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阅读训练题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2
【精品解析】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09文学文化常识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09 文学文化常识一、单选题1.(2022六上·沭阳期中)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中,外祖父的爱,仿佛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阿廖沙的心。
B.《小英雄雨来》中的主人公是雨来,他为了掩护交通员被鬼子抓走后机智逃脱了。
C.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小说,原名《心》,小说中的人物主要是学生、老师以及学生的父母等平凡的人。
D.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
【答案】A【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解析】【分析】B、C、D表述正确;A表述错误。
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中,外祖母的爱,仿佛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阿廖沙的心。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经典名著。
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平时的阅读,在了解读物内容的基础上即可完成。
2.(2022六上·沭阳期中)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B.《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写的,描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
C.《童年》中阿廖沙虽然有一个苦难的童年,但他有爱他的外祖父,也遇到了“小茨冈"、格里高利等好人,因此他依然对生活充满勇气和信心。
D.胡同是北京的特色,“砖塔胡同”的路牌应该这样拼写:ZHUANTA HUTONG.【答案】C【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A、B、D正确;C:有误,《童年》中阿廖沙虽然有一个苦难的童年,但他有爱他的外祖母,也遇到了“小茨冈"、格里高利等好人,因此他依然对生活充满勇气和信心。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识、名著、课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爱的教育》·阅读小测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必读书目:《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这节课主要给同学们讲解的是《爱的教育》。
本专题主要分为名著导读和阅读小测两个部分。
阅读小测《爱的教育》作者简介、代表作及主要内容《爱的教育》单项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作者简介代表作主要内容示例:1.《爱的教育》是()作家亚米契斯。
A .意大利B .法国C .丹麦D .荷兰作者简介: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1846年10月31日—1908年3月12日),意大利因佩里亚人,儿童文学作家。
亚米契斯少年时于都灵就学,十五岁加入摩德纳军事学院,开始了军旅生涯。
代表作:《爱的教育》《卡尔美拉》《军队的故事》《荷兰》《伦敦的回忆》等等主要内容:《爱的教育》(原名《心》)小说以一个小学生安利柯的眼光,从当年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记载了他9个月的四年级生活。
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三部分内容:主人公安利柯在一个学年中所记的日记、其父母为他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发人深省的小故事。
“爱”贯穿在每一个章节中,既有国家、民族、社会的“大我”之爱,也有父母、师长、朋友的“小我”之爱,处处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世界的美好向往。
书中还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
他们的境况不同,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也有一些是生活在幸福中的。
他们每个人从出身到性格都有不同之处,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
《爱的教育》阅读小测一、选择题1.《爱的教育》是()作家亚米契斯。
A.意大利B.法国C.丹麦D.荷兰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中,外祖父的爱,仿佛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阿廖沙的心。
