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统一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6
意大利的统一与军国主义在19世纪时,意大利是一个分裂的国家,由许多小而独立的国家组成。
然而,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政治努力,意大利终于于1861年实现了统一。
然而,统一后的意大利不得不面对军国主义的挑战。
一、意大利的统一1. 统一的背景在19世纪初期,意大利分为许多小国家,包括薄饼派、奥地利帝国、那不勒斯王国和教皇国。
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矛盾和争斗,限制着意大利国家的发展。
因此,统一成为了许多意大利人的共同愿望。
2. 统一的领导者几位杰出的意大利政治家和军事将领,如加里波第、曼佐尼和卡维尔,为意大利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领导了一系列战争和政治运动,最终将意大利各个国家统一起来。
3. 统一后的挑战统一后的意大利面临着许多难题,包括地理分歧、经济落后以及政治不稳定。
这些问题对于建立一个统一稳定的国家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二、军国主义的出现1. 军国主义的定义军国主义指的是一种国家政策和社会观念,强调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国家利益和国家荣耀的象征。
军国主义倾向于扩大军备,并将军事优先于其他社会需求。
2. 意大利的军国主义倾向统一之后,意大利的政治氛围逐渐向军国主义倾斜。
政府开始大量投资于军备建设,并将军队视为解决国内问题和维护国家利益的主要工具。
3. 军国主义对意大利的影响军国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意大利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动荡。
大量资金被用于发展军事力量,而不是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其他重要领域。
此外,军国主义也加剧了国内外矛盾和冲突,对意大利的国际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统一与军国主义之间的关系1. 统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军国主义的出现意大利统一后,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保护国家利益,政府加强了军队的建设和扩张。
这为军国主义的滋长提供了条件。
2. 军国主义对统一的影响然而,军国主义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限制了意大利统一国家的发展。
军国主义导致了国内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加剧了地方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同时,军国主义也增加了国际上对意大利的不信任和敌对。
研究意大利统一运动的背景与意义意大利统一运动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的一场重大历史事件,它将原本分裂的意大利半岛各个国家统一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这场运动的背景和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历史事件本身,它对意大利和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背景在统一运动之前,意大利半岛是由许多小国家和城邦组成的。
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着割据和争斗,导致了政治不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滞后。
这种分裂状态让意大利成为了外国势力的游戏棋盘,各个国家都受到了外来势力的控制和干涉。
这种局面引发了一股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人们渴望摆脱外来势力的统治,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独立。
意义意大利统一运动的成功实现了意大利的统一和独立,这对于意大利人民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统一后的意大利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国土面积更大,人口更多,这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统一后的意大利也摆脱了外来势力的干涉,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此外,意大利统一运动还对意大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方面,统一后的意大利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这为意大利的政治体制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政治改革提供了动力。
在经济方面,统一后的意大利打破了原本的地区壁垒,实现了国内市场的统一。
这促进了贸易和经济的发展,为意大利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统一后的意大利也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合作,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在文化方面,统一后的意大利重视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了意大利文化的繁荣。
许多重要的文化运动和艺术家在这个时期涌现,为意大利的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意大利统一运动的背景和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意大利本身,它也对全球产生了影响。
统一后的意大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欧洲国家,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得到了提升。
