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课标改编版第2部分 第5章 第2讲 视图与投影_16-17
- 格式:pdf
- 大小:135.10 KB
- 文档页数:3
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与视图》全章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投影的概念与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投影的概念,掌握各种投影的分类。
2. 能够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投影的概念:平行投影、中心投影。
2. 投影的分类:正投影、斜投影。
3. 投影的基本性质。
教学步骤:1. 引入投影的概念,展示各种投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讲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定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两种投影的特点。
3. 介绍正投影和斜投影的分类,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区分两种投影。
4. 引导学生总结投影的基本性质,如相似性、形状不变等。
5.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投影的概念和分类。
2. 学生能够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视图的定义与分类教学目标:1. 理解视图的定义,掌握各种视图的分类。
2. 能够运用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视图的定义: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2. 视图的分类: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3. 视图的基本性质。
教学步骤:1. 引入视图的概念,展示各种视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讲解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定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三种视图的特点。
3. 介绍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的分类,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区分三种视图。
4. 引导学生总结视图的基本性质,如相互补充、完整性等。
5.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视图的定义和分类。
2. 学生能够运用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学目标:1. 掌握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画法。
2. 能够运用三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2. 三视图的画法与特点。
教学步骤:1. 讲解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三视图的画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各种几何体的三视图特点。
2. 引导学生动手画出各种几何体的三视图,并观察其特点。
视图
展空间观念;
探索基本几何体(圆柱、圆锥、球)与其三种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之间的
上面照射这本字典,得到正投影图形是什么?
如图,这个物体可以看做是由什么几何体组成的?
附答案
参照教材提供的几何体,提出问题:
)你能在下列图形中找出上面几何体对应的主视
板书设计:。
教学中将重点放在怎样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三视图本身的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实物,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去感受将实物转化为常见几何模型的意识,感受三视图的内在变化与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通过运用各种启发、激励的语言,以及组织。
视图
视图中有哪些部分对应相等?左视图与俯视图呢?
得到两个结论:(
最后学生动手完善画出上述三棱柱的正确的三种视图。
四棱柱三种视图的画法。
先由学生想象,然后动手画出四棱柱的主视图、
于俯视图中两条虚
节
活动目的:巩固棱柱视图的画法
哪些感悟?还有哪些困惑?
视图(第二课时)
本节课关注的是学生能否利用已学过的视图知识进一步画出较复杂的三棱柱、四棱柱的视图。
其
并鼓励他们大胆走上讲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法及其合理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了使学生更易理解知识,可让学生。
第5章视图与投影视图 (一 )教学目标:1.经历由实物抽象出几何体的过程,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2.会画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体会这几种几何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3.会画直棱柱(仅限于直三棱柱和直四棱柱)的三种视图,体会这几种几何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4. 会根据三视图描述原几何体.教学重点:掌握局部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画法.掌握直棱柱的三视图的画法.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原几何体.教学难点:几何体与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培养空间想像观念.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观察实践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过程补充完善一、实物观察、空间想像设置: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方块,搭建一个立体图形,让同学们画出三视图.而后,再要求学生利用手中12块正方形的方块实物,搭建2个立体图形,并画出它们的三视图.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观察、作图.