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改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6
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例1】: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例2】:我们不能浪费时间.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1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终身难忘.13、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14、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15、巍峨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反问句上删除反问语气词“怎么、难道”和句尾疑问助词“呢、吗”.(4)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例1】我们怎么能言而无信呢?我们不能言而无信.【例2】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练习】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5.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6.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7.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8.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9、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10、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11、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1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13、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14、这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15、天上的星星能数得清吗?。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陈述句和反问句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掌握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方法。
教学内容:1.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定义。
2.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陈述句和反问句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
2. 讲解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方法,如将陈述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等。
3. 进行师生互动,让学生尝试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并进行反馈和纠正。
练习:1. 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我今天要去图书馆。
她不喜欢吃辣椒。
第二章: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技巧。
2. 培养学生将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的能力。
1.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技巧。
2. 练习将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
教学步骤:1. 回顾陈述句与反问句的概念和转换方法。
2. 讲解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技巧,如使用疑问词、调整语序等。
3. 进行师生互动,让学生尝试将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并进行反馈和纠正。
练习:1. 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他每天都锻炼身体。
她们已经完成了作业。
2. 将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你不是喜欢吃巧克力吗?我们不应该迟到吗?第三章: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运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运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陈述句与反问句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运用方法。
2. 练习运用陈述句与反问句进行交流。
1. 回顾陈述句与反问句的概念和转换方法。
2. 讲解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运用方法,如在对话中使用反问句引起对方注意,用陈述句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3. 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让学生运用陈述句与反问句进行交流,并进行反馈和纠正。
练习:1. 用陈述句和反问句完成下列对话。
A:你喜欢旅行吗?B:2. 编写一段对话,运用陈述句和反问句进行交流。
第四章:陈述句与反问句的难点解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决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过程中遇到的难点。
小学语文必会知识——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简单实用改法」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知识测试的一个重点,要想考试不丢分,方法很重要。
今天,给各位亲分享一个简单的两步修改法:一、陈述句改反问句第一步:判断句子主要表达什么意思,找准重点部分,再在这一部分中找到句子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并把它改成相反意思的词。
第二步:在句子中加上“……难道……吗”或“……怎么……呢”注意将句号改为问号。
例如:1.那些美好的记忆,我不会忘记。
这个句子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在后一句:“我不会忘记”所以,第一步在这一部分找到表示否定的词“不会”将其改为“会”第二步:加上“……难道……吗”或“……怎么……呢”将句号改为问号。
改:难道那些美好的记忆,我会忘记吗?那些美好的记忆,我怎么会忘记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句子有两个表示肯定或否定词,这时就要判断句子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例如: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
里面有两个表示肯定的词:“是”和“想”,读读句子就知道,要表达的主义意思是“想干什么”而不是“是什么”因此,要改的词就是“想”句子改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怎么不想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呢?今天是我的生日,难道我不想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吗?二、反问句改陈述句第一步:判断句子主要表达什么意思,找准重点部分,再在这一部分中找到句子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并把它改成相反意思的词。
第二步:去掉句子中“……难道……吗”或“……怎么……呢”注意将问号改为句号。