意大利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国际合作伙伴,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结意大利统一运动是一场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它实现了意大利的统一和独立,对意大利和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意大利统一与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在历史的长河中,欧洲大陆上形成了许多个独立的国家,这些国家各具特色、各自为政。
然而,19世纪中叶,欧洲却见证了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一个是意大利的统一,另一个是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
这两个事件在欧洲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意大利统一与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对当时欧洲政治格局和未来历史发展的影响。
意大利统一是指19世纪中叶意大利民族进行的政治统一运动。
在此之前,意大利半岛上分布着多个独立的国家,如瓦伦泰公国、教皇国、那不勒斯王国等。
这些国家间存在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却又相互对立。
19世纪初,意大利统一运动的思潮盛行,意大利爱国者们积极发动起义,争取独立和统一。
而意大利统一的关键人物则是凡尔纳国王家族的萨伏依王朝。
萨伏依家族是意大利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势力之一,他们在统一意大利的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831年,查尔尔·阿尔伯特成为了萨丁尼亚国王,他在位期间积极推动国家现代化,并致力于巩固自己的权力。
他参与了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并与法国一同击败了奥地利。
1859年,萨丁尼亚王国与法国合作,击败了奥地利,成功地争取到了米兰和威尼斯的控制权。
然而,意大利的统一并没有在萨丁尼亚国王的统治下实现。
1859年到1866年期间,意大利统一的运动进入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伟大的意大利爱国者吉普托·加里波第成为了意大利统一的旗手。
他领导着数次起义和战争,最终在1861年成为意大利国王。
与此同时,威尼托地区的统一也在1866年取得,罗马的统一则推迟到1870年。
而在这一过程中,萨丁尼亚国王家族的萨伏依王朝再度发挥了关键作用,确立了意大利联合王国的地位。
意大利统一对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意大利统一之前,欧洲大陆上的许多国家也存在着分裂的局面,如德意志诸邦、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等。
然而,意大利统一的成功使得其他欧洲民族也对独立和统一的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意大利统一与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意大利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由多个地方实体组成的分散国家。
19世纪后半期,意大利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漫长的统一过程,最终在1861年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而在同一时期,整个欧洲也出现了众多民族国家的崛起。
本文将探讨意大利统一与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一、意大利统一的背景在意大利统一之前,意大利是由许多地方实体组成的,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萨丁尼亚(Sardinia)王国、教皇国、兰伯第联邦(Lombardy Federation)、托斯卡纳大公国等。
这些地区间存在着政治、军事和文化的分歧,导致了国家的分裂状态。
但19世纪中叶,一系列的事件和因素催化了意大利统一的进程。
首先,意大利的知识分子开始崛起,他们提倡意大利民族主义和爱国精神,呼吁国家统一。
这些知识分子,如曼佐尼(Giuseppe Mazzini)、加里波第(Giuseppe Garibaldi)等,成为了意大利统一运动的骨干。
他们通过宣传和组织民众,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情感。
其次,外部因素也对意大利统一产生了一定影响。
19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自由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浪潮,许多国家纷纷发起了推翻封建制度和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这些浪潮的影响蔓延到了意大利,为意大利统一提供了国际上的支持和认同。
最后,萨丁尼亚王国的国王维托利奥·埃马努埃莱二世(Victor Emmanuel II)采取了积极的统一政策,通过与其他地区的政治合作和武力行动,扩展了自己的领土。
这使得意大利统一的进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意大利统一过程的变革与挑战意大利统一的过程是艰难而漫长的,经历了多次冲突和战争。
其中最著名的是意大利战争。
这场战争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次意大利战争(1848-1849年)、第二次意大利战争(1859年)和第三次意大利战争(1866年)。
这些战争帮助维托利奥·埃马努埃莱二世扩展了领土,并最终建立了带有君主制的意大利王国。
研究意大利统一运动的背景与意义意大利统一运动的背景与意义意大利统一运动是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期,意大利半岛上一系列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的总称,旨在将分散的意大利地区统一为一个国家。
