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第4版)复习笔记-单层工业建筑设计(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691.43 KB
- 文档页数:12
1、建筑物的分类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民用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2、建筑设计包括哪两部分内容?对建筑空间的研究,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建筑物实体的研究3.建筑设计的程序包括哪几个阶段?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4.建筑平面组合的方式串连式组合,并联式组合,混合式组合5.什么是相对标高?什么是绝对标高?相对标高:表示建筑物各部分的高度,把室内的地坪面定为相对标高的零点,用于建筑物施工图的标高标注绝对标高:我国是把黄海平均海平面定位绝对标高的零点,其他各地标高从此为基准,任何一地点相对于黄海的平均海平面的高差,我们称它为绝对标高6.什么情况用相对标高?什么情况用绝对标高?(见5)7.什么是层高?什么是净高?它们的关系?层高指建筑室内某一层楼(地)面到其上一层楼面之间的垂直高度(相邻两层楼地面间的距离)净高指建筑物内某一层楼(地)面到其上部构件或吊顶底面的垂直距离(空间内楼地面到顶棚或其他构件底面间的距离)层高=净高+结构高度+装修高度+设备层高度8.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分层式,分段式9.基地红线的拐点的坐标怎么表示?X轴表示南北方向,y轴表示东西方向,向北向东递进10.建筑物和基地红线之间的关系?(1)建筑物应该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将其基底范围,包括基础和除去与城市管线相连接的部分以外的埋地管线,都控制在红线的范围之内。
如果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对建筑物退界距离还有其他要求,也应一并遵守。
(2)建筑物与相邻基地之间,应在边界红线范围以内留出防火通道或空地。
除非建筑物前后都留有空地或道路,并符合消防规范的要求时,才能与相邻基地的建筑毗邻建造。
(3)建筑物的高度不应影响相邻基地邻近的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
(4)建筑物的台阶、平台不得突出于城市道路红线之外。
其上部的突出物也应在规范规定的高度以上和范围之内,才允许突出于城市道路红线之外。
(5)紧接基地红线的建筑物,除非相邻地界为城市规划规定的永久性空地,否则不得朝向邻地开设门窗洞口,不得设阳台、挑檐,不得向邻地排泄雨水或废气。
房屋建筑学(工业厂房)复习资料1.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支撑方式的两种类型中,其中骨架结构系统是由哪些主要承重构件组成骨架承重结构:厂房的承重体系由横向骨架、纵向连系构件和支撑系统组成。
横向骨架由基础、柱、屋架组成;纵向连系构件由屋面板(或檩条)、连系梁、吊车梁、基础梁等组成; 支撑系统由设置在屋架之间的屋架支撑,以及设置在纵向柱列之间的柱间支撑组成。
骨架承重结构的另一种形式是刚架结构,厂房的主要承重构件(如屋架、吊车梁、柱等)都采用钢结构。
2.工业厂房的设计要求⑴厂房的是在人员提出的图的基础上进行的,应首先适应生产工艺要求;⑵厂房中的生产设备多,体量大,各部分生产联系密切,并有多种起重运输设备通行,厂房内部应有较大的通敞空间;⑶厂房宽度一般较大,或对多跨厂房,为满足室内、通风的需要,屋顶上往往设有天窗;⑷厂房屋面防水、排水构造复杂,尤其是多跨厂房;⑸中,由于跨度大,屋顶及较重,多采用钢筋砼承重;在多层厂房中,由于荷载较大,广泛采用钢筋砼骨架结构承重;特别高大的厂房或地震烈度高的地区厂房宜采用钢骨架承重;⑹厂房多采用装配而成,各种设备和管线安装施工复杂。
3.工业厂房的特点。
要结合行业的特点,尽量使厂房高大,宽敞,通风,明亮,室内要有顺畅的物流通道.工业厂房按其建筑结构型式可分为单层工业建筑和多层工业建筑.多层工业建筑的厂房绝大多数见于轻工、电子、仪表、通信、医药等行业,此类厂房楼层一般不是很高,其照明设计与常见的科研实验楼等相似,多采用荧光灯照明方案。
机械加工、冶金、纺织等行业的生产厂房一般为单层工业建筑,并且根据生产的需要,更多的是多跨度单层工业厂房,即紧挨着平行布置的多跨度厂房,各跨度视需要可相同或不同。
在满足一定要求的基础上视工艺需要确定其建筑宽度(跨度)、长度和高度。
厂房的跨度B:一般为6、9、12、15、18、21、24、27、30、36m……。
厂房的长度L:少则几十米,多则数百米。
厂房的高度H:低的一般5~6m,高的可达30~40m,甚至更高。
1.四大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莱特。
2.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
3.居住建筑按层楼分类:1、1-3层——底层住宅2、4-6——多层住宅3、7-9——中高层住宅。
10层及10层以上或24米以上的为高层住宅。
公用建筑:普通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单层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民用建筑(层数30层以上)。
4.一级的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
5.基本模数——数值规定100mm,符号M,1M=100mm。
