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原理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5.58 MB
- 文档页数:68
200个电气原理基础知识点1、电荷的性质答:电荷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
2、电场答:在带电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物质,它对放在其中的任何电荷表现为力的作用,这一特殊物质叫做电场。
3、电阻,影响电阻的因素答:电流在导体内流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叫做电阻,用R表示。
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异体截面积成反比,还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R=ρL/S。
4、串联电阻的特点答:①流过各电阻的电流相同。
②串联电阻上的点电压等于各电阻上的电压降之和。
③串联电阻的点电阻为各电阻之和。
并联电阻的特点①各并联电阻上的电压相同。
②并联电阻的点电流等于各并联电阻流过电流之和。
③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的倒数为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5、电能答:电能是用来表示电场力在一段时间内所做的功用W表示W=ptW:电能(kw.h)p:电功率(w)t:时间(h)。
6、什么叫有功,什么叫无功?答:在交流电能的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非电、磁形式(如光、热、机械能等)的那部分能量叫有功。
用于电路内电、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无功。
7、什么叫力率,力率的进相和迟相是怎么回事?答:交流电机制功率因数cosФ,也叫力率,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Ф=p/s,在一定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下,电机的功率因数越高,说明有功所占的比重越大。
同步发电机通常既发有功,也发无功,我们把既发有功,又发功的运行状态,称为力率迟相,或称为滞后,把送出有功,吸收无功的运行状态,称为力率进相,或称超前。
8、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有什么意义?答: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电气设备大多属于感性负载,它们的功率因数较低,这样会导致发电设备容易不能完全充分利用且增加输电线路上的损耗,功率因数提高后,发电设备就可以少发无功负荷而多发送有功负荷,同时还可以减少发供电设备上的损耗,节约电能。
9、什么叫电流?电流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答:电流:是指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自由电子或离子所发生的有规则的运行称为电流。
电气基础知识点总结电气基础知识是电气工程的重要基础,涉及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电机原理、电力系统、电子设备、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电气基础知识的总结。
一、电路原理1. 电流、电压和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用I表示,单位为安培(A);电压是电荷的势能差,用U表示,单位为伏特(V);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用R表示,单位为欧姆(Ω)。
2. 串联、并联和混合电路串联电路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过,在每个元件上的电压相加;并联电路是电流可以从多条路径流过,电压相同;混合电路是串联和并联的组合。
3. 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关系电流是电压与电阻之比,用I=U/R表示;功率是电压与电流的乘积,用P=UI表示。
4. 电路定律欧姆定律:U=IR,表示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流定律和回路电压定律,用于解决复杂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分布。
二、电子技术1. 二极管二极管是半导体器件,具有只允许电流单向通过的特性,用于电路中的整流、开关和放大等功能。
2. 晶体管晶体管是半导体器件,有放大和开关功能,分为NPN型和PNP型。
3. 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把多个器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包括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
4. 晶体管放大器晶体管放大器是利用晶体管的放大特性对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的电路。
5. 逻辑门逻辑门是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单元,包括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用于逻辑运算和数字处理。
三、电机原理1. 直流电机直流电机包括永磁直流电机和励磁直流电机,构成原理是利用直流电源产生磁场,与电机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转矩。
2. 交流电机交流电机包括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构成原理是利用交流电源产生旋转磁场,与电机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转矩。
3. 电机调速电机调速的方法包括电压调速、频率调速、极对数调速以及机械调速等,用于实现电机的转速控制。
4. 电机保护电机保护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缺相保护等,用于保护电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运行。
不可不知的电气控制基础知识1.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换向的原理是什么?答:改变通电相序。
2.直流电动机换向的原理是什么?答:改变定子或者转子的极性。
3.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有哪几种调速方法?答:变频调速;变极调速;变转差率。
4.直流电动机有哪几种调速方法?答:弱磁调速;调压调速;串电阻调速。
5.电气控制系统的常用保护环节有哪些?答:电压保护;电流保护;还有速度保护、漏电保护、超速保护、行程保护、油压(水压)等。
6.常用的电气系统图有哪些?答:原理图、接线图和布置图。
7.多地启动和停止控制用在什么场合?答:多用于大型设备的控制。
8.大功率的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为何要减压启动?答:电动机空载启动电流通常是额定电流的4~8倍,若不降压启动,较大的电压降将严重影响周边设备或者变压器的正常工作。
9.直流电动机启动时为何要在电枢中串入电阻?答:直流电动机的空载启动电流通常是额定电流的10~20倍,在电枢中串入电阻是为了降压启动,减小启动电流。
10.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减压启动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答:星形-三角形减压启动、自耦变压器减压启动等。
11.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制动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答:机械制动、反接制动、自励发电-短接制动、电容-电磁制动和能耗制动等。
12.直流电动机制动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答:反接制动和能耗制动。
13.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调速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答:变频调速;变极调速;变转差率。
