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2000年至2013年进出口额数据

美国2000年至2013年进出口额数据

美国2000年至2013年进出口额数据
美国2000年至2013年进出口额数据

美国2000年至2013年进出口贸易状况

时间进口出口总额国际收支情况2000 1447837 1075321 2523158 -372517

2001 1367165 1005654 2372819 -361511

2002 1397660 978706 2376366 -418955

2003 1514308 1020418 2534726 -493890

2004 1771433 1161549 2932982 -609883

2005 2000267 1286022 3286289 -714245

2006 2219358 1457642 3677000 -761716

2007 2358922 1653548 4012470 -705375

2008 2550339 1841612 4391951 -708726

2009 1966827 1583053 3549880 -509694

2010 2348263 1853606 4201869 -494658

2011 2675648 2127021 4802669 -548625

2012 2754145 2216540 4970685 -537605

2013 2756586 2280194 5036780 -476392

-5.958%

0.15%

6.66%

15.71%

12.05%

11.89%

9.12%

9.46%

-19.17%

18.37%

14.30%

3.50%

1.33%

中国与美国国际贸易依存度对比及原因分析

中国1999年—2008年进出口贸易额 美国1998—2008年的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亿美元)

中国与美国1999年—2008年的GNP数据表 中美两国贸易依存度对比(单位:%)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贸易依存度明显高于美国

造成中国贸易依存度高于美国的原因分析: 1.美元贬值改善了我国的贸易条件 面对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及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美国放弃强势美元政策,导致美元持续贬值。自2002年2月以来,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已经贬值26%,其中2003年对欧元和日元分别贬值20%和10%.由于人民币汇率实际采用钉住美元制,美元贬值意味着人民币也贬值了大致相同幅度,使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更加明显,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的出口。 2.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推动了进出口快速增长 在连续多年扩大内需政策的刺激下,在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逐步摆脱通货紧缩的影响,走上快速增长之路。从1999年的7.1%,到2002年的8.0%和2003年的9.1%.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已逐渐形成,国内市场供需两旺,不仅带动了国内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能源、原材料的进口,而且也为扩大出口提供了充足的货源。 3.外贸体制改革调动了外贸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近年来,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加快了外贸体制改革,进出口经营权不断下放,外贸经营主体多元格局已基本形成,极大激发了外贸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如2003年我国集体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984.4亿美元,增长85.0%,占当年我国外贸额的11.6%,其中,出口所占比重已达12%,比2002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另外,按照入世时的承诺,我国进一步降低了关税税率,减少了进出口许可证品种,也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快速增长。 4.国际产业大规模向中国转移促进了我国外贸增长 由于政治稳定、配套能力强、劳动力成本低等综合优势,新一轮国际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突出表现为我国连续几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高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一些外国公司来华投资意愿增强。目前,世界500强中已有400多家来我国投资,有92%的跨国公司计划在我国设立地区总部。国际产业大规模向我国转移带动了我国进出口大幅度增长。2002年、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分别为3302.2亿美元和4722.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8%和43.0%,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比例分别为53.2%和55.5%. 5.政策因素促进了外贸快速增长 一是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刺激了企业出口。1999-2002年,我国出口退税额年均增速达30.3%,2003年1-9月出口退税比2002年同期增长45.1%.出口退税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出口的增长。二是地方政府出台的出口补贴和贴息等政策鼓励了企业出口。近年来,一些地方大搞各类开发区,并把出口创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一个主要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也出台了出口补贴和贴息政策,各地企业出口积极性空前提高。

2017年部分进出口数据

据海关统计,2017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2万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同期(下同)增长21.8%。其中,出口3.33万亿元,增长14.8%;进口2.87万亿元,增长31.1%;贸易顺差4549.4亿元,收窄35.7%。具体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3.49万亿元,增长23.2%,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6.2%,比2016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贸易方式结构有所优化。 二、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一季度,我国对俄罗斯、巴基斯坦、波兰、哈萨克斯坦和印度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37%、18.7%、19%、69.3%和27.7%。同期,我国对欧盟进出口增长16.9%、对美国进出口增长21.3%、对东盟进出口增长25%,3者合计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1.4%。 三、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升。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2.28万亿元,增长22.5%,占我外贸总值的36.8%,较去年同期提升0.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9万亿元,增长17%,占出口总值的44.9%,继续保持出口份额居首的地位;进口7884亿元,增长34.7%。 四、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为出口主力。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93万亿元,增长15.1%,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8.1%。其中,手机出口增长21.1%,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增长12.5%。同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6547亿元,增长10.5%,占出口总值的19.7%。 五、铁矿砂、原油等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一季度,我国进口铁矿砂2.71亿吨,增加12.2%;原油1.05亿吨,增加15%;大豆1952万吨,增加20%;天然气1503万吨,增加4.3%;铜115万吨,减少19.9%;成品油768万吨,减少0.6%。同期,我国进口价格总体上涨13.5%。其中,铁矿砂进口均价上涨80.5%,原油上涨64.7%,成品油上涨47%,铜上涨31.3%,大豆上涨20.6%。 六、3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环比持平。3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0.2,结束连续4个月环比上升走势,与上月持平。其中,根据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当月,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回升2.2至43.8;新增出口订单指数、经理人信心指数、企业综合成本指数分别回升2.2、3、0.4至46.4、50.9、22。