导出模数(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模数数列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的一系列尺寸。
6.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
7.风玫瑰图,哪边风大哪边线长。
8.设计使用年限:四级——年限5年,三级——年限25年,二级——年限50年,一级——年限100年。
9.建筑设计的内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
10.建筑设计要求: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2、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4、考虑建筑美观要求5、符合总体规划要求11.建筑设计依据:1、使用功能2、自然条件(风向频率玫瑰图)12.从使用性质分析,平面各部分的组成:使用部分(主要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交通联系部分。
13.房间内部面积根据使用特点划分:1、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2、人们在室内的试用活动面积(包括使用家具及设备时,近旁所需的面积)3、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14.房间形状选矩形的原因(优点):1、矩形平面体型简单,墙体平直,便于家具布置充分利用面积。
2、结构布置简单便于施工。
3、矩形平面便于统一开间进深,有利于平面及空间的组合。
15.教室平面尺寸满足要求:1、后排距离黑板的距离不宜大于8.50米2、第一排座位距黑板的距离必须不小于2.00米,保证垂直视角大于45°3、水平视角应不小于30°。
16.一般房间多采用单侧或双侧采光,单侧采光时进深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2倍,双侧采光时进深可较单侧采光是增大1倍。
第2章楼地层、屋盖及阳台、雨篷的基本构造楼地层、屋盖、阳台、雨篷等建筑物中的水平构、部件,都属于受力系统中的第一个层次,这些水平构、部件的支承和被支承的情况,决定了许多垂直构件的布置,同时又兼有围护和分隔建筑空间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建筑平面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研究各种建筑空间的构成及组合,还要讨论其围合构件和结构支撑的布置及其构造方式对空间的功能和使用情况的影响。
一、楼地层的基本构造1.楼层的基本构造楼板层是沿水平方向分隔上下空间的结构构件,具有承受并传递垂直荷载、水平荷载的功能,还有防火、隔声和防水等方面的性能。
钢筋混凝土材料和以压型钢板为底模的钢衬板复合楼板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楼层材料。
(1)楼层的基本形式根据力的传递方式,建筑物楼层的形式分为板式、梁板式和无梁楼盖等类型。
①板式楼盖a.定义当房间的尺度较小,楼板可直接将其上面的荷载传给周围的支承构件,而不会使得其因为跨度太大,而造成断面尺度太大或结构自重太大。
如走道、厨房等。
b.分类第一,单向板。
如果一块楼板只有两端支承,它就属于单向板,即荷载只朝一个向度的两端传递。
如图2-1(a)所示,当l2/l1>2时,即为单向板。
第二,双向板。
如果一块楼板不止只有两端支承,它平面上两个向度之间的尺寸比例关系将决定其是单向板还是双向板。
如图2-1(b)所示,当l2/l1≤2时,即为双向板。
图2-1 四面支承的楼板的荷载传递情况(a)单向板;(b)双向板②梁板式楼盖a.定义当房间的平面尺度较大,可以通过在楼板下设梁的方式,将一块板划分为若干个小块,从而减小小块板的跨度。
b.分类梁板式楼盖的梁可形成主次梁的关系。
由于梁的不同排列,形成不同形状的楼盖,可以分为肋形楼盖、密肋楼盖和井格形楼盖三种。
当布置肋形梁,可令楼层节间板成为单向板或双向板;而布置井格梁时都令小块板成为双向板。
第一,具有结构方面的意义;第二,控制其断面尺寸,可以保证某些结构梁底的净高;第三,可以在平面上按照建筑设计的需要局部增加或取消某些楼层的支座。
楼板:除承受并传递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具有一定的防火、隔声和防水等方面的能力根据力的传递方式,建筑物楼层形式可分为板式、梁板式和无梁楼盖板式有可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钢筋混凝土楼层的施工工艺及细部构造: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装配整体式预制板在墙上的搁置宽度应不小于100mm,在梁上的搁置宽度应不小于80mm地层:实铺地面和架空地面屋顶的基本形态:平屋顶、坡屋顶(坡度超过十分之一)、曲面屋顶坡屋顶的屋面板采用不透水或是具有构造自防水功能的成品构件,直接安装在屋面结构支承构件上面形成屋面先铺设各类基层屋面板后,再在其上面做防水及隔热、保温等相关构造层次按阳台与外墙的相对位置关系,可分为挑阳台、凹阳台和半挑半凹阳台等几种形式结构形式:悬挑和悬挂建筑物墙体分类:依其在房屋中所处位置分为外墙和内墙依其结构受力的情况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依其墙体的建造材料:砖墙、石墙、土墙、砌块墙、混凝土墙建筑物墙体的设计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2. 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等方面的性能;3. 选用的材料及截面厚度,都应符合防火规范中相应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所规定的要求;4. 满足隔声的要求;5. 满足防潮、防水以及经济等方面的要求标准实心粘土砖的尺寸:实际尺寸为240mm(长)×115mm(宽)×53mm(厚)承重多孔砖:其实际尺寸为240mm(长)×115mm(宽)×90mm(厚)砖墙厚度240 水泥砂浆——水泥和黄砂配合。
