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环境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53.00 KB
- 文档页数:2
高品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理念和风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城市中,居住小区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区的景观设计直接关系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一个高品质的居住小区不仅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更需要有精心设计的园林景观来提升环境品质,为居民创造宜居、宜业、宜游、宜赏的生活空间。
高品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理念和风格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本理念1.注重自然与人文结合高品质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应当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小区内的绿化植被应当充分体现自然美,同时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环境,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比如可以在小区内设置文化石雕、主题雕塑、古树名木等,以展现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为小区增添一份独特的韵味。
2.营造亲近自然的居住环境高品质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应当营造亲近自然的居住环境,为居民提供良好的自然体验。
可以通过设置花草树木、湖泊、喷泉、小品景观等来打造自然生态的景观环境,为居民创造一个绿意盎然、清新宜人的家园。
还可以在小区内设置户外休闲座椅、运动场地、儿童游乐设施等,让居民可以尽情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3.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高品质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应当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注重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在景观设计中,应当合理规划绿化植被、水系、道路等,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
可以倡导居民种植绿色植物、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生态环保行为,营造绿色低碳的居住环境。
二、风格特点1.简约而不简单高品质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风格应当以简约为主,同时不失精致和优雅。
在设计中,可以采用简洁的线条和造型,搭配清新的色彩和材质,营造出简约大气、宁静雅致的景观效果。
比如可以选择合理搭配绿化植被,打造简约而有层次感的绿化空间;采用简洁的水景设计,营造出宁静清澈的水景环境;利用简约的景观照明,营造出柔和舒适的夜间景观效果等。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与原则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绿化景观:包括植被选择、布局和组合,栽植各种树木、灌木、花卉等,形成美观的绿化带和景观节点。
2. 水景景观:包括设计合理的水体,如湖泊、喷泉、小溪等,提供休闲娱乐、观赏和放松身心的场所。
3. 硬质景观:包括道路、人行道、广场、游步道等硬质材料的设计和布置,以及座椅、亭子、雕塑等景观设施的设置。
4. 艺术装饰:包括雕塑、壁画、喷泉等艺术元素的安排和与环境融合,增强景观的艺术性和吸引力。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包括:
1. 人性化原则:关注居民需求,为他们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环境,如设置休闲设施、人行道、儿童乐园等。
2. 生态原则:注重绿化植被的选择和保护,增加生态环境的质量,如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病虫害抵抗力强的植物。
3. 历史文化原则:尊重和保护原有的历史文化遗址和建筑风格,以及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为居民提供文化交流和体验的空间。
4. 安全原则:考虑到小区居民的安全需求,设置合理的照明设
施、防护措施和防火设施,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5.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选择环保材料和设备,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分析报告一、引言居住小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居住的场所,其环境景观设计对于居民的居住感受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二、现状分析1.小区布局:对于小区的布局,应考虑居民的居住需求和生活便利性。
现有小区的布局存在问题,如道路狭窄,车辆出入不便;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过近,影响了居民的隐私和采光等。
2.绿化设计:小区的绿化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美化。
目前小区绿化面积较小,树木植物品种单一、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居民对绿色环境的需求。
3.公共空间:小区的公共空间应该充分利用,为居民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然而,现有小区的公共空间较为单一,缺乏多样化和足够的公共设施。
