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政府政策对企业活动的影响
- 格式:pptx
- 大小:4.46 MB
- 文档页数:57
公共经济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总结(重要)第⼀章导论1、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收⼊再分配、社会资源配置、宏观经济稳定。
2府部门和公共组织存在的意义和⾏为,回答政府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学问。
3政权的实体。
政府除了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辖区内⾮市场性社会⽣产活动,从事⾮市场性财富分配。
①⾮市场性社会⽣产活动:政府为满⾜辖区内全体居民的公共消费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征税或强制转移财富的办法来筹措资⾦,以不盈利为⽬的,从事⽣产和提供诸如国防、治安、教育、卫⽣、⽂化等公共产品和服务。
②费市场型社会财富分配:为了保证辖区内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与公正,维护社会稳定,采取税收制度和其他强制性⼿段对社会成员的财富进⾏重新分配。
4、公共经济学中政府的四个层次:第⼀层次是中央政府;第⼆层次是⼴义政府。
中央政府+各级地⽅政府及附属机构;第三层次统⼀公共部门,⼴义政府+⾮⾦融的公共企业;第四层次⼴义公共部门。
统⼀公共部门+政策性⾦融机构。
5、研究政府经济⾏为三个层次:第⼀层次,研究财政收⽀;第⼆层次,研究财政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第三层次,研究包括财政收⽀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6、财政学发展时所⾯临的问题:(1)要搞清公共部门应该从事哪些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是如何组织的(2)尽可能理解和预测政府经济活动的全部结果。
(3)评价政府各种经济政策。
7、相⽐财政学⽽⾔公共经济学增加了两⼤领域:(1)关于政府选择和政府决策的内容(2)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此外公共经济学全⾯采取了现代经济分析⽅法。
即注重实证分析法(已经发⽣了什么)⼜注重规划分析法(应该怎么办)。
8、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连接点(1)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管理、消费与市场调节及收⼊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直接经济⾏为(2)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也看成⼀个单个经济单位,对其经济⾏为能否实⾏最⼤化进⾏分析。
此外微观经济学的⼀些主要分析⼯具也被公共经济学⼴泛使⽤。
9、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战略分析——外部环境内容索引1. PEST模型-政治和法律因素①政府行为对企业的影响。
政府如何拥有国家土地,自然资源(例如,森林、矿山、土地等)及其储备都会影响一些企业战略。
②执政党所持的态度和推行的基本政策(例如,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进出口限制等),以及这些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③以下是印度软件企业所处的法律环境示例。
印度很早就是著作权保护国际条约-《国际版权条约》和《伯尔尼条约》的签约国。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打击盗版的需要,印度于1994年对其1957年的版权法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把计算机软件列入了保护范围,成为国际上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法最严厉的国家之一。
④下面的另一法律环境因素的例子,简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纺织业的影响。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其已有40年历史的纺织品出口管制配额系统被取消,这对于国内纺织业是一个喜讯。
2. PEST模型-经济环境因素下面的例子,简述了我国电信企业的经济环境。
我国的电信企业发展迅速,而其所处的经济环境–(1)国家宏观政策环境发生变化,政府监管力度加大。
随着电信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过去国家给电信企业的优惠政策已经基本取消。
同时国家对电信企业的监管力度也在加大,目的是要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2)国际通信自由化浪潮冲击。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首的电信企业与电信行业进行政企分开、放松管制、股份化。
这一轮的改革对整个世界的电信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一些中国电信企业的改革思路也借鉴了許多国外电信运营商先进的改革经验。
(3)随着中国人民实现小康水平和走向富裕,消费者对自身权益更加看重,对电信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新闻媒体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也加大了对电信企业的监督力度。
