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古诗二首教学要求1.认识“屠、符、溢”3个生字。
2.阅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古人是如何过这两种节日的。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中领会诗中的意思。
2.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的读诗乐趣。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一组(各种传统节日的图片)老师跟大家做个游戏,看图猜节日,你知道是哪个节日站起来直接抢答,看看谁最机灵!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人是如何过春节和中秋两大节日的。
3.我们先来看看古人是如何过春节的。
古时候人们管春节叫《元日》,今天老师带领大家玩一回穿越,到古代去过节!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我书空(板书元日),生书空齐读《元日》。
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1.回忆学法:我们过去学习古诗,有什么基本的方法吗?生答(筛选要点: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理解意思、展开想象想画面等等)(课件出示学古诗的方法)大家看这是老师总结的学诗的方法,请一名同学读。
初读诗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诗,读出节奏。
再读诗文:借助注释、插图和字典,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品读诗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美感。
背诵诗文:根据诗情,背诵全诗。
2.我们把这种方法简称“三读一背”,下面请你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感觉初读《元日》,读三遍,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注释或字典。
3.谁想试试读给大家听听?(生读,随机评价指导学生从节奏、声音、感情方面进行评价)找出读诗的节奏和韵律。
(流畅清晰)(预设:抓住评价点再让他读一次)师范读听老师读一读,找出老师读的特点。
同学们齐读试一试。
(学生齐读,找出抑扬顿挫的感觉。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诗文,请同桌互读,并解决文前提示的问题。
(同桌互读)谁来说说,王安石的这首古诗中介绍的春节,都有哪些习俗?(生回答,师板书:放爆竹饮屠苏迎红日换新符)2.读了古诗你感受到古人过新年时怎样的气氛?(板书:热闹、喜庆)老师也想感受这种热闹,这种喜庆。
你们要一起加入吗?①小组赛读,看看哪一组的感情最饱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课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绝句》。
〔名师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正确划分古诗的节奏,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古诗的韵味。
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韵脚是“zhī”,朗读时韵脚要重读;还要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如朗读《三衢道中》时语速要平缓,语调要欢快些,读出诗人山行时的愉悦心情。
背诵古诗要讲究方法,尝试回忆背诵法: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记忆的效果。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答案大家找〕《绝句》描写的是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暖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丽;春风吹拂,绿草如茵,鲜花飘香,春意盎然。
春风吹送着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
冻土融化,土地湿润,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早春的清晨,诗人信步江畔。
迷离的晨雾尚未散尽,令人仿佛置身仙境。
转过青青的竹林,一株桃树闪入眼帘,看那满树花苞,已有两三枝绽放笑脸。
一阵“嘎嘎”的欢叫传入耳中,循声望去,三两只鸭子迈着蹒跚的步子,游过水边的嫩苇丛,在江水中自在游弋。
江水转暖了,河豚上市的时节也到了!《三衢道中》描写的是梅子泛黄的时候,正是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上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
回程正好走山路,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声声黄鹂的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第2课燕子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背诵第1~3自然段。
〔名师来指导〕(1)朗读指导:首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想象画面,什么样的燕子在怎样的春日里飞行、停歇。
朗读时要突出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美景,读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2)背诵时要先反复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分别是《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的主题是一致的,即描写和赞美春天的景色。
店铺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课文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学习要点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
《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咏柳》,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
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柳树在春天生发,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一”字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
