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语文教科上册6.流泪的托尔斯泰(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流泪的托尔斯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含义,认识作为文学巨匠的托尔斯泰其实有着普通人的心灵和情感,感受他伟大的人格魅力,进而获得人生启迪。
2.领悟作者对比、正面和侧面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托尔斯泰伟大的人格魅力,进而获得人生启迪,领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走进文本,出示目标1.出示列夫.托尔斯泰图像,介绍自己托尔斯泰相关资料2老师相机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3 展示目标二、整体把握,初会托翁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三、小组研读,走进托翁1小组互助解疑:1)在没见到托尔斯泰之前,你心中的托尔斯泰是怎样的形象呢?你见到的托尔斯泰又是什么形象呢?(对比)2)找出托翁在听歌时的表现,怎么理解他的行为以及托尔斯泰夫人与夏里亚宾的对话的含义呢?(正面描写、侧面描写)2小组交流讨论,全班汇报四.美读升华,魅力再现1.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2.出示问题:(1)结合课文,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最深邃的大海是平静的。
”这句话含义(2)为什么说“他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这个时候的托尔斯泰才是最自由的,也是最美的。
”3.带着感动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小结写法,拓展阅读。
1.对比描写的好处2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作用3 拓展阅读《欧阳修改文》1)学生快速阅读《欧阳修改文》,概括短文内容。
2)找出课文运用对比、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并说说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品质?六、学以致用,片段练习用今天学到的一种写作法方,介绍一个人物或是事物。
《流泪的托尔斯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认识10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读记词语,读写一些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认识作为文学巨匠的托尔斯泰其实有着普通人的心灵和情感,感受他伟大的人格魅力,进而获得人生启迪。
4.领悟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认识托尔斯泰的伟大人格,并获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趣导入在外国文坛也有许多文学巨匠,其中前苏联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就是一个令世界惊叹的作者,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极为著名,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文学巨匠的生活的一件事,看看大家从这件事中读出一个怎样的托尔斯泰。
二、初读感知1.读文,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同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再读课文。
要求画出词语及生字,互相解疑,同时标出段落。
3.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4.再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三、理解感悟1.学习第一段。
(1)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事 J?这是什么写作手法?你从哪些词语中能感受到托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
(2)再读课文,读好这些词语。
2.学习第二段。
(1)读第二段,这是两位怎样的人物,你怎么知道的?这两位人物对托尔斯泰的态度如何?这能让你体会到什么?(2)学习第三自然段,音乐家的想像与实际差别是什么?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3)读他们在托翁家弹奏演唱的过程,画出托翁的表现,从托翁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读出你的感受,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自己的感受?3.学习第三段。
(1)为什么说流泪的托尔斯泰是最美的?你是怎样理解的,你觉得列夫托尔斯泰流泪说明了什么?(2)文中流泪的托尔斯泰能换成哪些词。
这样行不行。
四、升华文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学完课文后受到的启发,说说自己应该怎样为人处事。
流泪的托尔斯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的注音。
(2)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释义。
(3)了解作者背景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作为文学巨匠的托尔斯泰其实有着普通人的情感,感受他伟大的人格魅力,进而获得人生启迪。
(2)领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的注音。
2.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的释义。
【教学难点】1.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2.领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素材。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教师带领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并提问抽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预习情况。
二、知识点学习。
1.作者介绍。
吴平,原名吴树之、吴彭年,又名平尼。
福建云霄人。
擅长版画、水墨画。
三十年代末参加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1941年加入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1945年初加入中国木刻用品合作工厂,参与筹备东南木刻巡回展。
主要作品《播种者》、《搬运夫》。
2.重点生词注音与释义。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带领学生过一遍本课重点生词。
(1)生词注音。
梦寐(mèi)以求魁(kuí)梧忐(tǎn)忑(tè)保佑(yòu)(2)生词释义。
梦寐以求:睡觉做梦时都在追求。
形容期望或追求的迫切。
魁梧:形容身体强壮高大。
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
心神极为不安。
炽热:形容温度极高。
(情绪等)热烈;炽热的心;情绪炽热。
深邃:深的;幽深。
深奥的。
高深,不易理解。
三、朗读文章,整体感知体悟情感语言。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熟悉课文。
第一遍播放:学生听,并将之前的生词在课文中标注出来。
第二遍播放:学生跟读,整体感受课文内容。