三、景观设计优化建议1.改善小区布局:应通过重新规划和调整小区的道路和建筑布局,提高交通流线和通行能力,提升小区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同时,增加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保护居民的隐私和采光。
2.扩大绿化面积:增加小区的绿化面积,引进多样化的树木和植物品种,改善小区的生态环境,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和休闲场所。
同时,可在小区设置花坛、草地等景观元素,增加居民的观赏性和活动性。
3.营造多样化的公共空间:通过划定和规划小区的公共空间,提供多样化的公共设施,如健身区、儿童游乐区、休闲广场等,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可增加室外座椅、景观照明等设施,提升公共空间的舒适性和宜人度。
四、设计实施1.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应聘请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设计团队进行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定期维护保养:完成景观设计后,应加强小区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修剪树木、修整草坪、清理垃圾等,确保小区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3.加强社区居民参与:鼓励小区居民积极参与环境景观设计和改进,通过居民意见征集和投票等方式,增强居民对小区环境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五、结论通过对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分析和评价,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小区的环境景观存在布局不合理、绿化面积不足以及公共空间单一等问题。
某小区居住区景观方案设计文本一、设计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升小区品质,营造宜居的生活氛围,我们特制定本小区居住区景观方案设计文本。
本方案旨在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为居民提供一个生态、美观、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设计理念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有机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功能性与美观性相结合:在满足居民日常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注重景观的美观性,提升小区整体形象。
3. 空间布局合理:充分考虑小区地形、地貌,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
4. 文化内涵丰富:融入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小区独特的文化氛围。
三、设计目标1. 创建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2. 营造具有特色的小区景观,提升小区整体形象。
3. 满足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等多元化需求。
4. 促进邻里互动,增进社区凝聚力。
四、设计内容1. 绿化系统设计本方案将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绿化体系,包括:乔木层: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生长迅速、观赏性强的树种,如银杏、桂花、香樟等,形成小区的绿色骨架。
灌木层:采用红花檵木、紫叶李、海桐等观花、观叶植物,丰富绿化层次,提升景观效果。
地被层:选用麦冬、草皮等地被植物,实现黄土不露天,提高绿化覆盖率。
2. 水景设计中心湖景:在小区中心区域打造一片人工湖,湖边设置亲水平台、栈道,供居民休闲、观赏。
溪流景观:利用小区地形,营造蜿蜒曲折的溪流,增加水体灵动性,提升小区生态品质。
3. 道路及铺装设计道路系统:规划人车分流的道路体系,确保居民出行安全。
步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环保且富有弹性。
铺装材料:选择具有防滑、耐磨、易清洗的材料,如花岗岩、文化石等,体现小区高端品质。
4. 公共设施设计休闲座椅:在绿化带、广场等区域设置休闲座椅,供居民休息、交流。
健身设施:配备适量的健身器材,满足居民日常健身需求。
儿童游乐区:设置安全、有趣的儿童游乐设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快乐的成长空间。
小区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一、居住区的性质与规模:建国以来,我国居住形态从初期由于缺乏经验而借鉴西方邻里单位,学习苏联街坊的布置,直到小区规划理论的出现并传入我国被广泛地采用及积极发展的今天,总结这段走过的道路,有必要给小区下个定义。
白德懋在《小区规划与居住区环境设计》一书中,将居住区划分为三级: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团。
1、居住区:居住区是指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生活居住地段。
在居住区内设有比较完整的日常性和经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这些设施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要求。
因此它的规模一般为1万至1。
5万户,3-5万人,相当于一个城市街道办事处管辖的范围。
居住区下可划分若干小区,也可不划分小区,而由若干住宅组团组成。
2、居住小区:简称小区,有别于工业或其他小区。
小区应是居住区道路(也可是城市一般道路)所包围的日常性生活居住单位。
小区内设有日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日常生活必须;但经常性的设施,如规模较大的邮局,购物超市、医院等还得去小区外解决。
它的规模约2-3千户,1万人左右。
