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活动单:20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9
课题: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活动目标】: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活动重点】:1.氨基酸的种类和结构特点2.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活动难点】:脱水缩合的过程及相关注意点【活动方案】:活动一、知识梳理——填空:1.含量:占细胞鲜重的%,占细胞干重的%。
2.组成元素:蛋白质的基本元素是;有些还含有3.基本组成单位:是,有约种,结构通式是。
有种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婴儿有种,比成人多一种),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取,这些氨基酸称为,如、另外12种氨基酸是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叫做;谷类尤其是玉米的蛋白质中缺少,肉类、蛋类、奶制品、大豆制品则一般不会缺少,因此评价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格外注重其中的含量。
4.氨基酸相互结合的方式是,脱下的水中的氧来自,氢来自。
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叫,结构为,由两个氨基酸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由多个氨基酸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这些肽链直线,也同一个平面上,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5.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从氨基酸上来看,是由于氨基酸的不同、成百上千、千变万化;从结构上来看,是由于千差万别。
6.蛋白质的功能(你能举例说明吗?)①结构蛋白,②功能,如③功能,如④功能,如⑤功能,如活动二、难点剖析-----计算:1.当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成一条肽链时,形成的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 ;当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成m条肽链时,形成的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 。
2.在一条肽链的两端一定分别是—COOH和—NH2。
一条肽链所含—COOH 和—NH2数量至少都是个;m条肽链所含—COOH和—NH2数量至少都是个。
3.多肽或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失去的水分。
2018-2018学年度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2018年高考考试说明,准确把握考情、教情、学情,制定有效的备考策略,力争使我校生物学科在2018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复习时间:2018年9月至2018年2月三、复习目标:扎实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复习策略:1、抓“双基”、过“三关”、树立“四个意识”抓双基: 以章节为单位,不过分强调章节、模块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相对独立进行复习,不遗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掌握好每个知识板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训练题以基础题型和中等难度题为主,紧扣课标。
过三关: 消化关、简化关、序化和优化关。
四个意识: 系统意识、基础意识、学生意识、效率意识。
2、加强研究研究新模式的变化,研究命题方向,研究复习方法。
明确主干知识包含的概念、命题和必须达到的认知层次;梳理单元知识点,明确知识点的层次,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教学中不断教会学生复习的方法;优化常规复习的备、讲、复、批、考各个环节。
3、适应新高考用课程观取代教材观的重大变化,整合各种课程资源(苏教版、人教版),优化学习内容。
4、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考效益。
(1)加强团结合作,形成合力,打好团体战。
(2)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管理。
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地点,要有计划性。
(3)优化备课方式。
集体备课要实现由备教案向备学案的过渡,由备教学内容、备知识梳理向备教学实施的过渡。
(4)优化备课内容。
要认真关注三情(考情、学情、材料情况)、三生(尖子生、边缘生、学困生)等问题。
5、优化训练。
一方面巩固学习成果,另一方面提高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做题技巧。
(1)精心选题。
选题以“三新”(新材料、新情景、新视角)题型为主。
(2)进行“滚动式”训练。
时间间隔以二周或三周为宜。
习题的编制既要适当兼顾之前复习内容,以求温故知新,又要重点训练本周所复习的内容,一方面弥补教学过程中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对重点内容在夯实。
江苏省射阳县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活动单(1)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射阳县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活动单(1)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射阳县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活动单(1)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活动目标】: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活动重点】:1.常见元素的种类,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主要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的种类2.实验探究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活动难点】:实验探究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
【活动方案】:活动一、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1、种类含量: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细胞中最常见的化学元素有多种,最基本元素是 ,主要元素是大量元素有,微量元素有。
无论是干重还是鲜重,组成细胞的元素中这4种元素的含量最多。
2、存在形式:在化合物中,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形式存在。
3、生理作用:(1)组成化合物进而构成(2)影响生物体的,如缺碘患大脖子病。
练习:黄金搭档组合维生素片中含钙、铁、锌、硒等元素,其中属于组成生物体大量元素A.钙ﻩB.铁ﻩ C.锌ﻩ D.硒活动二、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是由组成的,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是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得,所以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元素为细胞所特有的,生命源于 .2。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因为生物体是的从无机自然界获取组成自身的物质。
课题: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活动目标】:1、理解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生理功能2、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3、了解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和作用【活动重点】: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生理功能【活动难点】: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生理功能【活动方案】:活动一、知识梳理:1、研究发现细胞膜主要由和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最丰富,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的种类和越多。
2、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它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什么作用?(1)(2)(3)此外还有分泌、排泄、免疫等功能。
3、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它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和它对植物细胞有和的作用活动二、难点剖析: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实例及应用:变形虫运动;人体内白细胞吞噬病菌;胞吞、胞吐作用;受精作用;动植物细胞融合;植物体细胞的杂交等。
2、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其结构基础是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3、简述成分、结构、功能相互关系(图示形式)活动三、实验探讨:1、实验原理:细胞内的物质是有,如果把细胞放在清水里,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到细胞膜了。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所以容易获得较为纯净的细胞膜。