其常用级配(水泥:黄砂)为1:2、1:3等混合砂浆——在水泥砂浆中加入石灰膏。
其常用级配(水泥:石灰:黄砂)为1:1:6、1:1:4 砌体墙作为填充墙的构造要点:墙体与周边构件的拉结合适的高厚比其自重的支承避免成为承重的构件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一般不超过墙体水平截面面积的50%。
为了支承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窗间墙,常在门、窗洞孔上设置过梁过梁搁置长度应不小于240 在构造柱与墙之间没500设fai6钢筋连接勒脚——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1.对勒脚处的外墙面应该用强度较高、防水性能较好的材料进行保护.2为杜绝地下潮气对墙身的影响,砌体墙应该在勒脚处设置防潮层3.为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称散水或护坡。
《房屋建筑学》第1章绪论第3章建筑总平面设计第4章建筑平面设计第5章建筑剖面设计第6章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第7章单层工业建筑设计第8章多层工业建筑设计第9章结构与建筑的关系第1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全属于建筑物的是()。
A. 住宅、电塔B. 学校、堤坝C. 工厂、商场D. 烟囱、水塔2、普通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 )。
A. 100年B. 50年C. 25年D. 70年3、建筑高度大于多少米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A. 24mB. 50mC. 100mD. 120m4、普通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的承重墙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满足()。
A.难燃烧体,3.0hB. 非燃烧体,2.0hC.难燃烧体,4.0hD. 非燃烧体,3.0h5、如右图所示,该图为风向频率玫瑰图,表示全年主导风向为()。
A. 西北风B. 南北风C. 西南风D. 东北风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的建筑方针是全面贯彻()方针。
A. 适用B. 安全C. 经济D. 美观2、下列属于建筑设计程序的是()。
A. 初步设计B. 施工图设计C. 技术设计D. 结构设计3、下列数字符合建筑模数统一制要求的是()。
A. 1200mmB. 300mmC. 130mmD. 1560mm4、分模量的基数()A. M/5B. M/2C. M/3D. M/1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高层建筑的概念为()。
A.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B. 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C.8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D.10层和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三、填空题1、从广义上讲,建筑是指与的总称。
2、建筑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方面,即、和。
3、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其组成构件的和来确定。
4、我国现行基本模数的数值,表示符号为。
5、建筑工程设计的内容包括:、、。
参考答案:【单选题】1-5 CBCDD 【多选题】1、ABCD 2、ABC 3、AB 4、ABD 5、AD 【填空题】1、建筑物、构筑物2、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3、燃烧性能、耐火极限4、100mm、M5、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第3章建筑总平面设计一、单项选择题1、规划对用地范围的控制多是由建筑()与道路()共同来完成的.A. 红线,蓝线B. 蓝线,绿线C. 红线,红线D. 蓝线,蓝线2、当基地坡度大于(),房屋平行于等高线布置对朝向不利时常采用垂直或斜交于等高线的布置方式.A. 15%B. 17%C. 20%D. 25%3、在建筑总平面图设计中应根据()的性质和要求进行绿化设计.A. 建筑B. 建筑群C. 人口D. 交通4、()是场地中活动载体的功能的体现.A. 建筑B. 绿地C. 设施D. 道路5、建筑群体在场地中的布局以()为核心,建筑围合空间.A. 空间B. 地形C. 建筑D. 环境二、多项选择题1、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
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1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按照建筑平面的使用性质,分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使用部分是指满足主要使用功能和辅助使用功能的空间。
