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269.24 KB
- 文档页数:2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有效措施一、综合防治措施:1.培育抗病虫害品种: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进行种植,可减轻病虫危害,降低防治成本。
2.做好土壤修复和改良:保持土壤有机质丰富,优化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3.合理施肥:根据植物的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保持适宜的营养水平,提高植物免疫力。
4.定期修剪和清理庭院:及时修剪和清理庭院中的枯枝、落叶和病虫害植物,减少病虫的滋生和传播。
5.种植与轮作布局:合理安排不同植物的种植与轮作布局,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发生。
6.利用植物间的互惠共生:利用一些植物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例如种植一些能吸引天敌昆虫的植物,吸引害虫的天敌来控制病虫害。
二、病害防治措施:1.清除病源:及时清除与传播病害有关的病源体,如病残体、病斑叶片等。
2.灭菌处理种子或苗木:在种植前,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种子或苗木的灭菌消毒处理,减少害菌的污染。
3.病害防治剂的使用:根据病害类型选择合适的防治剂,进行喷洒或施用,严格遵守使用规定,防止滥用和过量使用。
4.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处理:定期巡视和检查植物的生长情况,发现病害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防止病害的扩散和加重。
三、虫害防治措施: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寄生性昆虫等控制害虫的数量和传播,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灯光诱捕:利用人工光源吸引并诱捕夜行性害虫,减少害虫的数量。
3.陷阱捕捉:使用黏贴陷阱、诱捕器和黄色板等捕捉害虫,并及时处理捕获的害虫。
4.翻耕和清除杂草:翻耕土壤可以破坏害虫的生物环境和越冬地,清除杂草可以减少害虫的栖息地。
总之,综合防治措施、病害防治措施和虫害防治措施相互配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园艺植物的病虫害发生和传播,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质量的提高。
掌握园林植物病害的主要概念,掌握病原学的基本知识,熟悉园林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规律,牢记园林植物病害防治体系。
植物病害对人类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a爱尔兰饥谨(马铃薯晚疫病)b孟加拉饥荒(水稻胡麻斑病)植物病理学:研究经济植物发病的现象、原因、原理、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的科学。
1.病原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植物病理学以研究生物因素为主。
2.病理学:主要研究植物病害发展过程中病原物在寄主体内外的生长发育及其致病作用第一节植物病害的概念一、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干扰,组织和器官遭到破坏,导致叶、花、果等器官变色、畸形和腐烂,甚至全株死亡,从而降低产量及质量,造成经济损失,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病原:引起植物病害的原因,指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
a生物性病原:真菌等b非生物性病原:除了生物以外的,一切不利于园林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包括气候、土壤等。
*病理程序:病害的发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当植物遭受到病原物侵袭和不适宜环境因素影响后,首先表现为正常的生理功能失调,继而出现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的各种不正常变化,使生长发育受到阻碍,这种逐渐加深和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
病害三角:植物侵染性病害形成的过程,是寄主和病原物在外界条件影响下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寄主、病原物与外界环境条件3个基本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们之间的这种三元关系,称为“病害三角”第二节病害症状类型症状:植物感病后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现象,包括病状和病症病状:植物感病后由寄主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现象。
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病症:植物感病后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现。
包括病原物的营养体和繁殖体。
常见类型有粉状物、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等1.花叶:植物感病后,病部细胞内的叶绿素不能正常形成,或其他色素(花青素等)形成过多,而使植物的发病部位出现不正常的颜色。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艺植物病虫害是园艺生产中常见的一种问题,病虫害的发生会给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预防、监测、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介绍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预防1.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在种植园艺植物时,应尽量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进行种植,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合理密植:密植可以有效阻止杂草生长,减少病虫害的传播,但是过密植物也容易造成通风不良,湿度过大,从而容易引发病害,因此需要合理密植。
