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废液分类成分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1
实验室废弃物分类
具体包装方法如下:
a) 废液统一使用硬质塑料桶(不接收其他形式包装,实验室废液桶需自行购买),废液量须达到桶容量的一半,杜绝废液装满桶;有机废液液面不得超过桶容积的五分之四;酸、碱、重金属离子无机废液,液面不得超过桶容积的五分之三。
可根据《实验室废液相容表》(见附件1)对废液进行同类混合,避免产生热量、有毒气体或爆炸等剧烈反应。
废液桶桶口须密封,贴上废弃物标签及相应的废弃物移送清单(见附件3)。
b) 过期废旧的固体试剂瓶上品名标签要完整、清晰,缺失补贴,分类后分别装入结实牢固的纸箱中,纸箱贴上废弃物标签及相应的废弃物移送清单(见附件3)。
c) 试剂空瓶中不得有任何残留,瓶上标签要完好,缺失补贴,瓶盖拧开后将空瓶倒置放在纸箱中,瓶盖另外用塑料袋包装。
装入结实牢固的纸箱中,贴上废弃物标签及相应的废弃物移送清单(见附件3)。
玻璃试剂空瓶与塑料试剂空瓶分开包装。
d) 实验室破损的玻璃仪器,如烧杯、烧瓶、容量瓶、锥形瓶等,不得有任何残留液体,装入结实牢固的纸箱中;实验用针头、碎玻璃等尖锐易制伤、划伤的废弃物先用合适包装物扎紧后再装入大小合适、结实牢固的纸箱中;其它手套、离心管、注射器(不含针头)等废弃塑料制品装入结实牢固的纸箱中。
分别贴上废弃物标签及相应的废弃物移送清单(见附件3)。
实验室废弃物标签
注:①所有信息必需用中文名称,不可用简称或缩写,品种过多可贴2张标签;
②废弃物类别请参照废弃物分类方法填写。
实验室废弃物标签
②废弃物类别请参照废弃物分类方法填写。
实验室废弃物标签
②废弃物类别请参照废弃物分类方法填写。
一、实验室废液的分类及处理方法(一 ) 实验室废液的分类根据实验室废液中所含主要污染物性质,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
无机废液主要含有重金属,重金属络合物,酸碱,氰化物,硫化物,卤素离子以及其他无机离子等。
有机废液含有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机酸,醚类,多氯联苯,有机磷化合物,酚类,石油类,油脂类物质等。
按其污染程度可分为高浓度和低浓度实验室废液,高浓度实验室废液主要为液态失效试剂,实验室废弃产物以及各类洗涤液;低浓度实验室废液指实验过程中排放的浓度与毒性较低的实验用水。
(二 ) 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1. 絮凝沉淀法这类方法适用于含重金属离子较多的无机实验室废液。
当确定了废液的性质后,选择合适的絮凝剂(石灰、铁盐、铝盐等),在弱碱性条件下形成各类絮胶状沉淀,且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在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同时,还可以除去一部分水中的其他污染物。
2. 氧化还原中和沉淀法此类方法多适用于含有六价铬或具有还原性的有毒物质,如氰根离子等,以及一些金属有机化合物。
常用的工艺过程就是让废水经过氧化还原反应,使毒性高的污染物转化为毒性低的物质,然后再经过混凝、沉淀将污染物从反应体系中除去。
以含六价铬废液为例,先把其还原成毒性较低的三价铬,然后用沉淀剂将其沉淀除去或将其与其他重金属废液一起处理。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常为铁粉、亚铁盐、亚硫酸氢盐或二氧化硫等,在 pH低于3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然后中和沉淀,将铬转化为难溶盐除去。
当溶液中含有氰根离子时,通常是在碱性条件下用氧化剂将其氧化成为氮气和二氧化碳,主要方法有氯碱法、电解氧化法、普鲁士蓝法、臭氧氧化法以及铁屑内电解法。
3. 鳌合剂与壳聚糖沉淀法当废水中含有多种沉降特性不同的金属时,用鳌合剂或壳聚糖沉淀法,能收到广谱的效果;选用一种鳌合剂就能够同时沉淀多种金属,适用于处理量少、浓度大的实验室废液。
4. 硫化物沉淀法此类方法是针对含有汞、铅、福等金属比较多的实验室废液,一般是用硫化钠或硫氢化钠把废水中的重金属转变为难溶于水的金属硫化物,然后使其与氢氧化铁共沉淀而分离除去。
实验室废液管理制度
1、化验室废液分:用水和洗涤剂洗涤玻璃仪器产生的废液;含废酸、碱和其它化学物质的废液。
2、化验废液收集原则:及时带手套收集;分开收集、倒入专门收集桶;定期送往市工业废物处理站。
3、化验室废渣,液分类
4、汞的处理措施:含汞盐废液可先调P=8-10,加入过量硫化钠,使生成硫化汞,再加入硫酸亚铁、生成硫化铁沉,静止沉淀后收集沉淀物,再定期集中处理。
5、铬的处理措施:铬酸洗液失效和变绿,可浓缩冷却后加高锰酸钾粉末氧化,用砂芯漏斗滤去二氧化锰沉淀后再用。
含铬废洗液用废铁还原残留的六价铬为三价铬再用碱液或石灰石中和生成低毒的硫化物沉淀后集中处理。
6、有机溶剂的处理措施:有机溶剂石油醚、氯仿、甲苯等通过洗涤,进行蒸馏或分馏处理。
7、上述废液不得随意倾倒,必须集中处理,废渣按公安局指定地点处置。
实验室废液暂行分类标准实验室废液是指在科研、生产、实验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其中可能含有各种化学物质,有些甚至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做好实验室废液的管理和处理工作,制定暂行分类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实验室废液可以根据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类。
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废液可以分为有机废液、无机废液和混合废液三大类。
有机废液主要包括有机溶剂、有机酸、有机碱等,无机废液则包括酸碱废液、金属离子废液等,而混合废液则是指同时含有有机和无机成分的废液。
其次,实验室废液还可以根据其危险性进行分类。
根据危险性的不同,废液可以分为非危险废液、一般危险废液和剧毒废液三类。
非危险废液是指对人体和环境没有危害的废液,一般危险废液是指对人体和环境可能造成一定危害的废液,而剧毒废液则是指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性的废液。
此外,实验室废液还可以根据其来源进行分类。
根据来源的不同,废液可以分为化学实验废液、生物实验废液和工业生产废液三大类。
