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唐宋词之三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4
宋词三百首全集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
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种新型音乐,主要用於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
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
每首宋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依声”。
词别名“长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宋词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
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宋词三百首》为词学大师XXX(又号彊村)选编,是流传最广的、影响最大的宋词选本。
初版于民国甲子年(1924年),录词人88家词300首,后唐圭璋笺注本)(1934年)删词人6家词28首,另增11首,只存词283首,后又增补2首,共为285首。
《宋词三百首(全集)》目录:【宋词三百首·第一卷】XXX:XXX·北行见杏花XXX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XXX:渔家傲·塞下秋来光景异XXX:XXXXXX:御街行·纷纷坠XXX砌XXX:千秋岁·数声鶗鴂XXX:醉垂鞭·双蝶绣罗裙XXX: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XXX: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XXX:XXX引·乍暖还轻冷XXX: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XXX:木兰花·相离徒有重逢梦XXX:破阵子·XXXXXX: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XXX:XXX·一贯年光有限身XXX:XXXXXX: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多少XXX: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XXX:蝶恋花·XXX何处去XXX: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XXX: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XXX:浪淘沙·把酒祝东风XXX: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XXX:XXXXXX:XXX凄切XXX: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XXX:XXX收XXX:满江红·暮雨初收XXX:浪淘沙慢·梦觉XXX:XXXXXX:定风浪·XXX来XXX: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XXX:XXXXXX:半夜乐·冻云暗淡气候XXX: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XXX: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XXX: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XXX:XXX荒凉XXX:桂枝香·登临送目XXX:千秋岁引·别馆寒砧XXX:清平乐·XXX不住XXX: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XXX: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旱路XXX: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XXX: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XXX:生查子·关山魂梦长XXX:六幺令·绿阴春尽XXX:XXX又作无情计XXX: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XXX:清平乐·留人不住XXX:XXX·旧香残粉似当初XXX:XXX·天边金掌露成霜XXX: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XXX:留春令·画屏天畔XXX: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XXX:XXX月下其时见XXX:少年XXX最是XXX:XXX·送鲍浩然之浙东XXX:庆清代慢·踏青XXX: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XXX: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XXX: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XXX: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XXX:XXX还似非花XXX:XXX·密州出猎XXX:鹧鸪天·XXX明竹隐墙【宋词三百首·第二卷】XXX:XXX细细XXX:清平乐·红笺小字XXX:木兰花·水池水绿风微暖XXX:木兰花·燕鸿事后莺回去XXX:木兰花·绿杨芳草长亭路XXX:踏莎行·XXX稀XXX:踏莎行·离歌XXX: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XXX:凤箫吟·锁离愁XXX: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XXX:XXX金泥带XXX: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XXX:XXX过后西湖好XXX: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XXX:踏莎行·候馆梅残XXX:XXXXXX:洞仙歌·冰肌玉骨XXX:XXX挂疏桐XXX: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XXX:XXX饮XXX醒复醉XXX: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XXX:XXX死活两茫茫XXX:XXX屋XXX:·赤壁怀古XXX: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一)XXX: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二)XXX: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