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自由度机器人Jacobian(雅克比)矩阵计算类

六自由度机器人Jacobian(雅克比)矩阵计算类

六自由度机器人Jacobian(雅克比)矩阵计算类
六自由度机器人Jacobian(雅克比)矩阵计算类

六自由度机器人Jacobian(雅克比)矩阵计算类六自由度机器人Jacobian(雅克比)矩阵计算类!

作者:想飞的猪

说明:MLGetIdentityMat为获得单位矩阵函数

MLMatMulti为矩阵相乘函数

和OpenCV求逆矩阵函数cvInvert没有给出请大家自己写一下!很简单的! typedef struct RobotJacobian6

{

//变量!

//各关节传递矩阵!

union

{

struct

{

double AMat[6][4][4];

};

double A0to1[4][4];

double A1to2[4][4];

double A2to3[4][4];

double A3to4[4][4];

double A4to5[4][4];

double A5to6[4][4];

};

union

{

struct

{

double TMat[6][4][4];

};

struct

{

double T0to6[4][4];

double T1to6[4][4];

double T2to6[4][4];

double T3to6[4][4];

double T4to6[4][4];

double T5to6[4][4];

};

};

//末端位姿!

double EndPose[4][4];

//D-H参数表!

double DHParam[6][4];//顺序为:Angle d_L a_L a_A! //雅克比矩阵!

double EndJacobian[6][6];

//逆雅克比矩阵!

double EndInvJacobian[6][6];

//基坐标的笛卡尔微分运动到末端坐标的传递矩阵!

double JBasetoEnd[6][6];

double T_1to6[4][4];//该矩阵的姿态与基坐标一致,位置与末端坐标一致! //以便可以按照基坐标进行平动和绕基坐标轴方向转动!

double mInput[6]; //输入!

double mOutput[6];//输出!

int mMode;

void GetAMat()

{

for (int i=0;i

{

MLGetDHTransMat(AMat[i],DHParam[i][0],DHParam[i][1],DHParam[i][2],DHParam[i][3 ]);

}

}

void GetTMat()

{

MLGetIdentityMat(T5to6);

MLMatMulti(AMat[5],T5to6);

MLMatMulti(AMat[4],T5to6,T4to6);

MLMatMulti(AMat[3],T4to6,T3to6);

MLMatMulti(AMat[2],T3to6,T2to6);

MLMatMulti(AMat[1],T2to6,T1to6);

MLMatMulti(AMat[0],T1to6,T0to6);

}

void UpdateAngle(double Angles[6])//Angles为弧度!

{

自由度计算

第二专题:求自由度(10分) 先注意题目要求:先明确指出下图机构运动简图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然后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说明该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要求列出计算公式、代入数字、得出结果。每个构件只能有一个构件序号)。 详细的解题步骤请见《学习指导》P18例2—2。 真题一: 解:

3236281L H F n P P =--=?-?-= 真题二: 在图示机构中,若以构件1为主动件,试: (1)计算自由度,说明是否有确定运动。 (2)如要使构件6有确定运动,则可如何修 改? 说明修改的要点,并用简图表示。 解: (1)滚子5有局部自由度,滚子两侧高副中有一个是虚约束,去掉后n p p =5, H L ,,==61故F n p p =-=?-?-=3-2H L 352612 今只有构件1一个主动件,运动不确定。 (2)修改:把ABCDE 五杆机构改为四杆机构。 真题三: 真题四:

