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3.5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_氧平衡(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教学目标1.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2.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为什么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3.理解碳—氧平衡的概念。
4.掌握人类活动对碳—氧平衡的影响,并了解如何保护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碳—氧平衡的概念。
3.人类活动对碳—氧平衡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碳—氧平衡的概念。
3.人类活动对碳—氧平衡的影响。
4.生物圈中其他物种对碳—氧平衡的影响。
2. 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示范、演示、讲解等方式,全面深入地介绍教学内容。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并展示成果。
3.观察实验:在课堂上进行有关绿色植物、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实验。
1. 热身教师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和小测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 授课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师介绍了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植物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生产者,植物在光能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
此外,还介绍了植物对地球的其他方面的重要作用,如稳定气候、保护土壤等。
2.碳—氧平衡的概念教师介绍了碳—氧平衡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内各种物质的流动关系。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有机物的循环,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呼吸作用等。
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和氧气在生态系统中的十分重要的作用。
3.人类活动对碳—氧平衡的影响教师介绍人类活动对碳—氧平衡的影响,并让学生了解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从而导致气候发生变化。
讲述人类活动对碳—氧平衡的影响有哪些,如开垦土地、燃烧化石燃料等。
4.其他物种对碳—氧平衡的影响教师介绍生物圈中其他物种对碳—氧平衡的影响,如微生物对植物原材料的分解,同时释放出有害物质。
3. 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有关绿色植物、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实验。
了解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圈碳循环和总体解释植物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2.学习植物与环境CO2、O2和水分浓度的关系。
3.了解绿色植物如何影响和维持生态平衡。
二、教学内容1.生物圈碳循环的介绍(1)概述:碳是生命体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与生态平衡息息相关。
碳循环是生物圈环境的一个重要循环之一,包括有机质的氧化分解和化石燃料的燃烧等过程,其作用和世界上气候变化及生态危机的发展紧密相关。
(2)植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并利用阳光合成氧气和有机物,充分展示了他们在碳循环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2.植物与环境CO2、O2和水浓度关系探讨(1)植物与CO2浓度的关系呼吸和光合作用两个过程在植物的生命过程中都有参与,呼吸消耗大量的氧气,而光合作用则反之,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当CO2浓度升高时,植物会加速光合作用的过程,增加有机物的合成和二氧化碳的吸收。
因此CO2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好,生物的总量也就越大。
(2)植物与O2浓度的关系植物需要充足的氧气来进行呼吸过程。
当环境中氧气浓度过低,生物的呼吸会出现困难,会影响生物体的生存和繁衍。
(3)植物与水分浓度的关系水分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必要条件,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生物物质的重要成分,只有在充足的水分条件下,植物才能正常进行其生命活动。
因此水分在植物生长中极其重要,缺水的环境将导致植物的死亡和生物量减少。
3.绿色植物的生态平衡(1)植物的生态学意义植物不仅有功能美观和雕塑造型的作用,而且对生态系统起着关键的维护和调控作用。
植物具有吸收温室气体和调节气候的作用,还能减少水土流失和防治沙漠化的作用。
(2)植物的调节作用植物的群落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量,减轻夏季干旱的影响和防护土壤侵蚀,降低地表温度,减少环境对人体的污染。
(3)绿色植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绿色植物能够去除有害气体,提高大气质量,将土地植被化可以降低水土流失风险。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教案
●板书设计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一、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氧气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水 三、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碳—氧平衡
2.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3.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措施
(1)寻求国际合作,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2)植树造林、种草,发挥绿色植物的作用 四、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叶绿体
光能
−−→−有机物+氧气 (储存着能量)
2.光合作用的实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
3.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一、教案概述有关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原理。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过程中碳氧平衡的维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绿色植物与碳氧平衡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形象直观地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五、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中的绿色植物,引起学生对绿色植物的兴趣,并提出问题:“绿色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介绍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其产物。
3. 绿色植物与碳氧平衡:讲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 实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中的作用,如森林、绿化带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绿色植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保护绿色植物的建议。
6.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现象,如植物呼吸、光合作用产物等。
7.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绘制一幅关于绿色植物与碳氧平衡的思维导图。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光合作用概念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作用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环保意识和关爱大自然情感的培养。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包括光合作用的过程演示、绿色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等。
2. 准备户外观察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材料和工具。
3. 准备关于绿色植物与碳氧平衡的思考题和作业。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教案一、教学目标: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3、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4、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2.光合作用的条件。
教学难点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及操作。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把两节课合并为一节课,课时比较紧,而且这节课还要做实验,所以很担心课堂上的40分钟不够用。
因为前面几个班的同学做过实验,效果并不显著,可能近来天气太冷,见阳光的时间较少,所以叶片没有形成足够的有机物,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先把理论知识说完,把实验原理说清楚,把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所以需要掌握的要点全部讲清楚,然后再让学生做实验,这样的安排时间上比较容易掌握,而且学生对于实验所应该得到的实验结果比较易估算到,对于失败的原因学生也能自己分析,所以比较过后,发现这样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
陈家集中学集体备课活页(主页)三、作业实践(5min)(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巡回指导,个别辅导,并把题让学生展示在黑板上,全班共同学习)【反思总结,质疑求学】(5min)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想知道什么?2、小组内合作任务完成情况(组长评:好、中、差)3、达标练习完成情况(教师评:好、中、差)(二)光合作用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1、自读教材知识2、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碳—氧平衡(2)、碳一氧平衡会被打破吗?你认为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果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过多会对生物圈造成什么样的影响(3)、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预防?(三)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光合作用公式2、根据公式,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如何做?3、金鱼藻在阳光照耀下生成的气泡中的气体是()A 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 C 氧气 D 煤气2、下列能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多选)()A 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 C 水 D 太阳光4、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A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C 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作业实践】1、小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了24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课题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教学重点1.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实质。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难点设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真的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