三)XXX: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四)XXX: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五)XXX: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XXX: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XXX:如梦令·春景XXX:XXX抹微云XXX:XXX开XXX: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XXX:减字木兰花·海角旧恨XXX:XXX·湘天风雨破寒初XXX:鹊桥仙·纤云弄巧XXX:XXX·西城杨柳弄春柔XXX: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XXX:望浪潮·XXX疏淡XXX:八六子·倚危亭XXX:XXX·泪湿阑干花著露XXX:菩萨蛮·赤栏桥近香街直XXX: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XXX:洞仙歌·XXX散尽XXX:XXX·XXXXXX:XXX·我住长江头XXX:XXX·残寒消尽XXX:绿头鸭·晚云收XXX: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XXX: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XXX:清平乐·春风依旧XXX:XXX何苦匆匆XXX:盐角儿·XXXXXX:忆少年·别历下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XXX: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XXX:虞丽人·芙蓉落尽天涵水【宋词三百首·第三卷】XXX:渔家傲·小雨廉纤风细细XXX:XXX·章台路XXX:琐窗寒·暗柳啼鸦XXX:风骚子·新绿小水池XXX:虞丽人·疏篱曲径田家小XXX:XXX·柳阴直XXX:六丑·正单衣试酒XXX:XXX送人处XXX:XXXXXX:过秦楼·XXXXXX:XXX不作自在住XXX:花犯·粉墙低梅花XXX:大酺·对宿烟收春雨XXX:解语花·上元XXX:蝶恋花·XXX惊乌栖不定XXX:XXXXXX:拜星月慢·夜色催更XXX: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XXX:XXX·上马人扶残醉XXX:XXXXXX:西河·金陵怀古XXX:XXX带XXXXXX:浪淘沙慢·晓阴重XXX:应天长·XXXXXX: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XXX:XXX不过横塘路XXX:XXXXXX:薄幸·淡妆多态XXX: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XXX:XXX厌老人XXX:XXX消一缕霞XXX:石州慢·薄雨收寒XXX:蝶恋花·几许伤春春复暮XXX:天门谣·牛渚天门险XXX:XXX·XXXXXX:天香·烟络横林XXX:望湘人·厌莺声到枕XXX:绿头鸭·玉人家XXX:踏莎行·杨柳回塘XXX:兰陵王·卷珠箔XXX:XXX·睡起流莺语XXX:XXX已作风前舞XXX:点绛唇·新月娟娟XXX:XXX消金鼎XXX: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XXX:石州慢·寒水依痕XXX老:薄幸·青楼春晚XXX:南浦·风悲画角XXX:XXX·怒发冲冠XXX:烛影摇红·双阙中天XXX:水龙吟·夜来风雨渐渐XXX:六州歌头·XXX望断XXX:·过洞庭XXX: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XXX:功德近·凝碧旧池头XXX:六州歌头·春风著意XXX:XXX过雨XXX:剑器近·夜来雨XXX:XXX·弱柳丝千缕XXX:XXX·脸霞红印枕XXX:XXXXXX:高阳台·频听银签XXX:XXX·洒脱XXX XXX:XXX午桥桥上饮XXX: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XXX:XXX·雁落平沙XXX:XXX·数声鶗鴂XXX: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XXX:踏莎行·情似游丝XXX:XXX碧色XXX: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XXX:三台·清明应制XXX:转调XXX·闷来弹雀【宋词三百首·第四卷】XXX:XXX挂XXXXXX:XXXXXX:XXX·脸霞红印枕XXX:XXXXXX:水龙吟·春恨XXX:XXX·楼阴缺XXX: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XXX:霜天晓角·晚晴风歇XXX:鹧鸪天·XXX重重看得成XXX:清平乐·村居XXX:破阵子·为XXX赋壮词以寄XXX: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XXX: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XXX:XXX十二弟XXX:·书东流村壁XXX:XXXXXX:XXX琵琶XXX: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XXX: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XXX: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XXX: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XXX:祝英台近·晚春XXX:青玉案·元夕XXX: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XXX: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XXX:琵琶仙·双桨来时XXX:点绛唇·燕雁无心XXX:鹧鸪天·元夕有所梦XXX:踏XXX轻巧XXX:XXXXXX:XXX自吟愁赋XXX:霓裳中序第一·XXX正望极XXX:八归·湘中送XXX XXX:·XXXXXX:XXX左名都XXX:长亭怨慢·渐吹尽XXX:XXXXXX:暗香·旧时月色XXX:疏影·苔枝缀玉XXX:翠楼吟·淳熙丙午冬XXX: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XXX:浣溪沙·钗燕笼云晚不忺XXX:XXX不尽五日XXX:一萼红·古城阴XXX:霓裳中序第一XXX: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XXX:XXXXXX:木兰花·春风只在园西畔XXX: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费钱XXX:XXXXXX:宴山亭·幽梦初回XXX:XXXXXX:双双XXXXXX:东风第一枝·XXXXXX:XXX·月波疑滴XXX:三姝媚·烟光摇缥瓦XXX:秋霁·江水苍苍XXX:XXXXXX: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XXX:八归·秋江带雨XXX:生查子·元夕戏XXX