中美经济对比,差距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中美经济对比,差距比你想象的大得多一、综合国力1、经济规模从GDP总量来看,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按现价美元计算,2016年中国的GDP为11.20万亿,居世界第二,美国为18.57万亿,尚有7.37万亿的差距,我们预测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美国仍需十年以上的时间。2、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人均GDP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最常用的单一指标。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6年中美两国的人均GDP(2010年不变价)分别为6895美元和52195美元,美国的人均GDP为中国的7.6倍。根据我们的预测2027年中国人均GDP约为13000美元,初步达到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的下限,但是距离发达国家4万美元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1987年我们提出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

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前两步目标基本实现,而对于第三步目标今年有新的表述。今年,我们提出了未来三十年的发展蓝图:从2020年到2035年,“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世界发展史来看,人均GDP从8千美元到4万美元,美国用时约26年,日本用时约31年,中国需要多久?根据普华永道的测算,2050年中国GDP为49.85万亿美元,美国为34.10万亿美元。基于世行估计的人口数据估算人均GDP,中国在2050年的人均GDP为3.73万美元,美国为8.78万美元,差距仍然巨大。 3、经济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用来衡量生产的效率,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一般有三个来源:一是技术进步;二是规模经济;三是效率改进。从CTFP(按目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十八处不同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十八处不同 (有此一说,仅供参考) 曾经有过许多美国朋友问我:“你看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我说:“我们吃熟食,你们吃生的;我们保守,你们开放;我们在小事上团结大事上分歧,而你们,无论大小事都拧成一条绳。你们不怕别人关注,唯恐别人不在乎。你们有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而我们,工作兢兢业业,上班按时按点规规矩矩......”美国朋友点头称是。 在一个国家生活久了,不说入乡随俗但至少会感染一些气息,看人家的说话、办事风格,学习人家值得学习的、优秀的地方。 美国朋友常常跟我说“怎么好像全世界都憎恨美国人?”我说“那是因为你们特立独行,因为你们专横、霸道,还有矗立于世界之巅让屈居他位者眼红。”朋友补充“还有,因为我们,NOSE TO EVERYBODY’S BUSINESS......”我说“很对。” 以下数条,为日常生活中种种见闻,不说全面却都是亲身经历,也许还有未收录到的,先就此一叙。 1)问候 国人打招呼,一般都是“吃了吗?”“瘦了啊!”“最近在哪发财呢?”比较的虚情假意一类。美国人,比较现实,遇到了,相互微笑一下就走了。要么,就停下来拥抱一下,问问最近的身体,有家庭的问问孩子怎么样一类的,反正不会超过一分钟。 2)量杯 美国人用量杯,中国人不用。刚来的时候,自己还是租房子住,有一次病了,房东太太给我一瓶感冒药(就液体那种),一个量杯,她让我照着说明去使用。以前在国内的时候没怎么注意过,一直以为,量杯是药剂师的事。 后来,自己买了房子,自己烧水、煮饭、做菜,虽然还在分期付款,但只要是病了,只要吃药,就会常常想起那个好心的美国老太太,想起她,教我用量杯的轶事。 3)显少 中国人一般都显少,男人50看上去也就30出头,女人30看上去也就十七、八九。美国朋友常常问我“你怎么看上去才像二十出头?”而问我的她,比我还小了好几岁。我说“中国人会保养,没听说‘龙颜大悦’么?”我这么一忽悠,她还真不懂。中国人看字是字,美国人看字是谜。 4)吃食 美国人从不吃什么诸如风爪、猪蹄、鱼头、排骨类的东西,就算有个别的吃,也是很少。中国