议一议1.图5 -14中物体的形状分别可以看成什么样的几何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这些几何体,它们的形状各是什么样的?2.在图5 -15中找出图5 -14中各物体的主视图.3.图5 -14中各物体的左视图是什么?俯视图呢?观察: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直三棱柱、直四棱柱,根据你所摆放的位置经过想像,再抽象出这两个直棱柱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绘制:请你将抽象出来的三种视图画出来,并与同伴交流.比拟:小亮画出了其中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你认为他画的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拓展:当你手中的两个直棱柱摆放的角度变化时,它们的三种视图是否会随之改变?试一试.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观察、动手、动脑,同桌交流.学生观察、画图、交流,上台演示.学生观察自己所摆设的两个直棱柱实物.想像――抽象――绘制――比拟――拓展注意:在画视图时,看得见局部的轮廓线通常画成实线,看不见局部的轮廓通常画成虚线.二、小组合作,人际互动想一想如图5 -16 ,是一个蒙古包的照片,小明认为这个蒙古包可以看成用5 -17所示的几何体,你能帮小明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吗? 学生观察、理解、同桌交流.三、典例解析例1. 图中三视图表示的物体是.答案:长方体三视图画法四注意:1.注意物体摆放的位置对应训练:1. 假设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都相同,那么该几何体可能是.2. 一个长度,高都互不相等的长方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都是.3. 圆柱的主视图与左视图,形状都是.4. 圆锥的主视图与左视图,形状都是.根据以下俯视图,找出对应的物体.5. (1 )对应;(2 )对应;(3 )对应;(4 )对应;(5 )对应.例2..如图,说出以下各几何体的名称,并指出哪些几何体属于棱柱,其中可以由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几何体是哪几个?对应训练:1.一个四棱柱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那么这个四棱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可能是( ) 答案:正方体或球答案:矩形答案:形状相同;矩形答案:形状相同;等腰三角形答案:(1 )D, (2 )A, (3 )E, (4 )C, (5 )B答案:(1 )正方体;(2 )圆锥;(3 )三棱形;(4 )四棱形;(5 )圆台;(6 )球;(7 )圆柱;(8 )长方体;(9 )长方体;(10 )四棱柱;(11 )六棱锥;(12)五棱柱.其中(1 ) , (3 ) , (4 ) , (8 ) , (9 ) , (11 ) , (12 )属于棱柱体;(2 ) , (5 ) , (6 ) , (7 )是由不同的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几何体.答案:1.D2.实线,虚线;3.圆锥,正四棱锥,倒放的正三棱柱等;4.A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1 ) (2 ) (3 ) (4 ) (5 )A B C D E(1 ) (2 ) (3 ) (4 ) (5 ) (6 )(7 ) (8 ) (9 ) (10 ) (11 )(12 )2.画视图时 ,看得见的轮廓线通常画成 ,看不见的局部通常画成 .3.举两个左视图是三角形的物体例子: , .4. 以下图形中左视图是 的是 ( )A B C D5.画出右方实物的三视图 . 解:6.五棱锥、五棱柱三视图所表示的物体是 . 巧解与探究:例3.一张桌子摆放假设干碟子 ,从三个方向上看 ,三种视图如以下图所示 ,那么这张桌子上共有 个碟子 .对应训练:1. 以下图是正方体分割后的一局部 ,它的另一局部为以下图形中的 ( )能力升华: 由三视图确定原实物小立方体的个数 例 4.如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那么这个立体图形中的小正方体一共有 ( ) A.7块 B.8块 C.9块 D.10块答案:12.分析:从三视图到确定实物 ,应先根据主视图和俯视图情况分析 ,再结合左视图的情况定出实物 ,最|后便可得出这个立方体组合的小正方体个数.分析:根据主视图和俯俯视图主视图 左视图 图3A. B. C. D.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主解:从正视图最|左边有3层可以判定出俯视图A B ,中最|大的一个有3层 ,正视图中间是1层 ,可以判定出俯视图C D ,都有1层 ,正视图最|右边是2层 ,可以判定出俯视图E 有2层.从左视图最|左边是3层 ,可知A 有3层.左视图中间有2层 ,又C 有1层 ,因此B 必须有2层.所以 ,321129++++= (块 ). 应选C由主视图、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的个数 例5.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简单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1所示. (1 )请你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一种左视图; (2 )假设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块数为n ,请你写出n 的所有可能值. 解: (1 )左视图共有5种情况 ,只要画对其中之一便可.根据主视图和俯视图可综合判出简单几何体的可能情况 (其中俯视图中的数字表示垂直方向小正方体的个数 )如以下图所示. 俯 视 图 左 视 图俯 视 图 左 视 图(2 )由上面 (1 )的9种可能情况可知:n 的所有可能值为:891011,,,. 对应训练:1 11 2 3231 1 1 1 21 2 32 2 1 23 2 1 1 2 3 2 31 2 3231 1 2231 2 12 31 2 2 视图 ,先确定左视图的可能情况 ,然后再确定实物情况 ,得出n 的可能值.2. 50a 2cm 2;A B C D E 3 2 1 1 2如下图的积木是有16块棱长为a cm_____ ..四、课堂总结、本节课主要通过对由实物抽象出几何体的过程,开展大家的空间想像能力.在画实物的视图时,必须首|先对实物进行合理的抽象,即把实物抽象成相应的几何体,在此根底上再画其视图.而且也会根据三视图描述几何体.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观察――绘制――比拟――拓展,来完成学习内容的.在学习中注意想像和抽象,即把实物抽象成相应的几何体,在此根底上再画其视图.五、布置作业课本习题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