交通联系部分是指专门用来连通建筑物各使用部分的空间。
一、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1.确定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1)设备及家具所需占用的空间。
(2)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的面积。
2.与建筑物使用空间的平面形状有关的因素矩形是采用最多的平面形式。
(1)该空间中设备和家具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
(2)使用者在该空间中的活动方式。
(3)采光、通风及热工、声学、消防等要求。
二、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1.确定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尺寸和形状(1)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
(2)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
(3)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
(4)满足采光、通风等要求。
2.走道(1)走道是建筑物中最大量使用的交通联系部分。
(2)走道的宽度应符合人流、货流通畅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走道的长度对消防疏散的影响最大。
疏散距离是指使用房间对走道的出口到达疏散口之间的距离。
(3)走道的平面形状决定建筑内部的交通组织,也决定建筑物的平面形状。
3.门厅和过厅(1)门厅是指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处起内外过渡、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
过厅一般位于体型较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连接处或建筑物内部部分人流、物流的集中交汇处,起缓冲作用。
(2)门厅和过厅设计中的重要问题是导向性明确。
(3)在公共建筑中,门厅内还设置接待问讯台、休息座、会客处、小卖部等。
(4)门厅和过厅的内部空间组织和所形成的体形、体量,往往是建筑物设计中的活跃元素,或是复杂建筑物形态中的关节点。
4.楼梯和电梯楼梯和电梯是建筑物中起垂直交通枢纽作用的重要部分。
楼、电梯设计的首要要求是在日常生活中快速、方便地到达各使用层面。
(1)楼、电梯应靠近建筑物各层平面人流、货流的主要出入口布置,使其到达各使用部分端点的距离较为均匀。
第四版房屋建筑学复习资料第一篇第1章1(小题)建筑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建筑空间的研究以及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建筑物实体的研究。
2(小题)建筑物根据其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大类。
生产性建筑可以根据其生产内容的区别划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等不同的类别,非生产性建筑则可统称为民用建筑。
3(小题)民用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又可再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4(问答题)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建筑物通常由楼地层、墙或柱、基础、楼电梯、屋盖、门窗等几部分组成。
1)楼地层:其主要作用是提供使用者在建筑物中活动所需要的各种平面,同时将由此而产生的各种荷载,例如家具、设备、人体自重等荷载传递到支承它们的垂直构件上去。
其中建筑物底层地坪可以直接铺设在天然土上,也可以架设在建筑物的其他承重构件上。
楼层则可以单由楼板构成,或者也包括梁和楼板。
它除了具有提供活动平面并传递水平荷载的作用外,还起着沿建筑物的高度分隔空间的作用。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楼层是对抗风荷载等侧向水平力的有效支撑。
2)墙或柱:在不同结构体系的建筑中,屋盖、楼层等部分所承受的活荷载以及它们的自重,分别通过支承它们的墙或柱传递到基础上,再传给地基。
在房屋的有些部位,墙体不一定承重。
但无论承重与否,墙体往往还具有分隔空间或对建筑物起到围合、保护作用的功能。
3)基础:基础是建筑物的垂直承重构件与支承建筑物的地基直接接触的部分。
基础的状况既与其上部的建筑状况有关,也与其下部的地基状况有关。
4)楼电梯:楼电梯是解决建筑物上下楼层之间联系的交通枢纽。
特别是楼梯,由于使用时存在高差,对其安全性能应予以足够重视。
5)屋盖:除了承受由于雨雪或屋面上人所引起的荷载外,屋盖主要起到围护的作用,其防水性能及隔热或保温的热工性能是主要问题。
同时,屋盖的形式往往对律筑物的形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门窗:门窗用来提供交通及通风采光的方便。
设在建筑物外墙上的门窗还兼有分隔和围护的作用。
《房屋建筑学》复习提纲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合编重庆大学第四版《房屋建筑学》复习提纲第1篇概论•考核知识点:掌握建筑的构成要素和建筑方针;建筑的分类和等级划分;建筑模数与模数概念;理解建筑设计的依据和要求,对建筑的产生和发展等内容作一般性了解。