小区下可划分若干住宅组团,或视具体情况不分组团。
3、住宅组团:是居住区的基本居住单位,由若干栋住宅组成。
其规模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或里弄委员会),300-700户,1000至2500人。
住宅组团内可设一些直接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如小百货、烟杂店、卫生站和自行车存放处等微型服务设施。
一般不设幼儿园、百货商店等公共设施,以免把嘈杂的人流、车流和噪音带进来而影响居住环境。
所以称之为住宅组团,以表示它的单纯居住性质。
二、居住区景观的构成: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角落,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景观设计的要点。
1、绿化:居住区绿化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环境设计。
70年代,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舒适、优美、安全、卫生、方便。
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引言居住区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以及植物、水体、石头、雕塑等元素的组合,为居住区营造美丽的环境和舒适的居住体验。
本文将以几个实际案例为例,分析其景观设计的特点和效果。
案例一:某小区花园景观设计环境分析这个小区位于一座城市的郊区,周围环境青山环抱,空气清新。
但是由于社区居民众多,人口密集,所以需要一个宽敞明亮的花园作为居民活动和休闲的场所。
设计特点这个花园的设计特点是充分考虑到了居民的需求。
首先,设计师在花园中设置了多个儿童游乐设施,满足了家庭的需求,让孩子们可以在花园中玩耍。
其次,花园中分布有多个休息区,方便居民们进行休闲和聚会。
最后,花园里还有大片的绿地和花坛,美化了整个小区的环境。
效果评价这个花园的设计非常成功。
居民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孩子们也有一个安全且有趣的场所玩耍。
同时,花园的设计也提升了小区的整体品质,使其成为一个宜居的社区。
案例二:某高端住宅小区的庭院设计环境分析这个高端住宅小区位于城市的繁华商业区,周围是高楼大厦和繁忙的街道。
由于社区内的住户主要是高收入人群,所以需要一个高雅、私密、安静的庭院来提供他们一个优雅的居住环境。
设计特点这个庭院的设计特点是注重了隐私和安静。
首先,围墙和绿化植物将庭院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提供了良好的私密性。
其次,庭院内设计了多个休息区和水景,提供了一个静谧舒适的休闲场所。
最后,庭院内的植物选择了低维护和高观赏价值的品种,营造了独特的景观效果。
效果评价这个庭院的设计非常成功。
居民们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安静和放松的氛围,远离繁忙的都市生活。
同时,庭院的设计也彰显了社区的高端和品味,为业主提供了一个舒适、优雅的居住环境。
案例三:某新建小区的公共空间设计环境分析这个新建小区位于城市的发展区域,周围是一片开发中的建筑工地和道路。
由于小区是新建的,所以需要一个多功能的公共空间来满足居民日常的活动需求。
设计特点这个公共空间的设计特点是注重了多功能性和开放性。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河南正弘九郡别墅区所做的规划及景观设计的实例,较为具体的理解上述关于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方法和观点。
1、区域位置及场地分析该别墅区位于郑州市北部黄河桥南新区的中北部,西部隔桂圆北街与黄河迎宾馆(河南省省委第三招待所)相邻,南临迎宾路。
其东部为黄山路,北部为金光路。
其中,迎宾路直通三所,也是该别墅区人流车流的主要通道,迎宾路上的行道树-梧桐-高大整齐,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
该别墅区的最大优势是与黄河迎宾馆比邻而居。
黄河迎宾馆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国家领导人来郑州时的下榻处。
同时,黄河迎宾馆也是集宾馆、会议接待、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设施。
迎宾馆的康体休闲设施齐全,包括高尔夫练习场和小型高尔夫球场、游泳池和网球场等等,现在已经对公众开放,成为郑州市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最好去处。
此外,迎宾馆内环境非常优美,尤其以由五十余年树龄的梧桐树最为引人注目。
另外,别墅区周围还有华士达学校(私立学校)、迎宾花园(已建成别墅区)、大河龙城(建设中的别墅区)等。
场地现状为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建有动物笼舍和管理用房。
整个场地地形平整,内有一个人工水池,水源为地下水。
场地内的大部分地区为苗圃,其中,有成片的竹林,还有银杏、雪松、玉兰、广玉兰等,苗木种类和数量较多,树龄十年左右,可以移植(场地东部的大杨树除外),利用价值很高。
其它部分为农田。
此外,场地中部有一个长廊,覆盖其上的葡萄长势良好,有保留价值。
场地中部偏东的地方有一个机井,可以考虑作为未来别墅区景观用水的水源。
基于上述分析介绍,该规划认为,现状场地中,临迎宾路的用地商业开发价值较高,适合做公共建筑用地(商业服务性建筑和会所);西部用地与三所的关系比较密切,又有水池可以利用,是景观价值较高的地区,可以作为别墅(尤其是高档别墅)用地;场地中部现状为大面积苗圃和竹林,在规划中要给予充分考虑。
住宅小区绿地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原则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住宅小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
而住宅小区绿地景观环境作为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美化居住环境,还能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个优秀的住宅小区绿地景观环境规划设计,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以满足居民的需求和期望。