XXX:XXXXXX:XXXXXX:木兰花·戏林推XXX:XXXXXX:宴清都·春讯XXX管XXX:南乡子XXX:瑞鹤仙·湿云粘雁影【宋词三百首·第五卷】XXX:渡江云·西湖腐败XXX:夜合花·柳暝河桥XXX:XXXXXX:XXX都XXX:XXX·烟波桃叶西陵路XXX:花犯·XXX送水仙索赋XXX:XXX面铜花冷不收XXX:高阳台·XXXXXX:XXXXXX:点绛唇XXX:XXX近XXX:XXXXXX:风入松XXX:XXX近XXX:莺啼序·春晚感怀XXX:惜黄花慢XXX:望江南XXX:高阳台XXX:三姝媚XXX:八声甘州XXX:踏莎行XXX:XXXXXX:鹧鸪天XXX:夜游宫XXX:XXXXXX:XXXXXX:湘春夜月·近腐败XXX:大有·九日XXX: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XXX:摸鱼儿XXX:XXX XXX:XXX现XXX:永遇乐XXX:摸鱼儿XXX:高阳台XXX:XXX XXX:XXX XXX:XXX周密:花犯XXX:XXX见月XXX:诉衷情·寒食僧挥:XXX XXX:虞美人·听雨XXX:XXX XXX:女冠子XXX:高阳台XXX:渡江云XXX:八声甘州XXX:XXXXXX:疏影XXX:月下笛XXX:天香XXX:XXXXXX:XXXXXX:长亭怨慢XXX:高阳台·和XXXXXX: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XXX:疏影·寻梅不见XXX:XXX不见XXX:六丑XXX:紫萸香慢·近重阳XXX:XXXXXX:渔家XXX连晓雾XXX: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XXX: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XXX: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XXX: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XXX:声声慢·寻寻觅觅XXX:·萧条庭院XXX:永遇乐·落日熔金XXX:满江红(代XXX)宋词名家作品观赏:●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好问●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唐宋词一百首》阅读札记目录一、唐宋词概述 (2)1. 唐宋词的起源与发展 (2)2. 唐宋词的风格特点 (4)3. 唐宋词的地位与影响 (5)二、唐五代词精选 (6)1.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7)2.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9)3.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0)4.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11)5.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3)三、北宋词精选 (14)1.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15)2.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16)3.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17)4.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8)5.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9)四、南宋词精选 (20)1.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1)2.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22)3.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3)4.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4)5.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26)五、唐宋词名篇赏析 (27)1. 李白《静夜思》 (28)2. 杜甫《春望》 (29)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0)4. 王之涣《登鹳雀楼》 (31)5.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1)六、唐宋词研究现状与展望 (32)1. 唐宋词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34)2. 唐宋词的研究方法与视角 (35)3. 唐宋词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36)一、唐宋词概述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与唐诗并称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高峰。
从起源、发展到成熟,唐宋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并在唐代和宋代达到了艺术的巅峰。
唐代的唐词,初步形成了豪放、婉约两种风格。
豪放派以李白、杜甫、辛弃疾等为代表,他们的作品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婉约派则以温庭筠、柳永、李清照等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则婉转柔美,内涵丰富。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情感,也展现了词人们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创新精神。
唐宋词简介及词句赏析词源于诗,是诗歌的一种变体,最初称“曲子词”或“曲子”同时也是一种音乐文学,词体虽句式参差,但“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 。
言必称诗词。
可见诗与词是颇有渊源的。
词兴起于唐,早期的文人词多出自中唐,故词产生于初唐,中唐以后方开始流行起来,到了宋代便逐渐脱离音乐,独自成为一种特殊的抒情诗体,于宋代大放异彩,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特殊成就。
一、词的产生与发展(一)词的产生唐代“燕乐”兴起,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导致了以娱宾遣兴为目的的曲子词流行,吸引文人参与创作。
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二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
