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害虫生物防治基本原理--24
- 格式:ppt
- 大小:3.53 MB
- 文档页数:24
第二章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害虫防治历史悠久,在长期防治实践的过程中以及各类防治技术的研究发展,一些传统的防治方法有了新的内容,一些近代的防治方法也逐步形成。
按照各类防治方法性质和作用,通常可分为五类,即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法、生物防治法、化学防治法、物理机械防治法。
有的防治技术如植物抗虫性的利用、昆虫激素的利用以及不育技术等也均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很难将其划为那一类别,这里结合有关部分作一简要概述。
根据虫害发生的原因,把害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农业害虫的防治主要采取下列基本途径:1.控制田间的生物群落,即争取减少害虫的种类与数量,增加有益生物(害虫的天敌)和种类与数量。
2.控制主要害虫种群的数量,使其被抑制在足以造成作物经济损失的数量水平之下。
具体措施可从三方面考虑:(1)消灭或减少虫源。
例如,植物检疫是为了防止国外或外地的危险性虫、病、杂草传入本国或本地。
越冬防治是为了压低害虫的来春发生基数。
(2)恶化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
例如,改进栽培技术使农田环境不利于害虫和生活,栽培抗虫良种,保护天敌使其在自然界能发挥更大的抑制害虫的作用等等。
(3)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抑制害虫在大量发生为害以前,例如,及时施用适当的农药,或人工释放害虫的天敌或采用有效的物理、机械防治措施等。
3.控制农作物易受虫害的危险生育期与害虫盛发期的相配合关系,使作物能避免或减轻受害。
第一节植物检疫一、概念追溯“检疫”(Quarantine)的词意是“40天”,实意是“禁止”。
14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城,为了防止肺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的侵入,规定抵港的船只滞留港外停泊40天以渡过疾病的潜伏期后经检验无病患者才允许登陆。
其后将它用于预防动物传染病上,最后又引用到植物上来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传播蔓延,称之为植物检疫。
简言之,植物检疫(plan quarantine)就是国家以法律手段,制定出一整套的法令规定,由专门机构执行,对就受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控制其传入和带出以及在国内的传播,是用以理论上有害生物传播蔓延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有的也称为“法规防治”(legislative control)。
害虫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方法说实话害虫生物防治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之前就老是看到自家小菜园里有好多害虫,一开始就想简单粗暴地用农药给解决了。
但一想到农药不健康,对吃的菜也有污染,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然后我就琢磨起生物防治。
我了解到害虫生物防治的原理呢,就是利用生物之间的关系去控制害虫的数量。
比如说利用害虫的天敌,这就好像是自然界的警察抓小偷一样。
有的昆虫专门吃害虫,像七星瓢虫,这小家伙可是蚜虫的克星。
我就在小菜园里试着引入了一些七星瓢虫。
刚开始我都不知道从哪弄七星瓢虫,还跑去野外捉了一些回来,现在想想真是笨,后来才知道有专门卖七星瓢虫幼虫的地方,而且人家是经过科学培育的,比自己捉的好。
前面引入七星瓢虫也没注意数量,结果有的地方虫太多,七星瓢虫不够用,有的地方又太多七星瓢虫,搞得它们好像都没虫吃。
后来才知道要根据害虫的密度合理投放天敌。
还有一个原理就是利用微生物。
像白僵菌,这菌可神奇了,可以让害虫生病。
我有一次试着用白僵菌去对付那些毛毛虫。
但是我没注意使用的天气,那天下着大雨,我还把白僵菌洒出去了,结果雨水一冲,大部分菌都没起到作用。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用这种微生物防治的时候呢,要找那种比较干燥的时候,而且不能在大太阳特别热的时候洒,不然也会影响效果,最好是那种阴而不雨的时候。
只有这样,白僵菌才能附着在毛毛虫身上,让它们慢慢染病死亡。
昆虫性信息素这个方法我也试过。
有的害虫是靠性信息素来寻找配偶繁殖后代的,如果能干扰它们,那它们就没法生小害虫了。
我买了一些性信息素的诱捕器,放在小菜园。
刚开始以为只要放那就行,过了好久一看没捕到几个。
原来摆放位置很重要,要放在害虫经常出没的地方,比如植物长得比较茂密靠近边缘的地方。
除了这些,我们还要注意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不能只盯着害虫,把害虫的天敌也全给消灭掉了。
像一些青蛙啊,有时候可能会因为你的一些操作不小心让青蛙也不在你的园子里呆着了,那可不好,因为青蛙也是吃害虫的。
害虫防治原理xx年xx月xx日•害虫防治的基本概念•害虫防治的基本原理•害虫防治的主要方法•害虫防治的实践应用目•结论与总结录01害虫防治的基本概念害虫定义害虫是指对人类生活或生产造成负面影响的昆虫或其他小动物。
常见种类蚊、蝇、蟑螂、蚂蚁、臭虫、老鼠等。
害虫的定义和种类害虫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如蚊子传播疟疾、登革热等。
害虫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传播疾病危害害虫的繁殖和活动会对人类生活造成干扰和不便,如苍蝇、蟑螂等。
侵扰生活害虫会损坏农作物、家具、衣物等财物,造成经济损失。
损坏财物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害虫对生活的干扰,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保障健康有效防治害虫可以减少疾病传播,保护人类健康。
保护财产防治害虫可以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生产效益。
害虫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02害虫防治的基本原理害虫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等阶段,不同阶段对防治方法的要求和敏感性有所不同。
繁殖特点害虫的繁殖速度极快,种群数量大,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也很大。
了解害虫的繁殖特点,可以帮助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
害虫的生命周期和繁殖特点害虫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它们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气候、土壤和作物环境。
了解害虫的适应性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它们的行为和分布,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害虫对农药的抗性: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降低农药的防治效果。
