⑹钢尺对准及读数误差
在量距时,由于钢尺对点误差、测钎安置误差及读数误差都 会使量距产生误差。这些误差是偶然误差,所以量距时,应 仔细认真。并采用多次丈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以提高量距精 度。此外,钢尺基本分划为1mm,一般读数也到毫米,若 不仔细会产生较大误差,所以测量时要认真仔细。
Δl=l’-l0 任一长度l尺长改正公式为:
Δld=Δl×l/l0 ⑵温度改正
(4-3)
设钢尺在检定时的温度为t0℃,丈量时的温度为t℃,钢尺的 线膨胀系数α(一般为0.0000125/℃)。则某尺段l的温度改
正为: Δlt=α(t-t0)l
(4-4)
⑶倾斜改正
设沿地面量斜距为l,测得高差为h,换成平距d要进行倾斜改
往返测,丈量次数视量边精度要求而定
③测量桩顶高程——往返观测,往返所测高差之差,不超过 ±10mm,如在限差之内,取平均值作为观测成果。
这种量距法称为串尺法量距。
四、钢尺量距成果整理
精密量距中,每一尺段需进行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及倾斜改 正,求出改正后的尺段长度。
⑴尺长改正
钢尺名义长度l0一般和实际长度不相等,每量一段都需加入 尺长改正。在标准拉力、标准温度下经过检定实际长度为l’, 其差值Δl为整尺段的尺长改正,即
①定线——经纬仪定线、钢尺概量,打木桩、划线。
②量距——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相邻两木桩之间的距离。每 尺段要移动钢尺位置丈量三次,三次测得的结果的较差视
不同要求而定,一般不得超过2~3mm,否则要重量。若在 限差以内,则取平均值。作为此尺段的观测成果。标准拉力 (30m尺子,100N)。测记温度,估读到0.5℃。
量距法。
为了提高精度,一般采用往返丈量。 量距精度以相对误差表示,通常化为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 K=|D往-D返|/D平均=1/M M=D平均/|ΔD| 两点间水平距离为:D=1/2(D往+D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