(2)教师带领学生,细读课文,并结合学生掌握情况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
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主要作品,理解文章“流泪的托尔斯泰”的含义。
2.通过阅读课文,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托尔斯泰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理解文章“流泪的托尔斯泰”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1.理解托尔斯泰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流泪的托尔斯泰》及相关背景资料。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流泪的托尔斯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感受。
4.深入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托尔斯泰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含义。
5.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托尔斯泰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重要性。
6.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托尔斯泰”的作文,表达对托尔斯泰的理解和感悟。
7.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理解其内心世界。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七、教学步骤:1. 课文阅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流泪的托尔斯泰》,理解文章大意。
2. 课文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3. 生平介绍:教师讲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
4. 情感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托尔斯泰的情感变化,理解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5.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托尔斯泰的理解和感悟。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流泪的托尔斯泰》教学解读《流泪的托尔斯泰》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是以“文学家”为专题编写的,其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鲜活的文学家形象,认识古今中外的文学家,从他们的平凡生活、伟大人格和写作故事中受到影响和教育,获得语言、思想与精神生活的提升,得到文学的启蒙。
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流泪的托尔斯泰》一文主要讲述了年轻的歌唱家夏里亚宾和作曲家,钢琴家拉赫马尼诺夫一同去看望托尔斯泰,并为托翁演唱《老伍士》,托翁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动情流泪,让我们看到他不仅“有冷静的思考,也有炽热的感情”。
这是一篇语言隽永含义深刻的课文,在教学本文时,不应该停留在浅层的对托尔斯泰品质的认识上,而应该从学生生命发展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在对本文的阅读中得到升华。
因此,教学的立足点应是以读析文。
读文,通过语言感受托尔斯泰的伟大人格;读人,通过托尔斯泰的伟大人格获得思想与精神的升华。
那么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触摸,从而走进文本,体会这位文学巨匠的伟大人格,进而获得人生的启迪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和田菊老师进行了反复的思考,决定让学生转换角色,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夏里亚宾,现在和朋友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一起去看望托尔斯泰。
从而一步一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近托尔斯泰的身边,去感同身受。
首先,通过想象与现实的对比,突出人物的品质。
在初见托翁之前,启发学生想象:你心中的托尔斯泰是怎样的形象?见到托翁之后,他又是怎样的形象呢?通过前后对比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从想象“托尔斯泰不仅是精神上的巨人,而且身材魁梧:高大、健壮。
”中让学生体会夏里亚宾对托尔斯泰的仰慕爱戴之情。
再从“见到的托尔斯泰却是中等偏矮的个子,但他先亲切随和地伸出手来。
”这句话中体会托尔斯泰的谦和,热情,真实自然。
在想象与现实的对比中,使学生真实地体会托尔斯泰伟大中的平凡。
其次,抓住动作特征,体会人物品质。
《流泪的托尔斯泰》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词。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认识作为文学巨匠的托尔斯泰其实有着普通人的心灵和情感,感受他伟大的人格魅力,进而获得人生启迪。
4、领悟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认识托尔斯泰的伟大人格,并获得做人的道理。
2、领悟作者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题质疑:在外国文坛也有许多文学巨匠,你认识这位吗?(板书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就是一个令世界惊叹的作者,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极为著名,然而,就是这位文学巨匠,有一天却流泪了(课题位置前加“流泪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初读感知,初会托翁: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再读课文。
要求画出词语及生字,互相解疑,同时标出段落。
3、理清文章思路:课文分为三部分,整体上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关系。
3、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年轻的歌唱家夏里亚宾和作曲家、钢琴家一同去看望托尔斯泰,并为托翁演唱《老伍士》,托翁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动情流泪,让我们看到他不仅“有冷静的思考,也有炽热的感情。
”)三、理解感悟:想象:如果我们现在去看望这样一位伟大的文学巨匠托尔斯泰,在没有见到本人以前,你会怎么想?你的心情怎样?然而,当年轻的歌唱家夏里亚宾和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去看望他时,他们面对托翁时的表现如何?心情怎么样?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
交流:那年轻的歌唱家夏里亚宾和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去看望托翁时,他们面对托翁时的表现如何?1、夏里亚宾感到非常局促害羞。
即使是比夏里亚宾年长的拉赫玛尼诺夫,也感到很紧张,双手冰凉,小声说:“如果让我演奏,真不知怎么办——我的手都僵硬了。
2、夏里亚宾感到忐忑不安。