323527L H F n P P =--=?-?= {此为《机械原理》P26原题} 解题注意事项: (1)此类题目多数较为简单,首先必须记住机构自由度公式,其中n 为去除自由度后机构的活动构件数(即不含机架构件),这要与第三专题中求瞬心数目的方法区分开,这里机构总的瞬心数目2(1)2 n n n N C -==这里的的n 为构件数(此时包括机架构件)。 (2)在解题过程中一定注意要按题目要求标注好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3)在说明该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可以写:由于此机构的自由度为1,要使得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需要原动件数也为1。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设计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 对于工业机器人的设计与大多数机械设计过程相同;首先要知道为什么要设计机器人机器人能实现哪些功能活动空间(有效工作范围)有多大了解基本的要求后,接下来的工作就好作了。 首先是根据基本要求确定机器人的种类,是行走的提升(举升)机械臂、还是三轴的坐标机器人、还是六轴的机器人等。选定了机器人的种类也就确定了控制方式,也就有了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设计的指导方向。 接下来的要做的就是设计任务的确定。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在实现这一复杂过程的第一步是将设计要求明确的规定下来;第二步是按照设计要求制作机械传动简图,分析简图,制定动作流程表(图),初步确定传动功率、控制流程和方式;第三步是明确设计内容,设计步骤、攻克点、设计计算书、草图绘制,材料、加工工艺、控制程序、电路图绘制;第四步是综合审核各方面的内容,确认生产。 下面我将以六轴工业机器人作为设计对象来阐明这一设计过程: 在介绍机器人设计之前我先说一下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可以说是非常广泛的,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就有很多例子,如垛码机器人、包装机器人、转线机器人;在焊接方面也有很例子,如汽车生产线上的焊接机器人等等;现在机器人的发展是非常的迅速,机器人的应用也在民用企业的各个行业得以延伸。机器人的设计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六轴机器人的应用范筹不同,设计形式也各不相同。现在世界上生产机器人的公司也很多,结构各有特色。在中国应用最多的如:ABB、Panasonic、FANUK、莫托曼等国外进口的机器人。 既然机器人的应用那么广泛,在我国却没有知名的生产公司。对于作为中国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关机器人技术方面探讨太少了从业人员还不能成群体虽然在很多地方可以看到机器的论术,可是却没有真正形成普及的东西。 即然是要说设计,那我就从头一点一点的说起。力求讲的通俗简明一些,讲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指正! 六轴机器人是多关节、多自由度的机器人,动作多,变化灵活;是一种柔性技术较高的工业机器人,应用面也最广泛。那么怎样去从头开始的设计它呢工作范围又怎样去确定动作怎样去编排呢位姿怎样去控制呢各部位的关节又是有怎么样的要求呢等等。。。。。。让我们带着众多的疑问慢慢的往下走吧! 首先我们设定:机器人是六轴多自由度的机器人,手爪夹持二氧气体保护焊标准焊枪;完成点焊、连续焊等不同要求的焊接部件,工艺要求、工艺路线变化快的自动生线上。最大伸长量:1700mm;转动270度;底座与地平线水平固定;全电机驱动。 好了,有了这样的基本要求我们就可以做初步的方案的思考了。 首先是全电机驱动的,那么我们在考虑方案的时候就不要去考虑液压和气压的各种结构了,也就是传动机构只能用齿轮齿条、连杆机构等机械机构了。 机器人是用于焊接方面的,那么我们就去考察有人工行为下的各种焊接手法和方法。这里就有一个很复杂的东西在里面,那就是焊接工艺;即然焊艺定不下来,我们就给它区分一下,在常用焊接里有单点点焊、连续断点点焊、连续平缝焊接、填角焊接、立缝焊接、仰焊、环缝焊等等。。。。。。 搞清了各种焊方法,也就明白了要实现这些复杂的动作就要有一套可行的控制方式才行;在机械没有完全设计出来之前可以不做太多的控制方案思考,有一个大概的轮廓概念就行了,待机械结构做完,各方面的驱动功率确定下来之后再做详细的程序。 焊枪是用常用的标准的焊枪,也就是说焊枪是随时可以更换下来的,也就要求我们要做到对焊枪的夹持部分进行快速锁定与松开。

六轴运动机器人运动学求解分析_第九讲

六轴联动机械臂运动学及动力学求解分析 V0.9版 随着版本的不断更新,旧版本文档中的一些笔误得到了修正,同时文档内容更丰富,仿真程序更完善。 作者朱森光 Email zsgsoft@https://www.doczj.com/doc/6b16575366.html, 完成时间 2016-02-28

1引言 笔者研究六轴联动机械臂源于当前的机器人产业热,平时比较关注当前热门产业的发展方向。笔者从事的工作是软件开发,工作内容跟机器人无关,但不妨碍研究机器人运动学及动力学,因为机器人运动学及动力学用到的纯粹是数学和计算机编程知识,学过线性代数和计算机编程技术的人都能研究它。利用业余时间翻阅了机器人运动学相关资料后撰写此文,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更多的人发表有关机器人技术的原创性技术文章。本文内容的正确性经过笔者编程仿真验证可以信赖。 2机器建模 既然要研究机器人,那么首先要建立一个机械模型,本文将以典型的六轴联动机器臂为例进行介绍,图2-1为笔者使用3D技术建立的一个简单模型。首先建立一个大地坐标系,一般教科书上都是以大地为XY平面,垂直于大地向上方向为Z轴,本文为了跟教科书上有所区别同时不失一般性,将以水平向右方向为X轴,垂直于大地向上方向为Y轴,背离机器人面向人眼的方向为Z轴,移到电脑屏幕上那就是屏幕水平向右方向为X轴,屏幕竖直向上方向为Y轴,垂直于屏幕向外为Z轴,之所以建立这样不合常规的坐标系是希望能够突破常规的思维定势训练在任意空间建立任意坐标系的能力。 图2-1 图2-1中的机械臂,底部灰色立方体示意机械臂底座,定义为关节1,它能绕图中Y轴旋转;青色长方体示意关节2,它能绕图中的Z1轴旋转;蓝色长方体示意关节3,它能绕图中的Z2轴旋转;绿色长方体示意关节4,它能绕图中的X3轴旋转;深灰色长方体示意关节5,它能绕图中的Z4轴旋转;末端浅灰色机构示意关节6即最终要控制的机械手,机器人代替人的工作就是通过这只手完成的,它能绕图中的X5轴旋转。这儿采用关节这个词可能有点不够精确,先这么意会着理解吧。 3运动学分析 3.1齐次变换矩阵 齐次变换矩阵是机器人技术里最重要的数学分析工具之一,关于齐次变换矩阵的原理很多教科书中已经描述在此不再详述,这里仅针对图2-1的机械臂写出齐次变换矩阵的生成过程。首先定义一些变量符号,关节1绕图中Y轴旋转的角度定义为θ0,当θ0=0时,O1点在OXYZ坐标系内的坐标是(x0,y0,0);关节2绕图中的Z1轴旋转的角度定义为θ1,图中的θ1当前位置值为+90度;定义O1O2两点距离为x1,关节3绕图中的Z2轴旋转的角度定义为θ2,图中的θ2当前位置值为-90度;O2O3两点距离为x2,关节4绕图中的X3轴旋转的角度定义为θ3, 图中的θ3当前位置值为0度;O3O4两点距离为x3,关节5绕图中的Z4轴旋转的角度定义为θ4, 图中的θ4当前位置值为-60度;O4O5两点距离为x4,关节6绕图中的X5轴旋转的角度定义为θ5, 图中的θ5当前位置值为0度。以上定义中角度正负值定义符合右手法则,所有角度定义值均为本关节坐标系相对前一关节坐标系的相对旋转角度值(一些资料上将O4O5两点重合在一起即O4O5两点的距离x4退化为零,本文定义x4大于零使得讨论时更加不失一般性)。符号定义好了,接下来描述齐次变换矩阵。 定义R0为关节1绕Y轴的旋转矩阵 =cosθ0 s0 = sinθ0 //c0 R0 =[c0 0 s0 0 0 1 0 0 0 c0 0 -s0 0 0 0 1] 定义T0为坐标系O1X1Y1Z1相对坐标系OXYZ的平移矩阵 T0=[1 0 0 x0 0 1 0 y0 00 1 0 0 0 0 1] 定义R1为关节2绕Z1轴的旋转矩阵 R1=[c1 –s1 0 0 s1 c1 0 0