3.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但需注意施肥量不能过大,以免造成植物的过肥,反而容易引发病害。
4.合理灌溉:合理的灌溉可以维持植物的生长需要,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5.定期药浴:对种植园艺植物的种苗进行定期的药浴处理,可以有效杀死植物体表的病菌。
二、监测1.定期巡查:定期巡查园艺植物,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
2.利用监测器具:可以利用显微镜、拍摄设备等器具对病虫害进行细致的观察。
三、化学防治1.选择合适的药剂:选择对目标病虫害起效果的药剂进行喷洒,注意不同的病虫害需要不同的药剂。
2.注意喷洒浓度:喷洒药剂时要注意使用适量,不能过量喷洒,以免导致植物受害。
3.注意喷洒时间:要选择在早晨或者傍晚进行喷洒,以避免阳光直射导致药剂挥发。
四、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有些天敌可以对一些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利用这些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2.利用生物制剂: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生物制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1.利用隔离措施:在种植园艺植物时,可以利用物理隔离措施隔离病害植株,防止病害传播。
2.利用灭菌措施:对种植用具、种植容器等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病菌。
总结: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在预防、监测、防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
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而有效监测和及时防治则可以避免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
探究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及防治1. 引言1.1 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威胁病虫害是园林植物面临的一大威胁,主要来源于各种病菌、病毒和害虫。
病虫害不仅会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还会导致植物生理功能紊乱,甚至引起植物死亡。
病虫害会使园林植物失去观赏价值,影响园林景观的整体美观度,给园林工作者和管理者带来不小的困扰。
当园林植物受到病虫害的侵害时,植物的叶片可能会出现斑点、枯黄等现象,甚至整株植物会枯萎变形。
有些害虫还会在植物上产卵,进一步破坏植物组织,致使植物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从而使园林植物逐渐失去生机。
针对园林植物病虫害威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以保护园林植物的生长,维护园林景观的美丽。
1.2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园林植物是城市中重要的绿化组成部分,不仅美化环境,还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温等功能。
然而,病虫害常常会给园林植物带来严重威胁,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危害整个园林环境的美观和功能。
因此,加强病虫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病虫害对园林植物造成的危害不仅局限于单一植物,还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园林生态系统的失衡。
例如,某些病虫害传播速度较快,一旦爆发,可能会迅速蔓延到周围的其他植物,对整个园林造成较大损害。
因此,加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有助于维护园林生态平衡,保护园林植物的健康。
其次,病虫害的严重危害可能会导致园林植物数量减少、种类减少,甚至造成某些珍稀植物灭绝。
园林植物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多样性对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因此,加强病虫害防治,保护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加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不仅有助于维护园林生态平衡,保护园林植物的健康,还能促进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保护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一)苗木检疫一些病虫害分布范围较窄,仅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
但这些病虫害可以随苗木的种子、用作繁殖材料的插条或根、原木以及其他园林产品的远距离运输传播到新区,扩大其危害范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或地区间的人员往来和产品交流日趋频繁,增加了危险性病虫害传播的机会。
如美国白蛾从国外传入辽宁省,后又随铁路运输传到陕西省武功县,随水路传入山东省荣成县。
因此,严格贯彻执行我国的检疫法规,在机场、港口和车站等商品进出口的门户抓好苗木病虫害进、出口检疫,在国内抓好苗木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防患于未然,是控制危险性病虫害扩大蔓延的重要措施。
我国林业部于1996年新确定了35个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它们是日本松干蚧、梨圆蚧、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落叶松种子小蜂、大痣小蜂、柳扁蛾、双钩异翅长蠹、黄斑星天牛、锈色粒肩天牛、双条杉天牛、美国白蛾、杨干透翅蛾、杨干隐喙象、苹果棉蚜、苹果蠹蛾、枣大球蚧、杏仁蜂、松材线虫病、松疱锈病、松针红斑病、松针褐斑病、冠瘿病、杨树花叶病毒病、落叶松枯梢病、毛竹枯梢病、杉木缩顶病、桉树焦枯病、猕猴桃溃疡病、肉桂枝枯病、板栗疫病、香石竹枯萎病、菊花叶枯线虫病、柑橘溃疡病等。
在检验中发现检疫对象,应及时对验检物品采取消毒处理、就地烧毁或隔离试种等措施。