方法小组合作;讲授法手段多媒体达标检测必做题书本P131练习题第一、二、三题选做题书P131技能训练教学过程课堂模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展示目标1.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导学一、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观察演示实验操作,思考:(1)实验装置里的金鱼藻在阳光下是否放出了气泡?。
(2)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口,看到有何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二、画面(1)中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小白鼠为什么会死去?画面(2)中蜡烛为什么不熄灭?其学习任务一:自主学习或同组讨论.并将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产生了氧尝试应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对自然界有什么好处?学习任务二:探究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同学们仔细观察、思考大屏幕上的图P75,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结果小组讨论、交流,不同实验装置燃烧时所需的氧气从哪里来?植物为什么也能很好地生长?画面(3)中为什么二者放在一起时,却都能正常地活着,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是否总能成功?此实验成功的条件是什么?三、1、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1)碳—氧平衡会打破吗?在什么情况下会打破?我们应当怎样预防?(2)联系自己的生活环境,谈谈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原理。
(3)二氧化碳增多已经给环境带来了什么影响?(4)请同学们预测一下,如果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再继续增多,将会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什么变化,对人类有什么影响?2、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
原因:种植过密,会影响光合作用。
种植过稀,浪费光源。
四、归纳总结:光合作用和反应式中的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状况。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一、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氧气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水
四、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叶绿体光能
−−→−有机物+氧气 (储存着能量)
2.光合作用的实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
3.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
教学反思: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2、说明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观察演示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
情感目标:
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呼吸作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
对呼吸作用三个演示实验现象的准备分析: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教学方法:观察,总结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
有人酷爱花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更新居室的空气,于是在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
你认为这种做法科学吗?为什么?植物呼吸作用与我们平时所说呼吸相同吗
授新课
一、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
教师操作示范“演示实验”种子呼吸时放热,学生认真观察,哪一个水瓶温度高?
师提问,学生思考:
1.为什么甲瓶温度高出很多?
2.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发生了能量变化吗?怎样变化的?
师总结:种子萌发时,它所含有的有机物发生了分解,释放出了能量用于种子萌发,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除了能量的变化外,细胞中的有机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操作示范“演示实验”种子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同学认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找同学回答
学生思考:为什么瓶中液体会变浑浊?说明种子萌发过程中放出的是什么气体?
学生归纳:说明种子萌发时放出了二氧化碳。
师总结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来自于种子里的有机物。
有机物分解产生了二氧化碳,还产生了水。
教师操作示范“演示实验”种子呼吸时吸收氧。
同学认真观,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找同学回答。
学生思考:为什么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的燃烧情况不一样?
学生总结:这是因为甲瓶里缺少氧气。
师及时小结科学实验证明: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时,还需要氧的参与。
甲瓶中的氧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
学生思考讨论:根据三组实验的分析结果,请大家归纳出呼吸作用的过程。
(提示:有机物,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
学生总结,师补充讲述: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种变化不只发生在萌发的种子当中,而且发生在所有植物细胞的内部。
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学生思考讨论:
1、回忆细胞中“能量转换器”的知识,你能说出呼吸作用发生在细胞的什么结构吗?
2、植物的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吗?
3植物在白天,夜晚是否进行呼吸作用
4、你能归纳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吗?
5、假如你是农业学家,你会建议植物多进行呼吸作用还是少些?怎样使到植物的果实又大又甜?
6、为什么说早上太阳没出来时去树林里运动会对身体不好?(
板书: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
(回忆)“食物链中有机物的传递”的知识,想一想,除了植物,在食物链上戴德尔其他生物师如何获得能量的?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学生阅读文字回答: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除了为自己所用之外,还通过食物链,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参与构建其他生物体,并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在这些生物体内,有机物分解、提供能量的方式与绿色植物体内是一样的,都是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
也就是说,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
三、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师:通过这几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放出氧,而其他所有的生物包括植物自己都要呼吸,吸进氧呼出二氧化碳,这样大气中的碳—氧如何保持平衡呢?大家阅读P130的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并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碳—氧平衡会打破吗?在什么情况下会打破?我们应当怎样预防?
(2)联系自己的生活环境,谈谈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原理。
(3)二氧化碳增多已经给环境带来了什么影响?
(4)请同学们预测一下,如果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再继续增多,将会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什么变化,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学生自学阅读、讨论回答问题。
请学生阅读书131页“技能训练”,并回答下面问题:环境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强弱有什么影响?请将推理过程有顺序地写下来,并相互交流。
(回答:环境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强弱有影响。
一般地,环境温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强。
因为:
1.甜瓜的品种相同,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又基本相同,白天的温度也相同,所以两地的甜瓜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2.甲地的甜瓜含糖量比乙地的高,说明甲地甜瓜消耗有机物的量比乙地的少。
3.生物体内只有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由此可知,甲地的甜瓜的呼吸作用比乙地的弱。
4.因为甲地的夜间温度比乙地的低,说明环境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强弱有影响。
一般地,环境温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强。
)
课堂小结:学生小结
练习:课本131页习题
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
演示1结论: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概念:
演示2结论: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公式:
演示3结论: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会消耗氧气实质:
二、呼吸作用师生物的共同特征
三、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