六自由度机械手重载搬运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全套CAD图纸)

全套设计通过答辩优秀CAD图纸QQ 36396305 XX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作者: 学号: 学院(系): 专业: 题目: 重载搬运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六自由 度机械手】 2015 年5月

全套设计通过答辩优秀CAD图纸QQ 36396305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 机械手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搬运机械手是机械手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搬运机械手需要结合机械、电子、信息论、人工智能、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等诸多学科知识,同时其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 本文对一种使用在搬运机械手的结构进行设计,并完成总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要求对机械手模型进行力学分析,估算各关节所需转矩和功率,完成电机和减速器的选型。其次从电机和减速器的连接和固定出发,设计关节结构,并对机构中的重要连接件进行强度校核。 关键词:结构设计,机器臂,关节型机械手,结构分析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 1.1 引言 (2) 1.2 搬运机械手研究概况 (3) 1.2.1 国外研究现状 (3) 1.2.2 国内研究现状 (4) 1.4 搬运机械手的总体结构 (5) 1.5 主要内容 (5) 2 总体方案设计 (6) 2.1 机械手工程概述 (6) 2.2 工业机械手总体设计方案论述 (7) 2.3 机械手机械传动原理 (8) 2.4 机械手总体方案设计 (8) 2.5 本章小结 (10) 3 机械手大臂结构设计 (1) 3.1 大臂部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1) 3.2 大臂部结构设计 (2) 3.3 大臂电机及减速器选型 (2) 3.4 减速器参数的计算 (3) 3.5承载能力的计算 (7) 3.5.1 柔轮齿面的接触强度的计算 (7) 3.5.2 柔轮疲劳强度的计算 (7) 3.6 轴的计算校核 (8) 3.7 大臂的平衡设计 (11) 3.7.1 弹簧的受力分析 (11) 3.7.2 弹簧的设计计算 (14) 4机械手小臂结构设计 (18) 4.1 腕部设计 (18) 4.2 小臂部结构设计 (31)

六自由度机器人说明书

六自由度机器人说明书 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班级: 成员:

目录 一、打开气源 二、机器人的快速操作入门 1、坐标系的选择 2、手动速度调整 3、伺服电源接通 4、接通主电源 5、接通伺服电源 三、伺服电源切断 1、切断伺服电源 2、切断主电源 四、轴操作

一、打开气源 请确认系统进气气源已进行供气,未供气或气压不足将会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系统运行中如断开气源,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甚至造成人员伤害。 打开下图气泵,将开关拨到“I”,再打开气阀

拨到“开”,即 “Ⅰ” 往上拨,打开气阀

二、机器人的快速操作入门 1、坐标系的选择 在示教模式下,选择机器人运动坐标系:按手持操作示教器上的【坐标系】键,每按一次此键,坐标系按以下顺序变化,通过状态区的显示来确认。 2、手动速度调整 示教模式下,选择机器人运动速度:按手持操作示教器上【高速】键或【低速】键,每按一次,手动速度按以下顺序变化,通过状态区的速度显示来确认。 ?按手动速度【高速】键,每按一次,手动速度按以下顺序变化:微动1%→微动2%→低5%→低10%→中25%→中50%→高75%→高100%。 ?按手动速度【低速】键,每按一次,手动速度按以下顺序变化:高100%→高75%→中50%→中25%→低10%→低5%→微动2%→微动1%。 3、伺服电源接通 打开上电控柜上的主电源开关时,应确认在机器人动作 范围内无任何人员。

忽视此提示可能会发生与机器人的意外接触而造成人身伤害。如有任何问题发生,应立即按动急停键,急停键位于 电控柜前门的右上方。 4、接通主电源 ●把电控柜侧板上的主电源开关扳转到接通(ON) 的位置,此 时主电源接通。 ●按下电控柜面板上的绿色伺服启动按钮。