由于检疫工作中还存在执法不严、检测手段和设施较落后等问题,致使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日本松干蚧、松突圆蚧和杨干象等检疫害虫仍呈蔓延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二)园艺技术园艺措施是防治病虫鼠害的根本措施,应贯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
主要措施有:1.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树种。
不同树种间、同一树种不同品种间对各种病虫害的抗性均有差异。
一个品种如果仅具备速生、丰产特性,而不抗病虫害,则很难在生产中得以推广。
如20世纪70年代我国大面积种植的大官杨,推广不久即因受光肩星天牛等蛀干害虫危害而被淘汰。
这个教训说明了抗病虫育种在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性。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园艺植物是指栽培于室内或室外花园、草坪、花坛等场所的各种花卉、蔬菜、水果等植物。
由于这些植物生长在密闭、狭小的环境中,易受病虫害的威胁,因此如何防治园艺植物的病虫害成为了园艺爱好者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预防为主预防病虫害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防治措施。
园艺爱好者必须具备病虫害知识,学习基本的植物保健常识,掌握植物的生长习性及病虫害发生规律,做到提前预防,预防为主。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种植健康、品种好的苗木和种子,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植物,避免植物的压力过大。
2. 加强植物的营养管理,保持土壤肥力,使植株生长茁壮,提高植物的抗性、免疫力。
3. 种植同科、同属、同品种相近的植物,实行轮作制度,防止病虫害交叉感染。
4. 合理浇水,控制湿度,改善通风环境,避免植物湿度过高,防止真菌、细菌生长滋生。
5. 定期检查植物状况,发现病虫害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害和虫害扩散。
(二)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洗:对有些不易发现的寄生虫,可以用水龙头清洗。
另外也可以用皂液水等洗涤剂等来清洗。
2. 喷洒:用水蒸气、喷雾器等器具喷洒,防止病虫害染病或扩散,或者用冷水或温水淋洗,使病虫害失去生存条件。
3. 粘贴:利用黄色板、蓝色板等方式,吸引有些昆虫、蚜虫、飞蛾等粘附于上而达到防治目的。
4. 镶嵌:可将涂有杀虫剂的塑料小片、小木棍等,通过穿孔、镶嵌在树皮上,让杀虫剂渐渐渗透到树木内部,杀虫达到效果。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
化学防治的优点是用药方便,效果确定;缺点是耗时、耗费成本、存在二次污染等风险。
因此,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进行使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护环境。
1. 杀虫剂:针对鸟、蜗牛、草坪锯、炭疽菌等造成的伤害,可以使用杀虫剂进行控制,达到消灭害虫、保证作物生长的效果。
园艺植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措施
1. 健康种植: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状态,提高抵抗力。
2. 土壤管理:保持土壤肥沃和适宜的酸碱度,控制土壤湿度和透气性,避免土壤病原菌的滋生。
3. 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积水和软弱受潮的土壤,以减少真菌和细菌的繁殖。
4. 清理及消毒:及时清除枯萎叶片、病残体和感染的部分,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消毒,以免细菌和病毒传播。
5.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或种植具有保护作用的植物,鼓励天敌的生长繁殖,降低害虫的数量。
6. 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遵循正确的使用剂量和方法,防治植物病虫害。
7. 技术防治:使用物理或机械的手段防治害虫,例如陷阱、灯光诱捕、剪除和粘贴。
8. 轮作和合理的植物布局:通过轮作不同种类的植物来打乱害虫的繁殖周期和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9. 接种抗病毒株苗:在病毒病多发的地区,可以选择接种经过抗病毒处理的株苗,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10. 定期监测:定期检查植物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病虫害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在园艺种植中,病虫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们会给植物生长和产量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保护植物健康成长,防治病虫害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预防是防治病虫害的首要方法。
在园艺种植中,要加强病原生物入侵的隔离防治,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使用优质的种子和苗木,定期消毒种植床和工具,避免病原生物的传播。
要加强肥料、水分和光照管理,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综合治理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手段,结合使用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治措施。
二、卫生防治园艺病虫害的防治中,卫生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要做到每天早晚巡查一次,发现病虫害要及时处理。
及时清理地面的落叶和病虫体,对病植及时剪除,减少病虫害的蔓延。
要加强通风和排水,保持植物生长环境的清洁和整洁,减少病原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三、选用病虫害抗性品种在园艺种植中,要尽量选用病虫害抗性品种,这样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品种改良、筛选和选育,选用具有较强抗病性和抗虫性的品种,能够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减少防治的工作量。