“忐忑”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那么他的不安是用什么动作表现出来的?(无意把目光投向)现在我们将“夏里亚宾”改为第一人称“我”来读这段话,再来感受一下面对伟人时的那种矛盾、紧张、激动的心情。
第6课《流泪的托尔斯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讲述的是年轻的歌唱家夏里亚宾和作曲家钢琴家一同去看望托尔斯泰,并为托翁演唱《老五士》,托翁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动情流泪,让我们看到他不仅“有冷静地思考,也有炽热的感情”。
【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能准确书写。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读懂课文,领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含义,领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读题质疑出示师托尔斯泰画像,问学生:你们认识这个人吗?是的,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有一天却流泪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读课题,把题目读好,说一说你读了课题后想到了什么?二、初读感知,初回托翁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
2.说说初读的感受。
读课题时同学们提出用了很多问题,现在读完了课文,你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吗?谁有话想说?请学生自由说读课文的感受。
3.那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年轻的歌唱家夏里亚宾和作曲家钢琴家一同去看望托尔斯泰,并为托翁演唱《老五士》托翁动情流泪。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着下面的问题读2,3 自然段。
( 生读思考 )1.此处的“如愿以偿”说明了什么?2.第2自然段中夏里亚宾说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3.从夏里亚宾对托尔斯泰的印象中可以看出什么?4.“托翁情切随和的向他伸出手来,夏里亚宾感到非常局促害羞”这句话运用对比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5.小组讨论:托翁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师:同学们,你们刚才带着问题认真阅读了课文,如果你就是文中提到的来访者,你能不能把你看到的和同学们说一说。
生:托翁很亲切随和,没有架子。
生:托翁居住的小屋温馨而简朴。
师:那么你印象中的托翁是怎样的呢?生: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托尔斯泰不仅是精神巨人,而且是身材魁梧,高大健壮。
师:你怎样理解精神巨人?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生:写了很多的优秀作品。
6.《流泪的托尔斯泰》说课稿《流泪的托尔斯泰》记叙了年轻的歌唱家夏里亚宾和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一同去看望托尔斯泰,并为托翁演唱《老伍士》,托翁像个普通人一样,动情流泪,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位伟人的人格魅力。
因本文涉及宏大的时代背景和深广的人文背景,学生不易理解。
所以本节课教学的立足点是以读析文,结合俄国当时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托翁“流泪”不仅仅是对老伍士的同情、怜悯,更是忧国忧民的泪,痛恨的泪。
为了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互相渗透,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前两个是关于朗读和识字的基础目标,第三个目标是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感受托翁伟大的人格魅力,获得做人的启示。
第四个是领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通过解析教材,了解学情,我把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描写人物的方法定为教学重点,把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托翁的人格魅力作为教学的难点。
我是这样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流程的:1、导入新课,初识托翁;2、初读感知,初会托翁;3、读文入情,走进托翁;4、升华主题,感悟托翁。
第三个环节教学是重点部分,我关注了文本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使学生得意、得言。
首先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想象:如果你即将去拜访托翁,此时的心情怎样?在你心目中托翁是个怎样的人?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再回归文本印证,进入到课文第三自然段,对比体会夏里亚宾他们的所见所感,并相机渗透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
然后以所想引读,引导学生改用第一人称,以夏里亚宾的口吻读出人物的心情,读出自己的感受。
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角色转换为文中人物,既体验了人物心情,又引领学生创造性表达文本内容,摒弃了烦琐的讲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激发了阅读兴趣。
接下来4、5自然段是与托翁进行心灵对话的重点部分,教学的切入点是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让学生体会到托翁这位伟大的文学家也有着普通人的本真情感。
我首先介绍了《老伍士》这首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帮学生入境。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主要作品,感受其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培养阅读兴趣。
(2)感受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主要作品,感受其文学成就。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结构,把握作者写作手法。
(2)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托尔斯泰,引导学生了解其生平和主要作品。
(2)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文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引导学生感受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体会作品魅力。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延伸学习。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托尔斯泰的读书心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 学生合作探讨的积极性和成果展示。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七、教学方法1. 朗读法: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2. 讲解法: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流泪的托尔斯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认识10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读记词语,读写一些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认识作为文学巨匠的托尔斯泰其实有着普通人的心灵和情感,感受他伟大的人格魅力,进而获得人生启迪。