进出口总额 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

进出口总额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包括对外贸易实际进出口货物,来料加工装配进出口货物,国家间、联合国及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物资和赠送品,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捐赠品,租赁期满归承租人所有的租赁货物,进料加工进出口货物,边境地方贸易及边境地区小额贸易进出口货物(边民互市贸易除外),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进出口货物和公用物品,到、离岸价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进出口货样和广告品(无商业价值、无使用价值和免费提供出口的除外),从保税仓库提取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进口货物,以及其他进出口货物。该指标可以观察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总规模。我国规定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统计。 商品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额指在所在地海关注册登记的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实际进、出口额。 商品目的地进口额和商品货源地出口额目的地进口额指进口货物的消费、使用或最终抵运地的实际进口额;货源地出口额指出口货物的产地或原始发货地的实际出口额。 利用外资指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通过对外借款、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用其他方式筹措的境外现汇、设备、技术等。 对外借款指通过对外正式签订借款协议,从境外筹措的资金,包括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银行商业贷款、出口信贷以及对外发行债券等。1996年及以前还包括对外发行股票。该指标是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部分。 外商直接投资指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台胞以及我国在境外注册的企业)按我国有关政策、法规,用现汇、实物、技术等在我国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与我国境内的企业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或合作开发资源的投资(包括外商投资收益的再投资),以及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总额内企业从境外借入的资金。 外商其他投资指除对外借款和外商直接投资以外的各种利用外资的形式。包括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公开发行的以外币计价的股票发行价总额,国际租赁进口设备的应付款,补偿

201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

201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 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例行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介绍201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并答记者问。据海关统计,2015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5.54万亿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6%。具体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出口稳定增长,进口有所下降。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3.15万亿元,增长4.9%,进口2.39万亿元,下降17.3%。贸易顺差7553.3亿元,扩大6.1倍。 二、市场多元化取得积极成果:对新兴市场出口增势良好,比重提升。一季度,我国对美国、东盟、印度双边贸易进出口值分别为7731.9亿元、 6713.9亿元、1038.2亿元,分别增长3.2%、4.5%、7%。其中,对东盟、印度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20.9%、23.3%。同期,对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出口也增势良好,分别增长22.2%、9.6%。对东盟、印度、非洲和拉丁美洲等4个新兴市场或地区出口值合计占我出口总值的 26.8%,比去年同期提升了3.1个百分点。 三、贸易区域布局更加均衡: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保持增长。一季度,我国中西部地区进出口8029.8亿元,增长4.2%,占我进出口总值的14.5%,较去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其中,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增速为16.5%,明显高于同期出口总体增速。 四、外贸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比重显著提升。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93万亿,增长1.9%,占我进出口总值的34.9%,比去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这也表明我国外贸自主发展能力在逐步提升。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外贸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五、贸易方式结构继续优化:一般贸易出口增长较快。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3.07万亿元,下降5.7%,占我进出口总值的55.3%,比去年同期提升0.2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增长12.2%,快于总体出口增速7.3个百分点。 六、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升级: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部分高端制造产品出口形势较好。一季度,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82万亿元,增长6.4%,占我外贸出口总值的57.7%。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6291.6亿元,增长 6.1%,占我外贸出口总值的20%。同时,运输工具、手机和金属加工机床等高端制造产品出口增速都在20%以上。 七、贸易价格条件明显改善: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跌,对外贸易效益提升。一季度,我国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加。其中,铁矿砂进口2.3亿吨,增长2.4%;原油 8034.1万吨,增长7.5%;大豆1563.1万吨,增长1.9%。同期,我国进口价格总体下跌9.8%。其中,铁矿石进口均价下跌45%,原油下跌46.8%,大豆下跌18.6%,煤下跌18.6%,成品油下跌38.7%,铜下跌13.3%。一