•考核要求:•掌握建筑的基本属性,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设计的方针,建筑的分类,建筑的耐火等级,分类,耐火极限。
•了解建筑工程设计的阶段,内容,建筑设计的要求,依据,风玫瑰图基本概念。
•掌握建筑模数制的概念。
•1建筑的基本属性?•2建筑的三要素?•3建筑设计的方针?•4建筑的分类?•5建筑的耐火等级?分类?耐火极限?•6建筑工程设计的阶段?内容?•7建筑设计的要求?依据?•8风玫瑰图?建筑模数制?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1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知识要点:•建筑平面图所表达的建筑空间构成以及围合空间的垂直构件间的相关关系;•确定建筑物内部使用部分和交通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功能分析图的应用和建筑平面组合设计的一般方法及原则•第2章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知识要点:•建筑物的标高系统与基地资料绝对标高系统之间的换算方法;•影响建筑物层高的各种因素;•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和空间的利用。
•第3章建筑物体型组合和立面设计知识要点:•建筑物形体组合与周边环境以及建筑技术实施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不同建筑体型常用的布局方法;•建筑物立面的比例、尺度、质感等重要因素的掌控依据及方法。
•第4章建筑在总平面中的布置知识要点:•建筑物布置与基地红线以及消防、日照、主导风向等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筑物布置与基地高程的关系第3篇常用结构支承系统所适用的建筑类型•第1章墙承重结构支承系统所适用的建筑类型知识要点:•横墙承重、纵墙承重以及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对建筑平面布局的影响;•高层建筑短肢剪力墙体系与普通剪力墙体系对建筑空间灵活性的影响•第2章骨架结构支承系统所适用的建筑类型知识要点:•骨架结构支承系统结构布置的相对规整及墙体不承重对建筑空间灵活性的影响;•骨架结构支承系统常见类型所分别适用的建筑类型第3章空间结构支承系统所适用的建筑类型知识要点:•各类空间结构形式的构成特征及覆盖方式对建筑形态的影响•1横墙承重、纵墙承重以及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特点、所适用的建筑类型?•2骨架结构支承系统所特点、适用的建筑类型?•3空间结构支承系统所特点、适用的建筑类型?第4篇建筑构造•第1章建筑构造综述•考核知识点:建筑构造研究的对象及任务,建筑物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
第二部分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篇概论一、填空题1.民用建筑按照它们的使用性质,通常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答案】公共建筑;居住建筑2.建筑结构的发展。
一方面是______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______。
【答案】新材料;仿生学3.建筑设计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合理的技术措施;良好的经济效果4.______与______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手段。
【答案】功能;流线分析5.建筑构图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统一与完整;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主从与重点6.______是建筑艺术普遍认同的形式美法则。
【答案】统一与多样性7.建筑构图中“均衡与稳定”均衡按形式分为______均衡和______均衡两种。
【答案】静态;动态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建筑形象不是以突出“韵律美”为特征?()A.古罗马斗兽场B.上海金茂大厦C.悉尼歌剧院D.萨伏伊别墅【答案】D【解析】萨伏伊别墅的建筑形象不是以突出“韵律美”为特征。
萨伏伊别墅深刻地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所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
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相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合乎逻辑性,构图上灵活均衡而非对称,处理手法简洁,体型纯净,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等,这些建筑设计理念启发和影响着无数建筑师。
2.机场航站楼和体育场人流集散的不同点主要在于()。
A.机场航站楼人流量大,体育场人流量小B.机场航站楼是单面集散,体育场是四面集散C.机场航站楼是连续人流,体育场是集中人流D.机场航站楼是均匀人流,体育场是高峰人流【答案】C【解析】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问题,是人流组织中的又一个重要的内容,尤其对于人流量大而集中的公共建筑来说更加突出。