在进行园艺种植时,应该优先选用具有良好抗病抗害性的品种。
四、合理施肥和浇水园艺种植中,合理施肥和浇水是保持植物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措施。
要根据植物不同生长期的需要,科学施用肥料,保持植物的生长健康。
在给植物浇水时,要避免水浸,注意保持通风,避免湿度过高,减少病原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施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并兼顾矿质肥料的使用,促进土壤健康,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五、喷施病虫害防治剂在园艺种植中,要选择适合的病虫害防治剂,进行定期喷洒。
要注意,喷洒病虫害防治剂要选择天气晴朗、湿度低的时候进行,以利于病虫害防治剂的吸收和效果发挥。
要根据植物所处的生长环境和病虫害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病虫害防治剂,注意掌握用药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六、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它能够有效防治害虫和病害,并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1. 引言1.1 植物病虫害对园艺植物的危害性植物病虫害是园艺植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对园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这些病虫害会导致植物叶片枯黄、干枯,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使植物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导致植物生长迟缓甚至衰亡。
除了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还会传播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对周围健康的植物造成传染性危害。
而且,园艺植物病虫害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一些病虫害传播的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导致死亡。
及时有效地防治园艺植物病虫害至关重要,不仅可以保护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可以保护人类健康安全。
在园艺种植中,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以保障园艺植物的健康生长和发展。
1.2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园艺植物病虫害是园艺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对植物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严重影响着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品质产量。
园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显得格外重要。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在于保障园艺植物的健康生长。
病虫害会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营养吸收和代谢功能,降低植物的免疫力,使植物易受到其他病虫害的侵害,导致植物生长出现异常、叶片萎黄、枯萎甚至死亡。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对于提高园艺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病虫害会导致园艺作物减产、品质下降,严重影响园艺作物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园艺植物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园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不仅关乎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品质和饮食安全。
加强对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视和研究,开发出更科学、有效的防治技术,对于农业和园林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园艺植物病害的防治技术园艺植物病害的防治技术是园艺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有效的病害防治可以保护植物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园艺植物病害的防治技术:1. 选择健康种苗:种苗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植物的病害抵抗能力,选择无病虫害的种苗是预防病害的第一步。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8篇第1篇示例: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园艺植物病虫害是园艺爱好者们在栽培和种植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它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甚至导致植物的死亡。
科学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对于园艺植物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预防病虫害预防病虫害是防治的第一步。
要做好预防工作,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选择抗病虫害品种。
在种植园艺植物时,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过量施肥会使植物变得柔嫩,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因此要注意施肥的量和频次。
3、保持通风透光。
通风透光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同时可以减少病菌的生长和繁殖,降低病害发生的概率。
4、定期清洁和修剪。