进出口贸易实务计算题(答案)48639

1.我公司出口商品国内总成本为每箱1200元人民币。外商向我发盘,价格为每箱140美元CIF纽约。当日中国银行外汇牌价为100美元=850元人民币。问:我公司可否接受?若我方发盘,价格应该是多少?(海运费为每箱10美元,保险费率为0.5%)(保留一位小数)。 2.我对美国客商出口一批商品,报价为每公斤100元人民币CFR纽约,美国客商要求改报CIFC5美元价(投保一切险,加一成投保,保费率为4%,人民币兑美元比价为1:8.3)。试确定在不影响收汇额的前提下,准确的CIFC5价应报多少? 3.我国某出口公司向法国出口一批货物,出口报价为CFR巴黎840美元/吨,法国客商还价为CIFC5巴黎880美元/吨(保费率1.5%,投保加成10%),我方如果想保持出口净收益不变,我方能否接受?报价应是? 4.我国某出口公司出口一个20英尺集装箱的内衣,内装纸箱50箱,每箱20套,供货价格为52元/每套(含17%增值税,出口退税率为15%),出口包装费每纸箱为15元,商检费、仓储费、报关费、国内运杂费、业务费、港口费及其他各种税费每个集装箱为1950元,20英寸集装箱国外运费约为1200美元,如果按CIF成交,我方按成交金额的110%投保一切险,保费率为0.5%。现假设(汇率为8.3人民币兑换1美元):(1)我方欲获得10%利润(按成交金额计算),试计算该货(每套)的FOB和CIF价。 (2)如果外商欲获得3%的佣金,那么CFRC3价应为多少? 5.我某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拟向其客户出口某种工艺品100箱该产品国内采购价为每件28元人民币按每50件装一箱,包装费用每箱100元,国内运杂费合计共1500元,商检报关费500元,港口各种费用400元公司各种相关费用1000元,经核实,该批货物出口需运费800美元,如由我方保险,保险金额按CIF成交价加一成投保一切险,保险费率0.5%,另外,这种产品出口有退税13%。现假设该公司欲获得10%的预期利润,且国外客户要求价格中含5%佣金,试报该产品的FOBC5及CIFC5美元价格。(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8.3,计算过程保留4位小数,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6.出口到欧洲的松节油,价格术语是CIF价,每单位成本为1000元人民币,运费为100元人民币,保险费率为0.85%,后客户要求加一成投保,计算每单位CIF净价和每单位保险费是多少? 7.某外贸公司出口一商品,采购成本7000元/公吨,国内流通费用总和2000元/公吨,成交价CIFC3价1200美元/公吨(其中运费42.37美元/公吨,保险费8.58美元/公吨,佣金36美元/公吨)。假设出口200公吨,求该批商品出口盈亏率和换汇成本(美元兑人民币比价为1:8.3)。 8.我公司对某国出口“两面针”牙膏,每打CFR净价95元,如折算成含拥价5%,CFRC5价应是多少?如CFR净价为100元,佣金率仍然是5%,CFRC5 价为多少?应付多少佣金?后经与国外客户协商,同意以FOB净价作为基数计算佣金(运费20元),佣金应为多少? 9、我某出口公司出口货物一批,报价为每公吨2000美元CFR纽约,现客户要求改报CIF价,加二成投报一切险和战争险,查一切险和战争险费率分别为1%和0.03%。请计算在不影响我外汇净收入的前提下的CIF价。 10、某公司向西欧推销装货,原报价每箱50美元FOB上海,现客户要求改报CFRC3 汉堡。问:在不减少收汇的条件下,应报多少?(该商品每箱毛重40公斤,体积0.05立方米,在运费表中的计费标准为W/m ,美元运费吨基本运费率为200美元,另外收燃油附加费10% ) 11、我某企业向新加坡A公司出售一批货物,出口总价为10万美元CIF新加坡,其中从大连港运至新加坡的海运运费为4000美元,保险按CIF总价的110% 投保一切险,保险费率1%。这批货物的出口总成本为72万人民币元,结汇时,银行外汇买入价为1美元折合人民币8.30元。试计算这笔交易的换汇成本和盈亏额。 12、我公司出口商品200件,每件毛重95公斤,体积100 cm ×40 cm ×25 cm,查轮船公司运费表,该商品计费标准为W/M,等级为8级每运费吨运费为80美元,另收港口附加费10﹪,直航附加费15﹪。问:该批货物共计运费多少?我原报FOB上海每件400美元,客户要求改报CFR,应报多少? 13、每打尼龙袜的出口总成本为人民币8.30元,出口价每打1.80美元CIFC3新加坡,设每打运费0.35 美元,保险费0.02美元,求该商品的换汇成本? 14、上海运往肯尼亚蒙巴萨港口“门锁”一批计200箱,每箱体积为20cm ×30cm ×40 cm,毛重为25公斤。当时燃油附加费为30%,蒙巴萨港口拥挤附加费为10%。门锁属于小五金类,计收标准是W/M,等级

国内规范与美国AASHTO LRFD规范汽车荷载对比

国内规范与美国AASHTO LRFD规范汽车荷载对比 摘要: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不断向海外拓展,国外同行业规范标准越来越多的被我们所接触到。本文通过对国内规范与美国规范关于汽车荷载标准的简单对比阐述了两种规范对汽车荷载标准规定的差异。 关键词:国内规范;美国规范;汽车荷载;对比 近几年随着国外市场的不断拓展,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在亚洲、非洲等地承担了多条公路援建项目。在这些国家中,美国桥梁结构设计规范(AASHTO LRFD)被普遍采用。而美国桥梁设计规范(AASHTO LRFD)与国内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在一些标准规定方面存在着差异。下面本文作者将根据所参与的一个国外项目对国内规范与美国规范汽关于车荷载标准的差异做简单对比。 在2012年参加了某国外援建项目的设计工作,根据当地政府要求考虑采用美国规范的相关标准规定作为本项目的建设标准。为顺利完成本项目,我们对美国相关规范标准进行了深入学习,并对国内外规范标准做了简单对比。下面是对汽车荷载标准所做的简单对比情况。 一、汽车荷载标准规定对比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3条规定汽车荷载分为公路-Ⅰ级和公路-Ⅱ级两个等级。 汽车荷载由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组成。公路-Ⅰ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qk=10.5kN/m;集中荷载Pk根据桥梁计算跨径变化而变化。桥梁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5m时,Pk=180KN;当桥梁计算跨径大于或等于50m时Pk=360KN;公路-Ⅱ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qk和集中荷载Pk按公路-Ⅰ级车道荷载的0.75倍采用。 根据美国AASHTO LRFD规范3.1.6.2条规定,设计汽车活载考虑了三种荷载:设计货车、设计双轴、设计车道荷载。设计车道荷载分别与设计货车和设计双轴进行效应组合,取最不利组合作为控制组合。 设计车道荷载为均布荷载qk=9.3kN/m;设计双轴为一对110KN的轴,轴距1.2m;设计货车分为HS 25、HS 20等型号,型号不同,总轴重不同。如下图为HS 20货车荷载。 汽车荷载对比表

