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童工的法律后果包括什么
- 格式:docx
- 大小:24.36 KB
- 文档页数:2
使用童工的处罚标准童工问题是一个严重的人权问题,违背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国际劳工组织兴工公约》。
为了保护儿童的权益,许多国家都通过立法来禁止童工,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标准。
以下是一些国家对童工的处罚标准的参考内容。
1. 罚款:对雇主和企业进行罚款是常见的处罚措施。
罚款金额的大小通常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进行确定。
罚款的目的是让雇主承担经济责任,并提醒他们不应继续雇用童工。
2. 惩罚性赔偿:除了罚款外,一些国家还对雇主进行惩罚性赔偿。
这种赔偿金额通常比罚款数额更高,用于赔偿童工受到的损害和伤害,同时也是一种对雇主的强烈警告。
3. 拘留:一些国家对雇用童工的雇主进行拘留处罚。
拘留的时间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而定,可以是数天、数周甚至数月。
拘留处罚的目的是让雇主切实感受到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并给予社会警示。
4. 吊销执照/许可证:对违法雇用童工的企业,政府可以吊销其经营执照或行业许可证。
这样一来,迫使企业停止经营,给予雇主严重的经济打击,并起到警示其他企业的作用。
5. 刑事处罚:在一些国家,雇用童工被视为刑事犯罪行为,对违法者可以进行逮捕、起诉和判刑。
刑罚的严重程度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而定,可能是罚款、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
6. 名誉惩罚:除了经济和法律惩罚外,对雇用童工的企业进行名誉惩罚也是一种常见的手段。
政府可以公开曝光雇用童工的企业,并发布相关处罚信息,以此打击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7. 教育和改善措施:处罚童工问题不仅仅是惩罚违法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和改善措施来解决问题根源。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执法,提供有偿或无偿的正式教育,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等方式来防止童工问题的再次发生。
总的来说,处罚童工问题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因素,包括雇主的违法程度、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等。
同时,必须与教育改善措施相结合,以促使社会和企业意识到保护儿童权益的重要性,并从根本上解决童工问题。
第1篇一、引言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我国法律对童工的雇佣有严格的规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
然而,现实中仍有部分企业、个体工商户或家庭雇佣童工,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雇佣童工的法律后果,以警示相关责任人。
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招用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组织或者支持未成年人进行危害其身心健康的劳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规定,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的,或者从事高空、井下作业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三、雇佣童工的法律后果1.行政处罚(1)责令改正: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改正违法行为,停止雇佣童工。
(2)罚款: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招用未成年人的,处以罚款。
2.刑事责任(1)拘役:根据《刑法》规定,雇佣童工从事危险劳动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民事责任(1)赔偿损失:用人单位因雇佣童工给未成年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精神损害赔偿:用人单位因雇佣童工给未成年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
4.其他法律后果(1)声誉受损:雇佣童工的行为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损害企业形象。
(2)市场竞争力下降:企业因雇佣童工而受到处罚,将降低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社会信用降低:企业因雇佣童工而受到处罚,将降低其在社会中的信用度。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市场的变化,雇佣青少年工已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常见现象。
然而,这种做法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法律问题。
本文将分析雇佣青少年工的法律后果,旨在提高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促进青少年工合法权益的保护。
一、雇佣青少年工的法律依据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因此,雇佣青少年工的法律后果主要体现在违反上述法律法规上。
二、雇佣青少年工的法律后果1. 行政处罚根据《劳动法》第九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具体罚款数额由当地人民政府规定。
2. 民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招用未成年人,给未成年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赔偿未成年人因受伤造成的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合理费用。
3. 刑事责任若用人单位在雇佣过程中存在强迫劳动、虐待未成年人等违法行为,可能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如强迫劳动罪、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等。
4. 社会影响雇佣青少年工可能引发社会舆论的关注,损害企业的社会形象。
在当今社会,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重视,若被曝光雇佣青少年工,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品牌形象。
5. 劳动争议用人单位与未成年人之间可能因工资、工时、休息、社会保险等方面产生劳动争议。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未成年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未成年人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补缴社会保险等。
6. 法律责任追溯用人单位在雇佣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不仅对当前劳动者负责,还需对过去一段时间内违法雇佣的未成年人承担法律责任。
这意味着用人单位需要承担过去违法行为的后果,如支付工资、补缴社会保险等。
如果使用童工怎么处罚?一、雇用童工怎么判罚雇用童工怎么判罚刑法规定,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佣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或者从事高空、井下作业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造成事故,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相关知识:什么是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是指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或者从事高空、井下作业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行为。
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的构成要件(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客体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犯罪对象是童工。
“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少年儿童。
(二)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或者高空、井下作业,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自然人。
按照法律规定,单位犯该罪,只追究“直接责任人员”(含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四)主观方面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二、工厂非法招童工怎么处罚一、工厂非法招童工怎么处罚?1、对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个人,罚款标准如下:(1)使用童工从事营利性生产劳动的,每使用一名童工,罚款600~1200元。
(2)使用童工从事家庭服务性劳动的,每使用一名童工,罚款300~600元。
