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8版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_3
- 格式:doc
- 大小:748.02 KB
- 文档页数:3
(江苏专版)2018版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2 液体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专版)2018版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2 液体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专版)2018版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2 液体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3的全部内容。
2 液体[学习目标]1。
了解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能解释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2.了解液体的微观结构,了解浸润和不浸润现象及毛细现象。
3.了解液晶的特点及其应用.一、液体的微观结构、液体的表面张力[导学探究] (1)如图1所示是液体表面附近分子分布的大致情况.请结合图片思考: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距离和分子力各有什么特点?图1(2)液体像气体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而又像固体一样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被压缩,液体的这些特点是由什么决定的?答案(1)表面层内分子间距离大于r0,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2)液体的微观结构.[知识梳理](1)液体的微观结构及宏观特性①液体分子的排列更接近于固体,是密集在一起的,因而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②液体之间的分子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要小,所以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由于液体分子的移动比固体分子容易,所以扩散速度比固体要快.③液体分子的热运动的特点表现为振动与移动相结合.④非晶体的微观结构跟液体非常相似,所以严格地说,只有晶体才能叫做真正的固体.(填“晶体”或“非晶体”)(2)液体的表面张力①表面张力:由于表面层内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作用是使液体表面绷紧.②方向:和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线,如图2所示.图2(3)作用效果: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二、浸润和不浸润、毛细现象[导学探究](1)把一块玻璃分别浸入水和水银里再取出来,可观察到从水银中取出的玻璃上没有附着水银,从水中取出的玻璃上会沾上一层水,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两种不同的现象呢?(2)如图3所示,在灌溉完土地后农民伯伯往往利用翻松地表土壤的方法来保存土壤的水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图3答案(1)水银不浸润玻璃,而水浸润玻璃.(2)把地表土壤锄松,破坏了土壤表层的毛细管,地下的水分就不会沿毛细管上升到地面而被蒸发掉.[知识梳理](1)浸润和不浸润①浸润:一种液体会润湿某种固体并附着在固体的表面上的现象.②不浸润:一种液体不会润湿某种固体,不会附着在这种固体的表面上的现象.③浸润和不浸润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2)毛细现象①定义: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②毛细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与毛细管的内径有关,毛细管内径越小,高度差越大.三、液晶(1)液晶某些化合物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于是把这些化合物取名为液晶.(2)液晶的特点①位置无序使它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排列有序使它像晶体一样具有各向异性.②液晶的物理性质容易在外界的影响(如电场、压力、光照、温度)下发生改变.(3)液晶分子的排列特点从某个方向上看液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从另一个方向看,液晶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4)液晶的应用①液晶显示器.②利用温度改变时液晶颜色会发生改变的性质来探测温度.③液晶在电子工业、航空工业、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一、液体的微观结构及表面张力(1)液面表面张力的成因分析:①分子间距离特点:由于蒸发现象,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分子稀疏.②分子力特点:液体内部分子间引力、斥力基本上相等,而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距离较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③表面特性:表面层分子之间的引力使液面产生了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形成一层绷紧的膜.(2)表面张力及其作用:①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而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小.例如,吹出的肥皂泡呈球形,滴在洁净玻璃板上的水银滴呈球形(但由于受重力的影响,往往呈扁球形,在完全失重条件下才呈球形).②表面张力的大小除了跟边界线长度有关外,还跟液体的种类、温度有关.例1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B.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内部稀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C.液体的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答案B解析液体表面层分子较液体内部稀疏,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表面张力的方向沿液面的切线方向与分界线垂直.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作用力,随温度的升高,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引力作用随之减小,所以表面张力减小.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分析表面张力问题的三点注意1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中大量分子间引力的宏观表现。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的物态变化章末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的物态变化章末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的物态变化章末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3的全部内容。