公共建筑中的人流疏散,有连续性的(如医院、商店、旅馆等)和集中性的(如影剧院、会堂、体育馆等)。
第3章单层工业建筑设计
一、单层工业建筑的结构类型与构件组成
1.支承方式
(1)承重墙支承
工业建筑的跨度、高度、吊车荷载较小时采用。
(2)骨架支承
工业建筑的跨度、高度和吊车荷载较大时采用。
①骨架结构
由柱子、屋架或屋面大梁(或柱梁结合或其他空间结构)等承重构件组成。
②结构体系
骨架结构分为刚架、排架(最为多见)及空间结构。
③作用
在内部可提供宽大通敞的空间,有利于生产工艺及其设备的布置、工段的划分,有利于生产工艺的更新和改善。
2.排架结构体系
(1)砌体结构
由砖石等砌块砌筑成柱子,钢筋混凝土屋架(或屋面大梁)、钢屋架等组成。
(2)钢筋混凝土结构
①主要由横向骨架、纵向连系构件以及支撑构件组成。
②横向骨架主要包括屋面大梁(或屋架)、柱子、柱基础。
③纵向构件包括屋面板、连系梁、吊车梁、基础梁等。
④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支撑构件用以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⑤这种结构建设周期短,坚固耐久,与钢结构相比可节省钢材,造价较低,故在国内外工业建筑中应用十分广泛。
但是其自重大,抗震性能比钢结构工业建筑差。
(3)钢结构
①构件
钢结构工业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制作。
②特点
a.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
b.结构易锈蚀,保护维修费用高,耐久性能较差,防火性能差,使用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其他结构体系
(1)空间结构
①特点是受力合理,能充分地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空间刚度大,抗震性能较强。
②缺陷在于施工复杂,大跨及连跨工业建筑使用时受限制较大。
(2)特殊结构
①门式刚架
简称门架,是一种梁柱合一的结构形式,可用钢筋混凝土制作,也可用钢结构制作。
②T形板
用作竖向承重构件时相当于墙柱结合的构件。
但刚架属于平面结构体系,不能够承受较大的吊车荷载。
二、单层工业建筑的柱网选择
1.生产工艺是工业建筑设计的依据
完整工艺平面图(图3-1)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根据生产的规模、性质、产品规格等确定的生产工艺流程。
(2)选择和布置生产设备和起重运输设备。
(3)划分车间内部各生产工段及其所占有的面积。
(4)初步拟定工业建筑的跨间数、跨度和长度。
(5)提出生产对建筑设计的要求,如采光、通风、防振、防尘、防辐射等。
图3-1 生产工艺平面图
2.单层工业建筑平面形式的选择
(1)生产工艺流程与平面形式
①直线式(图3-2a)
a.原料由工业建筑一端进入,而成品或半成品由另一端运出。
b.特点是工业建筑内部各工段间联系紧密,唯运输线路和工程管线较长。
c.相适应的建筑平面形式是矩形平面,可以是单跨,亦可是多跨平行布置。
②往复式(图3-2b、c、d)
a.原料从工业建筑一端进入,产品则由同一端运出。
b.特点是工段联系紧密,运输线路和工程管线短捷,形状规整,占地面积小,外墙面积较小,对节约材料和保温隔热有利。
结构构造简单,造价低。
c.相适应的平面形式是多跨并列的矩形平面,甚至方形平面。
d.存在的技术问题是采光通风及屋面排水较复杂。
③垂直式(图3-2f)
a.原材料从工业建筑一端进入,加工后成品则从横跨的装配一端运出。
b.特点是工艺流程紧凑,运输和工程管线较短。
c.相适应的平面形式是L形平面,即出现垂直跨。
d.纵横跨相接处,结构和构造复杂,经济性较差。
(2)生产状况与工业建筑平面形式
①生产状况
a.影响工业建筑的平面形式。
b.热加工车间在生产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的余热和烟尘,在平面设计中应创造具有良好
的自然通风条件。
因此,这类工业建筑平面不宜太宽。
②工业建筑平面形式
a.L形(图3-2f)、U形(图3-2g)和E形(图3-2h)。
b.这些平面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排气、散热和除尘功能,适用于中型以上的热加工工业建筑。
c.在平面布置时,将纵横跨之间的开口迎向夏季主导风向或与主导风向呈0°~45°夹角,改善通风效果和工作条件。
图3-2 单层工业建筑平面形式图
3.柱网选择
(1)柱网、跨度和柱距
①柱网
柱子在工业建筑平面上排列所形成的网格。
②跨度
柱子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③柱距
柱子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2)柱网选择原则
①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跨度和柱距要满足设备的大小和布置方式、材料和加工件的运输、生产操作和维修等生产工艺所需的空间要求。
②平面利用和结构方案经济合理
跨度和柱距的选择要使平面的利用和结构方案达到经济合理。
③符合《厂房建筑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 6—86)的要求
④扩大柱网及其优越性
a.有效提高工业建筑面积的利用率;
b.有利于大型设备的布置及产品的运输;
c.提高工业建筑的通用性,适应生产工艺的变更及生产设备的更新;
d.有利于提高吊车的服务范围;
e.减少建筑结构构件的数量,加快建设速度。
三、单层工业建筑剖面与屋面排水方式
1.工业建筑高度的确定
(1)生产工艺对工业建筑剖面设计的影响
①生产设备的体形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