B.《小英雄雨来》中的主人公是雨来,他为了掩护交通员被鬼子抓走后机智逃脱了。
爱的教育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单选题
1.我的学校共有多少位老师? ( )
A.七位
B.八位。
C.六位
D.五位。
2.二年级的女老师到校长那里问以前学生的什么? ( )
A.问一问他们得了多少分
B.问一问他们做了什么
C.问一问他们有没有进步
D.问一问他们表现好不好
3.正当老师把每月故事《撒丁岛的少年鼓手》的草稿交给卡罗纳抄写时,弗朗蒂突然把( )到地上。
( )
A.一个爆竹
B.一本书
C.一个玩具
D.一只毛毛虫
4.克洛西为什么抄起一个墨水瓶朝费弗郎蒂的头上砸去? ( )
A.课间打闹
B.打抱不平
C.他们打他,欺负他,他气疯了
D.看费弗郎蒂不顺眼。
5.扫烟囱的孩子丢了钱币之后,发生了什么事?( )
A.被师傅狠狠打了一顿
B.很多学生帮他凑足了多余他原来的钱。
6.卡罗菲用雪球打到了谁? ( )
A.一个小孩
B.一位老人
C.校长
D.一位奶奶。
二、判断题
7.书中的小石匠特别爱扮鬼脸,他对建塔和架桥的积木游戏特别在行。
( )
三、填空题
8.科罗西的墨水瓶打到了()
9.卡罗纳成绩最好的科目是()
10.波列科西来我家玩,我送给他的玩具是()
爱的教育(答案)
一、单选题
1.B
2.A
3.A
4.C
5.B
6.B
二、判断题
7.对
三、填空题
8.老师
9.数学
10.小火车。
你们做了最卑鄙可耻的事。
”还表扬了见义勇为的卡隆,称赞了他的灵魂是高尚的。
9、“你的书本就是武器,班级就是一个分队,课堂就是你的战场!”这是父亲对安利柯说的话。
10、书中的小石匠特别爱扮鬼脸,他对建塔和架桥的积木游戏特别在行。
11、在安利柯的父亲看来,世界上除了父母之外,“老师”是最崇高、最亲切的称呼了。
12、安利柯发现一个墨水瓶的盖子上刻着:“敬赠老师,作为六年来的纪念。
七十八号犯人。
”这个七十八号犯人是安利柯的父亲。
13、那个总是得一等奖的孩子是班长,他的名字叫代洛西。
14、为了救一个小孩被车子扎伤的人物是洛贝谛。
15、克洛西是个残胳膊的孩子,他的母亲卖野菜,他曾把墨水瓶打在老师的胸部,老师的处理方法是严厉批评了四个欺负克洛西的孩子,并饶恕了那四个孩子。
16、爱慕虚荣的瓦梯尼因为向一个盲童炫耀他的漂亮衣服而受到了父亲的批评。
17、裘里亚的成绩退步了,身体也越来越差,原因他每天夜里悄悄起床帮爸爸抄字条,熬夜太多。
18、弗兰蒂被开除的原因是品行太坏。
19、当泼来可西获得二等奖时,他的父亲十分忏悔,是因为他一向虐待孩子,而孩子一直忍耐着,还处处维护他。
20、狂欢的最后一天发生的意外事故是一个五六岁的女孩与母亲失散了。
21、马尔可不辞辛劳,万里寻母,结局找到了母亲,并给母亲治好病的信念,从而救活了母亲。
22、瘦弱可怜的驼背奈里的保护者是卡隆,他遭受了母亲去世巨大不幸。
23、卡洛斐有一本最心爱的邮票簿。
他却把它送给了老人,是因为他用雪球打伤了老人的眼睛,老人原谅了他。
24、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泼来可西。
25、斯代地从一个别人眼中呆笨的学生变成了二等奖获得者。
26、考场上,考谛先生张开大口,学着狮子的怪样子,是为了让学生消除紧张,提起精神。
人物形象★安利柯:一个品学兼优的四年级小学生。
他有一颗纯洁高尚的心灵,并带着极大的热情去关注身边的每一件事,不断地从生活中汲取心灵和思想的营养品。
★卡隆:一个“大侠”一般的高尚少年。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训练(附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积累与运用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páo xiào shēn yín zhòu méi xiōnɡ yǒnɡ pénɡ pài()()()()dènɡ yǎn xiān qǐ xī miè jiū chū lái()()()()二、选择题。
(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勉强.(qiǎnɡ)倔强.(jiànɡ)差强.人意(qiánɡ)B.埋.怨(mán)埋.伏(mái)隐姓埋.名(mái)C.吞没.(méi)淹没.(mò)没.齿难忘(méi)D.缝.补(fénɡ)缝.隙(fènɡ)天衣无缝.(fèn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废话沙哑跌跌撞撞你拥我挤B.糟糕魁悟自做自受心惊肉跳C.淋湿勺子势不可当挨声叹气D.困难嗓子目不转睛无边无崖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
B.孩子呼吸均匀而安静..,睡得正香甜。
C.听到这个消息,她的心久久无法平静..。
D.月光下的小村庄一片寂静..,似一位沉默的老人。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B.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C.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
D.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不禁失声喊起来。
5.下列句子中,对省略号的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表示列举的省略)B.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表示声音的延长)C.渔夫说:“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________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_______。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________的山葡萄,________的榛子,________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________药材。