这一运动的背景复杂多样,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意大利统一运动的背景和意义,并分析其对意大利和全球的影响。
一、背景1.1 分裂的意大利19世纪初,意大利半岛上存在着多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如教皇统治的教皇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奥地利王国、波旁王朝统治的两西西里王国等。
这些实体之间存在着割据和矛盾,导致了意大利的分裂状态。
1.2 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19世纪初,民族主义思潮在欧洲兴起,鼓舞了许多意大利人对自由和统一的渴望。
民族主义者开始呼吁意大利人团结起来,推翻外国统治,实现意大利的统一和独立。
1.3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意大利半岛上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北部地区工商业相对发达,而南部地区则经济相对落后。
这种差异加剧了地区之间的矛盾和不稳定,也成为意大利统一运动的背景之一。
二、意义2.1 实现国家统一意大利统一运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家的统一。
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和外交手段,意大利成功地将分散的地区统一为一个国家,为意大利的国家建设奠定了基础。
2.2 推动现代化进程意大利统一运动不仅仅是国家统一的过程,也是现代化进程的推动者。
统一后的意大利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了现代教育、法律、经济和军事等领域的发展,促进了意大利的现代化进程。
2.3 形成意大利民族意识意大利统一运动的过程中,意大利人民逐渐形成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他们开始认同自己是一个民族,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和利益。
这种民族意识的形成对于意大利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团结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4 影响全球意大利统一运动的成功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其他被分裂和殖民统治的国家也开始效仿意大利的做法,争取国家的统一和独立。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意大利的统一意大利的统一:19世纪上半期,意大利仍处于四分五裂状态,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大利各地要求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运动日益高涨。
撒丁王国是意大利唯一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政治开明,经济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撒丁王国来领导意大利的统一大业。
1852年加富尔出任萨丁王国首相,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1860年加富尔领导意大利北部基本完成了统一,同年,加里波第远征两西西里,占领首府那不勒斯。
不久,加里波第将政权移交给萨丁王国。
1861年,意大利王国成立。
后来意大利借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之机,把奥地利势力和法国势力赶出意大利。
70年代初,意大利最终完成了统一。
统一后,意大利结束异族压迫和分裂割据的局面,形成统一的国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是,意大利封建残余势力很顽固,自然资源很缺乏,资本主义发展困难重重。
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运动比较:19世纪六七十年代,长期分裂的德意志、意大利先后实现了统一,排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
从此,两国迅速进入资本主义先进国家的行列。
一、相同点:1.背景相同。
19世纪中期,德意志、意大利还处在严重的分裂之中。
德意志在形式上是34个邦国和4个自由市的松散联合,其中最强大的是南部的奥地利和北部的普鲁士。
意大利不仅处在分裂中,而且大部分地区和邦国受外国控制。
19世纪,发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向欧洲大陆扩展,德、意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了显著进展。
但是,国家的分裂状况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经济的发展要求把统一问题提上日程,又为统一创造了客观条件。
2.都有一个中坚力量。
有可能完成德意志统一大业的只有奥地利和普鲁士,但是普鲁士具有更大的优势,如: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发达;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普鲁士是一个纯粹由日耳曼人组成的国家,统一决心坚定;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最后,统一的旗帜终于落到了普鲁士手中。
撒丁王国是意大利惟一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意大利统一南北的合并意大利是欧洲的半岛国家,北部和南部地区在历史上一直存在巨大差异。
然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意大利统一运动,终于实现了南北的合并。
本文将探讨意大利统一的历史背景、推动因素以及对南北地区的影响。
一、意大利统一的历史背景意大利自古以来就是分散的政治实体,直到19世纪末南北统一才得以实现。
在此之前,意大利是由多个城市国家和王国组成的,包括瓦伦蒂诺王国、佛罗伦萨共和国、威尼斯共和国等。
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意大利的分裂状况。
二、推动意大利统一的因素1. 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给予了意大利统一运动以影响。
拿破仑在意大利北部建立了意大利王国,这为南北统一提供了一个范例。