14.单相异步电动机有几种启动方法?答: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方法分为单相分相启动、单相电容启动、单相电容启动运转3种方法15.单相异步电动机有几种常用的调速方法?答:电抗器调速和晶闸管调速。
16.PLC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1)输入/输出(I/O)点数(2)存储容量(3)扫描速度(4)指令系统(5)内部寄存器继电器(6)扩展能力17、PLC主要用在哪些场合?(1)顺序控制(2)计数和定时控制(3)位置控制(4)模拟量处理(5)数据处理(6)通信连网18、PLC怎样分类?(1)从组成结构形式分类可以将PLC分为两类:一类是整体式PLC(也称单元式),其特点是电源、中央处理单元、I/O接口都集成在一个机壳内;另一类是标准模板式结构化的PLC(也称组合式)。
第一部分低压电器•第一节: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第二节: 接触器•第三节: 继电器•第四节: 熔断器•第五节: 开关电器•第六节: 主令电器第一节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电器定义:一种能控制电路的设备。
•低压电器:用于交流1200V、直流1500V以下的电路中起通断、保护、控制或调节作用的电器产品。
•高压电器:交流1200V以上、直流1500V及以上。
1. 分类1)按操作方式分•手动电器:通过人力操作而动作的电器。
(如:刀开关、按钮、转换开关)•自动电器:按照信号或某个物理量的变化而自动动作的电器。
(如:低压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2)按控制作用分•执行电器: 用来完成某种动作或传递功率。
(如:电磁铁)•控制电器:用来控制电路的通断。
(如:开关、按钮、继电器、接触器)•主令电器:用来控制其它自动电器的动作,以发出控制“指令”。
(如:按钮、转换开关)•保护电器:用来保护电源、电路及用电设备,使它们不致在短路、过载状态下运行,免遭损坏。
(如:熔断器、热继电器)3)按动作原理•电磁式电器:它是根据电磁铁的原理工作的。
例如:接触器、继电器等。
•非电磁式电器:它是依靠外力(人力或机械力)或某种非电量的变化而动作的电器。
例如:行程开关、按钮、速度继电器、热继电器等。
2. 电磁式低压电器•低压电器一般由感测部分和执行部分组成。
•在各种低压电器中,电磁式低压电器应用很多,它们结构相似,原理相同。
电磁式低压电器基本结构(1)电磁系统电磁系统是电磁式电器元件的感受部件,它的作用是将电磁能转换成为机械能,并带动触点闭合或断开。
它通常采用电磁铁的形式,由电磁线圈、静铁心(铁心)、动铁心(衔铁)等组成,其中动铁心与动触点支架相连。
(2)触点系统触点系统属于执行部件。
它的作用是通过触点的开、闭来通、断电路的。
(3)灭弧系统触点在断开(包括熔体在熔断时)的瞬间,会在触头间隙中产生电弧,对电路和电器有危害,必须使电弧熄灭。
(1)电磁系统•电磁铁的示意图•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使动、静铁心磁化互相吸引,当动铁心被吸引向静铁心时,与动铁心相连的动触点也被拉向静触点,令其闭合接通电路。
电气控制技术知识点电气控制技术是指利用电气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的技术领域。
在电气控制技术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和了解。
1. 电气线路:电气线路是电气控制中的基础,包括电源、导线、开关、插座等。
掌握合理布线和线路的连接方法是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要求。
2. 电气元件:电气控制中常用的元件包括继电器、开关、感应器、断路器等。
了解不同电气元件的特性和应用场景,可以帮助设计和维护电气控制系统。
3. 电路图:电路图是电气控制设计中常用的工具。
掌握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和符号,能够清晰描述电气控制系统的连接和功能。
4. 逻辑控制:逻辑控制是电气控制技术中的关键概念。
熟悉逻辑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能够合理设计电气控制系统的逻辑结构,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功能。
5. PLC编程: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电气控制中常用的控制设备,掌握PLC编程语言和方法,可以实现各种自动化控制任务。
6.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电气控制中用于感知和采集外部实时信息的装置。
了解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能够精确获取各种物理量,并应用于电气控制系统中。
7. 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是电气控制中常用的控制装置,具有多种通信接口和扩展功能。
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原理和配置,能够灵活应用于各种电气控制场合。
8. 电气安全:电气控制技术涉及到电力系统,掌握电气安全知识,如绝缘、接地、过载保护等,能够确保电气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9. 自动化控制:自动化控制是电气控制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工作原理,能够设计和调试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
10. 故障排除与维护:电气控制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可能出现各种故障,掌握故障排除和维护技能,能够及时恢复正常运行状态,确保电气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气控制原理电气控制原理是电气工程中的基础知识,涉及电路、电信号和控制系统等方面。
它主要研究如何通过电气信号控制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实现对设备、机器或系统的控制和操作。
电气控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电路基础知识:电气控制系统的基础是电路理论,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电感、电容等基本概念。
电路中的电源、开关、继电器等元件通过互相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实现电能的输送和转换。
2. 控制信号与信号传输:电气控制系统的核心是信号的传输与处理。
控制信号可以是电压、电流、频率等形式,通过信号源发出并传输到被控制的设备上,再经过信号处理和放大等操作,实现对设备的控制。
3. 控制元件:电气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元件包括继电器、接触器、开关、控制器、传感器等。
它们通过电信号的传递和处理,实现控制信号的转换、校验和执行,从而控制设备的运行。
4. 控制回路:电气控制系统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控制回路,用于监测被控制设备的状态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回路通常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部分,通过控制信号的传递和处理实现自动化控制。
5. 自动化控制系统:电气控制原理也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种能够根据预设的规则、条件和反馈信号,自动对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的系统。
它通过电气控制原理中的信号传输、处理和执行等步骤,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操作。
电气控制原理是电气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关乎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还与生产效率、能源利用和安全性等方面密切相关。
了解和掌握电气控制原理对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地解决和排除各类电气控制问题,提高设备和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