一、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住宅小区绿地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的核心原则。
这意味着设计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行为习惯。
首先,要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设置如散步道、休憩座椅、儿童游乐设施等。
其次,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居民的活动特点,为儿童提供安全、有趣的游戏空间,为老年人设置安静、舒适的休息区域,为年轻人提供运动、社交的场所。
例如,在设计儿童游乐区时,应选择柔软的地面材料,避免儿童在玩耍时受伤。
游乐设施的高度和难度也要适中,既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保证安全。
对于老年人的休息区域,要选择阳光充足、避风的位置,并设置方便的无障碍通道。
此外,以人为本还体现在景观环境的可达性和便利性上。
绿地景观应分布均匀,让居民能够方便地到达和使用。
同时,要设置清晰的标识和引导系统,方便居民在小区内活动。
二、生态性原则生态性是现代住宅小区绿地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要尽量保留和利用原有的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营造多样化的生态群落,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
选择本土植物是体现生态性的重要措施。
本土植物适应本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易于养护,并且能够为本地的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同时,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植物,如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形成多层次、多季相的植物景观。
在水景设计方面,应采用生态化的处理方式,如雨水收集利用、人工湿地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生态绿篱、生态护坡等,增强绿地的生态功能,减少水土流失。
三、功能性原则住宅小区绿地景观不仅要美观,更要具有实用功能。
除了提供休闲娱乐空间外,还应具备改善小区微气候、降噪、防尘等功能。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案例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案例
作为城市规划师,我负责设计了一个位于市中心的居住小区规划案例。
该小区占地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总户数为100户。
以下是我对该小区规划设计的描述。
首先,为了提高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居住环境,我决定在小区内设置多个绿化空间。
整个小区将被划分为四个街区,每个街区之间将建造一个中央花园。
每个中央花园都将种植各种花草树木,提供居民一个休闲的场所。
此外,每个街区还将设置小型社区公园,供居民进行锻炼和休闲活动。
其次,在小区的入口处设置了一个草坪广场,为居民提供一个娱乐和社交的场所。
广场上将建设一个儿童游乐区,供小区内的孩子们进行娱乐。
同时,广场的周围还设置了商业区,提供各种生活便利设施,如超市、餐厅和小吃摊等。
再次,为了更好地利用小区的空间,我将设置一条主干道穿过小区,连接各个街区。
主干道两侧将建设商业街,供居民进行购物和娱乐。
商业街上将有多个商铺和咖啡厅,为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
此外,主干道两侧的建筑物将采用高层建筑,以充分利用空间。
最后,我还考虑到小区的道路交通规划。
根据小区的规模,我设计了一条环形道路,环绕整个小区。
每个街区的入口和出口都连接在环形道路上,方便居民进出小区。
此外,每个街区内
部的道路也进行了合理划分,确保交通畅通和居民出行的便利。
综上所述,这个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案例充分考虑了居民的需求和生活便利性。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绿化空间、公共广场和社区设施,为居民提供一个宜居、舒适和便捷的居住环境。
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内涵(1)确立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确实立,是环境设计理念的一次重要转变,使居住区环境设计由单纯的绿化及设施配置,向营造能够全面满足人的各层次需求的生活环境转变[ 3 ].以人为本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在居住区的生活空间内,对人的关心则往往表达在近人的细致尺度上(如各种园景小品等),可谓于细微之处见匠心。
因此,景观设计更多的从人体工学、行为学以及人的需要出发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并以此作为设计原则。
要创造适于居住的生活环境,更多的需要建立在居住实态的调查研究之上。
(2)融入生态设计思想:生态设计思想的融入,使环境设计将城市居住区环境的各构成要素视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使环境设计从单纯的物质空间形态设计转向居住区整体生态环境的设计;使居住区从人工环境走向绿色的自然化环境。
基于生态的环境设计思想,不仅仅是追求如画般的美学效果,还更注重居住区环境内部的生态效果。
例如绿化不仅要有较高的绿地率,还要考虑植物群落的生态效应,乔、灌、草构造的科学配置;居住区环境的水环境则要考虑水系统的循环使用等。
(3)追求生活情趣: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居住模式发生了变化,人们在工作之余有了更多的休暇时间,也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停留在居住区环境内休闲娱乐。
因此,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要求各种小品、设施等造景要素,不仅在功能上符合人们的生活行为,而且要有相应的文化品位,为人们在家居生活之余提供了趣味性强而又方便、安全的休闲空间。
