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化轨道理论练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29.26 KB
- 文档页数:1
碳原子杂化轨道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²?A. 甲烷中的碳原子B. 乙烯中的碳原子C. 乙炔中的碳原子D. 苯中的碳原子2. 下列哪个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³杂化?A. CO₂B. COC. CH₄D. C₂H₂3. 在乙烯分子中,碳原子之间的键是什么类型的键?A. 单键B. 双键C. 三键D. 配位键二、填空题1. 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键是______键。
2. 乙烯分子中,碳原子之间的键是______键,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键是______键。
3. 乙炔分子中,碳原子之间的键是______键,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键是______键。
三、判断题1. 所有碳原子都采用sp³杂化。
()2. 在CO₂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杂化。
()3. 在苯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²杂化。
()四、简答题1. 请简述碳原子sp³杂化的特点。
2. 请列举三种采用sp²杂化的碳原子化合物。
3. 请说明碳原子sp杂化的实例,并简要描述其结构特点。
五、计算题1. 已知乙烯分子(C₂H₄)中,碳原子之间的键长为1.34 Å,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键长为1.07 Å。
请计算乙烯分子中碳原子之间的键与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键的长度比。
2. 乙炔分子(C₂H₂)中,碳原子之间的键长为1.20 Å,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键长为1.06 Å。
请计算乙炔分子中碳原子之间的键与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键的长度比。
六、匹配题请将下列碳原子杂化类型与其对应的化合物匹配:A. sp³杂化B. sp²杂化C. sp杂化D. sp³d杂化1. CH₄ ____2. CO₂ ____3. C₆H₆ ____4. SF₄ ____七、多项选择题A. CO₂B. COC. C₂H₂D. C₆H₆E. CH₄A. 乙烯B. 乙炔C. 苯D. 甲醛E. 乙烷八、结构简图题1. 请画出甲烷(CH₄)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示意图。
第二节 分子的空间结构 第2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杂化轨道理论是鲍林为了解释分子的空间结构提出的。
下列关于3sp 、2sp 、sp 杂化轨道的夹角的比较正确的是A .sp 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B .2sp 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C .3sp 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D .3sp 、2sp 、sp 杂化轨道的夹角相等2.下列图形属于sp 杂化轨道的是A .B .C .D .3.s 轨道和p 轨道杂化的类型不可能有( )A .sp 杂化B .sp 2杂化C .sp 3杂化D .sp 4杂化4.下列有关sp 2杂化轨道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由同一能层上的s 轨道与p 轨道杂化而成B .共有3个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C .每个sp 2杂化轨道中s 能级成分占三分之一D . sp 2杂化轨道最多可形成2个σ键5.氯化亚砜(SOCl 2)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学试剂,可以作为氯化剂和脱水剂。
下列关于氯化亚砜分子的空间结构和中心原子(S)采取的杂化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三角锥形、sp 3B .平面三角形、sp 3C .平面三角形、sp 2D .三角锥形、sp 26.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1个π键,它们分别是A .2sp 杂化轨道形成的σ键、未杂化的2p 轨道形成的π键②③④①②③B.①③⑥.推理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 .SO 2中硫原子采取sp 2杂化,则CO 2中碳原子也采取sp 2杂化B .NH 3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则NCl 3分子的空间结构也是三角锥形C .H 2O 分子的键角是105°,则H 2S 分子的键角也是105°D .PCl 3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BF 3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也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16.已知某XY 2分子属于V 形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原子一定是sp 2杂化B .X 原子一定为sp 3杂化C .X 原子上一定存在孤电子对D .VSEPR 模型一定是平面三角形二、多选题17.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 .CS 2为V 形的极性分子B .ClO 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 .SF 6中有6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D .SiF 4和SO 23-的中心原子均为sp 3杂化三、单选题18.23As O (砒霜)是两性氧化物(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溶于盐酸生成3AsCl ,3AsCl 用4LiAlH 还原生成3AsH 。