(1)按课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填空。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________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_______。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________的山葡萄,________的榛子,________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________药材。
(2)读了这段话,我知道了小兴安岭是一座________,因为________。
【答案】(1)苍翠;飞舞;可口;又香又脆;鲜嫩;名贵(2)巨大的宝库;它有山葡萄、榛子、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结合课文内容,写出对应的词语即可,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
(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填空。
故答案为:(1)苍翠;飞舞;可口;又香又脆;鲜嫩;名贵;(2)巨大的宝库;它有山葡萄、榛子、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练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填空。
2.读文段,回答问题。
幼儿园孩子们用餐时那种可爱的模样,真是少有!那些孩子有拿着两个勺子吃的,有用手吃的,还有将豆子一粒一粒地装入口袋里的,有把豆子用围裙包着捏碎吃的。
有的看着苍蝇飞,有的因为旁边的孩子咳嗽把食物喷在桌子上,就一口东西也不吃了。
(选自《爱的教育》,有删改)(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请画上横线。
(2)孩子们用餐时有哪些模样?请把相关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3)这段话的结构方式是()A. 总一分。
B. 总一分一总。
C. 分一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一、同学们正在讨论阅读小说的方法,请你在正确的方法后面打“√”。
1.状状:小说中人物比较多时,理清人物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故事。
()2.元元:关注故事情节,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物。
()3.成成:阅读时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形象。
()4.才才:阅读小说前,先找他人询问故事中有哪些精彩的情节,再找到相关章节来阅读。
()5.路路:阅读时关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
()二、读《童年》,完成练习。
1.《童年》是______(国家)作家__________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
2.将小说中的人物称谓、身份与其姓名连线。
母亲舅妈表哥老工人保姆学徒工萨沙娜塔莉亚瓦里娅“小茨冈”叶夫根尼娅格里高利3.下面的故事情节表现了故事中的人物怎样的特点?请写一写。
(1)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外祖父打得昏死过去。
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外祖父用树枝打得失去知觉。
外祖父:____________(2)在作坊起火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外祖母冲进火海,抢出水桶大小的一桶硫酸盐。
外祖母:____________(3)阿廖沙上学时穿的是他外婆的大衣和鞋子,同学们都嘲笑他,可他并没有抱怨什么,反而刻苦学习,毕业时他还获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本书。
阿廖沙:____________三、读《小英雄雨来》,完成练习。
1.(新角度)请根据故事内容给下面的几幅图排序。
2.品读下列句子,完成练习。
(1)雨来一会儿把敌人领到漫地里,一会儿又领到大路上,弯弯转转,在这片假地雷阵里走。
突然,他故意扯开嗓子喊叫一声:“小心地雷呀!”从对雨来的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中,我感受到了他的____________。
(2)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
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童年》·阅读小测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必读书目:《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这节课主要给同学们讲解的是《童年》。
本专题讲解主要分为名著导读和阅读小测。