使环境设计参与居住区规划的全过程,从而保证与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协调统一,保证小区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资源,使设计的总体构思能够得到更好的表达。
(4)设计手法:居住区景观组织并不拘于某种风格流派,而是根据具体的设计构思而定,但始终要追求怡人的视觉景观效果。
景观设计拓展了灵活多变的构图手法与流畅的曲线形态揉合到环中,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园林设计方法。
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创造可观、可游、可参与其中的居住环境,提供轻松舒适的自然空间,为人们营造诗意的空间,从而增添人们日常的生活情趣。
综述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1 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现代居住小区对景观环境规划要求特别严格,这只要是由于现代小区居民的鉴赏力量也越来越高,对生活的品位需求也有所提高,再加之,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比拟突出,尤其是城市环境问题,现代化的进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地加快,人们对四周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更盼望能有更多时机接触大自然,则生活在小区中的人们将这一点寄予在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上,以此盼望能够通过完善的小区景观设计而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赏心悦目的感觉,从整体上讲,我国的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规划社会水平在渐渐的提高,但是依旧存在着普遍的通病问题,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总结如下:(1)与四周环境不和谐这是我国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环境普遍存在的一个严峻的问题,设计人员只是单纯的站在居住小区的角度进展设计,而无视了与四周环境的协调问题,所以导致居住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非常突兀,这种突兀并不是由于共性而显示出来,而是怪异。
再加之,现代设计人员在对居住小区进展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时,一味追求现代化,而且对现代化的理解并不全面,比方一味的照抄照搬国外的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方法,认为西方化就是现代化,这是特别错误的理念。
还有些设计人员偏重于大气的景观设计,所以无论小区的四周环境如何,都将其设计成皇家园林的形式,而使其与四周的环境的完全不能融合,反倒起到了反效果。
(2)生态效率不高之所以要对现代居住小区进展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只要是想让小区充分自然和谐的气息,而如何能够表达这一气息,其生态化的设计不行缺少,但是我国的现代居住小区的景观环境规划与设计却缺少这种设计,没有真正的践行生态化的理念。
目前大多数的设计人员都比拟喜爱运用草坪,这就是显得非常单调,实际上小区园林景观的环境规划设计应当表达出景观的多样性,利用乔木以及灌木等更多的植物品种,进而提高生态效率,使得整个景观不单一,更加的丰富多彩。
(3)不注意功能设计许多设计人员认为居住小区的景观环境的规划设计只是对植物等进展设计,而无视了对小区功能的设计,实际上景观设计中也包含着小区功能的设计,只有将两者有效的联系起来,生活在小区中的人们才能有怡然得意的心情,在熬炼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美观的环境景观。
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住宅小区已经不仅仅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更是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体现。
一个良好的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能够为居民提供舒适、宜人的居住空间,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升小区的整体价值。
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能够改善小区的生态环境。
通过合理规划绿化区域,种植各类植物,可以增加氧气含量,吸收有害气体,降低噪音,调节小区的小气候。
这对于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次,良好的景观设计能够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
比如,设计儿童游乐区、健身步道、休闲广场等,让居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在家门口放松身心,增强体质。
再者,它有助于营造社区氛围。
美观的景观能够吸引居民走出家门,增加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在进行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功能性。
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居民对于小区环境有着不同的需求。
例如,儿童需要安全、有趣的游乐设施;年轻人可能更倾向于有运动场地;老年人则希望有安静、舒适的休息区域。
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功能需求,确保每个居民都能在小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空间。
其次是安全性。
小区的景观设计要确保居民的安全。
道路的规划要合理,避免出现视线盲区;游乐设施要稳固可靠,定期维护检查;水体景观要设置防护栏杆,防止意外发生。
同时,植物的选择也要避免有毒、有刺的品种,以免对居民造成伤害。
再者是美观性。
景观设计要注重整体的美感。
建筑与景观要相互融合,色彩搭配要协调。
