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动作电位(AP):在慢波电位的基础上产生,引起平滑肌收缩。 ⑴AP上升慢,持续时间长。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锋电位。 ⑵AP的产生:去极化由Ca2+内流引起;复极化由K+外流。 ⑶AP幅度低,大小不等,慢波上的AP数量决定收缩力的大小。慢波是动作电位的基础,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决定平滑肌的收缩节律、方向和速度。
6、大肠
全长1.5m。分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5部分。回肠以回盲口开口于回肠。回盲口表面覆以回盲瓣。结肠呈方框状包围于空、回肠周围,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直肠的下段管径明显扩张,粘膜形成图像官腔的3条半月形横皱襞,称直肠横壁。环形肌增厚,有承托粪便的作用。肛管上接直肠,下止于肛门,长3-4cm。周围有肛门括约肌包绕,控制粪便排泄。
1. 调节消化腺分泌和胃肠运动
3. 营养作用:促消化道组织代谢及生长的作用,促胃液素。
2. 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如:例如抑胃肽促进胰岛素分泌。
胃肠激素功能
胃肠
食物
抑胃肽
B细胞
胰岛素
促胃液素胆囊收缩素
壁细胞增生
胰腺外外分泌组织生长
DNA RNAProtein
脑-肠肽:在脑和消化道双重分布的肽类。
兴奋性低:收缩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占时间较长,收缩缓慢,变异性较大。兴奋性叫骨骼肌低。自动节律性: 频率缓慢,节律性远不及心肌规则。持续的紧张性:持续而微弱的收缩,肌源性。 维持中腔器官形态、位置及基础压力,富有伸展性: 容纳性舒张,无明显压力变化和运动障碍。 无肌小节和Z线,粗细肌丝均较长。对理化刺激的敏感性: 对电和锐性刺激不敏感,对化学 (ACh、酸碱)、物理(牵拉)刺激较敏感。
肝的组织学构造
肝的表面包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并富有弹性纤维,被膜表面大部有浆膜覆盖。肝门处结缔组织特别发达,并随肝门管道(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伸入肝实质内构成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并将肝实质分为几十万个小叶,称肝小叶。肝小叶呈多角棱柱体,中轴贯穿中央静脉。肝板: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成板状。肝板呈索状,又称肝细胞索。肝板间是肝血窦。肝板内,相邻干细胞的细胞膜局部凹陷形成微细管道,称胆小管。相邻肝小叶之间有3种伴行管道,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肝门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