化学实验废液是指在化学实验室中产生的废液,生物实验废液是指在生物实验室中产生的废液,而工业生产废液则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
最后,实验室废液的分类标准还应该考虑其处理方式。
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废液可以分为可回收废液、可处理废液和难处理废液三类。
可回收废液是指可以通过相应的处理方法得到再利用的废液,可处理废液是指可以通过一定的处理手段进行处理的废液,而难处理废液则是指难以通过常规手段进行处理的废液。
综上所述,实验室废液的暂行分类标准应该包括化学成分、危险性、来源和处理方式四个方面,以便于对废液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处理。
同时,实验室在产生废液时应该根据分类标准进行及时、准确的分类,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处置工作。
希望通过制定暂行分类标准,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处理实验室废液,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实验室废物管理规定模版一、引言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然而,实验室所产生的废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不可忽视。
为了规范实验室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制定本实验室废物管理规定模版。
二、实验室废物分类(一)废液1. 酸性废液:包括硫酸、盐酸等2. 碱性废液:包括氢氧化钠、氨水等3. 有机废液:包括酒精、醚类等(二)废固体1. 化学废固体:包括化学药品瓶、废胶囊等2. 有害废固体:包括废弃电池、废灯管等3. 生物废固体:包括动物尸体、细菌培养物等(三)废气1. 有机废气:包括溶剂挥发物等2. 酸性废气:包括硫酸蒸气等3. 碱性废气:包括氨气等三、实验室废物的收集与储存(一)废液的收集与储存1. 废液应收集在带有防溅盖的废液容器中,容器上应标明废液名称和危险性等级。
2. 废液容器应密闭储存,避免泄漏和挥发。
3. 废液容器应放置在防腐蚀柜或防漏池中。
(二)固体废物的收集与储存1. 化学废固体应收集在刚性、耐腐蚀的容器中,并标明废弃物的名称和性质。
2. 有害废固体应存放在密闭的容器中,避免接触空气和水分。
3. 生物废固体应使用特制的生物安全袋收集,并立即送至专门的处理单位。
(三)废气的收集与处理1. 废气排放必须通过酸碱吸收装置进行处理,以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损害。
2. 废气排放口应设置在实验室制定的合适位置,远离通风口和门窗。
四、实验室废物的处理与处置(一)废液的处理与处置1. 废液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处理,一般通过化学中和、沉淀、氧化还原等方式。
2. 处理过的废液应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排放或交由专门的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二)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1. 化学废固体应在特定的区域进行收集和分类,然后交由合格的处理单位进行处置。
2. 有害废固体应交由特定的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必要时可以进行无害化处理。
3. 生物废固体应交由专门的处理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废气的处理与处置1. 废气应通过设备进行吸收处理,然后进行排放,确保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
浅谈化学实验室废液的处理化学实验室是化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场所,在化学实验室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液。
废液包括实验室废水、废酸、废碱、废油、废涂料和废溶剂等。
这些废液如果不得当处理,不仅会浪费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正确处理化学实验室废液,成为了十分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就化学实验室废液的处理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
一、化学实验室废液的分类在化学实验室中,产生的废液种类繁多。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废水:包括洗涤玻璃仪器后的洗涤水、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等。
2. 废酸:实验室常用的酸包括硫酸、盐酸、硝酸等,用过的酸液都属于废酸;3. 废碱:包括实验室中使用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液;4. 废油:实验室使用的各种溶剂在使用过后会产生大量的废油;5. 废涂料:包括各类试剂瓶、玻璃仪器的表面处理等产生的废涂料;6. 废溶剂:各种机器设备和试剂使用过后产生的废溶剂。
以上种种废液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含有一定浓度的有毒物质,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正确处理这些废液成为了十分迫切的问题。