第2课时杂化轨道理论简介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杂化轨道说法错误的是()①所有原子轨道都参与杂化②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参与杂化③杂化轨道能量集中,有利于牢固成键④杂化轨道中一定有一个电子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2.能正确表示CH4中碳原子的成键轨道的示意图为()A.↑↓1s ↑↓2s↑↑2pB.↑↓1s↑2s↑↑↑2pC.↓↑1s2s ↓↑↑↑2pD.↓↑1s↑↑↑↑sp33.s轨道和p轨道杂化的类型不可能有()A.sp杂化B.sp2杂化C.sp3杂化D.sp4杂化4.sp3杂化形成的AB4型分子的空间构型是()A.平面四方形B.四面体C.四角锥形D.平面三角形5.以下有关杂化轨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ⅠA族元素成键时不可能有杂化轨道B.杂化轨道既可能形成σ键,也可能形成π键C.孤电子对所占据的原子轨道有可能参与杂化D.s轨道和p轨道杂化不可能有sp4杂化6.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可用sp2杂化轨道来解释的是()①BF3②CH2===CH2③④CH≡CH⑤NH3⑥CH4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③④D.③⑤⑥7.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的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B.CCl4分子中有四个完全等同的sp3—pσ键C.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D.杂化轨道理论与VSEPR模型分析分子的空间构型结果常常相互矛盾8.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是sp 杂化的是( ) A .BeCl 2 B .H 2O C .CH 4D .BF 39.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 ) A .sp 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 轨道形成π键 B .sp 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 轨道形成σ键C .C—H 之间是sp 2形成的σ键,C—C 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 轨道形成的π键D .C—C 之间是sp 2形成的σ键,C—H 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 轨道形成的π键 10.甲醛分子的结构式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醛分子中有4个σ键 B .甲醛分子中的C 原子为sp 3杂化 C .甲醛分子中的O 原子为sp 杂化D .甲醛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有一个π键垂直于三角形平面 二、非选择题11.已知A 、B 、C 、D 、E 为中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元素Y ,有的还可能含有元素X 、Z ,元素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化学键的杂化轨道的练习题化学键的形成是通过原子之间的电子重叠而实现的。
杂化轨道是描述共价化合物中形成的化学键的一个重要概念。
下面是一些关于化学键的杂化轨道的练习题,帮助加深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
练习题1:
以H2O为例,描述其化学键的杂化轨道的形成过程。
练习题2:
选择以下化合物,判断并描述其键的杂化轨道类型:CO2, CH4, NH3, C2H4。
练习题3:
描述一下杂化轨道的形成对于分子形状和键角的影响。
以CH4和NH3为例说明。
练习题4:
分析以下化学式,确定其中原子的杂化轨道并描述键的形成过程:H2CO, C2H2, HCN。
练习题5:
分别用sp, sp2, sp3杂化轨道解释以下分子的形状:BF3, CH2O,
C2H4。
练习题6:
以NH3为例,解释杂化轨道如何影响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及其键角。
练习题7:
比较CO2和H2O的分子结构及其键角差异,解释其中杂化轨道的差异对于这些性质的影响。
练习题8:
以C2H4为例,描述其化学键的杂化轨道及分子形状的形成过程。
练习题9:
选择以下化合物,解释其分子形状及杂化轨道的类型:SF6, H2O2, SO3。
练习题10:
描述杂化轨道理论的意义和应用。
以上是关于化学键的杂化轨道练习题。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于杂化轨道及其在化学键中的应用的理解。
第2课时杂化轨道理论题组一杂化轨道的理解1.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ⅠA族元素成键时不可能有杂化轨道B.杂化轨道既可能形成σ键,也可能形成π键C.s轨道和p轨道杂化不可能有sp4杂化轨道出现D.孤电子对有可能参加杂化答案 B解析ⅠA族元素如果是碱金属,易失电子,如果是H,一个电子在1s能级上,不可能杂化;杂化轨道只能形成σ键,不可能形成π键;p能级只有3个p轨道,不可能有sp4杂化。
2.下列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空间结构都是正四面体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轨道和1个C原子的2p轨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等的新轨道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答案 C解析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VSEPR模型是四面体,但其空间结构不一定是四面体,如:水和氨气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但H2O是V形,NH3是三角锥形,故A错误;CH4中sp3杂化轨道是由中心碳原子的能量相近的一个2s轨道和3个2p轨道杂化形成,1s 轨道和2p轨道的能量差别较大,不能形成杂化轨道,故B错误;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 轨道和p轨道通过杂化可混合起来形成一组能量相同的新轨道,杂化轨道数=孤电子对数+与之相连的原子数,故C正确;BF3中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B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2杂化,故D错误。
3.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