第九章固体、液体的物态变化章末复习课【知识体系】[答案填写] ①无②有③异④引力⑤斥力⑥上升⑦各向异性⑧沸腾⑨增大⑩比值⑪比值主题1 多晶体、单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1.区分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要抓住它们的特点,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表现出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都具有各向同性,但多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2.从微观角度(如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克服分子力做功,势能增加)分析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的变化,从客观(如吸热、放热)上分析物体内能的变化.【例1】(多选)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解析:金刚石、食盐、水晶都是晶体,玻璃是非晶体,选项A错误;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选项B、C正确;单晶体的物理学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和多晶体是各向同性的,选项D错误.答案:BC针对训练1.(2015·江苏卷)(多选)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有()A。
第二节液体课堂探究探究一液体的微观结构与液体的表面张力问题导引“水上飘”在武侠小说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轻功高,而生活中一些小昆虫就能在水面上轻松地跑来跑去,甚至在水面上“亭亭玉立”。
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吗?提示:靠水的表面张力产生的作用。
名师精讲1.液体的微观结构液体中的分子跟固体一样是聚集在一起的,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主要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但液体分子只在很小的区域内有规则地排列,这种区域是暂时形成的,边界和大小随时改变,有时瓦解,有时又重新形成。
液体由大量这种暂时形成的小区域构成,这种小区域杂乱无章地分布着。
2.液体的宏观特性(1)各向同性:液体由大量暂时形成的杂乱无章分布的小区域构成,所以液体表现出各向同性。
(2)一定体积:液体分子的排列更接近于固体,液体中的分子聚集在一起,分子间距接近于r0,相互间的束缚作用强,主要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所以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
(3)流动性:液体分子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但没有长期固定的平衡位置,液体分子可以在液体中移动,这是液体具有流动性的原因。
(4)扩散特点:液体中扩散现象是由液体分子运动产生的,分子在液体里的移动比在固体中容易得多,所以液体的扩散要比固体的扩散快。
3.液体的表面张力及其作用(1)表面张力的形成原因:表面张力的形成原因是表面层(液体跟空气接触的一个薄层)中分子间距离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2)表面张力的方向: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线。
如图所示。
(3)表面张力的大小:表面张力的大小除了跟边界线长度有关外,还跟液体的种类、温度有关。
(4)表面张力的作用: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
而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小。
例如,吹出的肥皂泡呈球形,滴在洁净玻璃板上的水银滴呈球形。
(但由于受重力的影响,往往呈扁球形,在完全失重条件下才呈球形)【例题1】水的密度比沙的密度小,为什么沙漠中的风能刮起大量沙子,而海洋上的风却只带有少量的水沫?解析:由于海水水面有表面张力的作用,水珠之间相互吸引着,风很难把水珠刮起,只能形成海浪,所以海洋上的风只带着少量的水沫,而沙漠中的沙子却不一样,沙粒之间作用力很小,几乎没有,所以风很容易刮起大量沙子。
2 液体互动课堂疏导引导1。
从微观角度对液体表面张力的解释从微观上看,表面张力是由于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于液体的内部,从而使表面层具有一种特殊性质的结果。
分子力是由引力和斥力两部分组成的,二者都是短程力。
引力的有效作用距离大约为分子的有效直径的几倍,而斥力的有效作用距离更短一些.以引力的有效作用距离作为液体表面层的厚度,则表面层以下液体内部的分子受到的其他分子的作用力相互抵消。
在表面层内,除了最靠近表面的分子以外,其他分子受到的斥力也相互抵消,而最靠近表面层的分子受其他分子的引力的合力则不为零,并且越靠近液体表面,所受的引力合力也越大.于是,在表面层内就形成了一个分子引力场,液体分子从液体内部进入这个力场,其势能就增大;液体分子由表面层进入液体内部,其势能就减小,所以表面层内的分子有进入液体内部的趋势,这也就是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的微观本质.2.浸润和不浸润的微观解释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在接触处形成一个叫做附着层的液体薄层,附着层里的分子同时受固体分子的吸引和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设引力分别为F1和F2,如果F1>F2,附着层里的分子就比液体内部密,液体分子相互排斥,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扩展的趋势,形成浸润现象,反之不形成.3。
毛细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毛细现象的产生与表面张力及浸润现象都有关系.如图9-2-1所示,甲是浸润情况.此时管内液面呈凹形,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作用,液体会受到一向上的作用力.乙是不浸润情况。
管内液面呈凸形,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体受到一向下的力.图9—2-14.液晶有怎样的物理性质(1)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2)液晶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3)液晶分子的排列特点:从某个方向上看液晶分子的排列比较整齐;但是从另一个方向看,液晶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4)液晶的物理性质很容易在外界的影响(如电场、压力、光照、温度)下发生改变.活学巧用1。
下列现象中,哪些现象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而引起的 ( )A.液体与固体、气体不同,它在不同容器内,尽管形状不同,但体积相同B。
第2节液体课堂合作探究问题导学一、液体的表面张力活动与探究11.尝试利用液体的微观结构特点,解释液体的一些特性,例如不易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的扩散比固体快等。
2.根据液体的表面层与液体的内部分子的结构特点,说明液体表面层为什么会存在张力?迁移与应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面张力就是分子力B.水面托起缝衣针表明表面张力与缝衣针的重力相平衡C.表面张力的大小跟液面上分界线的长短有关D.液体的表面张力好像张紧的橡皮膜具有收缩趋势1.液体分子分布特点:由于蒸发现象,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即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大。
2.分子力特点:液体内部分子间引力、斥力基本上相等,而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距离较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3.表面特性:表面层分子之间的引力使液面产生了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好像一层绷紧的膜。
所以说表面张力是表面层内分子力作用的结果。