二、化学实验室废液处理的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废液,化学实验室废液处理的具体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讲,废液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中和处理:对于废酸、废碱,可以通过与对应的中和剂进行中和处理,将其中和为中性溶液后进行排放或者进一步处理;2. 沉淀处理:对于废水中悬浮固体的去除,可以通过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其沉淀后再进行处理;3. 蒸馏回收:对于废溶剂,可以进行蒸馏回收,使得废溶剂得到再利用;4. 重金属沉淀:对于含有重金属的废液,可以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其沉淀为固体后进行处理;5. 焚烧处理:对于废涂料、废油等难以处理的废液,可以进行焚烧处理,将其进行高温燃烧后进行综合利用。
三、化学实验室废液处理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化学实验室废液处理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安全第一:废液处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化学品操作规范和个人防护要求,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2. 防止二次污染:处理废液的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废液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避免事故发生;3. 经济节约:在废液处理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进行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降低处理成本;4. 合规合法:进行废液处理时,一定要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不得违法排放或处置。
实验室废液分类标准
实验室废液的分类标准通常基于废液的性质和可能的危险性进行划分。
以下是常见的分类方法:
1.剧毒类废液:这类废液含有剧毒物质,如汞、砷、镉等,直接
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有机废液:这类废液主要含有有机溶剂、油类等有机物质,如
苯、甲苯、二甲苯等。
3.无机废液:这类废液主要含有无机盐、酸、碱等无机物质,如
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
4.含放射性废液:这类废液含有放射性物质,如铀、钚等,对人
体和环境造成放射性危害。
5.废酸碱液:这类废液主要含有酸性或碱性物质,如硫酸、盐酸、
氢氧化钠等,需要经过中和处理后才能排放。
根据废液的性质和成分,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在实验室废液管理中,应遵循“分类收集、分类处理、防止污染”的原则,确保废液得到妥善处理,不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化学实验室固废分类
1、分类原则
实验室废弃物种类繁多,一般可分为实验室废液、废弃化学品以及实验室一般固废等三大类,其中以实验室废液居多。
为便于管理处置,在安全、经济、易操作的基础上将能够采用相同处理方式的实验室废液归为一类,参考国内外成熟的分类方法,将实验室废弃物分成以下几类:
(1)剧毒类废液:①含汞废液②含砷废液③含氰废液④含镉废液
(2)有机废液类:
①含卤索有机废液:含脂肪族卤索类化合物,如氯仿氣代甲烷二氣甲烷四氣化碳:或含芳香族卤素类化合物,如氯苯等。
②一般有机废液:不含脂肪族卤素类化合物或芳香族卤素类化合物。
(3)无机废液类:
①含重金属废液:含有任一类重金属的废液( 如铁钴铜/锰铅银锌镁等) ;②废酸液:③废碱液:④其它含盐废液:⑤含放射性废液:⑥未知废液。
(4)废弃化学品:各种固体废渣、过期失效的固体药品、废旧固体试剂等:
(5)废旧试剂空瓶:各种试剂空瓶。
化学实验室废弃物分类与处理化学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一直是实验室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正确的分类和处理废弃物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能确保实验室安全。
本文将探讨化学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与处理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实验室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废液的分类与处理实验室中常见的废液有酸性废液、碱性废液、有机废液等。
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1. 酸性废液酸性废液是指PH值小于7的废液,常见的有盐酸、硫酸等。
处理酸性废液时,首先要确保安全,穿戴好防护装备。
可以通过中和的方法将其中和为中性溶液,再交由专业单位处理,切忌直接排放到下水道。
2. 碱性废液碱性废液是指PH值大于7的废液,比如氢氧化钠溶液等。
处理碱性废液时同样要注意安全,并采取中和处理后交由专业单位处理。
3. 有机废液有机废液指含有有机物质的废液,如醇类、醛类等。
处理有机废液时,应当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其蒸气,选择合适的溶剂萃取或蒸馏处理。
二、废固的分类与处理实验室中产生的废固包括废液干燥后的固体残渣、废化学品瓶等。
正确的分类和处理对于减少废弃物数量至关重要。
1. 固体残渣固体残渣是指废液干燥后的固体物质,其中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
处理固体残渣时,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将有害废物单独存放,并委托专业单位处理。
2. 废化学品瓶废化学品瓶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废弃物品,其中可能残留有部分化学药品。
处理废化学品瓶时,应当先彻底清洗干净,降低废弃物的危害性,再进行分类存放或回收利用。
三、其他废弃物的处理方法除了废液和废固之外,实验室中还会产生其他类型的废弃物,如废纸、废塑料等。
这些废弃物也应当得到正确的处理。