下列对上述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A.氧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B.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D.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答案 A解析水中氧的杂化为sp3,H3O+中氧的杂化为sp3,则氧原子的杂化类型没有改变,故A不合理;水分子为V形,H3O+为三角锥形,则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故B合理;因结构不同,则性质不同,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故C合理;水分子为V形,H3O+为三角锥形,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故D合理。
高三化学《杂化轨道》专题练习一、单选题1.已知硼砂的构成为[]24542Na B O (OH)8H O ⋅,其阴离子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硼砂中含有氢键B .硼砂中B 原子均采用2sp 杂化C .硼砂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D .硼砂中存在配位键2.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为sp 3杂化,且杂化轨道容纳1对孤电子对的是( ) A .CH 4、NH 3、H 2O B .CO 2、BF 3、SO 23-C .C 2H 4、SO 2、BeCl 2D .NH 3、PCl 3、N 2H 43.如图是催化偶联反应的机理,R—为烷烃基或氢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催化剂只有[Pd 0]B .第②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C .中碳的杂化类型有sp 2、sp 3D .偶联反应为:+催化剂−−−−−→HX+4.科学家曾合成出具有独特结构的化合物1和2,发现化合物1经加热后可得到化合物2。
以下关于化合物1和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1和2是同分异构体B.化合物1和2中碳成键(杂化)方式不同C.化合物2较稳定D.化合物1和2中六元环的六个碳原子共面5.正硼酸(H3BO3)是一种片层状结构白色晶体,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受热易分解,层内的H3BO3分子通过氢键相连(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A.正硼酸晶体属于分子晶体B.正硼酸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无关C.1molH3BO3晶体中含有3mol氢键D.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sp2,层间的H3BO3分子通过共价键相连6.富勒烯衍生物由于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在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上具有非常光明的前途。
富勒烯(C60)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2杂化B.1molC60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90N AC .1个C 60分子中含有20个五边形和12个六边形D .C 60分子晶胞是分子密堆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 AB (n 2≥,且n 为整数)型分子中,若中心原子没有孤对电子,则n AB 为空间对称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B .水很稳定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氢键C .2H O 、3NH 、4CH 分子中的O N C 、、分别形成2个、3个、4个键,故O N C 、、分别采取1sp 、2sp 、3sp 杂化D .配合物()244Cu H O SO ⎡⎤⎣⎦中,中心离子是2+Cu ,配体是2-4SO ,配位数是18.氯化硼的熔点为-107℃,沸点为12.5℃,在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它能水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氯化棚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电B .氯化硼中心原子采用sp 杂化C .氯化硼分子呈平面三角形,属非极性分子D .其分子立体构型类似NH 39.+3CH 、3CH 、3CH -都是重要的有机反应中间体,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 .碳原子均采取sp 2杂化,且+3CH 中所有原子均共面B .CH 3-与NH 3、H 3O +互为等电子体,几何构型均为三角锥形C .+3CH 与OH -形成离子化合物D .两个3CH 或一个+3CH 和一个3CH -结合可得到不同化合物10.由EDTA 制备食品铁强化剂Na[FeEDTA]的合成路线如图:3FeCl NaO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Na[FeEDTA]中的Fe 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B .[FeEDTA]-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 2C .1molEDTA 与盐酸反应时最多消耗2molHClD .EDTA 分子间可通过取代反应形成肽键11.苯胺是染料工业的重要原料,因其毒性强,在环境中对苯胺类化合物应严格控制排放。
3.下列有关杂化轨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中能量相近的某些轨道,在成键时,能重新组合成能量相等的新轨道B.轨道数目杂化前后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C.杂化轨道成键时,要满足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能量最低原理D.杂化轨道可分为等性杂化轨道和不等性杂化轨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成键的过程中,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影响,同一原子中几个能量相近的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可以进行线性组合,重新分配能量和确定空间方向,组成数目相等的新原子轨道,这种轨道重新组合的方式称为杂化,杂化后形成的新轨道称为杂化轨道,所以轨道数目杂化前后一定是相等的,选项B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