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之间,到底还有多大差距及其思考

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之间,到底还有多大差距? 多大差距,这还用说吗?最简单的了解渠道就是GDP啊。2017年GDP排行榜上,美国是19万亿美元,排第一,中国是13万亿美元,排在第二位,排第三的日本仅4.3万亿美元。你算算看,这老二把老三已经落得很远了。全世界,只有中国和美国是同一个量级的,但是差距也不小。19万亿和13万亿。 那怎么解读这个数字呢?比较悲观的看法是这样的。 第一,这个距离其实很大。你看,前些年中国经济增长每年接近10%,所以大家预测,2020年,中国就要赶上美国了。但是,这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降到6%-7%,那什么时候赶上美国就成问题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会不会一直下降呢? 第二,中国人口多得多啊。总量赶上有什么用,如果一算人均,画风马上就变了,中国差得太远太远。 中国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的七分之一。而且,我们还要考虑一个因素,就是中国人太勤奋,参与劳动的人口比例高于美国,个人劳动时长也长于美国,所以,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十二分之一。 如果再看细节,具体到教育、消费及医疗等领域,中国人均数据那是被美国全面碾压。人均教育投入连美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人均消费支出,只有美国的十四分之一。人均医疗支出,这个就更夸张了,中国只有美国的二十二之一。 你看,中美差距,总量上是同一个数量级,但是一旦人均,就差出一个数量级了。

但是,这是最后的结论吗?陈经先生的那篇文章指出两点,值得我们再深入思考的地方。 第一,GDP这个指标反应了真实情况吗? 我们且不说,按照购买力平价标准,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而且那已经是四年前,也就是2014年的事了。就是按照GDP本身计算,也有很多存疑的地方。 比如,美国有很多并不增加财富,甚至是增加国家负债的经济活动被统计进了GDP,像增发国债这种事就被计入了GDP。 而中国正相反,中国有大量的经济活动被GDP统计忽略了。 比如,2016年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是51.6%,在世界各国中明显偏低。那是中国服务业不发达吗?有这个原因,但是也有不少学者指出,这里面也有个很重要的技术性原因,就是中国对服务业的统计比较粗放。 很多小规模的服务业,像小饭馆这样的生意,很多是统计不上来的,比如在淘宝上做生意,是不交税的,当然也就统计不进GDP。但是我们都知道,那是个很大的数字。 还有,中国经济活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投资。比如造高铁。这些投资本身花多少钱,就计入GDP多少钱,是一次性的。但是这些基础设施,是一年年持续发挥作用的,它们虽然本身升值不多,有时甚至亏损,却能帮助一大片地区实现财富升值。 所以,中国这部分投资GDP的含金量也不一样。而再反过来看美国,美国

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模型

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模型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数度始终保持在7%以上。同时,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200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5098亿美元,是1989年的4.6倍,年均增长13.6%。可见,我国的年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我们就将对我国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回归分析,同时,我们还将把当年关税总额和对外投资总额考虑在内,因为,这些方面同样对进出口总额有着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关税总额对外合作完成合同总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08.4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3212.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10%。同时,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200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5098亿美元,是1989年的4.6倍,年均增长13.6%。由此可见,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只见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我们所学过的国民经济统计中,国内生产总值的核酸中就包含了进出口一项。这说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进出口水平的提高是分不开的。那么,在进出口总量影响国内生产总值这一经济指标的同时,国内生产总值会不会同时影响着进出口的水平呢?而当年关税总额以及对外合作完成合同总额的增长又意味着进出口总额有着怎样的变化呢? 为了考察这一问题,我们从2002年统计年鉴中抽选了表3-1国内生产总值、17-3进出口贸易总额、17-21对外经济合作、8-4各项税收收入中的相关数据,构成了本次考察的15组样本指标: 年份 进出口总额 (亿元) 国内生产总 值(亿元) 对外合作完 成营业额 (亿美元) 关税(亿元) 1978 355 3624.1 3.2928.76 1980 570 4517.8 5.3433.53 1985 2066.7 8964.4 16.86205.21 1990 5560.1 18547.9 18.67159.01 1991 7225.8 21617.8 23.63187.28 1992 9119.6 26638.1 30.49212.75 1993 11271 34634.4 45.38256.47 1994 20381.9 46759.4 59.78272.68 1995 23499.9 58478.1 65.88291.83 1996 24133.8 67884.6 76.96301.84 1997 26967.2 74462.6 83.83319.49