定期清洁种植容器、工具和植物周围的杂草,定期修剪植物的枝叶,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二、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药剂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在进行化学防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药剂。
根据病虫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适合的杀虫剂、杀菌剂进行防治,切不可随意使用不明药剂,以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危害。
2、按照使用说明进行。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严格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和剂量进行,切不可使用过量或者不足,以免产生药害或者抗药性。
3、定时定点进行。
化学防治需要定时定点进行,以确保药剂的有效性和对病虫害的控制效果。
三、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真菌、细菌等天然生物因素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具有环保、无污染、持久、安全等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病虫害防治方式。
1、种植花卉。
一些花卉可以吸引天敌昆虫,例如瓢虫、寄生蜂等,用于控制害虫的数量。
2、施用生物剂。
生物剂是一种利用生物杀菌剂、昆虫病原体等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其优点是对环境友好,不会对植物和人体造成危害。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园艺植物病虫害是指在园艺栽培过程中,植物遭受到的各种病虫害的侵害。
为了保护植物的生长和产量,防治病虫害是园艺栽培的重要环节。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园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一、病害防治方法
1. 预防措施:
在种植园艺植物之前,要选择健康的种苗,并对土壤进行消毒或者翻土,以减少病菌的污染。
在种植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卫生环境,定期清除植物残体和杂草,及时处理发生病害的植株,以防止病害的传播。
2. 化学防治:
在病害发生较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选择合适的农药,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喷洒或者施药,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菌和拮抗菌等生物因素来控制病害的方法。
可以引入一些益虫和天敌来捕食或寄生病害的虫害,比如蚜虫可以引入瓢虫来控制,白粉病可以引入拟除虫菊等拮抗菌来防治。
二、虫害防治方法
1. 机械防治:
机械防治是通过人工采集、捕捉和摧毁害虫的方法来防治虫害。
可以利用黄板、白板等粘虫板诱捕害虫,使用粘虫球等设施进行捕捉,串饵、挑剔等手段来控制害虫数量。
在园艺植物的病虫害防治中,预防措施是最重要的,要做到提前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在防治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和自身安全。
不能滥用农药,要选择合适和安全的农药,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以免造成二次污染和危害。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防治方法,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推广。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俗话讲“三分种,七分养”,针对园林病虫的发生规律,结合各个月份的气候特点,将病虫害防治与苗木养护紧密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
精品文档,超值下载一、各月份注意要点1月:是全年中气温最低的月份。
③防治害虫:冬季是消灭园林害虫的有利季节。
可在树下疏松的土中挖集刺蛾的虫蛹、虫茧,集中烧死。
在冬季防治害虫,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检查防寒设施的完好情况,发现破损立即修补。
2月:气温较上月有所回升,树木仍处于休眠状态"③继续剪除病虫枝,并注意观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3月:三月份气温开始有大幅度回升,中旬以后,树木开始萌芽,下旬有些树木开花。
②防治病虫害:天气渐暖,许多病虫害即将发生,本月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刻。
要维护修理好各种除虫防病器械并准备好药品。
⑤杂草也陆续开始大量生长清除绿地内杂草,要做到除早除小,保证绿地内无杂草。
4月:⑤防治病虫害:(1)蚧壳虫在第二次蜕皮后陆续转移到树皮裂缝内、树洞、树干基部、墙角等处分泌白色蜡质薄茧化蛹。
采用喷洒杀螟松等农药。
(2)天牛开始活动了,可以采用嫁接刀或自制钢丝挑除幼虫,但是伤口要做到越小越好。
&(3)做好其它病虫害如蚜虫、螨虫、地老虎、蛴螬等害虫及白粉病、锈病的防治工作。
5月:气温高,降雨量小,湿度小,而又是树木的生长旺季,养护进入主要时期。
③防治病虫害:刺蛾第一代孵化,但尚未达到危害程度,根据养护区内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措施。
使用农药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进行配比,用量正确无药害产生。
6月:④防治病虫害:六月中、下旬刺蛾进入孵化盛期,应及时采取措施,现基本采用50%杀螟松乳剂500—800倍液喷洒(或用复合BT乳剂进行喷施)。
继续对天牛进行人工捕捉,对蚜虫防治仍然不可忽视。
7月:①本月天气炎热,杂草生长快,要继续中耕除草、疏松土壤;②袋蛾、刺蛾、天牛、龟腊蚧、盾蚧、第二代吹绵蚧螨类等害虫大量发生,应注意防治,同时要继续防治炭疽病、白粉病、叶斑病等;$③伏天气温高,雨水少时要灌溉抗旱。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48XIANGCUN KEJI 2021年3月(中)生物防治技术在园艺植物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及发展展望王阿妮(咸阳市咸阳湖管理处,陕西咸阳712000)[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园艺植物在养护方面存在的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关注,普遍希望采用更为环保、绿色的防治措施来消灭害虫。