考点:考查杂化轨道类型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杂化轨道含义以及应用的熟悉了解程度,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4.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单键都是σ键,而双键是由1个σ键和1个π键构成的。
又因为杂化轨道只能形成单键,而未参与杂化的形成π键,所以由乙烯的结构式可知,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答案选A。
5.下列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分子几何构型不正确的是()A.PCl3中P原子sp3杂化,为三角锥形B.BCl3中B原子sp2杂化,为平面三角形C.CS2中C原子sp杂化,为直线形D.H2S分子中,S为sp杂化,为直线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A中P原子含有(5-3×1)÷2=1对孤对电子,所以三角锥形结构,A正确;同样分析选项BC正确;D中S原子含有的孤对电子对数=(6-2×1)÷2=2对,所以H2S 是V形结构,S原子sp3杂化,D不正确,答案选D。
姓名:班级2.2.2 杂化轨道理论1.(2021·浙江·诸暨中学高二期中)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同一电子层上运动的电子,其自旋方向肯定不同B.s原子轨道轮廓图的形状相同,电子层序数越大,半径越大C.杂化轨道可用于形成σ键、π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D.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答案】B【详解】A.同一电子层上有不同的轨道,不同轨道中的电子自旋方向可能相同,A错误;B.s能级原子轨道都是球形的,且能层序数越大,半径也越大,B正确;C.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对电子,未参与杂化的轨道形成π键,C错误;D.1s22s22p63s2为基态,1s22s22p63p2为激发态,基态吸收能力转化为激发态,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
2.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化轨道可用于形成σ键,也可用于形成π键B.杂化轨道可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C.NH3中N原子的sp3杂化轨道是由N原子的3个p轨道与H原子的1个s轨道杂化而成的D.在乙烯分子中1个碳原子的3个sp2杂化轨道与3个氢原子的s轨道重叠形成3个C—Hσ键【答案】B【详解】A.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不能用来形成π键,选项A不正确;B.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不能用来形成π键,选项B正确;C.NH3中N原子的sp3杂化轨道是由N原子的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杂化而成的,选项C不正确;D.在乙烯分子中,1个碳原子的3个sp2杂化轨道中的2个sp2杂化轨道与2个氢原子的s 轨道重叠形成2个C—H σ键,剩下的1个sp2杂化轨道与另一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重叠形成1个C—C σ键,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B。
3.如图所示,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和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C.C—H之间是sp2形成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D.C—C之间是sp2形成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答案】A【详解】在乙烯分子中碳原子与相连的氢原子、碳原子形成平面三角形,所以乙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均采取sp2杂化,其中杂化轨道形成5个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故选:A。
电子排布式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分子空间构型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共价键成键因素的是( ) A.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核之间高概率出现 B.共用的电子必须配对C.成键后体系能量降低,趋于稳定D.两原子体积大小要适中2.关于CS 2、SO 2、NH 3三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S 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是由于其属于极性分子 B.SO 2和NH 3均易溶于水,原因之一是它们都是极性分子 C.CS 2为非极性分子,所以在三种物质中熔、沸点最低 D.NH 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只是由于NH 3分子有极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把H 2S 分子写成H 3S 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的饱和性B.H 3O +的存在说明共价键不具有饱和性C.所有共价键都有方向性D.两个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后,电子仅存在于两核之间4.374℃、22.1MPa 以上的超临界水具有很强的溶解有机物的能力,并含有较多的H +和OH -,由此可知超临界水( ) A.显中性,pH 等于7 B.表现出非极性溶剂的特性 C.显酸性,pH 小于7D.表现出极性溶剂的特性5.某物质的实验式为43PtCl 2NH ⋅,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3AgNO 溶液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3NH 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B. 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 -Cl 和3NH 分子均与4+Pt 配位D. 配合物中-Cl 与4+Pt 配位,而3NH 分子不配位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O 2、SO 2、BF 3、NCl 3分子中没有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B.P 4和CH 4都是正四面体形分子且键角都为109°28′C.4NH +的电子式为,离子呈平面正方形结构D.NH 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7.下列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立体构型都是正四面体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近的新轨道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8.X、Y为核电荷数小于18的两种元素,元素X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元素Y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之和等于次外层电子数。