例如:不劳动,连棵花草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句子中有3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不”“养不活”“不是”句子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是不是什么”因此,要将“不是”改为“是”然后去掉“难道”“吗”将问号改为句号。
改:不劳动,连棵花草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练习】一、将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我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
2、留几本书在窗台,在忙碌中休闲一回,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改的方法哎呀呀,咱来说说这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改的事儿啊!你说,反问句不就是那种带着疑问语气,但其实意思很明确的句子吗?就好像在跟人争论一样,“难道不是这样吗?”多带劲啊!那陈述句呢,就是平平常常地把事儿给说清楚喽。
咱就拿个例子来说吧,“他今天来上班了。
”这就是个陈述句,没啥特别的。
那要是改成反问句呢,“难道他今天没有来上班吗?”你瞧,这语气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吧!是不是感觉更加强烈了呢?反问句有时候就像是给句子加了把火,让它更有力量。
比如说,“你应该好好学习。
”这没啥冲击力吧。
可要是改成“难道你不应该好好学习吗?”哇,这就好像在提醒对方,你必须得好好学习啊!再比如说,“这东西很好吃。
”平平淡淡的。
改成“难道这东西不好吃吗?”是不是瞬间就让人更关注这东西好吃这件事了呢?你想想,在说话的时候,适当用用反问句,那效果得多不一样啊!就好像本来平静的水面,突然扔进了一块石头,激起了层层浪花。
陈述句呢,就像稳稳的大地,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
它能把事情清楚明白地说出来,让人一听就懂。
有时候啊,我们就像是在反问句和陈述句的海洋里遨游,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句式。
这就好比我们穿衣服,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合适才最重要嘛!反问句能让我们的表达更有感情,陈述句能让我们的表达更有条理。
它们俩就像是一对好伙伴,互相配合,才能让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你说,要是说话都只用一种句式,那多无聊啊!就好像每天都吃同一种菜,肯定会腻的呀!所以啊,我们要学会灵活运用反问句和陈述句,让我们的话更有意思,更能吸引人。
别总是那么死板,要让语言变得鲜活起来呀!这不就是我们说话的乐趣所在吗?我们的生活不也应该这样丰富多彩吗?难道不是吗?总之,反问句和陈述句都有它们各自的魅力和用处,我们要好好掌握,让我们的语言变得更加精彩!。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练习一、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终身难忘。
3、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4、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5、巍峨高山是英雄坚张不屈的精神象征。
6、谁都不能否认这部电影没有教育意义。
7、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8、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
9、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不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10、同窗六载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
11、战士们不能离开自已的阵地。
12、我们的学校,正在开展古诗文的诵读活动。
13、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14、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16、美丽的香港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17、作为学生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18、他那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19、字典是我们的朋友。
20、这件事让人高兴。
2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2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2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2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2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2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2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2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2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3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3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3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终身难忘.33、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34、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35、巍峨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二、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1.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2.这个企业的老总难道不是因为经济问题落马的吗?3.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4.难道就真的束手无策,等待死神的到来?5.别人能做的事,难道我不能做到吗?6.我们怎能甘当落后呢?7.朝鲜人民怎么会忘记志愿军战士呢?8.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大家怎能不高兴呢?9.难道你的爸爸不是一个技术熟练的工人吗?10.同学们怎能不想出办法克服这个困难呢?11.邱少云严格遵守纪律的革命精神,怎能不值得我们学习呢?12.凡卡怎能再呆在这个吃人的城市里呢?13.要想取得好成绩,怎能不刻苦学习呢?14.勾践卧薪尝胆,最后不是打败了吴王夫差吗?15.这个企业的老总难道不是因为经济问题落马的吗?16.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1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改篇一记忆中,我只挨过一次打,那是我第一次顶撞爸爸。
爸爸的一记“绝情脚”把我从最初的肆无忌惮踢到了现实。
从那时,我明白,爱也有底线。
爸爸是我们家的顶梁柱,风里来雨里去,从不言累。
每次回家,都会逞强的对我笑。
我知道,这个男人,他承受了太多的压力。
一个下午,天空昏黄。
这也是我经过那场糟糕的考试后的第一个星期天。
在这之前爸妈什么都没说,我也以为这只是一场小,会相安无事的过去。
可当我沉浸在玩电子游戏的快感中时,爸爸充满怒气的声音传到了我的耳朵,我知道我摊上事儿啦。
因为爸爸从没有当面叫过我的大名。
我关掉游戏,默默下楼。
爸爸喝醉了,他坐在沙发上,胳膊压在膝盖上,双手托着脸颊。
我坐在他对面,等待爸爸的政治课。
良久,像是睡着了的爸爸深吸一口气的爸爸抬起头来问我是不是厌学了。
话说得很平静,没有一丝波澜。
我小心翼翼的回答他没有。
又是一阵沉默。
爸爸突然变得很严厉,说:“如果不想学习,就去工地帮忙!”看得出,爸爸这次来真的了。
我不知所措,不敢吱声。
我和爸爸又陷入了沉默。
大约一顿饭的功夫,天色渐渐变暗,他低着头,残光映在他健壮的背上,却让我无法看清他的脸。
“爸爸很难受”,略带哽咽的,爸爸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说完,爸爸就不多的用双手摩擦这自己的脸,然后拿起桌上的那瓶啤酒,大口喝起来……我很也难受,仿佛嗓子里堵了什么东西。
这时,爸爸突然抬起头来,笑着说,儿子,爸爸失态了。