阅读小测《童年》作者简介、代表作及主要内容《童年》阅读小测一、选择题1.《童年》的作者是()《童年》单项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作者简介代表作主要内容示例:1.《童年》的作者是()A .老舍B .高尔基C .徐光耀D .金波作者简介:马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 ,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4日[19-20]),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是苏联无产阶级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
代表作:《海燕》《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主要内容:《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A.老舍B.高尔基C.徐光耀D.金波2.关于《童年》,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一部自传体小说。
B.故事讲述的是阿廖沙从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C.阿廖沙的舅舅粗野自私,经常毒打孩子们,曾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
D.阿廖沙在慈祥的外祖母、善良而乐观的小茨冈和忠厚老实的格里高利等人的影响下,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和充满爱心的人。
3.《童年》讲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A.六岁到十一岁B.三岁到六岁C.三岁到十岁D.五岁到十三岁4.《童年》中,阿廖沙和他的那些“伙伴们”时常()挣钱。
A.抢来的东西卖掉B.把书本卖掉C.给人当童工D.捡破烂5.《童年》中,阿廖沙最喜欢的一个房客是()A.彼得伯伯B.“好事情”C.军人D.哑巴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中,外祖父的爱,仿佛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阿廖沙的心。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专题训练——快乐读书吧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时间:40分钟A组真题演练1.《童年》中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是() 。
A. 外祖母B. 父亲C. 外祖父D. 两个舅舅2.“他是个弃儿, 为人开朗活泼, 对我非常好。
每次我被外祖父打的时候, 他总是巧妙地保护我, 他那粗壮的胳膊便总是青一道紫一道。
说过不帮我了, 可每次都会无所求地保护我, 只因为他喜欢我。
”这是对《童年》中的一个人物形象的描述, “他”是() 。
A. 叶夫根尼娅B. 阿廖沙C. 米哈伊尔的萨沙D.“小茨冈”3.使阿廖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的原因是() 。
A. 不幸的童年B. 生活所迫C. 父亲的影响D. 天生的性格缺陷4. 《童年》中两个舅舅互相斗争的主要原因是() 。
A. 争夺财产B. 为了照顾阿廖沙C. 格里高利的挑唆D. 为了阿廖沙的舅妈5. 关于《童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故事讲述的是阿廖沙从四岁到十一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B. 阿廖沙在慈祥的外祖母、乐观的“小茨冈”和忠厚老实的格里高利等人的影响下, 逐渐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和充满爱心的人。
C. 阿廖沙的舅舅粗野自私, 经常毒打孩子们, 曾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
D. 阿廖沙的外祖母慈祥善良, 经常安慰阿廖沙, 保护阿廖沙。
6.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发生在() 。
A. 陕甘宁边区B. 晋鲁豫边区C. 京鲁豫边区D. 晋察冀边区7. 下列不是《小英雄雨来》这本书中所讲的故事的是() 。
A. 掩护交通员李大叔B. 与外婆相依为命C. 制造假地雷迷惑敌人D. 送鸡毛信8. 小说《小英雄雨来》中影响雨来成长的是他课本上的一句话, 这句话是()A.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B. 要做孩子的老师, 先做孩子的朋友。
C. 要热爱书, 它会使你的生活变轻松。
D.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
9.《爱的教育》中, 以小学生的口吻, 讲述了一个() 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
名著阅读——《爱的教育》( 含答案)一、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学校(节选自《爱的教育》)①的确,正如你母亲所说,学习对你来说是一件的事,科利恩,我还从未见你高高兴兴地到学校去呢!假如你不去学校上学,日子会过得何等的无聊,何等的乏味啊!估计不出一个星期你就会我将你送到学校。
因为再好的游戏,也有玩腻的时候。