4.表面张力的方向: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线。
如图所示。
5.表面张力的作用: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
而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小。
例如,吹出的肥皂泡呈球形,滴在洁净玻璃板上的水银滴呈球形。
但由于受重力的影响,往往呈扁球形,在失重条件下才呈球形。
二、对浸润和不浸润现象及毛细现象的分析活动与探究2实验:请大家观察把水装在玻璃管里,器壁附近的液面沿器壁向上扩展,液面呈凹形弯月面。
把水银装在玻璃管里,器壁附近的液面沿器壁下移,液面呈凸形弯月面。
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a)水在玻璃管中出现凹形弯月面(b)水银在玻璃管中出现凸形弯月面关于浸润和不浸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B.在内径小的容器里,如果液体能浸润器壁,液面呈凸形C.如果固体分子跟液体分子间的引力比较弱,就会形成浸润现象D.鸭的羽毛上有一层很薄的脂肪,使羽毛不被水浸润(1)内聚力大于附着力。
§9.4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制作: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班级: .组名: . 姓名: .时间:年月日【学习指导】:1兴趣、好奇心、不断尝试、自主性、积极性2动脑思考,头脑清晰3狠抓落实,而且要有具体的落实措施4听懂是骗人的,看懂是骗人的,做出来才是自己的5独立、限时、满分作答6不仅要去学习,而且要学出效果,还要提高效率。
7保证效果就要每个点都要达标。
达标的标准是能够“独立做(说、写)出来”,不达标你的努力就体现不出来8该记的记,该理解的理解,该练习的练习,该总结的总结,勿懈怠!9费曼学习法:确定一个学习的知识点;假设你在教授别人该知识点;遇到卡壳时回顾相关知识点;简化你的语言,达到通俗易懂的程度。
该法尤其适合概念、定义、定理、定律等的理解和记忆。
10明确在学习什么东西,对其中的概念、定律等要追根溯源,弄清来龙去脉才能理解透彻、应用灵活11总结:11.1每题总结:每做完一道题都要总结该题涉及的知识点和方法11.2题型总结:先会后熟,一种题型先模仿、思考,弄懂后,总结出这类题型的出现特征、解题方法,然后再多做几道同类型的,直到遇到这种题型就条件反射得知道怎么做11.3小节总结:总结该小节的知识结构、常见题型及做法11.4章节总结:总结该章节的知识结构、常见题型及做法12多做多思,孰能生巧,熟到条件反射,这样一是能见到更多的出题方式,二是能提高做题速度13根据遗忘曲线,进行循环复习14步骤规范,书写整洁,条理清晰15步骤一步一步的写,最好不要把几个公式合成一个式子来写,因为有步骤分16错题本的建立:在每次发的试卷资料的右上角写上日期,同一科目的试卷按日期顺序放好。
在做错的题号上画叉号,在不会做的题号上画问号,以后就是一本很好的错题集。
其他资料亦如此处理。
这种方式简单实用。
同时,当你积攒到一定程度,看到自己做过的厚厚的资料,难道不会由衷的产生一种成就感么?!【一分钟德育】(将下面的内容对照自身,理论要落地)坚持做有意义的事1.听CNN和BBC,坚持6年以上,从四级黑要考两次到现在跟老外交流亳无压力2.轮滑和手绘,从高中到大学毕业,人生变的无比有意义,还能在工作之余养活自己3.练字4年,从一开始因为字丑到后来因为心浮气躁,越来越理解字如其人的含义4.跑步7年,身体由内而外轻盈,皮肤状态很佳,整个人精神状态很好,每天还比别人多出来一段时间思考人生5.十几年来,一年四季坚持喝热水,热水洗脸,热水泡脚,身体健康,很少生病6.入职四年,坚持每天下班前写工作日记,做工作反思,从月薪4000已经涨到年薪20万7.初中开始睡前必读书,现在无论跟谁聊天都能够引经据典,侃侃而谈8.每天早起十分钟压腿拉伸,每天晚上睡前十分钟腹部练习,生完孩子后依旧没有小肚腩,腿型越来越好看欲要其他资料,请搜索关键字“含答案,精排版”,或在资料下面点击我的账号【回眸一瞥】初中熔化、汽化知识【目标及达标标准】1.知道熔化和熔化热、汽化和汽化热的概念。
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情景切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把我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
大自然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洁白轻灵的雪花为我们展露了冰山一角。
这一章我们从分子的三种聚集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来探究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的物理性质。
〔知识导航〕根据分子动理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这一对矛盾决定了分子的不同聚集状态,也就决定了物质的结构。
当分子无规则运动起主要作用时,物质将呈气体状态;当分子力起主要作用时,物质将呈固体状态;当分子无规则运动与分子力相当时,物质将呈液体状态。
物质的不同结构,自然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本章内容共四节,大致可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包括第1、2 节,即“固体”和“液体”,讲述固体和液体的性质,这部分内容可看成是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的具体应用。
第二单元包括第3、4 节,即“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和“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通过讲述汽化过程的一些知识,再扩展到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本章重点: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微观结构;液体的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
本章难点: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熔化热;汽化热。
〔学法指导〕本章内容是对初中知识的扩展和加深,如何突破本章知识要点,把握重点、掌握方法是关键。
(1)理解晶体的微观结构,从宏观特征入手,通过照片和图示来呈现晶体的几何形状和规则的外形特征。
(2)会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液体的性质,通过做实验,观察现象、深入思考、发现问题。
(3)从“动”的角度认识现象,理解“动态平衡”的思想。
(4)从分子动理论认识物态变化的能量交换。
(5)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将物理知识与当前活跃的科研领域结合起来,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第一节固体【素养目标定位】了解固体的分类、晶体、非晶体※知道晶体的分类、晶体的结构和性质※理解单晶体的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的各向同性【素养思维脉络】课前预习反馈知识点1固体及其分类1.特性(1)固体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察觉它的存在。
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章末总结
一、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的判断
1.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非晶体和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2.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表现出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都具有各向同性,但单晶体和多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
3.从微观上说,组成晶体的分子(原子或离子)在空间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则性,非晶体分子的排列无规则性.
