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四首峨眉山月歌讲义新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2.49 MB
- 文档页数:20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峨眉山月歌》是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的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是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作。
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
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羌江水中,月影总是随江流。
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
全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干里蜀江行旅图。
这首诗构思精巧,意境清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自然天成,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依恋家乡,思念亲友”的柔婉,是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升入初中,对于诗歌的鉴赏,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为了提高学生自主鉴赏诗歌的能力,必须从方法上予以指导。
这节课将从诵读——思境——品情的角度教学生赏析诗歌。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诵读这首诗,把握读音、节奏、语气和语调,揣摩诗歌意境,体味作者情感。
2.指导学生通过品析语言,揣摩诗歌的意境,挖掘“月亮”意象,体味诗人情感。
3.体会诗人留恋故乡、思念亲友的情感以及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想象揣摩诗歌的意境,挖掘“月亮”意象,体味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挖掘“月亮”意象,体味诗人留恋故乡、思念亲友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教学PPT,制作“月文化”微课,配置朗诵音乐,学生搜集李白的资料,准备这首诗的诗配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李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诗人,谁来把他介绍一下?(学生介绍,教师适当补充完善)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他平生最爱的两样东西,一是酒,二是月亮。
在他留下的1050首诗歌中,有近四百首写月亮的诗,可以说,月亮是李白的诗魂。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最早的一首写月亮的诗——《峨眉山月歌》,这是李白26岁第一次离开家乡四川,出外远游时所作。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李白的基本资料引出话题,由李白的诗魂引入《峨眉山月歌》,导入自然流畅,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