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生物防治技术在园艺植物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现状,重点探讨不同生物防治方法在园艺植物上的应用,为园艺工作者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园艺植物;虫害;天敌;昆虫信息素;病原微生物[中图分类号]S43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909(2021)08-48-2园艺植物原指种植在有围篱保护的园囿内、供人类食用或观赏的植物;现代园艺植物泛指那些相对集约栽培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一类植物,主要包括果树、蔬菜、花卉、瓜类、芳香植物和药用植物等,既有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还有许多真菌和藻类植物[1]。
园艺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种类极其繁多。
现代园林建设通常选用园艺植物来营造美景,如图1所示。
但是,园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害虫侵扰[2],如果不及时防治害虫,不仅会危害园艺植物,而且会传播病害,造成更大的损失。
所以,加强园艺植物害虫防治非常重要。
图1园艺植物造景1生物防治技术在园艺植物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现状1.1在果树上的应用现状目前,我国各地区果树种植的特点是品种相对单一、规模较大,因此极易发生病虫害。
以前,人们为了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经常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害虫防治,但造成了果实农药残留超标,对食用人群的健康造成了危害,同时污染了环境。
目前,我国已禁用除草醚、六六六、滴滴涕等118种对人类危害大、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农药,因此,推广应用更为环保和安全有效的害虫防治技术迫在眉睫。
目前比较流行的是采用生物防治措施防治果树害虫。
生物防治技术起源较早,黄蚁是柑橘害虫的重要天敌,1700年前我国就开始利用其防治害虫,是世界上生物防治最古老的实例[3]。
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发表时间:2019-11-25T14:10:18.6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作者:姜彩英
[导读] 摘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分为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以及化学防治技术,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不同的技术,在采取措施之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力求科学合理,不破坏生态平衡,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这样才符合当下的绿色环保理念。
南乐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河南南乐 457400
摘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分为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以及化学防治技术,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不同的技术,在采取措施之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力求科学合理,不破坏生态平衡,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这样才符合当下的绿色环保理念。
并且虫害对园艺植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产生的后果包括植物生长缓慢、植物死亡、植物生态功能减弱等。
虫害防治工作开展中,生物防治技术是一项重要方法,能够针对不同虫害类型,做出有效生物处理,加强虫害的防治效果,从而减少对植物及生态环境破坏。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园艺植物虫害现状以及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的优势特征,对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园艺植物;虫害;现状;生物防治;优势;应用
目前园艺建设体系不断健全,而且在环境优化、空气净化、生活环境改善方面,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过程中,能够按照全新思路来完成,促使自然界内的生物应用得到更好效果。
因此为了促使园艺植物得到更好生长以及推动园艺行业向前发展,以下就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园艺植物虫害现状的分析
我国常见的园林虫害有:红蜘蛛、蚧虫、蚜虫等刺吸害虫;杨毒蛾、枯叶蛾、舟蛾刺蛾等食叶害虫;木蠢蛾、天牛等蛀干害虫;地老虎、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
园林环境条件是形成虫害的主要因素,会对不同生态的虫害起到抑制或促进作用。
气温异常会引起刺蛾、杨毒蛾大量繁殖,造成杨树枝干溃疡病。
发生虫害是由于病原、环境、寄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复杂关系。
虫害是制约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园林植物害虫会侵害植物的叶、茎、根、花、果,严重的还会导致植物枯萎死亡。
二、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的优势特征
1.成本较低。
与一般的虫害处置模式不同,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的开展成本相对较低。
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物防治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区域本身就存在虫害的天敌。