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是词中小令的杰作。
后经温庭筠、李煜、冯延巳等发展,到宋代迎来词创作的高峰。
(二)词的发展词发展到宋代,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前人有“词至北宋而大,至南宋而深”之说,认为北宋词尤争气骨,南宋词则专精声律。
由此将宋词划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1.北宋时期词的发展就北宋词而言,又可分三个时期:(1).由宋初一直到仁宗天圣、庆历年间,是北宋词的初期,晏殊、欧阳修等词人,承续“花间派”和南唐词而有变化;(2).由仁宗天圣、景佑开始,直至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是北宋词的创造时期,柳永、苏轼、秦观等大词人,成为了推动宋词发展的关键人物;(3).由哲宗末年到汴京沦陷以前,是北宋词的总结期。
在此时期出现了“集大成”的词人周邦彦。
此外,北宋灭亡前后的李清照等南渡词人的主张和作风,与北宋词的联系较为紧密。
2.南宋时期词的发展宋室南渡后,词坛的风气发生了变化。
南宋初期的词人作词,多受苏轼“以诗为词”的影响,以词言志抒怀,籍以激励人心,恢宏士气,这方面以辛弃疾成就最大。
辛弃疾把东坡词风带到南方并发扬光大,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此为南北宋词坛风气转折的一大关键。
此外,李清照强调“词别是一家” ,以女性词人特有的细腻纤巧写闺情词而有丈夫气,创立独具一格的“易安体” ;朱敦儒承苏轼词风而走向放旷自适,在旷放的基础上形成了看破红尘的隐逸风调,有“朱希真体” ,分别代表了当时宋词发展的两种走向。
07564唐宋词研究(14-18年真题汇总)单项选择题1.《扬州慢》这一词牌的首创者是BA.李白B.姜夔C.周邦彦D.苏轼2.冯延已的词集名为DA.《浣花词》B.《漱玉词》C.《清真词》D.《阳春集》3.张元干的号是CA.淮海居士B.于湖居士C.芦川居士D.清真居士4.贺铸的字是DA.英成B.飞卿C.耆卿D.方回5.《蝶恋花》"天何处无芳草”的作者是BA.柳永B.苏轼C.宋祁D.晏殊6.《念奴娇》(大江东去)一词的写作地点是CA.密州B.扬州C.黄州D.颍州7.邓广铭完成的重要词学著作是BA.《东坡乐府笺》B.《稼轩词编年笺注》C.《人间词话》D.《蕙风词话》8.秦观的籍贯是AA.高邮B.合肥C.绍兴D.钱塘9.王沂孙所作的词有DA.《定风波》(万里黔中)B.《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C.《解连环》(楚江空晚)D.《眉妩》(渐新痕悬柳)10.《摸鱼儿》(买陂塘)的作者是AA.晁补之B.晁说之C.晁冲之D.晁端友11.张先《木兰花》“中庭月色正清明"的下句是AA.无数杨花过无影B.杜鹏声里斜阳暮C.乱分春色到人家D.淡烟流水画屏幽12.被宋人称为词中"渭城三叠”的词作是BA.《八六子》(倚危亭)B.《兰陵王》(柳阴直)C.《瑞龙吟》(章台路)D.《鹊桥仙》(纤云弄巧)13.被苏轼称为“野狐精”的词人是BA.周邦彦B.王安石C.朱敦儒D.贺铸14.《六丑》(正单衣试酒)写的花是C A.桃花B.杏花C.薇花D.梨花15.朱淑真所作首句为“独行独坐”的词的词牌名是BA.《满江红》B.《减字本兰花》C.《六州歌头》D.《念奴娇》16.与《菩萨蛮》(花明月暗)相关的人物是BA.大周后B.小周后C.花蕊夫人D.西施17.柳永《乐章集》中字数最多的一首词是DA.《河传》B.《扬州慢》C.《六州歌头》D.《戚氏》18.蒋捷的词集名为AA.《竹山词》B.《花外集》C.《山中白云词》D.《白石道人歌曲》19.《风入松》(听风听丽过湾明)的作者是CA.姜夔B.史达祖C.吴文英D.蒋捷20.“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所化用诗句的作者是AA.杜甫B.杜牧C.李白D.李商隐1.“山谷道人"指的是CA.王国维B.苏轼C.黄庭坚D.贺铸2.诗馀的名称最迟在南宋__年间就已出现了。
第四章唐宋词一、唐宋词概述(一)词的产生与发展流变词,诗歌的一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
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
词有词牌,即曲调。
如《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都叫做“词调”或“词牌”。
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
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
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按音乐又有令、引、近、慢之别。
“令”一般比较短,早期的文人词多填小令。
如《十六字令》《如梦令》《捣练子令》等。
“引”和“近”一般比较长,如《江梅引》《阳关引》《祝英台近》《诉衷情近》。
而“慢”又较“引”和“近”更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有柳永“始衍慢词”的说法。
词牌如《木兰花慢》《雨霖铃慢》等。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据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之说,58字以内为小令, 59—90字为中调,90字以外为长调。
最长的词牌《莺啼序》,240字。
一定的词牌反映着一定的声情。
词牌名称的由来,多数已不可考。
只有《菩萨蛮》《忆秦娥》等少数有本事词。
词的韵脚,是音乐上停顿的地方,一般不换韵;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还有的几句押。
象五、七言诗一样,词讲究平仄,而仄声又要分上、去、入;词可以叠字。
1.唐五代词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样式,起源于民间,开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
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宴(燕)乐。
隋唐以来产生的、格式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这种唱法,于是出现了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可看着是前代乐府民歌的变种。
这是是词的滥觞。
新兴乐曲主要是民间乐曲和边疆少数民族及域外传入的曲调,其章节抑场抗坠、变化多端,与以“中和”为主的传统音乐大异其趣;歌词的句式更为活泼,随之长短错落、奇偶相间,比起大体整齐的传统古近体诗歌来大有发展,具有特殊的表现力。
《唐宋词》1.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
《送陈章甫》--李颀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欧阳修3.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湖口送友人》--李频4.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蝶恋花》--苏轼5.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