2. 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19世纪是自由主义思潮盛行的时期,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思想兴起促使了意大利的统一运动。
许多意大利知识分子和政治家开始呼吁实现意大利的统一。
3.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意大利南北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北部地区相对较为发达,南部地区经济相对较弱。
南北统一可以促进经济资源的整合和合理分配,对于整个意大利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意大利统一对南北地区的影响1. 政治影响:意大利统一后,南北地区的政治统一得以实现。
成立了现代意大利国家,为南北地区提供了共同的政治框架和组织体系。
2. 经济影响:统一后,南北地区的经济资源得以整合和优化配置。
统一后的意大利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南北经济差距。
3. 文化影响:意大利统一后,北部和南部地区的文化交流得到加强。
南北统一为艺术、文学、音乐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促进了意大利文化的繁荣。
4. 教育影响:统一后,南北地区的教育体系逐渐整合,统一的教育政策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南部地区的教育水平逐渐提高,缩小了南北地区的教育差距。
5. 社会影响:意大利统一后,南北地区的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得到统一。
意大利统一分裂的半岛意大利是一个位于欧洲南部的国家,也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国家。
在意大利的历史上,统一和分裂都是不可避免的进程。
本文将探讨意大利统一和分裂的历史背景、原因以及对当代意大利的影响。
意大利统一分裂的半岛意大利统一之前,整个意大利半岛由许多不同的城邦、王国和领土统治。
在16世纪,意大利半岛被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统治。
随着时间的推移,意大利经历了法国、奥地利和西班牙等外来势力的统治。
19世纪初,拿破仑对意大利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征服了意大利北部,并建立了意大利伊利里亚王国。
这引发了意大利当地人的爱国主义情绪,并进一步推动了意大利统一的进程。
意大利统一的先驱者是朱塞佩·加里波第(Giuseppe Garibaldi)。
他在19世纪中叶领导了“红衣军团”(Redshirts)的起义,通过战胜波旁王朝统治者,实现了南部地区的独立。
不久之后,维克托·伊曼努尔二世(Victor Emmanuel II)成为意大利国王,并与加里波第合作,最终实现了意大利半岛的统一。
意大利统一的结果是建立了一个名为意大利王国的国家,首都设在都灵。
然而,意大利统一并未包括整个意大利半岛。
维也纳会议将绝大部分意大利地区交还给了奥地利,只有一小部分地区归属意大利王国。
意大利统一后不久,意大利半岛的分裂问题再次浮现。
南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政治和社会问题突出。
这导致了意大利王国国内的不稳定和问题的积累。
20世纪初,意大利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和社会动荡,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
这些不稳定因素加剧了意大利的分裂倾向。
在这个时期,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崛起,本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成为意大利的独裁者。
墨索里尼政权的统治持续了20年,期间他试图通过国家主义和极端主义来凝聚国家,但并未解决意大利的分裂问题。
1943年,墨索里尼政权垮台,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历了破坏和混乱。
战后,意大利经历了一段政治混乱时期,同时也催生了分裂倾向。
意大利统一过程中的国内矛盾和国际因素在19世纪中叶,意大利的统一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统一过程中,意大利的国内矛盾和国际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国内矛盾1.1 区域分裂在统一之前,意大利是由多个城邦和王国组成的,每个城邦和王国都有独特的文化和政治制度。
这种地区差异和分裂在统一之后仍然存在,并且经常引发政治和经济矛盾。
1.2 社会阶层矛盾19世纪是欧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时期,意大利也不例外。
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经常爆发,对于国家的统一造成了威胁。
1.3 文化分歧意大利统一之后,政治和文化一度未能合并。
南北两部分在语言、宗教、传统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分歧,导致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困难。
二、国际因素2.1 奥匈帝国奥匈帝国一直是意大利的敌人。
它对意大利的公开入侵和殖民扩张,使得意大利国内的愤怒情绪不断升级。
作为意大利的最大敌人,奥匈帝国对于意大利联合的威胁不可忽视。
2.2 法国法国在意大利的统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拿破仑三世为了打破欧洲的均势,支持了意大利奠基父亲之一,吉思贝尔蒂的斗争。
但是,在统一后的意大利,法国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对手,两国在殖民地、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竞争不断激化。
2.3 德国德国统一成功后,成为了欧洲的强国。
意大利看到了德国的成功,也希望自己成为欧洲的主流强国。
但是,德国经济发展和军事实力的增强,让意大利感到了对比之下的弱小。
这种自卑情绪损害了意大利的国家利益,也让意大利成为了德国的对手。
三、结论意大利的统一过程中,国内矛盾和国际因素互相影响。
国内的分裂和冲突,使得意大利的统一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