杂化轨道理论1.下列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既有sp 3杂化又有sp 杂化的是A .CH 3CH=CH 2B .CH 3-C≡CHC .CH 3CH 2OHD .CH≡CH2.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 .CS 2分子的立体构型为V 形B .ClO -3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 .NH 3、CO 、CO 2的中心原子都有孤电子对D .SiF 4和SO 2-3的中心原子均采取sp 3杂化3.由短周期前10号元素组成的物质T 和X 有如图所示的转化。
X 不稳定,易分解。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为使该转化成功进行,Y 可以是酸性KMnO 4溶液B .等物质的量的T 、X 分子中含有π键的数目均为N AC .T 分子中含有p-p π键,该键的特征是轴对称,可旋转D .T 分子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4.在半导体生产或灭火剂的使用中,会向空气逸散气体,如3NF 、3CHClFCF 、38C F ,它们虽是微量的,有些却是强温室气体,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A .38C F 在4CCl 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B .3CHClFCF 存在手性异构C .熔点:338NF C F D .由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确定3NF 的VSEPR 构型为四面体,N 原子是3sp 杂化5.氯化亚硫(SOCl2)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学试剂,可以作为氯化剂和脱水剂。
下列关于氯化亚硫分子的VSEPR模型、空间结构和中心原子(S)采取何种杂化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面体形、三角锥形、sp3B.平面三角形、平面三角形、sp2C.四面体形、平面三角形、sp3D.四面体形、三角锥形、sp26.(1)指出下列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①CO2。
②SiF4。
③BCl3。
④NF3。
⑤N。
⑥N2H4。
(2)ClO-、Cl、Cl、Cl中,Cl原子都是以sp3杂化轨道方式与O原子成键,则ClO-的空间结构是;Cl的空间结构是;Cl的空间结构是;Cl的空间结构是。
7.(双选)下列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杂化轨道形成共价键时,只能形成σ键不能形成π键B.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可采用sp2或sp3杂化轨道成键C.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空间结构都是正四面体形D.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8.下列有关NCl3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NCl3分子中的N原子采取sp2杂化B.NCl3分子为平面三角形C.NCl3分子中Cl—N—Cl键角小于109°28'D.NCl3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9.下表中各粒子对应的空间结构及杂化方式均正确的是()选项粒子空间结构杂化方式A SO3平面三角形S原子采取sp杂化B SO2V形S原子采取sp3杂化C C三角锥形C原子采取sp2杂化D C2H2直线形C原子采取sp杂化10.(双选)化合物A是一种新型锅炉水除氧剂,其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氮原子的杂化类型相同B.氮原子与碳原子分别为sp3杂化与sp2杂化C.1mol A分子中所含σ键的数目为11N AD.编号为a的氮原子和与其成键的另外三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11.已知:①红磷在氯气中燃烧可以生成两种化合物——PCl3和PCl5,氮与氢也可形成两种化合物——NH3和NH5。
杂化轨道理论练习题
1 (2019年全国卷I)H2NCH2CH2NH2分子中C、N的杂化类型、。
2 (2019年全国卷II)NH4H2PO4中的P的杂化轨道与O的2p轨道形成
键
3 (2019年海南卷)NH3分子的空间构型,N原子的杂化轨道
4 (2018年全国卷III)ZnCO3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其中C的杂化形式
5 (2018年江苏卷)中心原子杂化轨道杂化类型
6 (2017年全国卷I)离子的几何构型,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
7 (2017年全国卷II)CO2和CH3OH分子中C的杂化形式分别是、
8 (2016年全国卷I)Ge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其中Ge的杂化方式
9 (2016年全国卷III)AsCl3分子的立体构型,As的杂化轨道类型
10 (2015年全国卷I)CS2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C的杂化轨道类型
11 (2015年全国卷II)PCl3的立体构型为,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为
12 (2014年全国卷I)乙醛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13 (2011年全国卷)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B原子的杂化轨
道类型为;的立体构型为
14 指出下列C原子所采用的杂化轨道
O 碳负
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