《金陵驿》---文天祥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张志和7.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浪淘沙令》--欧阳修8.只到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前月季》--杨万里9.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苏溪亭》--戴叔伦1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11.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除夜自石归湖苕溪》--姜白石12.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行宫》-- 元稹13.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杜牧14. 鸟卷江村路,花残野岸风。
《旅游伤春》---李昌符15.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转在中洲.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16.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忆梅》--李商隐17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曲江对酒》--杜甫1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杜牧19. 杨花慢惹霏霏雨,竹叶闲倾满满杯。
《章江作》--韦庄2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苏轼21.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探梅》--杨万里22.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梅花》--- 陈亮2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诗》--王维24.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李清照25.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临平道中》--道潜26.野花成自落,江燕引雏飞。
《春晚山行》--殷遥27.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菩萨蛮》--韦庄28.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宋词》知识考竞赛考试题库大全(含各题型)一、单选题1.《全宋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调是()A、《菩萨蛮》B、《水调歌头》C、《浣溪沙》D、《满江红》参考答案:C2.《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的作者是()A、朱淑真B、朱敦儒C、秦观D、李清照参考答案:D3.《龙洲词》的作者是()A、刘过B、刘辰翁C、刘克庄D、吴文英参考答案:A4.《卜算子》(驿外断桥边)的歌咏对象是()A、昙花B、菊花C、梅花D、荷花参考答案:C5.《花外集》的作者是()A、周密B、吴文英C、张炎D、王沂孙参考答案:D6.词体逐渐走向成熟是在()A、晚唐五代B、北宋C、南宋D、南宋中叶参考答案:A7.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词牌是()A、《浣溪沙》B、《清平乐》C、《谒金门》D、《天仙子》参考答案:C8.词句“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的词牌名是()A、《诉衷情》B、《更漏子》C、《剔银灯》D、《雨霖铃》参考答案:B9.词开日本国填词风气之先的是()A、白居易B、柳永C、温庭筠D、张志和参考答案:D10.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山月不知心里事”的下一句是()A、空阶滴到明B、斜晖脉脉水悠悠C、水风空落眼前花D、摇曳碧云斜参考答案:C11.词牌多为()个字,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意味在内。
A、二B、三D、五参考答案:B12.词句"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的作者是()A、李璟B、李煜C、晏殊D、晏几道参考答案:A13.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歌咏的女性形象是()A、桃花夫人B、洛水女神C、花蕊夫人D、巫山神女参考答案:C14.被黄昇誉为“百代词曲之祖”的是()A、冯延巳B、李白C、李煜D、李璟参考答案:B15.()在唱词风格方面独重女音。
B、唐人C、五代人D、宋人参考答案:D16.《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的作者是()A、韦庄B、温庭筠C、李煜D、柳永参考答案:D1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词牌名是()A、《生查子》B、《青玉案》C、《踏莎行》D、《少年游》参考答案:A18.《东山词》的作者是()A、刘克庄B、贺铸C、秦观D、张孝祥参考答案:B19.被李调元称为“宋一代词人之冠”的词人是()A、周邦彦B、晏殊C、秦观D、贺铸参考答案:C20.《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的作者是()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周邦彦参考答案:B21.《碧鸡漫志》中称()的词是"学东坡韵制得七八"。
唐宋词研究自考复习资料一、唐宋词概述唐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脉络与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连。
唐诗、宋词被誉为古典文学的瑰宝,两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可小觑。
故名唐宋词。
其艺术形式多样,有单调与双调之分,字数句式多样,包括长短句等形式。
最初的词是用来配合音乐的,多是用来娱乐或抒情,随着时代的发展,词的创作更加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心境。
从婉约细腻到豪放磅礴,展现了古代诗人对人生百态的独到见解和深刻体验。
在复习唐宋词时,首先要了解唐宋词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唐代是词的初创期,以抒情为主,形式较为简单。