六自由度机器人结构设计

六自由度机器人结构设计、 运动学分析及仿真 学科:机电一体化 姓名:袁杰 指导老师:鹿毅 答辩日期: 2012.6 摘要 近二十年来,机器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各种用途的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广泛获 得应用。我国在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与工业化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 研究和设计各种用途的机器人特别是工业机器人、推广机器人的应用是有现实意义 的。 典型的工业机器人例如焊接机器人、喷漆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大多是固定在 生产线或加工设备旁边作业的,本论文作者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项 目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小型的、固定在AGV 上以实现移动的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 首先,作者针对机器人的设计要求提出了多个方案,对其进行分析比较,选择

其中最优的方案进行了结构设计;同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用D-H 方法建立了坐标变换矩阵,推算了运动方程的正、逆解;用矢量积法推导了速度雅可比矩阵,并计算了包括腕点在内的一些点的位移和速度;然后借助坐标变换矩阵进行工作空间分析,作出了实际工作空间的轴剖面。这些工作为移动式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动力学分析和运动控制提供了依据。最后用ADAMS 软件进行了机器人手臂的运动学仿真,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在机械设计中使用虚拟样机技术做了尝试,积累了 经验。 第1 章绪论 1.1 我国机器人研究现状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进行编程,并在自动控制下执行某种操作或移动 作业任务的机械装置。 机器人技术综合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及 人工智能等多种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典型代表,是当代科技发展最活跃的领域。机器人的研究、制造和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近十几年来,机器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各种用途的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广泛获得应用。 我国是从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涉足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的。1986年,我国开展了“七五”机器人攻关计划。1987 年,我国的“863”计划将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列入其中。目前,我国从事机器人的应用开发的主要是高校和有关科研院所。最初我国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主要

机械机构自由度计算方法

机构自由度计算方法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例子 机 械 原 理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是机构的结构分析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个机构设计好以后,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F=3n-2p l-p h。 公式本身简单,只需要数出活动构件的数目n,低副的数目p l,高副的数目p h,则自由度就很容易计算了。 使用该公式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先判断出一些特殊情况: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在把这些情况都弄清楚后,再用上述公式计算,才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下面举一个例子,说明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请直接在题图中标出。 拿到该机构以后,第一步就是找到凸轮M,发现推杆DB尖端有一个滚子,此滚子就是局部自由度。局部自由度几乎永远出现在滚子推杆的凸轮机构中。对于该局部自由度,处理方法是把该滚子B与BD杆焊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接着考察虚约束。虚约束中最常见的就是某一个构件和机架之间有导路重合或者平行的移动副。这里FH构件就在F,G,H三个地方有三个移动副与机架相联,而这三个移动副导

路重合。此时只有一个起作用,其它的就是虚约束。对于虚约束,只保留其中一个,其它的全部拿掉。 最后考虑复合铰链。复合铰链出现在转动副的地方,如果在转动副处有2个以上的构件相联,则该铰链就是复合铰链。从上图可以看出,J点有三个构件IJ,KJ,JL相连,所以J 是复合铰链。对于复合铰链,在计算转动副的数目时,在此处留心即可,注意这里的转动副数目等于相连的构件数目减1. 综上所述,把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复合铰链表示出来的结果见下图 这样,把滚子B和BD焊接在一起,从而去掉局部自由度;而去掉G,H这两个虚约束;J点有两个转动副。 下面进入公式的计算。 活动构件:齿轮A,齿轮M,连杆IJ,连杆KJ,连杆JL,滑块L,连杆BD(焊接了滚子B),连杆DE,连杆FH。共计9个。 低副:A, M, I, K, J(2),L(2), C, D, E, F. 共计12个.{注意,这里L处一个转动副,1个移动副,不能算成复合铰链,所谓铰链是指转动副,复合意味着着多个转动副}高副:齿轮A和齿轮B之间1个,B和凸轮之间1个,共计2个。 则 由于该机构有一个原动件,原动件的数目 = 自由度的数目,所以该机构有确定的运动。

六自由度机器人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FINAL PROJECT/THESIS OF UNDERGRADUATE (2014届) 六自由度机器人机械机构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4年5月

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六自由度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的有关规定由本人独立完成。文中所引用的观点和参考资料均已标注并加以注释。论文研究过程中不存在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相关数据等行为。如若出现任何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问题,本人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承诺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年月日

六自由度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 摘要 机械手是模仿人手的部分动作,按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或操作的自动机械装置,其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机构、控制机构以及位置检测装置等所组成。本论文围绕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进行机器人静力学分析及研究极限位置下关节力矩情况,并以此为依据为机器人机构改进奠定理论基础,主要设计内容如下:(1)阐述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当前发展现状,对比现有机械手传动方式及空间布局,分析其技术特点。 (2)根据预期假定机器人工作运动范围及有效负载,参考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本体结构,在solidworks环境下先设计简单机器人初期模型。通过静力学分析得出关节所受负载,进行伺服电机、减速机选型以及确定同步齿形带相关参数,完成机械手内部空间整体布局,确定传动方式并能达到相关目标要求完成理论作业。 (3)建立考虑约束及质量等效转换的机械手模型,分析典型工况下各关节的运动情况。对关键零件及手部轴承通过施加约束、负载完成相应应力分析,验证不同电机、减速机选型的合理性,完成机器人结构校核与优化。 关键词:六自由度传动方式静力学分析 i