而国际因素则让意大利对外处于一个相对弱小的位置。
虽然意大利在统一后获得了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实力,但这种实力与欧洲大国相比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意大利统一从分裂到统一的历程意大利统一的历程可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意大利是由许多独立的城邦和领地组成的分裂国家。
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变革,意大利最终在19世纪后半叶实现了统一。
本文将详细讨论意大利统一的历程,包括起因、主要人物、事件等。
1. 背景在19世纪初,意大利的政治局势混乱,国内存在着多个争权夺利的城邦。
这些城邦之间存在着政治分裂、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限制了整个国家的发展潜力。
意大利实现统一的呼声逐渐升高,人们渴望结束分裂局面,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
2. 起因意大利统一的起因可以追溯到那不勒斯王国与奥地利帝国之间的冲突。
19世纪初,那不勒斯王国爆发了民众起义,意大利爱国者梅蒂涅重新点燃了意大利统一的希望。
此后,一系列起义和战争逐渐引发了统一的进程。
3. 主要人物3.1 加里波第加里波第是意大利统一过程中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他是一位热情洋溢的爱国者,倡导意大利的统一,并领导了南北意大利的联合。
加里波第通过举行各种政治会议,组织起义和军事行动等方式,为意大利的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3.2 曼佐尼曼佐尼同样是意大利统一的重要人物。
他是意大利革命党的创始人之一,提出了“意大利是一个国家”的口号。
曼佐尼领导了北方意大利的统一运动,通过组织革命行动和与外国势力的斗争,促进了意大利的统一。
4. 统一战争4.1 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始于1848年,由意大利爱国者和奥地利帝国之间的冲突引发。
在这场战争中,意大利爱国者发动了一系列起义和战斗,试图推翻奥地利的统治。
虽然最终战争以意大利爱国者的失败告终,但这场战争激发了更多人投身于意大利的统一事业。
4.2 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爆发于1859年,是由意大利爱国者与奥地利帝国之间的冲突引发的。
法国的支持也对战争的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终,意大利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了重要的战略胜利,奥地利被迫割让土地,这为意大利的统一铺平了道路。
意大利统一战争从分裂到意大利王国意大利统一战争是19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从分裂的意大利半岛开始,最终达成了统一的意大利王国。
这场战争让意大利国家重新获得统一,也为后来的现代意大利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分裂的起点开始,逐步论述意大利统一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成果。
一、起因与背景19世纪初,意大利半岛上分布着多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包括王国、公国和教皇领域。
这使得意大利的政治形势极为复杂,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对抗。
同时,欧洲各国的势力也在意大利半岛上角逐,使得其处于危机四伏的局势中。
二、维多利亚王国的崛起意大利统一战争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848年,这一年意大利半岛各地爆发了抵抗外国统治的起义浪潮。
其中,撒丁王国成为了统一运动的核心。
由于维多利亚国王的领导,撒丁王国在那个时期积极推动意大利的统一。
虽然这场统一运动在1849年前后遭受失败,但这并没有阻碍意大利统一的脚步。
三、卡尔洛·阿尔贝托的崛起1852年,卡尔洛·阿尔贝托成为了维多利亚王国的国王。
他致力于通过外交手段以及与法国的合作来推动意大利统一。
正是由于他的努力,1859年爆发了撒丁王国和奥地利帝国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被称为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
通过这场战争,撒丁王国成功夺取了一部分领土,并与法国签订了普拉格条约,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加里波第的崛起维多利亚王国的继任者加里波第成为了意大利统一战争的重要人物。
由于外交手段和军事行动的成功应用,1860年至1861年间,加里波第成功地完成了南部意大利诸邦的统一。
1861年,他宣布成立意大利王国,自称为意大利国王,标志着意大利统一战争的胜利。
五、统一后的困难与挑战虽然意大利在加里波第的领导下实现了统一,但统一后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地域之间的差异和历史问题带来了内部的矛盾。
其次,与教皇和教廷的关系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意大利。
此外,法国的干预和军事干涉也给意大利的统一带来了影响。
意大利的统一意大利统一运动从19世纪初兴起,至70年代结束。
这一运动不仅是意大利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欧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统一运动中,资产阶级民主派和自由派各自坚持不同的路线,并力争成为运动的领导者。
由一地意大利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软弱,因此资产阶级民主派所领导的自下次而上的革命没有成功,最后,自由派大资产阶级和开明贵族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了意大利的统一。
本章主要讲以下几个问题,统一前的意大利社会;两条统一的道路;统一大业的完成,结语。
一、统一前的意大利社会意大利曾世界文明的摇蓝之一,具有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它是古代罗马大帝国的本土,文艺复兴运动的故乡,又是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