因此,需要采取综合防治策略,避免单一方法的长期使用。
害虫对环境的适应性采取多种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综合应用。
保护天敌天敌是控制害虫的重要手段之一,保护天敌可以减少害虫的数量和为害程度。
同时,可以采取生态农业等措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科学使用农药在必要时使用农药,选择适当的药剂、使用方法和时机,避免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要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以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
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通过各种手段,如增加天敌数量、减少害虫繁殖场所等,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减轻其为害程度。
第二章农业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第一节害虫防治的生态学基础农业害虫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害虫种群数量的变动受周围各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农田生物群落生态和农业害虫种群生态,了解农田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及其自然控制机制是进行害虫防治的生态学基础。
一、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栽培作物及与之有关的营养链占据首要地位,作物为中心组成成分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各个营养级的多样性差,植物种群和栽培作物趋向于单一化,植食性、腐生性、捕食性和寄生性的类群也趋向于单一化;生态系统中能量交换过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可以由于人为因素的作用而中断部分的交换,也可以通过施肥来补充作物必需的营养,因此可以限制和改变生物群落的自然演替。
由于上述这些基本特点构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的不稳定性。
农业生态系与农业害虫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其结构是以农作物群体为中心,形成作物一害虫一天敌一微生物系统。
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害虫的暴发危害,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农业是如何引起害虫爆发的?害虫防治要做到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不利于害虫的发生发展就必须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研究分析和掌握害虫与其它因素间的联系规律,针对不同的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害虫类群,找出可以通过农业活动的影响作用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发展以达到符合人类和时代所提出的需要和价值的根本目的。
三、害虫的生态对策生态对策是害虫种群在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栖境的适应方式。
r-类害虫K-类害虫中间类型r类害虫和k类害虫比较生态对策与防治方法的关系第二节害虫防治的经济学原则害虫防治是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的经济行为,它和其它经济行为一样,需要进行投资和收益的评价。
根据经济效益制定出来的防治方案才有应用价值。
一、害虫对植物的经济为害害虫为害影响作物减产的各种条件二、作物受害损失估计作物受害损失的表示方法:被害株率、产量损失百分率、单位面积实际损失。
第一章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第二节植物检疫植物检疫:由国家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植物检疫法规,并建立专门机构进行工作,目的在于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人为地从国外传入国内,或从国内传入国外,或传入以后限制在国内传播的一种措施,以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发展。
蚕豆象--日本传到我国(军马马料)美国白蛾--美国传到我国(飞机)湿地松粉蚧--美国传到我国(人为)稻水象甲--国外传到我国烟粉虱--国外传到我国一、检疫类型对外检疫:进口和出口检疫对外检疫:国内检疫(省、市、县的邮局、铁路、公路、民航、港口等)二、检疫对象检疫对象:指可人为地随种子、苗木、农产品和包装物等运输,作远距离传播的且有危险性的病、虫和杂草。
(每年都要颁布)三、检疫体系国家有关植物检疫法规的立法和管理由农业部负责。
(1)口岸检疫-国家出入境质量检验检疫局;(2)国内农业检疫-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检疫机构部门(县、市、省、自治区);(3)国内林业检疫-同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检疫机构部门(县、市、省、自治区)。
四、检疫法规国际性法规与公约:《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动植物检疫和卫生措施协定》(SPS)。
我国植物检疫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1991年人大通过)、《植物检疫条例》(1983年国务院颁布)。
其他有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
第三节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在与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前提下,运用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天敌的繁殖,而不利于某些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地抑制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的方法。
一、理论基础农田生态系由栽培植物(寄主)、害虫、环境因子(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3个最基本要素组成。
寄主是害虫赖以生存和繁殖的物质基础,又是害虫栖息场所,与害虫互为环境,又共同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昆虫生物防治了解昆虫防治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昆虫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天然的生物因子来控制害虫数量的方法,它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防治方式。