宋代则是词的成熟期,出现了多种流派和风格,如豪放派、婉约派等。
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他们的词作多表达豪情壮志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婉约派则以李清照等为代表,注重情感细腻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还需了解唐宋词人的生平背景、文学风格和代表作等。
复习唐宋词时,不仅要了解基本知识和背景知识,更要深入领会其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通过阅读经典作品,了解词人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如意象的运用、音韵的和谐等。
也要关注唐宋词与当时社会文化的关系,理解其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只有深入了解这些方面,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宋词的魅力所在。
1. 唐宋词的起源与发展源于先秦至隋唐时期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表现。
它以民歌曲调的短小歌词为主要形式出现,最早的词作多为民间创作,内容多反映日常生活和民间风情。
随着历史的推进,文人开始介入词的创作,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唐代是词的初创期,经历了从“初唐盛世”到“中晚唐文艺自觉的时代”,词的创作也呈现出日渐丰富的态势。
唐代的李白和杜甫虽然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诗,但在词的艺术领域,温庭筠等人的作品已经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白居易等人的创作则更加注重词的抒情功能,开启了词的新篇章。
词的发展达到了巅峰。
宋代文人雅士对词的热爱和创作热情空前高涨,词逐渐脱离了音乐的束缚,成为独立的文学形式。
唐宋词第一章唐五代词——词的发轫与高涨第一节词的起源和发展一、词的名称、起源:词是一种合乐歌唱的新诗体。
因为它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五代称为曲、曲子词、词等。
它在初唐出现,在中唐得到了发展,在晚唐五代得到了繁荣。
唐代政局统一,经济发达。
南北交通与中外贸易,带来了南北文化的融合与中外文化的交流。
作为词乐的燕乐也就随之兴起并广泛流传起来了,唐代城市繁荣,助长了官僚地主、豪门富商的享乐欲望,歌楼妓馆随处可见,城市中处处管弦,处处笙歌,随之涌现了许多乐工歌姬。
他们演奏、传播燕乐,歌唱并创制曲词,这就促进了词的产生和发展。
其次,词随燕乐而兴。
燕乐就是宴乐,是宴饮时演奏的音乐。
南北朝以来,中国音乐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一方面楚汉旧声逐渐衰落;另一方面,通过军事活动、中外通商以及教徒传教等多种渠道,输入了大量的外来音乐,即西北各民族的音乐和中亚、印度等地的音乐。
这些外来音乐与原来流行的中原音乐、民间俗乐相融合,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唐音”。
他们经常在宴饮时演奏,被称为燕乐,词就是随着这种燕乐的广为流传而兴起的合乐诗歌。
再次,词的兴起也是诗体嬗变的结果。
唐代近体诗十分发达,近体诗往往可以作为声诗入乐。
但近体诗都是整齐的律绝,它在配乐演唱时与抑扬多变的燕乐谱曲难得协调,所以乐工歌姬在演唱文人近体诗时,或加和声(和声是多声部音乐的音高组织形态,是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之一,不同高度的乐音同时发声,谓之和声),或加虚字,或略为增减字数,以适合乐曲的需要。
如王维的《渭城曲》在演唱时采用“阳关三叠”曲谱,正是律绝合乐时改动字句的例子。
而最终解决词曲矛盾的办法,还是以乐定词,使声文相从,于是出现了以曲拍为句的词。
因此,词是合乐诗歌,是依声填词的合乐诗歌;是律化了的句式参差的诗歌。
它的合乐方式,从因诗入乐到依声填词;他的句式,从整齐的律绝到律化长短句,就是由诗入词的演变过程。
二、词的发展过程1.民间词:词最早产生在民间,敦煌发现的曲子词中,大量是民间无名氏的作品。
唐宋词之三《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课前预习(一)复诵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背诵篇目:《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辛弃疾《破陣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二)朗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回答问题。
1.请用散文笔法描写出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风景画面。
2.请用散文笔法描写出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的英雄形象。
3.列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所用的典故。
(三)豪放派词人代表苏轼 (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子。
嘉佑进士。
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时追谥文忠。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
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
从小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
其祖父辛赞,经常给予抗今复地、洗雪国耻的教育。
20岁那年,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
后归南宋,曾任建康府(今江苏省南京市)通判,知滁州(今安徽省滁县),提点江西刑狱,湖北转运副使,湖南安抚使,江西安抚使等职。
在历任地方官期间,重视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
因此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
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福建安抚使等职,但很快就被罢免。
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
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词中深入的反应了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和实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忱。