在意大利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演出过许多威武雄壮的史剧,出现过不少举世知钷的人物。
他们的活动曾对历史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在统一前,意大利却是一个封建都国林立,外国肆意侵略的弱国,内忧外患相互交织,民族灾难深重。
(一)外族压迫与封建割据公元951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多次率军越过阿尔卑斯山入侵意大利北部,占领伦巴底,夺得意大利王冠,于962年建立神圣罗马帝国,意大利北部从此成为神圣罗帝国的一部分,公元11世纪,意大利中部成为罗马教室的辖区,12世纪,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被诸曼人强占,建立了两西西里王国,13世纪,比利牛斯半岛上的阿拉冈王朝占领了西西里岛,法兰西人趁机在意大利南部建立了那不勒斯王国,15世纪到18世纪,法国、西班牙和奥地利竞相在意大利争霸争雄,意大利成为任人宰割和肢解的对象。
1796年,拿破仑率军入侵意大利,独占这个国家近20年,1815年拿破仑垮台后,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决定,意大利被分为8个封建小部。
奥地利的决督统治着伦巴底一咸君斯,并且控制着托斯卡纳,帕尔马,英登纳,卢卡等公国。
西班牙的波帝王朝恢复了两西西里王国的统治。
法国军队驻扎罗马。
只有撒于王国是个涅在主持了这次瓜分之后得意忘形的宣称:“现在的意大利只不过是一个地理概念而已。
”强邻的宰割和肢解,使意大利长期以四分五裂,甚至没有产生名义上的中央政权。
各封建王国、邦国、公国和领地之间不但常因利害冲突而内战,而且为各自的利益而各行其是。
北部各共和国,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主要是依靠对上贸易而兴旺起来的,彼此在经济上很少联系,而且又互相竞争,相互敌视,所以根本不关心政治上的统一。
千年的分裂和外国长期的专制统治,使意大利民族被窒息,几乎处于麻木状态,当时情况正如马志尼所说:“整个意大利,随着在和一挥,自由被剥夺,改革被取消,希望幻灭了。
”但是到了19世纪初,这个民族又重新觉醒,展开了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斗争。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14世纪中斯以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大利北部和地中海沿岸地区最早萌芽和发展起来,一些城市国家,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
相继出现了手工工场,毛纺织业和造船业一时非常兴盛。
但是意大利国内条件的限制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使这些新的生产分式的萌芽,未能象欧美其它国家发展起来。
特别是新的生产方式未能触及农业和意大利中部,南产的广大农村。
使资本主义生产没能获得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足够的成长基础。
15世纪末爆发的长达半个世纪的意大利战争,使意大利又遭受了一次巨大浩劫,长期以来没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因此16、17世纪的意大利,工商业开始萧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18世纪后半期,经历了长期经济衰落的意大利经济,才逐渐从严重的衰落中摆脱出来,这一时期相对和平的环境有利于意大利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历了苦难岁月后,终于冲破重重阻力显露生机。
据统计,在意大利北部地区,1791年已有40家丝织厂,15家呢绒制作场,27家造纸厂。
撒厂王国新兴的纺织业和玻璃制造业也开始出现。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意大利北部的农村,一些大土地所有者开始放弃封建的剥削关系,转而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使农作物播种面积扩大,植桑面积增加,大大促进了养蚕业和丝织业的发展。
到19世纪30、4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意大利的发展出现了崭新的趋势。
传统的丝织业遍及城乡,产品开始打入欧洲市场。
此时,工业革命在许多地区已经开始,不少企业采用机器生产,工业企业数目日增,境内一些地方不定期开始修筑铁路。
据统计资料计载,1840年单伦巴底地区就有35家控化工厂。
在意大利北部,二十年代共兴建了十几个机器制造企业。
在三、四十年代,意大利的商业贸易也香港到了发展,贸易总额从1830年的2.2亿马克增加到1850年的5。
5亿马克。
与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相适应,意大利的农业经济也有较大发展,北部和中部的一些乡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业中逐渐渗透,大量封建地产的拍卖,培植了一批新兴的土地所有者。
这些新兴的土地所有者与原有的地主都与市场经济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有的地主已解除租地契约,开始雇佣农工,建立起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农场,成为资产阶级化了的贵族地主。
有的地主还与大商业资产阶级结成同盟,创办近代企业,在发其财。
但是,盘根错节的封建势力和国家分裂,对意大利资本主义的发展非常不利。
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在农村中,封建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王公贵族、寺院僧侣都握有大量土地,封建势力还是外国统治者的支柱,它们反对改革与进步,害怕国家的统一会招致王位与特权的丧失。
意大利各个小部的法律,度量衡很不统一,关卡林立,商商税奇重。
这些都是意大利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