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
“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
“绦”,一种丝织的带子。
全句的意思是: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裁”,裁剪。
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二月春风似剪刀”:似,好像。
全句的意思是: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咏柳》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积累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qióng rén bāo hán shān lǐng jué du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hú shuǐlián yè hé huādōng w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加减偏旁再组词。
莲﹣艹=________ ________湖﹣氵=________ ________日+央=________ ________艹+何=________ ________3.组词童________ 碧________ 妆________剪________ 绿________ 丝________4.文学常识填空。
《咏柳》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的诗人。
《春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的诗人。
《春日》意思是________。
5.想一想,填一填①《村居》中描写山村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②《咏柳》中描写柳树和柳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图片描绘的是诗句()的画面。
A.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7.根据意思写诗句。
(1)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诗句:________,________。
(2)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诗句:________,________。
8.带着问题来读书(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季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________的热爱。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1. 比一比,再组词。
2. 照样子,写词语。
例:飘飘悠悠________碧蓝碧蓝________。
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4. 搜集其他的有关《嫦娥奔月》的故事,把它记录下来。
并同时简单的概括记录下来。
________。
5. 根据提示,摘录句子。
(1)描写后羿为老百姓解除苦难,射日壮举的句子:________(2)描写嫦娥吞下仙药,飞向月宫的凄美景象的语句:________。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课是一篇________故事。
讲了________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吞下________故事,赞扬了嫦娥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课文描写了三个个性色彩很浓的人物,分别是________的嫦娥,________的后羿和________的逄蒙。
(3)分别用几个词语或者以两句话介绍一下人物:嫦娥________后羿________逢蒙________(4)乡亲们很想念好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
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①乡亲们为什么很想念嫦娥?②你们家乡在中秋节时有哪些风俗习惯?③你会想起哪首写中秋佳节的古诗,把它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 古诗文赏析。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背诵这首诗。
(2)诗中用了个“偷”字,很显然与文章内容不符,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改成:________。
8. 我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请你把它们连起来,并回答问题。
我还知道这些节日: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1.【答案】炸开,贪婪,光辉,拥挤,汉奸,讹诈,焚烧,挥手,经济,汗水【考点】组词古诗两首【解析】考查了形近字组词,组词能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词汇、运用词汇,还能培养他们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组词练习有以下几种:辐射式:这是以某个生字为词头。
三年级下语文古诗阅读训练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天平山中[明] 杨基细雨茸茸①湿楝②花,南风树树熟枇杷③。
徐行④不记山深浅⑤,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释】①茸茸(róng):小雨又细又密又柔和的感觉。
②楝(liàn):江南一带常见的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③枇(pí)杷(pa):树的名称。
果实黄色圆形,味甜,春夏之间成熟。
④徐行:慢慢地走。
⑤山深浅:山路的远近。
1.【形成解释】下列选项中,对诗中“山深浅”一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指山的大小。
B.山路的远近。
C.山路的宽窄。
D.指山的深浅程度。
2.【提取信息】“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两句从多角度描写组成一幅美妙的山行图。
茸茸细雨,微微南风,令人感到舒远惬意,这是从角度写;一支支楝花,一树树枇杷,明艳夺目,这是从角度描写;一路上黄莺唱着婉转的歌,令人感到轻快悦耳,这是从角度描写。