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对比

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差距还有多大 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中国经济已经今非昔比,GDP总值已经是公认的世界第二。2011年春天,皮尤全球态度调查就“谁是全球经济领跑者”向全世界数千名民众展开调查,半数中国被调查者认为美国仍是世界第一,只有25%的中国人认为本国经济已赶超美国。而美国人也动摇了,43%的美国被调查者投票给中国,只有38%的人认为美国占上风。以下是一些经济衡量标准的对比。 在衡量经济能力时,绝对经济总量比人均数据更有说服力。早在十年前,中国的钢铁消耗量,手机拥有率和啤酒消耗量(衡量经济优势的重要标准)等指标就已高于美国,此后又陆续在部分其他指标上赶超。2011年,中国出口量比美国高出30%,固定资产投资额高出约40%,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国,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燃耗比美国高出10%,温室气体排放高出近40%(尽管中国人均气体排放量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中国还是全世界年购车量最高的国家。 在发明创新领域,这个创造了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的国度也在向美国发起挑战。统计表明,2011年中国的专利许可数量要高于美国,虽然有些专利含金量存疑,但在未来必将有所改进。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数学科学教育水平在全球142个国家中位列第31位,遥遥领先屈居51位的美国。其外部金融

影响力轻松秒杀美国,中国拥有两万亿美元的国外净资产,而美国背负着两万五千亿美元的债务。 官方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消费水平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鉴于中国服务业数据覆盖率较低,这一数据的真实性存疑)。过去五年内的相对增长率表明,这一差距将不断缩小,并将在2023年追平。中国零售业加速发展,有望在2014年赶超美国,同年还将成为世界最大进口国,早在2000年,美国进口量还是中国的六倍,这一转变可谓是中国的一个华丽转身。 至于衡量经济水平的首要标杆——国内生产总值(下文简称GDP),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如果基于购买力平价法来衡量,中国的GDP将在2016年超过美国,这也将证明相对贫穷国家的物价的确较低。但要真正实现超越美国,中国的GDP必须折合市场汇率,以美元计算方能作数。 据粗略估计,2011年美国的GDP仍是中国的两倍,但与2000年的八倍相比以有所下降。根据《经济学人》得到的最优数据是,在未来十年内,中国的GDP实际年增长率将为7.75%(相比前十年的10.5%有所下降),美国为2.5%。(GDP平减指数显示)中美通胀平均水平分别为4%和1.5%,人民币每年将增值3%。若然,中国经济将在2018年超越美国,这比预期提早了一年,因为中国的GDP 美元价值增长高出了2011年的预期。 但即使中国能够在2018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国仍将是世界第一富庶大国,因为其人均GDP仍是中国的四倍。但据胡润中

2009年世界各国进出口贸易额排名

2009年世界各国货物对外贸易额排名 据世界贸易组织的估计,2009年世界商品贸易总额为248950亿美元,比2008年的323650亿美元下降23.1%。 其中,出口(包括转口贸易)123180亿美元,同比下降22.7%;进口(包括欧盟内部的进口及进口再出口)125770亿美元,同比下降23.4%。 分地区来看: 北美洲出口16021.55亿美元,占世界比重为13.0%;进口21663.45亿美元,占比17.2%。 南美洲出口4632.00亿美元,占世界比重为3.8%;进口4407.00亿美元,占比3.5%。 欧洲出口49981.55亿美元,占世界比重为40.6%;进口51466.85亿美元,占比40.9%。 独联体出口4382.35亿美元,占世界比重为3.6%;进口3301.60亿美元,占比2.6%。 亚洲出口38669.00亿美元,占世界比重为31.4%;进口36547.00亿美元,占比29.1%。 其他地区出口9484.11亿美元,占世界比重为7.7%;进口8383.00亿美元,占比6.7%。 从对外贸易总额来看,世界贸易前20强依次是: 美国、中国、德国、日本、法国、荷兰、英国、意大利、比利时、韩国;中国香港、加拿大、新加坡、西班牙、俄罗斯、墨西哥、印度、中国台湾、瑞士、澳大利亚。