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
有《稼轩长短句》集。
二、课堂探究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怀古之作,两词中表现的怀古之情有什么不同?三、唐宋词精选4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上片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
其中的“缺”“疏”“断”几个字极写了作者幽独凄清的心境。
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作者自己。
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方法和象征的表现手法,表面上写的是孤鸿不愿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实际上作者用孤鸿自比,表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的思想感情。
44、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
这首《蝶恋花》,代表了他词作清新婉约的一面,表现诗人创作上的多方面才能。
这首词借惜春伤情,抒写诗人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
上片惜春,下片抒写诗人的感伤。
面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景色,诗人惋惜韶光流逝,感慨宦海沉浮,把自己的身世之感注到词中。
艺术构思新颖,使寻常景物含有深意,别有一种耐人玩味的情韵。
4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
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
下片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
全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既写了王弗,又写了诗人自己。
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这首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46、摸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这是辛弃疾词作中的抒情名篇。
全篇用比兴手法,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
上片写暮春时节,几番风雨,落红无数,暗喻南宋朝廷衰败的政局,表达作者收复中原的壮志不得实现的感慨。
下片用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的典故,抒写自己遭受投降派排挤、嫉恨的愤懑,也流露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情绪。
全词“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
摧刚为柔,于婉约之中洋溢着爱国激情,形成了独具的艺术特色。
4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
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
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
情景交融,优美如画。
恬静自然,生动逼真。
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48、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
通篇言愁。
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上片写少年不识愁滋味。
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
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
浓愁淡写,重语轻说。
寓激情于婉约之中。
含蓄蕴藉,语浅意深。
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49、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尘暗旧貂裘”,一个“暗”字不仅写出了画面的暗淡,而且将岁月流逝,人事消磨,壮志难酬的惆怅心情融入其中,此外还与“匹马戍梁州”的梦想形成对比,造成强烈的情感落差。
运用先扬后抑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奔赴抗敌前线,报效祖国,收拾旧山河的雄心壮志与请缨无路,报国无门,有志向难申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壮沉郁的浩叹,令人荡气回肠。
四、课后练习:10.渔家傲记梦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①漫有,徒有,空有。
②三山,传说古代东方大海中的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仙山。
上片“闻天语”一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梁启超评论本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你对梁启超的评论有什么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11.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梁启超评这首词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幽独”在这首词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简要陈述词人在这首词中寄寓了自己什么样的“怀抱”?10、起过渡作用,将上片梦境描写与下片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联系起来。
这首词用浪漫主义开篇,描写神奇梦境,中间写与天帝对话,末尾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之情。
全词气象壮阔,感情豪迈,不像她的婉约词,而有苏辛词的豪放风格。
梁启超的评论是恰当的。
11、①通过寻找一个孤高、淡泊、独在“灯火阑珊处”的女子,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
②词中寄寓了词人在政治上(“事业上”)的失意苦闷的心情,表达了不愿跟统治者(“当权者”或“时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