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焙烤食品基础原辅料正在向规格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烘焙食品工业对油脂也必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功能性油脂将在烘焙食品工业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目前,食用油脂制品的发展方向是多品种、高质量、功能化和专业化。
食用油脂在品种上已有明显突破,如日本日清制油公司生产出的油脂产品就有400种、加工产品450种,其中包括各种功能性油脂。
这些油脂是根据各类食品的工艺技术要求研制的,使用时可根据具体需要来选择。
用户采用功能性油脂制成的食品,显著增加了食品的营养保健功能,提高了食品的感观性状,与采用传统油脂制成的食品相比,更受消费者的欢迎。
国内食用油脂大多为普通的起酥油、煎炸油等,多种食品均可使用同一种类,很少使用有具有保健功能的功能性油脂。
可以这样认为,我国在焙烤食品用油脂的开发与应用方面,还停留在初级程度,这也是国内焙烤食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的重要课题。
国外一些焙烤食品企业应用新型功能性油脂的成功事例也许可以作为很好的借鉴。
日本开发了氧化稳定性较好的粉末EPA(二十碳五烯酸)油脂,采用蛋白溶液与EPA油混合,用高压均质机均质,乳化,喷雾干燥而得,该产品有极高的热稳定性,于180℃加热40 min,POV(油脂氧化值)及脂肪酸组成不变,制成质量分数10%的水溶液于90℃加热1 h或121℃加热30 min,EPA含量及POV保持不变;贮存90天,脂肪酸组成不变。
菲律宾利用椰子油开发的新功能性油脂,具有脂肪替代品、风味酯化物和抗菌性等3种功能。
将椰子油经脂肪酶作用水解后生成低热量的中碳链甘油三酯(简称MCT),用于焙烤食品中有较好效果;日本花王公司最近开发出两种制面包和饼干用的功能性油脂。
一种是以植物油为原料经脂肪酶作用制得。
它可与液晶状态下的乳化剂单酸甘油酯混合成为适用于面包生产的特殊乳化油脂。
用它制得的面包放置3天以后与刚出炉加入人造黄油的面包同样松软;另一种功能性油脂为合成的长链烷基油脂,该油脂和液状油脂的亲和力很高,当它与液状油脂如棕榈油混合使用制成饼干时,可避免因油性大而使饼干表面发生出油等问题。
5、功能性油脂保健产品【2】(1)纯小麦胚芽油胶丸(2)谷物胚芽调合油胶丸。
以小麦胚芽油为主,配合米胚油、玉米油或大麦胚芽油中的一种或几种共同调制而成的胶丸,营养价值很高。
(3)营养调和油胶丸。
以小麦胚芽油为主,辅以红花籽油,米糠油或见草油等植物油而调和制成的胶丸。
(4)强化维生素胶丸。
以维生素E添加于小麦胚芽油中以提高其生理活性。
除此之外,还添加其他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K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