从出口总额来看,世界出口前20强依次是: 中国、德国、美国、日本、荷兰、法国、意大利、比利时、韩国、英国; 中国香港、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墨西哥、西班牙、中国台湾、沙特阿拉伯、瑞士、马来西亚。 从进口总额来看,世界进口前20强依次是: 美国、中国、德国、法国、日本、英国、荷兰、意大利、比利时、中国香港; 韩国、加拿大、西班牙、新加坡、印度、墨西哥、俄罗斯、中国台湾、澳大利亚、瑞士。 从贸易盈余额来看,世界顺差前20强依次是: 中国、德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荷兰、爱尔兰、挪威、韩国、科威特、马来西亚; 日本、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伊朗、新加坡、巴西、比利时、泰国、瑞士、阿根廷。 从贸易赤字额来看,世界逆差前20强依次是: 美国、英国、印度、法国、西班牙、希腊、土耳其、中国香港、葡萄牙、埃及; 摩洛哥、罗马尼亚、黎巴嫩、越南、波兰、墨西哥、约旦、菲律宾、白俄罗斯、保加利亚。

中国与美国有多大经济差距

中国与美国有多大经济差距?--兼谈汇率偏差与国民总值 我们当年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选对了还是选错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究竟是 取得了胜利还是遭到了失败? 这些问题,对于从旧社会过来的人,以及认真学习过近代史、现代史的中青 年人,不成其为问题。因为建国42年,我国已从任随列强欺凌的半封建半殖民地 国家,变成了独立自主、繁荣昌盛,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在美国和欧洲的 华人、华侨对此感受最深。过去,他们像美国黑人那样受到种族歧视,一场抗美 援朝战争,使美国白人对华人、华侨刮目相看。我国的原子弹、氢弹、一箭三星 的成功,使华人、华侨扬眉吐气。环顾神州大地,已经面目一新,可说是改了天,换了地。我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改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善的速 度超过世人预料。过去梦寐以求的“四大件”(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 早已不在话下,这几年的经济统计公报,连手表、收音机和缝纫机的产量也不再 单列了。过去做梦也没有想过的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照相机、录放机,已在城市普及。连拉萨的彩电普及率也达到85%,与法国一样。社会主义道路当 然走对了。 但是,随着对外开放、对外交往的扩大,“社会主义道路失败论”却越传越 广,成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主要论点,而且一度使许多人相信了。 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失败论”者,是把中国的经济水平、生活水平与最发 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相比,说今日中美经济差距有六七十倍,所以说社会主义 失败了。普通老百姓看到,美国(以及日本、西欧)来华工作、旅游的人,花钱很 阔绰,住的是大宾馆,吃饭、坐车、买东西时,大把钞票往外掏,人人都像旧社 会上海的大资本家;而中国人去美国则显得很寒碜,一个工程师一月的工资换成 美元,还不如美国工人一天的工资高,比美国失业工人领的救济金也差得远。他 们难以解释这差距,于是慨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虽然成就巨大,与资本主义 相比就显得渺小,所以社会主义道路失败了。 的确,中国(以及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的经济与美国相比,差距是巨大的。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差距被夸大了、膨胀了。国外新兴的经济学——“发展 经济学”早就作了分析解释,我国那些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既不懂又不学,用一些胡说八道蛊惑群众,还互相吹捧为“著名学者”、“知识精英”。 比较典型的是上海《世界经济导报》1988年组织的关于“球籍”的讨论。钦 本立一伙说,改革10年,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老在300美元上下徘徊,与西方的经济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1980年时相当于日本的四分之一,1985年下降到只相当于日本的五分之一,按人口平均计算只 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他们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失败了,改革开放也失败了,中国快要被“开除球籍”了,只有一条路——搞私有化,走资本主义道路。 上海《世界经济导报》依据的是世界银行每年公布的《世界发展报告》。可 是,如果不是他们故意断章取义,便是他们没有把世界银行报告读懂。