()A.触觉视觉听觉B.视觉听觉触觉C.听觉视觉触觉D.听觉触觉视觉3.【实际运用】请将“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翻译成现代汉语:4.【作出评价】本诗最后一句中的“送”字用得非常精妙,请说说它精妙在哪里呢?5.【实际运用】本诗前两句,诗人的着眼点在“景”,你还知道写“景”的诗句吗?把它们写下来吧。
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①相唤浴蚕②去,闲看中庭③栀子④花。
【注释】①妇姑:嫂嫂和小姑。
②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成为浴蚕。
③中庭:庭院中间。
④栀子: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很香。
1.【形成解释】下列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是()A.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
B.妇姑:老妇人和小姑娘。
C.相唤:互相呼唤。
D.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2.【提取信息】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的特点是()A.热闹B.清幽C.狂野D.荒凉3.【整体感知】把这首诗的前两句改写成现代汉语。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1. 按照课文看拼音写词语。
2. 补充诗句,再填空。
乞巧作者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七夕指的是农历________,是传说中________鹊桥相会的日子。
(2)《乞巧》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描写民间乞巧盛况的名诗,体现了________。
(3)“乞巧”是指向织女乞取________的意思。
这时。
人间女子通常对着________用五彩线穿针。
3. 形近字组词。
4. 填空(1)写出下面汉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深________沉________长河________应悔________(2)《嫦娥》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借________的故事抒写了________。
5. 《嫦娥》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
我还知道他写过很多诗,最喜欢他写的“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诗。
6. 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1)“宵”的音节是________,它是________结构的字,部首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2)“霄”是________结构的字,部首是________,第八笔是________。
(3)“屏”的部首是________,去掉部首余________画。
7. 补充词语________河桥________碧霄________秋月________灵药。
8. 我能根据音节写词语。
9. 拼一拼,写一写。
10. 火眼金睛,对的打对,错的打错。
(1)“长河”指很长的河。
________(2)《嫦娥》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
________(3)“乞巧”指的是阳历的七月初七。
________。
11. 选择合适的解释12. 按课文内容填空(1)乞巧节是每年农历的________月初________。
那天是________、________鹊桥相会的日子。
知识点我会写:宿:住宿寄宿宿舍宿敌风餐露宿徐:徐徐徐缓徐步清风徐来不疾不徐篱:篱笆竹篱茅舍寄人篱下疏:稀疏疏忽疏远疏导志大才疏杂:杂色杂事杂技夹杂人多手杂稀:稀疏稀客稀少稀有稀粥稀饭蜻:蜻蜓蜻蜓点水蜓:蜻蜓蜻蜓点水茅:茅草茅屋茅庐茅厕茅舍茅棚檐:屋檐房檐帽檐廊檐飞檐走璧翁:老翁渔翁翁婿主人翁塞翁失马锄:锄草锄田铁锄锄头锄奸赖:依赖抵赖诬赖赖账百无聊赖剥:剥削剥夺剥离盘剥生吞活剥多音字: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剥:bō剥削bāo剥皮形近字:徐(徐缓)途(路途)篱(篱笆)离(离开)疏(疏远)蔬(蔬菜)蜻(蜻蜓)晴(晴朗)茅(茅屋)矛(矛盾)赖(依赖)懒(懒散)课外扩展:描写农家生活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
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在桑树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课后习题答案: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场景。
1、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意:儿童们奔跑着,追寻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
可是黄色蝴蝶飞入一片金灿灿的黄色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急”“追”这两个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无处寻”三个字让我们仿佛看见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形象。
场景:一个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眼看就要追上蝴蝶了,他不由得露出了开心的微笑,可是蝴蝶扑闪着翅膀就飞进了黄灿灿的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诗意: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唯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一、比一比,组词语。
掠()尖()偶()圈()谅()尘()遇()倦()二、想一想,填一填。
()的春天()的燕子()的柳丝()的羽毛()的细雨()的花()的尾巴()的翅膀四、抄一抄,写一写。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2、古诗两首拼一拼,选一选。
zhuāng chái sì zhǐ妆裁泗紫zuāng cái shì zǐyǒng tāo bīn chuí咏绦滨垂rǒng tiāo bāng cuí比一比,组词语。
妆()裁()咏()滨()装()栽()永()宾()四、想一想,填一填。
1、()一树高,万条()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春风()。
2、()泗水滨,()一时新。
()东风面,()总是春。
3、荷花知识积累一、拼一拼,写一写。