②要知道,现在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学习呢!工人们劳动了一天,晚上还要到夜校去学习。
妇女们、姑娘们辛苦了一周以后,星期日也要到学校里去。
就连盲人和聋哑人,都在读书和写字呢!③每天早上上学的时候,你可以想想,在同一时刻,城里有三万个和你一样的孩子走向学校,世界上有多少孩子走在上学的路上,有的正三五成群地走过青青的田野,有的正走在热闹的街道上,有的在炙热的太阳下走着,有的……④要奋发啊!你的书本就是武器,你的班级就是一个分队。
不要做怯懦的士兵啊,我的科利恩!你的父亲28日星期五1.读第①段,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苦恼快乐恳求要求2.第②段主要讲了什么?请在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③段,联系生活实际补充文中省略的内容(只写一句)。
有的正三五成群地走过青青的田野,有的正走在热闹的街道上,有的在炙热的太阳下走着,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④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希望科利恩成为一名勇敢的士兵。
B.父亲希望科利恩努力学习。
5.学习对于你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还是一件苦恼的事呢?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烧炭工和绅士①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
他父亲身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
《爱的教育》阅读训练题
一、填空题。
1、《爱的教育》是(1886)年代出版的刊物。
2、《爱的教育》原名(一个小学生的日记)。
3、《爱的教育》的主要体裁为(日记)。
4、《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在(1886 )年写的一部(日记小说)。
全书共(100 )篇文章。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并改正)。
1.《爱的教育》的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小学生。
(√)
2.《爱的教育》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
(×)亚米契斯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3.我的朋友卡隆因为生病迟入学两年,他为人正直、厚道,常斥骂欺负别人的人。
(√)
4.“从小尊敬军旗的人,长大就一定会捍卫军旗!”这句话事校长说的。
(√)
5.“你的书本就是武器,班级就是一个分队,课堂就是你的战场!”这句话是老师对安利柯说的。
(×)父亲
6.书中的小石匠特别爱扮鬼脸,他对建塔和架桥的积木游戏特别在行。
(√)
7.在安利柯的父亲看来,世界上除了父母之外,“兄弟”是最崇高、最亲切的称呼了。
(×)“兄弟”改为“老师”
8.“78号犯人”就是克洛西的父亲。
(√)
9.一名少年因为勇救落水同学而被市长授予公民勋章。
(√)
10.经过最后一次考试,全班同学都升级了。
(×)
三、选择题。
1.那个总是得一等奖的孩子是班长,他的名字叫(B )
A.克洛西
B.代洛西
C.弗兰蒂
2.为了救一个小孩被车子扎伤的人物是(A )
A.洛贝谛B.安利柯C.铁匠的儿子
3.克洛西是个残胳膊的孩子,他的母亲卖野菜,他曾把墨水瓶打在老师的胸部,老师的处理方法是(A )
A.严厉批评了四个欺负克洛西的孩子,并饶恕了那四个孩子。
B.严厉批评了克洛西。
4.扫烟囱的孩子丢了钱币之后,发生了什么事?(B)
A.被师傅狠狠打了一顿
B.很多学生帮他凑足了多余他原来的钱。
5.爱慕虚荣的瓦梯尼因为向谁炫耀他的漂亮衣服而受到了父亲的批评?(C)
A.一个聋子
B.全班同学
C.一个盲人
6.裘里亚的成绩退步了,身体也越来越差,原因是(A )
A.他每天夜里悄悄起床帮爸爸抄字条,熬夜太多。
B.他厌恶学习,越来越不用功,故意熬夜拖跨身体。
7.弗兰蒂被开除的原因是(A)
A.品行太坏
B.成绩太差
C.不尊敬父母
8.当泼来可西获得二等奖时,他的父亲十分忏悔,是因为(B )
A.他没有文化,从来不给孩子学习上的辅导。
B.他一向虐待孩子,而孩子一直忍耐着,还处处维护他。
9.狂欢的最后一天发生的意外事故是(B )
A.一个五六岁的女孩被车子压伤了
B.一个五六岁的女孩与母亲失散了10.马尔可不辞辛劳,万里寻母,结局是(A )
A.找到了母亲,并给了母亲治好病的信念,从而救活了母亲。
B.虽然找到了母亲,但他的母亲已经去世了
四、阅读题
1、在这本书中,作者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我来考考大家!
(1)、这本书是写_安利柯_身边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
(2)、瘦弱可怜的驼背奈里的保护者是_卡隆_。
(3)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_代洛西_。
(4) _卡洛斐有一本最最心爱的邮票簿。
(5)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___泼来可西__。
(6) _斯代地从一个别人眼中呆笨的学生变成了二等奖获得者。
2、在这本书中,还有哪些人物?
父亲、代洛西、可莱谛、泼来可西、安东尼、斯代地、诺卑斯
3、在这些人物中,你最欣赏谁?为什么?(结合书中人物的故事来说,可以摘抄精彩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