例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根据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
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能不同,则该球体一定是单晶体
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则这块晶体一定是多晶体
答案 C
解析根据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只能确定是否为单晶体,无法用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选项A错误;薄片在力学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也无法确定薄片是多晶体还是非晶体,选项B
错误;固体球在导电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异性,则一定是单晶体,选项C正确;某一晶体的物理性质显示各向同性,并不意味着该晶体一定是多晶体,对于单晶体并非所有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异性,选项D错误.
针对训练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
B.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C.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不规则
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
答案AD
解析有确定熔点的物质就是晶体,选项A正确;蜂蜡是非晶体,选项B错误;天然石英是晶体,组成该物质的微粒在各个方向上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选项C错误;石墨和金刚石是同素异形体,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导致了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选项D正确.二、液体微观结构、宏观性质及浸润、毛细现象
1.液体的结构更接近于固体,具有一定体积,其有难压缩、易流动、没有一定形状等特点.2.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它是由表面层内分子之间的引力产生的,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3.浸润、不浸润现象和液体、固体都有关系,与附着层的分子分布有关.
4.毛细现象是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共同作用的结果.若液体浸润毛细管管壁,则附着层有扩张的趋势,毛细管中液面上升,反之,下降.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这是由于水的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
B.水在涂有油脂的玻璃板上能形成水珠,而在干净的玻璃板上却不能,这是因为油脂使水的表面张力增大的缘故
C.在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D.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这与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有关
答案ACD
解析针浮在水面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A对;水对油脂表面是不浸润的,所以成水珠状,水对玻璃表面是浸润的,无法形成水珠,B错;宇宙飞船中的圆形水滴是由于表面张力作用的缘故,C对;毛细现象中有的液面升高,有的液面降低,这与液体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有关,D对.
三、饱和汽压和温度
1.液体与饱和汽的平衡是动态平衡.
2.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而与体积无关.
3.绝对湿度就是水蒸气的实际压强,而相对湿度就是绝对湿度跟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的百分比.计算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并且灵活运用“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
×100%”进行计算. 例3 (1)若保持温度不变,慢慢地推进活塞,容器内饱和水蒸气的密度是否发生变化?
(2)若向密闭的容器中注入空气,则水蒸气的饱和汽压是否变化?
(3) 如图1所示的容器,用活塞封闭着刚好饱和的一些水蒸气,测得水蒸气的压强为p ,体积为V .若保持温度不变,则________.
图1
A .上提活塞使水蒸气的体积增加为2V 时,水蒸气的压强减为12
p B .下压活塞使水蒸气的体积减为12
V 时,水蒸气的压强增为2p C .下压活塞时,水蒸气的质量减小,水蒸气的密度不变
D .下压活塞时,水蒸气的质量和密度都变小
答案 (1)见解析 (2)见解析 (3)AC
解析 (1)由于温度不变,所以饱和汽压不变,饱和水蒸气的密度也不变.
(2)容器内总的压强增大,但水蒸气的饱和汽压与有无其他气体存在无关,故水蒸气的饱和汽压不变.
(3)容器中的水蒸气刚好饱和,上提活塞使水蒸气的体积变为2V 时,容器中的水蒸气变为未
饱和汽,它遵循玻意耳定律,压强变为12p .下压活塞使水蒸气的体积减为12
V 时,由于温度不变,饱和汽的密度不变,部分水蒸气会液化成水,水蒸气的压强仍为p ,只是水蒸气的质量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