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运输需求
- 格式:ppt
- 大小:682.00 KB
- 文档页数:29
第一章绪论1.交通:指连接通达的工具盒设施(广义的交通甚至包括通信),不同的交通工具(也可叫运输工具)需要不同的基础设施。
“运输”:指借助公共运输线及交通设施和运输工具实现人与物的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交通与运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反映统一过程,侧重两个方面。
统一过程指的是都反映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
两个过程是指:交通侧重于通行、往来,关注的对象是运输工具或叫交通工具的流动情况(流量的大小、拥挤的程度);而运输侧重于运送、搬运,关心的是流动种的交通工具上的载运情况(载人与物的有无与多少,将其输送了多远的距离),反映的是运输工具完成运行过程后的结果,既是运输工具运行的目的。
2.运输业的性质:属于物质生产部门;属于第三产业;是网络型的基础产业之一,是经济与社会的基础结构;是垄断性与竞争性的统一、公益性与经营性的统一。
总之,运输业既是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部门,又为全社会提供服务,还是支持社会经济总体运行的基础。
3. 运输业的特点:并不生产有形产品;运输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的;运输劳动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大;是具有一定垄断性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网络经济特性;具有外部性特征。
4. 交通运输业的功能:经济功能:交通运输与a) 分工:运输业对推进社会分工(国际分工)以及生产专业化的发展和深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b) 生产:运输业通过改变人和物的空间位置来参与生产活动,创造价值。
交通运输业可以通过避免储备太多造成的激进占用多、周转慢带来的经济损失来参与生产活动,创造价值。
c) 销售:运输工具越先进,运输速度越快,商品销售的时间越短,资金回流越迅速。
d) 价格:通过降低自身成本、鼓励竞争降低物价,通过调节供求关系来稳定物价。
e) 现代工业:其一方面是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另一方面则通过自身发展所产生的的巨大需求,反过来推动现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使自己成为现代工业的先驱。
f) 城市化:交通运输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革新是城市产生和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重要动力。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笔记第一章:运输需求概述一、运输经济学导论1. 运输经济学的定义: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运输活动中的资源配置、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问题。
它旨在通过经济分析,提高运输系统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优化运输结构,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2. 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运输市场的结构和行为- 运输企业的运营与管理- 运输政策的设计与评估- 运输需求与供给的规律- 运输成本的形成与控制- 运输价格的决定与影响3. 运输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描述和解释现实中的运输现象。
- 规范分析: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运输经济活动的理想状态和改进方向。
- 定量分析: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运输问题进行量化研究。
- 定性分析:通过逻辑推理和概念分析来探讨运输现象的本质和特征。
二、运输的分类1. 按运输方式分类:- 公路运输:使用汽车、摩托车等在道路上进行的运输。
- 铁路运输:利用铁路轨道和机车车辆进行的运输。
- 水运:通过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进行的运输,包括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 航空运输:使用飞机在空中进行的运输。
- 管道运输:通过管道输送流体和气体等物资的运输方式。
2. 按运输对象分类:- 货物运输:涉及各种商品和物资的运输。
- 旅客运输:涉及人的位移,包括城市公共交通、长途客运等。
3. 按运输范围分类:- 长途运输:跨越较大地理范围的运输。
- 短途运输:在较小地理范围内进行的运输。
- 城市运输:城市内部的运输活动。
- 农村运输:农村地区的运输活动。
三、运输需求1. 运输需求的定义: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物或旅客为实现空间位移而愿意且能够支付的运输服务量。
它反映了社会经济活动对运输服务的需求。
2. 运输需求的特性:- 空间性:运输需求产生于货物或旅客的起点与终点之间,具有明确的空间方向。
- 时间性:运输需求具有时效性,需要在特定时间内完成。
产品运输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产品运输管理,确保产品安全、准时到达目的地,提高客户满意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运输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物流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
第三条公司产品运输管理应遵循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原则。
第四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产品运输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执行机制,明确责任与权利,保证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第五条公司应积极采取技术手段和信息化手段,提升产品运输管理的可视化程度,实现全程监控和实时反馈。