1. 废纸废纸是实验室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之一,可以通过纸张回收箱进行分类收集,再交由专业的废品回收单位进行处理。
2. 废塑料废塑料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废弃物品,可以通过分类存放后进行再次利用或回收处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室废弃物分类与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实验室工作者们共同努力。
实验室废液类别1.引言1.1 概述实验室废液是指在实验室工作中产生的、不再使用的液体废弃物。
实验室废液的处理和管理是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室废液的类别多样,包括化学试剂废液、有机溶剂废液、酸碱废液等。
化学试剂废液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废液类型之一。
在化学分析、合成反应等实验中,经常需要使用各种试剂进行反应,而反应完成后,产生的剩余试剂及反应产物往往会形成废液。
这些废液通常含有各种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蚀性或可燃性,如果不妥善处理,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有机溶剂废液是另一类常见的实验室废液。
在很多实验室的有机合成和分析等实验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如醇类、醚类、酮类等。
这些有机溶剂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泄漏、挥发或使用后产生废液,对安全和环境带来潜在风险。
有机溶剂废液一般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易燃性,处理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火灾和污染。
另外,实验室中的酸碱废液也是一种常见的废液类别。
在酸碱滴定、pH调节等实验中,会产生大量的酸碱废液。
这些废液通常具有强酸或强碱的性质,对环境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如果废液处理不当,可能会对水体、土壤等造成严重的污染。
综上所述,实验室废液的类别多种多样,每种类别的废液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处理要求。
正确分类和妥善处理实验室废液,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环境健康的重要环节。
在后续的内容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实验室废液的分类方法和相应的处理管理措施。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所遵循的逻辑框架和组织形式。
通过合理的文章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文章的内容。
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简要介绍实验室废液的类别,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引言部分旨在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阐述实验室废液的定义和分类。
其中,我们将介绍实验室废液的定义,即实验室所产生的废液,包括溶液、药液、化学废液等。
医学实验室废水分类
医学实验室废水可以根据其污染物的性质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医学实验室废水可以分为有机废水、无机废水和生物废水。
1. 有机废水:医学实验室中常见的有机废水包括药品残留物、有机溶剂、废弃化学品和化学试剂等。
这些有机废水通常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需要经过适当的处理才能排放或回收利用。
2. 无机废水:无机废水通常含有金属离子、无机盐、酸碱废液等。
这些物质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需要经过中和、沉淀、过滤等方法进行处理,以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3. 生物废水:医学实验室中的生物废水主要指含有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胞培养液等的废水。
由于其中的生物成分具有传染性和致病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对于生物废水的处理,常采用高温消毒、紫外线照射等方法,以确保废水中的病原体和病毒被彻底破坏。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医学实验室废水的分类与处理应该符合相关法规和规范,并采用适当的废水处理技术,以确保废水的安全排放或回收利用。
實驗室廢棄物分類及成份說明廢液成份說明
I 及
K 生醫廢棄物
指會員學校生物、醫學、農業、環境相關系所於檢驗研究過程
中產生下列之廢棄物:
(1)廢棄之感染性培養物、菌株及相關生物製品:指醫學、病
理學實驗室廢棄之培養物,研究單位、感染性培養品、菌
株、生物品製造過程產生之廢棄物或其他廢棄之活性疫
苗、培養皿或相關用具。
(2)病理學廢棄物:指手術取出之組織、器官、殘肢等。
(3)血液廢棄物:指廢棄之人體血液或血液製品,包括血清、
血漿及其他血液組成分。
(4)廢棄之尖銳器具:指於醫學實驗室中,或用於醫護行為曾
與感染物質接觸而廢棄之尖端器具,包括注射針頭、注射
筒、輸液導管、手術刀或曾與感染性物質接觸之破裂玻璃
器皿等。
(5)受污染之動物屍體、殘肢、用具:指於研究生物製品製造、
藥品實驗等過程接觸感染性物質,包括經檢疫後廢棄或因
病死亡之動物屍體、殘肢或用具等。
(6)手術廢棄物:指使用於實驗行為而廢棄之具有感染性之衣
物、紗布、覆蓋物、導尿管、排泄用具、褥墊、手術用手
套。
(7)實驗室廢棄物:指於醫學、病理學、藥學、農業、檢疫或
其他研究實驗室中與感染性物質接觸之廢棄物,包括抹
片、蓋玻片、手套、實驗衣、口罩等。