可以通过巧妙的布局,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如高低错落的植被、曲折的小径等。
同时,景观元素的选择也要符合小区的风格定位,比如现代简约风格的小区可以选择简洁大气的景观造型,而中式风格的小区则可以运用传统的园林元素。
另外,可持续性也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照明等。
选择适应性强、易于养护的植物,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
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艺术手法通用1篇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艺术手法 1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艺术手法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前行,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许多城市居民早已经步入了小康的生活,其对于所生活的环境质量也就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希望能够将生活与优美的自然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而优美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进行体现,从而传达出小区高水准的生活环境。
1 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延伸1.1 设计意图和主旨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并非只是简单地从美学性和功能性对空间环境组成元素实施设置,更需要从景观元素的构成中融合设计意图和主旨。
比如,传递一些别具一格的社区文明风尚或者凸显住宅小区自身所处周边环境的本色。
利用精妙的设计意图,为居民的住宅环境增添众多的如诗如画的景观。
住宅小区的环境景观,成了传递每个住宅小区美观、特点和标志性的载体。
1.2 设计过程景观设计方式不再是像以往那样等到建筑主体设计结束之后,再进行环境补充和修缮的法方法,而是让环境规划设计融入到住宅小区设计的全部过程,以确保和建筑主体规划、设计__,确保住宅小区建设最大程度地与天然地形特征和自然资源相结合,使总体的规划、设计理念能够充分地体现。
1.3 设计方法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不能局限于一种风格类型,而应该依据不同的设计思路而具体决定,但最终还是要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景观设计扩展了生动灵活的绘图方法和顺畅的线条形态并融合到环境中,完善和拓展了原有的园林设计手法。
2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涵义2.1 建立以人为本理念以人为本理念的建立,使得住宅小区环境设计由原来简单的绿化和设施设置,向创造可以全面符合居民的不同层次需要的生活环境改变。
以人为本理念有着深刻的涵义,在住宅小区的生活空间里,对人的关心主要表现为对人的细腻情感需求上(如各种庭园景观小品等),在以人为本的设计方面也是细节决定成败。
2.2 融入生态设计理念融合生态设计理念,使得环境设计把市住宅小区环境的各个组成元素当作一个系统的生态体系;使得环境设计从单一的空间功能状态规划设计转变为住宅小区系统生态环境的规划设计;使得住宅小区从人为环境转变为绿色的天然环境。
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ppt课件目录•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概述•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要素•风格流派与案例分析•景观材料选择与施工工艺探讨•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实践分享•政策法规与行业标准解读01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概述定义与目的定义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指在住宅小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为基础,运用园林艺术、环境美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创造出的具有良好生态环境、景观效果和居住功能的室外空间环境。
目的提升住宅小区整体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设计原则及理念设计原则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经济合理、美观实用。
设计理念注重人性化设计,强调景观的可达性和参与性;倡导生态设计,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追求艺术化设计,提升景观的审美价值;注重文化表达,体现地域特色和历史文脉。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国内发展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逐渐受到重视,设计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住宅小区景观作品。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设计同质化、缺乏创新、生态性不足等。
国外发展现状国外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注重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一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发展趋势未来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生态性、文化性、艺术性和参与性,倡导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推动智能化、人性化的景观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住宅小区环境。