2、方法步骤:(1)用滴管吸取少量,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2)在下观察,待清晰后,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在另一侧用吸引,不要把细胞吸跑。
(3)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发生的变化:。
【反馈练习】:1、将人红细胞置于盛有下列液体的离心管中。
10分钟后离心,得到沉淀物和上清液,则上清液中K+含量最高的离心管内盛有A.10%氯化钠溶液B.0.9%氯化钠溶液C.20%蔗糖溶液D.蒸馏水2、用水解肽聚糖的酶处理某生物细胞,外层结构发生变化,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生物是A.牛B.硝化细菌C.蓝藻D.水稻3、细胞膜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等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A.糖蛋白B.磷脂C.脂肪D.核酸4、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膜的生理功能A、保护性屏障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信息的接受和传递D、能量的转换和释放5、胆固醇、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形态的蛋白质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6、白细胞吞噬病菌的事实说明了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可以流动的C.大分子物质能通过细胞膜D.细胞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7、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的分析时,需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细胞及其分子组成第3讲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课时作业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细胞及其分子组成第3讲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课时作业)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细胞及其分子组成第3讲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课时作业的全部内容。
第一单元细胞及其分子组成第3讲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选择题1.氨基酸结构通式中R基不同,决定( )A.生物种类不同B.肽键数目不同C.氨基酸的种类不同D.蛋白质的种类不同解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这20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不同。
因此,氨基酸结构通式中R基不同,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答案:C2.下列各项关于氨基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氨基酸是蛋白质分子的组成单位,由氨基和羧基组成B.每个氨基酸分子都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多肽D.组成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解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成分是氨基、羧基、中心碳原子、氢、R基组成,A错误;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B错误;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叫二肽,C 错误;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D正确。
答案:D3.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以下关于蛋白质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种蛋白质分子都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B.一个蛋白质分子只能由一条肽链构成C.相同种类、数目的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可能不同D.相同种类和数量的氨基酸只能构成同一种类的蛋白质解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但不是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20种,应该是小于或等于20种,A错误;一个蛋白质分子可由几条肽链构成,B错误;相同种类、数目的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可能不同,C正确;氨基酸的种类、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可能不同,因此不一定是相同的蛋白质,D错误.答案:C4.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同时生成一分子水,该水分子中的氢来自( )A.氨基B.羧基C.氨基和羧基D.连在C原子上的H解析: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时,一个氨基酸上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上的羧基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肽键,即“-NH—CO—”,同时氨基上的“—H”和羧基上的“—OH”结合生成水,所以水分子中的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氧来自于羧基。
课题: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活动目标】:1、了解各细胞器的功能2、理解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活动重点】:各种细胞器的功能【活动难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活动方案】:活动一、知识梳理:1、分离各种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
2、在细胞质基质中,除了细胞器外,还有呈胶质状的,由等物质组成,在其中进行着多种,因此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
3、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是细胞内“消化车间”。
液泡主要存在于细胞中,主要功能是。
中心体存在于细胞中,与细胞的有关。
活动二、难点剖析1.有关细胞器的归类总结(1)从结构分析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无膜性结构的细胞器有(2)从功能分析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3)从成分分析含有少量遗传物质DNA的细胞器有,因而能独立遗传。
含有RNA的细胞器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4)从分布分析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5)从联系上分析细胞器膜之间以“出芽”方式形成囊泡而发生相互转化的细胞器有,生物膜的转化中心是。
2.线粒体和叶绿体比较3.区分几种易混的特殊细胞:1.神经细胞:2.根尖分生区细胞:3.癌细胞:4.干细胞:5.叶肉细胞,保卫细胞:活动三、实验探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1、实验原理:叶绿体主要分布于,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形态多样,有圆球状,线性等,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使线粒体呈现,细胞质接近无色。
2、实验选材:选择来观察叶绿体,选择来观察线粒体。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B.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D.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2.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B.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红细胞膜蛋白而导致溶血C.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D.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3.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内DNA的合成都需要DNA片段作为引物B.真核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细胞内的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出蛋白质都需要DNA和RNA的参与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5.哺乳动物的催产素具有催产和排乳的作用,加压素具有升高血压和减少排尿的作用。
两者结构简式如下图,各氨基酸残基用3个字母缩写表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激素都是由八肽环和三肽侧链构成的多肽类化合物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的水分子中氢全部来自氨基C.肽链中游离氨基的数目与参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无关D.两种激素间因2个氨基酸种类不同导致生理功能不同6.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7.如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IAA浸泡30 min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IAA的清水。