(3)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允许少年、儿童做童工,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罚款300~600元。
(4)为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介绍职业的,每介绍一名童工,罚款600~1200元。
2、对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单位,罚款标准如下:(1)对单位使用童工的,根据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具体罚款标准。
第1篇一、引言童工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童工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整治。
然而,仍有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益,不顾法律法规,雇佣童工。
本文将就雇佣童工的法律责任进行探讨,以期为打击童工现象提供法律依据。
二、童工的定义及危害1. 童工的定义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有报酬的劳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2. 童工的危害(1)身心健康受损:童工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容易导致身体发育不良、营养不良、近视等健康问题。
(2)教育权受损:童工因从事劳动而无法正常接受教育,影响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3)人格尊严受损:童工在劳动过程中,常常遭受身心虐待,使其人格尊严受到严重伤害。
(4)犯罪率上升:童工因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走上犯罪道路。
三、我国童工问题的现状1. 童工问题严重:我国童工问题仍然严重,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和部分城市。
2. 童工来源多样化:童工来源包括家庭贫困、父母外出打工、学校教育不力等。
3. 童工行业广泛:童工从事的行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等。
四、雇佣童工的法律责任1. 刑事责任(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条,雇佣童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二条,利用童工从事犯罪活动的,从重处罚。
2. 民事责任(1)赔偿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雇佣童工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支付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三条,雇佣童工的,应当支付给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赔偿金。
3. 行政责任(1)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雇佣童工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雇佣童工相关法律规定雇佣童工相关法律规定依照中国《劳动法》定义,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少年、儿童。
而青少年工人是指任何超过上述定义的儿童年龄但不满十八岁的工人。
雇佣童工(16周岁以下),童工无罪,招用单位应按未成年保护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处罚。
第六十八条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一,我国目前为止有两部法律明确禁止用人单位使用童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2)《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364号)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上述两部法律是禁止行规定,那么用人单位一旦违反,必将招致一定的法律后果。
第二,用人单位使用童工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根据《劳动法》第94条的规定: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2)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364号)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和食宿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
”第三,如何举报:任何组织和个人对于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1)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进行举报;2)可以通过媒体予以曝光,引入执法机构的监督与检查。
第四,童工工资能否拿到的问题。
这里存在一个悖论,不允许存在使用童工,那么又怎么会有工资呢?但是可以通过民法通则来予以寻求救济。
雇佣未成年工暑假工违法吗?现如今,有很多未成年人已经开始外出打工,特别是在较为贫困的地方,这种情况常常发生。
我们都知道未成年人是受到我国法律法规保护的,那么法律对未成年工是怎样界定的?企业雇佣未成年工暑假工属于违法行为吗?小编今天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现如今,有很多未成年人已经开始外出打工,特别是在较为贫困的地方,这种情况常常发生。
我们都知道未成年人是受到我国法律法规保护的,那么法律对未成年工是怎样界定的?企业雇佣未成年工暑假工属于违法行为吗?小编今天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一、雇佣未成年工暑假工违法吗?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也称青少年工人。
是劳动法的主体,享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未成年工是合法劳动者,其合法权益法律有明确规定,也受到法律的确实保护,而童工一般为法律坚决禁止使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经一定机关批准,履行一定程序才得以允许。
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是可以雇佣未成年工的。
所以雇佣16-18岁的未成年工,是合法的。
▲二、雇佣未成年工暑假工要注意什么呢?(一)用人单位应按下列要求对未成年工进行健康检查:1、安排工作岗位之前;2、工作满1年;3、年满18周岁,距前一次的体检时间已超过半年。
(二)用人单位应根据未成年工体检结果,安排其从事适合的劳动,对不能胜任原劳动岗位的,应根据医务部门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安排其他劳动。
(参见劳动部劳部发L1994〕498号《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三、用人单位招收在未成年工暑假工需要办理哪些手续?劳动部门规定,对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特殊保护实行登记制度。
用人单位招收未成年工,除符合一般用工要求外,还须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办理登记,劳动部门根据《未成年工健康检查表》、《未成年工登记表》,核发《未成年工登记证》。
未成年工须持此《登记证》上岗。
(参见劳动部劳部发〔1994〕498号《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在看过了上面关于未成年工暑假工的相关知识介绍后,我们能够知道雇佣未成年工暑假工是合法的,但一定要满足相关法律法规中所提到的保护条件以及办理相关手续。
劳动法关于童工和未成年工的规定不满16周岁的人属于童工,除特殊情况外,不能成为劳动主体。
我们国家制定有《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根据规定,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在按照国家规定并履行特定程序的前提下,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除此以外,其他任何单位禁止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刑法》还规定了雇佣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
根据规定,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佣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以下三类劳动:超强度体力劳动,或者从事高空、井下作业,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虽然法律已经明文禁止,但是使用童工的现象屡禁不绝,尤其是一些小企业因订单不确定、管理不完善等因素而使用童工的情况较为普遍,主要集中在包装、加工、玩具、电子等手工计件行业。
此外,寒暑假期间常常成为企业违法使用童工的高峰期,主要原因是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技校组织学生进厂实习时,让一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学生也从事生产劳动。
针对这种情况,企业管理者应当树立合法用工的意识,坚决不使用童工,否则会招致劳动部门的行政处罚,甚至可能构成犯罪。
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在我国,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完成了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再继续升学的,依法可以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个体劳动。