六自由度机器人运动分析及优化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中文)六自由度机器人运动分析及优化 (英文) Motion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6-DOF robot 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院 年级专业 2013级汽车服务工程(中德)) 学生姓名吴子璇正 学号 130154494 7 指导教师安康安 完成日期 2017 年 3 月

摘要 当今世界,工业化日趋成熟,机器人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最常用到的有四自由度,六自由度机器人。其中,自动化水平较高的汽车制造业和电子装配业经常常常要使用到六自由度机器人。因此对其实施运动学分析,是进行科学设计的基础,也是降低机器人生产成本,优化机器人运动轨迹的前提。此外,运动分析过程有效的模拟了机器人运动的真实情况,有助于提供有效可行的优化方案。本文主要探讨六自由度机器人的运动分析,基于经典运动学以及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概念,首先通过solidworks做出机械臂各部分零件的三维图,然后通过SolidWorks装配出六自由度机器人机械臂的三维模型。通过该模型,选取其中一个关节和底座,并用SolidWorks进行运动学分析,对六自由度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得到六自由度机器人的其中一个自由度的运动仿真实例。通过对该运动仿真实例的分析,得出最佳优化方案,优化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提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降低机器人生产成本。 关键词:六自由度机器人;运动分析;运动学;动力学;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 (1)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机器人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1 2 六自由度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4) 2.1六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1 2.2运动学分析----------------------------------------------1 3 六自由度机器人动力学分析 (6) 3.1综述----------------------------------------------------3 3.2机器人动力学研究方法------------------------------------3 3.2.1几项假设-------------------------------------------3 3.2.2目标-----------------------------------------------4 3.2.3数学工具-------------------------------------------5 3.3动力学原理----------------------------------------------3

六自由度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1前言 1.1 焊接机器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其技术背景是计算机和自动化的发展,以及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下属的阿尔贡研究所为解决可代替人进行放射性物质的处理问题,在1947年研制了遥控式机械手臂;1948年又相继开发了电气驱动式的主从机械手臂,从而解决了对放射性物质的进行远距离操作的问题。1954年,美国科学家戴沃尔最先提出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新的专利。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来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并利用人手对机械手臂进行动作示教,机械手臂能实现人物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就是示教再现机械臂,现在所用的机械手臂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稳定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已经大大改进了机械手臂的性能,并大量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尤其是在高压、高温、多粉尘、高噪音和重度污染的场合。焊接机器人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是由日本发那科(FANUC)公司生产的小型机器人改进的,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手段以及高昂的造价,使得当时的焊接机器人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机械手臂是一种工业机器人,它由控制器、操作机、检测传感装置和伺服驱动系统组成,是一种可以自动控制、仿人手操作、可以重复编程、可以在三维空间进行各种动作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机械手臂首先是在汽车制造工业中使用的,它一般可进行焊接、上下料、喷漆以及搬运。它可代替人们进行从事繁重、单调的重复劳动作业,并且能够大大改善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的质量[1]。 到了9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制造水平、控制速度和控制精度、可靠性等不断提高,而机器人的制造成本和价格却不断下降。在西方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为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而机器人价格指数的降低又恰巧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带来了契机,采用机器人的利润显然要比采用人工所带来的利大,使得焊机机器人得到了推广,同时技术的进步也使得焊机机器人技术得到很大提高。 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各国对焊接机器人的不断重视,使得焊接机器人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由于其焊机精度及更低的生产成本,也使得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焊接机器人主要用于装卸、搬运、焊接、铸锻以及热处理等方面,无论数量、品种和性能方面都还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发展需要。在一些特殊的行业,使用它来代替人工操作的,主要是在危险作业、多粉尘、高温、噪声、工作空间小等的不适于人工作业的环境。 1.2 焊接机器人发展趋势

六轴运动机器人运动学求解分析_第一讲

六轴联动机械臂运动学求解分析 第一讲 作者朱森光 Email zsgsoft@https://www.doczj.com/doc/6b16575366.html,