中外交通控制对比分析——道路

中外交通控制对比分析 中外交通控制对比分析——道路 班级:运输1010 姓名:张毓 学号:10255026 指导老师:秦勇

张毓:中外交通控制对比分析——道路 中外交通控制对比分析——道路 运输1010班张毓 10255026 摘要:交通控制,也叫交通信号控制,或城市交通控制,就是依靠交通警或采用交通信号控制设施,随交通变化特性来指挥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它通过由电子计算机管理的交通控制设施对交通流进行限制、调节、诱导、分流以达到降低交通总量,疏导交通,保障交通安全与畅通的目的。交通问题一直是大城市的首要问题之一,迅速推进的城市化及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己经存在的城市交通问题。研究交通控制,有效的疏导城市车辆,减少堵塞是一项具有巨大现实意义的工作。本文主要从交通控制的历史发展到中外控制技术的现状对比对现有的道路交通控制技术进行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交通控制;城市交通;道路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Traffic Control Zhangyu Abstract:Traffic control, also known as the traffic signal control, or the urban traffic control, is to rely on traffic police or traffic signal control facilities, changing with traffic feature to command ve-hicle and pedestrian traffic. It by electronic computer management and traffic control facilities to lim-it, regulate traffic flow, induced, shunt and to reduce traffic volume, traffic, guarantee the purpose of traffic safety and unimpeded. Traffic problem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first problems of big cities, rapid advance of urbanization and urban population swelling, and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lag and the urban management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further exacerbated the urban traffic prob-lems. Research on traffic control, city vehicles, the effective guidance to reduce congestion is a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work. This article tells the 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and the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both home and abroad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Key words:traffic control; urban traffic; road 交通系统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运输中出现了一些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中道路拥挤现象日趋严重,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并一直保持较大比例的增长;第二,现有的交通系统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成为束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第三,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及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舒适、安全的交通服务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四,随着车辆数目的增加,道路拥挤的不断加剧,车辆排放物和噪声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人们要求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质量、减轻污染的呼声愈加强烈。我国每年因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损失至少有1700亿元人民币。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快交通设施建设;二是加强交通管理与控制,二者缺一不可。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运用现有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以及信息技术等,发展城市智能化交通控制

从大萧条前的美国经济看当前中国经济

2005年10月 第5期总第122期开放导报 ChinaOpeningHerald 0Ct.2005 No.5TbtalNo.122 【宏观经济】 从大萧条前的美国经济看当前中国经济 刘宪法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广东深圳518029] 【摘要】199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与80年前大萧条前的美国经济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中国经济正在进入高风险运行期:支持经济增长的三大长期因素正在发生变化,经济波动必不可免,货币信用扩张及“高增长病”,等等,因此,控制及化解风险应该成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旨。 [关键词]经济运行比较高风险经济波动经济周期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05)05-0057-04 [作者简介]刘宪法(1955一),河北邢台人,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主任研究员。研究领域:理论经济学、宏观经济。 一、萧条前的美国经济与当前中国经济的比较 所谓大萧条前的美国经济,是指大萧条爆发前10年间一战结束后1919到1929年10月的美国经济。80年后的今天,再回顾一下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发生在80年前的美国经济,与1998年以来至今的中国经济有许多惊人相似之处。 1.都经历了一次经济衰退 先看美国。1917年4月美国正式作为协约国一方参战,美国经济进入战时管制时期,成立了战时工业委员会,全面掌管美国经济。在大量政府支出的刺激下,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迅速由战前的3%左右,上升到18%左右。 随着一战的结束,美国进入了为时2年(1920—1921) 中国同俄罗斯、中亚五国通过协商,共同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地区稳定和反对恐怖主义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今后还应加强经济贸易方面的合作,建立连接欧亚大陆的新丝绸之路,通过铁路、管道、物流、信息等网络,将合作区域向东扩大到朝、韩、目,向南扩大到印度和东南亚各国,通过多边磋商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努力创造和谐环境避免激烈竞争,推动整个欧亚大陆发展跨上新台阶,通过发展经济减少贫困和民族冲突,消除民族矛盾和恐怖主义滋生的根源。美英地缘战略家一向重视欧亚大陆,将其视为控制世界的地缘战略中心地带,主张在巴尔干和中亚制造不稳定。欧盟国家领导人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已认识到美英地缘战略的潜在威胁,针对其鼓吹的所谓“邪恶轴心”论调,提出要形成“欧亚大陆稳定弧线地带”。中国、欧盟、俄罗斯和亚洲各国,存在共同利益,应该开展全面战略合作,挫败美英鹰派地缘战略家的图谋。 [参考文献] [I]彼得施瓦茨胜利:美国政府对前苏联的秘密战略[M].大西洋月刊出版社, 1996.(参见中文译本“里根政府是怎样搞垮前苏联的》,新华出版社,2001年。)[2]杨斌.威胁中国的隐蔽战争一一美国隐蔽经济战与改革陷阱[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3】亨利基辛格.伙伴关系的回顾:英国和美国对战后外交政策的态度[M].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1982. 【4]亨利基辛格.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200号:世界人口增长对美国安全和海外利益的威胁[R].1974(未发表,华盛顿国家档案中可以找到。) J5J格雷?帕拉斯特访问斯蒂格利茨一个冰冷的世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带你去地狱的四个步骤…观察家[英国],2001,(4) ㈧倪健中国家安全fM】_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 【7】巴兹尔?亨利?利德尔哈特[英国J间接路线战略lM】 ㈣布莱尔外交顾问库玻的新帝国主义论…环球.2002.(11) 19】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l新华出版社,1999 11n|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lM】求实出版社,1989 【11l五角大楼正寻找冷战后的新敌人【Nl[美国]纽约时报,1992{】2—17 【12】杨斌软战争一美国经济军事霸权挑战中国【M1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收稿日期:2005-07-04责任编辑:张玉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