因此,在具体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过程中,可以对该区域进行有效的调研,包括观察时间阶段内虫害与天敌的具体数量分布情况、存在区域情况等,通过适当更改天敌数量等生物防治措施,减少虫害对植物的不利影响。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对农药的使用,节约一定的成本,而且这种方式更高可靠,不污染环境,能够达到良好的园艺植物防治效果。
第二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不需要增加大量的基础设施,可以在原有的自然基础以及人文建设进行开展,所以也节约了相应的成本。
由此可知,生物防治措施不仅可以达到较高的防治效果,在节省成本方面也比较突出。
2、对人体无害。
既往的虫害防治工作开展,可能会对人体或者造成一定的伤害。
例如,有些农药的投放过程中,自身具备挥发性特点,对于空气质量严重破坏。
而且农药容易溶于水,针对水源地所造成的污染非常严重。
但是在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方面,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首先生物防治能够对虫害发生原因进行调查,根据虫害的具体类型、虫害出现范围、虫害出现生物环境等,做出有效掌握并开展科学干预,然后采用科学合理的生物防治措施,确保解决虫害的同时,不会对人体或者环境造成上海。
其次,生物防治过程中,针对各类植物本身不会造成新的破坏現象。
原有的虫害问题,导致植物的损伤力度较大,无论是根茎损伤,还是土壤性质改变,都表现的非常突出。
生物防治的运用,会针对虫害本身进行有效的打击处理,但是在防治工作开展之前,针对人体的相关抵抗机制,或者是基因试验等,做出分析,观察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生物防治目的在于加强虫害的专业处理,对于人体造成危害的生物防治技术或者是药剂等,都是严格禁止使用的。
为此,任何生物防治药剂,都会经过国家的严格检验,确保对人体无毒无害。
三、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分析
1、天敌昆虫防治技术的应用。
就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本身而言,自然条件的影响下,所有的生物都存在天敌,虫害本身也没有例外。
天敌昆虫投放过程中,主要划分为两种。
一种类型表现出对虫害进行捕食;另一种表现为与虫害进行寄生,从内部对虫害进行防治。
捕食性天敌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包括蜻蜓、螳螂、瓢虫等等,这类天敌的存在,会针对虫害本身进行直接捕食,但是本身不会对植物造成任何的伤害。
寄生性天敌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寄生蜂类、寄生蝇等等来实施。
寄生性天敌的应用模式,表现出“以虫治虫”的特点,对于果树虫害方面,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天敌昆虫利用,在近几年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可是有一点需要高度注意,那就是天敌昆虫本身也需要得到良好的把控。
例如,天敌昆虫与虫害表现出相互对立的特点,天敌昆虫在没有任何对立虫害的作用下,有可能导致自身的大量繁殖,而且造成的植物生存压力不断提升,这就会衍生出新的虫害问题,需要在日后的数量把控上更好提升。
2、病原微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
病原微生物的运用是从虫害根源出发,通过微生物技术的作用,对虫害进行更好的处理,不会对植物本身的生长、功能等造成伤害。
病原微生物的实施,具有定点投放的特点。
例如,在农业植物的虫害防治过程中,结合季节因素、环境因素、气候因素等,针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定点投放,这样可以在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效果上更好巩固,提前完成工作任务。
病原真菌也是园艺虫害生物防治中常见的防治手段,其主要利用了白僵菌、绿僵菌和虫瘟霉等主要真菌。
研究表明,在病原微生物致死的害虫中,60% 以上是由病原真菌造成的,这也证明了病原真菌具有理想的园艺植物虫害防治效果。
病原真菌能在害虫体内产生孢子,孢子产生的菌丝能将寄主杀死。
值得注意的是,温度和湿度会影响到病原真菌的致病力,病原微生物利用同样不宜用于室内园艺植物虫害防治。
病原微生物农药不同于传统的化学农药,对人类、牲畜不会造成化学危害,同时药效持久、应用范围广,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3、植物源杀虫剂防治技术的应用。
目前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必须不断从更高水平来开展,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落实,告别了传统防治时代的漏洞,无论是在防治效率上,还是在防治质量上,都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即便是在突如其来的虫害灾难上,都可以取得优秀防治效果。
植物源杀虫剂操作,主要是针对植物体内的特殊物质,在虫害处置过程中,产生拒食、引诱、毒杀等效果。
植物源杀虫剂应用过程中,表现出对人体无害的特点,主要是含有生物碱、精油、毒性蛋白等等,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化合物。
生物碱的应用过程中,表现为含氮的有机物,具有胃毒作用,可以针对蚜虫、叶螨等,产生显著的毒杀作用。
精油的应用层面上,表现出中性物质或者是酸性物质,主要是存在于植物的果皮当中,通过熏蒸效果,引起害虫本身反应机制的改变,促使害虫不会对植物开展捕食,减少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结束语
虫害现象会对园艺植物造成严重破坏,不仅会降低园艺植物所创造出的观赏效果,还会增加园艺植物种植的经济成本。
所以应注重对
园艺植物虫害防治,而生物防治技术能够对虫害进行有效治理,能够为园艺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对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涛.新时期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初探[J].南方农业,2018(02)
[2]司永忠.动物园园林景观植物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乡村科技,2018(29)
[3]蒋雪慧.园艺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12)
[4]辛海云.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技术[J].江西农业,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