1引言 笔者研究六轴联动机械臂源于当前的机器人产业热,平时比较关注当前热门产业的发展方向。笔者工作主要从事软件开发跟机器人毫无关系,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整理机器人技术相关的文章,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更多的人发表有关机器人技术的原创性技术资料。本系列文章的所有文字、图片及相关资料均为原创,内容正确性经过笔者亲自编程仿真验证可以信赖。 2机器建模 2.1坐标系 既然要研究机器人,那么首先要建立一个机械模型,本文将以典型的六轴联动机器臂为例进行介绍,图2-1为笔者使用3D技术建立的一个简单模型。首先建立一个大地坐标系,一般教科书上都是以大地为XY平面,垂直于大地向上方向为Z轴,本文为了跟教科书上有所区别同时不失一般性,将以水平向右方向为X轴,垂直于大地向上方向为Y轴,背离机器人面向人眼的方向为Z轴,移到电脑屏幕上那就是屏幕水平向右为X轴,屏幕水平向上为Y轴,垂直于屏幕向外为Z轴,之所以建立这样不合常规的坐标系是希望能够突破常规的思维定势训练在任意空间建立任意坐标系的能力。 图2-1 图2-1中的机械臂,灰色立方体为机械臂底座,定义为关节1,它能绕图中Y轴旋转;青色为关节2,它能绕图中的Z1轴旋转;蓝色为关节3,它能绕图中的Z2轴旋转;绿色为关节4,它能绕图中的X3轴旋转;红色为关节5,它能绕图中的Z4轴旋转;黄色为关节6,它能绕图中的X5轴旋转。 2.2齐次变换矩阵 齐次变换矩阵是机器人技术里最重要的数学分析工具之一,关于齐次变换矩阵的原理很多教科书中已经描述在此不再详述,这里仅针对图2-1的机械臂写出齐次变换矩阵的生成过程。首先定义一些变量符号,关节1绕图中Y轴旋转的角度定义为θ0,当θ0=0时,O1点在OXYZ坐标系内的坐标是(x0,y0,0);关节2绕图中的Z1轴旋转的角度定义为θ1,图中的θ1当前位置值为+90度;定义O1O2两点距离为x1,关节3绕图中的Z2轴旋转的角度定义为θ2,图中的θ2当前位置值为-90度;O2O3两点距离为x2,关节4绕图中的X3轴旋转的角度定义为θ3, 图中的θ3当前位置值为-60度;O3O4两点距离为x3,关节5绕图中的Z4轴旋转的角度定义为θ4, 图中的θ4当前位置值为-60度;O4O5两点距离为x4,关节6绕图中的X5轴旋转的角度定义为θ5, 图中的θ5当前位置值为+60度。以上定义中角度正负值定义符合右手法则。符号定义好了,接下来描述齐次变换矩阵。 定义R0为关节1绕Y轴的旋转矩阵 cosθ0 s0 = sinθ0 = //c0 R0=[c0 0 s0 0 0 1 0 0 0 c0 0 -s0 0 0 0 1] 定义T0为坐标系O1X1Y1Z1相对坐标系OXYZ的平移矩阵 T0=[1 0 0 x0 0 1 0 y0 00 1 0 0 0 0 1] 定义R1为关节2绕Z1轴的旋转矩阵 R1=[c1 –s1 0 0

六自由度搬运机器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 题目六自由度搬运机器人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建筑力学 自由度

2.4 平面杆件体系的自由度计算 教学要求 掌握实际自由度分析方法,了解计算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2.4.1 平面杆件体系自由度 (1)实际自由度S(即前面讲的“运动自由度”):体系运动时,可以独立变化的几何参数数目,也就是确定该体系运动所需要的独立参数数目。之所以称之为实际自由度,是为了与下面讲的计算自由度相区别。 S = (各部件自由度总和a)-(必要约束数总和c)(2-1)(2)计算自由度W W = (各部件自由度总和a)-(全部约束数总和d)(2-2) 由上式可见,计算自由度是由体系部件的自由度和全部约束计算而得,但没有区别非多余约束和多余约束。因此,一般地说,计算自由度不一定就是实际自由度。 多余约束数n:等于实际自由度与计算自由度之差,即: n = S -W (2-3) 图2-25 分析: 自由度S=a-c=2-2=0;计算自由度W=a-d=2-4=-2 [讨论]: W > 0 则S > 0 几何可变 W = 0 则S = n 若n = 0 几何不变 W = 0 则S = n 若n > 0 几何可变 W < 0 则n > 0 体系有多余约束,但不一定几何不变。 结论: W ≤0只是几何不变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各部件自由度总和a=2(1个自由点);约束总数d=4;其中:非多余约束c=2; 2.4.2 约束的计算

(1)刚片内部多余约束。 n=0 n=1 n=2 n=3 图2-8 刚片内部多余约束 [注释]自由端n=0;一根链杆n=1;一个铰n=2;一个刚结n=3; (2)单约束和复约束 a.铰结点 图2-9a 单铰图2-9b 复铰 1单铰=2个约束复铰=(n-1)单铰=2(n-1)个约束 b.刚结点 图2-11a 单链图2-11b 复链 1单链杆=1个约束1复链杆= (2×n-3)单链=(2×n-3)个约束杆 2.4.3 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 的求法 (1)刚片法:体系看作由刚片组成,铰结、刚结、链杆为约束。 刚片数m ; 约束数:单铰数h ,简单刚结数g ,单链杆数b 。 W = 3m - 2h - 3g - b (2-4) (2)节点法:体系由结点组成,链杆为约束。 结点数j ; 约束数:链杆(含支杆)数b 。 W = 2j – b (2-5) (3)组合算法

(完整版)六自由度机械手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绪论 (3) 1.1. 工业机器人概述 (3) 1.2机械手的组成和分类 (4) 1.2.1. 机械手的组成 (4) 1.2.2. 机械手的分类 (5) 第二章机械手的设计方案 (7) 2.1 机械手的“坐标形式”与“自由度” (7) 2.2 机械手的主要参数 (8) 第三章手部结构的设计 (9) 3.1 末端执行器的设计 (9) 3.1.1蜗杆蜗轮型号选择 (10) 3.1.2 驱动电机型号选择 (10) 3.1.3联轴器的选择 (11) 3.2 手腕回转装置设计 (11) 3.2.1 驱动电机的选择 (12) 3.2.2 锥齿轮的设计 (13) 第四章腕部结构设计 (16) 4.1 腕部俯仰结构设计 (16) 4.1.1 驱动电机的选择 (16) 4.1.2 内啮合齿轮的设计 (17) 4.2 手腕左右摆动结构设计 (18) 第五章肘部与肩部的设计 (19) 5.1 肘部结构设计 (19) 5.1.1 驱动电机的选择 (20) 5.1.2内啮合齿轮的设计 (21) 5.2 肩部结构设计 (22) 5.2.1驱动电机的选择 (22) 5.2.2 锥齿轮的设计 (23) 第六章底座的设计 (23) 6.1 驱动电机的选择 (24) 6.2 蜗轮蜗杆的选择 (24) 第七章:ADAMS 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25) 7.1 手部模型的建立 (25) 致谢 (29) 参考文献 (29)