通过了解昆虫防治的基本方法和原理,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应对害虫问题,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们的健康。
一、基本方法1. 天敌利用:天敌是指天然存在的捕食性昆虫、鸟类、螨类和寄生性昆虫等,可以消灭或限制害虫的繁殖和侵害。
通过引入适当的天敌,可以建立起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从而减少害虫数量。
2. 寄生性天敌利用:寄生性天敌是一类以寄生于害虫体内为生,通过寄生害虫的卵或幼虫来控制害虫数量的生物。
利用寄生性天敌进行防治,可以有效地降低害虫的数量。
3. 病原体利用:某些病菌、细菌、真菌和病毒可以感染害虫,导致害虫死亡。
利用这些病原体进行防治,可以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4. 昆虫性信息素利用:昆虫性信息素是昆虫之间的一种化学信号物质,可以影响害虫的行为,如交配、食性选择等。
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可以干扰害虫的生活习性,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二、基本原理1. 生态平衡:昆虫生物防治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生态平衡来控制害虫数量。
在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系列相互依赖的生物群落,害虫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通过增加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的数量,可以限制害虫的繁殖或消灭害虫,从而使生态系统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2. 防治策略:昆虫防治的基本原理是综合运用多种防治策略,如引入天敌、利用寄生性天敌、使用病原体等。
采取多种防治策略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与化学农药相比,昆虫生物防治更加可持续,不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
3. 监测与预警:昆虫生物防治需要及时监测害虫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并根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过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害虫的蔓延趋势,并针对性地进行昆虫生物防治,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
总结起来,昆虫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害虫防治方式,通过利用天敌、寄生性天敌、病原体和昆虫性信息素等手段来控制害虫数量。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害虫防治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减少或消灭对人类、农作物、家庭及家具等有害的昆虫。
下面将从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害虫防治原理1.生态平衡原理:生物界中存在着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不同种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通过保护和促进天敌(如蜘蛛、蝙蝠等)和有益昆虫的生存和繁殖,可以调节害虫的种群数量,从而达到害虫防治的目的。
2.阻断传播途径原理:害虫的传播途径可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
通过阻断害虫的传播途径,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3.断绝繁殖原理:害虫的繁殖能力强,通过削弱或断绝害虫的繁殖能力,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害虫的数量。
4.提高抗虫能力原理:通过改善栽培条件、选择抗虫品种和培育抗虫种群,提高植物和动物对害虫的抵抗能力,减少害虫的危害。
二、害虫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通过利用天敌和有益昆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危害。
例如:引入天敌来捕食害虫,如使用寄生蜂来控制害蝗、使用蜘蛛来捕食害虫等。
2.化学防治:利用农药来杀灭和控制害虫。
化学防治是一种迅速有效的方法,在严重危害时可以使用。
但要注意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方法,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物理防治:通过物理手段来控制害虫。
如:利用电击器杀死害虫,使用黏虫纸捕捉害虫,使用粘贴剂粘住害虫等。
4.栽培防治:通过选择抗虫品种、种植间作作物、合理施肥等措施,提高植物的抵抗力,减少害虫的繁殖和危害。
5.机械防治:通过机械方法来消灭害虫。
如:使用剪刀、剪刀等工具捕捉和杀灭害虫。
6.生物技术防治: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改良抗虫品种,培育杀虫基因工程品种,研制生物农药等措施来控制害虫。
总之,害虫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在实施害虫防治时,需要注意控制措施的选择合理性、使用方法的正确性和效果的监测评估,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害虫的数量和危害。
苏版高三生物二知识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
和方法
一些高三学生认为生物这一科目难学,事实上是他们没学好生物知识点,只要弄明白了相关知识点就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为此下面为大伙儿带来人教版高三生物选修二知识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期望对大伙儿学好高三生物知识有关心。
一、植物病虫害的推测预报
1.定义:是指人类依照植物病虫害流行规律,估量以后一段时刻内的病、虫的分布、扩散和危害趋势。
2.流程:
二、新型农药
1. 概念:是指具备环境和谐或生物合理的特点,具有安全、广谱、低毒、无公害、易分解、与环境相容和免除有害副作用特性的农药。
2. 学生讨论农业生产中有哪些新型农药的使用。
三、生物防治
1. 定义:利用病虫害的天敌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或途径,确实是生物防治。
2. 学生合作探讨在一个农田中,如何利用生物防治。
3.生物防治的差不多策略。
四、昆虫信息激素的应用
1.信息激素:是指由成虫开释于体外,能够吸引同种异性昆虫前交尾的一类激素。
2.应用:学生探讨吸引素是如何用来防治害虫的?
以上确实是查字典生物网小编为大伙儿带来的人教版高三生物选修二知识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期望我们能够好好把握这些知识点,从而在生物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