课题: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活动目标】:1、掌握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自由组合现象的理论解释、细胞学基础及实质,测交实验的目的、实验结果与结论,2、自由组合定律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应用,对F1配子和F2不同性状个体的种类、比例的分析,自由组合定律中遗传问题的分析方法等。
【活动重点】:在探究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中总结自由组合定律。
【活动难点】:1、对F1配子和F2不同性状个体的种类、比例的分析,2、自由组合定律中遗传问题的分析方法【活动方案】:活动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只考虑其中的任意一对相对性状,则其F2性状分离比应为。
而同时考虑两对相对性状,则F2表现型有种,比例为;其中重组类型在F2所占的比例为。
2、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①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②自交后代中,基因型有种,表现型有种。
③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④测交后代中,基因型有种,表现型有种,表现型之比为。
3、将“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的科学家是。
被世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
活动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每对相对性状的分析结果——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2、假设豌豆的粒色和粒形分别由一对基因控制,进行分析3、相对性状的分离是各自独立、互不干扰的,非相对性状的组合是随机的活动四:对“解释”正确与否的验证──测交1、孟德尔的设计思路: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能真实反映出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
2、用F1(YyRr)与隐性亲本(yyrr)杂交。
按照解释,F1产生YR、Yr、yR、yr四种数目相等的配子,yyrr个体产生一种yr配子。
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可随机组合,形成YyRr(黄圆)、Yyrr(黄皱)、yyRr(绿圆)、yyrr(绿皱)四种基因型和表现型。
3、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结果:不论以F1作父本还是作母本,都与预测结果相同,验证了解释的正确性。
活动五: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的。
课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活动目标】: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活动重点】: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活动难点】: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贡献和局限性。
2、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物种等概念的判断及相关计算【活动方案】:活动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基本观点是:、、、2、意义:科学地解释了的原因,揭示了生命现象具有性和性的原因,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有力的武器。
3、局限性: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达尔文是否做出科学的解释?达尔文对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水平?达尔文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过程,能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练一练: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②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③变异是不定向的;④变异是定向的;⑤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A ②④⑤B ②③⑤C ①②④D ①③⑤活动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主要内容:①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的基本单位;②提供进化的原材料;③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在的作用下,发生定向改变;④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2、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个体所含有的。
基因频率是指某个基因占的比率。
3、相关计算(1)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例题:1、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眼(a)是显性。
在一个有30000人的群体中,蓝眼的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杂合子的个体有14400人。
那么,在这一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0.64和0.36B、0.36和0.64C、0.50和0.50D、0.82和0.18例题: 2、对某校学生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有患者65人,那么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A、4.4%B、5.1%C、6.8%D、10.2%(2)通过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例题:3、对某一种群进行调查时,发现隐性性状者(等位基因用A,a表示)占9%,则AA、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想一想为什么?在一个随机交配的自然种群中,对于X染色体上的某致病基因来说,雄性中的发病率就是该基因的基因频率。
课题: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活动目标】:
1、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2、举例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活动重点】: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活动难点】: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活动方案】:
活动一、育种的类型:
(一)选择育种古代人们利用生物的变异,通过,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这种育种方式的缺点
是:。
(二)目前常用的育种方法主要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组织培养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植物激素育种等。
活动二、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
1、诱变育种(1)原理:
(2)方法:用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中子、激光、电离辐射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硫酸二乙脂、秋水仙素等各种化学药剂)或空间诱变育种(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等条件)来处理生物。
(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间期
(4)优点:能提高,加速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变异范围广。
(5)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有盲目性。
(6)举例:青霉素高产菌株、太空椒、高产小麦、“黑农五号”“彩色小麦”等
2、杂交育种
(1)原理:
(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
(不同个体杂交,然后连续自交,筛选所
需纯合子)
(3)发生时期:有性生殖的
(4)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
(5)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需要的优良性状。
(6)举例:矮茎抗锈病小麦等
活动三、多倍体育种与单倍体育种
1、多倍体育种
(1)原理:
(2)方法:
(3)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4)缺点:结实率低,发育延迟。
(5)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2、单倍体育种
(1)原理:
(2)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
导。
(3)优点: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加速育种进程。
(4)缺点:技术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多限于植物。
(5)举例:“京花一号”小麦活动三:其他育种方法: 1、细胞工程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