02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要素考虑地域性、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
绿化植被种类选择植物配置原则景观效果营造注重植物多样性,乔灌草结合,形成多层次的绿化效果。
通过不同植物的季相变化、色彩搭配,营造四季有景的居住环境。
030201绿化植被选择与配置水景设计与应用水景形式选择根据小区规模、地形地貌,选择适宜的水景形式,如喷泉、跌水、小溪流等。
水质保障措施设计合理的水循环系统,采用生态净化技术,确保水景水质。
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的目标及内容通用1篇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的目标及内容 1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的目标及内容1.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的目标环境的优美舒适。
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要做到优美舒适,既要考虑有充足的阳光,良好的通风,新鲜的空气,还要考虑蔽阴;既要有开敞的视野,又要保持小区内的幽静与安宁,以防噪音的干扰;既要进行分区成组,动静分离,形成一块块绿化交错围和的休息空间,还要通过视觉的通道,让居住的人们欣赏到优美的.景色,是不同年龄的人群都能得到精神上美的享受。
加强人际关系的沟通。
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城区规划、建筑样式和住宅格局打乱了人们的生存空间、文化习俗及生活方式,现有的居住环境已丧失了昔日的生活情致,使人们邻里之间缺少了最基本的联系交往。
因此创造人际沟通的人际环境十分重要,在居住区创建一些公共环境、设施等,使邻里之间都参与其中,在互助的过程中体验人际__沟通的愉悦。
满足社区的多样性生活。
要满足社区的多样性生活,需要周密考虑景观环境与设施的规划,满足不同年龄、职业、性别、习俗及兴趣爱好的人们的户外休息、文化娱乐等的需求,营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进行公共交流、__活动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环境,使居住区人们的社交活动可视、可听、可息,并富有情趣,可以修建水体、岩石、绿化、雕塑等各种景观,使环境充满活力,让人们的生活多样性。
塑造居住区的人文特色。
进行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要关注其人文历史和优良传统、民间的文化习俗,并使其与景观环境之间产生有机的联系,让景观的主题内容与社区的文化历史产生时代感的延续与关照,使居民感受到对自己居住区的认同感,让居民融入整个居住区的景观环境中,有一种归属感。
2.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的主要内容绿化景观。
绿化是景观环境的基本组成元素,根据实用性与人性化的要求,确定绿化的面积及形式,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
道路景观。
它是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愉悦感。
场所景观。
居住小区环境设计
发表时间:2019-05-07T16:34:42.04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4期作者:丁关森季欣格[导读] 居住小区是居民主要的生活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也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长期生活于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城市中的人们越来越追求自然、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省大连市)摘要:居住小区是居民主要的生活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也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长期生活于钢筋
混凝土筑成的城市中的人们越来越追求自然、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
居住小区的环境设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环境设计,而且还要纳入人文文化领域,形成全新的能够满足于居民多元化需求的新型居住小区。
本文从居住小区设计基本特征出发,进而力求探讨小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居住小区;环境设计
一、居住小区设计特征(一)整体化。
居住小区作为一个规划设计的整体而存在。
居住小区无论是大还是小,都是一个协同一体的园林,因此其建筑风格、绿化、小品、装饰色彩等因素都要协调统一,形成一个整体美学效果。
居住小区设计不同于过去的传统园林设计,无论传统园林多大,在同一时期一般都只有一户主人,因此传统园林的特征较为鲜明,容易形成统一的整体化风格。
而居住小区业主繁多,审美观点不同,虽然设计建造一般由施工单位完成,但也要综合多方面意见,而且居住小区建筑物要远远多于传统园林,因此更难以形成整体化风格。
但是如果一个居住小区居住环境失去了整体性的效果控制,那无论设计得再美,各建筑、各元素之间也都只能是一些美学碎片,难以形成整体小区概念。
(二)多功能性。
如前所述,居住小区业主众多,需求也多种多样。
作为业主生活居住时间最长的重要场所,居住小区势必要满足业主的多种需求,因此,居住小区环境设计需要具有多功能性。
首先,作为居住型小区,居住功能是首要条件。
其次,作为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娱乐和休闲功能必不可少。
再次,作为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自然美化功能也是必备条件。
另外,满足居民的文化、交际、隐私等需求的功能分区都必不可少。
一个多功能居住小区能够包含更深层次的居住内涵,使得城市形态更为丰富多彩。
(三)人文化。
居住小区是满足业主居住要求的空间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也越来越突出,小区的环境设计中的人文要素是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要素。