hé huā bǎo zhàng fǎng fú piān piān qǐ wǔ( ) ( ) ( ) ( )lián peng suí fēng piāo dòng yī shang( ) ( ) ( )二、想一想,填一填。
粉红的()雪白的()碧绿的()()的荷花()的花瓣()的荷叶一阵()一池()一幅()三、比一比,组词语。
裳()稻()蜻()蜓()常()蹈()晴()挺()四、照样子,写一写。
挨挨挤挤()()()静静地()()()五、照样子,写一句话,用上带点词语。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知识积累拼一拼,选一选。
绽(dìng zhàn)开镶嵌(kǎn qiàn)朴素(sù shù)清泉(quán chuán)泼(pō bō )洒青苔(tái tāi) 二、拼一拼,组词语。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1. 带着问题来读书。
(1)《乞巧》中前两句叙述了________的民间故事,后两句写了________的场面。
(2)《嫦娥》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________的环境中一夜不寐的情景,后两句引出________对________的感叹。
诗中涉及了神话故事________。
2. 拼音写字我最棒!(1)美丽的píng fēng________立在房间里。
(2)古时候,穷人总是qǐ qiú________过上好日子。
(3)那zhú guāng________里燃着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3. 比一比,我能组词语。
宵________(________)度________(________)霄________(________)渡________(________)令________(________)偷_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__)愉________(________)4. 我是小法官。
(在正确说法的后面打“√”)(1)诗中“长河”指的是很长的河流。
________(2)《嫦娥》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
________(3)《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________(4)“乞巧”是指每年的阳历七月七日,又叫“七夕”。
________(5)“乞巧”是少女们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________。
5. 想一想,连一连。
6. 默写古诗,再回答问题。
乞巧乞巧唐代: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描写________的名诗。
农历________的夜晚,俗称“七夕”,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________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碧霄”的意思是________。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1. 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似jiǎn dāo________的春风,正在给池塘边那棵bì lǜ________的垂柳huàzhuānɡ________,它在用行动ɡē yǒnɡ________春天。
2. 语境注音我能行。
夜空中的弯月像一只小船似________的,似________乎在浩瀚星海中缓缓前行。
3. 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胜日寻芳泗水滨。
________A.好日子。
B.胜利的日子。
(2)无边光景一时新。
________A.时光。
B.风光景物。
(3)等闲识得东风面。
________A.随意。
B.等到闲时。
(4)万条垂下绿丝绦。
________A.一万条。
B.泛指柳树枝条多。
4. 根据意思写诗句。
(1)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________(2)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________。
5. 补充诗句。
咏柳________,________绿丝绦。
________,________。
6. 在你的眼中,春天是怎样的,拿起你的笔写一写吧!________。
7. 带着问题来读书。
(1)《咏柳》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
前两句诗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翠绿的枝叶比作________,把柳树枝条比作________。
后两句用________的形式,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________的赞美。
(2)《春日》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赞美了________。
8. 比一比,组成词语。
9. 我是小法官,正误来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裁”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第九笔是“、”。
________(2)“滨”的第九笔是横折。
________(3)“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的“一”字表示数量。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及译文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3)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古诗大意: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2)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4)河豚:鱼的一种,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5)上:指鱼逆江而上。
古诗大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2)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3)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小溪,小河沟。
泛,乘船。
尽,尽头。
(4)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却,再的意思。
(5)绿阴:苍绿的树阴。
阴,树阴。