3. PEST模型-社会和文化环境因素①人口因素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具有重大影响。
例如,人口总数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总规模;人口的地理分布影响着企业的厂址选择;人口的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需求结构,进而影响社会供给结构和企业生产结构;人口的教育文化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家庭户数及其结构的变化与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和变化趋势密切相关,因而也就影响到耐用消费品的生产规模等。
第二章 2008年河边市资料汇总1.导论2.本地因素:人口;就业和失业;地区优势;旅游业3.国内因素:经济增长和衰退;当前形势4.国际因素:欧盟、世界其他国家5.结论1.导论这份文件就是要从本地、国内和国际三个不同的视角清楚地介绍与河边市相关的事实和数据。
这里并没有提供所有需要的信息,也没有对数据进行分析,学生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
简而言之,河边市的发展是发现煤、铁矿石的结果。
《企业组织与经营环境》第二章:企业活动简介一经济体系一三大产业分类:第二产业。
煤铁、矿石等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河边市的经济发展。
煤被输出到了伦敦,铁矿石被冶炼,钢铁厂发展缓慢。
造船业也建立起来了。
《企业组织与经营环境》第二章:企业目标与利益相关者——作为利益相关者的采煤业、钢铁业和造船业等在发展时相互依存,共同促进。
这些行业的衰落造成了20世纪80年代严重的萧条。
然而,一些行业存活了下来,新的行业也已经出现,这一地区又开始重现繁荣。
《企业组织与经营环境》第九章政府政策对企业活动的影响-经济周期。
河边市的经济经历了经济周经济形势有所好转2.本地因素(1)人口①人口规模。
从18世纪后半页到20世纪后期,人口急剧上升。
在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这里呈现出外迁的趋势,但是在最后的五六年这一状况得以改变。
每年,郡议会人口登记总署署长都会提供一份年中人口估算。
下面的数据可能是来自这份估算的数据或是国家人口普查的数据。
表9显示了河边市的人口规模年份人口1700年750 1750年 2 250 1775年 6 500 1815年21 000 1851年278 000 1901年773 000 1931年836 000 1951年807 000 1971年793 000 1981年738 000 1991年474 000 2001年501 000《商务沟通方法与技能》第八章:视觉沟通表格一河边市自1700年至2001年人口的变化情况一自1700年-1931年,河边市的人口基本上是呈现上升的趋势,之后人口开始下降,一直降到1991年的470400,之后人口又开始增长。
《企业战略管理》第01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战略是在企业发生经营活动之前有意识制定的,是一种事前的行动,因而A、战略是一种计划B、战略必须完全了解未来的经营环境C、战略是一种定位D、战略选择必须找到最优方案2、原来在制造业经营的企业开始进军商贸和房地产行业,这是一种A、多元化经营战略B、横向多元化战略C、混合多元化战略D、扩张战略3、在企业战略的层次中,主要关注企业经营的各个业务如何获得竞争优势的是A、业务战略B、总体战略C、定位战略D、经营战略4、企业战略目标A、是对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B、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C、通常是与企业使命和愿景相一致D、只是一个纲领,不需要具体的内涵。
的、对企业发展的具体描述。
5、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结合促使了A、安索夫对战略的一种全新诠释B、安德鲁斯对战略概念的修正C、钱德勒重新界定了战略的内涵D、明茨伯格整合的战略观念的诞生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企业战略层次包括:A、公司战略B、发展战略C、经营战略D、多元化战略E、职能战略2、从大的方面来看,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包括A、战略制定B、战略选择C、战略目标分解D、战略比较E、战略实施3、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特点包括A、变动性和短期性B、生存性和保守性C、长期性和风险性D、开拓性和创新性E、复杂性和多元性4、行业结构学派对企业战略管理内容的假设是A、企业在特定行业中的经营是很难改变的。
B、企业战略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择一个有吸引力的行业。
C、同行业的大多数企业都控制着基本相同的资源,实施着基本相同的战略。
D、企业战略管理者都是理性的,都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做出决策。
E、行业的竞争决定了企业的战略目标。
5、资源学派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贡献是A、强调企业内部因素,尤其是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投资收益率的影响。
B、强调对资源、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在企业战略制定过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