摘要 本次所设计的作品是“六自由度机械手”。六自由度即:腰部回转、肩部摆动、肘部摆动、腕部左右摆、腕部俯仰摆和腕部回转,最终实现“末端执行器”的夹持动作。 方案一:所有传动均选用“齿轮传动”或者“蜗轮蜗杆传动”。总共需要7个伺服电机来驱动。首先,腰部电机主轴通过联轴器与蜗杆连接,蜗杆旋转带动蜗轮回转,从而蜗轮再带动底座实现360度回转。其次,肩部电机主轴通过联轴器与一个锥形齿轮连接,带动另外一个锥形齿轮进行双向旋转,从而实现肩部带动上臂的摆动动作。再者,肘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一“内啮合”小齿轮连接,而大齿轮与前臂的端部通过平键来周向连接定位。从而电机带动小齿轮,小齿轮通过与大齿轮啮合旋转,带动前臂实现摆动动作。在前臂的末端连接手腕处,电机轴与手部直接连接,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实现手腕的左右摆动。手腕的俯仰动作原理与肘部摆动原理类似,也是通过一对内啮合齿轮连接。腕部的回转与肩部的摆动原理相同,通过一对锥齿轮来实现。末端执行器通过蜗杆与一对扇形蜗轮进行双向旋转实现。 方案二:所有传动都通过“液压缸”来实现,其形式类似于挖掘机或推土机。最终实现“夹持功能”相同。这种方案优点是:可频繁换向,冲击小,可实现无级调速。不过相比第一种方案:需要专门的一套液压装置,结构复杂,容易漏油污染,而且其摆动角度较小。 因此综合考虑,选用第一种方案。

六自由度搬运机械手结构设计

2. 六自由度搬运机械手的结构设计 根据机械手的基本要求能快速、准确地拾起-放下搬运物件,这就要求它们具有高精度、快速反应、一定的承载能力、足够的工作空间和灵活的自由度及在任一位置都能自动定位等特征。设计原则是:充分分析作业对象(工件)的作业技术要求,拟定最合理的作业工序和工艺、并满足系统功能要求和环境条件;明确工件的形状和材料特性,定位精度要求,抓取、搬运时的受力特性、尺寸和质量参数等,从而进一步确定对该机械手结构和运行控制的要求;尽量选用定型的标准组件,简化设计制造过程,兼顾通用性和专用性,并能实现柔性转接和编程控制。本课题设计的是一种小型的多关节式六自由度机械手,能够满足相应的动作要求,并对一些小质量工件实现抓取、搬运等一些列动作。 2.1 六自由度搬运机械手的功能分析 该机械手系统共有6个自由度,分别为肩的回转与曲摆,大臂的曲摆,小臂的曲摆,手腕的曲摆与回转,以及手抓的回转。 该系统中基座固定,与基座相连的肩可以进行360度的回转;与肩相连接的大臂可以进行-90~+90度曲摆,与大臂相连接的小臂可以进行-90~+90度曲摆,大臂和小臂动作幅度较大,可以满足俯仰要求。手腕可以进行360度的旋转,手腕也可以完成-90~+90度的曲摆,末端的手爪部分可以-90~+90度夹持,手爪 部分通过一对齿轮的啮合转动,及其四杆机构完成手爪的开合,可以满足夹持工件的要求。 通过预先编好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内,从而使该六自由度搬运机械手能独立的完成一套指定的搬运动作,并一直重复进行下去! 2.2 六自由度搬运机械手的坐标形式和自由度 2.2.1 六自由度搬运机械手的坐标形式 按机械手手臂的不同运动形式及组合情况,其坐标形式可以分为直角坐标式、圆柱坐标式、球坐标式和关节式。 (1)直角坐标式机械手 直角坐标式机械手是适合于工作位置成行排列或传送带配合使用的一种机 械手。它的手臂可以伸缩,左右和上下移动,按照直角坐标形式x、y、z三个方