在居住小区内业主众多,文化层次、年龄阶段也不尽相同,因此,居住小区应设计较为丰富的人文要素,尽量满足业主多元化的文化需求,营造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空间居住环境。
二、居住小区环境设计的作用(一)改善情绪。
现代人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筑起的城市中,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情绪长期处于紧绷的状态之中,面对这种状况,急需一个能够缓解情绪、放松精神的场所。
作为人的生活空间,居住小区自然就要承担起这一重要作用。
精致的景观、舒适的环境能够起到放松精神、改善情绪的作用,回归自然的田园风光能够让人精神愉悦,心情舒畅。
因此,居住小区进行环境设计有利于业主改善情绪,营造出舒适的居家环境。
(二)改善人的交际行为。
景观布局能够影响到人的交际行为。
在传统的四合院时代,邻里之间的交往是较为密切的,“远亲不如近邻”即说明了邻里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而到了高楼大厦时代,居住品质得到了提升的同时反而疏离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以至于造成为对门之间互不认识的尴尬局面。
究其原因,主要是居住环境中缺少交际空间,以及过度的安全防范意识造成为人际关系冷漠的局面。
营造良好的社区自然以及人文环境,将业主从“安全门”里“请”出来,使业主之间能够在儿童活动区、老年活动区、公共活动区等场所活动交流,使人际关系更为紧密,从而改善人的交际行为。
三、居住小区环境设计原则(一)以人为本,建筑为主体。
居住小区是以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为前提而存在的,因此居住小区环境设计的首要原则即是以人为本原则。
无论是建筑物本身的设计还是小品的布局,无论是绿色植物的种植还是人文环境的营造,都要以满足居民需求、营造舒适环境为设计前提,这是居民对小区环境的基本需求。
建筑是居住小区的核心,是居民居住的主要空间,因此小区环境设计要围绕主体建筑来进行设计,从颜色、比例、方向等方面都要和建筑风格相统一,并以人的舒适度为前提。
任何不符合人的舒适感觉的建筑作品都是失败的建筑作品。
比如令人感觉愉悦的房屋空间是方正的空间,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节省空间,将房屋设计成多边形,并留出大量的锐角空间,既不美观,又会造成人的压抑心理,并不是成功的建筑作品。
(二)用植物优化居住环境。
植物对于居住小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区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绿植的布置。
首先要用绿植构建出舒适的户外休闲生活空间;其次要用绿植营造出优美的室外环境;再次,利用乔木的遮阴功能打造出夏日的避暑空间,降低小区内的日照温度,打造小区小气候环境,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噪音污染,并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四、居住小区环境设计的方法(一)突破单一模式,多元化规划。
因历史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居住小区规划千篇一律,以队列式布局的方式进行设计,而且秉持粗线条设计原则,较少设计景观环境,甚至于活动空间也较少,使得居住小区功能分化极不合理。
在现代化小区规划设计中,要突破这种粗线条的单一模式,充分考虑人的需求,细化环境设计内容,形成格局特色的多元化规划模式,增添居住小区环境魅力。
(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空间。
各校区的实际环境并不相同,秉持因地制宜原则,能够充分利用自然空间环境进行设计并且创新。
通过对旧有的洼地、坡地的改进完善,结合小区建筑风格,构建出具有小区特色风格的自然环境。
注重点线面的融合,使各空间能够有效连接,使绿地能够围绕整个小区,打造出四处有绿色,处处有绿地的环境状态。
用绿地的分隔、连接功能划分不同功能区,打造出富有层次的环境空间。
(三)功能齐全,协调统一。
居住小区需要满足业主休闲、娱乐、锻炼、交友等不同需求,因此各种功能空间要相对齐全。
充分考虑老人、儿童、中年人等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需求,做到分区合理,互不干扰。
尤其是老年人的广场舞空间要和居住空间以及其他休闲空间有所分隔,防止因干扰到他人正常休息而引起矛盾纠纷。
各功能空间根据不同层次可分为公共空间、私密空间两个较大的层次,在注重私密空间的隐私保密基础上也要考虑安全性问题,避免出现安全死角。
各功能分区要与主体建筑物保持风格统一,相互协调。
并且居住小区风格特色也要与所在城市的风格相互协调,与大众审美相统一,避免太过于突兀另类,引起居住者心理不适。
五、结语
居住小区环境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要充分考虑居住者的居住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进行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审美需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已经越来越重视,旧有的单一的居住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心理要求,而更趋向于对个性化的、多元化的居住小区的向往和追求。
环境的绿化是现代化小区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居民普遍希望小区的绿化率越高越好,并且绿植也确实能够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
在人类和大自然相互依赖的情况下,发展人和大自然亲近的休闲生活区域,使居民充分享受大自然,这不仅仅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也是城市可以持续发展的基础。
[3]。
参考文献
[1]邱泉生.试论居住小区的环境设计[J].科技资讯,2006(12):49.
[2]任全伟.小区景观设计对居住环境的影响[J].山东林业科技,2013(6).
[3]胡艳琳.浅析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J].科技风,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