当时的人们指出:“意大利好比一座房屋,里面这一房间和另一房间的门比大门锁得还紧。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兴贵族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对外国的专制统治和国家分裂的局面愈加不能忍受,强烈要求驱逐外国势力,铲除封建割据,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和近代民族国家。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意大利统一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复兴运动初期政治思潮的高涨——思想条件意大利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运动又称复兴运动,复兴运动从18世纪末到1870年结束,延续了将近80年。
它是意大利先进的社会阶层对当时意大利所面临的斗争任务的探索。
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复兴运动初期政治思潮的高涨,预示了复兴运动以后的发展方向,为日后意大利的统一,准备了思想条件。
复兴运动的历史序幕,是在法国大革命的炮声中揭开的。
那时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从法国大革命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得到了启发,认识到法国在革命的道路就是意大利复兴的道路。
以亚历山在。
维里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也公开宣称,法国大革命是值得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欧洲大陆各国效法的榜样。
因此,在意大利,掀起了一个宣传法国大革命的热潮。
这种宣传,作为一股先进的政治思潮,反映了意大利民众的心声,起到了发动民众的作用。
复兴运动中,一批意大利的“雅各宾党人”参加和领导了在米兰成立的“自由平等之友社”和在那不勒斯成立的“雅各宾俱乐部”他们高呼“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举起“复兴祖国的旗帜”。
呼吁进行社会改革,实现意大利的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
在他们的影响下,一些秘密的会社纷纷成立,其中“烧炭党”是最大和最活跃的一个。
“烧炭党”是意大利人民为反抗外族压迫而建立的第一个民族主义组织,它提出的争取立宪,改革现存专制国家,要求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纲领,对促进意大利觉醒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资产阶级,自由派贵族和先进知识分子中的许多爱国者参加了该组织,并在各地建立了基层组织。
由于烧炭党热衷于少数人的密谋暴动和地下活动,没有得到下层群众的广泛支持,因而在1820年那不勒斯起义和1821年皮蒙特革命时都失败了。
但它给以后更进步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组织,留下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1831年莫登纳起义失败后,烧炭党在意大利政治生活中逐渐不占主要地位,代之而起的是马克尼领导的“青年意大利党”。
马志尼,早年受爱国民主思想的熏陶,立志为意大利的独立,统一和自由而献身。
早在大学读书时,马声明尼就参加了烧炭宫,1830年,残存在意大利各地的烧炭党组织发动中部各邦起义失败后,马志尼被流放国外,1837年,他在法国的马赛创立了秘密的革命组织“青年意大利党”,主张通过革命道路从异族压迫下解放意大利,建立统一的民主工和国,实现民主,自由和普选权。
参加者有中小资产阶级和部分贵族中的进步代表以及先进知识分子。
“青年意大利党出版过秘密刊物,在各地建立过地方组织,也多次领导和发动起义,1833年,该组织成员超过6万人,在意大利复兴运动中起过重大作用。
但因没有认真关心被压迫群众的处境,特别是没有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所以脱离了革命的最基本群众而最终瓦解。
初期阶段的意大利复兴运动的进步的政治思潮,晃在斗争中逐步深化,日益成熟的,它为意大利的统一运动培育了新的力量,推动复兴运动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同时也在失败中得到振兴而愈加坚强有利。
二、统一运动中的两条道路(一)统一运动的两条道路:民主派与自由派4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1848年革命后,意大利统一运动出现新的高潮。
但由于参加统一运动的各修养阶级的地位和要求不同,在意大利统一问题上存在着原则分歧,形成两个不同的派别,即民主扔和自由派。
他们统一祖国驱逐民族统治的革命目标一致,希望国家早日复兴,但在如何统一及统一后建立一个什么形式的政府等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并形成了两个派别,即民主派和自由派。
以马克思和加里波第为代表的民主派,主张依靠意大利自己的力量,采取革命斗争手段,推翻奥地利和国内封建割据势力,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完成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大业。
以加富尔(撒丁王国首相)为代表的自由派则主张在撒丁王国萨伏依王朝的旗帜下,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和改革道路,达到国家的统一,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联邦国家。
民主派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自由派则代表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民主派没有把统一和民族解放运动与土地革命结合起来,自由派则采取灵活政策,既争取法国援助驱逐奥国势力,又在必要时利用民主派和人慢的力量推翻各邦封建统治。
两派关于意大利统一道路的主张,都有建树,各有特色。
民主派的纲领,主张和口号,表达了意大利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愿望,对促进意大利民族的觉醒格推动统一运动的开展起了重要作用,自由派凭借撒丁王国这个基地,逐步扩大影响,并制订和推行改革以及发展资产阶级经济等一系列比较现实的政策,巧妙的利用欧洲大国间的矛盾以争取外援的策略等,巩固了经济基础,扩大了政治影响,对统一运动亦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撒丁王国的有利条件撒丁王国是1848年革命后意大利各邦国中唯一不受外国控制的独立国家。
也只有撒丁王国保留了1848年的自由主义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