(6)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7)黄鹂:黄莺古诗大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1)谙(ān):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2)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答案1 燕子我会读qiào còu fúlüèǒu shì我会写聚拢增添荡漾演奏赞歌赶集我会学1、悄榜波2、sìshìsì3、羽毛翅膀尾巴乌黑发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活泼机灵2 古诗两首我会写装车宾朋游泳碧绿化妆海滨咏叹毕业我会填1、半包围戈、②④我会连妆随意绦好日子胜日用丝编成的带子光景风光景物等闲打扮我会做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就是春。
3 荷花我会读āi peng gūfúzhàng fú我会组词平常蜻蜓何处列队衣裳晴天荷花裂开采访滔天连日相逢仿佛舞蹈莲花莲蓬我会写碧绿仿佛饱胀舞蹈我会填莲蓬荷叶荷花风圆盘画我会学1、。
,。
,。
,。
2、6 大美4 珍珠泉我会读róng jìn zhǔn rǎn pōjīng我会写一阵阵一家家一幅幅密密麻麻轻轻松松三三两两我会做1、绿、深、清2、水滴对泉水的喜爱第一单元综合练习一、燕子稻田裁出剪刀海滨蜻蜓饱胀舞蹈二、lüèzhān chuísìái hé三、蜻蜓稻田化妆沾水清水舞蹈装水车站宾客原谅泰山针尖海滨掠过演奏尘土四、苍翠当空东升群芳山岭欲出阵眼朵串首个蒙蒙平静美丽又红又亮高而远乌蓝软绵绵流动着3、踏着这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黑色,我感到兴奋与愉快。
4、夜,来临了,这就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海滨夏夜。
5、时间夕阳落山不久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夜色加浓5 翠鸟我会读gǎn jǐn chìshān cuìruì我会填清脆逃脱饲养眨眼石壁打消念头腹部我会组词旗杆绣花陡峭水泡褐色陡峭苇秆透过徒弟吃饱口渴俊俏我会补翠绿色透亮灵活又尖又长浅绿色橄榄色陡峭我会选1、疾飞2、疾驰3、锐利4、锋利我会学1、gān cèn sān lín cháng 2、秀文章3、6 翠鸟的外形特点4、非常鲜艳头背腹5、鲜艳橄榄色翠绿浅绿赤褐6、透亮灵活又尖又长小巧玲珑6 燕子专列我会写骤降疲劳政府救护特殊欧洲我会读cèshídiào sūpín jì我会做丑陋难受一般容易寒冷傍晚我会选1、特别2、特殊3、疲劳4、疲惫5、寻求6、寻找我会学1、马上(立刻) 号召2、柔软3、冒着顶着踏着体会到气候、环境的恶劣与人们无所畏惧的高尚品质。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答案1 燕子我会读qiào còu fú lüèǒu shì我会写聚拢增添荡漾演奏赞歌赶集我会学1、悄榜波 2. sì shì sì 3、羽毛翅膀尾巴乌黑发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活泼机灵2 古诗两首我会写装车宾朋游泳碧绿化妆海滨咏叹毕业我会填1、半包围戈、②④我会连妆随意绦好日子胜日用丝编成的带子光景风光景物等闲打扮我会做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 荷花我会读āi peng gū fú zhàng fú我会组词平常蜻蜓何处列队衣裳晴天荷花裂开采访滔天连日相逢仿佛舞蹈莲花莲蓬我会写碧绿仿佛饱胀舞蹈我会填莲蓬荷叶荷花风圆盘画我会学1、。
,。
,。
,。
2、6 大美4 珍珠泉我会读róng jìn zhǔn rǎn pōjīng我会写一阵阵一家家一幅幅密密麻麻轻轻松松三三两两我会做1、绿、深、清2、水滴对泉水的喜爱第一单元综合练习一、燕子稻田裁出剪刀海滨蜻蜓饱胀舞蹈二、lüèzhān chuí sìái hé三、蜻蜓稻田化妆沾水清水舞蹈装水车站宾客原谅泰山针尖海滨掠过演奏尘土四、苍翠当空东升群芳山岭欲出阵眼朵串首个蒙蒙平静美丽又红又亮高而远乌蓝软绵绵流动着3、踏着这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黑色,我感到兴奋和愉快。
4、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海滨夏夜。
5、时间夕阳落山不久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夜色加浓5 翠鸟我会读gǎn jǐn chìshān cuìruì我会填清脆逃脱饲养眨眼石壁打消念头腹部我会组词旗杆绣花陡峭水泡褐色陡峭苇秆透过徒弟吃饱口渴俊俏我会补翠绿色透亮灵活又尖又长浅绿色橄榄色陡峭我会选1、疾飞2、疾驰3、锐利4、锋利我会学1、gān cèn sān lín cháng 2、秀文章3、6 翠鸟的外形特点4、非常鲜艳头背腹5、鲜艳橄榄色翠绿浅绿赤褐6、透亮灵活又尖又长小巧玲珑6 燕子专列我会写骤降疲劳政府救护特殊欧洲我会读cè shí diào sūpín jì我会做丑陋难受一般容易寒冷傍晚我会选1、特别2、特殊3、疲劳4、疲惫5、寻求6、寻找我会学1、马上(立刻)号召2、柔软3、冒着顶着踏着体会到气候、环境的恶劣和人们无所畏惧的高尚品质。
2古诗两首
咏柳春日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一、填空。
1.《咏柳》一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作者描写了(),歌颂了()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2.《春日》一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题目的意思是()。
全诗讲的是作者在春天游览,看到了(),有感而发。
二、解释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
1.咏.柳()2.碧玉妆.成一树高()
3.万条垂下绿丝绦.()4.不知细叶谁裁.出()
5.二月春风似.剪刀()6.胜日
..寻芳泗水滨()
7.无边光景一时
..识得东风面()
..新()8.等闲
三、比一比.组成词语。
咏()妆()裁()滨()
永()装()栽()宾()
紫()闲()煎()绦()
柴()闭()剪()涤()
四、照样子写出描写春天景象的四字词语。
(不少于五个)
例:万紫千红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创新题)理解“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两句诗的意思,再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这两句诗的意思写出来。
2.(探究题)
(1)《咏柳》一诗采用了()的手法,描写了静态中柳树的()美和()美。
(2)《春日》一诗采用了()的手法来描绘()的景色。
“无边光景一时新”是()写,“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写。
部分参考答案:
基础部分:
一、唐贺知章柳树春天的大自然
宋朱熹春天无限春光
四、莺歌燕舞万物复苏春光灿烂百花盛开春色满园春意盎然……
拓展部分:
2、
(1)拟人色彩形态(2)虚实结合春天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