第二章运输需求确认第六条在确定产品的运输方式和需求之前,公司应充分了解客户的要求和产品特性,进行运输需求确认。
第七条运输需求确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客户的货物的种类、数量、质量和特殊要求等。
(二)运输方式的选择,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
(三)运输路线的选择,包括起点、途经地和终点。
(四)运输时间的要求,包括起始时间、交货时间和运输期限等。
第八条运输需求确认应由客户经理与下游配送方共同确认,并将结果记录在运输需求确认单上。
第九条运输需求确认单应存档并及时向相关部门传达,确保产品运输环节各方清楚了解运输需求。
第三章运输方案设计第十条根据客户需求和产品特性,公司应设计合理的运输方案,确保产品安全、准时到达目的地,提高运输效率。
第十一条运输方案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一)货物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确定运输工具和设备的要求,并考虑货物的安全性。
(二)货物的尺寸和特殊要求,确定运输工具的适用性和运输方案的可行性。
(三)运输路线的选择,选择最优的运输路线,考虑距离、时间、费用等因素。
(四)运输时间的合理安排,确保产品能够按时交付。
第十二条运输方案设计应由公司的运输规划师或相关人员进行,确保方案合理可行。
第十三条运输方案设计应与客户经理和下游配送方进行沟通和确认,并将结果记录在运输方案设计单上。
第四章运输执行第十四条在产品运输过程中,公司应严格按照运输方案进行执行,确保产品能够安全、准时到达目的地。
交通运输经济学复习大纲第一章引论了解运输的经济意义,掌握运输产业的特征、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了解我国运输布局的基本原则,掌握经济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章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掌握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的基本概念、特点、影响因素及函数;掌握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交叉弹性的概念和运用;掌握运输供需均衡的市场机制和供需变动下的运输市场均衡;理解税收和补贴对均衡的影响;掌握运输需求预测的基本原理和常见预测方法。
第三章运输成本与运输价格掌握运输成本的基本概念、影响的基本因素;掌握运输成本函数、短期成本曲线、长期成本曲线;掌握运输成本构成、运输价格结构,掌握边际成本定价法基本原理,价格歧视定价和平均成本代价方法的运用,了解成本分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掌握运输价格的管理形式和基本手段。
第五章运输市场与运输企业了解运输市场的概念、掌握运输市场的主要特征和功能,掌握运输市场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第六章运输基建项目投资、融资与经营了解运输基建项目筹资方法、资金成本概念,了解高速公路综合经营开发的内容。
第七章运输基建项目经济评价掌握单利、复利概念、了解项目经济评价基本指标,掌握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第八章运输政策了解运输政策的定义、作用和主要内容。
第九章运输与可持续发展了解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四、论述题1、论述运输政策的作用。
2、论述运输量预测的基本原理。
3、简图表述运输市场均衡的形成,论述供需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运量的影响。
4、论述运输与价格的关系。
5、论述国家对运输价格的管理原则。
6、论述影响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
五、计算题1、某货物运输需求函数为:Q=50-6P,式中Q表示货物运输需求量,P表示运价,求:(1)计算Q=8时的运输需求价格点弹性Ed;(2)计算P1=3与P2=6之间的运输需求价格弧弹性Ed。
2、某运输企业每年资产折旧等固定成本30万元,每换算吨公里运输量的平均变动成本为2.9元,企业计划年运输量为60万吨公里,并且希望获得预期总利润20万元。
第一章运输需求概述本章重点:1.运输需求与支出的关系2.运输需求生成本章难点:运输需求分析的复杂性教学目的:1.通过从需求角度去理解运输、运输产品或服务2.了解运输需求与支出的关系3.掌握运输需求的生成4.了解运输需求分析的复杂性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为主运输需求是一种由其他经济或社会活动派生出来的需求,运输需求函数(或曲线)在理论上可以通过商品产地的供给函数和销售地的需求函数(或曲线)推导出来。
但现实中,在多个商品产地和销地并存而且有多种可替代运输方式的情况下,运输需求以及运输市场上的供求均衡都会呈现十分复杂的状态。
第一节运输需求与支出的关系运输需求是人们对于所接受运输服务的支付意愿,同时它也反映了这种意愿随运输价格或成本水平而发生的变化。
运输总支出提供了运输需求的一部分重要信息,但并不是全部,因为它不能告诉我们运输量随价格的变化情况。
人类为什么需要交通运输归结为七个原因:(1)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2)大工业既需要从各地获得多样化的原材料,也需要为自己的产品去开拓远方市场;(3)优良的运输系统有助于实现由技术创新、自动化、大批量生产与销售以及研究与开发活动支持的规模经济;(4)运输一直承担着重要的政治与军事角色;(5)良好的交通是增加社会交流与理解的基础,并有助于解决由于地域不同而产生的问题;(6)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人们在机子的居住地点、工作地点以及日常购买、休闲地点之间可以做出更多的选择和安排;(7)现代交通有助于国际文化交流。
第二节运输需求生成的简单例子运输需求被认为是一种派生出来的需求,即它不是本源性的社会需求,而是由社会经济中的其他活动所引发出来的一种需求。
为分析的方便,以图1为例进行说明。
图中A 地是煤炭产地,B 地是煤炭销售地,这是一个最简单的运输供求关系,即只有唯一的货物种类——煤炭,同时也只有唯一的货运始发地和唯一的到达地,两地之间有煤炭经销商把A 地生产的煤炭运到B 地销售,图中的价格和供求数量都是象征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