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一.风沙地貌
1.风沙作用是干旱区最主要的地貌外动力 2.风沙作用的表现形式:侵蚀、搬运、堆积 3.形成的基本要素:充足的沙源、多大风
(一)风蚀作用 1.类型:吹蚀和磨蚀 2.起沙风:只有当风力达到足以使沙粒移 动的临界速度是才能产生吹蚀 3.起沙风挟带沙粒进行磨蚀,使砾石表面 形成风棱,或深入岩石孔隙形成风蚀龛、风蚀穴、 风蚀柱、风蚀蘑菇等特殊的地貌现象。 (二)搬运作用 1.形式有:悬移、跃移、表层蠕动三种 2.风沙流的强度与起沙风速的三次方 成 正比 (三)风积作用 1.风力减弱或风沙流受阻,挟带的沙粒 沉降 2.主要形成各种形态的沙丘
黄土高原地区图
黄土冲沟
黄土梁峁
黄土塬面
黄土滑坡(上图) 崩塌(右图)
黄土漏斗
黄土峁
黄土桥
黄 土 梁
黄 土 柱
黄 土 下 伏 砾 石 层
黄 土 覆 盖 于 上 新 世 红 土
风蚀坑
风 蚀 穴
风 蚀 柱
风蚀柱
塔 克 拉 玛 干 大 沙 漠
雅 丹 地 貌
新 月 型 沙 丘 链
二.风沙地貌 (一) 风蚀地貌 1.风棱石与石窝 2.风蚀柱与风蚀蘑菇 3.风蚀洼地与风蚀盆地 风吹蚀地面松散物质后形成的呈圆形或马蹄形 的洼地,风蚀盆地的规模要大些. 4.风蚀残丘 风吹蚀河谷形成的风蚀谷间残留高地或孤立丘 岗即是风蚀残丘.而在干旱地区河湖相地层由于干 缩而产生龟裂,风沿裂隙吹蚀形成沟槽和垄脊相间 分布的特殊地貌形态,就是典型的雅丹地貌.
物质.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黄土中有古 土壤,下伏的古地形对地貌发育有密切关系. 在我国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2.主要特征:疏松,遇水易散,垂直节理发育, 有孔隙,湿陷性强,抗蚀性弱,极易遭受流水 侵蚀.因此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 贫瘠有沙漠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