基于MATLAB的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运动分析和仿真

基于MATLAB 的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运动分析及仿真 摘要: 以FANUC ARC mate100工业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对其机构和连杆参数进行分析,采用D-H 法对机器人进行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分析,建立运动学方程。在MATLAB 环境下,运用机器人工具箱进行建模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所建立的运动学正、逆解模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关键词:FANUC ARC mate100工业机器人; 运动学; MATLAB 建模仿真 1引言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在控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和机构学等多种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该项技术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1]。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水平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自动化的需求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工业机器人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主要是通过工业机器人各个连杆和机构参数,以确定末端执行器的位姿。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包括正运动学分析和逆运动学分析。 随着对焊接件要求的提高,弧焊等机器人的需求越来越多。本文就以FANUC ARC mate100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机构和连杆参数,运用D-H 参数法建立坐标系,求出连杆之间的位姿矩阵,建 立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方程。并在MATLAB 环境下, 利用RoboticsToolbox 进行建模仿真。 2 FANUC ARC mate100 D-H 坐标系的建立mate100是FANUC 公司生产的6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包括底座、机身、臂、手腕和末端执行器,每个自由度对应一个旋转关节,如图1所示。 图1FANUC ARC mate 100机器人三维模型 DENAVIT 和HARTENBERG 于1955年提出了一种为关节链中的每一个杆件建立坐标系的矩阵方法,即D-H 参数法,在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得到了广泛运用。采用这种方法建立坐标系: (1) Z i 轴沿关节i +1的轴线方向。 (2) X i 轴沿Z i-1和Z i 轴的公法线方向,且指向背离Z i-1轴的方向。 (3) Y i 轴的方向必须满足Y i = Z i *X i ,使坐标系为右手坐标系。 按照上述方法,建立坐标系如图 2 所示。 J 4 J 3 J 5 J 2 J 1 J 6

六自由度机器人报告书

六自由度机械手设计 课程名称:机电系统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学号: 年级:任课教师: 2013年 1 月 5 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1.1 工业机械手的介绍 (3) 1.2 工业机械手应用前景 (3) 第二章六自由度机械手系统简介 (5) 2.1、机械手系统简介 (5) 2.2、机械手系统的组成及其控制过程 (5) 2.3 六自由度机械手总体方案框图设计 (6) 第三章机器手的机械系统 (7) 3.1、机械系统结构简图 (7) 3.2、关节布置和结构特点 (9) 第四章机械手的控制系统 (10) 4.1 控制系统 (10) 4.1.1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框图 (10) 4.1.2 晶振电路 (11) 4.1.3 AT89S52单片机 (12) 4.2 驱动系统 (13) 4.2.1 L298N芯片 (13) 4.3 控制系统整体接线图 (16) 第五章总结 (17) 第六章程序 (18)

参考文献 (24)

第一章绪论 1.1 工业机械手的介绍 随着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工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业的自动化中机械手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小到机床的自动换刀机械手,大到整个的全自动无人值守工厂,无一不能看到机械手的身影。机械手在工业中的应用可以确保运转周期的连贯,提高品质。另外,由于机械手的控制精确,还可以提高零件的精度。机械手在工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 1、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 应用机械手有利于实现材料的传送、工件的装卸、刀具的更换以及机器的装配等的自动化的程度,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2、以改善劳动条件,避免人身事故 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有灰尘、噪声、臭味、有放射性或有其他毒性污染以及工作空间狭窄的场合中,用人手直接操作是有危险或根本不可能的,而应用机械手即可部分或全部代替人安全的完成作业,使劳动条件得以改善。在一些简单、重复,特别是较笨重的操作中,以机械手代替人进行工作,可以避免由于操作疲劳或疏忽而造成的人身事故。 3、可以减轻人力,并便于有节奏的生产 应用机械手代替人进行工作,这是直接减少人力的一个侧面,同时由于应用机械手可以连续的工作,这是减少人力的另一个侧面。因此,在自动化机床的综合加工自动线上,目前几乎都设有机械手,以减少人力和更准确的控制生产的节拍,便于有节奏的进行工作生产。 1.2 工业机械手应用前景 工业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工业机械手的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机械手作业的准确

六自由度机械臂

VME 运动控制器 六自由度机器人 概 述 六自由度机器人是一种典型的工业机器人,在自动搬运、装配、焊接、喷涂等工业现场中有广泛的应用。固高科技GRB 系列六自由度机器人是固高成熟完备的运动控制技术与先进的设计和教学理念有机结合的产物,既满足工业现场要求,也是教学、科研机构进行运动规划和编程系统设计的理想对象。 该机器人采用六关节串联结构,各个关节以“绝对编码器电机+精密谐波减速器”为传动。在小臂处留有安装摄像头、气动工具等外部设备的接口,并提供备用电气接口,方便用户进行功能扩展。 机器人的控制方面,采用集成了PC 技术、图像技术、逻辑控制及专业运动控制技术的VME 运动控制器,性能可靠稳定,高速高精度。 主要特点 开放式控制实验平台 z 基于VME 总线高性能工业运动控制器的开放式平台,支持用户自主开发; z 通用智能运动控制开发平台,采用VC++或OtoStudio 计算机可编程自动化控 制系统开发工具 z 配备图形示教功能,便于机器人的编程操作和应用培训; z 配套内容详尽的操作手册和学生实验指导书,通过实例演示,引导用户操作并学习如何基于运动控制器开发各种应用软件系统。 工业化设计与制造 z 按照工业标准设计和制造; z 机构设计成6轴串联旋转式关节,各关节采用绝对型编码盘交流伺服电机驱 动,谐波减速器传动; z 模块化结构,简单、紧凑,预留电气与气动标准接口; z 较高的负载、更快的轴动作速度、大的许用扭矩和转动惯量使机器人应用广 泛,可用于搬运,点焊,装配,点胶,切割,喷涂等行业; z 具备最大的工作半径和最小的干涉半径,工作范围大,在系统设计上提供较 大的灵活性,夹具、剪丝机等设备可以采用更高效的安装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