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3(人教版)动物细胞工程
- 格式:ppt
- 大小:3.15 MB
- 文档页数:37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 专题二 2.2 动物细胞工程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成化高级中学陆勤华1、三维目标:1.1 知识目标⑴掌握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区别和联系。
⑵简述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
⑶了解单克隆抗体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并说其应用实例。
1.2 能力目标⑴由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导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思维能力。
⑵让学生尝试设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探索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认识模式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3)分析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意义和应用,逐步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⑴初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⑵通过向学生介绍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动态及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明确人们对生命奥秘的揭示愈加广泛和深入,知识不断更新并向前发展,认识到学无止境,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
⑶关注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2、教学重难点:2.1 重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2.2 难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3、教学方法:讲授、自学、讨论等相结合、或生讲师评、补充4、教学手段: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教学课件ppt5、教学课时:1课时6、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新课】让学生回顾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基本知识教师设问: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是怎样的?(ppt植物体细胞杂交)填图生:先用酶去除两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使之成为原生质体,再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诱导两种原生质体融合成杂种细胞,最后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把其培育成新的植物体。
师: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何区别?生: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无明显的液泡、无质体(叶绿体)。
师:既然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不同,那么动物细胞是否可以融合或杂交?我们在高一时候讲过有两位科学家做了一个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以证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动物细胞工程(动物克隆技术) 【学习目标】1、简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及应用。
2、比较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区别。
3、简述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和应用前景。
【要点梳理】要点一:动物细胞培养 1、动物细胞培养概念(1)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有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2)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概念:①细胞贴壁:培养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贴附在瓶壁上生长繁殖,称为细胞贴壁或贴壁生长。
②接触抑制: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的现象。
③原代培养:将动物的器官或组织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制成细胞悬液,放入培养瓶内,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这种培养叫原代培养。
④传代培养:原代培养的细胞由于接触抑制不再分裂,还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后,再分瓶培养,让细胞继续增殖,这种培养叫传代培养。
2、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动物细胞工程(动物克隆技术)369168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 (1)取材:动物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
(2)过程: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株→细胞系 (3)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原代培养动物胚胎或幼龄 动物器官、组织单个细胞细胞悬浮液10代危机剪碎,胰蛋白酶、 胶原蛋白酶处理子代细胞可继续传代的细胞有限细胞系要点诠释①取自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器官、组织,是因为组织或器官上的细胞生命力旺盛,分裂能力强。
②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可以使动物组织细胞间的胶原纤维和细胞外的其他成分酶解,获得单个细胞。
成块组织不利培养,分散了做成细胞悬浮液利于培养。
③用胰蛋白酶处理组织块,可使细胞分散开,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细胞与组织液充分接触,这也说明了细胞间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但是由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蛋白质,因此要控制好处理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损伤细胞。
教案真实问题【问题1】如何用于生理、病理等方面的研究?【讲述】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发现,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NDRG2基因(后面简称N基因)在甲状腺髓样癌细胞中表达水平极低或不表达。
【引导设计实验】研究者推测甲状腺髓样癌的发生与发展可能与N基因的低表达有关。
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推测呢?请大家用体外培养的甲状腺髓样癌细胞为实验材料,从自变量的施加、因变量的检测和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三个方面,来思考一下实验思路。
【实验设计展示】【拓展知识】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演示】实验结果真实问题【问题2】疾病治疗中如何发挥单抗的作用?【讲述】问题提出的背景:埃博拉出血热以及埃博拉病毒【引导分析】科学家采集了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检测了抗EV-GP抗体的水平,结果如图1。
1.你认为该选择哪位康复者提供的血液来分离经免疫的B细胞制备单抗?2.你能简述一下大致流程么?科学家将制备的多种单抗分别与病毒混合,然后检测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得到如下结果。
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是引起机体免疫应答的抗原,为何同一抗原会对应多种抗体?2.根据图示结果,你认为对病毒抑制效果最好的是哪两种单抗?3.在临床应用时,你希望上述两种抗体与EV-GP结合位点相同,还是不同?【实验步骤展示】【绘图引导分析】略【资料】,中国科学家分离得到三株抗EV-GP的单克隆抗真实问题【问题3】核移植在家畜遗传改良中的作用?【讲述】问题提出的背景:乳腺炎和口蹄疫是两种分别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危害奶牛养殖业的严重疾病。
研究者尝试将抗细菌的乳铁蛋白肽基因和抗病毒的人α干扰素基因转给奶牛,培育抗病的奶牛新品种。
【引导设计流程】如果你是研究者,培育思路是什么?会用到哪些生物技术?【培育流程展示】【提问】1.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一般是什么细胞?如何将基因导入该细胞?2.研究者希望培育的转基因奶牛,能够在乳腺中特异性表达乳铁蛋白肽以抵抗乳腺炎,并且在全身细胞内表达人α干扰素以抵抗口蹄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