这是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享有的劳动权利,也就是这部分未成年人享有要求劳动就业的机会和按劳取酬的权利。
这与《民法通则》第11条第2款关于“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规定是一致的。
现实生活中,有人认为“未成年工”就是童工,这是一种误解,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但是,未成年工仍然属于“未成年人”,为保护他们的特殊权益,《劳动法》等相关法律都做出了特殊保护规定。
雇佣童工的法律后果包括什么导读:雇佣童工将面临行政处罚和承担社会责任。
非法招用童工将被责令改正并罚款,情节严重或涉及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将加重处罚。
社会各界可通过劳动监察或媒体曝光举报童工问题。
一、雇佣童工的法律后果包括什么根据中国的《劳动法》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雇佣童工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行政处罚和社会责任两个方面。
1.从行政处罚的角度来看,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将被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2.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用人单位使用童工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也损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权益,应当承担相应的道德和社会责任。
二、使用童工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使用童工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是明确且严厉的。
1.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将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罚,包括责令改正和罚款。
对于情节严重的用人单位,还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
2.如果用人单位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将按照相关条例规定的罚款幅度进行从重处罚。
3.用人单位还需承担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交通和食宿费用。
三、童工问题的举报途径针对童工问题,社会各界都应当积极发挥监督作用,通过合法途径进行举报。
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举报:1.向劳动监察大队进行举报,劳动监察部门将依法对涉嫌使用童工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和处理;2.通过媒体曝光,引起社会关注和执法机构的重视,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可以通过以上途径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共同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雇佣17岁童工怎么处罚童工是指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劳动工作,因此雇佣17岁员工是不属于雇佣童工的,我国法律是明文禁止公司、企业雇佣童工的,一经发现有雇佣童工行为的,将要受到严惩。
到底企业雇佣了童工怎么办呢?接下来由的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雇佣17岁童工怎么处理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一、什么是童工?依照中国《劳动法》定义,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少年、儿童。
而青少年工人是指任何超过上述定义的儿童年龄但不满十八岁的工人。
二、雇佣童工怎么办?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的罚款幅度,或者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从重处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和食宿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前款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将童工送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从责令限期改正之日起,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1万元罚款的标准处罚,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用人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由有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介绍一人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职业中介机构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的,并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吊销其职业介绍许可证。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用人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由有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介绍一人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职业中介机构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的,并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吊销其职业介绍许可证。
雇佣童工的法律后果包括什么
现在的小孩总是成熟太早懂得太多,他们中有些是想证明自己便独自去找工作,也有些是单纯的想为家里补贴家用而去找工作。
然而偏偏有许多的不法单位会雇佣什么都不知道的童工,压榨他们的劳动力,最大自己的利益,对于这些单位我们是严惩的。
那么,今天就随着律伴网小编一起来看看雇佣童工的法律后果包括什么吧。
关于雇佣童工相关法律规定
依照中国《劳动法》定义,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少年、儿童。
而青少年工人是指任何超过上述定义的儿童年龄但不满十八岁的工人。
雇佣童工(16周岁以下),童工无罪,招用单位应按未成年保护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处罚。
第六十八条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一,我国目前为止有两部法律明确禁止用人单位使用童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
2)《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364号)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上述两部法律是禁止行规定,那么用人单位一旦违反,必将招致一定的法律后果。
第二,用人单位使用童工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根据《劳动法》第94条的规定: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2)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364号)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的罚款幅度,或者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从重处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和食宿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
”
第三,如何举报:任何组织和个人对于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1)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进行举报;
2)可以通过媒体予以曝光,引入执法机构的监督与检查。
第四,童工工资能否拿到的问题。
这里存在一个悖论,不允许存在使用童工,那么又怎么会有工资呢?但是可以通过民法通则来予以寻求救济。
《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那么该未成年人可以拿到一定的补偿。
这种补偿的量相当于你所说的“童工工资”。
由上文,我们知道了关于雇佣童工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使用童工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如何举报这些雇佣童工的单位。
律伴网小编希望这篇能警醒那些雇佣童工的单位,也让大家更了解关于童工的相关法律。
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欢迎进行在线咨询。
文章来源:律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