4、领悟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认识托尔斯泰的伟大人格,并获得做人的道理。
2、领悟作者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趣导入在外国文坛也有许多文学巨匠,其中前苏联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就是一个令世界惊叹的作者,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极为著名,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文学巨匠的生活的一件事,看看大家从这件事中读出一个怎样的托尔斯泰。
二、初读感知1、读文,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同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2、再读课文。
要求画出词语及生字,互相解疑,同时标出段落。
3、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4、再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三、理解感悟1、学习第一段A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事J?这是什么写作手法?你从哪些词语中能感受到托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
B、再读课文,读好这些词语。
2、学习第二段A读第二段,这是两位怎样的人物,你怎么知道的?这两位人物对托尔斯泰的态度如何?这能让你体会到什么?B、学习第三自然段,音乐家的想像与实际差别是什么?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
C、读他们在托翁家弹奏演唱的过程,画出托翁的表现,从托翁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D、读出你的感受,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自己的感受?3、学习第三段A、为什么说流泪的托尔斯泰是最美的?你是怎样理解的,你觉得列夫托尔斯泰流泪说明了什么?B、文中流泪的托尔斯泰能换成哪些词。
这样行不行。
四,升华文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学完课文后受到的启发,说说自己应该怎样为人处事。
第二课时一、感情朗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最一个自然段,说说怎样能很快的背诵这一段,讲讲自已的背诵课文的方法二、学习文章的描写方法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描写的好。
6.《流泪的托尔斯泰》教案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认识11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读记词语,读写一些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认识作为文学巨匠的托尔斯泰其实有着普通人的心灵和情感,感受他伟大的人格魅力,进而获得人生启迪。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认识托尔斯泰的伟大人格,并获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趣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列夫托尔斯泰这位文学巨匠的生活z中的一件事,看看大家从这件事中读出一个怎样的托尔斯泰。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读文,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同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三、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
A读后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事?
你从哪些词语中能感受到托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
B、再读课文,读好这些词语。
2.学习第二部分
自读第二部分,交流:
这是两位怎样的人物?这两位人物对托尔斯泰的态度如何?这能让你体会到什么?
音乐家的想像与实际差别是什么?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
读他们在托翁家弹奏演唱的过程,画出托翁的表现,从托翁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读出你的感受,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3.学习第三部分
为什么说流泪的托尔斯泰是最美的?你是怎样理解的,你觉得列夫托尔斯泰流泪说明了什么?
四、升华文本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学完课文后受到的启发,说说自己应该怎样为人处事。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怎样能很快的背诵这一段,讲讲自已的背诵课文的方法
二、学习文章的描写方法
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描写的好。
这什么,你从中能学会哪些写法,写一两句话试试。
三、学习本课字词
1.学习本课认字和写字
识字
寐、亚、玛、魁、梧、忐、忑、勃、佑、娜、窥
习字
泰、艺、柔、普、匠、亚、谦、衫、陷、稍
说说哪些字你不理解或是不好记忆,大家一起分析
三、学习本课字词
1.学习本课认字和写字
说说哪些字你不理解或是不好记忆,大家一起分析
2.从文中找出四字词语,说一说,写一写
再从文中找出巨匠,谦和、温馨、局促等一引起词语,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
指导书写一引起难写的字的笔顺
四、升华理解:
课文学到这里,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伟大?
我们今天不仅认识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巨匠托尔斯泰,又让我们了解了一位怎样的托尔斯泰?假如将“流泪的”托尔斯泰换成别的词语,你会想到什么?
(平易近人、谦和、善良、伟大、追求真理……)
五、拓展:
名言:
最伟大的真理是最平凡的真理。
哪里没有朴素、善良和真理,哪里也就谈不上有伟大。
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惟一可能的幸福。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一位既伟大而又平凡的文学巨匠——托尔斯泰,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温柔,让我们永远铭记他!
七、作业:
把自己对托尔斯泰的认识和获得的启迪写在笔记本上。
板书:
6、流泪的托尔斯泰
文学巨匠
谦和
普通
平凡的伟大
反思;学生对托尔斯泰知道甚少,所以我应在下节课拿出他的代表作和学生拜读一下。
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他,了解感受他内心的温柔,并永远铭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