爸爸相信你这只是暂时的失败,相信你是个不服输的小子,爸爸等着,等着你的好成绩,加油,儿子!他站起来揉揉我的头进了卧室。
两行清泪从我的脸颊流过,我默默的下了决心。
第二天,爸爸没有和我告别,走进了晨曦。
透过玻璃,我看到了一根耀眼的银发,闪耀着光芒……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改篇二依靠自己站起来在西方的一个国家,有一个经理,他把多年以来的所有积蓄全部投资在一项小型制造业,由于世界大战的爆发,他无法取得他的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只好宣告破产。
金钱的丧失,工厂的倒闭,使他大为沮丧。
陈述句反问句互改口诀
陈述句和反问句是语法中非常常见的句式。
陈述句是表达事实、陈述观点的句子,而反问句则是用疑问的方式来强调某种观点或事实,常常用于表示反讽、讽刺或不可思议的语气。
下面是一首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改口诀,以帮助记忆相关内容:
陈述句要转问,反问句显优美。
反问句要陈述,陈述句太平淡。
陈述句和反问句,语气用法成对立。
陈述句表事实,反问句调情绪。
陈述句到反问句,调整语序句成为。
反问句到陈述句,语气变弱矛盾已解。
陈述句用疑问,陈述情态感悟。
反问句用陈述,表达反讽所烁。
陈述句到反问句,语序调整不换词。
反问句到陈述句,语序照常一致调。
陈述句投反问,语气转强调。
反问句投陈述,语气安定消逝。
陈述句将动词去,谓语移到主语前。
反问句将动词来,谓语移到主语后。
陈述句变反问,删去疑问语气。
反问句变陈述,加上肯定语气。
陈述句内容照常,语气改成反问形。
反问句内容保持,语气改作陈述意。
陈述句中有实际,反问句中有讽刺。
反问句中有调侃,陈述句中有实际。
陈述句和反问句,句式用法互换灵。
用心学好这口诀,记忆深刻忘不了。
这个口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转关系,以及它们在语气、语序和表达方式上的区别。
通过掌握这些转换规则,我们就能更加灵活地运用陈述句和反问句,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希望这个口诀对你有所帮助!。
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改
陈述句式要表达的意思,可以用反问句式来表达,反问句式要表达的意思,也可以用陈述句式来表达。
要学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改,就要弄清楚它们的句式特点。
掌握改写的方法。
①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要删掉句子中表示否定的词,像“不”“没有”等,要加上表示诘问的词语,像“怎么”、“难道”、“岂不”等,句末还要加上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像“呢”、“吗”等(有的可以不加),最后要把句号改为问号。
如:把“我不会忘记老师对我们的爱。
”这个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我怎么会忘记老师对我们的爱呢?”或是“我难道会忘记老师对我们的爱?”
②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其改法与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正
相反,删掉的得加上,加上的得删掉,问号改句号。
如把
“我怎么能这样对待同学呢?”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我
不能这样对待同学。
”
句子练习: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2、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4、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5、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6、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7、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
8、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9、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0、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
1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12、你都是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1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1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15、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16、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17、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2、六小开展的师生才艺表演活动很好看。
3、顽强拼搏的运动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5、这件事大家都同意。
6、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
7、这件事大家会同意。
8、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9、这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10、不劳动,连棵花叶养不活,这是真理。
11、你不能这样蛮横无理。
12、孙悟空的本领可真大。
13、听了老师的一席话,小刚脸红了。
14、我不会忘记我俩的友谊。
15、这场报告会使听众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答案(仅供参考)
1、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
2、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都会向四面八方望一望。
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
4、海边上还泛着白色的浪花。
5、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6、说出的话不可以不算数。
7、这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8、不是自家人,也应该互相关心。
9、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是真理。
10、当农民,也需要文化知识。
1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不会惧怕反动军阀。
12、你都是老头子了,不要订这些东西了。
13、十万支箭,三天造不成。
1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15、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16、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17、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都可以解决了。
二、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答案(仅供参考)
1、难道这活泼的小孩不是我的好朋友吗?
2、六小开展的师生才艺表演活动难道不好看吗?
3、难道顽强拼搏的运动员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4、现在的条件这么好,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学习吗?
5、难道这件事大家都不同意吗?
6、别人能做到的事,难道我们不能做到?
7、难道这件事大家会不同意?
8、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记呢?
9、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
10、不劳动,连棵花叶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吗?
11、你怎能这样蛮横无理呢?
12、难道孙悟空的本领不大吗?
13、听了老师的一席话,小刚脸怎能不红呢?
14、我怎能会忘记我俩的友谊呢?
15、这场报告会怎能不使听众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